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农业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根本在于农业人才的培养,地方农业高校是培养农业人才的摇篮,是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奠基石。因此,努力培养好地方应用型农业人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自2010年以来,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围绕“服务地方农业生产,提升农学专业办学水平,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优秀农业人才”为办学宗旨进行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利用问卷调查法和面对面咨询的方法收集了农学专业的毕业生和在校生的综合能力、个人素养及观念变化等方面的情况,并进一步对这些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尤其是对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考研就业率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建设需要结合江西区域的农业发展状况努力探索出一套既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又能促进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农学专业;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学生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强调,未来十年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2]。农学专业是培养农业生产高层次人才、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摇篮基地[3]。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深入推进,未来的农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是越来越大[4]。因此,加快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培养出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要求的农学类专业毕业生,不仅对毕业生实现自身价值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乃至整个经济建设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农学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农科专业的学生就业相对更难,但作为农业大国,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相对较大。就业情况与社会需求的反差说明农科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5]。根据当下的时代发展背景,我们针对宜春学院农学专业毕业生对于本专业学科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约55%的毕业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加强农学专业建设力度,约39%学生认为有必要对农学专业建设进行改革,只有2%的毕业生认为农学专业建设改革没有实际意义。通过进一步调查,有许多毕业生认为,早期的农学专业培养目标过于单一,教学内容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有一定脱节,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农村发展的实践机会较少。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努力改善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加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大力开展不断线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意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通过农学专业建设让学生充分了解要成为一名职业人员所具备的素质,进而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投入更多精力,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深扎专业,在这过程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也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能力。根据调查结果(图2所示)可知,在校大学生中,50%的学生认为专业建设中课程改革优化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约43%学生愿意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只有7%的同学认为没有太多的改观。因此,完备的农学专业建设能积极地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提升学生在个人职业规划中的自我认知。

图2不同年级在校学生对专业建设改革的认可度调查结果

2.2专业实践技能得到提高

专业实践技能是评价大学生综合技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农学专业建设要重点加强专业实践经费投入,通过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多种方式的组合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针对实践课程的学习效果,我们在2017级、2018级、2019级三个年级中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59%的学生认为实践操作能力有较大的提升,能达到专业技能过关的程度,约4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实践操作能力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实践技能还不能自我认可,这部分学生主要是2019级和2018级的在校生比较多,而2017级学生自我认可度较高。因此,随着专业知识学习的加强,学生专业能力逐渐得到提高,自信力也逐渐得到加强。

2.3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加强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要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协作能力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长期以来,宜春学院在农学系专业建设中努力把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进行研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在课堂改革中,主要是强调团队合作,实行小组合作制探讨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中,主要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实践实验项目;而在科学研究中,则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科学问题。通过以上多元化方式的推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明显加强,学生在学习研究中开始有意识的组成研究小组参与老师科学研究,从而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

2.4考研升学率及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加强农学专业建设,农学专业师资力量得到明显加强。如农学系先后成立了作物生产技术和分子与生化等教研室,形成了水稻育种研究、油菜育种研究、苎麻育种研究等科研团队,这些促进了实践教学专业教师队伍形成、使教研相长,并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另外,我们从学生大一、大二期间开始实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通过全程导师制使学生能较早进入到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够较早完成毕业论文相关工作,又能够为后期考研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近几年来,农学专业学生考研率逐年上升,从13年考研录取两人到18年录取20余人(调查结果见表1),录取学校也从普通大学到重点大学,而且录取到重点大学学生的比率也大幅增加,其中13农学1班13名考研学生考研录取率甚至达到了100%而被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另外,近年来,学生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达数十余项,在<<杂交水稻》等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而且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从事了与在校研究相关的工作。

5对就业情况影响较大

在农学专业建设中,我们坚持现代企业人才观,坚持从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以及与企业合作等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以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至今为止,我们已与20多家农业企业、10余个科研院所和高校、30多家就业实习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在寒暑假期间,我们要求学生到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相关内容实训,或组织学生去相关农业企业实习实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生产实践中去,以期能更好地让学生同社会接轨,加强学生同企业的融合,从而提高实践运用能力。根据最近几年我们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企业评价反馈情况调查来看,近些年农学专业学生就业表现多样化,往年毕业生一般多就业于饲料、销售等公司,现在主要就业于生态公司、有机农业公司等,即就业在新农业方向的人数大大增加。另外,近五年来,农学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0.12%。由此可见,学生适应社会、快速进入工作等方面的能力通过专业建设而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学生社会认可度也不断提高,就业形势也越来越好。但是,这对农学专业建设后期的持续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建设改革情况

1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是以“服务地方农业生产、提升农学专业水平”为办学宗旨,以“拓宽农科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农科学生创业素质”为目的,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较强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农科应用型和创业型人才。因此,从2010年开始,我们积极进行顶层设计,把培养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认真改革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重点是把“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把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确立技能培训体系的核心思想放在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地位。具体来说,主要是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专业培养特色、学位要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至今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2011版、2013版、2015版、2017版,2019版共5版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同时自2017级农学专业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3.2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根据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传统的、程序化的课程体系转变为模块化课程体系[6];减少理论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大幅增加实验和实践课程的时数,如专业课教学课程、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企业课程、卓越农艺师课程、毕业实习课程、创新创业训练课程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促使课程体系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全过程包括实验教学、课程实习、农业生产实习、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创新实践和学业水平考核(毕业设计)。我们主要通过项目化、课程化运作,使农学专业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农业实际结合起来。近年来,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已立项9项省、校级教改课题和市级社科课题,建成校级以上重点建设课程3门,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

3.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农学专业是宜春学院传统优势品牌专业,也是国家特色专业。要提高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在专业建设改革中,我们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手段,积极推广“教—学互动模式”教学法,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直接到农业生产基地进行模拟教学和技能训练等。如在案例教学中,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们已顺利完成了25个精选案例的撰写。

3.4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宜春学院农学专业学生主要来自本省各地,毕业后面向当地农业相关领域就业。学校地处赣西地区,区域农业资源丰富,对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区域条件。为了适应国内外高校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我们从2010年开始,农学专业就把围绕“服务地方农业生产,提升农学专业办学水平,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优秀农业人才”为办学宗旨进行了多年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农学专业在江西省同类本科专业综合评比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长期以来,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作为宜春学院2010年教育部项目“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宜春学院项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江西省科技厅项目“作物学重点学科”、2014年江西省科技厅项目“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重点实验室”、2016年江西省科技厅项目“作物学重点实验室”、2016年宜春市社科规划项目“地方应用型高校农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实践与发展研究”、2017年宜春学院项目“优先设置和重点建设农学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培育点(学术型)”、2018年宜春学院项目“作物学优势型学科”、2019年宜春学院项目“农学专业优势专业”、江西省教育厅项目“高校学科联盟”等的重要研究内容。

近年来,我们还积极利用国家级、省级、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名师和赣播555工程人才、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校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校级精品课程以及校级教学团队)建设成果加强各项科研平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动手及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现在农学专业现有仪器设备总值2200多万元,单价10万元以上仪器30余台套;实验室21个,总面积达1250米2;拥有江西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平台;宜春市水稻育种重点工程中心1个;成立了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5个校级研究所。已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宜春市农科所,萍乡市农科所、江西先农种业、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等14个科研院所、20多家涉农企业、30多家就业实习单位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2个,大棚温室3个。还从2017年开始采取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其主要做法是,全体教师实行一名导师带1-5名学生,对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并对学生大学四年的思想动态、专业学习、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毕业设计等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和培养,并记录在案。全程导师制实行淘汰机制,双向选择。通过实行全程导师制,以创新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针对农学专业的特点,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加强培训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先后从国内多所知名农业院校引进博士、硕士做为专业教师和实验教师,选派部分青年教师到农业企业实习,参与生产实践,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从科研院所和基层生产单位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杰出人才对农学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指导,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出去到国内外大学或科研院所进行深造或培训,提高学历和学位,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农学专业现有教师2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8人,讲师3人;博士20人,硕士4人,本科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宜春市优秀后备人才6人。现在,农学专业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基本上100%的“双高”教师队伍。

农学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改革

1学生职业规划欠缺乏

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对课程、专业设计了解不深,又缺乏对自身综合优劣势的认识,会导致职业规划不明确,进一步则会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会产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随大流做事情,学习效率低下,整体素质提升缓慢等问题。我们分别针对农学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对本专业培养模式了解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1%的在校生对本专业培养模式基本没了解,25%的学生只是听说但未具体了解,46%的同学只是有个简单认识,而只有8%的学生不仅了解,并且可以针对专业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意见;而毕业生中43%学生基本没了解,24%学生约只是听说但没有具体了解,25%学生大致了解概要。可见,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情况,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认识都不够,只有对专业、对个人有了清醒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因此,农学专业建设要针对这个问题加强学生教育,并制定出一套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的学习建设体系。

4.2农学专业课程建设与“服务地方”办学定位

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

目前,高校课程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与时代相脱节的现象,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我校也不例外。因此,地方性高校尤其需要结合地方区域性和特色性,积极开展一些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相关活动和课程。下一步我们主要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结合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类课程,以期能更好的服务地方,扎根地方,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4.3实践教学有待进一步强化

根据调查学生反馈的结果,在校大学生中45%的学生认为课堂改革后,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加了不少实验课,自身动手能力稍有点变;25%的学生认为挺有变化的,但是对自身没有大的帮助;45%的同学认为,与外校学生在实践能力上相比较弱。而毕业生中5%的学生认为大学学到的实践技能非常好,37%的学生认为自己实践能力较好,54%的学生认为仍缺乏动手实践践能力。总体上,通过农学专业建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但是实践教学比例还须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内容还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也有待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与考核方式须进一步进行改革。

结语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地方本科高校为了适应社会需要,提高办学水平,其农学专业建设必须从多方面考虑,从多元化入手,不断探索创新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建设的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和能力,以期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地方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对我校来说,学校就是要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为专业建设的目标最终是服务学生,所以,必须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培养情况和要求等方面有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努力采取措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学生在各种平台的学习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钰.大学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5.

[2]许春东.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2):47-50.

[3]刘向东,马启彬,宋瑞凤.拔尖创新型卓越农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6,(18):283-285.

[4]周平,唐天向,海梅荣,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农学品牌专业打造———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1):60-64.

[5]刘桂智.地方高校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13(6):45-49.

[6]孟桂元,周静,金晨钟,等.地方本科院校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135-136.

上一篇:桥涵加固施工技术规程分析下一篇:基于安卓平台的图形信息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