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政策环境改革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国外汇干预:动因与策略 ——基于维护汇率稳定的视角

摘要:后危机时期,不平衡经济基本面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分化,跨境资本流动对各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提出了挑战。鉴于金融危机期间的教训,外汇干预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长期以来,中国央行外汇干预的目的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然而,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干预政策付出代价越来越大,已经不再适合逐步开放的市场环境。当前,中国央行外汇干预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外汇干预扭曲了均衡价格,主张扩大汇率弹性,减少外汇干预;还有学者认为人民币已经实现长期均衡,应保留外汇干预,稳定汇率预期,避免超调风险。重新审视中国外汇干预并不是否定干预的必要性,而是要改善现有的不当干预行为。伴随我国汇率、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完善,人民币资本项目的逐渐开放,合理、有效的外汇干预成为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诉求。深入分析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区间、方式以及目标的协调,对于中国制定合理的汇率制度和采取有效的外汇措施以降低汇率波动对经济金融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外主要经济体的外汇干预经验,然后详细剖析人民币汇率动态与外汇干预实践,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与失调程度、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以及外汇干预指数,建立计量模型论证了我国外汇干预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梳理了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干预产生的问题,接着提出了基于维护汇率稳定视角的开放条件下中国外汇干预优化策略,分别构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外汇干预时机选择、评估外汇干预方式效果,并阐述了外汇干预方式与干预目标之间的协调,最后提出外汇干预管理完善对策,为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为:第一,从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的国际经验借鉴来看,合理的外汇干预具有维护经济安全的作用。中央银行正向外汇干预对名义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均有减缓波动的作用,达到了稳定汇率的效果,且资本市场波动越大,对汇率带来的波动就越大,贸易越不平衡、利差越大、通胀越高,汇率也越不稳定。第二,从人民币汇率动态来看,如果当前汇率失调,完全依靠市场力量使得汇率回到均衡水平调整时间太长,付出的代价远远超过外汇干预的成本,需要外汇干预使其尽快回归均衡;若当前汇率处于均衡状态,则需要外汇干预的预期引导优势稳定其波动,降低超调风险,因而外汇干预是有必要的。第三,从中国外汇干预实践来看,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并非持续有效,有时候干预效果不甚理想。非有效的外汇干预不仅会加剧汇率价格扭曲、削弱货币政策独立性,还会放大投机资本冲击风险、加速外汇储备流失,改善不当的干预行为势在必行。第四,我国中央银行要实现合理的干预行为,需要有恰当的干预时机、灵活的干预方式以及与之协调的干预目标,还需要有配套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逐步完善的市场环境。中央银行进行外汇干预时,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对汇率波动程度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基于规则的干预对汇率的调整过程更为平缓稳健,且成本比任意干预更小。在应对冲击方面,基于规则的干预也具有较强的稳定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基于面板工具变量法,对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干预有效性进行实证,为中国外汇干预操作提供经验参考;构建TVP-VAR模型验证短期冲击引致人民币名义汇率超调,论证外汇干预必要性;测算我国外汇干预指数,建立DCC-GARCH模型实证检验外汇干预指数与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联程度,论证外汇干预有效性;在三部门局部均衡模型框架下,搭建汇率干预目标区间,探讨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时机抉择;扩展NOEM-DSGE模型,将外汇干预、资本管制、货币政策转型纳入到理论模型框架中,引入风险规避的外汇交易者,修正非抛补利率平价表达,加入内生风险溢价和资本管制因素,更加拟合中国的现实情况,研究不同类型冲击、不同外汇干预情景下宏观经济的反应,评估外汇干预方式效果。提出基于维护汇率稳定视角的开放条件下中国外汇干预优化策略,从中国外汇干预时机选择、外汇干预方式以及外汇干预目标协调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中国外汇干预策略的内容,完善了外汇干预的政策框架,为外汇干预政策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均衡汇率;汇率超调;干预动因;干预指数;外汇干预优化策略

学科专业:金融学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外汇干预文献综述与理论依据

2.1 外汇干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均衡汇率相关研究综述

2.1.2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汇率决定基础上的外汇干预理论

2.2.1 流量模型中的外汇干预

2.2.2 资产市场模型中的外汇干预

2.2.3 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与外汇干预

2.3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行为理论

2.3.1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影响渠道

2.3.2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反应函数

2.3.3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行为的微观策略

第3章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策略国际借鉴

3.1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外汇干预经验

3.1.1 哥伦比亚的外汇干预

3.1.2 南非的外汇干预

3.1.3 马来西亚的外汇干预

3.1.4 经验小结

3.2 发达经济体的外汇干预经验

3.2.1 日本的外汇干预

3.2.2 新西兰的外汇干预

3.2.3 新加坡的外汇干预

3.2.4 经验小结

3.3 基于面板工具变量法的外汇干预有效性实证

3.3.1 模型设计

3.3.2 数据选取与处理

3.3.3 模型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3.3.4 实证结论

第4章 人民币汇率动态与中国外汇干预动因

4.1 人民币汇率动态分析

4.1.1 人民币汇率改革历程

4.1.2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失调程度测算

4.2 中国外汇干预实践

4.2.1 中国外汇干预运行机制

4.2.2 中国外汇干预特征

4.2.3 中国外汇干预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困境

4.3 中国外汇干预必要性实证分析

4.3.1 TVP-VAR模型

4.3.2 数据选取与统计检验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3.4 外汇干预必要性实证结论

4.4 中国外汇干预有效性实证分析

4.4.1 外汇市场压力指数

4.4.2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指数

4.4.3 外汇干预指数与实际有效汇率的DCC-GARCH检验

4.4.4 外汇干预有效性实证结论

第5章 开放条件下中国外汇干预优化策略

5.1 开放条件下外汇干预时机选择

5.1.1 人民币汇率干预区间设定

5.1.2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时机抉择

5.2 开放条件下外汇干预方式选择与评估

5.2.1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方式

5.2.2 开放经济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

5.2.3 模型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5.2.4 动态模拟分析

5.2.5 模型评估结论

5.3 中国外汇干预目标与干预方式协调

5.3.1 外汇干预短期目标与适应性干预

5.3.2 外汇干预长期目标与修正性干预

第6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中国外汇干预完善对策

6.2.1 逐步减少中央银行常态化外汇干预

6.2.2 提高中央银行外汇干预透明度

6.2.3 构建外汇干预事前事后评估标准

6.2.4 完善中央银行外汇干预环境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物资采购论文提纲下一篇:农村体育教学素质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