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低碳经济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运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各种配套服务设施也日趋完善,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为满足市场经济下的利益需求,采用了一些较为粗放的开发运营方式,造成旅游模式单一,旅游资源浪费等严重的后果。在此种情况下,生态旅游相对于传统旅游应运而生。为改善和修正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各地学者分别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原理,特性内涵等加以研究,从而以期改善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解决部分问题,指导旅游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运城市自然风光旖旎多彩,历史文化深沉厚重,二者的有机结合造就了突出的资源品牌,而且它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与相对明显的区位优势,生态旅游的开发总体来说具有一定的基础与优势。生态旅游作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作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新的突破口,其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本文从生态旅游及其相关理论入手,在此基础上以运城市几个主要生态旅游景区为案列,对运城生态旅游做了详细的SWOT分析,并针对文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以及技术路线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分别分析了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生态旅游的内涵、特性及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体系;第三部分从运城市旅游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入手,分析了运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点,并且以运城“死海”与五老峰风景区为主要案列,总结了运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对运城市生态旅游做出SWOT分析,得出其SWOT矩阵分析图,为后文运城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对策建议做出了铺垫;第五部分为运城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SWOT;分析;运城市

学科专业:农业推广(专业学位)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尚存在的问题

2 生态旅游及其相关理论

2.1 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2.1.1 高度的城市化

2.1.2 深刻的环境问题

2.1.3 旅游的大众化

2.2 生态旅游的内涵

2.2.1 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

2.2.2 生态旅游的核心内涵

2.3 生态旅游的特性

2.4 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

2.4.1 旅游生态学

2.4.2 旅游经济学

2.4.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4 景观生态学

3 运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1 运城市旅游业发展概况

3.2 运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3.2.1 运城市生态旅游经营模式

3.2.2 运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成效

3.3 运城市生态旅游主要景区发展现状

3.3.1 运城“死海”旅游风景区

3.3.2 五老峰旅游景区

3.3.3 圣天湖景区

4 运城市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4.1 strengths(优势)

4.1.1 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

4.1.2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4.1.3 丰富的自然资源

4.1.4 政府的大力支持

4.1.5 稳定且广泛的客源

4.2 weaknesses(劣势)

4.2.1 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4.2.2 运城市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不高

4.2.3 经济水平制约着生态旅游的发展规模

4.2.4 旅游配套设施上不完善

4.3 opportunities(机遇)

4.3.1 政府对旅游业的推动

4.3.2 民众对旅游的需求显著增加

4.3.3 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4.4 threats(挑战)

4.4.1 周围环境及旅游品牌竞争激烈

4.4.2 社会各界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待加强

4.4.3 当地民众参与不高

4.5 SWOT Matrix(战略匹配)

4.5.1 应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4.5.2 应注意创造本市旅游品牌

4.5.3 应注意培养、引进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

5 运城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科学研究,保护生态环境

5.1.1 颁布相关政策与条例,保护生态环境

5.1.2 加强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

5.1.3 以低碳行动响应生态旅游的发展要求

5.2 着力打造旅游精品—“运城南山生态智慧城”

5.3 加强和完善运城生态旅游各项设施

5.3.1 完善景区内部配套设施

5.3.2 建设旅游立体交通体系

5.4 转变观念,走以管理促发展的道路

5.5 加强人才培养,探索生态文明开发引育工程

5.5.1 加强生态文明人才队伍建设

5.5.2 加强生态社会人才队伍建设

5.5.3 加强生态政治人才队伍建设

5.6 加大营销力度,提高知名度,培育重点旅行社

6 结语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上一篇:农业绿色低碳经济论文提纲下一篇:关于师德师风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