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观察

2022-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患者症状多为发热、疲乏、头晕、胸闷、心悸、气短。由于该病症状与感冒相近, 易使患者忽视而延误治疗, 导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呈逐年递增态势。该文对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使用常规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对比治疗, 从而探讨使用卡托普利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来该院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诊断参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 (1994年全国感染会议制定) , 其中男性53例, 女性37例, 年龄4~32岁, 病程3~35 d。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 (表1) ,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卧床休息, 给予抗感染抗病毒药物, 适当吸氧, 大剂量维生素C, 能量极化液, 辅酶Q10、肌苷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 口服, 每次12.5 mg, 2次/d;黄芪注射液20 mL加5%葡萄糖100 mL, 静脉滴注, 1次/d;丹参注射液20 mL加5%葡萄糖100 mL, 静脉滴注, 1次/d。

1.3 疗效判定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 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心电图、心肌酶谱及24 h动态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 心电图、心肌酶谱及24 h动态心电图趋于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心电图、心肌酶谱及24 h动态心电图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数+有效数) /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表2) , 对照组40例, 显效19例, 有效13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80%;观察组40例, 显效21例, 有效17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患者症状多为发热、疲乏、头晕、胸闷、心悸、气短。西医认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变, 从而导致心肌损伤, 心功能障碍、心律失常的一种疾病[3], 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中医认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劳累过度或身体虚弱, 亏虚阴气, 损耗心气, 复感外邪, 循经入里, 阻痹心脉, 而致心肺瘀阻而发病, 属于“胸痹”、“忡症”、“心悸”等范畴。因此对于此病的治疗应以阻抗病毒, 增强心功能, 益气固本, 疏通心脉为主。传统方法对于此病的治疗主要针对临床症状给药, 对于症状的缓解行之有效, 但是总体治疗效果却不理想。

该文中使用卡托普利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血管阻力, 减少水钠潴留, 稳定心率, 降低心肌耗氧量, 扩张血管, 增强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功能, 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加速心肌组织修复。三药对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协同作用, 配合传统卧床休息, 给予抗感染抗病毒药物, 适当吸氧, 大剂量维生素C, 能量极化液, 辅酶Q10、肌苷等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卡托普利为人工合成的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 可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并且可以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 减少水钠潴留, 减轻心脏负荷, 降低心室肥厚状况发生的可能, 防止心室重构, 改善心功能。特别是心肌炎急性发作时多有肾素活性增高现象, 使得交感神经亢进, 心率增加, 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而适当剂量的卡托普利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活跃性, 减缓心率, 降低心肌耗氧量, 扩张血管, 减轻心脏负荷, 改善心功能, 纠正心力衰竭。黄芪、丹参是中药常用药物, 黄芪益气养元, 扶正祛邪, 养心通脉, 健脾利湿;丹参活血调经, 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 养血安神。文中使用的黄芪、丹参注射液是采用现代技术提取、精化黄芪、丹参的有效成分制成的纯中药制剂, 具有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等特点。黄芪注射液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 可以明显的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增大冠状血管血流量, 抵御心肌细胞受损, 改善心血管功能[4]。此外, 黄芪注射液还可以抑制体内病毒的繁殖[5], 从而增强了机体免疫力, 有益于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丹参注射液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 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作用。临床证明使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以下优点: (1) 丹参能够在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的情况下增强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功能; (2) 丹参可以扩张血管, 增加心肌及外周血管血流量, 改善微循环; (3) 丹参可以有效促进心肌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从而加速了患者的恢复, 缩短了临床治疗时间。

综上, 该文选用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疗法治疗, 观察组40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卡托普利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对照组40例, 显效19例, 有效13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80%;观察组40例, 显效21例, 有效17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临床对比治疗证明, 使用卡托普利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更好,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研究与探讨使用卡托普利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疗法治疗, 观察组40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配合卡托普利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40例, 显效19例, 有效13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80%;观察组40例, 显效21例, 有效17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使用卡托普利联合黄芪、丹参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更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 李家谊.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J].中级医刊, 1994, 29 (9) :60.

[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9:484.

[3] 杨英珍, 熊丁丁.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现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1998, 17 (5) :307.

[4] 吴晓玲.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35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08, 5 (36) :160-161.

[5] 于永慧, 汪翼.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20 (8) :807-808.

上一篇:老君庙油田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下一篇:强制分红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其利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