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小学体育中的有效运用分析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小学体育运用游戏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将游戏融入进去,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上课时的主动性,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众所周知,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集体活跃度也很高,但是,小学生的纪律性、对体育课的专业认知程度以及兴趣的持久性都相对较差,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任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体育知识教学,而是要在体育教学的前提下实时关注学生的注意力、课堂积极性、课堂纪律以及学生的安全等问题,“一师多职”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对老师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将游戏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玩游戏,在游戏穿插相关体育知识的讲授,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教学压力,还能够很好的带领学生学习体育。

2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运用策略

2.1合理化创新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设计时,首先,要确保选择的体育游戏适合当前年龄段的学生,同时也应当与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相关,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保障学生能够从中学到新的知识。其次,还应该多多结合当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相关游戏的了解,选择适合学生、贴近学生兴趣爱好的游戏进行课堂锻炼。

比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进行跳绳训练,当学生站好队形进行独自跳绳训练时,往往会有学生在老师注意不到的地方偷懒,并且跳绳练习是一项不断消耗体力的运动,刚开始大部分学生还能认真地进行跳绳训练,越往后学生的注意力越分散,耐力严重消耗,学生坚持不下来而出现偷懒的现象。此时老师可以引入相关的体育游戏,让学生站成一排“跳大绳”。跳大绳相较于学生各自跳绳有很大的区别,在学生进行集体跳大绳时,每个学生都应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而且只有每个学生都准确无误的跳过绳子,保持高度一致,这个游戏才能稳步的进行。在进行这个体育游戏时,每个学生都会参与其中,并且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这不仅能够锻炼每个学生的跳绳能力,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游戏。

此外,体育作为一门任何年龄段都必不可少的课程,体育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当从低年级开始就给学生灌输“重视体育运动、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让学生意识学好体育是为了强健自己的身体,从小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从而有效地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

2.2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互联网也进入课堂之中。由此看来,体育课教学不仅仅只有室外活动,还可以增加室内的互联网教学。教师在开展室内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进行播放。调查发现,有许多男生都将一些NBA球员作为自己的偶像,谈起篮球,他们不仅兴致高昂,还能够与兴趣相投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因此,在学习篮球时,可以在网上选择一些NBA比赛片段在班级内播放,这样的视频能够成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学习一些篮球技巧以便于日后学习模仿。

观看完视频后,老师可以根据视频的内容设置相关小游戏,比如,让学生总结视频中的篮球技巧,喜欢篮球的同学,一定能在视频中找到各类篮球技巧,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进行奖励。运用此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课堂冷场的问题,积极地与学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对相关球类学习的兴趣,增加球类技巧。

上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概念课程案例设计下一篇:中学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