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分析——从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五大热点开始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面临的重要难题反映在当下学校体育改革的5组“热词”之中:①“立德树人“”四位一体”代表了学校体育的时代价值和定位问题,提示学校体育应完成“人才之育”的重任,并通过创新方法论和教材体系落实“以体树人”;②“健康中国2030”“体质提升‘三精准’”代表了当前大幅度、大面积提升学生体质的现实需要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钢尺子”和全新的“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的方法论为解决学生体质问题提供了机遇;③“教会、勤练、常赛”“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体育走班制教学”代表了体育课程的价值体现和科学性问题,“体育走班制教学”是“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模式”,是解决“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有学会”等难题的有效方法;④“体教融合”“校园足球”代表了解决历史形成的“体教分离”“举国体制”制度困局的问题,“体教融合”是瞄准“新举国体制”建立的体育制度重大改革,“校园足球”则是“体教融合”的“首战”;⑤“中考体育”“高考体育”代表了如何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利用考试制度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有着30年历史的“中考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再次让“高考体育”成为可期待的新的体育考试制度。

关键词:立德树人;体质提升“三精准”;教会、勤练、常赛;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体育走班制教学;校园足球;中考体育;高考体育

在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进入深度改革与全面决胜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成为中国实现“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目标不可缺少的基础。“体育强则国强,少年强则国强”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期待,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让我们困惑不已的“老、大、难”问题,是诸多理论与实践的关键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纲”性问题。这些问题是“老问题”,是关乎学校体育普遍意义、历史形成乃至哲学含义的根本阐述,它的解决不但能促进中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对世界学校体育类似问题的应对具有借鉴意义。这些问题是“大问题”,是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策略问题,它们不是学校体育的枝节末端,而是能引领中国学校体育重大改革方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它们也都是“难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受制于学校体育之外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历史条件,是需要重大政策协调的有着特殊困难的问题。当下中国学校体育的重大问题反映在社会中被普遍关注、研究的5组“热词”中,即:①“立德树人”“四位一体”;②“健康中国2030”“体质提升‘三精准’”;③“教会、勤练、常赛”“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体育走班制教学”;④“体教融合”“校园足球”;⑤“中考体育”“高考体育”。这些热词所代表的问题既无法绕过,也无法回避,需要有全局性目光和顶层设计意义的讨论。据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围绕中国学校体育的这5组热词及背后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解析。

“立德树人”与“四位一体”定位新时代学校体育的目标与使命

“立德树人”与“四位一体”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高定位和新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向学校体育发出“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号召,即学校体育界所说的“四位一体”精神,这是对学校体育目标的高度概括,其中“三位”均是“立德”层面的。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1],其中明确地将学校体育定位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上。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的新定位,明显不同于“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的传统表述,超越了就体育论体育的狭窄视野,超越了体质、技能、比赛、终身体育乃至全民健身的任务范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学校体育更大的期待,指出了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未来学校体育的改进与发展方向,将体育从“对体的育”上升到“以体的育”,让体育回归到“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德智皆寄于体”“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根本要义上[2]。

实现体育“立德树人”目标的难题与难点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指示为体育“立德树人”功能的实现指明了方向。中国学生存在的“怕苦、怕累、怕冷、怕热、怕竞争、怕失败”现象是意志锤炼不足所致,而部分青少年的“无气力、无感动、无关心、无敬畏、无规则”现象是健全人格不足的体现。体育“立德树人”重任在肩,效果难显,究其原因是体育德育之泛、空、浅、虚、失据、失范和失责所致。

泛:目标的泛化迷失了“立德树人”的重点。将体育的德育功能说得“满满多多”是“以体树人”之第一阻障:1993年版《体育教学大纲》列出的德育目标达58条,200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列出上百条与德育有关的目标,体育教师在“眼花缭乱”的德育目标前迷失了工作的重点,无法锁定关键问题。

空:“高大上”“假大空”思绪虚化了“立德树人”的内容。德育涉及思想与“三观”,“高大上”实属难免,但体育“立德树人”不应停留在“高大上”层面,需要行为教育、细节教育作为内容。以往体育“立德树人”存在着明显的“四多四少”(即大道理多、号召多、说教多、表扬多,规范少、惩戒少、养成少、示范少)现象,知与行随之严重脱节。

浅:对德育内涵的“浅读浅解”使“立德树人”的方法论缺失。常见有人言必称勇敢、合作、坚持、团结等,但少见有人说清楚了勇敢、合作、坚持、团结,而能够辨析勇敢与莽撞、坚持与固执、团结与无原则之间区别的寥寥无几。部分教师常不求甚解、望文生义地解说体育德育内涵,理解的不足将导致教育方法论的缺失。

虚:内容的“虚无”使“立德树人”的教材缺乏。对体育德育的文章可谓不少,但高质量的研究不多,突破性研究更少。往往在编《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体育品德被“匆忙”研究,泛泛的目标无教材支撑,体育教师以目标对目标、德育在“空对空”中不断“虚无”。

失据:“规矩制度”缺位使“立德树人”约束无力。良好的品行是由规矩制度和公序良俗规范塑造而成的,体育“立德树人”也需有规矩教育。但当“快、静、齐”“课堂常规”等体育规矩逐渐缺席时,当诸如“学生是上帝”“科学放羊”等错误理论侵蚀学校校风校纪时,体育“立德树人”也随之成为了“软教育”。

失范:“身教”“榜样”的缺失使“立德树人”公信力不足。良好的品行形成需要良好的榜样示范,需要体育教师的良好“身教”。当学校对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缺乏要求时,当体育教育优良传统在社会娇惯风气前显得无力时,学生身边的“标杆”随之消失。

失责:家、校、社分离使“立德树人”责任分散。家庭教育是一般教养的品德形成主责方,学校教育是个体适应社会规范的品德养成主责方,社会教育是全体公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主责方。在当下家庭教育偏废、学校德育无力、社会教育缺失的情况下,急需体育德育齐抓共管。分工不明又造成家庭、社会与学校德育的“主责不清”与“责任分散”。

落实“立德树人”“四位一体”需要观念转变、教材建设和方法创新

落实“立德树人”“四位一体”应深入准确地理解品德的含义。“品德”存在于日常生活,于是人们误以为对“品德”理解透彻,表现为诸如“缺德”“素质差”“没教养”“胆太小”“没规矩”“不扛事”“不合群”等判断脱口而出。教育者也有类似倾向,他们无意对意志、勇敢、坚强、忍耐、公平、规则、组织性、纪律性、团结、友爱等进行深刻理解,把固执当意志、把莽撞当勇敢、把懦弱当忍耐、把平均当公平、把惯例当规则、把投机当创新的现象亦不少见。因此,要落实“立德树人”“四位一体”必须深刻理解“品德”之真义深意。笔者认为:可从情景、认知、行为和习惯4个要素深刻理解品德,即在何种环境下面对何种困难(情景)+正确对待与不正确对待的方式(认知)+做出怎样的表现

(行为)+正确的行为是否已成为稳定的反应(习惯)。

落实“立德树人“”四位一体”应区别“知“”行”的含义。以往的体育德育相对重视“知”的传授,但缺乏对“行”的规范。这是造成体育在“立德树人”时“知行不一”的重要原因。体育立德树人不能将“知”与“行”2个层面相混淆、相替代,因而加强对体育精神的“知”和体育品德的“行”的研究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基础。

落实“立德树人”“四位一体”应构建以小见大、以表及里、以行及知的方法论。以往体育德育讲大道理多,但具体行为要求和制度规范少,对错误严厉批评少。品行反映在小节、细节,溯源则为大是大非。品行教育由量变到质变,不可“抓大放小”,应抓反映学生“大品德”的“小细节”,善于抓住学生品德问题的细小线索和契机进行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四位一体”应创建教材体系与方法体系。许多一线教师由于难以发现并抓住品行教育的“情景”,并难以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恰当的教育而导致德育“乏力”“不走心”。此时,“体育品行教育情景案例”和“有效的品行教材教法”是对体育教师的最好帮助。笔者所属课题组编写的《体育弟子规》和《体育品行课课养》教程是实现体育“立德树人”教材教法方面的参考。

“健康中国2030”“体质提升‘三精准’”促进中国学生体质大幅度、大面积提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提升体质的硬标准和“钢尺子”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体质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清晰量化目标(以下简称“达标优秀率2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生体质持续下降,速度、力量、耐力下滑,近视率急速攀升,超重、肥胖率逐年增加,引起全社会的忧虑与重视。党和国家连续颁布文件,多次提及增强学生体质的要求与任务,但像《纲要》这样提出如“达标优秀率25%”的具体目标尚属首次。其实“达标优秀率25%”的目标具有深意,因为如果提“消灭不及格”或“合格率100%”听着响亮但很难做到,如果提“良好百分比大幅提高”意义重大但不够响亮,难度也不小;但是,提“达标优秀率25%”不仅意义重大,听着响亮,而且符合体育锻炼的“二八定理”,工作难度适中[4]。

《劳卫制》变成《体质标准》后的“失效”困局

《纲要》提出“达标优秀率25%”目标后,《体质标准》的标尺意义会大为增强,但《体质标准》的效度和信度危机也会再次被质疑。从《劳卫制》和《国家锻炼标准手册》(以下简称《锻炼标准》)发展起来的《体质标准》陷入6个失效的困局[5-7]。

《体质标准》的机制失效。脱胎于《劳卫制》和《锻炼标准》的《体质标准》在锻炼动力机制、奖励机制、评价与学籍关系、指标性质、达标难度及社会影响度等方面都有了巨大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还是从“青少年有理想的体育锻炼”蜕变成“学生和学校在行政要求下的达标”,机制的失效有《体质标准》自身异化的问题,更有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质标准》管理意义的变化问题。

《体质标准》的诚信失效。《劳卫制》基本是学生评价和激励自己的,很少用以评价学校。《锻炼标准》既评学生也评学校,但《体质标准》越发变成评价学校乃至评价政府的标准,而学校测、学校报数据的过程没变。于是“学校用自己测、自己报的数据让领导评价自己”的悖论出现了。结果可想而知,《体质标准》测试和上报的数据信度不高。

《体质标准》的精度失效。《劳卫制》的初心是激励学生锻炼,项目较多且有选择性,《劳卫制》设定项目时不必顾虑“百分百的通用”。随着《体质标准》“对地区和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功能加强,“适应全国各地条件通用指标”成为《体质标准》的原则。于是,《体质标准》的测试项目越来越简单、越来越集约,但对学生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评价精度越来越低,典型例子是对许多年龄段的测试都缺乏上肢力量指标。

《体质标准》的问题失效。当前学生的身体问题除了“传统体质问题”如速度、力量、耐力、近视、肥胖等问题外,“非传统体质问题”如感统失调、脊柱侧弯、骨密度、平衡力、灵敏度、心理健康等问题越发严重。但是由于《体质标准》追求“适应全国情况通用标准”的局限,它在测量和评价“学生体质新问题”时面临着失效风险。

《体质标准》的对象失效。《劳卫制》和《锻炼标准》主要给学生、班主任和辅导员们看,看的效果是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达标热,但是《体质标准》测试的成绩变成了给教育局和校长看,看的效果是让他们知道自己是“第一责任人”,知道这关乎“末位淘汰”和“一票否决”,而原来的主要对象——学生对达标成绩越来越不关心了,甚至连成绩都不知道。

《体质标准》的评价失效。从身体素质评价意义看,单项达标成绩比综合成绩更重要。单项达标成绩反映的是学生的素质短板和锻炼方向,但《体质标准》的评价逐渐失去“单项评价”,甚至失去“学生个体评价”,更受重视的是“学生达标总分”以及地区或学校的“总分达标比例”,而每个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的情况鲜有人关心。

《体质标准》的工作失效。在施行《劳卫制》和《锻炼标准》时,学生盯着自己的达标目标进行锻炼,他们对锻炼时间、场地和设施有明确要求,学校也被学生推着改进条件。但如今学生锻炼自觉性下降,变成学校逼学生锻练,引诱学生锻练,简单的兴趣化和趣味化“招数”可谓繁多,但用《体质标准》促进学生体质大幅度、大面积提升的有益经验不多。

“体质提升‘三精准’”激活《体质标准》并促进学生体质大幅度、大面积提升

为实现《纲要》提出的“达标优秀率25%”的目标,激活《体质标准》的功能,应创建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精准测量、精准分析、精准干预)的新策略和新方法。

精准测量:创建科学、全面、精准、可信的新测量指标与方法体系

推行《体质标准》第三方独立测试。①应彻底打破“自己测、自己报、评自己”的逻辑“死结”,尽快形成“第三方测、第三方报、上级评、促自己”的新机制。

②应促进作为学生体质工作攸关方、责任攸关方和利益攸关方的校长、班主任、年级主任、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分享达标数据信息并监督数据真实性。③应鼓励形成“国家统一标准”与“区域特色标准”的双轨《体质标准》体系,建立既有共性又能反映各地学生体质个性的“地方标准”,鼓励各地区按《体质标准》精神,根据本地体质特殊问题增添测试项目。还应鼓励在

《地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大力增设“健康体适能类指标”,提升测量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促进体质健康测试更科学、更全面,形成“传统的体能素质类指标+健康体适能类指标”的体质测试指标新体系(表1)。

精准分析:进行警示性、个体指导性、共享性、分层分类性及目标性强的分析

加强分析结果的公知性。针对当前达标结果只由校长、体育教师掌握,学生、家长、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并不完全掌握的现状,应形成校长知晓的“全校体质分析”、学生知晓的“个人体质分析”、班主任知晓的“班级体质分析”、年级主任知晓的“年级体质分析”、家长知晓的“学生体质分析”,让学生体质各利益攸关方掌握学生体质动态与问题,促进学生体质的齐抓共管。

加强分析结果的警示性。针对各个利益攸关方对《体质标准》的达标结果不知情、不太关心的状况,通过分析标出“总分的红、黄色预警”“单项的红、黄色预警”“班级内末位预警”“年级内末位预警”“同年龄末位预警”等预警信息,增强各利益攸关方对体质问题的警觉和重视。

提高数据分析的细致性。针对学生个体体质情况被“淹没”在集体的整体达标情况中的问题,应强化“各分项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率”“年级体质雷达图”“班级体质雷达图”“学生个人体质雷达图”“个人与班级、年级对比图”等精细化的分析,深入挖掘达标数据,发现、展示问题。

提高对不同人群的分层、分类分析。当前达标分析多停留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比例上,缺乏对不同体质类型的分层、分类分析,因此,应加强对不同体质类型的概括与分层。如划分“全面发展型”“全面问题型”“全面薄弱型”“单项短板型”“双项短板型”“严重不均衡型”等,为精准干预做好分析准备。

加强数据分析的针对性和聚焦性。针对达标数据问题且缺乏解决问题针对性的状况,应加强对重点“边界人群”的分类。如加强对经过锻炼能迅速及格的“准及格人群”,刚过及格线有可能会重返不及格的“刚及格人群”,经过锻炼能迅速达到良好的“准良好人群”,刚到良好但可能会重返及格的“刚良好人群”,经过锻炼能迅速达到优秀的“准优秀人群”,刚达到优秀但可能会重返良好的“刚优秀人群”等“边界重点发展人群”的细致分析,以加强干预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加强对体质问题关联和规律的揭示。针对分析游离问题,应强化诸如“有速度问题学生雷达图分析”“有耐力问题学生雷达图分析”“有柔韧问题学生雷达图分析”“有力量问题学生雷达图分析”等体质内在问题、横向关系和规律的挖掘。

精准干预:创建家校共管共育的校内外精准干预学生体质的新方法体系

建立基于网络及大数据技术的学生体质干预平台。建设以网络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学校、家庭、社会等第三方机构共享的学生体质干预工作平台,使各利益攸关方分享学生体质数据分析结果,以共同做好学生体质的精准干预工作,通过明确问题、抓住关键人群、做好细致分类分层、科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或某类学生的体育活动、科学制订个体运动处方、实时反馈及强化评价等工作精准干预学生体质。

促进学校担负主体责任,开展科学的校内学生体质干预。学生体质干预的主体工作与主体责任在学校,学校是学生体质干预的“主战场”,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体育教师团队是具体责任人。应依据本校学生体质主要问题及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理论,强化“零点体育”(学习准备型体育课)、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素质操、班级体育竞赛、“全员运动会”等有效途径,促进学生体质大幅度、大面积提升,确保体质提升“基本面”。

建立家庭负主体责任的学生个性化体质提升“第二战场”。依据学生个体体质问题的精准分析结果和体质干预平台提供的个性化运动处方,帮助学生在校外和家庭针对自己的问题参与有体育教师指导,有丰富锻炼内容,家长参与监督管理,有“目标管理式”评价方法,与“体育课作业”成绩评定挂钩,自主性、自律性和个性化强的体育锻炼。

建立内容丰富、方法科学、形式有趣、锻炼有效的运动处方资源库。欲进行个性化、有实效的锻炼,就必须面向体育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锻炼内容,而且确保这些内容的科学性、有效性、趣味性、简便性。笔者团队创编的《体育趣味课课练1260例》

(已完成)、《专项技能课课赛1260例》(部分完成)和《健身素质操300例》(部分完成)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共育学生体质的联动新机制。欲实现学生体质大幅度、大面积提升,应建立校长、班主任、年级主任、体育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第三方”等齐抓共管共育学生体质的联动新机制,通过互联网将课堂锻炼、课外校外锻炼、家庭锻炼、校外社团活动等空间、时间串联沟通,形成“整体评价、整体督促、整体表彰”的全社会共管共育机制。

建立从体育锻炼、卫生、营养、睡眠和身心安全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体质的综合体系。欲实现学生体质大幅度、大面积提升,应将体育锻炼与卫生、营养、睡眠、疾病预防、身心安全等“大健康”“大体质”的工作有机结合,以形成整体并相互促进。

“教会、勤练、常赛“”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体育走班制教学”追求科学的体育课程教学

体育课程三大难题困扰体育学科和“学校体育人”

关于体育课的3句话困扰着这个百年学科和近百万“学校体育人”:一是“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没掌握一项技能”;二是“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三是“小学生学双手胸前传球,大学生还在学双手胸前传球”[8]。这3句话代表了体育学科的深刻困局:体育无法像语文那样用一节一节课凑起“常用”的4000多汉字,也不能像数学课那样循着难易逻辑教会学生基础数学,还不能像物理、化学那样依据常见理化现象讲述其中的科学定理。体育课面对成千上万均可称为是“体育”的内容,只能进行“举一反三”和“固本迁移”的专项性教学。学生熟练掌握才能喜欢并破解“低级重复”,但由于体育学科长期以来对自身的研究不足,认识不清,出现“学5学时篮球后再学5学时排球,学5学时跳远后再学5学时武术”等“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无效、无趣教学现象。

3.1.1“教会、勤练、常赛”是解决体育课低效问题的途径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上一篇:大学美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及对策研究下一篇:服饰设计专业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