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员档案管理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在所有制结构、人员变动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对企业的稳定、发展,巩固党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新的课题。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治理、融入生产经营、融入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党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尤为重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基础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员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对党员管理的重要依据,对党组织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党员档案的内容及重要作用

1.党员档案的内容。党员档案是党员身份的象征,是党员从发展、转正、参加组织生活的真实记录。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党员档案。一般来说,一份规范的党员档案应该包含发展党员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其他材料四项内容。发展党员材料指入党申请人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正式党员过程中形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思想汇报、政审材料、入党志愿书、转正申请书、各个发展环节的公示情况、票决情况等材料;奖励材料包括各级党组织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的登记审批表和嘉奖通报材料;处分材料包括党员受到的党纪政纪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民主评议党员中被认为不合格主要事实依据材料等;其他材料主要是党员年度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形成的综合材料、党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育等材料。这些材料构成了一名党员的档案内容,涉及党员身份的各个方面,记录了党员的一生,需要规范保存、合理使用。

2.党员档案的重要作用。党员档案管理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和规范党员档案管理,为提拔干部提供依据。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最核心的是有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党员干部在人才队伍中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党员档案资料作为任用提拔干部的重要考察材料,为组织工作的开展、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加强和规范党员档案管理,有利于教育及管理党员,有利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党员队伍建设包括发展党员,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等内容。党员档案对党组织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做好党员档案管理工作。

二、党员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本单位整理党员档案的过程中,通过全面摸排党员档案情况,逐个列出缺档人员名单和档案材料缺失清单,在摸排中发现了以下几类问题。

1.党员档案材料不完整。多名党员《入党志愿书》中,转正时间没有填写;部分老党员入党时间早,由于档案年代久远,字迹模糊、纸张破损情况,导致信息无法辨认;档案材料不齐全,例如档案材料缺少各类登记表、谈话记录、政审材料等;在入党志愿书、申请书等档案材料中,格式不规范,存在涂改现象。

2.党员档案资料的转递工作不完善。很多党员在任职过程中出现工作调动的现象,一般党员工作调动,其党员档案也应该随着本人一起迁入新的工作单位。由于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个别党员在工作调动后其档案并没有专人进行转递,造成了党员档案的缺失。

3.对党员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党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强,例如,兼职档案员缺乏档案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缺乏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致使在党员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等环节造成了档案材料的缺失。

三、党员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推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对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党员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各单位领导应加强对于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把档案工作的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建立“支部—党委”共抓工作机制,确保党员档案及时归档。

2.创新工作思路,转变管理理念。基于当前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企业要做好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摆脱传统模式的管理框架,从事后收集转变为事前参与,加强对党员档案的前端控制和有效利用。提升管理工作成效,主动为各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充分开发信息资源。

3.建立及完善党员档案管理制度。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相关规定,建立党员档案管理制定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党员档案收集登记、管理归档、保管保密、调档查阅、档案人员管理等制度,确保党员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连续性。建立资料及时收集、定期整理归档的工作机制。确保每发展一批党员,立即完善党员档案,归入相关支部进行管理,确保党员档案归档的时效性。按照党员档案管理的要求,保管单位必须按照“一人一盒”的原则,进行整理立卷。卷内设置应归档的文件目录,按目录顺序逐件编制目录。项目包括:文件题名、责任者、日期、页数、备注(是否复印件),每类目录用彩色隔页纸打印,区分各类档案位置。其次,党员档案管理应该有专人负责,落实责任分工。加大对档案管理设备的投入力度,建立党员档案保管室、配置党员档案资料柜,并做好防火、防蛀、防潮、防盗等工作。最后,党员档案接收的标准,在实践中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部分老党员入党时间早,档案不能与现发展党员一样完整,对于档案中缺失的部分应在卷内目录中做好记录。新发展党员档案的接收标准,按照《天津市中国共产党党员档案管理办法》中档案分类及内容相关规定执行。

4.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力度。要使党员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应着力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企业单位对党员教育实现全程化管理,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党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学习发展党员过程中的流程及各环节产生的材料,将各类证件及登记表及时归档,明确各类表格填写标准,对书写严格规范。

5.加强党员档案信息化管理。随着科技发展及网络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优先普及及应用,深刻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手段,在此形势下,亟待实现档案信息存储、管理网络化、电子化管理。首先利用党员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录入党员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入党时间、转正时间及所在支部等信息,编制全体党员目录。组织关系调动,在信息系统中随时更新,依据党员的转入转出情况,实现党员档案动态管理。其次,注意维护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做好网络安全及保密工作。

6.加强党员档案的转递管理。对于因工作调动、辞职等原因已脱离组织但尚未转出党组织关系的党员,尽快通知本人办理组织关系转出手续,办理党员档案的交接和转移。对于新入职的党员,及时借阅档案,复印相关党员档案,纳入到本单位党员档案管理体系。

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党员档案管理要扎扎实实做到位。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同时,根据工作的需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实现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升国有企业党员档案的管理质量,进而落实从严治党,为党组织建设发挥作用,进而创新党建引领模式,以党建带业务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参考文献

[1]覃燕春.加强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档案管理,2020(3)125-126.

[2]岳桦.新形势下改进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工作指导[J],2020(4)11,19.

[3]天津市中国共产党党员档案管理办法(试行)[S],2014-9-23.

上一篇:饭店企业网上评论管理对策下一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男护士对新护士标准化培训真实体验的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