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积分习题及答案免费

2023-03-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定积分习题及答案免费

毛邓三习题及答案(免费)

习题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思考题

1、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答案要点: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主要指什么?

答案要点:

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

5、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要点:

(1)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基础。

6、毛泽东思想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8、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要点:

(1)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基础; (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

9、邓小平理论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0、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1、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要点:

(1)是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等世界情况的变化所要求的;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开放出现新的情况等国内情况变化所要求的;

(3)是党的执政方位和党的队伍等党自身情况变化所要求。

12、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答案要点:

(1)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加强和改进党的 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13、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答案要点:

(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3)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4、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答案要点: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15、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答案要点:

(1)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进步; (2)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即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3)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性发展,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想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习题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思考题

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惧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2)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的三个基本观点; (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检验标准和目的。

3、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

答案要点:

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它们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2)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

5、 为什么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答案要点:

这是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答案要点: (1) 原因

①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大力弘扬与时惧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②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是前提,把握规律性是核心,富于创造性是目的。 (2)理解理论创新应该

①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它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它方面的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脱出来,从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行而上学中解脱出来。并非所有的新观点都是理论创新。

②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习题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思考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案要点: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

答案要点: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又一个对象;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战时期还包括部分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它既不是一般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前途: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4.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就新在其领导阶级,五·四运动以前,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阶级主要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正式走上了中国革命的舞台。尽管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依然参加并在很大程度上领导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但中国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资产阶级了,而是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国无产阶级,其革命的理论和主张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的支持,成为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使得中国革命有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正确的革命方法。五·四运动以前,指导中国革命的主要是中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物。但事实证明,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无法使中国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中国的革命走向胜利。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先进的中国人敏锐地发现这一理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指导作用,尤其是十月革命在俄国的胜利,从实践上也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可行性,使得中国无产阶级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自觉地走上中国的政治舞台,来领导中国的革命。从此,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就取代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成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

(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再也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4)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权组织形式,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纲领之一。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首要的是土地问题。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不同于国民党鼓吹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6.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要点: 毛泽东认为,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1) 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造成了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强大的封建经济的并存局面,近代的若干工商业发达的大中城市和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城市中无产阶级力量比较强大,但反革命的力量更加强大;而农村革命的力量比较弱小,但反革命的力量更弱小,使得中国的农村成为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地。一方面,中国民主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且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另一方面,农民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是工人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80%,他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加之连年军阀混战,生活极其困苦,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

(2)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没有形成统一地资本主义经济。自然经济的特点就是其自身的封闭性,对外的交流相对较少,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加之帝国主义采取的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和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造成了中国实际上的分裂状态。这种分裂状态就给予了中国革命力量一个生存发展的空间。这个生存发展的空间主要是农村和山区,这也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民主革命必须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可能性。

(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可能条件。

(2)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长期存在的地方,一般是国民革命时期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地方,如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省。这些地方都曾经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工农群众的组织,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这里的群众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也有一定的斗争经验。

(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拥有相当规模的正规军队,才能对付各种类型的反革命军队,才能造成革命根据地的长期割据发展的局面。

(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不错误。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7.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三者互为一体、不可分割。

(1)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只有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和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保障土地革命的成果,确保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 (2)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农民阶级,参加红军和革命战争,农村根据地才能得到巩固和扩大。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革命根据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可靠依托,只有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适应了中国的国情,在敌强我弱的形式之下,否定了照搬外国的城市中心论,肯定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8.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理论意义

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怎样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在落后的农村环境和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情况下,怎样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和革命军队的无产阶级先进性质;在革命道路问题上,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农村为中心,是先占领城市后夺取农村还是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等,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学说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不仅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也为与中国国情类似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②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其中的核心内容。这条理论涉及到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重心问题、革命军队建设及其战略策略问题、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等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正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因此,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产生,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③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在反对“左”和右的错误,主要是“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形成的。它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勇于坚持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和求真务实的态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和探索真理,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中解放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2)实践意义

①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③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它告诉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不能教条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而应该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结合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案要点: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无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大地主资产阶级及其支持者帝国主义,完成反帝反封的艰巨任务,就必须从国情出发,照顾农民、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主要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必须同这些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此外,统一战线中还包括民族资产阶级以及特定情况下的大资产阶级。

(2)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用革命的暴力反抗反革命的暴力。中国的社会特点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由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3)党的建设十分重要。中国共产党是掌握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处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大多数,因而党的建设十分重要。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要在党内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行革命的饿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继20世纪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

习题四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思考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答案要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与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以上两种矛盾集中表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上,而解决这个矛盾就必然要使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 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因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答案要点: 一化三改造。

3.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已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指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4.为什么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道路?

答案要点: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三个步骤; (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5.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案要点: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1)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2)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3)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6.“四马分肥”?

答案要点:

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各占四分之一。 7.“和平赎买”?

答案要点:

(1)和平,就是不用暴力; (2)赎买,就是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8.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现实可能性是什么?

答案要点:

(1) 我国已经拥有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2) 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3)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定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4) 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9.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案要点:

(1)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0. 为什么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答案要点:

(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2) 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 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4) 在社会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5)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1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巨变;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3)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4)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胜利。

习题五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思考题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答案要点: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必须解决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这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第二次结合. (2)马恩经典作家不可能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结合. (3)“以苏为鉴”、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中的经验教训,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2、如何全面认识改革开放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 答案要点:

(1)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理论成果; (2)明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曲折是可以理解的; (3)不能因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有错误就否定已经取得的成绩,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历史.

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答案要点:

(1)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 (2)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4、为什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 答案要点:

邓小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中国国情和当前的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突出强调生产力的重要性,把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是从目的和目标层次上界定的,区分了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有更高的概括性;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二是突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着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

6、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实践上为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7、怎样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答案要点: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表现为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起到示范和激励作用,推动共同富裕进程,最终达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

8、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

答案要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

9、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答案要点:

(1)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2)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3)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10、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答案要点: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党实现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1)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背向事业兴衰,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2)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3)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要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结构是占第一位的决定因素;

(2)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3)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

(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信息量日益膨胀,更新速度加快,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更新。

12、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答案要点:

科教兴国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13、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答案要点: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14、如何理解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案要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就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完善,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习题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思考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有两层含义:第一,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二,从社会发展程度上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不仅生产力不发达,而且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不成熟。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又不能超越初级阶段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要点: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概括为九个方面,这就是: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3.为什么说我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要点:

(1) 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就是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完善、不成熟。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就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生产力达到比较发达、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达到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水平和程度。

实现这样的历史任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这个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指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迫切需要;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外部条件;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立足点和奋斗精神,“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要实现的总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

5.如何正确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

(1)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二是“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2)“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两个基本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要靠四项基本原则提供政治保证,靠改革开放提供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 (3)“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不断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上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7、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答案要点:

(1) 在我国实现现代化,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在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达到当今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水平。

根据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邓小平深刻总结我国以往发展战略方面的经验教训,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分“三步走”。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台阶式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1995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对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2000年,在我国人口比1980年增长三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我国21世纪前五十年的奋斗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将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8、简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表明中国人民决心用一百年左右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实现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将得到根本的改变,人民生活将明显改善,我们的国力将大为增强,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将进一步的前移。

(2)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正确的选择。它将向世界表明: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惟一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3)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将大大加快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到21世纪中叶,中国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必将极大的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9、怎样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答案要点:十六大报告把本世纪头20年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是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经济总量必须走在世界前列,人均GDP必须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康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增加富裕起来的人口的比例,提高富裕程度。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是全面建设更全面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不仅在经济指标方面提高人民的小康水平,而且在社会指标方面,在精神生活的充实方面,在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方面,提高人民的小康水平;不仅要使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的教育,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且要使人民享有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是全面建设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说,要消除局部贫困、少数贫困,在使贫困人口首先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进而使他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使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讲的是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这样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可以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0、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

答案要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1)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基础,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3)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

11、简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答案要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现强国富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目前我们达到的总体小康的水平,离人民的美好愿望仍有很大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制度要充分发挥优越性,就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优化人民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因此,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符合国情而又顺应时代,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实事求是而又充满创新精神的奋斗目标,它必将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习题七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思考题

1.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答案要点:

(1) 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2)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性质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3)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解决的方式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但完善加以解决;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4)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2. 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答案要点:

(1)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2)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3) 邓小平根据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建立起来的经济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某种历史条件下,也可能产生对生产力束缚的观点,因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容,以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具体表现。因此,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4)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 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案要点:

(1)改革的性质:既是一场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改革的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的特点:改革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4)判断改革的是非得失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4. 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答案要点:

(1)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叫革命。

(2)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4)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变革。

5. 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什么?提出这一标准有什么意义?

答案要点: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 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根本判断标准,人们就可以大大解放思想。

一切符合这个标准的东西,都应当大胆采用,对于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都应当大胆吸收和借鉴;而一切违背这个标准的东西,不管它看起来多么“正确”、多么“革命”,都应当大胆加以革除。 (2)“三个有利于”标准排除了离开生产力标准抽象争论姓“社”姓“资”的教条主义干扰,对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6. “三个有利于”标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要点:

(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

(2)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

(3)“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7.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用唯物辩证法原理来分析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案要点: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2)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8. 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答案要点: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长期闭关自守,把我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

(3)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也迫切需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答案要点:

(1)始终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

(2)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统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 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答案要点:

我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鼓励自主权利,决不允许别国干涉。

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别人,必须立足于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迫使我们奋发努力。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缪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 取得外援要付出代价,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

11. 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答案要点:

(1) 这是深刻总结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结果。 (2) 这是敏锐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

(3) 这是清醒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

12. 为什么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如何提高?

答案要点:

(1)原因:

① 近30年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② 要更好的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开发战略,更好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自由,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手段:

①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②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

③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13. 试述邓小平有关改革的重要理论观点。

(1) 主要内容:

① 我们的改革是全面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

②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③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2) 重要意义:

① 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② 在实践上实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决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习题八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考题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

(1)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2)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3)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4) 计划与市场可以有机结合。

(5) 市场经济能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应具有一定的共性:

① 经济关系市场化; ② 企业经营自主化; ③ 政府调控间接化; ④ 经济运行法制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本质特征:

① 在市场经济的主体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

② 在分配制度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按资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结构。

③ 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需要国家的参与,强调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

④ 在价值观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在政治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共产党和人民政权领导,有强大的政治优势。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答案要点::

(1)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 (3)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实现形式。

4. 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1)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法。

(2) 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不同类型的公有制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同一类型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3) 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关系到公有制发挥优越性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5.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方式与非按劳分配方式并存。

非按劳分配方式,主要是指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

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和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符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效率优先”就是使生产要素投入者能按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贡献取得报酬,承认个人在生产要素拥有的质和量以及个人对生产或财富创造上贡献大小的差别,进而承认个人之间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的差别。

(3) 形成收入差距的原因

合理和合法的原因有:

① 由于人的劳动能力不同,按劳分配本身包含着人们富裕程度的差别; ②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法则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两级分化;

③ 由于人们占有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的不同,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会产生人们富裕程度的不同;

④ 我国改革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也会使一部分地区和一部人先富起来。 其中不合理的原因有:

① 一些行业依靠行政资源,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和瓜分本属于全社会的经济资源,由此造成垄断部门的从业人员与所占有的资源的比例极不协调。 ② 由于对统一市场的不合理分割和地方行政干预导致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不能正常、合理地流动,从而形成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异。

不合法的原因有:

① 以个体经济和私人经济为主的偷税漏税收入; ② 各级党政官员的腐败贿赂收入; ③ 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的收入; ④ 走私贩假等其他的非法非正常收入。 不合理和不合法的原因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十分巨大的阻碍作用,即使是合法和合理的原因产生的收入差距也应是适当的和有限度的。

(3)调节收入差距的措施

① 保护合法收入。② 取缔非法收入。③ 整顿不合理收入。④ 调节过高收入。⑤ 保障最低收入。

6. 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

(1)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 ②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

③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④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就业结构。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遏制城乡差距拉大趋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消化富余的工业生产能力的根本出路。

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的一个实际步骤。

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和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集中体现。

(3)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所谓统筹区域发展,就是中央政府从区域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将不断扩大的区域差距重新回归到民众能够普遍接受的范围,从而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的动态努力过程。

① .统筹区域发展是抑制区域经济差距负面效应的需要。

② 统筹区域发展是联动解决各类区域存在和潜在的各种区域病的需要。 ③ 统筹区域发展是谨慎渡过“矛盾突显期”的需要。

7.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答案要点: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首次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并把它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中的一项战略任务。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是由我国当前的国情决定的。

(2)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4)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题九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思考题

1. 什么是国体与政体?

答案要点:

(1)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那些阶级所掌握。

(2)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具体的政治制度。 2. 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要点:

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党的领导指的是什么领导?

答案要点:

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什么组织?

答案要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5. 依法治国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

依法治国是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6.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要点: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实现哪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答案要点: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8. 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四项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9. 政治体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要点: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10.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答案要点: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 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11. 什么是民主、自由、人权?

答案要点: (1) 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思,是政权的一种构成形式。 (2) 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权利,是政权给予公民的政治权利。

(3)

人权,泛指人生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经济权、政治权、文化权等。公民在政治上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一般也被称作为“人权”。

12. 民主、自由、人权,这三者中的核心是什么?

答案要点:

民主、自由、人权中,核心是民主。因为公民的自由与权利的实现和发展,都要通过国家政权,依赖国家政权。只有在民主的前提下,即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条件下,公民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和人权。

习题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考题

1.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答案要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结果。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答案要点: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2) 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必须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

(3)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紧密联系着的。党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也必然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3.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互关系

①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 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4. 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扭转社会风气的需要。

(2)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3)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4)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

5.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是适应社会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理想建设,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分为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两个层次。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两个层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诚信是规范、制度、人品)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C.纪律建设。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同时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的重要条件。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习题十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考题

1、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3)要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答案要点:

(1)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①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成功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可能性:

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又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② 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法治社会的逐步形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④ 改革开放获得的三个文明的伟大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⑤ 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

(1)理论意义:

①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现实意义或实践意义:

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 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 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①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 不许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③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④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⑤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⑥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①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②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化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③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④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⑤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⑥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⑦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⑧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⑨ 实现社会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① 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②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③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④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⑤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6、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

答案要点:

(1)孔子的“和为贵”思想; (2)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思想;

(3)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孙中山的“大同社会”的思想等等。

7、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欧洲探索和谐社会的主要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有哪些?

答案要点:

(1)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现存不合理的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的思想;

(2)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以“新和谐”命名的共产主义试验; (3)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期望的“和谐与自由”的社会,是一个“全体和谐”的社会。

8、马克思、恩格斯对和谐社会有哪些探索?

答案要点: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或共产主义社会应是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能够实现人和社会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9、毛泽东对社会和谐有哪些思考?

答案要点: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方法、方针思路和目标。所描绘的图景就是一个的“和谐社会”。

10、社会主义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关系?

答案要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意。

(1)它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它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关系?

答案要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为目标和内容。

(1)小康社会应是和谐的小康社会,共助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2)小康社会是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初级目标和初级阶段,为社会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答案要点: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13、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14、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哪些问题?

答案要点:

(1)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15、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有本质的区别。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16、怎样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三个文明的关系?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1)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物质基础、政治保障、智力与精神支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17、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1)它们从不同角度,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靠谁建、怎样建的问题;

(2)指明了我们应当遵守什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运用什么方式保证和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8、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2)加强和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

(3)政治稳定,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的社会条件。

习题十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考题

1、如何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3)要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2、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答案要点:

(1)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①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从国际来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我国的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成功应对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可能性:

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又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

② 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法治社会的逐步形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④ 改革开放获得的三个文明的伟大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利条件;

⑤ 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条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案要点:

(1)理论意义:

①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现实意义或实践意义:

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 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 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是: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①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 不许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③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④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⑤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⑥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①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②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化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③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④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⑤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⑥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⑦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⑧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⑨ 实现社会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① 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②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③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④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⑤ 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6、毛泽东对社会和谐有哪些思考?

答案要点: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方法、方针思路和目标。所描绘的图景就是一个的“和谐社会”。

7、社会主义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关系?

答案要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意。

(1)它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它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关系?

答案要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为目标和内容。

(1)小康社会应是和谐的小康社会,共助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2)小康社会是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初级目标和初级阶段,为社会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9、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答案要点:

(1)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2)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3)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10、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11、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哪些问题?

答案要点:

(1)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12、如何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封建式的“田园牧歌”、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以及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有本质的区别。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13、怎样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三个文明的关系?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1)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物质基础、政治保障、智力与精神支持);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提供重要(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14、怎样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1)它们从不同角度,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靠谁建、怎样建的问题;

(2)指明了我们应当遵守什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运用什么方式保证和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5、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答案要点:

(1)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2)加强和发挥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关键;

(3)政治稳定,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的社会条件。

习题十三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思考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中,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这是本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并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只有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普遍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增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2.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要点: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以互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和维护世界各国的主权独立和国家利益为核心,建立民主、平等、合理、公正的新型国际关系,以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人类共同繁荣。

3.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 (2)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4)坚持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5)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4.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做出了哪些新的科学判断?

答案要点:

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邓小平以极大精力关注、研究国际问题和世界形势。他根据世界各种势力的实力对比的消长与变化,根据世界经济、科学技术及发展趋势和走向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对国际形势做出以下四点新的科学判断:

(1)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4)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5.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答案要点:

(1) 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由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国际局势总体已趋向缓和,因而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所以,和平问题是事关全人类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2) 发展问题是当今两大问题的核心。

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公正、不合理而造成南北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北方发达富裕,南方落后、贫困,而且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南方迫切希望改变贫穷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再发展。南方不发展,北方就没有市场,整个世界经济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发展问题。

这两大问题不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

6.为什么说世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答案要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标志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大分化、大改组的历史时期。

(1)美、苏垄断一切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旧格局已经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想建立一家独霸的单极格局力不从心。

(2)欧洲和日本在国际政治中的份量大大增加。欧洲联盟的建立,加快了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成为国际经济、政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俄罗斯现有的实力,决定它仍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日本正积极努力,争取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

(3)第三世界的崛起,必将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容低估,中国正变成多极中的重要一极。世界局势这些急剧变化,表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国际形势总体已趋向缓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来发展经济是可以实现的。所以说,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

(4)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的对外贸易战略

7.为什么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答案要点:

主要来自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长期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特别是个别超级大国出于其帝国主义的本性作祟,利用“人权”问题到处插手别国内部事务,大肆扩张其政治、经济势力范围,推行新殖民主义,甚至公然违背国际公约,捍然发动战争干涉他国内政,或者插手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战争,造成世界不得安宁,使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8.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应如何谋求世界共同发展?

答案要点:

世界共同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而其核心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要谋求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特别是谋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途径有:

(1)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推行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缩小南北贫富差距。

(3)第三世界联合起来,加强南南合作。

(4)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切实裁减军备,用和平方式政治解决各种争端,维护国际和平环境,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条件。

(5)谋求世界共同发展,关键是要各国搞好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一定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实现自身的发展和繁荣。

9.如何正确估计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要点:

邓小平同志指出:“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这一极是当今世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我们决不允许别国把他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我们也决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人。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反对霸权主义是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力量不断增强,中国日益成为遏制霸权主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2)中国是第三世界利益的捍卫者。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大国。中国社会制度虽然与第三世界多数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但在历史上中国与第三世界有着共同的遭遇和经历,在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霸权主义等许多重大问题工又有着共同的利益。在国际斗争中,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切正义斗争和合理要求,与第三世界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3)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与努力。中国是占世界人口1/4的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离开中国的参与和努力,是不能解决的。所以,在当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中国这一极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极。

10.针对上世纪末世界格局的转折性变化,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思想?

答案要点: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形势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重大的转折性变化。特别是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社会主义的发展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因而引起了一些人对我国内外政策的支援和怀疑。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二十字”方针,指导中国顺利度过了这一世界形势十分严峻的时期,而且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长期战略指导方针。

习题十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思考题

1、如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答案要点: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2)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决定了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的作用决定了知识分子的重要地位。

2、如何理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基本方针?

答案要点:

(1)贯彻执行“四个尊重”方针是时代发展对党的和国家提出的新的要求; (2)贯彻执行“四个尊重”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3)贯彻执行“四个尊重”方针,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4)贯彻执行“四个尊重”方针,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4、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个民族共同发展。

5、如何理解国防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答案要点:

(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2)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6、如何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

答案要点: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实现国防技术呢后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

(3)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

习题十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思考题

1、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答案要点:

(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 (3)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答案要点: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

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答案要点: (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从国内看,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3)从党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情况同党肩负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4、如何理解党和群众关系的重要意义?

答案要点:

(1)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2)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3)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5、为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应当正确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要点:

(1)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广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2)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 (3)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

6、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

答案要点: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警示;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是进一步提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

第2篇:大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免费下载链接

(上中下)190-290

本资料由上网购返利网分享

汽车理论习题答案(考研_作业).pdf→→http://pan.baidu.com/s/1zobam 汽车理论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正确).pdf→→http://pan.baidu.com/s/1o67DaHk 波动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pJDGFyj 泵与风机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gdBph3H 流体力学习题解答李晓燕吴邦喜.pdf→→http://pan.baidu.com/s/1qWM2gAo 液压与气压传动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bnksUmV 物理化学第五版习题解答(上下册).pdf→→http://pan.baidu.com/s/1sjvvFPj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下册课后答案完整版_cropped.pdf→→http://pan.baidu.com/s/1sj98Mct 物理学第五版上册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jG1F9NS 王勖成《有限单元法》1-5章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nt8vc3B 理论力学教程_第三版_周衍柏_课后习题答案_总汇(1).pdf→→http://pan.baidu.com/s/1gdl6ENT 理论力学教程_第三版_周衍柏_课后习题答案_总汇.pdf→→http://pan.baidu.com/s/1eQABmxW 电力系统分析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bngpktD 电动力学习题答案chapter5.pdf→→http://pan.baidu.com/s/1pJ7AZ5x 电子商务法律与法规综合复习题与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c0nEFUo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上1,2,5,6,7,8.pdf→→http://pan.baidu.com/s/1hq3f7Is 电子线路习题答案梁明理版.pdf→→http://pan.baidu.com/s/1bn5rEIr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pdf→→http://pan.baidu.com/s/1mgHQ6xi 电机与拖动基础 第三版 李发海 答案(全).pdf→→http://pan.baidu.com/s/1dD25KyP 电气测试技术第三版_课后习题答案%28林德杰%29.pdf→→http://pan.baidu.com/s/1jGwVRE2 电磁场与电磁波习题答案 (6).pdf→→http://pan.baidu.com/s/1bnrK3pX 电磁场与电磁波习题答案 (7).pdf→→http://pan.baidu.com/s/1mwPGy 电磁场与电磁波习题答案 (8).pdf→→http://pan.baidu.com/s/1mgLUqCC 电磁场与电磁波习题答案 .pdf→→http://pan.baidu.com/s/1hqsqmX2 电磁场与电磁波习题答案2.pdf→→http://pan.baidu.com/s/1pJDGF0n 电路(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全)].邱关源_罗先觉_高等教育出版社.pdf→→http://pan.baidu.com/s/1sjtZPBR 电路与电子学模拟复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pJvzN6r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上册.pdf→→http://pan.baidu.com/s/1jG3bA30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下册.pdf→→http://pan.baidu.com/s/1jGn22Ke 病理学试题库及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hqp80wW 看完包过江苏材料员习题和答案——本人亲自考过.pdf→→http://pan.baidu.com/s/1qWyL8IS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_屈婉玲(高等教育出版社).pdf→→http://pan.baidu.com/s/1gdghe9t 算法导论课后习题与思考题答案合集.pdf→→http://pan.baidu.com/s/1pJqaiQf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1~4章).pdf→→http://pan.baidu.com/s/1gdoU5qF 线性代数习题册答案(理).pdf→→http://pan.baidu.com/s/1dD5n9ZV 线性代数习题解答.pdf→→http://pan.baidu.com/s/1i3JY7PV 线性规划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hqiMQ00 组合数学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hqwuajE 组合逻辑电路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bnnaNwF 经典国外教材atkins物理化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i39jobj 经济学原理习题解答第五版%28微观、宏观).pdf→→http://pan.baidu.com/s/1sjm8rKT 经济应用数学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修订版(袁荫棠编)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ntsgiBR 结构力学 上 龙驭求 包世华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eQiQVAU 结构力学答案(全).pdf→→http://pan.baidu.com/s/1qW2Pud2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kTKA1sN 结构力学龙驭球习题解答(ch2~ch3).pdf→→http://pan.baidu.com/s/1eQ676WM 结构化学基础第四版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jGkKEDw 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中文版(金圣才主编).pdf→→http://pan.baidu.com/s/1c0h9fxe 考研数学一历年真题答案(2002-2011).pdf→→http://pan.baidu.com/s/1qWoCltU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课件_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o6qcjqy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第二版)(余成波_张莲_胡.pdf→→http://pan.baidu.com/s/1pJsHZ0R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pdf→→http://pan.baidu.com/s/1bn3VJPH 船舶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lBC6 西安理工大学_供电技术习题答案_机械工业出版社_第四版.pdf→→http://pan.baidu.com/s/1kTyVJSz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习题参考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bnmuORd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pJAYQQv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o68tfcA 计算机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版 张幸儿.pdf→→http://pan.baidu.com/s/1eQikYlW 计算机网络(第4版)习题答案(中文版).pdf→→http://pan.baidu.com/s/1dDcNuTj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习题答案_谢希仁.pdf→→http://pan.baidu.com/s/1dDmWLJb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习题答案(第五版上的很多题在这都能找到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qWnqs0G 计量经济学习题与解答 于俊年主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pdf→→http://pan.baidu.com/s/1i3hyUTv 证券交易习题大全与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o6NSibo 证券投资基金章节习题及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mgFiKWS 课后习题答案(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1-9章).pdf→→http://pan.baidu.com/s/1pJ6Vfp5 贾俊平_统计学_第四版_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jG9hn0M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_(张海藩_着)_清华大学出版社_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kT8zkz1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_课后习题答案%28清华大学出版社%29张海藩著.pdf→→http://pan.baidu.com/s/1qWtvU9m 软件工程导论_张海藩_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mgK802G 运筹学基础及应用第五版胡运权主编课后练习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o6K4t8e 近代物理复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bnzmbTl 通信原理_李晓峰_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pJ2lyXX 通信原理习题及答案(第六版)_樊昌信_曹丽娜_编著__国防工业出版社.pdf→→http://pan.baidu.com/s/1jGDQUJ8 通信电子线路习题解答(严国萍版).pdf→→http://pan.baidu.com/s/1ntjs7hf 逻辑代数基础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o6ufVGe 重点推荐---《数值分析》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eQ456QQ 量子力学习题解答-第3章.pdf→→http://pan.baidu.com/s/1sjoAeID 量子力学练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eQqsylG 金属材料学习题答案(曹志强老师的).pdf→→http://pan.baidu.com/s/1gdwvZFl 钢结构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sjlSrut 铁道社单片机习题参考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o6qIbSA 随机过程习题解答.pdf→→http://pan.baidu.com/s/1o6G0618 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上)习题解答.pdf→→http://pan.baidu.com/s/1i3mO3fn 雷达原理习题解答1.pdf→→http://pan.baidu.com/s/13XQ6U 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ntlu7g9 高中物理必修

1、必修2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pdf→→http://pan.baidu.com/s/1jGFSIME 高二数列复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o6lY2nC 高电压技术习题与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sjEY8pB 高等代数北大第三版习题全解 王萼芳 石生明修订.pdf→→http://pan.baidu.com/s/1gdn87ZX 高等代数_北大第三版_习题答案.pdf.pdf→→http://pan.baidu.com/s/1o6lYx6M 高等土力学(李广信)1-5章部分习题答案(最新版).pdf→→http://pan.baidu.com/s/1jGC4XGa 高等教育出版社离散数学课后习题完整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dDy2aTb 高考数学填空题解答策略.pdf→→http://pan.baidu.com/s/1vQmF8 高频电子线路习题答案_张肃文__第五版.pdf→→http://pan.baidu.com/s/1nt7Ff1v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_%28第十二章到二十三章%29第五版全.pdf→→http://pan.baidu.com/s/1sjBAEq5 王镜岩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pdf→→http://pan.baidu.com/s/1hqn649e 《国际金融学》习题与答案→→http://pan.baidu.com/s/1eQ1NKe2 黄达《金融学》精编版(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pan.baidu.com/s/1pJFI9j9 2014年江南大学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考研资料及历年真题答案→→http://pan.baidu.com/s/1hq7Pxfm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pan.baidu.com/s/1o64psNo

本资料分上,中,下部三份,欢迎查阅下载

建筑装修用花岗岩石材友情赞助

第3篇:关于定积分、曲线积分与二重积分的简单总结

***

(吉首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摘要:微积分的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在此主要讨论和简单总结一些有关定积分、曲线积分与二重积分的问题.

关键词:定积分 曲线积分 二重积分

英文部分

引言:

微积分是一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积分学包括求积分运算,为定义和计算面积、体积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方法.通常积分计算问题都涉及到天文、力学、几何学等.这里主要通过有关定积分、曲线积分与二重积分的一些实例来对这些知识作一个回顾性总结.

1、 定积分

1(12333n3); 4nn

1、1利用定积分求极限:lim

解:lim1333(123n) nn4

112n=lim()3()3()3 nnnnn

i1=lim()3 nni1nn

设f(x)x3,则f(x)在[0,1]上连续且可积.取xi1i,i为区间nn

i1ixi1,xi,的右端点,i=1,2…,n.所以上式为函数f(x)x3在区间[0,1]nn

上的一个积分的极限,从而有

111411333lim4(12n)xdxx. 0nn40

4回顾分析:由定积分的定义知,若f(x)在[a,b]上可积,则可对[a,b]用某种特定的方法,并可取特殊的点,此时所得积分的极限就是f(x)在[a,b]上的定积分,因此本题可将和式化为某个可积函数的积分和,然后用定积分求此极限.定积分在物理中的某些应用

1、2 有一等腰梯形闸门,它的上、下两条边各长为10米和6米,高为20米,计算当水面与上底边相齐时闸门一侧所受的静压力.

解:考虑建立直角坐标系,这里B(0,5),C(20,3).

1则BC的方程为:x+20y-50=0.即y=5-x. 10

由于在相同深度处水的静压力相同gx,故当x很小时,闸门上从深度x到x+x 这一狭条A上受的静压力为

1x)xxgdx. 10

20202011pdp2(5x)xxgdx(10x2x3)dx 000105

=14373.33(kN).

1、3 设有半径为r的半圆形导线,均匀带点电荷密度为,在圆心处有一单位E电荷,试求它们之间作用力的大小.

解:同样考虑坐标,取所对应的一段导线,电荷电量为drd.,它圆心处电荷E在垂直方向上的引力为

srsinksFksin rr2pdp2yxdxxg2(5

则导线与电荷作用力为

0ksin2k rr

回顾分析:据以上例题可知,在解决积分实际问题中,确定积分区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另外对于定积分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周期函数的定积分,其积分上下限可任意改变,只要积分区间的长度始终等于周期,则定积分的值不变。

⑵定积分存在的两个条件:

①积分区间有限;②被积函数有界

⑶对于定积分f(x)可积,则加上绝对值也一定可积,若其绝对值可积,但去掉绝对值却不一定可积.

2、 曲线积分

2、1第一型曲线积分

2、

1、1证明:若函数f(x,y)在光滑曲线L:x=x(t),y=y(t),t[,]上连续,则存在点((x0,y0)L使得f(x,y)dsf(x0,y0)L l

其中L为L的弧长 证明:因为f(x,y)dsf(x(t),y(t))x(t)2y(t)2dt l

记F(t)f(x(t),y(t)),G(t)x(t)2y(t)2

由已知条件知F(t)在,上连续,G(t)在,上连续且非负(不变号),则根据推广的定积分第一中值定理知,存在t0,,对应点(x0,y0)(x(t0),y(t0)), 使f(x,y)dsf(x(t0),y(t0))lx(t)2y(t)2dtf(x0,y0)L

回顾分析:运用推广的定积分第一中值定理是证明此题的关键.2、2第二型曲线积分

2.2.1求y2dxz2dyx2dz ,其中,L是维维安尼曲线x2y2z2a2,L

x2y2ax(z0,a0)若从轴正向看去,L是沿逆时针方向进行的.

解:选择好参数方程确定好积分区域正是解此题的关键.

将 x2y2z2a2表示为 2a2 ,x2y2ax

表示为r2ax 或 rax

令 xacos2 则 yasincos,zacos2asin ,

于是L:xacos2,yasincos,zacos2



2

2,所以

Ly2dxz2dyx2dz

2[a2sin2cos2(2acossin)a2(1cos2)a(cos22

sin)acosacossin(1cos)]d

224212

2a32(sin2cos2sin4)d0

3351a3[(,)(,)]2222



4a

3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可知,曲线积分有着较为广泛和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曲线积分,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第一型曲线积分:第一型曲线积分上限、一定要大于积分下限; ⑵第二型曲线积分:

①曲线和有方向,方向改变后第二型曲线积分二值就要反向,即变号;

②第二型曲线积分的计算,在化为定积分时,积分上限可以小于积分下限,起点即为下限,终点即为上限.

⑶曲线积分是定积分的推广.

⑷对ds,即表示L的弧长,即f(x,y)=1. l

3.二重积分

3、1计算(xy)2d,其中D0,10,1.,

D

解:应用定理即:设f(x,y)在矩形区域Da,bc,d.上可积,且对每个xa,b积分d

cf(x,y)dy存在,则累次积分

bdbadxf(x,y)dy也存在,且cdf(x,y)ddxDacf(x,y)dy 有f(x,y)ddx(xy)2dx

D00117 6

回顾分析:对于一般区域,通常可以分解为如下两类区域来进行计算. 称平面点集D{(x,y)y1(x)yy2(x),axb}为x型区域

称平面点集D{(x,y)x1(y)xx2(y),cyd}为y型区域.

3、2关于x型区域的实例

3、

2、1计算二重积分d,其中D为由直线y=2x,x=2y及x+y=3所围的三角

D

形区域.

解:把D看作x型区域时,相应的

2x,0x1x ,y1(x), y2(x)23x,1x2

dxdddxxdydxxdy DD1D2021212x23x

12xx(2x)dx(3x)dx0122

333x23xx2412401

23、

2、2关于x,y混合型区域的实例

求由坐标平面x=2,y=3,x+y+z=4所围二角柱体的体积.

解:

Vzdxdy(4xy)dxdy

DD

dx(4xy)dydx0011324x0(4xy)dy

55

6回顾分析:

对于二重积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 二重积分化为累次积分,积分上限一定要大于积分下限.

⑵ 二重积分的许多性质与定积分的几乎完全相同.

⑶ n(n2)重积分的计算都是转化为定积分的计算.

⑷ 掌握型区域和型区域的二重积分的计算是计算一般平面上二重积分的基础. ⑸ 解决了x型区域或y型区域上二重积分的计算问题,那么一般区域上二重积分的计算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参考文献:

【1】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 数学分析(上、下) [M]. 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 林益等编数学分析习题详解(上、下)[M].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第4篇:同济版高等数学教案第五章 定积分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五章

定积分

教学目的:

1、 理解定积分的概念。

2、 掌握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 理解变上限定积分定义的函数,及其求导数定理,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 了解广义积分的概念并会计算广义积分。

教学重点:

1、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

2、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教学难点:

1、 定积分的概念

2、 积分中值定理

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

4、 变上限函数的导数。 §5 1 定积分概念与性质

一、定积分问题举例

1 曲边梯形的面积

曲边梯形 设函数yf(x)在区间[a b]上非负、连续 由直线xa、xb、y0及曲线yf (x)所围成的图形称为曲边梯形 其中曲线弧称为曲边

求曲边梯形的面积的近似值

将曲边梯形分割成一些小的曲边梯形 每个小曲边梯形都用一个等宽的小矩形代替 每个小曲边梯形的面积都近似地等于小矩形的面积 则所有小矩形面积的和就是曲边梯形面积的近似值 具体方法是 在区间[a b]中任意插入若干个分点

ax0 x1 x2    xn1 xn b

把[a b]分成n个小区间

[x0 x1] [x1 x2] [x2 x3]     [xn1 xn ]

它们的长度依次为x1 x1x0  x2 x2x1      xn  xn xn1 

经过每一个分点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段 把曲边梯形分成n个窄曲边梯形 在每个小区间 [xi1 xi ]上任取一点i  以[xi1 xi ]为底、f (i)为高的窄矩形近似替代第i个窄曲边梯形(i1 2     n)  把这样得到的n个窄矩阵形面积之和作为所求曲边梯形面积A的近似值 即

Af (1)x1 f (2)x2   f (n )xnf(i)xi

i1n

求曲边梯形的面积的精确值

显然 分点越多、每个小曲边梯形越窄 所求得的曲边梯形面积A的近似值就越接近曲边梯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1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形面积A的精确值 因此 要求曲边梯形面积A的精确值 只需无限地增加分点 使每个小曲边梯形的宽度趋于零 记

max{x1 x2   xn } 于是 上述增加分点 使每个小曲边梯形的宽度趋于零 相当于令0 所以曲边梯形的面积为

Alimf(i)xi

0i1n

2 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设物体作直线运动 已知速度vv(t)是时间间隔[T 1 T 2]上t的连续函数 且v(t)0 计算在这段时间内物体所经过的路程S 

求近似路程

我们把时间间隔[T 1 T 2]分成n 个小的时间间隔ti  在每个小的时间间隔ti内 物体运动看成是均速的 其速度近似为物体在时间间隔ti内某点i的速度v(i) 物体在时间间隔ti内 运动的距离近似为Si v(i)ti  把物体在每一小的时间间隔ti内 运动的距离加起来作为物体在时间间隔[T 1  T 2]内所经过的路程S 的近似值 具体做法是

在时间间隔[T 1  T 2]内任意插入若干个分点

T 1t 0 t 1 t 2   t n1 t nT 2

把[T 1  T 2]分成n个小段

[t 0 t 1] [t 1 t 2]    [t n1 t n] 

各小段时间的长依次为

t 1t 1t 0 t 2t 2t 1   t n t n t n1

相应地 在各段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依次为

S 1 S 2    S n

在时间间隔[t i1 t i]上任取一个时刻 i (t i1 i t i) 以 i时刻的速度v( i)来代替[t i1 t i]上各个时刻的速度 得到部分路程S i的近似值 即

S i v( i)t i

(i1 2     n)

于是这n段部分路程的近似值之和就是所求变速直线运动路程S 的近似值 即

Sv(i)ti

i1n

求精确值

记  max{t 1 t 2   t n} 当0时 取上述和式的极限 即得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Slimv(i)ti

0i1n

设函数yf(x)在区间[a b]上非负、连续 求直线xa、xb、y0 及曲线yf (x)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1)用分点ax0x1x2   xn1xn b把区间[a b]分成n个小区间

[x0 x1] [x1 x2] [x2 x3]     [xn1 xn ] 记xixixi1 (i1 2     n)

(2)任取i[xi1 xi] 以[xi1 xi]为底的小曲边梯形的面积可近似为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2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f(i)xi (i1 2     n) 所求曲边梯形面积A的近似值为

Af()x iii1nn

(3)记max{x1 x2   xn } 所以曲边梯形面积的精确值为

Alim0f()x iii1

设物体作直线运动 已知速度vv(t)是时间间隔[T 1 T 2]上t的连续函数

且v(t)0 计算在这段时间内物体所经过的路程S 

(1)用分点T1t0t1t2  t n1tnT2把时间间隔[T 1  T 2]分成n个小时间 段 [t0 t1] [t1 t2]    [tn1 tn]  记ti titi1 (i1 2     n)

(2)任取i[ti1 ti] 在时间段[ti1 ti]内物体所经过的路程可近似为v(i)ti

(i1 2     n) 所求路程S 的近似值为

Sv()tii1nni

(3)记max{t1 t2   tn} 所求路程的精确值为

Slim0v()t iii

1二、定积分定义

抛开上述问题的具体意义 抓住它们在数量关系上共同的本质与特性加以概括 就抽象出下述定积分的定义

定义

设函数f(x)在[a b]上有界 在[a b]中任意插入若干个分点

a x0 x1 x2    xn1 xnb

把区间[a b]分成n个小区间

[x0 x1] [x1 x2]    [xn1 xn] 

各小段区间的长依次为

x1x1x0 x2x2x1   xn xn xn1

在每个小区间[xi1 xi]上任取一个点 i (xi1  i  xi) 作函数值f ( i)与小区间长度xi的乘积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3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f ( i)xi (i1 2   n)  并作出和

Sf(i)xi

i1n记  max{x1 x2   xn} 如果不论对[a b]怎样分法 也不论在小区间[xi1 xi]上点 i 怎样取法 只要当0时 和S 总趋于确定的极限I 这时我们称这个极限I为函数f (x)在区间[a b]上的定积分 记作af(x)dx

limf(i)xi af(x)dx0i1bnb其中f (x)叫做被积函数 f (x)dx叫做被积表达式 x叫做积分变量 a 叫做积分下限 b 叫做积分上限 [a b]叫做积分区间

定义

设函数f(x)在[a b]上有界 用分点ax0x1x2   xn1xnb把[a b]分成n个小区间 [x0 x1] [x1 x2]    [xn1 xn]  记xixixi1(i1 2   n)

任 i[xi1 xi] (i1 2   n) 作和

Sf()xii1ni

记max{x1 x2   xn} 如果当0时 上述和式的极限存在 且极限值与区间[a b]的分法和 i的取法无关 则称这个极限为函数f(x)在区间[a b]上的定积分 记作即

根据定积分的定义 曲边梯形的面积为Aaf(x)dx

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为ST2v(t)dt

1baf(x)dx

baf(x)dxlimf(i)xi

0i1nbT

说明

(1)定积分的值只与被积函数及积分区间有关 而与积分变量的记法无关 即

af(x)dxaf(t)dtaf(u)du

(2)和f(i)xi通常称为f (x)的积分和

i1nbbb

(3)如果函数f (x)在[a b]上的定积分存在 我们就说f (x)在区间[a b]上可积

函数f(x)在[a b]上满足什么条件时 f (x)在[a b]上可积呢?

定理

1设f (x)在区间[a b]上连续 则f (x) 在[a b]上可积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4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定理2 设f (x)在区间[a b]上有界 且只有有限个间断点 则f (x) 在[a b]上可积

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在区间[a b]上 当f(x)0时 积分af(x)dx在几何上表示由曲线yf (x)、两条直线xa、xb 与x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当f(x)0时 由曲线y f (x)、两条直线xa、xb 与x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位于x轴的下方 定义分在几何上表示上述曲边梯形面积的负值

babf(x)dxlimf(i)xilim[f(i)]xia[f(x)]dx

0i10i1nnb

当f (x)既取得正值又取得负值时 函数f(x)的图形某些部分在x轴的上方 而其它部分在x轴的下方 如果我们对面积赋以正负号 在x轴上方的图形面积赋以正号 在x轴下方的图形面积赋以负号 则在一般情形下 定积分af(x)dx的几何意义为 它是介于x轴、函数f(x)的图形及两条直线xa、xb之间的各部分面积的代数和

b用定积分的定义计算定积分

例1. 利用定义计算定积分0x2dx

把区间[0 1]分成n等份分点为和小区间长度为

xii(i1 2   n1) xi1(i1 2   n) 

nn

取ii(i1 2   n)作积分和 n

1f(i)xii1i1nni2xi(i)21

ni1nnn1i2131n(n1)(2n1)1(11)(21)

3ni1n66nn

因为1 当0时 n 所以n

n12xdxlim00i11(11)(21)1f(i)xinlim6nn

3利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积分:

例2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0(1x)dx 解: 函数y1x在区间[0 1]上的定积分是以y1x为曲边以区间[0 1]为底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因为以y1x为曲边以区间[0 1]为底的曲边梯形是一直角三角形 其底边长及高均为1 所以 1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5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0(1x)dx211211

1三、定积分的性质

两点规定

(1)当ab时

(2)当ab时 af(x)dx0

af(x)dxbf(x)dx

bbbab

性质

1函数的和(差)的定积分等于它们的定积分的和(差) 即

a[f(x)g(x)]dxaf(x)dxag(x)dx

bb 证明:a[f(x)g(x)]dxlim[f(i)g(i)]xi

0i1nnn

limf(i)xilimg(i)xi

0i1b0i1

af(x)dxag(x)dx

性质2 被积函数的常数因子可以提到积分号外面 即

bakf(x)dxkaf(x)dxbnnbbb

这是因为akf(x)dxlimkf(i)xiklimf(i)xikaf(x)dx

0i10i1性质如果将积分区间分成两部分则在整个区间上的定积分等于这两部分区间上定积分之和即

af(x)dxaf(x)dxcbcbf(x)dx

这个性质表明定积分对于积分区间具有可加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a b c的相对位置如何总有等式

af(x)dxaf(x)dxcf(x)dx af(x)dxaf(x)dxbf(x)dx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6 cbcbcb成立 例如 当a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于是有

af(x)dxaf(x)dxbf(x)dxaf(x)dxca1dxadxba

af(x)dx0(ab)

af(x)dxag(x)dx(ab)

ag(x)dxaf(x)dxa[g(x)f(x)]dx0

af(x)dxag(x)dx

bbbbbbbbbbbbbcccbf(x)dx

性质

4如果在区间[a b]上f (x)1 则

性质

5如果在区间[ab]上 f (x)0 则

推论

1如果在区间[ab]上 f (x) g(x) 则

这是因为g (x)f (x)0 从而

所以

推论2 |af(x)dx|a|f(x)|dx(ab)

这是因为|f (x)|  f (x)  |f (x)|所以

a|f(x)|dxaf(x)dxa|f(x)|dx

即 |af(x)dx|a|f(x)|dx|

性质6 设M 及m 分别是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最大值及最小值 则

m(ba)af(x)dxM(ba)(ab)

证明

因为 m f (x) M  所以

从而

m(ba)af(x)dxM(ba)

性质7 (定积分中值定理)

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 则在积分区间[ab]上至少存在一个点 使下式成立 bbbbbbb

amdxaf(x)dxaMdxbbb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7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af(x)dxf()(ba) b这个公式叫做积分中值公式

证明

由性质6

m(ba)af(x)dxM(ba) 各项除以ba

b

m1af(x)dxM

bab再由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 在[ab]上至少存在一点  使

b

f()1af(x)dx

ba于是两端乘以ba得中值公式

af(x)dxf()(ba) b

积分中值公式的几何解释

应注意 不论ab 积分中值公式都成立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8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5 2 微积分基本公式

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函数之间的联系

设物体从某定点开始作直线运动 在t时刻所经过的路程为S(t) 速度为vv(t)S(t)(v(t)0) 则在时间间隔[T1 T2]内物体所经过的路程S可表示为

S(T2)S(T1)及T2v(t)dt

1T即 T2v(t)dtS(T2)S(T1)

1T

上式表明 速度函数v(t)在区间[T1 T2]上的定积分等于v(t)的原函数S(t)在区间[T1 T2]上的增量

这个特殊问题中得出的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设函数f(x)在区间[a b]上连续 并且设x为[a b]上的一点我们把函数f(x)在部分区间[a x]上的定积分

af(x)dx

xx称为积分上限的函数 它是区间[a b]上的函数 记为 (x)af(x)dx 或(x)af(t)dt

定理1 如果函数f(x)在区间[a b]上连续 则函数

(x)af(x)dx

在[a b]上具有导数 并且它的导数为

x

(x)daf(t)dtf(x)(ax

dxxx

简要证明

若x(a b) 取x使xx(a b)

(xx)(x)a

af(t)dtxxxxxxf(t)dtaf(t)dt

xf(t)dtaf(t)dt x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9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xxxf(t)dtf()x

应用积分中值定理 有f ()x

其中在x 与xx之间 x0时 x  于是

(x)limlimf()limf()f(x)

x0xx0x

若xa  取x>0 则同理可证(x) f(a) 若xb  取x<0 则同理可证(x) f(b)

定理

2如果函数f(x)在区间[a b]上连续 则函数

(x)af(x)dx

就是f (x)在[a b]上的一个原函数

定理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肯定了连续函数的原函数是存在的 另一方面初步地揭示了积分学中的定积分与原函数之间的联系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定理

3如果函数F (x)是连续函数f(x)在区间[a b]上的一个原函数 则

xaf(x)dxF(b)F(a)

xb此公式称为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也称为微积分基本公式

这是因为F(x)和(x)af(t)dt都是f(x)的原函数 所以存在常数C 使

F(x)(x)C (C为某一常数)

由F(a)(a)C及(a)0 得CF(a) F(x)(x)F(a) 由F(b)(b)F(a) 得(b)F(b)F(a) 即

af(x)dxF(b)F(a)

xb

证明 已知函数F(x) 是连续函数f(x) 的一个原函数 又根据定理2 积分上限函数

(x)af(t)dt

也是f(x)的一个原函数 于是有一常数C 使

F(x)(x)C (axb)

当xa时 有F(a)(a)C 而(a)0 所以CF(a) 当xb 时 F(b)(b)F(a)

所以(b)F(b)F(a) 即

af(x)dxF(b)F(a) b 为了方便起见 可把F(b)F(a)记成[F(x)]ba 于是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10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aF(b)F(a)

af(x)dx[F(x)]bb

进一步揭示了定积分与被积函数的原函数或不定积分之间的联系

例1. 计算0x2dx

解 由于1x3是x2的一个原函数 所以

3 11213131xdx[1x3]1010 03333

3例2 计算1dx2

1x

解 由于arctan x是12的一个原函数 所以

1x

13 ( )7

dx[arctanx]3arctan3arctan(1)134121x2

1例3. 计算21dx

x

解 12ln 1ln 2ln 22xdx[ln|x|]11

例4. 计算正弦曲线ysin x在[0 ]上与x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解 这图形是曲边梯形的一个特例 它的面积

A0sinxdx[cosx]0(1)(1)2

例5. 汽车以每小时36km速度行驶 到某处需要减速停车设汽车以等加速度a5m/s2刹车 问从开始刹车到停车 汽车走了多少距离?

从开始刹车到停车所需的时间

当t0时 汽车速度

v036km/h361000m/s10m/s

3600刹车后t时刻汽车的速度为

v(t)v0at 105t 

当汽车停止时 速度v(t)0 从

v(t)105t 0 得 t2(s)

于是从开始刹车到停车汽车所走过的距离为

210(m)

s0v(t)dt0(105t)dt[10t51t2]0222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11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即在刹车后 汽车需走过10m才能停住

例6. 设f(x)在[0, )内连续且f(x)>0 证明函数F(x)在(0 )内为单调增加函数

xx 证明 d0 tf(t)dtxf(x) d0f(t)dtf(x) 故

dxdx0tf(t)dt

x0f(t)dtxF(x)xf(x)0f(t)dtf(x)0tf(t)dt(0f(t)dt)xx2xxf(x)0(xt)f(t)dt(0f(t)dt)x2x

按假设 当0tx时f (t)>0 (xt)f (t) 0  所以

0f(t)dt0 x0(xt)f(t)dt0

cosxetdtx212从而F (x)>0 (x>0) 这就证明了F (x) 在(0 )内为单调增加函数

例7. 求limx0

解 这是一个零比零型未定式 由罗必达法则

limx0cosxetdtx2x212limx01cosxt2edtx2cosxlimsinxe1

x02x2e2提示 设(x)1etdt 则(cosx)1cosxt2edt

dcosxet2dtd(cosx)d(u)dueu2(sinx)sinxecos2x

dx1dxdudx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12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5 3 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

一、换元积分法

定理

假设函数f(x)在区间[a b]上连续 函数x(t)满足条件

(1)()a  ()b

(2)(t)在[ ](或[ ])上具有连续导数 且其值域不越出[a b] 则有

af(x)dxf[(t)](t)dt

这个公式叫做定积分的换元公式

证明

由假设知 f(x)在区间[a b]上是连续 因而是可积的 f [(t)](t)在区间[ ](或[ ])上也是连续的 因而是可积的

假设F(x)是f (x)的一个原函数 则

baf(x)dxF(b)F(a)

另一方面 因为{F[(t)]}F [(t)](t) f [(t)](t) 所以F[(t)]是f [(t)](t)的一个原函数 从而

bf[(t)](t)dtF[( )]F[( )]F(b)F(a)

因此 af(x)dxf[(t)](t)dt

例1 计算0a2x2dx(a>0)

解 ab0aa2x2dx 令xasint 02acostacostdt 

2a2222(a0costdt1cos2t)dt

20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13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221a2

a[t1sin2t]0224提示 a2x2a2a2sin2tacost dxa cos t  当x0时t0 当xa时t

2 例2 计算02cos5xsinxdx

解 令tcos x 则

20cosxsinxdx02cos5xdcosx

011 1t5dt0t5dt[1t6]01

66

5 令cosxt提示 当x0时t1 当x时t0

2或

20cosxsinxdx02cos5xdcosx 521cos61cos601

[1cos6x]066266

例3 计算0sin3xsin5xdx

解 0sin3xsin5xdx0sin2x|cosx|dx

3

3 2sin2xcosxdxsin2xcosxdx

023

32sin20xdsinx32sin2xdsinx

55222

2 [sinx]0[sin2x]2(2)4

555525提示 sinxsinxsinx(1sin35323x)sin2x|cosx|

在[0, ]上|cos x|cos x 在[, ]上|cos x|cos x

22

4例4 计算x2dx

02x

1解 04x2dx 令2x1t21232x1t32 1tdt11(t23)dt

t2312711122

[t33t]1[(9)(3)]232333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14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2t提示 x1 dxtdt 当x0时t1 当x4时t3

2例5 证明 若f (x)在[a a]上连续且为偶函数 则

af(x)dx20aaaf(x)dx

0a

证明 因为af(x)dxaf(x)dx0f(x)dx 而

所以

af(x)dx a0令xt af(t)dt0f(t)dt0f(x)dx

a0aaaf(x)dx0aaf(x)dx0f(x)dx

aa

0[f(x)f(x)]dxa2f(x)dx20f(x)dx

讨论

若f(x)在[a a]上连续且为奇函数 问af(x)dx?

提示

若f (x)为奇函数 则f (x)f (x) 0 从而

aaf(x)dx0[f(x)f(x)]dx0

aa

例6 若f (x)在[0 1]上连续 证明

(1)02f(sinx)dx02f(cosx)dx (2)0xf(sinx)dx 20f(sinx)dx

证明 (1)令xt 则

2 02f(sinx)dx20f[sin(t)]dt

2

2f[sin(t)]dt2f(cosx)dx

002 (2)令xt 则

00xf(sinx)dx(t)f[sin(t)]dt

t)]dt0(t)f(sint)dt

0(t)f[sin(

0f(sint)dt0tf(sint)dt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15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0f(sinx)dx0xf(sinx)dx

所以

0xf(sinx)dx20 f(sinx)dx

x24xe x0

例7 设函数f(x)1 计算1f(x2)dx 1x01cosx

解 设x2t 则

14f(x2)dx1f(t)dt1201dt2tet2dt

01cost220

[tant]1[1et]0tan11e41

22222提示 设x2t 则dxdt 当x1时t1 当x4时t2

二、分部积分法

设函数u(x)、v(x)在区间[a b]上具有连续导数u(x)、v(x) 由

(uv)uv u v得u vu vuv  式两端在区间[a b]上积分得

baauvdx 或audv[uv]aavdu auvdx[uv]bbbbb这就是定积分的分部积分公式

分部积分过程

baavdu[uv]aauvdx    

auvdxaudv[uv]bbbbb 例1 计算 解 12arcsinxdx 0

12arcsinxdx0112[xarcsinx]012xdarcsinx0

102xdx

261x21

1 021221d(1x2)

1x212231

[1x]012122 例2 计算0exdx

解 令xt 则

10e1xdx20ettdt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16 1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20tdet

2[tet] 0 20etdt

2e2[et] 0 2

例3 设In02sinnxdx 证明

(1)当n为正偶数时 Inn1n331

nn242

2(2)当n为大于1的正奇数时 Inn1n342

nn2

53证明 In2sinnxdx0111102sinn1xdcosx

n1 2x] 0

[cosxsin02cosxdsinn1x



(n1)02cos2xsinn2xdx(n1)02(sinn2xsinnx)dx

(n1)02sinn2xdx(n1)02sinnxdx

(n1)I n 2(n1)I n 

由此得

Inn1In2

n

I2m2m12m32m531I0

2m2m22m442

I2m12m2m22m442I1

2m12m12m353而I002dx I102sinxdx1

2因此

I2m2m12m32m531

2m2m22m4422

I2m12m2m22m4422m12m12m353 例3 设In02sinnxdx(n为正整数) 证明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17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I2m2m12m32m531 2m2m22m442

2 I2m12m2m22m442 2m12m12m353 证明 In02sinnxdx02sinn1xdcosx

[cosxsinn1 2x] 0(n1)02cos2xsinn2xdx

(n1)02(sinn2xsinnx)dx

(n1)02sinn2xdx(n1)02sinnxdx

(n1)I n 2(n1)I n 

由此得 Inn1In2 n

I2m2m12m32m531I0 2m2m22m442

I2m12m2m22m442I1 2m12m12m353特别地 I02dx02 I102sinxdx1 因此

I2m2m12m32m531 2m2m22m4422

I2m12m2m22m442 2m12m12m3

53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18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5 4 反常积分

一、无穷限的反常积分

定义1 设函数f(x)在区间[a )上连续 取b>a  如果极限

blimaf(x)dx

b存在 则称此极限为函数f(x)在无穷区间[a )上的反常积分 记作af(x)dx 即

a这时也称反常积分af(x)dx收敛f(x)dxlimaf(x)dx

bb

如果上述极限不存在 函数f(x)在无穷区间[a )上的反常积分af(x)dx就没有意义 此时称反常积分af(x)dx发散

类似地 设函数f(x)在区间( b ]上连续 如果极限

alimaf(x)dx(a

bb存在 则称此极限为函数f(x)在无穷区间( b ]上的反常积分 记作f(x)dx 即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19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f(x)dxalimf(x)dx

a这时也称反常积分f(x)dx收敛如果上述极限不存在 则称反常积分f(x)dx发散

设函数f(x)在区间( )上连续 如果反常积分 bbbbf(x)dx和0f(x)dx

都收敛 则称上述两个反常积分的和为函数f(x)在无穷区间( )上的反常积分 记作

0f(x)dx 即

f(x)dxf(x)dx00a0f(x)dx

b

limaf(x)dxlim0f(x)dx

b这时也称反常积分f(x)dx收敛

如果上式右端有一个反常积分发散 则称反常积分f(x)dx发散

定义1

连续函数f(x)在区间[a )上的反常积分定义为

af(x)dxlimaf(x)dx

bb

在反常积分的定义式中 如果极限存在 则称此反常积分收敛否则称此反常积分发散

类似地 连续函数f(x)在区间( b]上和在区间( )上的反常积分定义为

f(x)dxlimaf(x)dx

abbf(x)dxlimaf(x)dxlim0f(x)dx

ab0b

反常积分的计算 如果F(x)是f(x)的原函数 则

af(x)dxlimaf(x)dxlim[F(x)]ba

bbb

limF(b)F(a)limF(x)F(a)

bx可采用如下简记形式

类似地 af(x)dx[F(x)]alimF(x)F(a)

xF(b)limF(x)

f(x)dx[F(x)]bxb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20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limF(x)limF(x)

f(x)dx[F(x)]xx 例1 计算反常积分12dx

1x

解 

11x2dx[arctanx]

limarctanxlimarctanx

xx

 ( )

22 例2 计算反常积分0teptdt (p是常数 且p>0)

解 0teptdt[teptdt]0[1tdept]0

p

[1tept1eptdt]0pp

[1tept12ept]0pp

lim[1tept12ept]1212

tpppp提示 limteptlimtptlim1pt0

ttetpe 例3 讨论反常积分a 解 当p1时

当p<1时

当p>1时 1dx(a>0)的敛散性

xpa1dx1dx[lnx] 

aaxxpa1dx[1x1p] 

a1pxpa1dx[1x1p] a1p

a1pp1xp1p 因此 当p>1时 此反常积分收敛 其值为a 当p1时 此反常积分发散

p

1二、无界函数的反常积分

定义

2设函数f(x)在区间(a b]上连续 而在点a的右邻域内无界 取>0 如果极限

talimf(x)dx tbb存在 则称此极限为函数f(x)在(a b]上的反常积分 仍然记作af(x)dx 即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21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af(x)dxtlimatbbf(x)dx

这时也称反常积分af(x)dx收敛

如果上述极限不存在 就称反常积分af(x)dx发散

类似地 设函数f(x)在区间[a b)上连续 而在点b 的左邻域内无界 取>0 如果极限

tbbblimf(x)dx abt存在 则称此极限为函数f(x)在[a b)上的反常积分 仍然记作af(x)dx 即

f(x)dx

af(x)dxlimatbbt这时也称反常积分af(x)dx收敛 如果上述极限不存在 就称反常积分af(x)dx发散

设函数f(x)在区间[a b]上除点c(a

都收敛 则定义

cbaf(x)dxaf(x)dxcf(x)dx

否则 就称反常积分af(x)dx发散

瑕点 如果函数f(x)在点a的任一邻域内都无界 那么点a称为函数f(x)的瑕点 也称为无界

定义2

设函数f(x)在区间(a b]上连续 点a为f(x)的瑕点 函数f(x)在(a b]上的反常积分定义为 bbcbaf(x)dxtlimatbbf(x)dx

在反常积分的定义式中 如果极限存在 则称此反常积分收敛否则称此反常积分发散

类似地函数f(x)在[a b)(b为瑕点)上的反常积分定义为

f(x)dx

af(x)dxlimatbbt

函数f(x)在[a c)(c b] (c为瑕点)上的反常积分定义为

af(x)dxtlimcabtf(x)dxlimf(x)dx

ttcb反常积分的计算

如果F(x)为f(x)的原函数 则有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22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af(x)dxtlimatbbf(x)dxlim[F(x)]bt

ta

F(b)limF(t)F(b)limF(x) taxa可采用如下简记形式

aF(b)limF(x)

af(x)dx[F(x)]bxab类似地 有

alimF(x)F(a)

af(x)dx[F(x)]bxbb当a为瑕点时af(x)dx[F(x)]bF(x)

aF(b)limxab当b为瑕点时af(x)dx[F(x)]bF(x)F(a)

alimxbb当c (acb )为瑕点时

F(x)F(a)][F(b)limF(x)]

af(x)dxaf(x)dxcf(x)dx[xlimcxcbcb 例4 计算反常积分 解 因为limxaa01dx

2ax21 所以点a为被积函数的瑕点

a2x

2 0a1alimarcsinx0 dx[arcsinx] 0a2xaaa2x2

1例5 讨论反常积分112dx的收敛性

x

解 函数12在区间[1 1]上除x0外连续 且lim12

x0xx0 0 由于112dx[1]lim(1)1

1xxx0x01即反常积分112dx发散 所以反常积分112dx发散

xx

例6 讨论反常积分a

解 当q1时

当q1时 bbbdx的敛散性

(xa)qdxbdx[ln(xa)] b

aa(xa)qaxadx[1(xa)1q] b

aa(xa)q1q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23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当q1时 dx[1(xa)1q] b1(ba)1q

aa(x1qa)q1qb 因此 当q<1时 此反常积分收敛 其值为1(ba)1q 当q1时 此反常积分发散

1q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24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25 高等数学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基础数学系高等数学、经济数学教研室

26

第5篇:2018考研数学复习重点之定积分解析篇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2018考研数学复习重点之定积分解析篇

2018考研数学大纲已发布,对于定积分部分,整体要求没有什么出入,下面主要是根据2017年对定积分这一块的考查,并结合今天出来的2018年考试大纲来给2018的同学们来聊聊,接下来这三个月,我们在2018年的考研备考中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结合刚刚出来的2018年考试大纲来明确这一部分的知识体系。

定积分这章包括:定积分的定义,性质;微积分基本定理;反常积分以及定积分的应用这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各有各的侧重点。而其中有关定积分的定义是要求我们掌握的重点,我们要充分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以及还要掌握定积分在几何和物理上面的应用。至于反常积分这一块,会计算简单的反常积分,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就好了。

接下来,我们要挖掘考试大纲,以帮助我们更深刻理解这一章的知识点。

一、定积分

关于定积分的定义及性质。这里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理解分割,近似以及求和还有取极限这几个步骤。与此同时还要求同学们知道其几何意义及定义中我们所要注意的地方。对定积分定义这一部分的考察在每年考研中几乎都是必考内容。因此希望这一部分能引起同学们的一定的重视。关于定积分的性质这一块,同学们关键主要在于理解。定积分中的区间可加性、积分中值定理、比较定理这几个是同学要掌握的。而对于微积分基本定理这一块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这里面有一个新的函数叫做变上限积分函数。关于变上限积分函数的两个性质是我们一定要掌握的。关于切线与法线;以及单调性;极值;凹凸性的应用与变上限积分函数是可以相关联的。有了变上限积分函数的定义后,我们就要注意变限积分求导问题了,有关变上限积分的求导,希望同学们能够会证明,以前考研真题中也出现过此类问题。所以,应当值得我们重视。

二、反常积分

对反常积分这一块内容,要求同学们了解反常积分的基本定义,会利用用定积分来判断其收敛性,会计算反常积分就够了。而关于反常积分的计算,同学们就当作定积分来求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有关定积分的应用部分了。这一块应用希望童鞋们要掌握住,其主要就是利用微元法在几何上应用,对于数一和数二的同学还要求掌握物理上面的应用。而这里,同学们一定要知道数学

一、

二、三的区别。数学三的同学要掌握用定积分求面积及简单的体积。而对于数学一和数学二还要求掌握用定积分求曲线弧长、旋转曲面面积。而数学一和数学二也要掌握物理方面的应用,这里主要要求数一数二的同学掌握用定积分求变力做功、抽水做功及液太静压力和质心问题。而这里最要的是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微元法这种思想方法。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因此,关于定积分这一块,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上篇和下篇的全部内容,来完整的明晰有关定积分的知识。

总之,今天考研大纲刚出来,我们通过对2016年考研大纲的整体分析以及单块知识点的分析,这里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全面掌握住相关知识点,为三个月后的2016考试做好充足的准备,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好定积分这一部分内容,这样可以为以后的高等数学的整体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最后,还有几个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认认真真的学,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考出一个好的成绩。

2 页 共 2 页

第6篇: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微积分初步》期末试题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题库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函数,则

2.若函数,在处连续,则

3.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是

4.

5.微分方程的阶数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2.设,则(

)。

A.

B.

C.

D.

3.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上单调减少的是(

)。

A.

B.

C.

D.

4.若函数,则(

)。

A.

B.

C.

D.

5.微分方程的通解为(

)。

A.

B.

C.

D.

三、计算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11分)

1.计算极限。

2.设,求。

3.计算不定积分。

4.计算定积分。

四、应用题(本题16分)

用钢板焊接一个容积为4的底为正方形的无盖水箱,已知钢板每平方米10元,焊接费40元,问水箱的尺寸如何选择,可使总费最低?最低总费是多少?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

2.1

3.

4.

5.5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D

2.A

3.B

4.C

5.D

三、计算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11分)

1.解:原式

11分

2.解:

9分

11分

3.解:=

11分

4.解:

11分

四、应用题(本题16分)

解:设水箱的底边长为,高为,表面积为,且有

所以

令,得,

10分

因为本问题存在最小值,且函数的驻点唯一,所以,当时水箱的表面积最小,

此时的费用为

(元)

16分

题库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函数,则

2.

3.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4.

5.微分方程的阶数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2.当(

)时,函数,在处连续。

A.0

B.

C.1

D.

3.下列结论中(

)不正确.

A.在处连续,则一定在处可微。

B.在处不连续,则一定在处不可导。

C.可导函数的极值点一定发生在其驻点上。

D.若在[a,b]内恒有,则在[a,b]内函数是单调下降的。

4.如果等式,则(

)

A.

B.

C.

D.

5.函数是微分方程(

)的解。

A.

B.

C.

D.

三、计算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11分)

1.计算极限。

2.设,求。

3.计算不定积分。

4.计算定积分。

四、应用题(本题16分)

欲做一个底为正方形,容积为32立方米的长方体开口容器,怎样做法用料最省?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

2.1

3.

4.

5.5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C

2.B

3.A

4.A

5.D

三、计算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11分)

1.解:原式

11分

2.解:

9分

11分

3.解:=

11分

4.解:

11分

四、应用题(本题16分)

解:设底边的边长为,高为,用材料为,由已知,于是

6分

令,解得是惟一驻点,易知是函数的极小值点,也就是所求的最小值点,此时有,所以当,时用料最省。

16分

题库三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函数,则

2.

3.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4.

5.微分方程的阶数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2.当(

)时,函数,在处连续。

A.0

B.1

C.

D.

3.下列结论中(

)不正确。

A.若在[a,b]内恒有,则在[a,b]内函数是单调下降的。

B.在处不连续,则一定在处不可导。

C.可导函数的极值点一定发生在其驻点上。

D.在处连续,则一定在处可微。

4.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5.下列微分方程中为可分离变量方程的是(

)。

A.

B.

C.

D.

三、计算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11分)

1.计算极限。

2.设,求。

3.计算不定积分。

4.计算定积分。

四、应用题(本题16分)

欲做一个底为正方形,容积为32立方米的长方体开口容器,怎样做法用料最省?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

2.2

3.

4.

5.3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C

2.B

3.D

4.A

5.C

三、计算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11分)

1.解:原式

2.解:

3.解:=

4.解:

四、应用题(本题16分)

解:设底的边长为,高为,用材料为,由已知,于是

令,解得是唯一驻点,易知是函数的极小值点,也就是所求的最小值点,此时有,所以当,时用料最省。

题库四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函数,则

2.

3.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是

4.若,则

5.微分方程满足条件的特解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2.若函数f

(x)在点x0处可导,则(

)是错误的。

A.函数f

(x)在点x0处有定义

B.函数f

(x)在点x0处连续

C.,但

D.函数f

(x)在点x0处可微

3.函数在区间是(

)。

A.单调增加

B.单调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4.在切线斜率为2x的积分曲线族中,通过点(1,

5)的曲线为(

)。

A.

B.

C.y

=

x2

+

3

D.y

=

x2

+

4

5.微分方程的阶数为(

)。

A.2

B.3

C.4

D.5

三、计算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11分)

1.计算极限。

2.设,求。

3.计算不定积分。

4.计算定积分。

四、应用题(本题16分)

欲做一个底为正方形,容积为108立方米的长方体开口容器,怎样做法用料最省?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

2.

3.

4.

5.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B

2.C

3.D

4.D

5.A

三、计算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11分)

1.解:原式

2.解:

3.解:=

4.解:

四、应用题(本题16分)

解:设长方体底的边长为,高为,用材料为,由已知

令,解得是唯一驻点,且,

说明是函数的极小值点,也就是所求的最小值点。所以当,时用料最省。

题库五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函数,则

2.若函数,在处连续,则

3.函数的单调增加区间是

4.

5.微分方程的阶数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设函数,则该函数是(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既奇又偶函数

2.当时,下列变量为无穷小量的是(

)。

A.

B.

C.

D.

3.若函数f

(x)在点x0处可导,则(

)是错误的。

A.函数f

(x)在点x0处有定义

B.函数f

(x)在点x0处连续

C.函数f

(x)在点x0处可微

D.,但

4.若,则(

)。

A.

B.

C.

D.

5.下列微分方程中为可分离变量方程的是(

)。

A.

B.

C.

D.

三、计算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11分)

1.计算极限。

2.设,求。

3.计算不定积分。

4.计算定积分。

四、应用题(本题16分)

某制罐厂要生产一种体积为V的有盖圆柱形容器,问容器的底半径与高各为多少时可使用料最省?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

2.2

3.

4.

5.4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20分)

1.B

2.A

3.D

4.C

5.B

三、计算题(本题共44分,每小题11分)

1.解:原式。

2.解:。

3.解:=。

4.解:。

四、应用题(本题16分)

解:设容器的底半径为,高为,则其表面积为,由已知,于是,则其表面积为

令,解得唯一驻点,由实际问题可知,当时可使用料最省,此时,即当容器的底半径与高分别为与时,用料最省。

上一篇:公鸡母鸡音乐课件下一篇:银行理财飞单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