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调查报告(精选2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书馆调查报告(精选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图书馆调查报告1

通过对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CNKI数据库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得出了读者对CNKI数据库等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了解决方法。

图书馆数字资源调查报告为全面掌握图书馆CNKI数据库的使用现状,最近笔者带着问题对全校师生利用CNKI数据库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开展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CNKI数据库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状况如何、教师和学生是否经常使用CNKI数据库、教师和学生对现有CNKI数据库满意程度如何、如何才能提高CNKI数据库的利用率等问题。

一、调查形式

1.向省内部分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调查,收集其它院校利用CNKI数据库的情况。

2.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收集征询他们使用CNKI数据库的意见。

3.召开院系负责人座谈会,了解征求使用馆藏数字资源的意见和要求。

二、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基本概况

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在注重纸质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从2005年起逐渐引进了CNKI系列数据库(期刊、博硕、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建筑知识仓库等)、超星数字图书馆、五车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等数字资源,并自建了随书光盘、学院优秀毕业论文及设计、学生获奖作品、教师学术论文、建筑类专题库等特色数据库,上述数字化资源内容覆盖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能较好地满足全校读者对各学科专业数字资源的需求。

三、吉林省部分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图书馆CNKI数据库利用率的基本状况

通过此表,不难看出长春建筑学院图书馆2012-2013年利用CNKI数据库的情况在所有被统计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处于中等位置,登录次数为19955、检索次数为473522、浏览次数为20860、下载次数为27469、使用总次数为541806,说明我校图书馆CNKI数据库的使用情况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尚需采取整改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其利用率。

四、尚存问题分析

1.宣传不够

近几年,图书馆通过主页宣传、聘请CNKI专职培训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践检索讲解、张贴宣传海报等方法对CNKI数据库进行宣传,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图书馆还需加大此方面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CNKI数据库。

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CNKI数据库解决教学科研问题不够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如果教师不能适当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意识、转变观念,那么学生基础知识都尚未学好,谈何利用CNKI数据库搞科研活动。

3.学生自觉学习兴趣不浓,不懂不问不学现象严重

学生缺乏自觉性,对数字资源学习方面的意识淡薄。如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发现,学生在电子阅览室进行实践操作时,有少数学生不懂时会及时请教老师;但更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用于学习的时间比较少,利用上机实践操作的机会,把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上网、玩游戏等不必要的地方去了。

4.学生检索水平有限

通过调查表明有部分教师和学生会使用计算机,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但由于检索能力不高,检索水平有限,还没完全掌握利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的方法和技巧。即使部分教师和学生计算机水平处在了起步阶段,但由于某些原因自身不会利用CNKI数据库。

5.网速过慢

受访中有部分师生认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软硬件设备相对比较完善,但网络不稳定且网速过慢,导致检索时间过长,致使学生不愿到电子阅览室上网查询资料。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

1.召开读者座谈会

图书馆通过组织召开读者座谈会,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充分了解师生对CNKI数据库的需求情况,并利用座谈会的机会推广馆内其它各种馆藏数字资源,以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

2.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为充分实现图书馆CNKI数据库等数字资源的价值,图书馆通过开展专场培训、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举办CNKI检索大赛、免费上机实践等多种渠道对数字资源进行宣传推广,鼓励学生使用各种数字资源,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运用各种数字资源为自身的发展服务。

3.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引导

辅导员、任课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各项科研活动,逐步学会使用CNKI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并运用到学习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自学和独立研究的能力。

4.开设文献检索课

通过文献检索课的开设,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指导学生掌握CNKI数据库等数字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技巧,通过检索课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的科研和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5.为新生开设《科学利用图书馆》讲座

为使新入学的学生更好的了解图书馆,并更快学会合理使用图书馆,图书馆每年定期向新生开设《科学利用图书馆》讲座,主要向新生讲解图书馆CNKI数据库等数字资源的基本概况及简单使用方法,为他们以后学会合理使用图书馆的各种数字资源奠定基础。

6.针对大四毕业学生开设专题讲座

因大四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时,要用到大量参考资料。而由于某些原因,大四学生很少使用图书馆免费的CNKI数据库等数字资源作为参考资料。为解决这个问题,图书馆专门为毕业生开设专题讲座,指导大四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提高检索意识,真正为大四学生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提供帮助和资源支撑。

一直以来,图书馆自身通过解决问题,使CNKI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使我们的服务工作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达到为教学科研服务目的,单靠图书馆单方面的努力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还需学校领导、各院系、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朋飞.校园网络资源现状及使用情况调查报告.网络资料.

[2]梁艳红.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情况读者调查报告[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1).

图书馆调查报告2

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小学校图书馆宣言》就指出:“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图书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就中小学图书馆建设而言,它不仅是文献信息中心,而且是信息资源利用的指导中心。如何利用好学校图书馆,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是我们每个图书馆管理员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心的问题。

1 调查思路与方法

(一)调查思路

本次调查以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图书馆为例,以期通过实地走访、自填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小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的评价和需求,厘清南山区中小学图书馆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拓展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建设适应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校园图书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

1.文献法

利用方正数据库、中国知网等电子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搜集期刊、论文等文献中反映的研究问题,整理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构建合乎逻辑、有据可依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作为调查基础。

2.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学生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对学校图书馆管理各方面实际状况的满意程度,采用了问卷法,较为客观的全面的呈现学校图书馆管理的实际情况。问卷调查内容设计涵盖以下范畴:(1)校图书馆的阅读基本条件,如是否干净整洁、是否光线明亮等;(2)文献满足学生情况,如图书的种类、数量、更新频率等;(3)借阅制度及开馆管理,如借书制度、阅览制度、开放时间、开放时长等;(4)校图书馆开展文献教育和阅读活动情况,如是否会开展文献信息检索教育、是否会定期开展读书活动等;(5)馆员的基本服务,如校图书馆老师的服务态度、借阅手续的流程和效率等;(6)学生使用图书馆的情况,如是否经常去校图书馆、是否经常谈到校图书馆;(7)对校图书馆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56份,回收1052份,有效问卷1050份。

3.访谈法

本此调查采用结构式访谈,笔者对部分学生以及学校的图书管理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对学校图书馆管理现状的看法、建议及评价等,并用访谈资料佐证问卷调查所得结果。

2 调查的总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

从阅读的基本条件来看,95%的学生对学校图书馆的整体环境(包括整洁程度、光线、空间布局、座椅的硬件设施)非常满意,但是也有3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电子阅览室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与图书管理员的交谈中,也有35%的图书馆员希望可以引入自助借书的网络平台建设。从文献满足学生情况来看,70%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种类和数量基本能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也有5%的同学表示,希望图书馆能多进一些图书,包括电子书。对于学校的借阅制度及开馆管理,65%的学生都感到满意,更有10%的学生希望开馆时间可以延长,或是周末可能开馆。80%的学生认为学校图书馆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能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98%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校开设有阅读课,而且他们非常喜欢上阅读课。但是关于图书馆员的基本服务方面,60%的学生都表示希望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态度可以有所改进。75%的学生都表示他们经常会去图书馆。

(二)图书馆开展的读书活动

笔者通过与图书管理员和学生的访谈了解到, 近年来学校图书馆举办或参与的各种读书活动,每年每校平均达16.58次;许多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文学社团、书评会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校报校刊的编制、交流工作步入常规。除了开展常规的图书活动,各个学校还会根据各自的情况,探索开展特色活动,如邀请专家、名人到图书馆共读一本好书;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成立教师读书协会;开展校级、班级“小书迷”评选活动;开展全校性图书漂流活动等,通过各种形式推动中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对图书馆功能利用情况不足

在访谈中,有60%的学生认为图书馆就只是一个看书、借书、还书的场所,他们对图书馆的功能感到盲然,缺乏利用图书馆的意识。但是,在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推进的今天,学校图书馆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随着学校图书馆已成为素质教育的载体,学校图书馆应大力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

3 学校图书馆建设的一些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笔者对中学校图书馆建设的建议如下:

(一)顺应时展的趋势,加强电子资源的采购力度

目前,大部分中小学图书馆虽然有一定的馆藏量,但主要仍以纸质图书为主,电子阅读还不是主流。但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中小学生的阅读呈现数字化、便捷化、交互化的特点。由此可见,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兴起,学校图书馆的建设要紧形势,关注中小学生新的阅读特点,添置适合中小学生的数字化阅读设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购买电子出版物。同时,有条件的中小学图书馆可以尝试向网络化、自动化转变,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

(二)改变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开放式”校园图书馆

“开放式”的校园图书馆,既包括时间开放,也包括空间开放。一方面,在时间开放方面,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应该不分节假日,满足师生借阅需要;另一方面,空间开放可以借鉴国外“图书漂流活动” 的理念,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联网电脑搬到校园一角、教室里、走廊上,中小学开放式图书馆的功能更加多元化,不再是单纯的借阅书籍,可以拓展出各种“角”功能,例如社团角、自修角、自由开放网络、选修课等。这些“角”不是单纯的图书馆的某一块物理场所,更是图书馆的精神领域,它体现了图书馆的文化氛围与学习氛围,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功能角的建立也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它可以作为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十分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主动延伸工作触角,辅助支撑教育教学改革

在学校,一切活动都具有教育的特性,学校图书馆也不例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图书馆更要主动将工作的触角延伸至学科教学的课堂,通过开展各种层次的阅读推广活动及参考咨询,有效发挥辅助支撑教育教学的职能。学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料要盘活为教育教学资源,与学科老师保持联系沟通,了解教学进度,推荐相关教辅书籍,将图书馆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及教研中,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

(四)加强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中小学图书馆服务水平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是中小学图书馆提升服务水平的重点。首先,学校图书馆应配备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管理素质较高、事业心较强的专职工作人员。其次图书馆管理员应转变工作馆内,将图书馆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只有不断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才能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最后,建立严格的上岗考核制度,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我区的中小学图书馆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吕星宇,占盛丽.上海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问题和对策――兼论国外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经验[J].上海教育科研,2010(1):39-42.

[2]马国华.中小学图书馆(室)事业的现状与思考――鸡西市中小学图书馆(室)调查报告[J].图书馆建设,2005年(4):59-61.

[3]F.少年儿童心目中的学校图书馆――2003上海少儿阅读研究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13(6):35-37.

[4]王艳伟.浅谈学校图书馆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5(11):284

作者简介

周小燕(1982-),女,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上一篇:我国医疗保障论文下一篇:安全履职情况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