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工作方案(精选2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七五普法工作方案(精选2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七五普法工作方案1

作方案为继续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落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执法、谁首先要守法”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深化“法律七进”活动,切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结合我县档案工作实际,制定2020年七五普法工作计划,确保档案法制宣传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现将2020年七五普法工作方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保障实施

领导对“七五”普法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按全县“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求,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研究安排本单位“七五”普法工作。为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成立了“七五”普法领导小组,由馆长亲自担任组长,副馆长担任副组长,各股室人员任成员。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普法学习、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制定各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在本单位建立由一把手亲自挂帅,亲自抓,各股室加强协调,整体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网络,为广泛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普法治理工作内容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档案法治宣传教育,服务精准脱贫和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二是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对档案的合法需求,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学用结合,普法并举。坚持档案法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全面推进依法治档。四是分类指导,注重实效。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对象和不同时期的特点,确定档案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依法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五是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积极研究和把握档案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律,探索档案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式,拓展工作领域,完善工作机制,体现档案法治宣传教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

三、进一步加强档案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行力

积极组织档案执法人员参加法制工作和依法行政专题培训,提高档案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法律素质,营造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的良好发展环境。执法人员严格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完善执法公示制度。

四、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要继续深化“档案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寺庙、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5月法制宣传月”,积极开展“6·9”国际档案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档案法制宣传周等活动,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效果。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互联网、移动通信、法律图书、媒体专栏等便捷、有效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推动档案普法向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方面延伸。

五、深入学习,扎实推进

采取集中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抓好干部的法制知识学习。将以全县统一实行普法考试为契机,将精心组织本单位规模的法律知识学习和辅导,并采取集中学习、日常自学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干部进行了辅导培训。同时结合实际工作中对《档案法》的贯彻实施,加强对全县各单位档案员进行培训等,有效推动了普法和依法治县工作的深入开展。

七五普法工作方案2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基于“法律七进”活动,结合本乡实际,深入推动“法律五进”活动(进机关、学校、寺庙、村社、企业)。扎实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创建和法治宣传,扎实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推动形成全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梅家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内容

1.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作为重大任务,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观点、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指导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组织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围绕迎接党的胜利召开,认真组织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宣传宪法至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理念,大力宣传宪法基本原则和内容,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相信宪法,真诚信仰宪法,主动运用宪法,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深入学习宣传以国家基本法律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形成自觉守法、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为党的的胜利召开、乡党委、政府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3.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作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注重学习宣传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脱贫、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和谐梅家建设;大力宣传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动绿色梅家建设;大力宣传国家安全、国防法律法规、公共安全和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法律法规,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风险意识、预防能力和国防观念,推动平安梅家建设。

三、普法对象和要求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广大公民要结合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机关单位职工、青少年和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

(一)加强领导干部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执政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要大力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机关单位职工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要培养干部职工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

(三)以培养自觉学法、守法意识为目的,大力强化农村青少年法制教育。针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推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社会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全面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爱国守法意识和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注重进行法律启蒙、法律常识、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培养自护意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守法习惯。重点学习宣传以《宪法》《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为主体的相关法律法规。

(四)以逐步提高群众法律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农村法制教育。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引导群众树立遵纪守法观念、依法开展生产经营观念和依法维权观念;着力培养和增强参与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管理的能力,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通过开展“送法下乡”、培养“法律明白人”、以案说法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把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在进城务工人员管理活动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工作。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各村、单位府要始终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完善领导定期会议制度、工作督察制度;要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检查、督促,保障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制定年度计划,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二)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宣传园地建设,完善公共场所的固定宣传设施,并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加强服务阵地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三)加强农村法制宣传队伍建设。各村要配齐配强专兼职普法干部,明确普法依法治理联络员,培养普法骨干。积极组织参加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增强普法干部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着力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

上一篇:部队述职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计算机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