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教师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1 部分教师请学生或其他教师代评

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以下几类教师中:一是年龄较大的教师。这类教师由于受年龄的影响, 学习计算机操作相对较慢, 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 对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流程更不熟悉。因此, 他们不得以选择请人帮忙, 请学生或其他教师代为评价。二是小学科任课教师。这类教师由于所任班级多, 比如音、体、美及信息技术教师, 他们经常是任整个年级七八个班的教学, 对学生大多连姓名都不知道。因此, 对所要评价的对象情况不了解, 造成评价的时候无话可说。因此, 只有请学生或其他教师代评。三是极少数工作责任心受到质疑的教师。在庞大的教师队伍里, 难免有少数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教师, 平时工作都敷衍塞责。这类教师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认识不到位, 为了完成任务而请学生或其他教师代评。

1.2 部分教师用模板式评价

由于学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都是安排高三学生毕业时才进行评价, 平时没很好开展此项工作, 教师只好凭影响给学生写评语。在高三时, 教师教学工作任务重, 再加上综合素质评价大多以文字阐述为主, 工作量大, 时间紧, 对于少数计算机操作不熟的教师, 为提高工作效率, 他们不得不采用模板式评价。这种现象也要分两类来看待:一是教师自己写的典型评价。他们在评价前写好几段典型的评价内容, 然后把学生分类, 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 选择相对适合的评语粘贴上去。二是教师在网上借鉴的学生评价评语。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 大多数教师备课、出考试题都习惯借鉴网上内容, 对于文字较多的学生评价更会如此。因此, 他们在网上选择几段典型的评价,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把相对适合该生的评语粘贴上去。

1.3 部分教师夸大学生优点

由于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录取的必备材料, 是高考录取时的参考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纸质材料已装要装入学生档案。因此, 我们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非常谨慎, 不轻易将学生的真实情况或存在的缺点反映在评价报告中, 不愿意在关乎学生高考的大事上背负历史罪人的骂名。更有一些学校领导或教师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因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低而影响上大学。因此, 就给学科考试分数高的学生评为“优”, 出现学校和学生联合造假的现象。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是综合素质评价发挥重要功能的基本前提。获取能够如实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状况的评价结论, 为多方面的教育教学决策和学生个人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是此次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根本宗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存在教师评价请人代评、模板式评价以及夸大学生优点的这几种流于形式的不诚信评价, 不能对学生产生激励引导作用, 更不能对高校招生起到帮助作用。因此, 找到解决此类现象的对策, 才能使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解决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教师评价问题的对策

1) 学校主管综合素质评价的职能部门要选派诚信度高的教师参与评价。选派诚信度高的教师, 也就解决了问题产生根源。只有选派师德素养高、工作认真负责、计算机操作熟练的教师参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才能解决教师因工作态度不端正和工作技能不强造成的评价结果虚假现象, 才能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做出评价。评价出来的结果才真实、可信。

2) 学校主管综合素质评价的职能部门要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难度很大的工作, 需要众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运用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评价者不仅要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还要掌握收集学生信息的多种科学方法, 更要了解和遵循评价的伦理原则, 在评价中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个人权利, 而这些方面的获得要通过系统培训和实践指导才能实现。缺乏专业培训的评价, 由于科学性和操作性都很差, 难以达到评价规范和质量的要求, 无法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 学校主管综合素质评价的职能部门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

3) 学校主管综合素质评价的职能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诚信监督和惩罚制度。主管综合素质评价的职能部门要落实监督职责, 检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抽查。对有争议的结果重新进行审核确认, 对因工作诚信问题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 进而影响学校的评价工作的教师, 学校要给予通报批评, 取消当年评优评先、晋职晋级资格, 并与学期末的绩效考核挂钩。只有刚性的纪律, 才能出真实可信的结果。

总之, 教师是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的主体之一, 教师的评价关系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作。教师在评价过程中, 由于客观存在的诸多因素, 教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我们每个教师只有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 才能提高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摘要:本文从笔者参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看到的实际问题出发, 分析了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 进而简要地举出了解决这种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教师,现象,成因,对策

上一篇: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下一篇:农机服务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