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育人四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作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科研育人对完善育人机制、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水平彰显深刻作用,是高校在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点。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作风等方面面临更大挑战。文章从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的视角出发,以专业课程《建筑材料》为载体,探索科研育人的具体实践方法,提出将科研育人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实验教学、融入学生的第二课堂、融入校企合作这四个方面建议,推动科研与教学结合见常态、出实效。

关键词:十大育人体系;科研育人;高职院校;科研道德;校企合作

科研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入推动“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也肩负着科研育人的职责使命。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较为薄弱、科研资源比较稀缺,在此情况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将科研活动和育人机制融入其中,是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科研育人可操作性较强的一种方式。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自身存在诸多问题[1-3]。《建筑材料》课程是高职建筑大类专业的基础课,作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前导课程,本课程中习得的专业知识、学习方法、研究思维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铺垫。这样一门“理论讲解+试验操作”类型的课程,本可成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研创新能力的试验场,却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偏于灌输、学生实践操作参与度低、相关课外拓展研究缺乏、校企合作深度不足等因素,未能达到课程的预期教学目标和育人成效。

将科研育人融合于课程教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达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解决课程相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作风,对他们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或继续学习深造都将产生有益推动。从高职院校当下科研育人和课程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如何将科研育人融入《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路,可为类似课程科研育人开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院校科研育人现状

总体而言,高职院校无论是拥有的科研基础、科研平台、科研实力,还是产生的科研成果和社会影响,均和本科院校存在明显差距[4-5]。在科研资源整体稀缺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开展科研育人往往比较零散且不受重视,科研与教学、育人之间的联系比较微弱。

目前,高职院校在推进科研与育人相耦合的尝试中,主要面临以下层面现实问题。

在教师层面,主要有“重教学,轻科研”“虽科研,难育人”两种不利局面。与本科院校教师注重科学研究不同,高职院校教师更注重教学而非科研,存在高职教育应重实践和技能而非科研的传统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专注于专业知识讲授及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收获的经验非常有限,教书育人和科研很难联系到一起;另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目标主要为了满足获取项目、职称评审等个人需要,而不是带领学生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因此科研任务全部或主要由教师来完成,学生很少真正参与到科研项目之中或只是完成辅助性工作,通过科研来达到育人的效果不够理想。

在学生层面,高职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根基还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自身科研态度和科研水平两个方面。从对待科研的态度来看,高职生普遍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不满足科研工作的要求,无法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部分学生则认为自己在学校主要学习掌握职业技能,参与科研工作则可有可无,甚至部分学生体现出对科研不感兴趣;当接到科研任务时,部分高职学生也会存在敷衍了事、不愿意思考,科研精神和科研目标不够持续和明确,对待科研工作的进取心不足。从具体参与的科研工作来看,高职生和本科生相比科研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科生可以进行试验研究、论文撰写、专利申请等较高研究水平的科研活动,而高职生主要从事基础性的科研活动,例如收集数据、制作与发放问卷、整理资料等。因此,高职学生自身的水平基础,也限制了其参与到科研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在学校层面,高职院校目前在人才培养思路和科研评价机制方面还存在明显滞后。包括人才培养思路上重视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而忽视创新素质塑造,评价机制上科研水平的评价和育人效果好坏之间存在脱钩或联系较弱[6-7]。其一,高职院校把利于就业、满足市场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价值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走进社会、走上岗位的实践技术技能,因此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科技研发等科技创新活动不作硬性要求,导致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素质比较缺乏;其二,目前科研水平评价主要以科研人员的课题、论文、专利、著作等学术成果作为评定标准,而育人效果评价主要通过考试通过率、证书获取率、就业率、升学率来评判,这两套评价机制各自独立或关联微弱。科研和育人的结合在实际推进时缺少机制的约束和引导,另外配套的科研育人激励和奖励措施也尚未形成,科研和育人无法紧密融合。

与此同时,社会对高职院校开展科研育人的关注度不高,对高职生从事科研任务看好甚至存在偏见;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时重视互相宣传、利益共赢,却忽略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等现实问题,同样对高职院校开展科研育人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典型的“理论+试验”类课程,在高职建筑类专业中,该类型课程比较常见,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课程融“教、学、做”于一体,在教师教授后,学生通过试验操作验证所学理论知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此类课程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首先,在理论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还比较少,科研精神的传递渗透明显不足。《建筑材料》课程理论知识偏多,各种材料的种类、等级、性能指标庞杂零碎,教师虽然对课堂进行了针对性地教学设计,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但是70%以上的时间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例如混凝土的组成、水泥的工业生产、砂浆的技术性能等,基本上以教师的灌输传授为主,抑制了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学生缺少参与,听课比较枯燥。即使进行师生交流,也是采用问答提问的方式,完成简单的师问生答,探究讨论性的互动偏少,无法激发学生的科研探究精神和发散思维,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的探索氛围不足。

其次,在试验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还比较低,只是完成简单的重复试验,科研能力的锻炼培养比较缺失。多数学校的建材试验课首先由教师演示试验操作,之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学生重复完成试验过程,并填写试验报告,例如砂的筛分试验、混凝土塌落度试验、砂浆稠度试验等。由于只是照搬教师演示过的试验流程,学生对试验目的、试验观察、试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往往不求甚解,只需完成试验报告即可,科研分析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另外,一个小组通常由4-6位学生组成,甚至人数更多,部分学生的试验参与度很低,只是完成试验数据记录甚至旁观,无法通过动手实践、参与思考来增强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试验课本该成为锻炼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作风的重要环节,却在绝大多数学校达不到预期效果,草草了之。

除了课内教学不甚理想外,学生在课后几乎没有与课程相关的拓展学习,参与相关项目研究的机会也明显缺乏[8]。目前,高职院校在帮助学生课后拓展提高方面至少有以下几点不足:第一,教师在课后跟进少,由专业教师指导的与课程相关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不多,或真正发挥作用不明显,学生未能把科研创新活动与专业知识学习、未来岗位需要联系起来;第二,高职院校开放式的实验实训室还不普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感兴趣的实验测试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学生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提高的契机受到客观因素制约;第三,由学校组织、针对学生开设的科研讲座、专家报告、学术成果展较少,在学校中营造的科研氛围还不够浓厚。

最后,作为专业类课程,校企合作进行教学的模式构建还不理想,围绕课程组建的相关科研创新平台还不多见[9-11]。目前,《建筑材料》等专业课程主要还是由校内教师授课,真正由行业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较少,行业企业专家的先进研究成果、创新研究思维很难向学生传递。而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校内教师偏重教材传统理论教学,导致落后的材料、技术在教学中无法及时更替,学生所学的知识滞后于行业发展,无法满足企业、社会的需要。同时,围绕专业课程,校企协同育人的科研平台还未普遍建立,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高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还不多见。学生科研创新、技术研发的能力锻炼不够,对于未来岗位技能的提升作用不明显。

三、科研育人融入课程教学具体路径

(一)将科研育人融入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改变教师灌输传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增加师生的有效交流,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以开放性问题为导入,寓教于问,例如在每一章节、每一种新材料学习开始前,设计一个或多个生活相关问题,让同学们进行思考,在产生疑问的地方再由教师引入,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疑问进行解答,引起学生对本章节学习的兴趣;在课中,则将学生分成多个探究小组,自主讨论相关问题,增强学生的合作研究意识,例如布置“墙体材料有哪些种类、分别有什么作用等”贴近生活的探究性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开展科研工作中的思考探索能力。

其次,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增强课程所学知识、所获能力在未来岗位工作中的实用性。教师需密切关注行业的新问题、新动态、新情况,以学生未来实际岗位需要为依据,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及时将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带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技术创新欲望;教师选用的教材,也应能及时反映行业最新发展状况,既符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又融入前沿科技和富媒体资源,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同时,可以在课堂各环节增加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并增强科研精神的传递渗透。创新思维的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建立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水泥时,增加“水泥中粉煤灰的掺量对早强性能的影响,那么矿渣掺入有什么影响”的探索训练,让学生探寻不同掺合物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应变思维,在讲到混凝土时,提供“混凝土泌水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学者如何解决混凝土泌水问题的对策”等小案例,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缜密思维。这些训练既不超出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身水平,又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内心科研创新的火种。

(二)将科研育人融入试验教学

试验教学作为《建筑材料》课程的组成部分,可以成为科研育人融入课程的重要环节和切入点。

在开展试验前,教师应根据本次试验内容针对性地设计试验环节,以增强试验过程对学生研究精神的培养。例如混凝土塌落度试验,可在试验前让学生查阅教材、资料和网络资源,自行完成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而不是教师给定固定配合比后每组照搬完成试验,改变学生敷衍了事、不愿思考的情况。之后各组同学分别在各自不同配合比情况下,完成试验操作,记录试验数据,对比试验的理论值和实际值,验证自己的设计和试验结果是否相符,并根据试验数值探索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研究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科研作风。同时,教师应根据试验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操作能力针对性地设计分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例如砂的筛分试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试验每组需要的动手人数是不一样的,应及时调整每组人数,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通过实践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不是做一个旁观者。

在试验过程中,教师应简化试验示范操作,强化试验分析、点拨、指引的过程。试验开始时,教师只需完成简单讲解或演示,而不是全流程展示,将尽可能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形成小组共同分析、自主探究完成试验的氛围;试验开始后,教师要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共同对多个试验小组进行动态指导,当试验出现偏差、或未达到试验预期效果时,和小组一起分析原因,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引学生改进试验操作和方法,培养学生开展科研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试验完成后,要优化试验结果的检查方法,并关注学生试验结论的生成。对于试验结果的检查和评价,除教师进行外,还可尝试小组交叉互检的方式,学生作为试验的经历者,往往对试验结果更为在意,也更能发现试验的成败优劣,有利于提高学生总结反思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科研严谨作风;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试验报告呈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试验报告以试验数据记录和简单的试验结论为主,这样的试验报告较为单调,对学生科研总结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试验报告的填写内容和要求应及时更新,可把试验现象和成因分析、试验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的反思设计作为试验报告的填写内容,以此促进学生做好试验结论,提升学生的科研分析和科研总结能力。

(三)将科研育人融入第二课堂教学

相对常规时间内进行的教学活动而言,第二课堂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范围宽广的特点,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12-13],同时也可成为高职院校潜移默化开展科研育人的广阔舞台。首先,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课程相关知识讲座。

《建筑材料》是一门材料、工艺、技术不断更新,与行业发展、科技发展结合紧密的课程,需要通过课程相关讲座给学生补充有益的前沿知识。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来介绍目前建材行业的新材料、先进的施工方法以及前沿技术等,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关注科学,并以新知传授、榜样引导以及科研氛围来培养增强学生的科研热情。

其次,教师可以面向学生成立科研社团、课外兴趣小组。课程相关的科研社团和兴趣小组,可以成为科研育人的着力点,对巩固学生课程专业知识、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开展符合能力水平的科学研究具有显著作用。在社团和小组内,形成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研究机制,逐渐开放学校的实验实训室,由教师带领开展课题研究。例如,可以带领学生对现有材料进行技术改进以提高某方面的性能,或寻求某些材料新的用途,让高职学生逐渐形成试验研究、论文撰写、专利申报的能力,而不只是完成收集整理数据这类基础性的科研任务。教师在科研社团、课外兴趣小组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和指导学生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以及职业道德。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研究相关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参观本地区的建材市场、建材生产企业以及新材料应用的典型建筑,在近距离接触中增强自身的探索发现能力,并在活动中向相关科技人员请教,体悟建材行业企业的创新过程;或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寒暑假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例如“某地区屋面防水材料的选择和影响因素”“建筑用钢筋的抗拉性能实测研究”等,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组成实践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科研任务,锻炼学生的研究合作、调查求证、注重实效的科研严谨精神。

(四)将科研育人融入校企合作教学

除此之外,校企合作教学同样是实施科研育人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对引导学生适应实际岗位需要、促进学生成才就业具有显著意义。

首先,要努力把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引进来,参与课程教学。改变专业课程全部由校内教师授课,且偏重理论、学生听课较为枯燥的现状,通过引进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丰富专业课程授课师资。一线技术人员可以将先进的专业技术在课程中进行介绍,使学生体悟企业研发过程和行业发展动态,提高创新素质。

其次,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专业特色结合地方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共同搭建符合自身需要的创新科研平台。学校可以与当地建材企业合作开办研发中心,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研发,并选拔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学生助手或者学徒,参与材料制作和开发,企业则派遣技术人员入驻,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参与研究。此举有利于提高教师双师素质、专业技能,有利于企业搞好技术研发,有利于学生接触企业,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成就多方共赢。

同时,在校企合作中需要配合制定科研育人的保障激励制度。在校企合作的科研项目中,尝试鼓励学生参与项目之中,或明确有学生实质参与的项目给予优惠政策支持,从而增加学生参与专业技术研发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做中学”“边做边学”,全程参与技术创新,实现科研与育人的紧密结合。

四、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将科研育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不仅对学生学习课程有显性推动作用,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作风,对其良好人格的塑造、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也具有积极作用。而对于《建筑材料》这类“理论+试验”型课程,学校和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试验教学、第二课堂教学和校企合作教学四个角度入手,将科研育人多层次、广角度、全方面地融入课程之中,一方面使学生学好和掌握这门课程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水平,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精神动力,可成为日后工作学习的能量源泉。

除了将科研育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高职院校还需在科研育人的外部机制体系建设、激励措施引导、创新文化培育上进一步持续发力,使科研育人工作不断推进并发挥影响力,促进科技创新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共生。

参考文献:

[1]莫莉萍,蒋庆斌,马仕麟.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3):12-14.

[2]陈剑玲.“互联网+职业教育”环境下《塑料成型技术》微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2):84-86+96.

[3]刘鹏刚.高职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04):18-21.

[4]朱晓峰,高创宽.民办高职院校科研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1):36-38.

[5]李炜.大数据环境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2(006):57-60.

[6]尹万东.高校科研育人:价值、意蕴、问题与机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75-81.

[7]范五三,谢兴政.新时代高校建构科研育人体系的动力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807):41-43.

[8]杨浩男,王珊珊,谢青云,张媛媛.课外兴趣实践对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影响[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83.

[9]王晓刚.思辨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下的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体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6):20-21.

[10]邓怀勇,马琴.高职院校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924):38-40.

[11]钟斌.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混编教师团队建设[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1):64-67.

[12]谢鑫.基于学生职业核心素养专本硕贯通培养的第二课堂建设[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3):96-102.

[13]吴慧媛,周春兰.互动式教学视野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10):109-112.

上一篇:BIM在房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下一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