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中央政治常委名单

2023-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历届中央政治常委名单

历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单

第一届 政治局常委 陈独秀、张国焘、李达

第二届 政治局常委

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邓中夏

第三届 政治局常委

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

第四届 政治局常委

陈独秀、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张国焘

第五届 政治局常委

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

第六届 政治局常委

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

英、蔡和森、王 明 (陈绍禹) 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毛泽东

第七届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

德、任弼时、陈云

第八届 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

德、陈云、邓小平、 林彪、陶铸、陈伯达、康生、李富春

第九届 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林 彪、周恩来、康生、陈伯达

第十届 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周恩来、王洪文、叶剑英、朱 德、李德生、 张春桥、康生、董必武、邓小平、华国锋

第十一届 政治局常委

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陈云、胡耀邦、赵紫阳

第十二届 政治局常委

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陈云、李先念、赵紫阳

第十三届 政治局常委

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江泽民、李瑞环、宋平

第十四届 政治局常委

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

第十五届 政治局常委

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

第十六届 政治局常委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 黄菊(2007年逝世)、吴官正、李长春、罗干

第十七届 政治局常委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 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省(区市) 书记 人大常委会主任 省(市)长/自治区主席 政协主席

北 京 刘淇 杜德印 郭金龙 王安顺

上 海 俞正声 刘云耕 韩正 冯国勤

天 津 张高丽 肖怀远 黄兴国 邢元敏

重 庆 薄熙来 陈存根 黄奇帆 邢元敏(女)

河 北 张庆黎 张庆黎 张庆伟 付志方

山 西 袁纯清 袁纯清 王君 薛延忠

内蒙古 胡春华 胡春华 巴特尔 任亚平

辽 宁 王珉 王珉 陈政高 岳福洪

吉 林 孙政才 孙政才 王儒林 巴音朝鲁

黑龙江 吉炳轩 吉炳轩 王宪魁 杜宇新

江 苏 罗志军 罗志军 李学勇 张连珍

浙 江 赵洪祝 赵洪祝 夏宝龙 乔传秀

安 徽 张宝顺 张宝顺 李斌(女) 王明方

福 建 孙春兰 孙春兰 苏树林 梁绮萍

江 西 苏荣 苏荣 鹿心社 张裔炯

山 东 姜异康 姜异康 姜大明 刘伟

河 南 卢展工 卢展工 郭庚茂 叶冬松

湖 北 李鸿忠 李鸿忠 王国生 杨松

湖 南 周强 周强 徐守盛 胡彪

广 东 汪洋 欧广源 朱小丹 黄龙云

广 西 郭声琨 郭声琨 马飚 陈际瓦

海 南 罗保铭 罗保铭 蒋定之 于迅

四 川 刘奇葆 刘奇葆 蒋巨峰 陶武先

贵 州 栗战书 栗战书 赵克志 王正福

云 南 秦光荣 秦光荣 李纪恒 罗正富

西 藏 陈全国 向巴平措 白玛赤林 帕巴拉 格列朗杰

陕 西 赵乐际 赵乐际 赵正永 马中平

甘 肃 王三运 王三运 刘伟平 冯健身

青 海 强卫 强卫 骆惠宁 仁青加

宁 夏 张毅 张毅 王正伟 项宗西

新 疆 张春贤 艾力更 依明巴海 努尔 白克力 艾斯海提 克里木拜

数据截止时间为2012年2月27日

第2篇:中共中央历届政治局常委名单

第一届 陈独秀、张国焘、李达

第二届 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邓中夏

第三届 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

第四届 陈独秀、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张国焘

第五届 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

第六届 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 英、蔡和森、王 明 (陈绍禹)、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卢福坦、毛泽东

第七届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 德、任弼时、陈云

第八届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 德、陈云、邓小平、林彪、陶铸、陈伯达、康生、李富春

第九届 毛泽东、林 彪、周恩来、康生、陈伯达

第十届 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 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邓小平、华国锋

第十一届 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陈 云、 胡耀邦、赵紫阳

第十二届 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陈云、李先念、赵紫阳

第十三届 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江泽民、李瑞环、宋平

第十四届 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

第十五届 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

第十六届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2007年逝世)、吴官正、李长春、罗干

第十七届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第十八届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

第3篇: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名单

2008年04月17日 星期四 06:4

4一大:

中央局成员:陈独秀、张国焘、李 达

二大: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字、邓中夏

三大:

中央局委员: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 、毛泽东、罗章龙 委员长:陈独秀中央执行委员会

委 员:陈独秀、谭平山、 朱少连、 邓 培、 李汉俊 、蔡和森、王荷波、项 英、张连光、邓中夏 李大钊 、毛泽东、罗章龙、徐梅坤

四大: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彭述之、蔡和森、翟秋白、张国焘中央执行委员会

委 员: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 英、翟秋白、

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

五大:

中央政治局常委: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

中央政治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维汉 蔡和森、李立

三、翟秋白、谭平山

候补委员:苏兆征、张太雷、周恩来

六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 员: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 英、蔡和森政治局委员:向忠发、周恩来、苏兆征、项英、翟秋白、张国焘、蔡和森候补委员:李立

三、彭 湃、杨殷、罗登贤、关向应、徐锡根、卢福坦

七大:

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朱 德、周恩来、任粥时 、康 生、高 岗、董必武、林伯渠、 彭德怀、刘少奇、陈 云、彭 真 、张闻天

八大:

政治局常委: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 德 、陈云、邓小平

委 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 德、 陈 云、邓小平、林 彪、林伯渠、 董必武、彭 真、罗荣桓、陈 毅、

李富春、彭德怀、刘伯承、贺 龙、李先念

候补委员:乌兰夫、张闻天、陆定

一、陈伯达、 康 生、薄一波

九大:

十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委 员: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 德 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 生 董必武

中央政治局委员

委 员:毛泽东、王洪文、韦国清、叶剑英、

刘伯承、江 青、朱 德、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 德、汪东兴、 陈永贵、陈锡联、李先念、李德生、

张春桥、周恩来、姚文元、康 生、 董必武

候补委员:吴桂贤、苏振华、倪志福 赛福鼎•艾则孜

十一大: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毛泽东、林 彪、陈伯达、周恩来、康 生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林 彪、(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叶 群、叶剑英、刘伯承、江 青、朱 德、许世友、陈伯达、陈锡联、李先念、李作鹏、吴法宪、张春桥、邱会作、周恩来、姚文元、康 生、黄永胜、董必武、谢富治候补委员:纪登奎、李雪峰、李德生、汪东兴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 、汪东兴中央政治局委员:韦国清、乌兰夫、方 毅、邓小平、华国锋、叶剑英、刘伯承、许世友、纪登奎、苏振华、李先念、李德生、吴 德、余秋里、汪东兴、张廷发、陈永贵、陈锡联、耿 飚、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 冲候补委员:陈幕华、赵紫阳、赛福鼎•艾则孜

十二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胡耀邦、叶剑英、 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

中央政治局委 员:

万 里、习仲勋、王 震、韦国情、乌兰夫、方 毅、邓小平、邓颖超、叶剑英、李先念、李德生、杨尚昆、杨得志、余秋里、宋任穷、张廷发、

陈 云、赵紫阳、胡乔木、胡耀邦、聂荣臻、倪志福、徐向前、彭 真、 廖承志

候补委员:姚依林、秦基伟、陈幕华

十三大:

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赵紫阳、李 鹏、乔石、胡启立、 姚依林

中央政治局委 员 :万 里、田纪云、乔 石、李 鹏、李铁映、李瑞环、杨汝伤、杨尚昆、吴学谦 、赵紫阳、胡启立、胡耀邦、 秦基伟、江泽民、李锡铭、 宋 平、姚依林

候补委员:丁关根

十四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 员:江泽民、李 鹏、乔 石、李瑞环、朱容基、刘华清、胡锦涛

中央政治局委 员:丁关根、田纪云、朱容基、乔石、刘华清、江泽民、李 鹏、李岚清、

李铁映、李瑞环、杨白冰、吴邦国、邹家华、陈希同、胡锦涛、姜春云、钱其琛、尉健行、谢 非、谭绍文

候补委员:温家宝、王汉斌

十五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 员:江泽民、李 鹏、朱容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

中央政治局委员:丁关根、田纪云、朱容基、江泽民、李 鹏、李长春、李岚清、李铁映、李瑞环、吴邦国、吴官正、迟浩田、

张万年、罗 干、胡锦涛、姜春云、贾庆林、钱其琛、黄 菊、尉健行、温家宝、谢 非

候补委员:曾庆红、吴 仪

十六大: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 菊、吴官正、李长春、罗 干

中央政治局委员: 王乐泉、王兆国、回良玉、刘 淇、刘云山、李长春、吴 仪、吴邦国、吴官正、张立昌、张德江、陈良宇、

罗 干、周永康、胡锦涛、俞正声、贺国强、贾庆林、郭伯雄、黄 菊、曹刚川、曾庆红、曾培炎、温家宝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王 刚

十七大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锦涛

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中央政治局委员: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

习近平 王 刚 王乐泉 王兆国 王岐山刘 淇 刘云山 李源潮 汪 洋

张高丽 张德江 俞正声 徐才厚 郭伯雄薄熙来 回良玉(回族) 刘延东(女)

中央书记处成员:习近平 刘云山 李源潮 何勇 令计划 王沪宁

第4篇:历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名单

第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949.11~1955.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选举产生

书 记:朱德

副书记:王从吾、安子文、钱瑛(1953年增补)。

委 员:刘澜涛、谢觉哉、李葆华、刘景范、李涛、薛暮桥、梁华、冯乃超

第二届中央监察委员会 (1955.04~1969.04) 中共七届五中全会选举产生

书 记:董必武

副书记:刘澜涛、谭政、王从吾、钱瑛、刘锡五。 常 委:吴溉之、帅孟奇。

委 员:李士英、徐立清、张鼎丞。

候补委员:王维刚、王翰、朱明、李景鹰、染国斌、龚子荣。

第三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978.12~1982.0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选举产生

第一书记:陈 云 第二书记:邓颖超 第三书记:胡耀邦 常务书记:黄克诚 副书记:王鹤寿、马国瑞、王从吾、刘顺元、张启龙、袁任远、章蕴、郭述申、李一氓、魏文伯、张策。

常委:马辉之、王建安、王维刚、方志纯、孔祥祯、帅孟奇、吕剑人、刘型、刘建章、刘澜涛、李士英、李楚离、张子意、武新宇、周杨、周伸英、唐天际、曹瑛、曹广化、阎秀峰、韩光、傅秋涛、曾湧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平反了一大批在文革中被打倒或者靠边站的老干部,因一时无法安排党政领导,一般安排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挂职。部分曾经身居高位的老干部安排在中纪委担任一定领导职务。于是,第三届中纪委有正副书记15个,其他常委23个,其他委员98个。是历届中纪委领导成员最多的一届。

第四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982.09~1987.10) 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第一书记:陈 云

第二书记:黄克诚(1985.09辞职) 常务书记:王鹤寿

书记:王从吾(1985.09辞职)、李昌(1985.09辞职)、马国瑞(1985.09辞职)、韩天石。

常委:李之琏、李正亭、韩光、蔡顺礼。

1985年9月中共第十二届五中全会同意

黄克诚、王从吾、李昌、马国瑞辞去中纪委领导职务。同时,增补王鹤寿任第二书记,韩光任常务书记,强国初、陈作霖任书记,包玉山、刘丽英、王德瑛、肖洪达、陈作霖、傅杰、强晓初任常委。

(1987.10~1992.10) 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书记:乔石 第二书记:陈作霖、李正亭、肖洪达。 常委:王德瑛、刘丽英、郭林祥、傅杰。

第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2.10~1997.09) 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书 记:尉建行

副书记:侯宗宾、陈作霖、曹庆泽、王德瑛、徐青。

常 委:王光、刘丽英、安启元、李至伦、何勇、彭钢、傅杰。

第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7.09~2002.11) 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书 记:尉健行

副书记:韩杼滨、曹庆泽、何勇、周子玉、夏赞忠、刘丽英。

常 委:马馼、祁培文、李至伦、李登柱、赵洪祝、袁纯清、彭钢、傅杰。

第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2.11~2007.10) 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书 记:吴官正

副书记:何勇、夏赞忠、李至伦、张书田、刘锡荣、张惠新。

常 委:干以胜、马馼、马志鹏、王振川、刘峰岩、刘家义、吴毓萍、沈德咏、赵洪祝、黄树贤、解厚铨。

第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7.10~2012.10) 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书 记:贺国强

副书记:何勇、张惠新、马馼、孙忠同、干以胜、张毅、黄树贤、李玉赋。 常 委:王伟、令狐安、杜学芳、吴玉良、吴毓萍、邱学强、张纪南、屈万祥、蔡继华。

第5篇:历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图集

历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图集 发表于2013-02-0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21.07 上海→南湖)

一大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代表们认为目前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22.07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23.06 广州)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25.01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27.04 武汉)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28.06 苏联莫斯科)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45.04 延安杨家岭)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56.09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69.04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73.08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77.08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82.09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87.10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92.10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97.09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2002.11 北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2007.10 北京)

第十八届政治局常委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2012.11 北京)

18

第6篇:中共八大以来的历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八 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选举产生了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97人,候补中央委员73人;

政治局委员17人,政治局候补委员6人;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总书记邓小平;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总书记组成,共6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

可以看出,八大的中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为建国初期的中央书记处的五位书记,八大的政治局常委基本上是中共七大中央书记处的延续。

当时政治局常委的其他军政任职:

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周恩来――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陈云――国务院副总理;

邓小平――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8年5月25日,八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林彪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作为党的第五位副主席,林彪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六,在邓小平之前。此后,一直到“文革”前,政治局常委的人员和排位都没有变动。当时中央办公厅内部习惯称呼毛、刘、周、朱、陈、林、邓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1966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调整了中央领导成员:中央委员会主席仍为毛泽东,副主席只留林彪1人,对刘、周、朱、陈的副主席职务不再提及;政治局常委增加了陶铸、陈伯达、康生、李富春4人;新的排序为:毛泽东、林彪、周恩来、陶铸、陈伯达、邓小平、康生、刘少奇、朱德、李富春、陈云。新的常委最显著的特点,一是身为“副统帅”的林彪地位急剧上升,从原来的第六位一下升到第二位;二是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国家主席)、朱德(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排名大幅度下降,分别从原来的第

二、第四位降为第

八、第九位;三是常委人数增至两位数,达到11人。这是中共党史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人数最多的一次。

新增加的政治局常委其他主要任职为:

陶铸――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兼中宣部部长,中央文革小组顾问(1966年12月停职);

陈伯达――中央文革小组组长,中宣部顾问;

康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李富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

1967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刘、邓、陶均被打倒,朱、陈、李也“靠边站”,实际只

剩下毛、林、周、陈(伯达)、康5人。1968年10月,八届十二中全会错误地决定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并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九 大

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1512人。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九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170人,候补中央委员109人;

政治局委员21人,政治局候补委员4人;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林彪;

政治局常委:毛泽东、林彪、陈伯达、周恩来、康生。

本届政治局常委没有新增委员,所当选的5人均为八届十一中全会常委;毛泽东是中央主席,林彪是副主席,理所当然地排在第

一、二位。林彪“副统帅”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后三位是按姓氏笔画排列,周恩来当时是党内第三号人物。

政治局常委的其他职务:

毛泽东――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林彪――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陈伯达――中共中央文革小组组长;

周恩来――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

康生――中共中央文革小组顾问。

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在庐山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中共中央宣布对陈伯达进行审查。1971年9月13日,林彪叛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十 大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1249人。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195人,候补中央委员124人;

政治局委员21人,政治局候补委员4人;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

政治局常委由9人组成,按姓氏笔画为:毛泽东、王洪文、叶剑英、朱德、李德生、张春桥、周恩来、康生、董必武。

这届政治局常委令人瞩目之处颇多:一是王洪文政治地位的迅速飚升,由九届中央委员一下升至中央副主席,在党内排第三;二是党的副主席增至5人,为建国后历届之最(八届一中全会为4人,八届五中全会增补为5人);三是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当选副主席,在人民解放军总部领导中前所未有;四是常委增至9人,远多于八届一中全会的6人和九届一中全会的5人;五是德高望重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董必武和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剑英入选常委(尽管朱、董属“照顾”性质)。

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的其他任职:

王洪文――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

叶剑英――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主持),国防部部长;李德生――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总政治部主任;

朱 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张春桥――中央军委办公会议成员,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董必武――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

1975年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届二中全会,增选“文革”初期被打倒、1973年3月复出的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批准了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李德生关于辞去所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请求。这样,政治局常委一增一减,仍为9人。

1975年4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代主席董必武逝世。

1976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许多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大事惊人地集中于这一年:1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病逝。4月5日发生“天安门广场事件”。4月7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国务院总理)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错误地撤销了邓小平的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7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元帅辞世。7月28日,唐山大地震。9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逝世。10月6日,粉碎“四人帮”,窃居党政军要职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被解除一切职务。10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华国锋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和军委主席。中共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职的只剩叶剑英一人。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追认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永远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一大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1510名。选举了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201人,候补中央委员132人;

政治局委员23人,政治局候补委员3人;

中央委员会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

政治局常委由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组成。

政治局常委的其他主要任职:

华国锋――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

叶剑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邓小平――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总参谋长;

李先念――中央军委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汪东兴――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华国锋以其在粉碎“四人帮”中的作用和当时的特殊背景,继续当选中央主席;叶、邓、

李三员老将在政治、军事、经济工作中坐镇中枢,起到了稳定局势的重要作用;汪东兴是九届政治局候补委员,十届政治局委员,本届政治局常委,一届升一格,也不算意外。本届政治局常委全部由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常委组成,前三位分别担任军委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充分表明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队地位的重要性。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八大政治局常委陈云时隔十余年后重进政治局常委,并当选为新成立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1980年2月23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增加政治局常委人数,选举胡耀邦、赵紫阳为政治局常委;批准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和纪登奎、吴德、陈锡联的辞职请求。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六中全会,改选和增选中央主要领导成员;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胡耀邦为中央主席,赵紫阳为中央副主席,华国锋为中央副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政治局常委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组成,新的排名顺序为: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

胡耀邦上升至第一位,华国锋则降至第七;邓小平虽然排名仍是第三,但他身居军委主席要职,实际上已经确立了在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地位。

十二大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选举了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210人,中央候补委员138人;

政治局委员25人,政治局候补委员3人;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

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

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不设主席、副主席,党的最高领导人改为总书记;政治局常委基本上是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延续,华国锋不再担任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委员,保留中央委员资格。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胡耀邦――中共中央总书记;

叶剑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

李先念――主持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1983年6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陈云――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1985年9月16日至24日召开的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同意年事已高的叶剑英不再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委员。

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选举产生了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175人,中央候补委员110人;

政治局委员17人,政治局候补委员1人;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赵紫阳;

政治局常委:赵紫阳、李鹏、乔石、胡启立、姚依林。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赵紫阳――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李鹏――国务院副总理(1988年3月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总理);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决定撤销赵紫阳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的职务;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增选江泽民、宋平、李瑞环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免去胡启立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职务。

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为:江泽民、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

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1989人,特邀代表46人。选举产生了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189人,中央候补委员130人;

政治局委员20人,政治局候补委员2人;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

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基、刘华清、胡锦涛。

常委中的前四位是十三届四中全会政治局常委成员,排名顺序不变;新当选的常委中,朱?基是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胡锦涛是十三届中央委员,刘华清则是十四届新当选的中央委员。但刘是老红军,1955年即被授予少将军衔,在本届常委中资历最老。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江泽民――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

李鹏――国务院总理;

乔石――中央党校校长(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李瑞环――(1993年3月在政协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政协主席);朱?基――国务院副总理;

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

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选举产生了十五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193人,中央候补委员151人;

政治局委员22人,政治局候补委员2人;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

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李鹏、朱?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

常委中前五位均为上一届常委成员,朱?基与李瑞环的排名对调;新当选的尉健行、李岚清为上一届政治局委员。

政治局常委的主要任职:

江泽民――中央军委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李鹏――国务院总理(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务院总理);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1998年3月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副主席);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共十六大在北京胜利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选举了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198人,中央候补委员158人;政治局委员22人,政治局候补委员1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

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

这次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走向。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政治局常委中只有胡锦涛是上一届政治局常委成员;曾庆红为上一届政治局候补委员,其余7人均为上一届政治局委员。

另外,江泽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和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分别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上一篇:银行中层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同济大学mba提前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