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从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世界也正进行着从信息时代进入到大数据时代的转变。全新的时代背景也更新了对企业的要求,为了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充分保持市场竞争力,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开展对内部更有效管理模式的探索,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若管理形式一直墨守成规,必然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文章就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应如何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时代的浪潮中存活下来,是企业管理者时刻思考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的普及改变了企业传统的运营模式,大幅优化企业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速度,让其工作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为适应社会环境,企业都开始探索更先进有效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实现企业和外部交往的桥梁,针对财务管理进行探索和研究可以发现企业运行中的问题,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是IT行业的术语,字面意思即为巨型数据的集合,且超出人类一定时间内处理数据的能力范围,必须借助于新型技术手段才能完成对海量数据的搜集和处理,并且能快速从其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的重要性并不只在于数据量的“大”,更在于对数据价值的发掘。如果把大数据比作是一种产业,那么实现产业变现的关键在于提升对数据的处理能力。通过处理方式和模式实现产业变现。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因素,早已渗透到每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中,也渗透到人们生中各个角落,通过对数据的客观分析和应用,影响人们的主观判断。比如电商软件早已应用大数据分析人们的购物喜好,购物页面千人千页,极大程度提升了软件的针对性,增强了人们的购买能力。虽然目前国内各企业对大数据的应用还处在摸索阶段,但是也体现出一定的市场价值。

大数据主要拥有以下几个特征:容量大、种类多、速度快、价值密度低。当前大数据时代虽然信息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处理数据的能力并没有随数据增长速度一起成长。只有不断提高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满足大众对信息的需求。

由此,文章就上述影响及弊端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大数据时代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提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财务管理是指在企业经营中对资金的分配手段,包括购置资产、融通资本、管理运营资金以及对利润的合理分配,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计算和确认都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手段,因为传统管理模式中未能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使得企业反馈给财务部门的数据经常出现信息不全、数据杂乱、分类不标准等现象,为财务部门整理财务信息增加难度,财务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也因此下降,使得出具的财务报表并不能完全发挥其本质作用。大数据时代对互联网和各种信息工具的应用大幅缩短了搜集财务数据的时间,极大减少了财务数据的整理时间和工作量,能更高效地为企业服务。

(二)提高数据准确度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加快了发展步伐,也开始转变管理企业的思路,在海量数据的处理中,势必要对传统财务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优化,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通过对财务数据的精准处理,能使企业的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表更全面准确,让企业发现运营阶段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三)提升财务人员素养

传统财务工作中,财务人员基本采用人工整理、记账、纳税核算等工作,对财务工作的认识更偏向于“记录”。随着企业对加大市场竞争力的需求,企业对资金的分配更加多样化,财务工作的工作重心应从“记录”向“分析”转变,分析投资的方式、分析购置资产的必要性、分析利润分配的合理性等,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更加综合与全面,要求财务人员能将海量信息的重点直观地呈现给管理人员,为企业的经营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弊端

(一)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对现有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如何下手改革、从何处改革是让企业管理者倍感头疼的问题。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在这种思维下,部分企业更关注对业务部门的督促和对销售人员的管理,忽略了对财务部门的重视程度,单纯地将财务部门作为后勤部门,只负责记录企业财务数据、负责薪资的相关操作,未能完全开发其“管理”的作用。财务人员长期的工作惯性使其习惯于完全执行领导命令,缺乏数据搜集和整理的能力,缺乏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工作模式也延续传统方式,未能充分完成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可进行的投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不能提出建设性意见,阻碍了企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二)财务管理水平不足

大数据的储存、分析、提取和应用都和云计算密不可分,企业若是想全面提升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水平,势必要完成对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应用,并且需要搭建简洁高效的财务管理系统,以此来完成对财务数据的处理,进而获得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反馈。但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并不具备开发信息化财务管理软件的能力,对市面上已开发好的财务管理软件也是持观望态度,并未引进到企业财务的日常工作中。企业在运行中信息的传递也有延时性和不对称性,影响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进而对财务管理的效率产生影响。造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因为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各自独立,交流本就较少,并且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审批流程,业务人员有时会因为审批问题与财务人员产生矛盾,同事关系也会给信息传递带来阻碍;二是因为企业内外部未能达成统一的信息标准,进而造成内外部信息匹配效果差,传递速度慢,造成企业管理决策存在误差。

四、大数据时代下创新财务管理的举措

(一)优化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和管理监督三个功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思路,更利于企业集中化、标准化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正确认识现代化大数据理念,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企业应在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抓住发展的机会,具备面对挑战的能力,树立科学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增强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为企业发展蓄力,厚积薄发。

(二)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面对海量的财务数据和信息,企业应组件专业团队,搭建更贴合企业运行模式的财务管理系统,加强对市场环境的调研和分析,时刻保持对业内信息的敏感度,加快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系统的搭建应以云技术为核心,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作用。在引入相应财务管理软件时,应针对本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进行个性化改进,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更好地为财务管理工作服务。

(三)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执行人员为财务人员。目前企业中的财务人员普遍存在财务知识储备陈旧的通病,且部分年纪较大的财务人员对先进信息技术迟钝,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带来阻碍。为改变这种局面,企业应加大对财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投入,提高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要求财务人员每年都要参加各地区会计网的继续教育,适当可要求财务人员提升其职业证书的等级并参与信息化办公,保证财务人员掌握最新的财务政策,时刻为企业财务管理注入新鲜血液。

五、结语

在国家向大数据时代全面前进的进程中,企业如何抓住机遇,依托于云技术完成对数据的储存、分析和利用,优化财务管理制度,管控运营成本,提高流动资金储备,将企业经营的利润做到最大化。财务数据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最关注的数据之一,大数据时代下的财务工作人员,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还应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信息化技术。大数据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应积极主动,做好自身建设,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雅琳.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8(4):210.

[2]张敦力,罗炫,葛林.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8(24):54-57.

[3]李红.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环球市场,2019(5):83.

[4]周围.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永川区中小企业为例[J].智富时代,2019(5):1.

[5]裴子漪.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4):60-61.

[6]马宏杰.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

[7]牛静.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研究[J].职业圈,2018.

上一篇:创造性背叛性的历史语义和翻译文学的归属下一篇:从管理会计角度研究海尔集团海外并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