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宣传标语内容

2023-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安全宣传标语内容

从苏区标语关于民生的宣传内容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摘要]中央苏区时期,标语既是革命动员的重要手段,也是用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媒介与工具。综观过去所有研究苏区标语的文章,关于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及其实践的文章不多。通过研究苏区标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大量的是宣传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关于民生方面的内容。从苏区标语的民生宣传和实践中可以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理念,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因此,从民生的角度去解读苏区标语的深刻内涵,可以为当今的民生建设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中央苏区;标语宣传;民生;初心和使命;历史启示

[

“民生”,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生计与生活,就是要解决民众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问题。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表达了古代人民对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西汉时期,贾谊提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进一步阐述了民本思想。唐柳宗元提出“吏为民役”的主张,使古代民本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上述论述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从“民为贵”“民为本”到“吏为民役”的民生思想发展脉络,充分体现了我国在古代就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并且将其作为治国之道、安邦之策。因此,关注老百姓的生存需求,是执政者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目标。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继承了我国传统的以民为本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将其应用于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从井冈山斗争时期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其执政的基本理念,首创了“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民生理念,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宗旨的确立奠定了理論的源泉,提供了实践的榜样,积累了原创经验。

中央苏区时期,有大量的标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这些标语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苏区群众正是从这些标语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中,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为劳苦工农大众谋利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从而真心实意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热忱投身革命事业,全力支持根据地的各项建设。然而,由于研究旨趣的差异,我们发现以红色标语文本作为载体,研究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及其实践的文章非常少见。为此,本文试图从苏区时期的标语文本内涵来解读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通过梳理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可以进一步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当前中国共产党解决一系列新的民生问题,提供历史的经验与借鉴。一、中央苏区时期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类标语主要内容通过对中央苏区时期的革命旧址进行田野调查和查阅历史文献资料,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苏区时期的红军标语,其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类标语比较多,挑其精要列举如下:

第5期颜清阳李清平从苏区标语关于民生的宣传内容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一)关于宣传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生存问题类标语

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土豪田地分配农民”“实行土地革命,推翻封建剥削,是中国民权革命的主要内容”“土地革命,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永不交租”“只有实行土地革命农民得了田地,农村的经济才能发展”“只有实行土地革命农民增加了生产力和购买力,城市的工商才能发展”“只有农民暴动起来夺取地主阶级的田地才能实行土地革命”“焚毁田契借约”“不完租不完税不完粮不完土豪的债”等。

(二)关于宣传组织经济建设、改善工农生活类标语

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发展苏区经济,改善工农生活!”“扩大苏区的经济建设!”“培养工农自己的经济和各种技术人才”“加速春耕运动”“纪念五卅努力增加生产”“努力春耕为增加二成生产而斗争”“实行春耕竞赛消灭耕田!”“首先耕好红军的公田和红军家属的田”“切实替红军家属代耕”“武装保护春耕”“红军加紧查田运动”“苏维埃要注意水利,以防旱灾,开办生产合作社,提高工农业生产事业!”“开办消费合作社,工农才有便宜的东西用”“开办生产合作社,使农村生产发达”“开办生产合作社,提高生产事业”“穷人可以集股做生意,没有机具种田,苏维埃帮助你”“开办信用合作社,实行低利借贷”“开发苏区财源,发展对外贸易!”“欢迎商人大批送货来赤区贩卖”“苏维埃政府注意水利以防旱灾”等。

(三)关于宣传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工农文化水平类标语

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实行无产阶级教育”“各区、各乡成立列宁小学校”“普及农村教育,发展无产阶级文化水平”“发展农村教育改善农民生活”“加紧识字读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建立农村学村,农民不要钱有书读”“建立农村学校,不要钱有书读”“设立贫民学校,招收贫苦青年工农免费读书”“建立工人夜学工人免费读书”“设立工农夜校免费读书,反对军阀压迫革命”“青年工农要有受教育的机会”“男女平权,女子要读书识字”“反对腐败和反动的党化教育”等。还有《识字歌》:“放开喉咙唱山歌,唱熟歌儿能识字,认识文字真正好,能读会写也会算,唱歌要唱识字歌……”等。

(四)关于宣传免费医疗及开展卫生防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类标语

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建立公共看病所,贫人看病不要钱”“工人有病老板发给医药费”“苍蝇是传染病的□,扑灭苍蝇等于消灭敌人,我们每一个同志应该热烈的扑灭他,成为□□的日常工作”“每天洗澡、身体愈好!勤洗澡、伤快好!□□卫生要讲到,健康身体,□敌围剿”等。

(五)关于宣传促进妇女解放、实行男女平等类标语

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男女平等,自由结婚”“实行男女平等,实行自由结婚”“实行男女平等,打破包办婚姻”“反对老公打老婆”“男女平权,实行共产主义”“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教育上与男子一律平等”“打破包办婚姻”“反对买卖婚姻包办婚姻”“共产主义不是公姨主义,是主张男女婚姻绝对自由”“要平等,要自由”“铲除封建余孽,打倒婚姻包办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废止童养媳”“反对虐待童养媳”“反对翁姑虐待媳妇”“女工工作与男工同等的须得同等工资”“劳动妇女派代表参加苏维埃议事办事”“劳动妇女有参加工农兵政府组织之权”“妇女实行参加苏维埃政府”等。

(六)关于宣传社会风俗变革类标语

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反对封建迷信”“打破一切宗教迷信和封建礼教”“废除压迫妇女的旧礼教”“根本打破旧礼教……”“打破一切老迷信,打破一切包□□□□者杀”“实行禁烟禁赌!杀倒土豪劣绅!”“春耕到了,多点穷人需要的粮食,不点一窝害穷人吃的鸦片”“加紧戒烟运动”等。

(七)关于宣传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类标语

这方面的标语主要有:“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工人每日做工不能多过八点钟”“工人增加工钱”“工人组织工会”“农民组织农民协会”“保护女工童工”“实行劳动保护法”“实行劳动法令”“实行社会保险,取消苛捐杂税”“救济失业工人”“举办失业救济及疾病伤亡社会保险等”“取消包工制”“设立娱乐会,使大家得些快乐”“穷苦工农联合起来建立贫农团建立雇农工会”“实行青工六小时,童工四小时工作制”“青工、与成工童工同酬”“废除旧的学徒制,学徒学艺最多二年,学徒不出傅金”“青工不做夜工”“老板不得打骂工人”“青年工农不做夜工及有害身体的工作”“学徒学期不得过二年,要有相当工钱”等。二、红色标语关于民生的宣传内容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通过梳理中央苏区一些标语文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的民生观,从而进一步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一)首创“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民生理念

“共产党是真正为工农谋利益的政党”,这句标语广泛地在苏区刷写与宣传,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29年4月,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下井冈山后,到了兴国。在兴国县举办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时,他谆谆告诫党员干部:“每个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天天叨念‘阿弥陀佛’一样,时刻叨念争取群众。”[2]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首次提出了“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民生理念。他说“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積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3]P138。在这里,毛泽东提出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广大群众才会真正拥护我们,支持革命。毛泽东提出要解决那些关系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土地、劳动、柴米油盐、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安全等“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3]P138。

毛泽东还在大会上批评汀州市政府的官僚主义,说他们“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对于群众生活问题一点不理”。由于完全不理群众生活,因此群众就不高兴了,“扩大红军、动员运输队呢,因此也就极少成绩”[3]P137。毛泽东号召大家来学习江西的长冈乡和福建的才溪乡两个模范乡,说他们为什么扩大红军多得很,公债也推销得很多,其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关心群众生活。毛泽东称赞:“这样的乡政府,是真正模范的乡政府。”号召大家“要学习长冈乡、才溪乡,反对汀州市那样的官僚主义的领导者!”[3]P137-138

毛泽东不仅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在瑞金沙洲坝了解到当地群众缺水吃,亲自带领军民挖“红井”,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了饮水困难。毛泽东还带领工作人员和红军战士,和群众一起修了“红军桥”。在毛泽东等人的倡导下,关心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成为中央苏区的主旋律。因此,苏区群众感动地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3]P138“红军共产党什么都想到了!”“政府工作人员真正顾乐(“顾乐”是指“爱惜”的意思)我们!”[4]P310这些由衷的话,是苏区群众真正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反映了“共产党是真正为工农谋利益的政党”,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

(二)“打土豪,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

井冈山斗争及中央苏区时期,一句“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激动了多少农民的心,调动了多少农民参加革命、支援革命的热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土地作为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维持生计的根本保障,土地与民生息息相关,土地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但是,近代中国农村土地占有严重不均,大量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占有极少数土地,他们必须向地主、富农租种土地,劳动所得大量被地主剥削了,广大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因此,毛泽东从上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始,就十分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发动并领导农民进行千古未有的土地革命。毛泽东于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就提出“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在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土地革命的经验,起草了《井冈山土地法》,并于1928年12月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为以后中国共产党制定实施、逐步完善土地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井冈山的农民分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一个个喜笑颜开,当时有一首歌谣“土地回老家,合理又合法。分了田和地,穷人笑哈哈。跟着毛委员,工农坐天下”[5]P25便是当时农民分得土地后,对党和红军态度的真实写照。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在巡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向中共湖南省委的报告中写道:湘赣边界“民众在打土豪后相信毛司令,在分田地后相信党、相信苏维埃”[6]P165。正因为广大的井冈山人民得了实惠,获得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土地,因此,他们真心实意地拥护共产党和红军,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毛泽东由此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路——井冈山道路。

中央苏区时期,又颁布了一系列土地法,如1929年的《兴国土地法》,1930年的《“二七”土地法》,1930年的《苏维埃土地法》,还有1931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等相关法律。其中1931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是第一部以国家政权形式颁布的土地法。在《土地法》的指导下,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彻底摧毁了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调动了农民革命的激情,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农民生活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对于土地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提高,以及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毛泽东进行了总结。1933年11月,毛泽东在《才溪乡调查》中写道:“米:暴动前,贫农雇农平均每年只有三个月吃米饭,其余九个月均是吃杂粮,青黄不接时要吃‘羊蹄子’“羊蹄子”是一种野草根茎。,更有吃糠的。现在,有了六个月的米饭吃,配合六个月的杂粮,本年就够了。……以每餐说,暴动前不能吃饱,现在能吃饱了。并且自己吃外,还可卖给红军,完土地税,买公债票与兑换油盐。总之,吃饭改善了百分之一百(三个月与六个月米饭之比)。”[4]P335-336在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现在农民的生活比较国民党时代是至少改良了一倍。农民的大多数,过去一年中有许多时候吃不饱饭,困难的时候有些竟要吃树皮,吃糠秕,现在则一般不但没有饥饿的事,而且生活一年比一年丰足了。过去大多数农民每年很少吃肉的时候,现在吃肉的时候多起来了。过去大多数农民衣服着得很烂,现在一般改良,有些好了一倍,有些竟好了两倍。”[7]P321-322由此可见,由于土地革命,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改善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水平。

(三)积极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发展苏区经济,改善工农生活!”“扩大苏区的经济建设!”等红军标语表明了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抓住了事物的根本。事实上,如果经济不发展,生产力水平不能提高,解决民生问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近代以来,由于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中国的经济凋敝,百业萧条。广大农村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传统的手工业大量濒于破产,地方政府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负担沉重,生活极其艰辛困苦。改善民生需要物质支撑,因此,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经济工作,为此组织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33年8月,毛泽东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就严肃地提出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他说:“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3]P119。1934年1月,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指出:“我们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3]P130-131

中央苏区把经济建设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以保障革命战争及改善百姓生活。首先,把农业生产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其次,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各级苏维埃政府投资兴办了一批工厂企业,自己织布,自己制药,自己制糖,熬制硝盐等,鼓励大力发展手工业,成立多种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生产百姓生活日常急需品。第三,积极开展对外商业贸易。设立了对外贸易局,沟通赤白贸易。从白区进口苏区紧缺的食盐、西药、布匹、煤油等,出口苏区多余的粮食、钨砂、木材、樟脑等,有组织地进出口产品。成立了粮食调剂局,调剂余缺。中央政府还专门设立了中华商业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把苏区生产品大批运出销售,换取工农劳苦群众日常需要的油、盐、布等等日用消费品进来,以更进一步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8]。

通过大力发展经济,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1930年10月7日,赣西南特委书记刘士奇在给中央的综合报告中汇报了苏维埃区域的好现象。第一点就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情况,他说农民“经济上得着了解放,地主当权时代,农民受各种捐税、重租重利的剥削,无不叫苦连天,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了土地,好像解下了一种枷锁,个个都喜形于色,虽然被反动派的经济封锁,但人民日常所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除盐比较困难外,其余都能自给,盐也买到,不过贵昂点,尤其是吃了便宜谷米,苏区两元钱可买一担,白色区要二十元一担,这样与未革命的区域比较,即相差很远了”[9]P354。毛泽东于1933年11月在《长冈乡调查》中写道:群众生活“油有多余”“吃肉,贫农增一倍,工人增二倍”“鸡鸭多数自己吃,过去则多数卖出”“生活好起来,柴火少出卖”“衣增一倍”“雇农的生活改良了”等。[4]P1295-296在《才溪乡调查》中写道:“肉增加百分之一百”“衣增加了百分之二百”[4]P336。由于大力发展经济,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工农文化水平

“各区、各乡成立列宁小学校!”“普及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改善农民生活”“建立农村学校,不要钱有书读”等标语表明了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特别关注和重视人民群众的教育问题。改善民生不仅要求物质生活的殷实,更要求精神世界的丰富。文化教育事业事關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精神信仰,是民生之魂。

土地革命以前,由于经济的凋敝,加上“国民党反动派施行愚民政策,将工农群众排除于教育之外,学校大部分停办,学生大部分失学。因此在国民党统治之下,造成了人民的愚昧无知,全国文盲数目占全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9]P329。而赣南、闽西由于文化教育更加落后,交通信息更加闭塞,因此,土地革命之前的赣南、闽西文盲率竟然高达90%。[10]P9

中央苏区时期,苏维埃政府积极发展群众教育事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首先,苏区大力兴办义务教育。苏区各乡村都已经办起了列宁小学,对苏区所有的儿童都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真正实现了学有所教。其次,广泛开展扫盲教育。举办各种夜校、识字班、读报团、俱乐部和墙报等,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水平。广泛开展扫盲教育,努力扫除青壮年文盲。扫盲识字运动规模浩大,青壮年中的文盲人数大大减少。第三,倡导多种形式办学。兴办各种学校,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后备干部的培养。最后,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苏区军民的文化生活。

可以说,在短时间内,苏区的文教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30年10月7日,赣西南特委书记刘士奇在给中央的综合报告中写道:“民国日报论文谓共产党可恶,其教育群众的方法可学,不识字的农民,他们都能使之讲得很多道理。……即此时期,较之白色区域资产阶级的学校和一般所谓提倡义务教育平民教育的先生们喊了十几年没有半点影响,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9]P355-356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盛赞苏区教育“有了很大的进展。在一些县里,红军在三、四年中扫除文盲所取得的成绩,比中国农村任何其他地方几个世纪中所取得的成绩还要大”[11]P159。在第二次全苏大会上,毛泽东高兴地宣布:“苏区群众文化运动的迅速发展,我们看报纸的发行也可以知道。中央苏区现在已有大小报纸三十四种,其中如《红色中华》,从三千份增至四万份,《青年实话》发行二万八千份,《斗争》二万七千一百份,《红星》一万七千三百份,证明群众的文化水平是迅速的提高了。”[9]P330随着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群众文化素质迅速提高,群众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对革命充满了激情,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强烈向往。正如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对此作的生动描述:“谁要是跑到我们苏区来看一看,那他就立刻看见这是一个自由的光明新天地。”[9]P329

(五)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

“建立公共看病所,贫人看病不要钱”等标语反映了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关注和重视群众身体健康问题。

由于文化落后、交通闭塞等原因,在土地革命以前,赣南、闽西等广大农村群众很不注意卫生,群众卫生科学知识十分缺乏,加上一些封建旧俗恶习,以及频繁战争,导致农村经常发生瘟疫、疟疾等各种烈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中说:“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提出“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4]P310。因此,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局部执政之后,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保证人民群众病有所医,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一是制定相关卫生保障法规条例。《中华苏维埃劳动法》规定:对一切雇佣劳动者“实行免费的医药帮助——不论是普通病或因工作致病,遇险受伤,职业病等,都支付药费,其家属也同样享受免费的医药帮助”[9]P143。还发布了《苏维埃区域暂行防疫条例》《中央苏区卫生运动纲要》等法规,首先从法律上切实预防和解决人民群众一切疾病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二是创办红军医院和工农医院,培养红军医务人员,为军民免费看病治疗。三是设立各级卫生管理机构,专门组织医疗卫生事业。四是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加强宣传教育,创办各种刊物,以普及卫生防疫知识。还通过张贴标语,上卫生常识课,演卫生话剧,办卫生墙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疗卫生保健知识,使苏区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卫生素养,改变了一些生活中的不健康习惯。五是开展卫生防疫运动,发动全民进行群防群治。1932年1月,项英在《红色中华》报上发表《大家起来做防疫的卫生运动》一文,提出了防疫卫生运动具体的办法,号召“各级政府和各红军应当领导群众去做防疫的卫生运动!”[12]1933年3月,颁布了《卫生运动纲要》,号召“领导全体群众一齐起来,向着污秽和疾病,向着对于污秽和疾病的顽固守旧邋遢的思想习惯,做顽强的坚决的斗争”[10]P859。

这些措施,保障了苏区军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苏区的卫生面貌大为改善,“苏区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有些地区甚至减少了百分之九十;红军部队中的痢疾、疟疾、下腿溃疡等发病率也大幅下降,疥疮基本消灭,其他各种疾病也随之减少”[13]P766-767。“赣东北苏区推行卫生运动建设仅一年,1932年的疾病即比1931年减少了百分之九十。”[14]P555

(六)追求男女平等,实现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自由结婚!”“打倒包办婚姻”“禁止童养媳”“劳动妇女有参加工农兵政府组织之权”等标语是宣传妇女解放的,反映了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追求男女平等、实现妇女解放的政治主张。

妇女解放是社会解放的尺度,没有妇女解放,便没有社会解放。在土地革命以前,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女性地位低下,他们不但要受皇权、族权和神权的压迫,而且还要受到夫权的压迫。在这些压迫下,她们学会了逆来顺受,没有政治经济地位,没有人身自由。中国共产党对于完全没有任何权利、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村妇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在农妇中之宣传与暴动工作,应直接提出关于农婦本身利益的具体要求,如承继权、土地权、反对多妻制、反对年龄过小之出嫁(童养媳)、反对强迫出嫁、离婚权、反对买卖妇女、保护女雇农的劳动”[3]P264-269等等。

男女平等是妇女解放的首要内容,因此,苏维埃政府首先从政治上解放妇女,立法保障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议政的权利。《苏维埃宪法》规定:“男女一律平等,妇女与男子有同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经济上苏区妇女和男女一样,分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婚姻方面获得了婚姻自主的权利,倡导“婚姻自由”“反对包办买卖婚姻”“禁止童养媳”“实行一夫一妻”制。文化教育方面也享受了平等的权利,苏区重视组织妇女学习文化知识,扫除文盲。广大妇女学习热情高涨,效果显著。毛泽东在第二次全苏大会上作报告时称赞说:“妇女群众要求教育的热情,实为从来所未见。”[9]P330

总之,苏区的妇女已经取得了完全自由与解放。正如当时中共中央刊物《红旗》所指出:“几千年从未见天日的劳苦妇女们,从九十九层地狱里翻身起来了。”“他们的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成为生产支前与革命战争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16]

(七)破除封建迷信,革除旧风陋习

“打破一切宗教迷信和封建礼教!”“实行禁烟禁赌!”等标语是宣传移风易俗的,表明了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破除封建迷信、革除旧风陋习的决心。

封建迷信、“黄、赌、毒”和旧风俗是土地革命以前的中国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公害,是封建社会留下的毒瘤。中央苏区革命前的社会封建迷信十分猖獗,社会风俗十分落后,“黄(嫖娼)、赌(赌博)、毒(吸食鸦片)”十分盛行。落后的社会风俗对苏区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道德风气。针对中央苏区以前社会落后的特点,中国共产党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来加强社会风俗变革。一是破除封建迷信。红军专门设有宣传队,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说明神之不可信,鬼、巫之无用。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宣传破除迷信,在各级苏维埃政府的教育宣传和积极推动下,苏区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反迷信舆论。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中写道:“多数群众,都知道迷信是封建残余的恶习,欺骗、剥削工农的东西,一致起来反对和铲除这种恶习。”[17]二是铲除黄赌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黄赌毒的法规条令,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甚至少年儿童也被组织起来查禁黄赌毒,“瑞金县儿童团自备竹刀下农田,见烟苗就劈铲”,“兴国县永丰区儿童团查烟赌打菩萨很厉害,完全不讲人情,‘真正公事公办’”[18]P188。三是革除旧风陋习。对传统的包办婚姻、媒妁制度、早婚、重婚、聘金聘礼制、童养媳制和寡妇守节制等婚姻陋俗采取严厉取缔的措施;禁止缠足、束胸、穿耳等损伤身体的习俗,革新传统服饰、发式;还有将一些传统陋俗一并禁止,如在以前各种场合的“丰盛酒席普遍地被禁止”,春节时期“禁新春贴瑞签”,“禁放鞭炮……放鞭炮的罚洋一元二角”,“拜年陋俗,议决禁止。”“南丰县农民暴动区域彻底破除迷信,也不要爆竹了。”在婚丧事情上,不但废除了“聘礼送肉”,还“禁送奠仪”[3]P35-38。1932年8月1日,湘赣省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文化教育问题》规定:“反对做寿做酒送礼纳聘做丧事等封建习俗。”[19]

破除封建迷信、铲除黄赌毒、革除旧风陋习等使农村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中央苏区境内烟赌肃清、娼妓绝迹、风气清新,标志着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苏区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毛泽东于1930年10月在《兴国调查》中写道,革命后,贫农取得的利益总共有12条,其中第7条是“死了人不要用钱了,埋了就是”,第9条是“应酬废弃,迷信破除,两项的费用也不要了”,第10条是“没有烟赌,同时也没有盗贼,夜不闭户,也不会失掉东西”[20]P165。这就是移风易俗之后中央苏区的新风尚。

(八)加强劳动立法,重视社会保障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工人组织工会”“农民组织农民协会”“保护女工童工”“实行劳动保护法”“实行社会保险”“举办失业救济及疾病伤亡社会保险等”“反对老板、师傅、工头打骂虐待青年工人”“青年工农不做夜工及有害身体的工作”等标语是宣传劳动保护与社会保障的,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中央苏区时期局部执政开始就重视社会保障。

中央苏区政府为保护劳动者权益先后制定了《劳动保护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等法规,规定了“八小时工作制,最低工资标准,要求雇主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规定了劳动保护条款,并要求特别保护女工、青工、童工;规定了工会组织条款,以保护工人合法权益;创立社会保险制度,优恤品种有免费的医药帮助、暂时失却工作能力者的津贴、失业津贴、残废及老弱的优恤金、婴儿的补助金、丧葬津贴费和工人家属贫困补助金;还规定了解决劳资纠纷及违犯劳动法的处理办法等”[9]P133-143。优抚为战争而牺牲或伤残的红军战士及其家属,1931年11月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对红军及家属的生产生活等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优待规定。对于伤残的红军战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特设立抚恤委员会组织,专门负责调查统计及慰恤一切,凡伤或牺牲与残废的战士与其家属定可得到苏维埃政权的特别优待”[21]等。充分体现了中央苏区时期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对社会保障的重视与落实。

这些有力举措无不是为了解决苏区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问题,无不是为了让苏区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无不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三、中央苏区时期加强民生建设的现实启示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在敌人疯狂进攻“围剿”之下,加之根据地本身战略缓冲空间狭小、土地贫瘠、物资不足,根据地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况。但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领导苏区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经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中央苏区的各项民生社会事业并未驻足不前,反而比之前取得更大发展,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这确实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大成就与一大奇迹。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民生实践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对于中国共产党如何进一步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生是立党治国之本,必须始终牢记宗旨,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增进人民福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关注民生,执政为民,才能赢得民心,夯实执政之基。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红军的唯一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因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革命才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容易脱离群众。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时代,我们仍然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宗旨教育,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自觉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并形成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股凝聚人心的强大“磁力”,构建联系和团结人民的牢固“纽带”,筑牢党执政的坚实群众根基。

(二)民生要以物质为基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经济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

围绕着军事斗争与改善民生的需要,中央苏区时期大力开展与组织了经济建设运动来发展苏区经济,可谓抓住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与关键。事实上,如果经济不发展,生产力水平不能提高,物产不能丰富,不能给群众以看得见的实惠,那么,解决民生问题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空喊口号。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20]P467这说明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发展经济,搞好生产,创造出充裕的物质财富,才能使人民的各种利益诉求得到满足。因此,当前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把社会财富这块“蛋糕”做大,然后再把“蛋糕”分好。通过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保障民生提供更多的财力支撑,最终实现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

(三)民生无小事,解决民生问题必须以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和最关切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

孙中山先生曾言:“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2]P765在不同的时期,民生建设都必须以群众最迫切的需要和最关切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一句“打土豪、分田地”,满足了千百年来农民最大的需求——土地,得了实惠的井冈山人民喊出了“共產党万岁”的口号。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第五次反“围剿”最困难、最关键时期,仍然告诫广大干部要关心群众生活,强调从土地、劳动问题,柴米油盐醋问题,生老病死问题,到小孩上学问题等等一切问题,都要关心、要讨论、要实行、要检查。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实意的爱戴和拥护,革命才能够最终取得胜利。

新时代,仍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中心,当前特别是要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保、医保、社会治理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3]P23。

(四)民生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对民生问题的解决要注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民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民生建设涉及的群体来看,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的人民大众。因此,存在社会地位、职业身份等的差别,对民生的需求是不一致的。同时,从对象的需求来看,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仅有物质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配套必要的精神生活保障,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质量。中央苏区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党和政府民生工作的重点只能放在改善农民的经济生活方面,保证基本的生存需求。但也做到了统筹兼顾,通过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民生需求,通过保护、发展工商业等措施满足了工人对提高工资待遇的需求及商人对自由经营的需求,通过免费教育满足了儿童对教育的需求,通过免费医疗及卫生事业的发展满足了群众的健康需求,通过社会扶助、社会救助等方式满足了弱势群体的生活需求,通过繁荣文化事业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满足了知识分子的精神需求等等。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当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愈加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23]P11。这些都要求我们要注重统筹兼顾、综合平衡,解决好各个方面的矛盾,才能做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满足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五)解决民生问题要加强法制建设,将民生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无数经验与事实证明,“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4]P663。只有让法律制度更有刚性、更完善,民生问题才会得到应有的保障。苏区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重视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如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遂川工农县政府临时政纲》。中央苏区时期,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宪法草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工会组织法》等。这些法律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民生建设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要确保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加快法律制度建设。新时代,我们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尤其是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如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稳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5]P23—30只有这样,民生问题才会得到应有的法制保障。

(六)民生建设取决于基本国情与国力,改善民生必须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发展阶段干什么事。民生问题的解决,与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相联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中央苏区时期,由于农民缺乏土地、耕牛、农具等基本的生产资料,所以党和政府没有也不可能提出过高的民生许诺,只能首先从解决群众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入手,打土豪,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并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在经济上主要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问题,小孩上学问题,看病问题。在政治上解决人民群众当家作主问题。这就是实事求是,即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所以,改善民生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提高的渐进过程。虽然经过新中国70多年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奋斗,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高,这与我们的国情国力形成矛盾。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虽然进入了新时代,但是,“两个没有变”仍是基本国情,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3]P12。所以,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23]P4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25]P27因此,党和政府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坚定的决心,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关注的各种紧迫民生问题,同时又要看到民生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持续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3]P44。

[参考文献]

[1]〔西汉〕戴圣.礼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

[2]石仲泉.毛澤东与兴国和长冈乡调查[J].党史文苑(下半月),2014(1).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本书编写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斗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8.

[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7]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8]录.繁荣开展的苏维埃经济[N].红色中华,1933-11-23.

[9]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10]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11]〔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北京:三联书店,1979.

[12]项英.大家起来做防疫的卫生运动[N].红色中华,1932-01-13.

[13]钟继润,刘善玖.中央苏区医学科普工作初探[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5).

[14]邓铁涛.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史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8):第4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16]邱松庆.略论土地革命时期福建苏区的妇女运动[J].福建党史月刊,1988(5).

[17]佚名.开展反宗教迷信斗争[N].红色中华,1933-11-26.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井冈山干部學院.毛泽东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调查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19]徐文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苏区传统风俗变迁[J].文史月刊,2007(12).

[20]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1]佚名.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抚恤委员会的成立[N].红色中华,1932-01-27.

[22]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3]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5]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To Understand the CPC’s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Mission from

the Publicity Contents of Slogans in the Soviet Areas

YAN Qing-yangLI Qing-ping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

Jinggangshan,Jiangxi 343600,China)

Key words:Central Soviet Area;slogan publicity;people’s livelihood;original aspiration and mission;historical enlightenment

(责任编辑:邱明)

作者:颜清阳 李清平

第2篇:红军长征途中宣传标语的演变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和精神远征——长征。长征是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岁月荏苒,烽火硝烟早已散去,我们对长征的记忆却历久弥新。长征途中,红军在全国十四省留下大量宣传标语。从宣传标语内容、形式和功能的演变,我们可以管见党和红军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砥砺前行,逐渐成长、成熟的发展轨迹。

一、标语内容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

在长征开始之初,党和红军就特别重视行军中的宣传工作,经常利用标语对党和红军的政策进行宣传。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主办的报纸——《红星报》即强调指出:“不要忽视这一工作对于争取群众、瓦解白军的重要意义”。但是,受当时党内“左”倾思想的影响,宣传工作中僵化教条的印记较为明显。这一时期的标语多以“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基本口号为主,既不利于群众理解,亦难以反映群众呼声。针对这一情况,1934年11月,《红星报》即以《关于目前地方居民中的工作》为题,批评了在标语书写中只写基本口号,而没有写出群众迫切要求的现象。该文明确指出:把群众的迫切要求写成标语,“对于发动群众斗争有极大的影响。”[1]

在长征过程中,党成功地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此过程中,党和红军的宣传工作也逐步改变了之前的教条主义错误,开始更多地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群众的迫切要求相结合。此后,宣传标语的内容开始更多地体现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书写,以求通过简洁、明快、醒目的标语,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思想、方针、路线。标语内容越来越切近群众,切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并有更强的针对性。例如,针对李宗仁、白崇禧使用金库券吸取民间资金,强迫群众修炮楼和马路,党和红军提出了“反对李宗仁白崇禧吸取民间现金”“不替李白军阀修炮楼修马路”等标语。这些标语反映了当地群众的迫切要求,使党和红军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遵义会议时期及以后,标语的地方特色和口语化更加凸显,逐渐融入了方言、民谣等极具中国特色和风格的元素,例如,“不当王家烈的饿肚兵”“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干人叫,绅粮笑。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弟兄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这些口语化、方言化的标语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更贴近当地群众,也更贴近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展壮大红军和反对敌人都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标语形式灵活多样

长征之前和长征开始之初,宣传标语大多先写在纸上,后张贴于墙上,其形式较为单一。长征途中,物资极度匮乏,缺纸少墨的情况经常出现。在这种形势下,红军并没有放弃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他们因地制宜,根据条件许可和宣传对象不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利用现有材料制作了许多极为特殊的标语。例如,用墨汁、石炭、锅底灰、木炭、朱砂、红土、黄土、白垩土等,将标语涂在沿途村镇的墙壁、门柱上;他们将标语写在竹叶、树叶上,是为“叶报”;或是将标语写在木板、竹片上,使其在大河上随波逐流,漂到宣传地点,是为“水电报”;在森林地带,红军则把标语刻在树上,是为“树标”;在牧区草地,红军甚至用石块堆砌成巨幅标语。

除了上述形式外,针对普通标语容易被风吹雨刷、被敌人涂抹破坏的问题,红军还创造性地采用了石刻标语的形式。红四军即组建了20多人的錾字队,专门负责石刻标语的錾刻工作。长征中,红四军的战士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天然岩石、房屋阶条、牌坊、石碑上刻下共计1.5万余条红军标语。在他们所刻的标语中,以“赤化全川”石刻最为著名。这一标语位于四川省通江县沙溪镇红云岩上。标语高5.5米、宽4.7米,字间距7.1米,笔画深达0.35米,能够躺卧下一人,被誉为“石刻标语之王”[2]。石刻标语是党和红军思想宣传工作的一大创举,更是红军长征中宣传工作发展的历史见证。

三、标语功能紧密配合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在长征开始之初,受党内“左”倾教条主义影响,广大官兵和群众在思想上对长征认识不深,对党的政策和主张也不甚了解。针对这一情况,党和红军制作了“打倒国民党”“农民实行土地革命”“发扬攻击精神,突破敌人封锁线,坚决实行反攻”“乌江虽险,又怎样能挡住红军飞渡”“到遵义过年去”等标语。其主要功能是宣传鼓动,即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发动群众斗争和鼓舞行军士气。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召开的。它初步改变了党对共产国际的依赖,使党开始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此后,红军在军事上一改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在此之后,标语的功能也开始紧密配合军事战略需要。例如,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后,主力部队沿途张贴“拿下贵阳,活捉蒋介石”的标语,实际上是为了完成调出滇军的战略部署,蒋介石果然中计,即令云南军阀龙云火速增援贵阳。当各路敌军向贵阳以东开进时,红军却以每天120里的速度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疾进,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转而向西北方向疾行,巧渡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优势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3]

对民族大义的深刻认识,对革命对象、革命形势的准确判断,使党和红军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抗日救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瓦窑堡会议之后,抗日标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例如,陕西省吴起镇存留的标语“北上抗日,收复失地”和甘肃省礼县罗坝乡的标语“不愿当亡国奴的民众自动起来成立抗日革命委员会”的标语等。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标语却一直存留在群众心中。群众编歌谣唱到:“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经过岁月的洗礼,除了石刻标语外,文中提及的其他标语大部分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但是这些或留存至今或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标语,都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长征中宣传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成为中国革命发展的特殊记忆。

长征中这些具有特殊历史与现实意义的标语,是党和红军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复杂艰苦的革命环境中坚持宣传工作的历史见证,体现了党和红军对宣传工作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红军在宣传工作中的灵活性和策略性的增强。标语的演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逐渐成长、成熟的发展轨迹。在长征胜利结束80年后的今天,重温历史,汲取力量。我们发现,长征从未远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正阔步前行在新的长征路上!

*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XJ020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闵廷均,颜永强.红军长征在遵义时的标语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2(6): 73.

[2]李安葆.长征标语漫议[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4):89.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389.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玲玲

第3篇:安全宣传标语内容

宣传标语内容

一、电杆上(宽0.5米,高1.1米)红底白字宣传牌

1、开发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

2、合理开发水利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团结协作、打造精品工程

4、全员参与,强化管理,精益求精,铸造精品

5、树立企业安全形象,促进安全文明生产

6、以管理求效益,打造野电工程品牌

7、以质量求发展,建设优质工程项目

8、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9、我们的理念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10、多点沟通,少点抱怨;多点理解,少点争执

11、认真抓好文明施工,努力创建安全文明工区

12、创建文明工地 树立企业形象

13、建今日精品工程,创明日光明未来

14、加强现场工序管理,严谨过程因素控制

15、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返工

16、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

17、化学物品很危险,存储搬运要小心

18、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人命关天,安全在先

19、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20、技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

21、确保工作生产安全,关爱生命,以人为本

22、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23、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24、工作为了生活好,安全为了活到老。

25、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人命关天,安全在先。

26、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27、消除一切安全隐患,保障生产工作安全。

28、安全连着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

29、你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你不留情。

30、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遵章守纪,保障安全。

31、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

32、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的制度

33、进入施工现场,请自觉戴好安全帽,配戴工地出入证

34、严禁非施工车辆进入施工场区,严禁无关人员在施工区内逗留

35、挂钩用电很危险,影响供电不安全

36、禁止在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取土

37、工业富县展宏图电力产业奏凯歌

二、法规警示牌(长1.5米,宽1.0米)

1、毁坏防汛、水文监测、水文地质监测设施;封堵施工道路;截段施工水源或电源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毁坏工程堤防、渠道和护岸;抢夺水利工程物资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1、安全第一质量至上

2、精心组织科学管理

四、龙门架宣传内容(国网绿底,白字,左上角加国网公司徽标)

1、(进口面横批长8米,高1.5米)欢迎各界人士莅临野三河电站

(两侧标语内容,宽0.6米,高5米)右侧:建好一座电站 带动经济发展

左侧:改善一片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

2、(出口面横批长8米,高1.5米)奉献绿色能源 服务社会公众

(两侧标语内容,宽0.6米,高5米) 右侧:开发水利资源发展建始能源经济

左侧:打造精品工程创建水电建设品牌

五、横幅(长6米,红底白字)

1、变台处:发展能源经济,打造产业建始

2、公路上:工业富县科技兴县

3、公路上: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金建始

4、公路上:经济发展电力先行

5、下河口进开工典礼现场:热烈欢迎各级领导、专家莅临野三电站工地指导工作!

6、开发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

7、(野三河电站人行钢管天桥处长5米,高1.2米)

进口面:野三河欢迎您出口面:祝您一路平安

三、两侧山上永久性大幅标语(单字长2米,高2.2米,白底红字)

8、(上坝公路进口):

热烈欢迎各级领导、专家莅临野三河电站大坝建设工地检查指导工作!

9、(项目部驻地):

热烈欢迎各级领导、专家莅临野三河电站建设项目部检查指导工作!

10、(厂房施工现场):

热烈欢迎各级领导、专家莅临野三河电站厂房建设工地检查指导工作!

六、拱型彩门标语内容

1、欢迎您莅临野三河水电站工地参加开工庆典活动

2、彩柱标语内容:团结拼搏求实创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3、彩柱标语内容: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建设

七、气球挂垂幅内容

1、热烈祝贺建始县野三河水电站工程隆重开工!

2、恩施富源公司祝贺野三河水电站工程隆重开工!

3、建始力源公司祝贺野三河水电站工程隆重开工!

4、建始电力公司祝贺野三河水电站工程隆重开工!

5、围绕工业富县战略加快网源建设

6、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电力支柱产业

7、开发绿色能源 构建和谐金建始

8、发展能源经济,打造产业建始

9、开发水利资源发展建始能源经济

10、打造精品工程创建水电建设品牌

八、会标

建始县野三河水电站工程开工典礼(长10米)

以野三河水电站大坝模拟图为背景(包括两侧标语长10米,高4米) 背景左侧:建好一座电站 带动经济发展

背景右侧:改善一片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

第4篇:农机安全标语宣传内容

1、提高农机作业质量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2、严禁酒后驾驶操作农业机械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遵守农机条例让伤亡远离你我

5、严禁客货混装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6、严厉整治“黑车非驾”消除事故隐患

7、确保农机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8、依法参加检审确保农机安全

9、关爱您和他人生命,切勿黑车非驾;

10、为了您和他人安全,切莫搭乘拖拉机;

11、平安农机保平安,抓好安全促生产;

12、拖拉机载人祸害大,害人害已又害家;

13、关爱生命,关注农机安全;

14、建好农机安全村,平安文明奔小康;

15、禁止拖拉机违法载人、超速超载行驶;

16、认真宣传贯彻《农机机械化促进法》,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

17、 发展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

18、 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村生产力。

19、 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0、 农业机械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第5篇: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标语内容

广泛深入开展第十二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 强化安全基础 推动安全发展

坚持安全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以人为本 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

深入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深入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和安全社区创建活动 时时注意安全 处处预防事故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科学发展抓预防,预防为主重教育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安全与效益同行,事故与亏损共生 人人事事讲安全,事事人人保平安

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安如泰山。 最大的节约是安全、最大的浪费是事故; 最大的隐患是麻痹、最大的祸根是失职。 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养成遵章守纪美德。 宣传安全文化知识,推动安全文明生产。

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严是爱,松是害,疏忽大意事故来。

严是爱,松是害,保障安全利三代。

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事故隐患详排查,安全管理标准化

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安全编织幸福的花环,违章酿成悔恨的泪水。 宁为安全憔悴,不为事故流泪。

安不忘危 乐不忘忧

绳子断在细处 事故出在松处

求快不求好 事故常来找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多看一眼,安全保险;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工作为了生活好,安全为了活到老

生产再忙,安全不忘,人命关天,安全在先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树立企业安全形象,促进安全文明生产

第6篇:文明标语宣传内容

宣传标语

1、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3、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4、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5、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6、美好家园大家建设,幸福生活自己创造

7、做文明村民,创美好家园

8、讲整洁,爱卫生,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9、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农村协调发展

10、培育文明新风尚,构筑和谐新农村

11、除陋习,讲文明,树新风

12、文明从一言一行开始,和谐从一举一动做起。

标语书写要求:

1、每村粉刷标语12条以上;

2、粉刷的标语每个字高≥90厘米、宽≥70厘米;

3、标语要白底红字。

第7篇:宪法日宣传标语内容

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下面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宪法日宣传标语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2、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6、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7、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8、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9、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0、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11、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1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3、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14、崇尚法治,建设法治,厉行法治

15、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省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16、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17、建设法治社会,树立法治信仰,促进全民守法

18、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培育法治思维、树立法律权威

19、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20、需要法律援助,请拨打12348

21、深化普法教育,建设法治校园

2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3、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

第8篇: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标语内容

1、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

2、共创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3、文明城市大家创建,文明成果人人共享。

4、说文明话,行文明路,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5、文明创建重在行动,树立新风贵在坚持。

6、做文明漳平市民,展漳平儿女风采。

7、人人都是漳平形象,个个应做文明市民。

8、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创文明城。

9、遵守市民守则,规范文明言行。

10、文明连着你我他,创建造福千万家。

11、创建文明城市,需要你的参与和支持。

12、一言一行讲文明,做人做事讲诚信。

13、树文明新风,创文明社区,建文明城市。

14、维护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

15、携手维护公共道德,着力打造城市文明。

16、同心共建文明泰和,携手打造和谐县城。

17、群策群力创建文明城市,同心同德打造和谐泰和。

18、公德在我心,文明贵在行。

19、您我都是文明的使者,一言一行都要传播文明。

20、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新泰和。

21、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积极创建文明城市。

22、加快城市建设,共创美好明天。

23、人人争做文明人,家家争创文明户。

24、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上一篇:餐厅的广告语下一篇:信用卡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