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体建筑在最近十几年发展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城市综合体为人们的生活、购物、休闲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但在消防安全问题上,始终还存在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重视,那么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和隐患。所以要认真面对城市综合体消防安全的问题,并且结合建筑实际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预防和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从而有效提升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消防安全质量,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在很多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城市综合体建筑不断出现,这些建筑不是单一的建筑,而是利用建筑群,将建筑有效链接起来,从而发挥商务办公、餐饮、购物、娱乐甚至是商业公寓等几大功能,城市综合体建筑实际上也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还能分成交通枢纽型、CBD办公型、文化功能型等不同的综合体。在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城市综合体建筑也是一种必须的存在形式,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综合体建筑相对一般单一的建筑而言,具备更大的空间,并且在功能设置上更加复杂、多样。具有基础功能作用以及商业用途作用,而且城市综合体不仅有非常宏大的室内空间,也具备较大的室外空间,从而较好地发挥城市综合体应具备的多样化功能,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由于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复杂、功能众多,并且绝大部分城市综合体建筑都是商业建筑,所以人流非常密集,这就导致了建筑本身消防安全管理难度比较大,由于建筑内具有大量的火灾负荷,所以一旦遇到火情,就能够快速蔓延,加上建筑内人员密集,疏散速度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对于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消防工作就需要格外的重视。

城市综合体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建筑功能复杂、占地面积大,导致救援难度大

城市综合体建筑是建筑群结构,占地面积相比于单一建筑要大得多,并且综合体建筑本身就拥有较多的功能,比如商业办公、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多样化功能,从而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求。比如石家庄勒泰商业中心、北京万代中心等这些建筑都是建筑群结构的,自身拥有较多的功能,并且在建筑内还有竖向空间连接,此外建筑内还有顶棚步行街或步行通道。甚至有的综合体建筑还有天窗和下沉广场,由于在功能上比较复杂,空间非常庞大,对于消防安全的难度就非常高。比如对于消防车道的布置以及对于燃气管道或者是建筑内部使用燃气设施的地方很多都不能靠近外墙进行设计。还有的部分则是在建筑的塔楼设计成了独立的燃气管道,同时还有相应的通风设施,有些建筑的燃气井在设计时还实施了每层封堵,同时搭配独立井道。而这些设计虽然在空间节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对消防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而且也导致了建筑内的消防隐患的增多,一旦遇到火情,如果不能及时消除,那么就会在建筑内形成立体燃烧,通过通风井的辅助,火势能够短时间内燃遍整个建筑,从而给灭火施救带来非常高的难度,也给人群疏散逃生带来很大的困难,留给疏散的时间极为有限。

建筑结构设计复杂,体量大近些年在很多城市的城市综合体建筑中,都在不断使用各种新型建筑技术,在建筑结构上也采取了很多独特的设计。可以说这些设计和新型建筑技术在建筑功能上、使用体验上都有较好的进步和升级,但是对于消防安全而言,无疑是一次消防难度的提升,而且很多新型的建筑材料本身耐火等级就存在问题,很多建筑都存在大量的易燃的建筑材料。此外,在建筑的设计中,很多时候也忽略了消防管理以及消防标准,比如很多建筑在设置步行街和建筑外侧的商铺时,大多只考虑了经济利益,因此大量占用消防通道,缩短甚至取消防火分隔,这就给消防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在具体的消防设计上,也由于空间不足,导致很多消防设施发挥不了作用。同时由于建筑内设计非常复杂,在疏散组织上也比较困难,所以消防隐患也在增多。

消防设计内容多、消防监督实施比较困难

由于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复杂、面积广阔,对于消防设计而言,也面临了很多现实问题。比如消防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多。具体包括:①对于建筑内总平面图布局以及平面布置中对于消防安全的防火间距的设计、消防通道的设计、消防水源的设计、消防设施设备占用空间的设计。在这其中,还要考虑到建筑管理人员因为经济利益考虑占用消防通道、防火间隔的实际需要。②由于城市综合体建筑内部设计及功能分类的复杂,必然也会导致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的类别以及耐火等级都有相应的提升。③建筑的防火、防烟分区以及建筑构造、建筑内部装修装潢、建筑保温材料的防火设计要求。

④建筑的安全通道、安全疏散以及建筑内部的避难层、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建筑内各种疏散指示标志等。⑤建筑内的消防电梯设计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建筑每个房间的灭火器的详细配置、火灾、烟雾警报器的具体部署和设置、建筑消防控制室的位置设计、消防水泵房的位置设计、消防水池的位置设计以及相关的建筑室内室外的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⑥建筑内的防烟、排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的防火设计。⑦建筑内的消防电源以及相关配电系统的相关消防要求等。

对于消防监督而言,在监督实施中,涉及的方面更为广阔,不仅要检查设计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而且也要在建筑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消防隐患都要一一检查到位。因此对于消防监督工作而言,面临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大,考虑的工作细节也非常多。

使用单位数量多,消防管理困难重重在城市综合体中,拥有大量的产权单位、委托单位以及大量的经营主体。由于整个建筑中存在大量的不同性质的单位,所以在建筑内也需要设置有多个消防控制室和电气控制室,用来管理建筑内的每一层甚至单独的单位的消防和电气控制。同时在建筑内也拥有大量不同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包括了各种防火阻隔、防火屏障,还有各种消防设施以及各种消防警报系统,比如火灾自动警报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幕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同时建筑内还拥有大量的电气监测系统,所以在消防管理上,困难也非常多,很难检查到每一个安全隐患和消防问题。虽然有些综合体建筑近些年采用了智能化检测系统,但是由于各个单位的消防系统并不是联网的,所以对于建筑的整体消防管理而言,还是存在很多的管理和监测盲点。

城市综合体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

性能化设计的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

目前很多城市综合体建筑虽然在功能上多种多样,但是在消防管理上特别是在消防设计上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没有完全遵照消防规范进行设计,比如在防火分区、防排烟设计上都有较大的设计问题。在建筑的装饰装潢上,按照规定,应该对于建筑的各个区域的装饰和家居都需要使用不低于B1级材料,而且对于建筑的公共区域和商铺的间隔按照规定也都需要设置防火墙,甚至对于有些精品店、旗舰店的防火分隔都要求使用喷淋系统,从而提升商铺的消防安全等级。但是在具体的设计和实施中,很多单位都没有严格遵守消防标准,擅自降低消防等级,并且在建筑的严禁烟火区域,摆放了沙发或其他可燃物。并且在很多禁止使用电源、火源的区域中,也擅自私接电源,从而造成电气消防安全隐患。很多建筑内的商家还擅自遮挡灭火救援窗,并且对疏散通道的标示也进行了遮挡,这些都是明显的消防安全隐患。

后期改建装修变化大

在建筑的招商阶段和装修阶段时,很多火灾探测器、感应器都被人为拆出,甚至还有的商家为了能够扩大经营面积,将建筑原有的架空层进行了改建,从而使得一层变成两层,将消防设施进行了封堵,从而造成了消防设施无法发挥作用。此外一些综合体建筑还擅自改变区域使用功能,比如将营业区功能改为餐饮区,地下车库改为丙类仓库等,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消防问题。

建筑消防控制室管理存在问题

很多综合体建筑在消防控制室的管理中并没有遵照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在控制室中将相关的建筑的图纸以及各个控制室的图纸留档。而且在具体的消防管理中,对于“四个能力”、“户籍化”、消防控制室“211”管理做得并不到位,使得综合体建筑的消防工作流于形式。此外,一些建筑消防安全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这样也导致了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没有形成连续性,从而导致消防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建筑内的消防安全管理上就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消防车道和灭火救援场地问题

在建筑周围,存在大量占用消防车通道的问题。一旦遇到火情,消防救援车辆根本不能快速抵达救援现场。此外,有的建筑在步行街或建筑出入口还设置了很多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物。在步行街内设置了很多景观、座椅,也影响了消防扑救的及时性。而且一些综合体建筑也大量占用防火间隔和救援窗,使得这些消防措施无法有效发挥功能。

城市综合体建筑消防对策建议

有效加强建筑消防管理

必须要加强综合体建筑的消防管理工作。建议建筑要不断推行“流程管理法”,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有效使用,从而加强消防设施的有效管理,并且综合体建筑也要协调住建、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联合执法,从而实现综合体建筑内消防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综合体建筑进行必要的施工现场检查、有效监管在施工中存在的消防不达标的材料装修,预防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此外,也需要在当地政府的有效领导下,对于城市综合体建筑的立项、选址、审批等工作,也要提出自己的消防管理意见和整改建议,对于建筑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水源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并根据意见进行必要的改进。

在消防审批流程上,也要严格根据我国有关法律以及相关消防技术要求进行严格审批、验收和监督管理。

技术措施的改进对策

首先要提升综合体建筑的步行街消防等级,对步行街的两端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300米,而且步行街的两侧的商店必须要实施防火墙进行分隔,而且两侧商店相对面的最近距离不应小于9米。步行街的所有商店都需要有独立的疏散设施,且不能借用步行街的开口。同时在步行街、中庭也需要设置自动排烟窗,并且要和建筑的总控自动报警系统进行连接,从而有效进行消防监管。

其次,要严格实施防火分隔措施,特别是禁止使用侧向式或折叠式防火卷帘,防火卷帘当遇到火情时,能够依靠自重进行自动下降或封闭开口的功能。在建筑内的娱乐设施中,比如电影院需要和其他区域有完整的防火分隔,并且需要有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在建筑的餐饮区的明火部位,必须要紧靠外墙,且要和其他区域有明显的防火分隔。

最后,对于安全疏散通道的使用中,在装修材料中,绝对禁止使用易燃材料,并且步行街内任一点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的距离不应大于60米。安全通道的宽度也不能小于利用安全通道进行疏散的楼梯宽度之和。

加强对综合体建筑的协同管理能力

在综合体建筑的消防管理中,必须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职业要求,从而推动职能部门和行业系统的共同协作机制,有效落实管理职责,从而使得不同利益主体都能够有效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此外也需要有效依托综合体建筑内的消防安全委员会平台进行消防方面事宜的讨论。在建筑内推行从“单兵作战、各扫门前雪”的方式向“协同作战”的方式转型,从而加强建筑内不同部门有效联动管理的机制,从而提升综合体消防管理的质量和力度。不断推行消防管理制度化、标准化,从而有效加强城市综合体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力度。

加强消防宣传工作浸染,所以市面上多为单色的白底蓝花或蓝底白花制品,也有使用其他染剂,染出多种颜色的制品,比较复杂的是利用多种染剂,多次浸染,染出内容丰富的复色制品。但是由于其对工艺要求比较高,导致制品的数量很少,这也使得蜡染的发挥余地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想打破这种局限,就要丰富传统蜡染工艺的表现形式。拼贴技法是在平面设计领域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法,利用多种看似不相关的元素进行拼贴,达到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获得耳目一新的美感。利用拼贴技法,将各种单色的蜡染制品进行组合,可以创造出各种内容丰富的复色蜡染制品;也可以将蜡染制品和其他工艺制品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肌理对比,颜色对比等,实现无限可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蜡染工艺的魅力。

蜡染在室内软装饰中的具体应用

蜡染在室内软装饰中的呈现形式

蜡染在室内软装饰中的呈现形式主要是指蜡染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室内软装饰中,下面从造型,图案,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造型主要指立体的三维形象。将蜡染以造型的姿态呈现在室内软装饰中,打破其传统的平面印染织物局限,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使人耳目一新。具体可以从蜡染的整个工艺流程切入,如从蜡染的染剂中提取造型元素,主要指提取蓝靛染剂的马蓝植物;从绘制纹样的蜂蜡中提取造型,可以是蜜蜂或蜂巢的形象;从绘制图案的工具中体现造型,如熔蜡锅和蜡刀;从脱蜡的过程中体现造型,如利用人们脱蜡的动作及布料、热水和盛器三者之间的状态塑造造型等,这样的呈现方式使得人们对蜡染的认识不再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工艺,纹样上面,而是更深层次更直观的认识。

图案主要指二维的平面装饰纹样和色彩。蜡染图案在室内软装饰中的呈现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选取一种代表性,具有吉祥寓意的传统蜡染图案,经夸张、变形、置换、同构、扁平化、数字化等艺术处理方式,加工出新的蜡染图案,按照最适宜的图案大小比例,应用到室内软装饰的各个领域。第二,将蜡染的整个流程,使用材料,工具,工艺等以图案的形式绘制出来,作为新的图案使用。第三,任意确定一个主题,运用统一的艺术加工手段,绘制一组风格统一的全新图案。这三个方面都采用传统的蜡染工艺,不同的是图案的设计形式,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变的效果。

色彩主要指在光的作用下,物体映入人眼的颜色。蜡染的色彩组合中比较有特色的,代表性强的是蓝色和白色的组合,将这两种颜色仿照日本设计大师草间弥生的风格特点,以点的形式对室内软装饰品进行点缀,或者以线的形式,形成经典的海军条纹装饰图案,又或者利用蓝白色块儿,仿照风格派的构图方式,营造整个室内软装饰的风格,同样可以将三种模式结合起来等。利用其经典的配色,尝试多种方式呈现多样的色彩组合效果。

蜡染在室内软装饰中的应用领域

蜡染在室内软装饰中的应用领域,也就是其在家具设计、灯饰设计、布艺设计和陈设品的设计上的具体体现。

家具的样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整体很少有大面积的装饰。蜡染在家具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细部的点缀上,以蜡染的用料,工具等为素材设计出各种装饰图案,或阴刻,或镂空,或浮雕,或绘制或制成精美的五金件等。

灯饰的体积相较于家具往往小很多,装饰有繁有简。蜡染在灯饰中的应用同样可以体现在细部的点缀上,做法和家具中的基本一致,但是灯饰对造型要求度不高,各种蜡染工具经过设计就可以成为灯饰本身,或灯饰的一部分。

蜡染和布艺是不可分割的,其本身就用作床单、门帘等生活用品。丰富传统蜡染的纹样、工艺,利用新的纹样题材、加工方式,改变蜡染纹样在布艺制品中的布局,使其适应于人们对新布艺的审美要求。

陈设品的类型最为丰富,可静可动。蜡染作为陈设品应用到室内软装饰中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制成小型的动态场景,也可以制成各种装饰画,小摆件等。

结语

贵州丹寨蜡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当地人们精神文化的寄托,如何真正意义上对蜡染进行发展和保护,使其能经受得住历史洪流的冲击,就是在保留传统蜡染自身特色的同时,使其有足够的包容性,能充分吸收新生的事物,不断凝聚不同时期的文化魅力,时刻焕发光彩。本次探究重点,如何丰富蜡染艺术形式并尝试将其和室内软装饰结合起来,就是力求在保留传统蜡染工艺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无限可能,从而对蜡染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文健,吴贵发,张薿薿.室内软装饰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李杨博爱,周威.贵州丹寨苗族艺术研究[J].艺术品鉴,2020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评价体系设计下一篇: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