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美工工作室的案例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国家政策指引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创业成功典型人物,有很多可借鉴的经验,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站在自己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视角下,以创办美学摄影工作室为例,粗浅的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几点感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同样想创业的同学们提出一点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美学摄影;创业实践

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自此,形成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创新创业是各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竞争取胜的关键,高校是为我国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基地,为更好的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必须率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举办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为国家培养创业型经济的后备力量,这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任务。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建构的必要性

以学校职能部门为依托,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各部门协同的整合优化机制,国外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机制,可以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借鉴与转化。我国最年轻的高级知识分子,基本都在上大学或大学刚毕业,他们有丰富系统的知识储备,有最活跃的创新思维,有激情,有活力,这是他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创业资本。所以大学生是“十三五”规划中最适宜创业实践的生力军。但是相应的,他们缺少社会经验,面对机遇与挑战的心理准备也不足。这就需要高校相关部门能够做好后盾,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为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的研究

(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优势与弊端。目前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校外实践基地,是高校学生创业基地的首选。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能更快的接触到现实创业情境。此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双方诉求不一致。学校想培养双创人才,企业想解决用工问题,不关注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且相对于实习生,更愿意接收毕业生就业。学生在企业短期实习,可能接触不到跟专业相关的工作环节,专业实践也不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

高校可以与企业尝试项目合作的方式,针对企业的某些技术需求,组织师生创业团队进驻企业,给予技术支持,这样能够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结合行业需求,对各环节进行合理有序安排,逐层渐进的引导,项目团队具有现实导向,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和企业还能对学生创业效果进行跟踪和反馈,这种合作模式更能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引导学生转变创业观念也是一大重点。目前学生普遍的观点是,先就业再创业,创业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学校层面,要转变学生意识。一是举办各种讲座,分析创业动态,开设“创业论坛”“企业家讲座”等。形成鼓励创业的氛围,激发学生创业激情;二是举办各种“创业沙龙”“学长经验分享课堂”等,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介绍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三是举办各种创业活动,校园跳蚤市场、展销会等,使学生在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中,体验创业乐趣,提升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切实将学生创业计划推动到可操作环节。

文化产业

(3)开展专创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为指导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内部培养与外部合作结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打造创新创业名师,带动鼓励其他教师参与到

创新创业教学中来。

(4)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创新创业首先在意识层面,然后进阶到实务阶段,建议针对全校低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通识课程,重在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使学生从被动就业意识转向主动创业意识。针对各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导向性创业课程,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业实践。

鼓励学生组织创业团队参与各种创业比赛,融合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与企业在产学研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邀请知名企业,行业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企业导师,进行短期课程培训合作,弥补学校创业师资不足的问题,使学生快速适应创业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关于考核评价体系,取消唯分数论,做到方式多样,拓宽大学生的创业空间和创业潜力。

三、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几点经验

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时候,结合自身优势,选择了美学摄影工作室项目,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创新创业项目的选择

1.优先选择自己特别擅长,有信心的项目。本人摄影技术已经达标,有美术专业基础,通过摄影实践,具备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信心十足。

2.选择自己感兴趣、愿意为之奋斗的项目。摄影工作室是本人兴趣点,并且一直在为这个目标积累经验,有前期的客户基础。

3.选择群众需要、有购买欲望、能够多次消费的项目,摄影项目符合这个预期。

4.选择投资成本低、风险较小的项目。学生创业最大的阻碍在于创业资金,本着求稳的前提,考察了很多创业项目。其中摄影工作室的投入主要在摄影器材,前期没有大的店面需求,相对风险较小。

(二)打造核心竞争力

“用智力换资本”,推动社会资本注资大学生创新创业,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深造,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创业成功没有捷径可走,我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例的研究与分析,加之我的创业项目——美学摄影工作室的筹备与运营,得出一些经验:

1.创业者个人与团队,必须有核心竞争力。摄影行业技术壁垒相对较少,摄影技巧基本通过学习与实践都可以做到。但是如何在拍摄中摒弃程式化的商业模式,根据客户需求与气质,打造美学摄影风格,相对而言能够增强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化。同质化竞争,容易被模仿,具有可替代性,容易创业失败。做好前期调研和论证,因为启动资金有限的原因,所以避免与有实力的影楼比拼,努力打造与商业影楼和其他摄影工作室的异质性。

(三)提高运营与管理能力

对创业公司内部人、财、物的管理,体现了创业者运筹帷幄的能力,拟定管理制度,严格加强管理,避免随意决策。选择团队人员一定要慎重,对项目成员进行细致准确的分工,具体划分到个人。过程中要多向老师汇报,虚心请教。平时也可以多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做助理与协调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

(四)拓宽成果转化途径

成果转化是创新创业训练最大的意义所在。充分利用纸质、网络媒体、公众号等进行宣传,动员老师、同学帮助宣传等,做到成果转化。做到成果转化,应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努力寻求成果转化流程与大学生创业成果的有效契合,增强创新创业作品的适用性与市场性,促进高校大学生创新成果的及时有效转化。

(五)规避风险,坦然应对失败

在创业之初,应该做好心理建设,不盲目贪多求大。通过调查发现,89%的大学生都害怕创业失败,一旦失败会选择放弃,仅有11%的大学生会选择重新创业。创业失败不要气馁,正确看待并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

总之,创新创业知识储备、观念调整、实践经验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性、持续性、创新性的教育过程;需要高校创新创业负责部门、指导教师和各主创团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孕育孵化、创新培育、推敲调整,直至项目成熟运营;需要创业者团队成员共同切磋、共担风雨,共创辉煌。

参考文献

[1]王建宏.高等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46):154-155.

[2]李长熙,张伟伟,李建楠.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4):97-99.

[3]程贵林.美国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5(8):113-115.

[4]屠火明,柯玲,刘吕高等.建设"整合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1,000(015):28-29.

[5]卢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5(2):55-57.

上一篇:探讨和优化家庭体育锻炼方式下一篇:公共交通改革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