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项目学习法是一种以驱动问题为核心,管理与体验项目学习为过程,将“教”与“学”相结合,师生共同参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英语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建构英语知识体系,还能培养学生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本文以具体的初中英语话题教学设计为案例进行研究,探讨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项目学习;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一、项目学习法的概念

项目学习法(Project—based Learning,PBL)就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通过合作、参与、调查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项目”作为学生学习的形式,“成果”作为任务达成的目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引领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和探究,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审视自我、认知自我,从而学会理性判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项目学习法是一种颠覆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理念,反过来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相互学习、交流,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更有效地达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

二、基于项目学习的英语教学现状

教材作为课程实施的核心部分,它在众多教师的心中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但自2001年课改以来,这个信念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同时,自2002年起,教育部门曾多次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外语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从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只讲授书本上的语言知识的英语教学模式已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项目学习法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调动和潜能的发掘。

2014年教育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7年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构成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新时期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坚持“以终为始”的设计原则,以项目的形式重新规划教学内容,并设计与所讲内容关联密切的项目活动。学生能够围绕教材主题,通过课前布置任务,课上提问、解释、分析、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课下整理、设计项目成果等方式,在真实情境中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升思维品质、实现学科育人。

三、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Thomas总结出判断一个项目是否适用于项目学习的五个标准:基于项目的学习位于课程设计的中心而不是边缘、项目定位于促使学生学习课程核心概念和原理的问题、项目可以使学生参与有教育意义的调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驱动性、项目是真实而非构想的。基于此标准,本案例以人教版教材话题整合“计划与安排(Plans and Arrangements)”为项目主题,内容包括八上“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ood time”,八下“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四个单元的内容。

为了让祖国的发展根植青少年的内心,同时符合项目主题“计划与安排”,笔者确定了呈现形式为《我和2035有个约》的职业规划。项目的驱动问题为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才能实现终身发展,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项目的教学计划虽然由教师设计和主导,但是学生是项目实施的中心和主体,教师应当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担任指导者和帮助者。项目活动的开展形式采取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借助网络平台查找资料、整合资料,并进行有创意的组织编排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

基于项目学习的话题整合实施步骤分为项目规划与启动、实现项目终点需求的知识链、达成目标的任务链、掌握知识应用的基本训练、知识综合运用与生成的训练、项目成果展示前的准备、项目成果的呈现与评价方式七个环节,各个环节在难易程度上采用螺旋上升的设计方式,每一环节的起点为上一环节的终点,充分体现了“以终为始”的设计原则。下面将详细介绍项目环节。

(一)项目规划与启动

首先教师介绍此项目主题“计划与安排”和最终要达成的项目成果《我和2035有个约》的职业规划。根据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个人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以个人意愿为宗旨,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分组。依据已分好的组别层次差异,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单,查找学习资源,开启此项目的学习,如预测2035年稀缺职业,分析中西方国家职业文化的不同等。

(二)实现项目终点需求的知识链

通过对职业信息的初步探索,引发学生对职业话题的深入探究兴趣,教师引领学生全面分析教材,并自主对整个四个单元的词汇、句式进行语言知识的整合,归纳出能够为最终呈现职业规划成果服务的语言支架。最后,布置学生观看专业职业规划视频的任务,为下一步骤的“职业微体验日”奠定基础。

(三)达成目标的任务链

基于已知的关于职业的词汇、短语和句式,在真实情境“职业微体验日”(Career Day)下,学生要能够有效地使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验的职业,通过观察、采访、实践,感受职业微体验,并形成对特定职业的自我理解和感悟,预测未来2035年工作的趋势,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检验学生,经过此次体验后,职业的选择是否会发生改变。

(四)掌握知识应用的基本训练

学生走访并体验了不同职业,按照小组总结职业微体验,分享体验过后的感受,以及是否对职业的规划有所改变,并根据变化重新按兴趣工作分组。为了达成职业规划,教师提供语篇支持“How to make a resolution?”引领学生思考未来从事的工作和现在自己的差距,制订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同时共同制作约定卡,为最终的成果做好铺垫。

(五)知识综合运用与生成的训练

学生观看未来职业视频,总结出从目标职业、职业内容、职业前景、职业体验、长短期职业规划等方面书写《我和2035有个约》。小组内根据语言知识储备、个人能力水平、个人意愿等选择不同的项目呈现形式,如手抄报、书写和演讲。教师首先展示优秀的手抄报,学生总结英语手抄报的要素并整理手抄报制作要点。其次,学生在第二环节已经了解书信的格式,并进行过仿写训练。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语篇,以读促写。再次,学生观看英语演讲视频,完成任务单,汇报总结如何书写演讲稿并形成演讲稿评测表。最后,小组内完成并分享作品,组员互批并按照测表或要素打分,选出优秀作品。

(六)项目成果前的准备

教师检查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利用鱼缸式讨论法,引导各组组内、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点评、修正。最后对小组生成的手抄报作品、国旗下演讲稿、给未来的自己写的一封信进行检查以及指导修改,以保证最后学生的呈现能够顺利进行。

(七)项目成果的呈现与评价方式

按照不同的三种形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最终的呈现。组织教师、学生以及有可能涉及到的人员,针对项目活动的阶段性作品、最终呈现作品以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知识技能表现等进行评价指导,采取阶段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并作出反馈促进后续的学习活动更有效地开展。

本项目活动的设计以畅想2035年远景职业为入口,使学生形成初步职业规划意识,再通过观看专业的职业规划视频,以社会实践为平台,参与感受职业微体验。学生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沟通交流,形成对特定职业的自我理解,并能以口头及书面等不同方式的输出,从思维层面和文化意识层面充分理解职业文化,创造性地表达活动成果,展现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创新表达三类活动的有效实施,从多角度体现了新课标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以达到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学习法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作用十分关键。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预先提供足够的知识框架,鼓励学生自信积极地参与其中,在体验中思考,在实践中感悟,发展学生批判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做好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格,发挥项目学习法在英语教学中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肖.项目学习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107—108.

[2]朱斌谊.基于网络的项目学习:英语教学可资借鉴的方式[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8(19):55—58.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下一篇:基于情感激励在馆员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