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儿童巨结肠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后康复临床观察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小儿巨结肠患儿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治疗的90例小儿巨结肠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后患儿作为护理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中医组进行中医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肠蠕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中医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儿的肠蠕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小儿巨结肠患儿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后,能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儿肠蠕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缓解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儿科;巨结肠;腹腔镜;中西医结合

小儿巨结肠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疾病,据流行病学显示,在我国平均每5000名儿童中,就有1例发病,其中男性儿童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儿童,二者比约为9∶1。其致病原因为患儿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使粪便逐渐瘀滞于近端结肠,导致肠管发生畸形,如扩张和肥厚等[1-2]。患儿发病后,可经常交替性出现便秘和腹泻等,随着病情的进展,患儿日趋消瘦,营养指标和生长发育情况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段儿童。在小儿巨结肠的治疗上,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具有对患儿创伤小的优势,成为患儿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患儿患病时间不同、机体功能各异等原因,部分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将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方法融入到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治疗的90例小儿巨结肠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后患儿作为护理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每组45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5例;年龄3~7岁,平均年龄(4.43±1.11)岁;全结肠型患儿5例,长段型患儿12例,常见性患儿28例。中医组中男39例,女6例;年龄3~8岁,平均年龄(4.50±1.23)岁;全结肠型患儿4例,长段型患儿11例,常见性患儿30例。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经常规钡灌肠检查等确诊为小儿巨结肠患儿;(2)适合采取腹腔镜辅助患儿。

1.33护理方法2组患儿在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环节相同。如在患儿术前1d晚和术晨回流灌肠1次,术前8h禁食。护士通过图示或演示等方式,为患儿讲解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的方法和治疗过程。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过程等。术后护理方法各异。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如术后协助患儿保持去枕平卧4~6h。固定好患儿的引流管,定时记录引流液的色、量和性质等;中医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具体如下:(1)中医按摩护理。护士协助患儿保持仰卧位,指导患儿全身和精神放松,呼吸匀速。然后以患儿肚脐为中心,按着顺时针方向,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部进行按摩。按摩的半径由小至大。在按摩前,指腹部先涂抹抚触油,且在按摩过程中,注意力度适中,以护士手感温热为宜。患儿每日晨起和晚睡时各按摩1次,每次按摩10min;(2)穴位按压。患儿取天枢、三阴交和足三里等穴位,护士采取按压的手法,按压以上穴位。初始按压力度可适当降低,然后逐渐增加按压力度。患儿每日按压2次,每次5min。

1.44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肠蠕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瘘、肠扭转、肠梗阻及尿潴留。

1.5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х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1

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小儿巨结肠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又称为肠管无神经节细胞症,致病原因为患儿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使粪便逐渐瘀滞于近端结肠,导致肠管发生扩张和肥厚等畸形的情况。患儿发病后,由于排便异常,多数患儿后期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生长发育明显滞后。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还可能出现巨结肠并发结肠炎、肠穿孔等严重的合并症,因此必须尽早对小儿巨结肠患儿进行治疗。

在小儿巨结肠的治疗方法方面,行腹腔镜辅助Soave根治术由于具有对患儿创伤小的优势,因此成为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相应的如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也成为近年来儿科等相关科室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如赵月[3]根据小儿巨结肠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将护理工作细分为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胃肠减压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环节。护理后,有效提高了巨结肠患儿的康复效果[3]。

近年来,在中医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医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选择和途径。如以本次中医护理工作为例,将整体的护理工作细分为腹部按摩和穴位按压2个部分。在腹部按摩方面,通过对腹部进行按摩后,可以达到通腑泻实、滋阴通便的作用。另外,经现代医学证实,合理的腹部按摩,能够促进患者腹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从而促进肠胃蠕动;在穴位按压方面,主要按压天枢、三阴交和足三里等穴位。其中天枢穴,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和消食等;三阴交穴具有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和腹泻的作用;足三里穴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和通经活络。中医按摩和穴位按压的护理方法本身并无不良反应,护理过程中也不会增加患儿的不适感,可以与西医护理方法共同开展,更易于让患儿及其家属接受。

对小儿巨结肠患儿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后,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能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儿肠蠕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缓解患儿家庭的经济得临床推广应用。

2.22组肠蠕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比较中医组患儿的肠蠕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1]甄亚琴,徐纪荣.先天性巨结肠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4):21-24.

[2]王献良,孙忠源,潘登,等.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Soave根治术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杂志,2018,39(6):423-427.

[3]赵月.腹腔镜下小儿巨结肠围术期护理[J].心理医生,2018,24(30):287-288.

上一篇:网络消费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财税制度改革模式创新与规范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