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2022-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感悟中华传统文化

在传统中感悟生命的旋律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孔子学院在世界许多国家的相继设立,在人类文化舞台上曾经璀璨、却在近代几乎处于“失语”地位的中华传统文化,再次焕发出奇妙的生命力,受到世界包括国人在内的热切关注。古老的东方文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学热持续升温的大背景下,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提炼出适应时代需求的“精神食粮”,已是一个关系民族文化前途的现实问题。

3月26日,由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精心编撰的大型学术丛书《国学新知文库》举行了首发式。据悉,这一最新研究成果是该校国学院复办以来的一项重大成果。这套国学文库因凸显了时代特色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本刊对此套丛书的主编詹石窗教授进行了特约采访。

记者:詹教授,您好!《国学新知文库》已经正式出版发行,请您介绍一下这套文库的特点。从文库的第一辑看,主要涉及的领域是道家与道教文化,请您谈谈这种创作定位的缘由好吗?

詹教授:本《文库》所谓“国学”指的是以传统经学为主干的中国固有经典学术文化,而“新知”指的是该领域通过新的开拓和研究而取得的新认知、新成果。按照规划,《国学新知文库》拟用3~5年时间出版20~30部,其内容选题涵盖文、史、哲以及艺术的诸多领域。

这部《文库》基于《周易》“天地之大德曰新”的精神,以“经、史、子、集”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站在当代学科发展高度,对传统文化中的诸多专题进行考察和透析,强调开辟新视野、收集新资料、研究新课题、借鉴新方法、注重新突破的时代创新意识。

的确如你所看到的,《国学新知文库》第一辑的选题主要侧重于道家与道教文化,像《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先秦两汉道家科技思想研究》、《内丹生命哲学研究》,都属于这方面的成果。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大家知道,以往讲起国学,往往就想起“四书五经”,想起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这当然也应该大力研究,其中有很多精华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然而,在传统国学中,除了儒家文化,还有道家、墨家、法家、兵家、阴阳家、农家等众多流派创造的学术文化以及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等存在样式,还有从印度传来的佛教,经过近两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这也应该纳入国学视野之中。尤其应该看到的是,道家与道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以及现实生活中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此我们需要重新加以认识。以往学术界在这方面研究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我们有目的地寻找在这方面有专长的一批青年学者,组织他们攻关,所以本《文库》第一辑选题也就突出了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的主题,这也可以看作是本《文库》在内容上的一种特点吧。

记者:您在两年前出版的专著《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中,首次提出了“道教科技”的概念,而在此次出版的《先秦两汉道家科技思想研究》一书中,对“道家科技思想”也有大量的文字阐述。请您讲一讲道家与科技思想的内在关联;在当今时代,您认为研究“道家科技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詹教授:从广义上看,道家包括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和汉代以来崇尚延年益寿的道教。以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学术界对道家的评价是缺乏公允的,常常认为道家“消极”、“避世”,甚至给道家戴上“反动”的帽子;但许多西方学者对道家评价却比较高,例如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不仅指出道家在科学史上的突出贡献,而且预测未来的世界或许是属于道家的,其言外之意是道家思想可以成为未来世界的生活指导。李约瑟的评论无疑是发人深省的,因为道家的确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做出了独特贡献,他们在天文、历法、医学等领域都颇有建树,这方面有很多资料可以证明。我在《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以及《先秦两汉道家科技思想研究》两部作品里都针对这一历史事实列举了大量实例。值得认真思考的是,道家为什么可以在科技史上做出贡献?我认为这与其开放的视野有很大的关系。道家把人置于宏观宇宙中予以思考,从而确立了“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此外,道家破除固守心态,敢于怀疑和打破陈规,这可能是他们能够做出贡献的一大原因。这种宏观视野和大胆探索精神在提倡创新的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者:您在著述中曾经言及自己是因为健康问题才开始投身道家文化研究的,如今您在道教养生文化的研究领域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结合多年的研究体会,您认为道家对您影响最深,同时对当代人类也有重要借鉴价值的文化有哪些?

詹教授:我在大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身体一直不好,被慢性肠炎、神经衰弱等毛病困扰着,严重影响了学习。为了治病,我当然也看医生吃药,但没有明显效果;后来因为读了卿希泰教授的《中国道教思想史纲》,慢慢进入道家与道教之门。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厦门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查到金丹派南宗祖师白玉蟾的《修道真言》,被书中描述的看山看水的心灵调节法所吸引,于是如法修养,调理了情绪,放松了精神,最终治愈了多年的痼疾。从学习与研究中,我体会到,道家的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上善若水的行事风格、大音希声的精神境界,对于当今人们的健康生活来说应该是可以借鉴的。

记者:作为根植于中华本土的道教,对“道”有充满东方智慧的诠释,而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的《圣经》,对“道”也有相关的表述。以您对东西方文明的理解,能否谈一谈“东西论道”的相通或不同之处?

詹教授:在《圣经》新约的约翰福音一章,开头就说“太初有道”,这种表达其实与道家典籍颇为类似。道家经典《列子·天瑞篇》在叙述宇宙化生历程时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按照《列子》的看法,作为宇宙化生的初始阶段之一,“太初”是“气之始”。从这种叙述语气看,我认为《圣经》的翻译其实采用了许多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的道家语言。有趣的是,作为中华本土的宗教,道教也接受了先秦道家关于“道”的理论,以“道”作为宇宙化生的根本。早期道教认为,“道”聚形为“太上老君”,这与《约翰福音》所谓“道就是上帝”的提法具有相似的思路。从伦理道德角度看,以《圣经》为源头的基督教文化和以《道德经》为准则的道教文化都有劝人为善的思想资源,这也是二者相通的地方。

当然,东西方文化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人生态度都各有特点。《圣经》强调对“灵魂的审判“,并在此基础上指明“悔改、重生得救”对生命的重要性。道教讲“我命在我不在天”,强调个人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自身命运,这些对塑造健康、美好的人性都富有积极的启发意义。要理解《圣经》和《道德经》之类东西方经典,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将之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解读,这才是历史主义的基本态度。

记者:《国学新知文库》是否有进一步充实的计划?

詹教授:就《国学新知文库》的编纂来说,下一步会从文献学、艺术学、生态伦理学、政治哲学等不同维度解读国学经典,组织新的选题,例如《朱熹与宋代政治哲学》、《<朱子语类>经学思想研究》、《闽南四书学研究》等。你可能注意到,这些选题其实是围绕“朱子学”展开的。所谓“朱子学”也就是以朱熹为代表的一种儒家学说。作为南宋以来一位杰出的儒家代表人物和很有影响的思想家,朱熹的学问乃是儒、释、道三教融通,并且深深影响于后世。因此,我们未来拟抓住朱子学,组织一批有开拓意义的选题,借以拓展国学研究的空间。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

詹教授:谢谢贵刊的热心支持。

【采访手记】

早在两年前,就得知詹石窗教授正在筹备、编撰《国学新知文库》这套丛书。于是,在心中就对詹石窗先生的书充满了期待。无论是著述内容的丰富,资料的翔实,还是论证的视角,詹教授的书总有一种平实且周全的说服力。长期以来,詹教授坚定地把全部精力投身到道学研究中,其执着的追求足以表明他对民族文化的痴迷与热爱。

2007年,研究异域文明的犹太文化研究所在南京大学成立,詹石窗教授应本刊之邀为其撰写了题词。让人感慨的不仅是其题词文字功力的深厚,其中蕴涵的思想深度更令人赞叹。他的题词表达了一个挚爱民族本土文化的学者对其他文明所持有的同样的尊重,而这种尊重与包容也许正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温家宝总理曾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而关注天空的人,最重要的是尊重真理的客观态度和广博、无私的胸怀。由于具备了这样的心灵特质,詹教授在立足本土文化时,也能站在世界的高度审视先人的成果。这种高瞻远瞩引发的责任感促使他在幽深又孤寂的道学世界里不断地求索、探寻。他用埋头实干的精神,披荆斩棘,一路走来,在超越自己的同时,其人生足迹也在激励、温暖他人的生命。作为当代知识分子,或许,这才是他最宝贵的生命启示!

詹石窗教授简介:

詹石窗,厦门同安人。现任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詹石窗教授长期致力于道教文化与传统科技、中国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他在易学与道教文化相关研究领域已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其成果颇受学术界好评,其执行主编的《透视中国东南:文化经济的整合研究》获“中国图书优秀奖”,个人专著《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责任编辑 石 炯

作者:张美玲

第2篇: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与感悟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镇化的加速,现代的人们对于以购物为代表休闲娱乐方式逐渐感到麻木。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开始将更多注意力用来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上。以河南方顶驿文旅项目为例,对历史文化古镇进行改造,在项目参与中个人的心得和体会。旨在为相关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现代建筑;符号;空间;意境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我国享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诸多便利,社会财富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到积累;但不容忽视的是,飞速的改革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激进膨胀的功利主义随着资本的飞速扩张,在吞噬着当代国人的自由意志,造成人们在现代社会失去方向和情感诉求,进而在本土文化和外来价值观的强烈碰撞中,整个社会为追求生产的高效性,出现了选择抛弃本土文化,以至于本土文化已经渐渐被外来文化兼并。

建筑作为一项从古至今不断发展进化的“實用的艺术”,正是时代文化的一种载体,而在当代中国大举实施城市化的进程中,绝大多数从业建筑师首先并没有对西方优秀的建筑理论进行充分的学习和吸收,其次又在当今商品房快速批量化生产的大环境下对我们原有的建筑价值观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在大众逐渐审美疲劳的今天,对本土文化的重视及传承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话题,如何在当今快速的全球化进程中寻回并唤起人们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是当下千千万万中国建筑师应为之努力的一个方向。近些年的仿古项目实践,使我对传统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让我对传统建筑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我逐渐意识到,我们的传统建筑似乎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接下来我便从这些收获中选取主要的几点进行简单分享。

1、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一个文明之所以能够诞生并长期存在于历史长河中,一定是有背后成熟理性的思想体系作为支撑,中国古代的文化体系大致可以阐述为儒道禅三家,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儒家文化逐渐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儒家文化以“仁”、“礼”为核心,重视人伦教化,最终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逐渐演变成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伦理规范,凡事都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理性秩序,并最终渗透在君臣、父子、夫妻等各种人伦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理念体现在传统建筑的方方面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斗栱的应用,自宋代在结构形式层面将建筑分成殿堂型和厅堂型之后,明清在宋“材份制”的基础上将建筑明确划分成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随着结构作用逐渐弱化,中国传统建筑最具独创性的斗拱,逐渐演变成表现伦理等级观念的特定符号标志。此外,最能体现传统建筑形态特征的大屋顶,不同形式也代表了不同的伦理等级地位,抛开重檐和单檐的横向比较,纵向来看,庑殿顶地位最为尊贵,歇山顶次之,悬山顶又次之,正式建筑中最末一等为硬山顶,卷棚顶多见于建筑小品中。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等级制度,大到建筑规模、屋顶样式,色彩装饰,小至构件的使用,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建筑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载体。

与儒家思想强调等级森严的秩序性不同,道家学说的根本性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强调“取法天地、效法自然”。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核心是崇尚自然,随着时代的演变,道家思想也从哲学思想逐渐发展成哲学与宗教结合的产物,崇拜神仙、追求长生的思想促使道教信仰者追求幽静深远的修炼环境,最终在审美上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的含蓄美,这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传统建筑的发展。

中国传统建筑在表达手法上常常会与道家文化相结合,通过对玄学的引用来表达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典型的当属《易经》中的八卦,八个方位符号不仅仅是八个方向,更被视为水火、山泽,相互间的组合更是蕴含宇宙之道,也因此,传统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在建筑布局时会遵循“坎宅巽门”的原则。道家思想在建筑中的表达,除了简单的方向定位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是运用象征、假借、比拟等手法将建筑装饰与自然事物相结合,传统建筑中蝙蝠、祥云等的图案即是代表。

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展现的尤为明显,传统园林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浑然天成的感受,采取中国山水画含蓄的手法,运用虚实对比,使原本平淡狭小的空间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变得趣味无穷。

儒家文化奠定了传统建筑的美学基调,道家文化则在其基础上对建筑进行启发,两者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中国传统建筑的理性内涵,而禅宗思想作为外来思想则很好的吸收了本土思想的内涵,并将两种思想交融,最后升华形成本土佛教思想,三个思想体系在审美追求上拥有各自的标准,彼此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最终缔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理性思想,进而影响国人对于传统建筑的审美追求。

2、传统建筑文化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与思考

建筑设计过程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需正视与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建造理念,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汲取创新的源泉。正因如此,当下的中国建筑逐渐呈现出传统文化的诸多影响:

2.1形式的进化

回顾东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特定的建筑形式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象征,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古代科技发展速度不及现代社会,材料和技术的创新需要经历很长的周期,受材料和技术的限制,建筑形态也会相对固化,但与此相对比,劳动人民对于美的向往和追求却并不会止步,因此古代社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传统建筑都在装饰方面做足了功夫,建筑细部装饰在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回顾中国传统建筑,在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方面处理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往往为追求建筑形式而忽略建筑使用功能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在儒家尊卑有别和道家阴阳五行论等核心文化的指导以及古代社会缺乏新技术新材料的背景下,建筑的价值只能通过建筑的尺度和细节来展现,官式建筑往往为了展现雄伟壮观的气势而采用过分夸大的尺寸,忽略使用者的空间感受,在舒适性方面表现不佳。

现代建筑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逐渐变得复杂多样,社会的多元需求在促进建筑内部功能向更复杂的方向进化,随着现代建筑理论的提出以及新材料的发明,现代建筑伴随着内部功能的复杂化,外观却呈现出逐渐简化的趋势。

出现这种变化的实质,是新材料新技术在解决建筑功能复杂性的前提下,更多的向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上靠拢。值得肯定的是,现代建筑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处理方面确实比传统建筑更进一步,相比传统建筑,现代建筑采用简洁的形体和装饰容纳复杂的功能,和工业时代以来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古代社会处于封建制社会,建筑外观的高大雄伟、富丽堂皇与统治者的统治需求相符合。这正是建筑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载体的有效证明,同时,也在启发当代建筑师,建筑形式不应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应以时代为背景,体现时代特征,满足时代需求。

2.2符号的运用

传统建筑的美学成就往往与建筑外观的复杂程度密不可分,而现代建筑追求的是简洁的几何之美,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使用者对于工期和质量的要求愈加严格,将传统建筑符号进行概括、重构,提取其中的意象应用于现代建筑,这种方式逐渐成为现代建筑表达传统建筑意境的一条出路。

笔者认为,在运用这条道路时,应当细心谨慎,既要保证准确的意象传达,又要注意简化概括的分寸。如果只刻意追求形式的相似,简化力度不够,就回踏进“具象化”的陷阱,反倒弄巧成拙,东施效颦,;反之用力过度,可能会因此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丢失本要表达的意境和效果。

当代对于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主要有两个方向:

第一,是对于传统建筑材料的现代方式的运用,比如将砖、木、瓦等传统建筑材料直接应用于现代建筑中,比如建筑大师王澍的代表作宁波博物馆,将从传统民居获得的砖瓦应用于具有现代简洁形体的博物馆,重现了浙江地区传统的“瓦爿墙”,在使用传统材料的同时,将现代建筑的形体和功能与传统建筑的符号与技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传统建筑材料应用的成功典范。

第二,是在创作中将建筑形态设计成对于传统建筑局部构件的模仿,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例,整个建筑的外形如同被放大的斗栱,取得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但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方式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控尺度,就会使建筑变得过于具象化,因此,这种手法更适用于具有标志性的建筑。

2.3空间的表达

建筑师工作的本质就是对于使用空间的赋形,而使用空间的具体形式实际是使用者的心理需求的真实写照,回顾中国建筑史,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最典型的表现为:庭院空间、檐下开放空间。

庭院空间是传统建筑空间最典型的代表,中国传统建筑群是由不同功能的独栋单体相互组合形成,现代中国人口众多,人们的生活习惯已和过去截然不同,因此,传统的庭院空间也有了新的演变。

现代建筑体量增大、功能复杂,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缺少对传统庭院的需求,且传统庭院空间土地利用率不高,与现代的经济发展形式不相适应。因此,现代建筑对传统庭院空间继承的同时又增加了修改,使空间形式更加灵活:比如不局限于传统建筑形制,弱化传统建筑对于轴线和序列的要求,更加注重空间的自由性和灵活性。更进一步的改造,就是将庭院纳入建筑室内空间,产生了现代建筑的中庭形式,与传统庭院空间相区别的是,现代建筑的中庭是在建筑的高度方向而非广度方向发展,这也与现代建筑由于用地的限制而向集中、竖向的发展特点相适应。同时,庭院空间之于建筑功能和空间的意义同样得到了延续,传统建筑通过庭院来区分建筑的开放与私密性,庭院的尺度和空间处理都会根据周围建筑性质做出调整。对应到现代建筑创作,中庭能够将不同功能空间进行空间分隔,同时也可以根据内部功能的开放程度,与开放的空间相结合,承担流线分配和空间过渡的功能。

檐下开放空间作为传统建筑的代表性元素,和现代建筑的灰空间相对应,属于半开放半封闭的过渡空间,传统建筑檐下空间将室内外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也与传统文化的理性思想内涵有关,至今现代建筑的灰空间依然具备传统檐下空间的特点:拥有连续的空间界面、处于室内外空间之间,具备一定程度的开敞性。

2.4意境的展现

意境的展现实际上是对精神的传达,追求客观的美感与精神的感受相结合。

传统建筑在意境的传达上不依赖特定的符号和固定的形式,追求的是建筑空間在使用者心中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传统文化内涵与建筑空间的呼应与共鸣。因此,现代建筑中往往也会仿照传统建筑空间进行设计,比如引入园林中的月亮门门元素,作为空间借景的处理手法,或是在建筑创作中引入树木或潺潺流水,以此来唤醒使用者对于传统合院式建筑及传统园林建筑的记忆与向往,起到空间意境传递的效果。

3、个人在实际项目中的感受

近些年得益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国家文化自信的号召和宣传下,逐渐涌现出传统文化的热潮,在建筑和服务业领域,各地开始推出以文创旅游刺激经济增长的战略,这期间出现了诸多康养文创小镇,多是在传统的历史古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赋予古镇新时代下新的活力,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当属北京古北水镇和浙江乌镇。

笔者近下面就以河南方顶驿项目为例谈一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北方地区政治氛围浓厚,南方地区注重商业贸易,同时由于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条件,不同地区的建筑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在进行文化古镇的改造工作时,首先应当充分了解当地传统建筑风貌和自然地理情况,才能在后续的工作中避免误入歧途。

“方顶驿”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现有村落本是明清时期古驿路的驿站所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为独有的一种清水砖,个别建筑采用土坯做墙。河南省的传统建筑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巩义康百万庄园,这为项目的创作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范本。

在材料的选用方面,考虑到建筑地域性的因素,延续当地历史文脉最基本的手段就是选用当地独有的清水砖和土坯作为墙体材料,配合筒瓦、板瓦、斗栱、雀替等的使用,可以展现出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不同的形象效果。

在古镇改造方面,为了使古镇能够在现代展现出新的生命力,改造需要向两个方向进行,一个方向是利用传统建筑形式容纳现代建筑功能,即“做新如旧”,体现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尊重,向景区游客展现古代村落整体风貌和建筑文化;另一个方向是回避传统建筑形象,采用现代建筑形象,将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传承和延续,向传统文化致敬。

利用传统建筑形式容纳现代建筑功能的案例在整个项目中有很多,以文创街区“小日子”民宿为例,民宿主体由三个二层单体组成,南侧以外廊互相连通成为一个整体。在建筑形象上采用硬山式屋顶,一层以清水砖作为外墙材料,二层以木材作为外墙材料,山墙利用清水砖叠涩形成墀头,丰富立面效果。一层外廊柱子间设雀替,外廊下设挂檐板,二层柱子间设门罩。北侧临近园区后勤道路,立面不及南向重要,因此二层不设连廊,取而代之的是墙上出挑的坡檐。

通过以上建筑细部对于传统建筑符号的运用,将传统建筑形象展示给游客,通过形象上的直观表达将当地传统建筑文化进行诠释。

将传统建筑文化运用在现代建筑形象中最典型的案例当属“草木间”禅茶主题酒店,以在建筑外观上表现古代与现代相结合的特征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借鉴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的处理手法,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形态特征加以提炼概括,最后简化为现代建筑符号,应用于设计中,同时,结合功能要求对建筑形式进行灵活处理:主入口形式处理成山墙,屋顶设计成双层屋顶,同时将屋顶侧面传统的嵌板由木材替换为玻璃,保留了古建筑庄严的对称构图,又增加了空间的通透性,体现出现代建筑的时代感;空间布局上以传统的合院式空间布局,并在细节的处理上保留中式园林常见的月亮门等构图元素,展现对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整个建筑虽未体现传统建筑的一贯形象,但在意境的表達上将传统建筑的空间形象进行了充分展现。既尊重了景区现存古建筑,又为景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结语:

现代建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是多元化的,从直观上的单纯的形态模仿、符号的引用到感受上空间的表达和意境展现,当代中国建筑师都在尽可能的进行各种尝试,在追求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这既是当代中国建筑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们面对全球同质化的出路,无论是注重视觉上的冲击还是注重场所的营造,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将传统建筑特征运用到现代建筑,虽然识别性强,但却无法表达鲜明的时代特征;不拘泥于形式的表现,通过现代设计手法来进行传统空间意象的营造,可能在使用者心里并不能引起感受上的共鸣,希望在全体中国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下,能够突破这些问题,以更成熟的手法在现代建筑舞台展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何家礼, 王璇. 浅谈如何在现代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J].中外建筑,2015(02) .

[2]秦红岭.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 J].新建筑,2004(7).

[3]彭晋媛.礼—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内涵[J].华侨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曾军宏.试论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美学影响[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作者:王建

第3篇:在传统水墨动画中感悟国画精神

摘要:国画和水墨动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两朵奇葩。既有差异性,又有关联性。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片是以水墨画的方式来创作动画片,水墨画中的“意境”是国画的灵魂所在。因此,传统水墨动画片中的国画精神,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动画人物造型,和影片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传递含蓄、深远的意境。

关键词:水墨动画 国画 镜头 笔法 精神

一、国画和水墨动画

国画和水墨动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两朵奇葩。既有差异性,又有关联性。国画由于其创作方式和工具的不同,天然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无论从形式到内容,还是从用笔到寓意,都体现着和其他绘画艺术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征。“国画”的创作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写实和写意。写实主要以工笔画的方式,体现“形”似,绘制的关键在于对物体外形的把握上,以工整、细腻、严谨的笔法描绘景物,注重线条、色彩和装饰性。而写意主要体现“神”象,多以泼墨的方式,不追求形似,注重传情达意,展示出高远的意境美。中国画从内涵来看,用笔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讲究意境深刻。唐代张彦远说:“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可见用笔和立意的关系是多么重要。国画家通过描绘景物抒发思想感情,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作品应当体现出作画者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当然也要求鉴赏者具有一定的文学底蕴和美学知识,才能悟出其中的真意和境界。这种“意境”是国画美学的本质,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片是以水墨画的方式来创作动画片,它的创作不是在宣纸上,而是在镜头上,运用逐格拍摄的技巧,把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形象逐一拍摄下来,再通过连续放映,使之形成活动的水墨画影象。从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功摄制出,中国第一部传统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到《牧笛》、《鹿铃》,再到1988年的第四部水墨动画片《山水情》,和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片的创作走过了风风雨雨的20多年,经历了经济大调整,文革和改革开放三个时期,虽然作品不多,但是,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片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极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含蓄空灵的意境美感,给世界动画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国画和传统水墨动画有着深厚的渊源。水墨动画片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动画人物造型,和影片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以虚虚实实的意境,和优雅灵动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新的诠释。它灵动而富有生气。这种新的动画创作形式,无疑也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

二、从传统水墨动画片中看国画

在中国的水墨动画片中,我们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国画的魅力。与国外动画片不同的是,水墨动画片有着强烈的中国特色,与国内其他形式的动画片不同的是,水墨动画片体现了浓郁的水墨画风格,它们的创作不需要轮廓线,直接用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水墨动画片中一个个镜头画面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其中前景的角色动作和表情清晰灵动,作为背景的山水以泼墨的方式表现,豪放壮丽,作品笔调柔和,充满诗意。中国画“似与不似”,意境深远的美学,在这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世界动画艺术史》[1]

传统水墨动画片和中国国画在中国动画史上的相遇,既是偶然也是必然,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幸事。都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中国的动画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动画片因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让它能够实现跨地区,跨国界传播,这就是因为艺术具有一定的共性。但是,艺术又必然是一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带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中国动画要想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除了具有共性以外,我们还必须具有自己的特性。即中国特色。创造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是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必要条件,是弘扬中国艺术,宣传中国文化的必由途径,把国画艺术融入到动画片的创作中去,这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动画片创作形式。中国的水墨动画片,仿佛就是一幅幅活动的国画,在各种白描和染色技法的运用中(皴擦、撞水撞粉、褪色法、分染、平涂、皴染等等),我们能捕捉到国画的精髓,感悟到国画的深远意境。“意境”,成了国画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小蝌蚪找妈妈》作为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取材于儿童爱看的科普童话,并且直接采用了齐白石的画风。以写意的手法,将国画大师笔下的蝌蚪、青蛙、鸡、鱼、虾、蟹等搬上荧幕,赋予他们新的生命,使他们在银幕上活动起来。运用写意的笔法,传神达意,其中的深度和内涵远远高于单线勾画和颜色平涂。

第二部水墨动画片《牧笛》,导演特伟在民族化尝试上做了大胆的创新。把一个恬淡、平常的故事,通过水墨画的镜头设计,创作成隽永耐读,既有意境又有深度的动画片。很好的把水墨画和动画片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了一起,创作出高于原素材的纯美。从《牧笛》中,抽出任何一张画面,都是一幅笔墨酣畅的水墨佳作。片中由著名画家方济众绘制的背景:小桥流水、杨柳成行,幽深的竹林,随风飘荡的芦苇丛,加上层峦迭障的山峰,均以多变的皴染笔画,虚虚实实,意在笔先,展示了中国江南美景。其中以大片的留白,表现出清澈的河水,水波荡漾的感觉,烘托出牧童和老牛嬉戏的温馨场面,给观众留下无限遐想,传递出山水空濛的深远意境,画面层次丰富,而显不凌乱,墨笔所到之处,物由心生。而片中的人物造型则取自著名国画家李可染的作品。李可染画的水牛,气宇轩昂,质朴无华,有独特风姿。其笔墨点到之处,看似随意,实则融情于画,酣畅淋漓。运用水墨的浓淡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内容和复杂的细节。《牧笛》中,除了牧童的形象接近于一般动画的造型,遵守单线平涂的基本原则外,其他前景物体如,老牛、麋鹿等,都对墨色进行了不同处理,主要运用了湿笔法,墨迹灵活多变,产生了湿、润、清的感觉。“以浓墨点染老牛的鼻、嘴、唇,以力透纸背的笔法甩出牛腿,以皴笔擦出牛臀,以淡墨补染牛背等。在笔墨情趣的经营中,一个“利满天下,物无逾者”,的老牛形象跃然画面之上,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世界动画艺术史》影片的最后,骑着老牛,吹着牧笛的牧童,伴着夕阳西下,渐渐消失在金色的余晖中。这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不是任何人都能读懂的,是需要静心来品味的。同样,运用水墨画的艺术创作形式,动画片《鹿铃》呈现出清秀、淡雅、抒情的特色。

《山水情》,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三个字“分水岭”,确实,这也是《山水情》留给中国动画史的最鲜活的标识。从这部作品开始,中国的水墨动画片的制作,无论从技巧还是表达出的意境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山水情》在经过多年的酝酿之后,在李可染、程十发等著名画家的指点下,结合《山水情》这个主题,创作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沿袭了前几部的国画风格,让每个场景都能成为宣纸上的一幅中国画。与之前几部的传统逐格拍摄手法不同,《山水情》是对准原幅背景进行拍摄,再与逐格拍摄的动画镜头相合成。《世界动画艺术史》整部作品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淡妆浓墨的山水,云雾缭绕,如烟如雾的背景,真实生动的琴师和少年,虚实相应,作品如同一幅寓意深刻的水墨山水画。各种笔锋藏于其中,运笔于无形。配上传统乐器演奏出来的乐曲,别有一番风味。画家们以笔情墨意带来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在数字化环境下传统水墨动画和国画

水墨动画继承了中国水墨画的形神兼备、意境悠远的优点,融合了动画片视听结合,形象生动的特点,将水墨画所具有的中国审美情趣与意境表现,借鉴到水墨动画当中,在传播国画艺术的同时,又促进了动画艺术的创作。但是,传统水墨动画片,这朵璀璨的文化艺术之花,在灿烂了20年以后,因为由于创作理念和制作工艺的限制,导致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在各种高科技创作方式的冲击下,似乎传承无门。在数字技术发达的今天,以新的方式传承并发展水墨动画片,让国画精神在动画艺术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融中国水墨画于动画片的中国传统水墨动画,是中国传统国画艺术在现代视听艺术中的完美呈现,彰显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同时也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水墨画的独特魅力。保护和传承水墨动画片,这一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首先要保护好已有的水墨画特色。其次要善于利用新的技术来制作水墨动画片。在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二维和三维技术已经成为动画创作的主体。欲弥补传统二维水墨动画创作中的不足,缩短制作时间和节约制作成本,就必须利用三维技术和电脑特效结合,使动画角色,在空间动作表现形式上,更为丰富和真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在传统水墨动画片中,主体在动作空间表现方面的局限性,大大提高视觉冲击力。制作出水墨动画的视觉艺术效果。最后,还需要配合中国式的题材。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创意源泉,以高科技作为创作手段,中国水墨动画将逐步从实验性向产业化过渡。发展水墨动画必将促进国画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在不久的将来,水墨动画一定能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2]

作者:段艳红

第4篇:领悟中华传统文化 感悟中华民族精神

领悟中华传统文化 感悟中华民族精神 在第二届校园国学文化宣传月上的致辞

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文化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教育需要吸纳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校园活动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创造富有教育价值的校园活动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需要优秀文化元素的移植;需要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此,我校以创办“文化宣传月”为形式,组织开展校园活动。通过诠释各类文化的内涵,提取各类文化的精华,通过各种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使文化的光辉照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我们的校园高唱生命的乐曲,绽放道德的光辉。

在绵亘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贯穿着一种非同凡响的精神内质;在我国广袤的领土上无论何人,在其身上都显示出一种共同的,与社会生活相融合,且互相影响的文化精神。这共同的文化精神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当前,我们既要洋为中用,接受“西学”——学习西方工业文化和科技知识,更要古为今用,传承“国学”——吸纳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之精髓。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尚和平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中华民族精神之灵魂。今天,我们举办“国学”文化宣传月,就是要我们同学们领悟中华传统文化之思想,感悟中华民族精神之精华。并且,使之成为我们每位同学的思想的源泉和行为的准则。

让我们每一个同学不仅有知识,更有文化;不仅有技能,更有思想,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更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教育目标。最后衷心祝愿这次国学文化宣传月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2012年10月24日

第5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感悟

一个短暂而又意义深远的四天学习在一首“让爱传出去”的唯美音乐中落下帷幕,看到各位学长意义不舍得离开会场,主持人恭敬谦卑的依依道别,义工家人满脸微笑的列队送别,让我突然觉得时间过的太快,有了那种离别的不舍。在此特别首先特别感恩公司领导阚董事长,张总一直以来给予我学习机会,其次感恩我工作期间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公司以及办公室的同仁,尤其是学习期间陆主任的支持和付出,最后感恩本次学习班的所有志愿者家人的无私付出和温馨陪伴。

本次学习的课程主要还是从道,孝,忠三个点出发,老师说了人在道上了才会孝,一个孝顺的人才会忠诚。首先老师讲了道,所谓道就是自然规律,我们一定要尊重和遵守自然的规律,一切不遵守规矩的行为产生的结果都是有缺陷的,接着老师讲了孝,一个不孝顺的人肯定不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最后老师讲了忠,其实忠就是无怨无悔的付出,只有你能够做到无怨无悔的付出,你才能够做到忠诚,在其位谋其政,既然选择了,就应该为你事业,你的家庭,你的选择去无怨无悔的付出。

通过本次学习我觉得老师讲的道、孝、忠所有的一切正能量的本源就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一个感恩心的人肯定是最幸福的人,“常将感恩带,肯定没伤害”。有了感恩心,生活中就会处处发现美好的事物,就会天天充满阳光和幸福;有了感恩心,生活中就不会有矛盾和冲突,就不会有抱怨和烦恼。

人的一生最应该感恩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无私的,无怨无悔的,为了子女就是拿出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我的父亲是一个渔民,为了这个家一年有10多月在海上漂泊,十分辛苦也十分危险,母亲总是跟我说:你爸只要出去了就不能算一个人了,只有到家了才算是个人。其实母亲真的很担心父亲的安全,每次出发都是拿着生命在养家,现在年纪大了不能出海了回来了,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可是为了我们子女,他让母亲来城里帮助照顾孙女,自己一个人在家打理农田和家里的一起劳作,其实母亲也一样年轻时父亲出海工作,母亲一个人承担起了一个家里所有男人女人的所有活。现在年纪大了又来帮助我们带小孩,烧饭做家务,可是我还总是觉得母亲做的不好,找毛病。其实我知道母亲对城里的生活很适应,女儿总是说,只要奶奶一说回老家就浑身是劲,开心的不得了,虽然母亲很想回家,可是为了我们从来都不主动跟我们提要回去,总是等我们提了,还总死十分不放心的匆匆赶回去,待个几天又赶过来,用母亲的话说:我在老家心里想的是你这边,在你这边心里想的是老家。想想父母真的处处为我考虑,可是我为父母考虑的太少了,以后一定多为父母想想,让父母晚年过的开心,幸福。

其次就是自己的妻子,一个与自己相伴相守一辈子的没有血缘关系,胜过有血缘关系的人。父母陪我们走前半辈子,而妻子却陪我们走了后半辈子,她也是我们最应该感恩的人。她离开生育她二十多年的父母来与我一起生活,忍着疼痛,冒着危险为我生下可爱的女儿,平时为我洗衣,烧饭,操持这个家真的十分辛苦,自从结婚后所有的穿着都是妻子为我准备的,在我遇到困难,犯了错误时,是你一直陪在身边激励并帮助我,感恩妻子这么多年对我错误的包容,感恩妻子的辛苦付出。

最后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位良师亲朋,因为有你们的及时提醒和帮助,我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和成长,在我人生遇到困难时,因为有你们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度过的一次又一次的难关,不至于因此而堕落,一蹶不振;因为有你们的教导和指点,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因为有你们的直言和劝导,让我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下定决心摒弃很多恶习和毛病。千言万语都不能表达我对你们的感恩之情,在接下来的人生中我一定做到:常言人美,常思己过,心存感恩,与人为善。

第6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之感悟

海林市第一中学吴忠华

通过这五天的学习,我感触颇深。

学习传统文化,就要从孔子那里学起。

我认为学习《弟子规》,就是孔子思想的一种具体化。《弟子规》全书以《论语·学而》第六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全书的中心思想,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分五部分编纂成书,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应守的规范。

在道德行为规范严重缺失的今天,出现了太多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孩子们的表现让我们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感到忧虑,所以在学生中、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大力推行《弟子规》,将德育生活化,成了当务之急,这也是让世风好转的必要的保证。

推行中华传统文化的老师告诉我们,首先要诵读和理解。学生要诵读,老师也应该诵读。

前人告诉我们:读诵之法,必须读得清楚、看得清楚、听得清楚,不可急躁贪快,则妄念渐少,以至於无。纵然会背,仍应“看文而读”。,悉知旨趣。通过诵读和讲解,了解《弟子规》对我们各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去践行的前提和基础。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时时处处进行提醒,让他们遇事进行反思,能按照《弟子规》的要求来做。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心中其实都有向善的一面,我们要把这种潜在的东西挖掘出来,让他们经过不断地践行和反思,使正确的做法内化在他们的心中,并使之成为他一生所遵循的处事原则。

老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德育榜样,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说文》里,“教”字的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这就告诉我们家长、老师以身作则的重要作用。学习传统文化,推行《弟子规》,离不开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否则,一切就会流于形式,书中的要求就不能深入到学生内心,不能内化为学生的习惯和品质,发动家长协助我们践行《弟子规》活动的开展。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孝是规范孩子行为和思想的根本。“百善孝为先”,我们要从孝入手教育和引导孩子。文化中心的老师给我们讲了个道理,也是事实:家长们自己也许在孝方面做得并不好,但他们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孝敬自己。所以推行《弟子规》一定能得到所有家长的支持与协助。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最深远的老师,如果我们在校内由我们以身作则影响孩子,提醒孩子,在家里有家长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督促孩子,协助我们的工作,试想,我们的工作肯定又有了一重保障,而且我们还会由孩子、家长将影响辐射开来,使我们工作的效果大大加强,范围不断扩大,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今天,家庭中、学校里、社会上有太多让我们觉得不好的现象,那么我们这些教育孩子的教师,就有责任改变这种现象,让家庭更和睦,让人与人之间更和谐,让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践行《弟子规》,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2014年2月26日

第7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悟古典诗词魅力

简 报

第51期

卓尼县第一中学编

2017年12月1日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悟古典诗词魅力

--------卓尼一中第三届诗词大赛

为了弘扬中华汉语言文化,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积累古诗词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卓尼一中教研中心和语文教研组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于2017年12月22日(星期五)下午2:30在学校多功能厅举办了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悟古典诗词魅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开始前由班级推选,年级组遴选,最终七八年级共六十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笔试和擂主

赛两个环节组成,各年级笔试进入前六名的同学参加了擂主赛,在比赛中选手们都使出浑身解数,展开激烈而又精彩的角逐,赢得了全场同学的一次次心中共鸣的掌声,尤其是七八年级两位擂主的挑战赛,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虽然本次活动环节繁多,但现场的评委老师和各位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各尽其职,促使各项活动开展有条不紊。

经过两个多小时激烈的角逐,七年级

14班雍旦知草同学获得了七年级擂主奖,八年级6 班雍鹏飞同学获得了八年级擂主奖。

这一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古诗词精准的解读能力,激发了同学们的读诗热情,在校园中营造了浓浓的诗词氛围。

(王晓梅供稿 孙绍英审稿) 报送:县委宣传部,政府办,教育局办公室,县电教馆,教育局爱卫办,教育局李书记,宁局长,孙副书记,郑副局长,侯副局长。

抄送:卓尼县第一中学领导。

第8篇:学习感悟:党员干部应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文化

学习感悟:党员干部应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和积累了丰富无比的文化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发展,这种进步和发展伴随着中华文化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繁荣和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党员干部更应带头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学习中华文化的各类书籍,理解其精神实质和核心理念,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知之深方能爱之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的越深刻,文化自信就会越坚定。

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讲仁爱、重民生、崇正义等的思想理论,孝敬长辈、尊师重道、扶危济困等的优秀品德,以及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等的审美追求,已经根植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影响着各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是我们文化强国路上最强软实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党员干部应该主动担当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职责和使命,看到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意识到中华文化一直以来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弘扬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是传承中国革命文化。

孕育和发展于战争年月中革命文化,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直接来源。在无数党员和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奋战的过程中,锻造出了革命文化。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革命文化的集中体现。革命文化是我国社会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优良品质的传承,是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革命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刻的文化渊源以及无限的文化创造力,党员干部应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引导自己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在实践中提升思想品质,在行动中传承革命文化。

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精神的一面旗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突出体现,作为一种优秀的思想内涵和行为准则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思行,党员干部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出发点,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第9篇:中华经典诵读感悟

中华经典诵读感悟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什么地方,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典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典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上一篇:关于描写雾的作文下一篇:授带仪式父母期望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