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小学少先队工作开展策略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少先队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开展活动时,要协调各部门关系,得到学校的支持,也要依靠少先队自身的工作储备和积极努力。活动的开展除了要靠加强对少先队的管理,还要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注重活动内容的趣味性,调动所有队员的参与兴趣。同时,辅导员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中教师要积极树立榜样,发挥教师感召力和吸引力的榜样作用。只有多方配合,才能开展好少先队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的教育作用。探讨如何运用有效的策略开展好少先队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少先队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少年队;策略;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让学生懂得,学会做人做事,要从少年时代开始努力。少先队工作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和承载者,是小学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有力推手。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更加重视少先队的教育功能,同时也对少先队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少先队工作中,大队辅导员如何运用有效的策略开展好少先队工作,更好地发挥少先队的教育功能呢?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来谈一谈。

一、学校的支持是少先队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学校领导及教师对少先队工作的支持,是小学少先队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保障。如何才能让学校领导及教师重视少先队的工作呢?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少先队工作的教育作用。少先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发挥着重大作用。新课程改革以后,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少先队的工作正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所以全体师生都要重视少先队的教育作用,支持和参加少先队的工作。其次,学校领导要在态度上起表率作用。学校领导对少先队工作的支持,能有效地影响和带动全体师生对少年队工作的支持。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教师和学生身上的担子都很重。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少年队工作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提高帮助不大。所以在对待少先队组织的活动上,很多教师和学生的态度是消极的,他们认为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参加这些活动,不如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上课、学习上。例如,少先队组织的“雷锋月学习雷锋”系列活动,大部分的教师认为,日常生活中,多做好事一样能达到效果,没必要专门花时间组织活动。聆听了大部分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后,学校领导认为,少先队组织的学习雷锋系列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正是基于校领导的这种观念,很多原本不赞同的声音没有了,少先队的学习雷锋系列活动得以成功开展。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少先队工作高效开展的重点

少先队工作要顺利且高效地开展,既要借助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性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之一,要求少先队自己定计划,做事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做少先队组织的主人。但是由于少年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有限,其自主性还要与少先队辅导员指导和帮助相结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具体来说就是在开展少先队工作的时候,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己做主,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辅导员要给予一定的帮助,保证活动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三、加强管理是顺利开展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保障

加强学校少先队的管理工作,提高少先队员的素质是顺利开展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要注重对少先队员的管理。加强对学校少先队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 不断完善少先队组织结构建设

现在很多学校的少先队组织人员少,组织结构不健全,这些都影响了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所以,要不断发展和壮大少先队,不断完善少先队的组织结构。那么,怎样发展壮大少先队?首先要立足班级,在班级中选拔优秀的学生参加校少先队,如根据一定的比例在班级中选出优秀少先队员,对优秀少先队员进行培训,让成员了解少先队的作用,了解少先队如何开展工作。其次要完善少先队建制,大中小队组织都要健全,切实加强组织建设。

2. 进行制度化管理

小学生的自律性差,做好对少先队员的管理工作,必须进行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的关键是如何落实,其中有效的措施如做好奖惩措施、对遵守规章制度的成员进行必要的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的成员进行惩罚。

3. 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结合队员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了解,培养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促进少先队工作能力的提高。例如,辅导员可以组织少先队做游戏、比赛、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等。

四、富有趣味性是少先队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

把有意义的少先队工作做得更有意思,提高少先队活动的趣味性,是顺利开展少先队工作,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保证少先队活动的趣味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少先队活动要注重层次化

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分年级设计活动内容,这样才能让孩子接受。例如,为了让活动更加生动活泼,让队员受到教育,各年级的活动形式应该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游戏活动,而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竞技赛的形式。再比如,在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活动中,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开展“比一比谁的队礼最标准”游戏比赛,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辩论赛和故事会的形式来开展活动。

2. 少先队活动要回归自然

众所周知,“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开展活动时,要尊重孩子的这一天性,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带领队员在玩中学习,玩中成长。例如,在开展“保护地球家园”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接触自然,了解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地球,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

3. 融入趣味运动,培养团队精神

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健全发展,而且加强了学校德育的功能,同时构建了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茁壮成长奠定了基础。“拔河比赛”“盲人过河”“两人三足”等这些需要学生之间默契合作的游戏,更能考验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这些充满娱乐性的体育活动,能够快速地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参与活动的热情,不仅强健了学生的体质,更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课程。趣味运动,不只是让学生快乐地做游戏,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增强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树立榜样是少先队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助力

小学生模仿力强,为了提高少先队工作的有效性,可以树立几个积极正面的榜样,为小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形象典型和行为模式。有了具体的行为模式就可以把抽象的道德认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启发儿童主动按道德行为准则行事,提高学习的效率。另外,小学生可以用榜样来对照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主动克制自己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榜样是直接通过正确的、具体的行为去影响、带动学生,而不像教师的说教,是一种民主的教育方式。不带强化性,并且没有教师的主观影响,因而具有较强感召力和说服力。因此,学校在开展少先队工作时,要善于树立榜样,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来提高少先队工作的有效性。树立榜样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榜样具有典型性;第二,榜样具有教育意义。例如,在开展“勤奋好学,关心集体”主题活动中,教师选了一位家境并不富裕,但是刻苦学习、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的秦同学作为本次活动的学习榜样。秦同学父母经营一家早餐店,家境并不富裕,由于早餐店事情多,每天很早秦同学就起来帮父母做事,接近上课时间才一路跑向学校。尽管家庭条件一般,但是每次班里有同学需要帮助,他都会热心帮忙,受到班上同学的喜爱。教师要组织活动时,他都积极参与并主动帮忙。教师把他树立为典型,号召其他学生向秦同学学习。在秦同学的影响下,学校掀起了一场学习风。大家都在向秦同学看齐,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学习上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活动,在班级热心地帮助同学,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当教师的好助手。

总之,作为培养实现伟大复兴梦的接班人的少先队组织,一定要坚持把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作为工作主线;坚持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遵循新时代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着力打造思想先进、团结有爱、活泼向上的新时代少先队组织。

参考文献

[1] 刘欣.少先队辅导员做好少先队工作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6(22).

[2]杨燕春.“互联网+”背景下少先队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现代交际,2018(2).

[3]曾慧琼.如何在少先队活动中发挥育人的价值[J].名师在线,2019(8).

[4]文辉.少先队活动的道德教育意蕴及其实现[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上一篇:游戏闯关教学法在中等职业机械CAD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抓好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