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景观设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生态城市背景下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

摘要:城市街道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面积占据城市总土地面积的1/3以上。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基数也在不断增加,致使城市街道排水系统的压力剧增,然而城市街道景观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近几年,政府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更新城市街道设计,加快城市街道景观建设,但是城市街道的功能和环境问题依旧存在,且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精神所需。因此,城市绿色街道建设势在必行。近几年来,政府不断推出生态城市建设,而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的途径之一建设绿色街道。早在40多年前,景观设计师麦克哈格就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思想,倡导维护场地内水文环境、保护水源及涵养水源,多年之后这一思想在美国得到了应用并逐渐发展为绿色街道设计。城市绿色街道建设是通过雨洪管理手法将绿色基础设施融入城市街道设计中,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对城市地表径流进行有效地管理,还能达到城市街道功能性和美观性的设计要求。本文对以机动车为主导、以居住区为主导和以商业共享为主导的三类街道进行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出城市街道内涝的主要原因为城市街道建设中增加的不透水地表面积改变了其原始的地表水文状态,导致雨水无法收集利用。同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城市街道景观建设中存在街道景观大同小异、慢行系统设计不完善、城市街道功能分区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街道交通混乱,难以体现出城市文化景观特色。为此,本文在城市绿色街道的设计中提出了以下方法:首先,明确街道空间的使用功能,合理规划功能区,避免交通混乱,这是街道设计中最基本的要素;其次,应加强对城市街道雨洪管理的意识,在设计方面以雨洪管理措施为设计的主要目的,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最后,提取城市文化信息作为街道景观设计元素,并利用街道绿化和景观设计共同提高慢行系统的体验感。此外,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总结出适宜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北京市将台乡驼房营路、北京市将府家园小区内部街道、陕西省三原县商业街道等实际案例的设计中。在设计案例中采用LID方法即低影响开发技术,降低城市内涝、增加雨水收集面积、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采用街道功能区面积改造和融入城市文化元素等设计方法丰富城市街道景观、提升街道通行的舒适感。通过这些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城市街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促进我国未来城市绿色街道建设提供设计方向。

关键词:生态城市;绿色街道;雨洪管理;景观设计

学科专业:交通景观设计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6.1 研究方法

1.6.2 创新点

2 绿色街道理论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城市

2.1.2 绿色街道

2.2 绿色街道相关设计理论

2.2.1 海绵城市理论

2.2.2 雨洪管理理论

2.3 绿色街道的技术与设施

2.3.1 LID技术

2.3.2 LID设施

2.4 绿色街道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4.1 生态城市性原则

2.4.2 整体性原则

2.4.3 人性化原则

2.5 小结

3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内容及方法

3.1 绿色街道景观设计的内容

3.1.1 以机动车为主导的街道设计内容

3.1.2 以居住区为主导的街道设计内容

3.1.3 商业共享街道的设计内容

3.2 绿色街道设计方法

3.2.1 以机动车为主导的街道设计方法

3.2.2 以居住区为主导的设计方法

3.2.3 商业共享街道的设计方法

3.4 小结

4 生态城市背景下绿色街道的设计实践

4.1 设计项目一:北京市将台乡驼房营路段节选

4.1.1 项目概况

4.1.2 北京市将台乡驼房营路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4.1.3 现状调研与分析

4.1.4 设计构思

4.1.5 设计方案

4.2 设计项目二:将府家园小区内部街道设计

4.2.1 项目概况

4.2.2 北京市将台乡将府家园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4.2.3 现状调研与分析

4.2.4 设计构思

4.2.5 设计方案

4.3 设计项目三:咸阳市三原县商业街

4.3.1 .项目概况

4.3.2 三原县商业街自然环境概况

4.3.3 现状调研与分析

4.3.4 设计构思

4.3.5 设计方案

4.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论文提纲下一篇:MOOCs开发微课程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