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交互作用的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

2023-0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国内民间金融的内涵及相关现象概述

1.1 民间金融的基本内涵

民间金融是金融领域中非官方的金融市场,它可以是游离在政府管控之外的个体、单位或集团,其在金融领域主要从事的交易行为便是借贷等相关业务。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同城是二元性的,包含两个方面,一类是政府监管下的金融市场,例如金融机构、证券或保险公司等,另一类则是政府管控外的金融市场,主要是高利贷等机构。但是民间金融的存在是由于金融抑制现象存在而产生的。

1.2 金融抑制现象的相关研究

在我国金融市场,由于受到国际相关体制及效益活动的影响,国家对这类交易干预过多,很多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受到管控过多,直接影响整体的发展,甚至对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进步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整个过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态势,这一现象也就是金融抑制现象。在我国利率的制定是由国家控制的,但是过低的利率导致市场的存款过低。不少银行无法根据项目的风险程度制定利率,因此他们为了保证收益,不得不选择收益较低但是风险低的项目。而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如果需要资金支持,依靠正规金融机构很难获取贷款机会,这就为民间金融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 民间金融产生的必然性及必要性

我国民间金融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它的出现绝非偶然,甚至说是一种必然,并且其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从必然性方面来说,我国金融市场的抑制现象驱使下,民间金融应运而生,如前文所述,在政府监管力度过大的影响下,个人储户的收益不断的降低,存款资金也在不断缩水,银行可支配的资金减少,必然会使银行在投资行为中选择风险低、收益低的项目。而很多中小企业中,收益高风险也高的项目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取贷款支持,这也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民间金融的产生是必然的。从必要性来说,民间金融的出现包括两方面,一种是指我国金融市场中的民间金融历史悠久,它的手续简便,并且利率不受国家控制,其利率可以随着不同项目和不同的风险指数而确定,这也体现了民间金融的内生性。此外,我国中小企业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无法获得需要的资金,而私营经济在我国的数量庞大,他们要想发展离不开必要的融资方式,这为民间金融的出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在动力。私营企业可以通过这样的民间金融方式获得必要的资金,有效弥补正规金融无法实现的优势。

3. 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对比分析

在我国金融机构中,正规与民间是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指银行等资金融通的金融机构,通常是经过国家监管的机构,其主要优势是发展规模较大,很多大型企业通常会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但是正规金融的发展自身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是所有企业形式都能通过这些机构获得资金的,还有很大的市场没有被正规金融机构普及,面对中小企业或农村信贷,他们往往需要资金支持,但又苦于没有融资渠道。而民间金融机构的出现,恰恰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缺失。在我国农村市场或中小企业中,民间金融的市场较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小企业或农村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他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及还款能力进行贷款。但是民间金融机构在获取信贷人的相关信息时却很难实现信息对称性,很多业务是经过相关人员长期接触了解的,因此对于还款信用等方面的信息很难掌握,这也成为民间金融机构运行和发展的瓶颈。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相比,担保优势是最大的特点。很多正规金融机构要求担保的内容较为严格,而民间金融担保的内容相对更加广泛,形式多样,例如土地、房屋等。很多信贷活动是建立在双方互信的层面上,因此在贷款申请或审批阶段程序简单,操作灵活方便。特别是在农村市场,能够快速获得资金是民间金融规模迅速扩大的直接原因,与此同时这也为正规金融带来较大的冲击。过去的金融市场,正规金融一家独大,难免造成垄断局面,很多资金被民间金融机构吸纳,这也给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带来很大的经营压力。而民间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相关金融产品及服务,其创新性更高,因此,这两类金融机构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

4.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4.1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补充关系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对金融制度的主导作用,使得民间金融成为正规金融不可或缺的补充。民间金融拥有正规金融不具备的优越性,并且不受国家的制约和干涉。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后的今天,激发更多中小型企业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在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中,融资成为必经之路,但是正规金融的诸多限制迫使中小企业选择民间金融,由于政府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力度宽松,这也给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此时正规金融的缺口便有民营金融补充。

很多专门针对农村市场设置的银行,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农业银行选择撤离农村市场,这直接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空缺状态。而正规金融机构又限制对县级银行的贷款,这样便直接形成了放贷机构是总行或中心行,而吸收存款成为县级银行的主要职能,很多资金随着金融机构流向了大城市及大型企业,对中小型企业及农村市场,正规金融并不能及时给予资金支持,此时的民间金融便成为有效的补充区域。

4.2 我国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两者是存在相互竞争关系的,但是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交互的关系,两者共同存在才构成了我国金融行业的井然秩序,因此补充、合作、竞争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两者的关系,也正因为这两者才能使我国经济发展得到必要的保障。

首先,两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追溯其民间金融活动的起源,最早是在清朝之前,当时的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还未完全分离,民间信用活动无论是广度、深度还是向度都在不断扩展。鸦片战争时期,很多国外银行开始不断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但是此时的民间金融没有得到广泛发展,创新形式及社会化程度不足,正规金融此时较为活跃。而后的民间集资等行为逐渐发展起来,一定程度上又给正规金融以压力。随后,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逐渐分离开来,政府认可并监管的部分称为正规金融,而在政府监管之外的部分称为民间金融。

其次,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的民间金融一度陷入发展僵局,当时的正规金融一家独大,垄断整个金融行业,得到蓬勃发展。这个时期的民间金融机构逐渐衰弱,我国的金融体制进入改革期,当时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力,大力扶持正规金融机构全面发展。

第三,两者是不完全替代的。尽管两者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但两者并不是可以完全替代的。正如前文所述,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相互配合,通过形成发展合理,这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是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壮大,正规金融机构在选择客户方面参与经济活动较早,他们会选择风险较低的项目和有信贷保障的大型企业合作,并且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因此,国有大型企业是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发展对象,他们不断对信贷权限进行集约化经营,力求推进改革不同的分支机构。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及农村市场,正规金融机构却给予关注过少,因此这类企业或个人对资金的需求,不得不依靠民间金融机构来完成,因此两者不能完全替代对方,他们的客户选择不同,因此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可以相互依存,交互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无论是民间金融还是正规金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想使整个市场经济得到全面发展,需要两者共同努力和配合。我们要想使金融市场得到全面发展,需要研发平台,促进正规、民间两种金融机构不断合作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我国的信贷交易市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样的平台可以促进两者互补,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市场发展提供更多资金,助推整个市场的发展。未来一个时期,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还需要不断加大配合力度,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在我国金融领域里,不少中小型企业将民间金融作为融资的重要渠道。与正规金融相比,民间金融具有众多自身的优势,这也是民间金融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本文将通过对民间金融发展的相关现象入手,对比分析民间金融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而对我国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间的交互作用深入探讨,以期对我国金融领域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

关键词:民间金融,正规金融,交互作用,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玲.关于我国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交互作用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1:118-119.

[2] 牛超群,靖远海.关于我国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交互作用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2:11-13.

[3] 彭芳春,耿康顺.中国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交互作用研究[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01:110-119.

[4] 孙晨辉,李富有.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与均衡发展——基于Logistic模型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81-85.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研究下一篇: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