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发展中的应用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中介绍了建筑智能化中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包括现场通信监控单元、区域监控中心系统、集中监控中心系统和建筑的自动化系统,并分析了其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应用;

在智能化建筑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建筑领域低成本、高性能等目标的实现逐渐成为可能,这就对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智能化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收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在于:该技术能推动建筑智能化水平不断升级,所以在发展智能化建筑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探究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进一步提升建筑智能化水平。

1 建筑智能化发展中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

1.1 现场通信监控单元

计算机及通信监控技术能有效构建现场通信监控单元系统,而该系统具体运行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任务:首先,该系统会连接每个电源设备,进而智能化地调控设备,并对环境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接收监控设备中的各项数据参数。其次,为数据上行提供保障,简单来说,是将所收集到的各项数据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监控中心,而在所收集到的信息中,具体有各参数设置及环境变化等多项信息内容[1]。最后,通过现场监控计算并分析出所收集的信息,生成反馈信息,接着通过反馈信息,到达通信监控单元后的控制命令,使现场设备借助主动或半主动的形式来进行调整和改进。

1.2 区域监控中心系统

在智能化建筑中,通信监控单元与区域监控中心密不可分,主要原因在于这两项监控能对接入口进行利用,进而有效接收通信监控单元中各种信息数据,同时借助智能化接入口,对上述资料数据进行直接接收。数据导入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如:文字及图像、声音等,其可以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具体包括:模式识别及支持向量机等图像识别技术,实际应用过程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在一些信息传递到区域监控中心的情况下,会立即识别并分析设备当前应急预警和运行状态,并且在识别过程中不会存在盲目的现象,具体是以历史数据及参数变化、要求等为主要参照,加之科学地计算和分析,进而向集中监控中心反馈信息及识别结果,为监控中心下一步操作提供参考。

1.3 集中监控中心系统

与区域监控中心工作原理相同,集中监控中心系统通常是利用接入口,获取区域监控中心所反馈的信息,信息主要以文字、图像及声音等形式为主,对其加以保存并分析各项参数,之后利用另一接入口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区域监控中心。在有效发出控制指令的情况下,能够控制每一设备,生成相应报表。建立集中监控中心系统,能为整个监控系统的管理提供便利,确保监控系统整体的自动化运行效果得以良好实现,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促进建筑的自动化及集成化发展。

1.4 建筑的自动化系统

构建智能化建筑体系时,必不可少的就是自动化系统,设备自动化及设备管理系统是常见的自动化系统,通过这些设备及系统等构建的监控系统,能实现照明、门禁及监控等功能,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便利,为客户提供安全保障。在智能化建筑中,通常会选择开放性系统,例如与标准相符的通信协议接口就具备显著的开放性,能为后续系统的升级提供便利,而在这一系统中,通常又有一些子系统包含其中,并且各子系统又具备各自的独特功能,以科技应用安全监控功能为例,智能化建筑中可结合应用安全监控及其他设备,其典型代表就是门禁系统,对于未经允许或选择非正常渠道闯入的情况下,系统报警就会自动开启,同时也会向值班人员及时通知具体情况,使其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

2 智能化建筑中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的应用成效

在网络化及智能化等时代背景下,传统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加之依托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一系列可视电话及远程视频等技术逐渐衍生而来,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将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融入智能化建筑,能促进沟通与交流,同时在进一步探索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自动化控制及自动化信息传递、人性化处理模式等也会逐渐形成,进而更好地推动智能化建筑发展。

3 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智能化建筑中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希望能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袁莉飞.智能化建筑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23):95-96.

[2]龙晓镌.建筑楼宇智能化4C技术及集成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20,17(21):134-135.

[3]王晨旭.浅议在智能化建筑中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价值[J].现代信息科技,2019,3(6):114-116.

[4]阳聪.试论智能化建筑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49(3):192-193.

上一篇:基于书院载体的创业环境优化路径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