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简单说明了新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强调了新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持续强化单位的预算及资产管理、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优化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重点落实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这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新会计制度改革的展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与挑战,为了适应改革内容,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结合新会计制度改革主要内容对当前的工作方法、策略展开优化调整。

一、新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

为了实现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重大改革举措的全面相应,我国于2019年积极推行了新会计制度改革。在本次会计制度改革中,主要对原有会计制度进行了如下突破与创新:统一现行各项单位会计制度,促使各个单位、部门之间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重塑单位会计要素,使用“费用”要素对原有的“支出”由要素进行了取代;完善报表体系和结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落实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和净资产变动表的准确编制;创新“平行记账”核算方法;详细核算跨期摊配费用;引入“坏账准备”的概念,准确反映债权价值;细化资产项目、优化会计科目;取消基金会计,同时增设“资金结存”科目。

二、新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

位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分析

第一,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呈现出偏低水平,资金过度支出的问题时有发生,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效果的提升。而新会计制度改革的推行就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优化、细化财务项目,并搭建起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确保相应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此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保证单位可以更好应对改革过程中的各项挑战。第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健全。在新会计制度改革的指导下,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结合现实情况,对本单位的费用结构展开深入分析、预测与核实,并在资金实际的应用之前完成预算的优化调整,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所有支出的有效性与高价值性,推动单位预算管理的升级。

三、新会计制度改革下行政事业单

位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一)及时更新调整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

新会计制度要求在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表报时要以权责发生制为主,并以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生效数据为准。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包含会计报表与附注。其中,会计报表涵盖的内容包括收入费用表、净资产变动表、资产负债表。实践中,收入费用表应当以单步式结构的形式表达出来,由此反映出一段时间内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成果;净资产变动表需要以棋盘式结构表达出来,由此反映出一段时间内行政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变化情况;资产负债表可以用账户式结构表达出来,由此反映出一定时间点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情况。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结合现实需求与实际情况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等等,为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提供支持。

(二)持续强化单位的预算及资产管理

1、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在完成财务报表的整理后制定收支预算表,并在此基础上落实预算管理工作。实践中,应当重点完成以下几项工作任务:第一,在编制预算之前,必须要提前完成对行政事业单位内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核算在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价值损耗,以此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第二,在管理运营预算的过程中,必须要参考资金的现实来源,结合分离式的预算编制方法的应用完成预算管理,以此实现对财政补助资金以及非财政补助资金的彻底分离,保证预算编制的信息真实性与全面性。第三,科学应用行政事业单位的结转结余账户信息,推动预算管理工作不断向着合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2、资产管理

在新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要摆脱传统思想,使用新理念、新技术实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核算工作,将新会计制度设定为主导思想,发挥出所有岗位人员的职责。实践中,针对一些没有凭证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着重参考当前的市场形势实施评估,并在确认后清晰、准确记录与账目中;针对一些具有凭证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人员要准确登记资产的金额,同时在账目内记录税费。另外,要参考资产的实际性质选定科目,并完成对资产损耗的核算。

(三)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会计电算化是当期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变革模式,在新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会计电算化需要深入推行。基于这样的情况,要持续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落实会计信息化管理。实践中,应当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现实情况与工作需求,搭建起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及数据库,促使财务资金控制、预算控制、资产管理等工作均可以在信息化管理平台内完成,相应财务数据信息也可以在该平台内实现一键获取,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效果。依托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对单位内各个环节、部门生成的财务信息数据展开实时性的监管,保证财务资金拨付、使用、预算指标的推进及自动调整等工作均可以得到及时性的管理与实现,促进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技术升级,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四)优化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新会计制度改革的落实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更多要求,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基于这样的情况,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必须要持续优化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实践中,应当定期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内的财务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培训。例如,可以联合区域内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共同举办财务管理培训班,以基层预算单位常见的财务管理问题为导向,围绕会计法专题、预算法专题、财政财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风险排查四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开展培训,着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基层单位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规范程度。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要积极邀请行业专家、高校讲师等进行授课,并依托理论知识与具体操作案例相结合的形式完成专业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同时,在完成培训后,应当展开结业考试,以考促训,督促引导参训学员把培训成果转化为内在本领,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另外,还要实施责任制的工作模式,将责任细化并落实到个人,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才队伍中所有工作人员均明确了解自身的责任,提升工作态度与积极性,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效果,切实发挥出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作用。

(五)重点落实对财务风险的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是新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实践中,需要着重完成以下几项工作内容:第一,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在专业培训中纳入财务风险分析与防控的相关内容,提升其风险防控的专业能力。第二,搭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以及财务核算制度,加大在财务审查工作中的投入,以此保证资金分配及利用的合理性,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第三,形成内部监督与评价体系,依托内控工作的展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控力度,降低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

另外,应当从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入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从单位内部的角度来看,要搭建起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依托不同职能部门与岗位的相互制约及审查,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实施不定期的内部审计,鼓励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相互监督检举,消除财务管理漏洞。从单位外部的角度来看,应当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结合严格的监管与惩处,杜绝财务风险行为的出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改革的展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必须要落实财务管理工作策略的优化。通过及时更新调整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持续强化单位的预算及资产管理、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优化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重点落实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推动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升级。

上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策略下一篇:三峡坝区农村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