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高中阶段,生物是一门重要学科,学好生物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因此,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时,生物教师需要对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那么,为了让学生准确了解相关职业所具备的特征,帮助学生在高考选专业或者是求职就业上都能做出合适的选择,本文分析了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以及作用,探究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措施,包括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利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实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参观学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职业生涯规划;

现阶段,广泛存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这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同时,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因为学生高考后对专业所做出的选择影响着其今后的职业规划,所以亟需在高中落实职业规划教育。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生物学科相当重要,目前已成为高考改革后学生的首选科目之一。在生物课程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自己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的前景。

一、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目前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第二,学校对该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能让学生有效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

对于学生来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非常重要,而现在教育部门对这一点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与全面,当前正开展的高中课程侧重于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人生规划能力等,同时,教育部门所颁布的相关文件同样提出建立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课程,合理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一些高中学校设置了学生发展指导试点,然而仍旧处于探索阶段。所以,政策法规与评价体系等都相对缺乏,高中鲜少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二)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高中学校一味重视分数以及升学率,而与此同时忽略了升学以外的内容,较为轻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未开设相关课程,并且缺乏接受过培训的师资队伍。当学生结束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通常教师都是以学生成绩为依据提供相应建议,并没有综合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特征等,虽然一些高中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是停留于形式层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相对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二、在高中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淘汰了大量的传统职业,但同时也有很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新兴职业,而且清晰了解这些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拓展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进一步合理地设计职业规划,让他们更加适应今后从事的工作。

(二)有利于学生的后续职业发展

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清晰了解与掌握不同职业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需求,让他们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选择职业,并且帮助他们按照相关计划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环境,实现个人发展。

(三)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许多学生并没有清晰的未来规划以及发展方向,所以学习缺乏积极性,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明确当下的知识学习和今后职业发展两者之间的联系,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入对策

高中生物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入对策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第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引导学生实践,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第四,学校参观,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详情如下。

(一)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

当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尽全力为学生搭建平台,倡导他们自主探究,探析教学内容,而且加强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清晰了解个人的兴趣爱好,基于此合理设计职业发展目标。在高中生物教学期间,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喜欢模型,有的喜欢实验。那么,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引导他们将兴趣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全面展现个人优势。对于喜欢实验的学生,可为其提供独立操作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以及缺陷。对于喜欢模型的学生,应该要求他们结合教学内容等,科学合理地构建模型,从而充分地发挥其优势,促进职业生涯教育活动的开展。除此之外,当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生物教师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包括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让他们通过参与课堂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及能力。

以《免疫调节》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需要贯彻落实教学内容,以此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正确认识免疫调节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注重艾滋病预防,培养良好生活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牢固基础。当开展生物教学时,通过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明确今后的职业目标。同时教师应该运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展观念。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为学生展示神经外科医生的工作,由此调动他们的职业发展兴趣,倡导他们结合个人喜好合理制订发展目标。利用一系列措施,强化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让他们全方位地认识自己,增强他们的职业发展意识。

(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可利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各种职业的理解程度,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扮演不同职业的角色,比如医生、护士等,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切实体验各种职业,从而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人类遗传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选择医生与患者两个角色并让学生扮演,指导他们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情景对话。通过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明确认识该职业。以《杂交育种到诱变育种》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扮演育种专家,探索农作物的育种问题,研究怎样实现杂交育种到诱变育种,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农作物产量。再以《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扮演环保工作人员,探析当前环境的实际情况,而且发掘环保预防方法。利用角色扮演这一方式,能够让学生明确各种职业的内容与需求,从而帮助他们更加合理地设计职业目标,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三)引导学生实践,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其通过实践对自己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明确自身的优势与缺陷,并在学习期间逐渐完善自己。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某种职业产生兴趣,而且影响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高中生物课程具有鲜明的实验性特征,那么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由此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并且增强其学习能力。

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为例,在实验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准备好每一项材料,包括花生种子、苹果匀浆、鲜肝提取液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做实验。随着实验的进行,教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工作人员的不容易。除此之外,高中生物课本中还包含大量的其他内容,比如信息收集、调研等,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全面探究,从而强化他们的职业意识,使其通过学习了解各种职业,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利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并且促进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

(四)学校参观,培养学生的发展意识

从高中学校的角度来讲,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密切联系当地高等院校,加强与其之间的合作,利用参观活动解决生物教学问题,完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通过校园参观,能够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与行业,明确各个领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意义。当学生参观校园时,教师需要在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合理地指导。例如,在参观林业局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展示工作内容,比如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产业管理等,由此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利用参观活动,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并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开展针对性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贯彻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努力实现职业目标,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波,张晓雪,贾楠,唐雨晴,马庆岩,谭明鸽.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教学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20(4):98—102.

[2]魏建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6):77.

[3]谢祥阳.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中学生物学,2019(6):55—57.

[4]王娇.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上一篇:培养学生倾听习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