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理论与策略框架构建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贸易及文化交流发展趋势日益深入,在面对更加多样化的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必须明确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领域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是源远流长的,历经了多个朝代、多个时期的发展,在现阶段,必须依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民族音乐传播中,以此带动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所以应当结合中国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展开有效的优化创新,尤其要把握民族音乐国际领域传播趋势,并且要实现更为完善的传播,带动我国民族音乐的积极发展。主要结合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理论与策略展开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理论与策略;框架构建;

当前,我国对国际间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和交流十分重视。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过程中,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支持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1]。现阶段,通过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能够有效增强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也能够带动我国综合文化国力的提升[2]。下文主要针对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以及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具体阐述了现阶段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战略,希望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和发展有所启发。

一、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途径与意义

(一)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途径

我国民族音乐在长久的发展历程中,由于一些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及地区发展的限制,导致我国的民族音乐最开始的传播通常需要凭借使者走访的方式方能顺利进行,或通过国家之间的联姻活动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国际音乐的传播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历史记载,能够明确为我国的民族音乐自汉代便有迹可循,到了西汉,由张骞探索出新的音乐发展的道路,这样能够有效地加强国内各个领域的交流。同时,我国在后来与朝鲜半岛和南邻国家产生更多音乐之间的交流[3]。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变化的政权以及战略纷争,导致各民族杂居的情况出现,这样加大了音乐的文化传播,同时陆上交通不断便利,很多统治者对于音乐发展极为关注,他们也对后续的隋唐音乐文化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民族音乐不断发展流传的历程中,隋唐时期是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较为快速的时期,在唐朝时期由于文化政策开放包容,同时部分地区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不断进步发展。尤其是在一些西域或北方少数民族中,以及东南亚国家的贸易交流过程中,能够将本土的优秀音乐传播到亚洲国家,同时能够实现国际间的音乐融合碰撞,也能够促进音乐文化的良好发展,当然这时民族音乐的传播更多的是依靠国家使臣、民族迁徙以及贸易往来和音乐乐器乐谱工具有效的流转。

随着不断变化的国际传播趋势,有少部分的中国民族文化传播本身带有一定的主动性,在绝大部分的音乐作品中,依靠少数的迁客骚人或者是商业从业者、从军之人等进行进一步的传播,这种情况在清朝中后期阶段更为明显,当时的清政府正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中,音乐传播工作并不能够顺利开展,导致本国的文化难以传播出去,外来的文明无法延伸到国内环境中[4]。

(二)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意义

针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工作,工作人员更多的是要把握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发展所造就的音乐文化。音乐承载着很多的文化内涵,可以反映出我国宝贵的民族精神,让民族发展个性能够在音乐中得到彰显,越来越多的国际音乐文化传播推动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化提升也能够有效提升东方音乐在世界环境中的地位[4]。

二、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现状

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很多民族音乐无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飞速变化的政策使得几近停滞传播的民族音乐获得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让民族音乐传播范围更为广泛,能够积极地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向外传播,当前我国从音乐文化贸易、音乐文化交流以及音乐文化教育等方面展开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

(一)音乐文化贸易

在音乐贸易过程中,由于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入,而且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更加快速,同时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不断加快,在贸易过程中,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也更为便捷,其中包括音乐文化演出活动、销售音乐领域知识的相关书籍等,也能够积极做好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5]。

(二)音乐文化交流

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交流方面,往往包括有文化团体演出、国际的比赛和民族音乐交流以及音乐研讨会等方面,同时我国的中央音乐学院也积极加强与国外的紧密合作,并开展多样化的讲座,民族音乐也曾登上更多的国际的音乐电台,这些对于中国的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定期举办与我国民族音乐人相关的音乐会,都能够反映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海外的受欢迎与喜爱程度[6]。

(三)音乐文化教育

在我国承办音乐研讨会的过程中,也能够侧面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和音乐文化交流搭建出良好的平台,在针对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方面,不仅要做好传统的音乐教育,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其中,对音乐文化的学术讲座和乐器独奏音乐会要积极开展,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已经进入一种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新型信息技术符合大众品味,也能够带动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

三、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策略

当前,中国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同时,要针对民族音乐文化选择更为完善的音乐途径和优化策略。

(一)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网络化模式

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借助网络化的方式推动中国民族音乐国际化传播,能够有效地推动其发展,同时所包含的多样信息、所具有的独特的传播功能是其他方式难以实现的,在网络资源中,具有民族的、通俗的、古典的等多样化的音乐文化,当然还包括音乐教学视频等,同时能够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我国的民族音乐国际传播提供便利的条件。

(二)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网络化的几种方式

首先,现阶段市面上有很多具备中英文版本的先进民族音乐软件,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得以有效使用,也能够提升民族音乐在世界上传播的广度,同时需要灵活使用网络获得更多音乐领域的信息内容,每个人都能够在互联网世界中更加广泛地了解民族音乐的深刻内涵,切实满足每个人对音乐知识的渴求,甚至可以利用远程教育,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民族音乐传播的成本,也能够带动民族音乐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提升,同时便于民族音乐爱好者展开针对性、系统化的学习。

当然,借助网络建立民族音乐电子图书馆,能够促进音乐文化资源的共享。同时,在民族音乐网络节目中的电子产品能够有效地融合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和大众性,也能够促进音乐节目的有效性发展,强化大众的音乐体验。现阶段的音乐学术水平研究,能够有效地巩固民族音乐的地位,并积极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

总体来说,国际间的交流不断深入,在面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间沟通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中国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通过民族音乐的传播也能够促进我国国力增强,带动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所以应当积极地把握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的意义,做好积极有效的音乐文化贸易,强化音乐文化交流,推动音乐文化教育发展。这就需要积极借助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网络化模式来构建网络化、多元化方式,促进民族音乐的交流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燕.“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93-97.

[2]郑卫新,周昱.文化认同理论下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探讨: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J].林产工业,2019,56(12):120.

[3]朱晓静.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与教育研究:评《中国民族音乐》[J].中国高校科技,2020(7):111.

[4]赵欢.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在海外有效传播路径研究: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J].新闻爱好者,2020(7):105-106.

[5]赵去非,何方方.中国民族音乐国际传播网络化研究: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J].新闻爱好者,2021(1):105-106.

[6]邹筱丹.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与推广的经验及规律性研究: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J].新闻爱好者,2017(1):98.

上一篇:河南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下一篇:小视频大传播推动党媒融合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