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企业会计工作的创新模式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数据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的业务效率,带来了管理上的便利。特别是在财会工作中,大数据的应用是工作方式方面的创新,不仅提高财会工作质量,还带动企业的经济增速加快。论文着重讨论企业在应用大数据系统的环境下,财会工作中突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创新性的工作思路,以期提高财会的工作质量,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会工作;创新

1引言

企业的财会工作主要是经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经济方案的编制等主要内容,这些工作具有数据量大、信息统计分析复杂等特点,造成企业财会人员往往工作压力较大,这与其工作内容和性质有关。而大数据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对信息的收集进行自动化的收集和分析,减轻会计人员繁重的工作量,并能够提高工作质量,进而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靠的信息数据收集能力,有助于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经济决策,规避管理上的风险,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2大数据概述

2.1大数据系统的定义

大数据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载体,网络信息为基础发展出的一项应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衍生品,其用途广泛,因此,对其定义较难,简单总结,将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根据信息内容的特征和联系进行分类,从而应用于发现某些规律,提高相关行业的工作效率。当前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在各个企业都大量应用,甚至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那么这就为大数据系统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2大数据系统和企业财会工作之间的联系

企业的财会工作包含内容众多,其中的会计凭证、财务报表等统计量、计算量十分巨大,需要消耗会计人员更多的精力。在以往的财会工作中,企业为了确保财会工作的顺利进行,往往不遗余力地投入人员、投入成本。而当前大数据系统的应用,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自动化办公条件,对类似的信息统计和整理具有明显的作用,降低了人工成本。但随之而来的,传统会计工作将大量地失去饭碗。

3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面临的问题

3.1财会工作的观念更新缓慢

在当今信息时代,各行业发展迅速,得益于大数据系统的构建,知识信息传递也越加快速和高效。这就要求财会工作人员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工作,但不少财会人员墨守成规,不愿接受新的工作模式、方法,造成工作被动。

3.2财会工作的风险意识不足

大数据系统是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网络风险是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而不断升级的,不仅仅是病毒的袭击,更常见的是财会人员的疏忽,对工作风险意识不足,内部公文、数据的传输随意使用保护密级较低的软件,这都会造成重要的信息泄露。对于财会工作来说,其严谨的数据信息以及涉足企业内部机密的信息一旦泄露,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3财会工作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在大数据环境下的财会工作需要投入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例如,一些运算能力较强的服务器,高传输速率的路由器、交换机,以及运行能力更强的计算机等。这都是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的必备的硬件设备,还包括一些软件系统,如财务共享服务、云端技术、云计算等,这些都需要企业不断革新,增加投入。但当前很多企业的投入不足,致使大数据环境构建缓慢,耽误企业的发展。

3.4财会工作的沟通不够及时

大数据环境下,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的构成,减少了部门的劳动强度,其中流程化是信息化办公的重要特征,在这种方式下减少了频繁的沟通交流和商讨,让各项工作有了固定的流程,并由机器辅助完成。但作为财会部门,涉及企业的经济核心管理,牵头诸多部门,一些既有的流程过于死板就会起到反作用,这时候财会部门的协调沟通作用十分重要。当前很多的财会人员反而不擅长或不喜欢主动沟通解决问题,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小作坊式的记账和支出的模式之下。

3.5财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欠缺

大数据的运用发展速度极快,又对企业的管理方法具有诸多重要的好处,但人才的培养和适应需要时间,这就造成了目前大多数企业即使运用大数据系统辅助企业的财会管理,但人员仍旧是传统财会工作模式下的人员,其应用新技术的业务素质适应缓慢。

4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的创新模式

4.1树立新的企业财会观念

当前大数据应用环境越加浓厚,多数企业都在使用大数据系统,但使用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这主要是人员的思想观念问题。为此,一方面,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员工首先明白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的优点等;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专业人员要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改变其思想观念,例如,财会人员在大数据环境下的业务模式,可以外聘专业的讲师,在结合财会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应用方面进行培训,逐渐地让大数据的使用深入财会人员的工作实际,减少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抵触心理,从而促成大数据系统的深入应用。

4.2增强财会风险的控制能力

财务人员控制风险的能力,包含企业的发展风险和大数据系统本身的风险。

第一,企业的发展风险方面,财会人员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对财务信息的监测和预测活动,同时,要通过运用大数据系统构建分析企业经济模型,给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减少传统财务报表及经济方案不准确带来的决策风险。

第二,网络本身的风险,这需要制定严格的网络使用规范,并提高财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例如,一些非办公的软件不允许在工作电脑上安装;企业的内部信息传递必须采取可靠的途径,杜绝使用一些平常的社交软件传递内部信息等。当然,还可以投入更多的软件和技术防止网络风险,如购买可靠的防病毒软件,甚至建立企业专用的内部网络等。

4.3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大数据环境下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是财会部门,对企业整个的管理系统都有相当的帮助作用,要深入地构建并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必须从软硬件上加大投入。例如,中央财政部于2013年就发布了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对于下属公司多、分布地域广泛的大型企业,必须要尽力构建信息化平台,如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另外,一些依托于信息化的软件对企业管理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云计算、ERP系统等,都应该在大型企业逐步应用,提高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深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而这些,都要依托于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4.4提高财会交流共享的水平

大数据环境下,财务共享服务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财务自动化信息管理,其中的信息共享平台极大地便捷了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一方面,财务人员要充分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在新的模式下构建新的交流模式;另一方面,业务流程在自动办公平台上的使用将极大地提高自动化办公程度,但在建设初期,必然会出现流程建立过于僵硬或者存在漏洞,财务人员不能忽视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定期对业务流程进行检查和更新。

4.5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必然要对内部的管理机构和职能作出调整,作为企业核心的财会部门,必须主动积极地调整自身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环境,提高业务素质。另外,企业要帮助财会人员尽快适应,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实现对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5结语

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会部门要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并发挥职能作用,首先树立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财会管理观念,主动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适应新的管理模式,然后利用大数据做好财务的监测、预防职能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帮助企业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企业管理者要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构建财会共享服务平台,最终提高企业财会管理质量,实现企业的发展增速。

【参考文献】

【1】钟萍.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的创新思考[J].当代会计,2020(14):1-2.

【2】郭济源.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的创新思考[J].财会学习,2020(04):65+73.

【3】罗玉婵.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的创新思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01):9-10.

【4】石凯.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的创新思考[J].纳税,2019,13(30):156.

上一篇:构建新时期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下一篇:成结成人ICU患者疼痛管理的最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