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U气管套管带管出院病人家属健康教育中应用微视频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视频对ICU气管套管带管出院患者的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视频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ICU气管套管带管出院患者家属的管路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带管期间的安全性。

月—2020年9月的100例气管套管带管出院患者的家属,【关键词】微视频;ICU;气管套管;家属:健康教育;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随访;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将患者出院后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并应用微视频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在气管套管相关知识知晓率、气管套管护理操作的准确性以及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家属在气管套管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护理技能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家属(P<0.05),但患者气管切开相关。

选取济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2018年9月—2020年9月气管套管带管出院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标准为:(1)行气管切开术后病情稳定,符合出院条件;(2)需携带金属气管套管。排除标准为:(1)伴有感染和其他严重疾病者;(2)不在本院复诊随访及封闭气管套管者。患者家属纳入标准为:(1)是带管出院患者主要照护者;(2)会使用微信、QQ等进行交流。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100例患者家属,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

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7.66±16.34)岁;试验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09±16.49)岁。两组患者家属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由专职护士在探视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向患者家属讲解气管套管相关知识,并现场示范气管套管取出、清洗、消毒等护理,直至患者家属能独自、正确的实施整个流程。将护理手册给予对照组患者家属,嘱咐其至少要每日温习和操作1次。在出院后5d内,由专职护士进行电话随访,提醒对照组患者家属做好每日气管套管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将患者出院后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并应用微视频实施健康教育。

1.2.1确立微视频健康教育的内容

ICU早期救治中,为改善通气会行气管切开[1]。气管切开即从气管前壁切开,将套管插入其中形成人工气道,再经套管。因此,对气管套管带管出院患者家属给予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院外带管期间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健康教育主要停留在口头宣教和发放手册等形式,存在时效性差、信息量小、人力物力资源消耗大[7],本研究将微视频应用于ICU气管套管出院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观察患者家属现场护理得出的共性问题有:(1)无菌观念不足;(2)气管套管的清洗操作有误;(3)对气切口的评估及消毒不到位。针对以上问题,确立微视频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气管套管的取出、清洗、消毒、气切口消毒、更换气切纱布、气管切开的并发症及处理对策等。

1.2.2设计与制作气管套管相关的微视频

微视频包括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2个部分。理论知识包括:(1)气管套管的构造;(2)出院带管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3)处理对策。以气管套管为例,首先介绍气管套管的内外构造。提醒患者家属若患者突然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疼痛、气切口有血性、脓性分泌物等情况时需及时来院复诊,并用具体案例加以警示。护理操作包括:(1)取出、清洗及消毒气管套管;

(2)观察气切口要点;(3)气切口的消毒方法和更换气切纱布。护理操作部分由专职护士与患者合作演示。

微视频只演示院外延续性护理中需掌握内容,并且通过多方位镜头强调手部动作来保证操作细节的准确呈现[8]。例如气管套管清洗的步骤详细而缓慢地分解为4步,突出演示每个步骤中的关键动作。步骤一,取下气管套管:旋转内套管按凹口方向将其取下;步骤二,刷洗气管内套管的内外表面:用毛刷反复清水刷洗内套管的内外面,直至干净无痰痂、无黏液;步骤三,煮沸消毒:开水20min进行煮沸,冷凉备用;步骤四,放入套管:左手扶稳气管套管外管,右手将内套管轻柔缓慢地放入患者气道,并轻轻地旋转锁住内套管。运用剪映、EV录屏等工具进行编制微视频,并进行必要的慢放、转场、添加要点等给予患者家属更直观的护理演示。

1.2.3应用微视频实施延续性护理

ICU各病室使用电脑和投影仪进行播放循环微视频。探视时先请患者家属完整观看一遍,然后现场操作气管套管的护理操作。针对不会、不正确的部分,反复停顿和慢放微视频,加上专职护士手把手地演示,直至患者家属能独立、正确、完整地掌握整个流程。邀请家属添加重症护理的公众号和带管出院患者家属微信群,将相应微视频发送到手机上,并安排专职护士及时进行疑难解惑。

1.3效果评价

从患者家属回家首次护理时计为开始,至返院复诊封管结束为完成。统一以首次返院复查时患者家属的气管套管相关知识知晓率、气管套管清洗及护理操作技能的得分以及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

1.3.1气管套管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由专职护士采用统一指导语邀请患者家属填写调查问卷。共设有5道问答题,只要能够围绕要点答题,即可计为“知晓”。问题一:气管套管的清洗。回答要点:需要根据气道分泌物多少,酌情每日2次进行消毒。用毛刷反复用清水刷洗气管套管的内外表面,直至干净无粘液、无痰痂;开水煮沸20min左右冷凉备用。问题二:气切口的观察要点。回答要点:每日需要仔细观察气管系带处的皮肤及气切口处的具体情况,如有无疼痛、渗血、红肿、脓性分泌物、皮下气肿等。问题三:气切口感染预防。回答要点:每次做好消毒和无菌操作。每日消毒气切口和更换气切纱布,当污染或渗液较多时需要随时更换。问题四:清洁伤口和污染伤口分别应如何消毒:清洁伤口应自内向外消毒,感染性伤口自外向内消毒。问题五:吸痰的负压数值与操作手法。回答要点:300~400mmHg(40~53kPa);吸痰时应轻柔地左右旋转向上提管;吸痰时间小于15s。

1.3.2气管套管护理的操作技能评价

首次返院复查时,请患者家属进行现场操作气管套管护理操作,由专职护士评估每项操作的手法是否准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评价项目及分值如下:取出气管套管内管及清洗20分;消毒气管套管内管20分;评估气管套管气切口20分;消毒气切口及更换气切纱布20分;无菌观念20分。共计100分,其中总分≥85为优,60≤总分<85为良,总分<60为差。

1.3.3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

以最终封管时评估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来判断,首先选取高年资护士评估,判断困难时再结合主管医生意见及实验室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以(x±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家属在气管套管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对比试验组患者家属气管套管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见表1。

2.2两组患者家属在护理中的对比试验组患者家属在护理操作中获得优、良、差的例数分别为23例、26例及1例,对照组患者家属则为14例、31例及5例,试验组患者家属在气管套管操作能力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干预后两组患者在气切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对比试验组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见表2。

3讨论

3.1应用微视频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家属气管套管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气管套管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

著高于对照组,反映了微视频在临床护理开展健康教育上的优势。可能是由于:(1)微视频能将枯燥的医学理论知识转化成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视频,更易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接受短板,不受限于时间、空间影响应用微视频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家属在气管套管和气切口护理的操作技能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气管套管和气切口的护理操作水平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与罗静等人[11]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由于:(1)微视频更标准化、同质化,避免了临床上不同护士演示时动作流程不一致的问题,更能获得患者家属的信任[12],提升了微视频的参考价值;(2)专职护士结合微视频进行气管套管及气切口的现场讲解与演示[13],强化了患者家属对实际操作流程的印象,降低了不好记、易遗忘的风险;(3)相较于纸质版护理手册,微视频可方便地传输于电脑、投影仪、手机等设备,既增加了患者家属出院后主动学习的倾向性[14-16],可及时纠正护理过程中的失误;还减免了印刷手册的费用,更利于患者家属携带、保存和观看。

3.2微视频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气管套管滑脱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专职护士再三告知患者家属不要随意调节气管系带以免气管套管滑脱有关。而试验组患者在气管阻塞、气切口渗漏及气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应用微视频实施健康教育可降低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与王丽娜[17]等人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气管套管及气切口护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气管套管各项操作难度大、要点多。若仅凭出院前短暂指导,并不容易短时间内掌握。而通过微视频患者家属可实例学习,能更好地识别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且出现问题时能在第一时间内咨询,专职护士可及时给予针对性指导,从而有效降低了患者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对ICU气管套管带管出院患者家属应用微视频进行健康教育进行了效果评价,微视频可提高患者家属院外管路护理的能力,提高患者带管期间安全性。但仍存在局限性,如部分年长的家属因为存在花眼导致视频观看障碍、微视频制作的技术效果有限等不足,可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王淑敏,张爱荣,王晓丹,等.ICU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7):1000-1002.

上一篇:高中英语写作障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下一篇:呼吸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