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胃肠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起源于胃肠道cajar细胞或间质干细胞[1]。其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 恶化程度较高, 临床预后不良。为了探讨胃肠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不同部位的病理学特征, 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该组研究通过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经病理诊断确诊的30例GIST患者, 不同肿瘤部位的肿瘤病理特征的研究, 来分析其病理学特点, 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22~73岁, 平均年龄为 (48.5±3.4) 岁。肿瘤直径为1~32 cm, 平均为中位大小 (7.1±0.6) cm。肿瘤发病部位:胃21例、小肠4例、结直肠2例、食管3例。根据NIH危险度分级, 极低危险者6例、低度危险15例、中度危险7例、高度危险4例。入选标准: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资料完整、未放化疗治疗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 且接受放化疗治疗者。

1.2 方法

肿瘤大小判断:将手术过程中切除的标本进行测量, 测量面为最大直径, 如为不规则形, 则取几个最大直径求均值。行CD117、CD34、S-100、SMA的免疫组化检测。镜下记录肿瘤的核分裂像。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 (NIH) 2008年度危险度评估标准进行GIST恶性程度分级[2]。

1.3 观察指标

肿瘤部位与肿瘤大小、Fletcher分级、临床表现的关系。患者预后情况分析。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肿瘤部位与肿瘤直径的关系

肿瘤直径<10 cm者胃部90.5% (19/21) , 小肠100.0% (4/4) , 结直肠100.0% (2/2) , 食管100.0% (2/2) , 肿瘤部位与肿瘤直径有关, 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肿瘤部位与恶性程度的关系

低度与极低度肿瘤胃部为85.7% (18/21) , 小肠25.0% (1/4) , 结直肠50.0% (1/2) , 食管33.3% (1/3) , 肿瘤部位与肿瘤恶化程度有关, 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肿瘤部位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血便主要出现在小肠50.0% (2/4) 与直肠部位50.0% (1/2) , 腹胀主要出现在结直肠100.0% (2/2) , 腹痛主要出现在结直肠100.0% (2/2) , 肿瘤部位与临床症状有关, 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GIST可发生于胃肠道范围和肠系膜、腹膜等处, 以胃和小肠、结直肠、食管较为常见。该组研究肿瘤以<2cm者为最多, 占50.0%, 而较大肿瘤, 多发布于胃和小肠, 而在结直肠及小肠较少。病理学特征表明, 其细胞类型以梭形细胞、上皮细胞为主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核分裂。免疫组化检测CD117、CD34为高阳性表达。此两种基因的表达均达80%以上, 代表着GIST的发病与未定向分化的、原始的间质干细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3]。该组研究表明, 肿瘤大小与其部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GIST肿瘤大小与其预后不具有相关性, 据报道肿瘤直径<2 cm, 也具有较高的核分裂数, 即便经手术完整切除, 也会出现复发和转移[4]。

GIST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便、腹胀和腹痛。该组研究表明, 血便主要出现在小肠与直肠部位, 腹胀主要出现在结直肠, 腹痛主要出现在结直肠, 认为临床症状和肿瘤部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临床上约有10%~30%的GIST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5], 所以临床症状表现应结合病理学检查来进行诊治。

Fletcher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其分级升高代表着患者的生存时间短, Fletcher分级常用来评判GIST患者预后。该组研究发现, 不同部位的GIST Fletcher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IST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该组只结合病理分析了肿瘤部位与肿瘤直径及Fletcher分级以及临床表现的关系, 关于影响GIST的相关因素, 尚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不同部位的病理学特征, 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30例GIST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 探讨肿瘤部位与肿瘤直径及Fletcher分级以及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①肿瘤直径<10cm者胃部90.5% (19/21) , 小肠100.0% (4/4) , 结直肠100.0% (2/2) , 食管100.0% (2/2) , 肿瘤部位与肿瘤直径有关 (P<0.05) ;②低度与极低度肿瘤胃部为85.7% (18/21) , 小肠25.0% (1/4) , 结直肠50.0% (1/2) , 食管33.3% (1/3) , 肿瘤部位与肿瘤恶化程度有关 (P<0.05) ;③血便主要出现在小肠50.0% (2/4) 与直肠部位50.0% (1/2) , 腹胀主要出现在结直肠100.0% (2/2) , 腹痛主要出现在结直肠100.0% (2/2) , 肿瘤部位与临床症状有关 (P<0.05) 。结论 肿瘤部位与肿瘤直径、肿瘤恶性程度以及临床表现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病理,预后

参考文献

[1] Lasota J, Miettinen M.KIT and PDGFRA mutations in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s) [J].Semin Diagn Pathol, 2006, 23 (2) :91-102.

[2] Joensuu H.Risk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J].Hum Pathol, 2008, 39 (10) :1411-1419.

[3] Kubota T.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and imatinib[J].Int J Clin Oncol, 2006, 11 (3) :184-189.

[4] 李军, 丁克峰, 王珏基, 等.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 2007, 22 (1) :36-39.

[5] Cichoz-Lach H, Kasztelan-Szczerbinska B, Slomka M.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pidemiology, clinical picture,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treatment[J].Pol Arch Med Wewn, 2008, 118 (4) :216-221.

上一篇:石油装置模块化施工的研究下一篇:不同截面钢管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