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共育共赢

2022-05-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家校携手共育共赢

家校携手 共育花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权利意识的觉醒,家庭教育正式进入教育系统,与学校一起负责学生的教育。然而学校与家长在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体系方面有较大差异,所以家校共育的开展并不顺利。基于此,本文分析并探讨了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如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协同构建家校共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品格等,以实现家校共育的真正价值,推进家校共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家校共育;家庭教育;实践研究

现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未完全融合,学校与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共育意识无法统一。再加上家校共育的方法过于单一,资源渠道不流畅,家校共育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构建家校联合教育,如何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方法,有效整合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并提升家校联合教育的效果,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家校共育的意义

当前,部分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家校共育课程的构建中,通过三方联合建立教育共同体系,以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共享、价值观融合、随时随地沟通互动的教育目标;同时,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家长所能提供的教育管理现状,满足家长的诉求,建构家校共育课程,打造出系统又开放的教育平台,实现学校与家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多方的联系,帮助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达成目标一致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家校共育确实有效解决了在相对封闭的教育认知体系中,家长因被自身教育经验所限制而造成的眼界不高、教育空间无法拓展的相关问题,打破了教育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的实际教育弊端。在家校共育课程中,教师负责授业解惑,是教育的传播者,对教学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邀请一些教育行业的专家或者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定期举办可供家长沟通交流的咨询会、家长会等,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另一方面,家校共育模式下,学校将教师的德育活动纳入教育系统,让教师的教学工作从经验思维转向科学思维。

二、家校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和学校的育人目标不一致

教育部重点聚焦如何高效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理想信念及自主思考的能力,获得一致的教育目标是家校共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往站在学生身后并不与教师、学校过多接触的家长开始进入学生的教育中来,参与对学生学习信息的共享及教育资源分配。然而,学校与家长由于教育理念存在偏差,以及双方对教育目标也并没有达成绝对的一致,所以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双方难以形成真正有效的协同力量。

(二)家校育人内容有差异

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接受者,需要配合教师讲课的节奏。在这种理念下,绝大多数教师缺少“人情味”,也没有人文情怀,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掌握不及时,日常与学生缺少沟通交流。家长也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甚至比教师还在乎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教育”十分严厉。真正的家校共育在于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而当前家长对家校联合教育的认知,还只停留在成绩,严防学生早恋、沉迷网络等行为上,属于典型的治标不治本。同时,学校方面认为,家校共育模式下,家长应以辅助学校为主要任务,起到从旁监管学生的作用。而部分教师则在家长群中发布考试成绩,给家长布置辅助教育的任务,甚至将一些原本属于学校教育范畴的内容与责任转移到家长身上。家长也组建了一些家长队伍,根据自身的目的互相传播招考信息、补习班信息,以监督者的姿态介入学校教育,妨碍了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家校评价体系不同

家校共育模式下,部分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并不真实,不会将孩子的真正情况汇报给教师。而学校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考虑了学生的阶段性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并坚持培养核心素养的理念,从对学生精神关怀的角度出发确定的评价标准。相较于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更为客观、专业。所以,学校评价体系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需求,家庭评价体系则是以情感为主要导向,受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非常大,二者的评价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三、家校共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及自我发展

家校共育是将学生的精神成长与自我发展作为课程目标,为未来社会源源不断提供人才,致力于培养具有优秀品格与丰富学识的人才。家庭和学校都应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道路上所遇到的困惑和期待,指导并激励他们探索、挑战与成长,“共育”出真正健康、有优秀品格的人才。因此,在设计家校共育课程时,教师要从班级的角度出发,整合家庭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家校沟通机制,使家长成为平等的合作伙伴。除学校外,家长的配合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群与家长联系,给家长普及教育知识,督促家长起到监管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和社会发展

家校共育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规划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方案、实施家校共育课程,使学生的问题由学校、家长共同解决。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有针对性的课堂内容,强调体验和实践,在此基础上设计和讲授课程内容。线上教学中,学校为了做好教材的发放,班主任利用班级钉钉群、微信群等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家长领取教材意愿;所有行政人员、教师认真学习发放的流程,确保工作细致到位[1]。家长们组成小分队,将教材送往学生的居住地点,体现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责任心,也体现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课程实施方式:主题活动

关于主题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学生与家长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或者创设一些体验情境,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比如,开展家长志愿服务、家长教育分享、家史调查、亲子阅读等活动,让家长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获知学生关于精神与人格方面的变化和成长。家长参与到家校共育课程中,能够逐渐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从而提高家校共育的整体效果。例如,为加强家校联系,学校举办了“家校共育助力孩子成长”的专题讲座,对亲子关系、家庭亲密关系、孩子自我管理与自我学习等进行了分析,向家长介绍了班级文化、学生的学习情况,增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2]。

(四)课程评价指向:多元评价

在家校共育课程的构建中,家长和学生不仅可以参与课程设计,还可以参与课程评价。比如,在小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家长参与奖学金方案设计、制订多元评价标准,这有利于教师从他人的评价转向自我的评价,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发掘课程资源,深入完善家校共育机制,构建家庭、学校一体的教育系统。此外,教师可针对如何有效开展家校联系共育工作与家长进行策略探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动员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服务和指导工作,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

(五)建立家校共育共同体,畅通家校共育渠道

传统的家校共育模式通常是以家校双方的信息传递为主,效率较低,信息传递途径单一且不及时,体现不出家校共育的真正价值。家校共育共同体是指在特定空间内,家庭、学校同时存在且基于相同目的而组成的一个小规模团体,互联网是该共同体的载体,教师利用互联网可以建立高效快捷的家校共育共同体。一是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如QQ、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群,将家长拉进群里,以便家长及时交换、了解学生信息,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互联网平台打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态,如学生档案、班级特色、活动风采,并向教师提出建议,教师也能获取需要的信息,如学生性格、日常状态、生活变故等,双方可以及时进行有效沟通。互联网家校共育共同体具备沟通、信息记录及展示、意见提出等功能,基本上满足了家校教育方面全部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和家庭应该将家校联系教育当成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来展开,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周茹,邹雨含.家校共育構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1):71-73.

戚旭娣,李苏.养成教育视角下开展家校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241-242.

杨晓阳.新时代创新家校共育工作的实践路径探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02):92-95.

作者:潘俊静

第2篇:温情携手相伴,家校社会共育

摘 要:我国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话题,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更多父母亲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数量与日俱增的当下,尤为值得关注。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现状为基本出发点,重在探析这一问题和现状存在的具体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原因探究;应对举措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人生价值观念上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一定程度上更是缺少了父爱与母爱,进而产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上的偏离,甚至出现心理发展的异常,有时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更有甚者,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打架斗殴。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可谓时不我待。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及现状探究

1.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影响健康成长

笔者所在的兰州市皋兰县水阜学区,就有很多的留守儿童,他們大部分寄宿在学校,周末回家。这些孩子监护人多为祖父母,家庭教育缺失,缺少亲情呵护,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

2.缺少健康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情趣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不能对孩子给予应有的关心爱护,为减少内疚感与负罪感,父母亲邮寄零花钱,让孩子在物质方面得到享受,但殊不知,金钱不是万能的,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很难形成,反而滋生了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陋习,相伴而生的是“网红”“拜金主义”等片面的消极思想。还容易受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尤其是当下手机、电脑、游戏、网咖等不良社会因素的诱惑,加之年龄尚小,缺乏基本的是非判断,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优秀道德行为的严重缺失和不良行为的相继产生。

二、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缺失原因剖析

1.自身因素

留守儿童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自然是没有独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没有良好的是非判断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防范能力和抵制诱惑能力严重不足;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孩子的自律能力难以形成。

2.家庭因素

父母外出务工,与孩子的交流沟通甚为缺失,留守儿童不能享受基本的健全的道德教育。尤其是那些由亲朋代为照顾的孩子,这一问题尤为严重,亲朋对留守儿童也只是尽到照顾生活的责任,其他方面尚难涉及。

3.学校因素

学校因为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师资力量的短缺等因素,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德育教学课程明显不够,有些农村学校甚至没有德育课程,有些即使安排了德育课程,但也流于形式,难以落地生根。学校往往将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了考试成绩上面,对留守儿童的德育、心理健康、美育等方面缺乏应有的关注。

三、农村留守儿童德育问题及现状的应对举措

1.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

“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成为好父母,就是成为家庭环保主义者。家庭环境好,孩子好;家庭环境出了问题,孩子就成为问题儿童。留守儿童大多如此,有时候,孩子生病了,需要吃药的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自由、幸福的港湾,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无价之宝,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关心子女,切不可为了赚钱而错失了孩子最佳的成长时机。

外出务工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每天和孩子通电话,或者微信联系,让孩子时时感受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惦记,好像父母就在身边一样;常给孩子写信,并将信寄到孩子的学校,让孩子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满足孩子小小的虚荣心;在孩子生日、六一儿童节等一些重要节日,给孩子送一些有意义的小礼物,增近与孩子的情感;关注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了解其在学校的表现,尽可能掌握孩子最近的思想、心理状态。

2.学校德育教学的参与其中,更显重要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学工作。留守儿童往往缺少家庭的亲情教育与有效监管,当孩子没有按时到校时,学校必须第一时间联系其家庭,了解没到校的原因,及时化解减少孩子的人身伤害。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完整的,学校和老师的德育教学和生活关怀就显得极为迫切。

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在身边的关心和爱护,学校老师是和他们相伴最多的成年人,在长期的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能结下深厚的情感,有些留守儿童甚至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亲,所以,步入深秋,天气变冷,要叮嘱孩子多穿衣服,学生感冒不适,及时联系家长,有必要时还应带孩子就医,老师做好了这些,孩子才会依恋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必然有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若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督促其完成,尽可能不严肃批评,注意教育方式,充满耐心,言传身教,使其改正。班主任在班级内可以开展心连心等爱心活动,尽可能让这些留守儿童多参与,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情,以培养其健全人格,成为有用的人才。学校还应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慢慢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道德品质。

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下重要的社会问题。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保障机制,形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然会有效推动我国文明社会的全力创建。

作者:李舜祖

第3篇:朱永新:家校共育,携手同行

朱永新在《教育科学》2021年第1期《我国家校共育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提出,家校共育有助于家庭发挥其教育功能,有助于建立现代的学校制度,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校教育满意度的提高。当前的家校共育的实践探索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家校共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缺少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很多家校共育方式流于形式;三是家校共育的沟通机制不畅;四是教师和父母家校共育的胜任力不足。

对此,加强家校共育的对策有:第一,进一步完善家校共育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第二,学校要为家庭教育提供专业的指导,为教师赋能,加强父母教育培训。教师要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对家校共育的认识;学校要为教师搭建家校共育的學习、实践平台,重点要增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导意识,提升其指导能力;打造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教育。第三,支持家校共育的平台和载体建设,如建立家校合作委员会和父母学校。第四,整合资源,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社区要积极配合家庭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建立更好的资源开放机制,确保家校合作能有效发挥。同时,积极鼓励民间机构的发展,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建立共育机构,同学校形成联盟,共享各种教育资源,确保家校合作共育实现更好的发展。

第4篇:家校携手 和谐共赢

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为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11月9日红柳沟镇学区召开了家长开放日暨家长会活动,为了使本次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学校领导和教师十分重视,前期精心的准备了各项工作。

我校在11月9日早晨开展了家长进课堂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观摩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课后,由校领导带领着家长到会议室参观优秀作业,以及到各部室、宿舍进行有序参观,让家长近距离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

11月9日下午12:50,家长有序的坐在教学楼前参加家庭教育报告会,会议由红柳沟镇学区党支部书记何冬洁主持,大会上首先由红柳沟镇学区校长苗富做了重要讲话,谈到了我校今后的办学方向及教育目标,同时也强调了家长与学校沟通的重要性。其次由家长代表贺海波发言,呼吁家长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应该与教师达成共识。

会后,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邀请家长在本班教师召开了家长会,将学校活动及学生在校的表现、本班学习、纪律等状况逐一反馈给家长,同时听取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部分家长和任课教师进行了个别交流,就该科的优劣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共同探讨提高学习成绩的好措施、好办法,家长们一致表示,要加强与学校及教师的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的交流,以便帮助孩子有个全面的提高。

本次家长会既增进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了解,有效地加强了家长和老师的联系和沟通,学生家长也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学到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加强和老师之间的联系,共同配合,教育好学生。

第5篇:家校携手和谐共赢

——瓦渣河小学家长会简报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充分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努力使家校教育步调一致,形成合力,让孩子能够更好的健康成长,瓦渣河小学于2012年11月30日下午召开了全校学生家长会。学校全体师生和学生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

家长会在学校统一组织安排下,经过两周的充分准备,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各班选出一名家长委员会委员,然后有学校在组织开家长委员会会议。班级会上,班主任、任课教师将各班家长带到本班教室进行沟通交流。会上班主任汇报学校、班级管理的基本情况及对学生在校的要求,总体汇报了半学期来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情况。发放家长和学生评教问卷调查表、学生在家情况调查表和营养改善计划调查表。对家长进行专题家庭教育培训。家长们进一步明白了作为家长要高度重视孩子安全,平时教育要讲方法,多鼓励、多帮助孩子,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让孩子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室内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商讨教育好孩子的方法,同时,家长们一致表示,加强平时的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联系,以便帮助孩子有个全面提高。

在学校组织的家长委员会会上,成立了瓦渣河小学第四届家长委员会,选举李西久为主任。制定家长委员会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方向,注入了工作动力。会上委员们在充分肯定学校工作成绩同时,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一如既往的重视安全工作,二是尽可能的净化到校水泥路,三是继续给学生提供开水和热牛奶,四是向上级反映,让支教时间长些,让学生得到较好的教育。

校长吉子远同志对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分别予以答复,并强调以下几点:

一、 继续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 强调“生命第

一、安全第一”对家长提出了要求,不得让12岁以下学生骑自行车。

三、 家长要配合任课教师,完成好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本次家长会增进了学校、家庭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双方的沟通和信任,取得了预期的目的,拉近了家校距离。

第6篇:家校共育,携手共育

家校共建

携手共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幸福德育的构建,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天然合作者,家庭和学校是帮助孩子起飞的双翼,只有向着同一个方向、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时,学生才能够真正展翅飞翔。家庭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补充和辅助作用。我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城乡结合部,学生和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这是我校开展家校共建工作出发点。教育这项责任仅仅靠学校来完成是不行的,缺乏家庭关注的教育是事倍功半的,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家校共育,重在“合力”上下工夫。必须摒弃传统家校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家长也是学校教育的优秀资源。必须让这些资源在学校管理和教育中加以充分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形成家校共育“合力”,真正地变成1加1大于2的效应。我们具体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定期召开家长会

我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全体学生的家长会,平时又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家长座谈会,及时地了解家庭教育的动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二)利用网络优势,拓宽家庭与学校互动的渠道。

让家长与老师面对面互动,尽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互动形式,但这种方

1

式的互动毕竟要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工作繁忙和在外地打工的家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优势,进行家校互动,也是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例如,可以利用网络,校训通平台,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和班级的基本情况和重大活动,也可以留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是要求学校和教师给与解答的问题等。我们还利用手机微信或微信群进行互动交流等等。与家长适时交流,及时沟通,快速而便捷。 绝大部分家长在同学校交流时都非常理性,使网络不仅成为接受家长监督的平台,而且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更是家校友谊的桥梁与纽带。

(三)“家校共读活动”引导学习型家庭的建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在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国文学家哥德有一句名言:“读一本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法国诗人雨果则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类之所以必须,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饮料。”,读书有益于育德,有益于励志,有利于启智,有益于明史,儿童受到优秀书籍熏陶,将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正基于此在低年级时我在班级提出了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期内共读一本书的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向家长推荐了《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淘气包马小跳》等书籍,每天回家后让学生和家长共读书,并在“阅读存折”里记录下来孩子们读书的页数和家长参与活动的感受建议、学生读书的收获等。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孩子们读的书难度有所增加,结合一米阅读的APP使孩子

2

们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让书香沁入每一个学生的心脾,让学生在书香中茁壮成长!

(四)开展了家长学校8课时的活动,提升了家长家庭教育水平。 家长需要教育,更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我校是家校共育的试点校,家长课堂8课时从2015年开展,一直以来我们学校坚持每月一课,在8课时中老师和专家在给家长讲授育子方法,从今年开始,我们家校共育升级到了新高度,突出家校协同育人的理念,调动各行业广大家长资源,把家长请上讲台,丰富课堂内容,开拓学生眼界,拉近亲子距离、拉近家校距离。构建家校共育“合力”,不但转变了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而且也转变了他们的教育观念,同时各班也必须开好常规的家长会,注重与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在相互交流中使认识和意识都得到提高。要求一次一个主题,解决一至两个问题,注重实际效果。

通过家校共育的活动,在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生活态度更乐观,生活方式更健康,生活信念更积极,生活情趣更高雅,促进了少年儿童生命的健康成长,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精神面貌积极向上,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风。但我们深知家长学校工作任重道远,今后,我们会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总结,面对新形势探讨家庭教育新思路、新方法,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我们将继续探索家校合作的新机制,让孩子们的双翼更加丰满有力,展翅翱翔在未来天空里!

3

第7篇:家校合作 携手共育“新苗”

——新时期家校沟通的新形式

作者:陆龙勤 单位:平湖市曹桥中心小学 邮编:314214

内容提要:

一个孩子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昭示着祖国的未来,把孩子教育好是父母、教师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期盼。随着时代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希望教师能改变以往的传统沟通模式,能采用新型的、实用的、方便的沟通形式。新时期,我们尝试在家校联系,家长会,家访等方面采用一些新形式,来与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沟通,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架起一座座美丽而畅通的立交桥!

关键词:

新形式 家校联系 家长会 家访

框架:

一、家校联系新手段

1、利用新型的通讯工具——手机

2、利用互联网

3、利用“家校联系簿”

二、家长会新开法

1、新视觉——形式丰富多彩

2、新途径——面貌焕然一新

3、新话题——大家各抒己见

4、新模式——扩大互动空间

三、家访“新花样”

1、偶然撞见法

2、借故探访法

3、联合行动法

一个孩子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昭示着祖国的未来,把孩子教育好是父母、教师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期盼。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家长对教育的投资越来越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老师也希望学校教育能够延伸到家庭。实践证明,学校教育只有得到家庭教育的支持、配和、强化,才有可能受到最好的效果。教育部有关文件也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联系学生家长,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让教育走近家庭,服务家庭”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式,也是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合力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方式仅限于传统的家长会、期中期末家访等,这在以前可能是有效的。对与当今社会来说,这样的沟通联系形式似乎比较呆板,内容贫乏单调,甚至有许多家长找各种理由拒绝和学校教师联系。何况现在农村孩子的家长普遍是双职工,家长会很难及时参加,家访又见不到面。造成家校联系的严重脱节。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希望教师能改变以往的传统沟通模式,能采用新型的、实用的、方便的沟通形式。我们在这一学年与家长沟通的实践中,尝试了以下一些新型模式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家校联系新手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

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学校和家庭之间需要沟通。所谓沟通是一种互相渗透性活动。从行为与目的来看,沟通行为是教师与家长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采取补的协调行为,使得彼此能共同创造互利的结果。基于以上认识,我充分认识到贤达社会要教育好孩子,提高教育效果,必须树立依靠家长,争取家长配合的思想,要重视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舍得花时间化精力去和家长沟通,交流,努力和家长达成共识,步调一致。因此,我们平时与家长沟通联系的新模式有:

1、利用新型的通讯工具——手机

随着通讯事业的发展、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与学生家长利用手机联系,事实上已成为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主要形式之一。

(1)开通“热线电话”:

开学初,我们就开通了“热线电话”,学生家长可随时拨打班主任、任科老师的电话,交流、了解孩子的表现情况。不少学生在学习上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给老师打电话。一部小小的电话让学生和老师,家长和老师有了零距离的交流和沟通。“爱心热线”的开通,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交流的方便,架起了心灵的桥梁,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如在一次单元检测以后,一位学生取得的成绩不太理想,晚上该孩子的家长就打来电话,告诉我刚才为了孩子成绩差,打了孩子一顿,接着还询问我他孩子的学习情况。我先很婉转地告诉这位家长打孩子的行为是错误的,然后介绍了该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并要求该家长不要用成绩来衡量自己的孩子,用正确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孩子。经过短短的几分钟的交流,该家长也认识到自己的棍棒教育行为的错误。该活动通过便捷的沟通方式,拉近了家长、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师针对交流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在一个良性循环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2)发送手机短信:

这是针对有些不善于用口头来表达的家长,或者有的话很难当面和老师说的时候,那么就可以编辑手机短信和老师取得联系。记得有家长给我发来这么一条短信:“老师,我儿子在体检时发现心脏不是很好,医生说不能参加剧烈运动,希望您能多帮助我们照顾。”还有一位家长给我发来:“老师,我和老婆离婚了,孩子没有妈妈的照顾,希望你能多给他于关心和爱护,谢谢。”有时我们老师碰到特殊情况也可以给家长发短信,如:“你的孩子最近在家学习怎么样?在学校表现有点松懈,请在家多多督促,谢谢配合。”还如:“您的孩子比赛得了一等奖!祝贺您”等等。

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但却牵动着我们和家长之间的心灵。家长看到老师发的短信,必定会认真拜读,还会深深地去体会其中的意思,有效地 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老师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利用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已经悄悄地遍及全球,在中国突飞猛起,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千家万户都已经和网络接轨。利用网络和家长沟通也算是一桩新鲜事。最近在报纸上看到消息,用E-mail的形式与学生家长联系,告知孩子近期的种种表现,而学生家长也用同样的方式和老师进行“电子”互动。我班有位家长,我知道他平时经常利用电脑工作的,他很希望能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苦于工作繁忙没有机会。有一天我向他要了E-mail地址,并马上给他发了一封“伊妹儿”,以后他一直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和我们老师保持联系。

除了用E-mail沟通,还可以在QQ里和家长视频聊天,互相沟通,这些形式为我们老师和家长沟通拓宽了新渠道。 因此借助网络这一信息化手段进行高效的沟通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3、利用“家校联系簿”

为了便于老师、家长、学生间相互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我在班级中设置了 “家校联系簿”这个栏目。在这一栏目里,开设了“自己的话”、“同学的话”、“家长的话”、“老师的话”这四个项目。四个项目相互交叉,相互沟通,形成了师生对话、师长对话、生生对话、亲子对话的格局。

“自己的话”:主要是让学生写写自己心中的想法、愿望、理想、要求、烦恼等等。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口头表达,或者由于羞却、胆小,不敢跟老师作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自己的话”这一栏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想说而平时不敢说的话。老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愿望、需求的等等。

“同学的话”:同班同学,朝夕相处,彼此了解地最多,因此这一栏目主要是让班中其他同学来谈谈对自己的看法,努力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老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有关信息,便于班级管理。

“家长的话”:主要是让学生家长谈谈子女的在家表现,包括完成作业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作息规律、劳动习惯等等,也可以谈谈对学校、对老师的要求、想法;还可以通过这一栏目谈谈对子女的期望、要求等等。

“老师的话”:主要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谈谈对该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努力方向,如学习情况、课堂表现、人际关系、就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兴趣爱好发展情况等等,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

实践证明,家校联系簿运用得当,可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欢迎、教师受益、对学生起促进作用的纽带。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的工作动机有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使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掌握了沟通,你就掌握了世界。”有生命就有沟通,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也离不开沟通。人与人之间有了沟通,消除了隔膜,增进了了解,也就成了朋友。教师与家长作为儿童成长的“启航者”,两者之间的沟通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家长会新开法

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也可以说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孩子入学后,家长对其教育和影响仍不容忽视。召开班级家长会是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往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大多数流于形式,其教育内容空洞、形式死板、教育功能弱化。采用新形式召开班级家长会,家长能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发展情况,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情况,家长会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气氛非常活跃。笔者在最近几次家长会试着采用了以下几种新的模式:

1、新视觉——形式丰富多彩

(1)拍摄录像来欣赏。

我用自己的摄像机有选择地把学生一日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如:运动会、学校大队活动、社交活动等);把这些放到家长会时向家长播放,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校的全日学习情况与学校生活情况,这样有利于学校的日常管理,有利于家长更进一步了解学校的教育发展情况。

(2)教师上课来汇报。

通过有计划地安排任课教师上汇报课,让家长了解教师的业务素质,了解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特别是发现孩子平常不易显现的学校隐性情况,从而协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学习指导。

(3)学生成果来展示

〈1〉活动展示。我们在有目的、有计划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让孩子充分展示自我。如开展诗歌朗诵,讲故事、现场制作、歌曲、舞蹈、书法美术现场展示等能体现学生个性,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展示让家长发现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优势,从而悟出孩子的特长、发展方向,努力挖掘孩子的特长潜力,为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人才作准备,并且还能上家长从自己孩子的优秀表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培养的信心。

〈2〉作品展览。内容主要包括:美术作品、学生活动照片、学生优秀作文以及各类作业、作品等。传统的家长会,家长们除了能看到自己孩子的作业之外,很少有机会了解其他孩子的学习情况,这样家长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了解的情况也就带有片面性。而采用展览学生学习情况的形式,家长能了解班级的整体水平,并能找出自己孩子在班级中的位置(优点与差距),这样对孩子进行辅导和督促就更加有的放矢了。

2、新途径——面貌焕然一新

以前的家长会,都是整个班级的家长一起开的,教师要面向全体家长,顾及不到一些特殊学生的家长。那么,现代社会的家长会可以针对不同的孩子分类来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的学生成绩优秀,在有些方面还有特长,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好,成绩差,有的学生攻击性行为较强,有的学生胆子小等等,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来召开儿童的小型家长会,这样一来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有共同语言。有利于引导家长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培养,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

3、新话题——大家各抒己见

传统的家长会一般都是由班主任围绕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情况来展开话题的。而新时期的家长会,充分利用班级的多媒体,围绕一些大家赶感兴趣的跟家庭学校有关系的热门话题,如:《对于新课程改革你有什么看法》、《怎样让我们的孩子喜欢学习》、《家长如何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等等。我们这次开家长会,我在电脑上制作了一些投影片,主要的话题是《追寻闪亮 携手共进》,然后在开家长会时利用多媒体展开讨论。让我们任课老师的也来参与,但更多的是让家长的参与,让大家选择自己想说的来各抒己见,想说就说,给广大家长“话语权”,使得自己对教育的想法和建议得到重视和认可,既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又建构起良好的学校道德教育生态环境。这样做充分调动了其他任课教师、家长、学生的积极性,大家已经把家长会看成是自己的一件事,彻底地增强了参与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

4、新模式——扩大互动空间

交互式的家长会,让家长重视对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懂得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要做孩子成长的楷模;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换位式家长会,由家长主持、教师列席,主持人畅所欲言,就孩子的教育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也可以亲子对话家长会,通过家长、孩子、教师三方的对话、讨论,使家长、孩子对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家长理解孩子,孩子理解家长,双方达成共识。最近我校的三年级(2)班就举行了这么一个别开生面的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在会前联系好班级家长委员会的一位家长,让他主持这次的家长会,并要做好中心发言。会上,这位家长出色的演讲博得各位家长的一致好评。于是,其他的家长也都跃跃欲试,纷纷到讲台前传授家庭教育的经验,和提出大家探讨的问题,家长会的气氛非常活跃。让想说的人来说,扩大互动的空间,比起传统的家长会来说,效果要好的多。

实践证明,这样的班级家长会效果好,达到了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家长也有过去的不自愿到现在的自愿参与,到会率由原来的白分之五十几到现在的白分之九十几。

三、家访“新花样”

家访,通过老师走进学生家庭,实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与家长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恰好可以弥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促成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保障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但时代变了,最近这一二十年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私人空间意识、隐私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因此老师的家访也要有变化了,不能以外人身份直接介入私人领域问题,也要尊重学生及其家庭的私生活,给其留有余地。学生家庭环境不同,所以现代社会中教师的家访形式也应不同,根据学生特点实行个性化的沟通。新时期的家访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新形式:

1、 偶然撞见法

一般的家访都是事先作过精心准备的,容易使双方产生一种心理压力。为了避免双方的心理负担,不妨采用这种无意撞见的形式。无意撞见就是双方在一种事先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无意中见面从而进行谈话、沟通、交换意见的家访形式,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回经常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遇到学生的家长,这其实是我们进行沟通的良机,因为这时家长大多没有戒备心理,不再显得拘谨,容易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反而更能获得一些意想不到却有十分重要的信息。

有一次周末,我去菜场买菜,意外遇到了班里的一位女生。着为女孩平时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也不是很用功,但是性格却十分活泼开朗。一开始我还以为他家就在附近所以在菜场上玩耍或者,而他却指了指我身边卖菜的一对夫妻说是自己的父母,并说自己是在帮父母卖菜。原来如此!于是我便抓住这次机会与女孩的议价进行的轻松的交谈,从卖菜谈起,谈到了求职谋生、读书做人,特别是对他不原刻苦勤奋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后来这位学生与我无话不谈,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十分支持,这为孩子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成绩也提高很快。

采用这种方式,并非是毫无准备的,正是我们平时对学生无时无刻的关注,才使我们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与家长进行很好的沟通。

2、 借故探访法

如果我们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到学生的家中去访问,往往回引起学生与家长不必要的猜疑,那么,家访的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并且有的教师总是在学生出现了问题的情况下才去家访,时间一长,学生与家长一听到老师家访就会产生条件反射,想当然地认为学生或许最近出了什么问题,这样一来,家访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实,巧妙地找一些合适的理由去家访也是一门艺术。所谓借故探访就是找一个让学生与家长认可甚至欢迎的理由前去学生家中访问。

记得有一次,高年级的一个同学为了跟父母争吵的事情一下子成绩下滑,情绪也很不稳定,班主任和任科老师想去家访,但是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去他家中了解情况。正好一天早上有个同学带来一张他的请假条,说是他发高烧不能来上课了。班主任马上想到可以借这个机会去访问可以一举两得,既可以找这个借口去探望他的病情,有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家访的任务。于是下班后班主任老师买了一些糖果之类的东西去他家。这个孩子和家长不但没有戒备心理,反而心怀感激。家访进行的很成功,交谈得也很友好、很愉快。这个孩子在老师的“牵线搭桥”下,慢慢理解为人父母的遗篇苦心,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道理,不再与父母争吵,而学生的家长也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与老师进行了沟通,有了新的认识。

3、 联合行动法

有这么一位学生,因为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和伙食费,就不原来学校上课了。我曾多次登门拜访,但与其常年生病在床的母亲交谈多次都是无功而返。该学生既有自卑感又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不肯去上学就是不肯去,拿他没办法。我回到班级,发动同学们为他捐款,还为他申请助学金。最后一次来到他家,不是我一个人,还有他的一帮小伙伴,我们给他送去了捐款和申请的助学金,他深深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与伙伴的真挚的友情,不再固执,又重新回到了学校。

大多数的家访都是只身前往学生家中,但有些时候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校长、班主任、任科老师、同学可以联合起来一起行动,扩大家访的队伍。

家访的形式远远不只这些,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还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的大型家访活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互联网上开设‘家长信箱’、‘家访专题’等。当然,现代社会家长工作比较忙,压力比较大,我们在家访的时候因人而宜。根据农村家庭的特点,结合家长作息时间,我们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家访,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和家长考虑。实践证明这样的家访方式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都有帮助。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40条明确指出:“要重视家庭教育,学校要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面对新课改,面对新要求,面对飞速发展的未来社会,我们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绝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形式上,也不能满足于已有的一些改革偿试。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形式。让我们继续努力,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架起一座座美丽的畅通的立交桥!

注: 参考文献:

1、 冯飞艳:谈农村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文献》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2004年4月〈〈教育导报家教周刊〉

3、 李志东:怎样开好家长会《基础教育研究》1998.3

第8篇:家校携手促发展 合作共赢育英才

为进一步落实潍坊市教育局十二项育人基本制度中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制度》、《家长与教师经常沟通制度》,学校于2017年11月29日—12月7日,开展了2017—2018学第一学期家校交流周活动。本次家校交流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合作·共赢”,班主任提前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与家长“预约”时间来校,让家长们以最宽松的时间和身心状态参与家校沟通。

本次交流周活动分为三大版块内容。第一版块为“家长老师面对面”,在学校的邀约下,家长随时进校,与班主任、学生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每个级部都针对自己的教学管理实际,准备了详细的交流汇报材料,每个班主任都对本班学生,提前做了详细分析。家长一方面通过进教室听课,实际了解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另一方面在办公室及专门场所与班主任、学生导师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成长,共同探讨学生发展的各种问题。

第二板块是“家长体验学生生活”,通过前期家长进课堂观摩教学后,在校领导及班主任的引导下,学生家长陆续参观了学生公寓、课间活动、学生食堂配料室等,并于中午体验了由学校提供的午餐,近距离了解了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

第三版块是“家长校长面对面”,12月6日-8日,家长在前期进课堂听课,进公寓参观之后,与校长、处室职能部门负责人坐下来面对面交流,说感受,提建议。交流会上,岳校长及各处室职能部门负责人耐心地听取了家长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家长们提出的公寓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免去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通过本次交流周活动,让家长对学校提出的“健全人格、康体怡心、学会学习”育人理念非常赞赏,对“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着想,为每个家庭幸福奠基”办学理念非常认同。本次活动的形式和本学期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从调查问卷上来看,七大方面(学校办学工作、课堂教学工作、任课教师工作、班主任工作、公寓管理工作、校园安全工作、后勤保障餐饮工作)的满意度,较上学期都有提高。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们通过面对面交流和书面沟通等形式,表达了他们对学校工作的认可和感谢,同时也对学校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学校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责成相关处室认真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让家长认可,让社会满意。

第9篇:凝聚家校合力 携手共育新人

凝聚家校合力 携手共育新人 ——麻城市铁门岗中学创建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汇报材料

铁门岗中学(原名红旗岗中学),创办于1968年,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268人,教职工118人。我校家长学校成立于2006年9月,现有教学班13个,学员1169人,专、兼职教师17人。2008年12月,被评为“黄冈市示范家长学校”。

我校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在构建家长学校新机制、新模式,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家长学校形成合力

1.明确办校的目的和意义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教育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格姆林斯基说过:“家庭是人生启蒙的地方,也是终生的学校。” 学校与家庭成员在培育学生的总目标上是一致的,总希望他们成材,有出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家长在人才观、教育观、家教合作观等方面有时与学校教育存在不一致,甚至对立的情形。 这些情形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学校旨在向学生家长传授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方法,促进家长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技能的提高,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联系,保证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沟通,使家长自觉配合学校实现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进一步落实。同时,办好家长

1 学校还可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帮助学校改善办校条件,向社会宣传学校教育成果,赢得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因此,我校高度重视家长学校工作,以“实现家校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为目标来办好家长学校。

2、落实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健全的组织是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了使家长学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效果,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决策、管理、监督机构。

(1)决策机构——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我们聘请了原铁门岗乡党委副书记彭少民、原铁门岗乡党委宣传委员李光善等老领导担任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校长周良进担任主任,副校长徐楚文任副主任,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工会、团委负责人及社会代表、铁门派出所民警、优秀家长代表为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务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两次会议,研究家长学校办学的重大问题,审议家长学校及学期工作计划。

(2)管理机构——家长学校行政班子。学校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指导思想,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班子”, 我们聘请原铁门教育组退休教育组长胡耀远同志担任家长学校名誉校长,由学校校长周良进同志任家长学校校长,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徐楚文同志任副校长,各处室主任、年级主任为班子成员,并进行了明确分工。政教处负责学生、家长情况的反馈调研、校本教材的编审工作、家长学校的组织及指导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工作;教务处负责教学业务,教科室负责家校教育课题研究,政教处和团委负责政治思想工作,工会负责

2 学员学籍管理,总务处负责家长学校后勤保障及保卫工作。

(3)监督机构——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由各班学生家长代表组成,负责对学员班级工作的监督管理;年级家长委员会,由各班家长委员会主任组成,负责对年级工作的监督管理;学校家长委员会,由各年级家长委员会主任、优秀学生、后进学生、贫困学生、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家长代表组成,负责对家长学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各级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开会至少两次,通报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成绩,审议学校办学的工作计划,重大决策、重大 活动,征求家长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学生家长的要求,研究家长学校的有关事宜。

3、高度重视,将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

为了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管理,我们实行家长学校“三纳入”制度,即:将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当年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将家长学校纳入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将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在授课形式、教学人员组成和授课资料运用方面,我们实行“三为主”,即:授课以班级小课堂教学为主,年级、全校性集中讲课、函授、送教上门等为辅;教材以湖北省关工委编审的教材为主,自编、自选的辅导资料为辅;授课教师以在职教师或班主任为主,专家、老教师、社会人士等为辅。

建立层级化的管理体系:由校长负责制定家长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纽带、桥梁作用,协助校长开展工作;再由年级主任参照计划制定出各年级工作目标,最后由各班主任制定出本班工作的具体措施。家长学校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建立

3 了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家长学校工作层级化管理体系。

二、做到“五落实”,扎实推进家长学校建设

1、教师队伍落实

学校从原铁门教育组退休老领导中聘请了胡耀远、杨明松、卢家华等3名老领导和老教育工作者担任我校家长学校专职教师,还聘请了铁门派出所教导员王双喜同志担任家长学校法制教员,有计划、有准备,系统地为家长学员集中授课。聘请13名有家教经验的教师或 班主任为学员集中听课后的兼职辅导教师,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特点、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培训。同时,还邀请市内外的教育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训家长。

2、学习班组落实

学员按子女就读班编班编组,聘请的兼职辅导教师负责学员的学习辅导,针对班上学员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短期培训。

3、学员面授时间落实

每位学员每学期由专职教师集中授课2次,每次2—3小时,全年不少于8小时。兼职辅导教师在专职教师集中授课后对学员辅导两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辅导、讲授、布置学员家庭作业,加强家校沟通和联系。兼职教师辅导时间每学期不少于10小时。每位家长从孩子进校到毕业,学制3年,分学段接受不同内容的家庭教育。

4.经费落实

家长学校专、兼职教师办公经费实用实报,并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费。

4 5.教材落实

家长学校以湖北省教育厅关工委编印的教材——《初中生家长读本》为基本教材和基本内容。本学期我校向家长学校学员发放《初中生家长读本》1110 套,占学员总数的95%。我们还结合本校实际自编了“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用智慧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庭也是一所学校”等资料印发给每个学员为教材。此外,还搜集一些适用的、启发性较强的DV资料作为视频教材。

三、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家长学校行为

为了规范家长学校教学行为,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1.制定《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章程》,明确了家长学校的性质、学制、师资、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时间、教学活动、 设备设施及教学经费,做到依法办学,按章办事。

2.制定《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校长职责》、《铁门岗中学教师职责》、《铁门岗中学学员职责》,《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施办法》、《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教学工作制度》、《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教师工作考评实施方案》、《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任课教师规章制度》等,明确各自的 工作职责和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序推进家长学校各项工作。

3.制定家长学校《铁门岗中学学员考勤制度》,实行学员点名

5 制,出勤率必须达到90%以上,因事因病必须请假,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09年12月,一名年逾古稀老人接到儿子从温州打来的电话,接到电话后,步行20余里路,来校替他儿子参加家长培训。

4.制定家长学校《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学员考核制度》,根据学员的出勤情况、学习效果、教育效果、问卷调查,对学员进行量化考核,凡学员缺席两次授课或教育效果较差者,不予结业,继续参加家长学校学习提高。

5.制定家长学校《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评优表彰制度》,根据 考核结果,按2%的比例评选“优秀家长”,每学期表彰一次。

6.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家长学校变学校单向宣传教育为家校双向沟通和交流,如定期召开家长学校学员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印发《铁门岗中学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家校联系通知书及“对学校工 作意见和建议”等形式,使学校和家长得到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学校对反馈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及时解决和处理有关问题。

四、采取灵活方式,形成家长学校特色

我们提出家长学校教师授课要尊重家长,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相互尊重与理解,诚挚合作与商量,探讨研究问题的方式,根据家长的不同情况,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不搞“一刀切”,先调查、分析和归类,然后因材施教。

首先,我们依照《初中生家长读本》对全体家长学员进行通识性培训,以学生班级编班授课,由聘请的专职教师集中讲课。讲课的内容主题鲜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是指导家长如何与

6 孩子进行沟通,教家长如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增强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引导家长增强法律意识,保证子女的合法权益。授课方法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家长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收获大,真正把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教方法传授给家长。授课时我们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装备设施进行教学。集中授课后,再由班主任按授课内容与家长沟通。

在此基础上,我们考虑到农村家长整体素质以及不少家长外出务工实际,针对不同情况的教学对象,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上因人制宜、与时俱进,还另外特别开设了一些专题培训班:

1、新生家长培训班。每年新生入学后,针对新生年龄偏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纪律性较差的现象,家长学校对新生家长侧重进 行这方面的培训,重点向家长传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讲授法律法规及学校对学生行为、纪律的要求,教学生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家长掌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方法。

2、毕业生家长培训班。在学生毕业学期进行,重点向毕业生家长讲授“培养孩子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全面分析毕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正确对待 普高和中职学校的选择, 减轻毕业学生的心理负担,教育家长为即将毕业的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及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08届毕业生熊琪,听了麻城理工中专的招生宣传后,欲报名就读理工中专,其父亲固执地认为理工中专不是“正经”学校,孩子到这样的学校读书

7 没有什么出路,坚持要让熊琪读高中。父子想法不合,形成僵局。当他父亲参加了毕业生家长培训班后,端正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认识,意识到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发展前景,终于同意儿子的选择,并高高兴兴地送熊琪就读理工中专。

3、留守学生代理家长或监护人培训班。主要是帮助代理家长或监护人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熟悉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同留守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引导学 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感恩。

4、特殊家庭学生家长培训班。帮助家长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创设和谐家庭环境。以身作则, 为子女树立榜样,充分发挥潜移默化作用。

5、外出务工家长函授班。针对常年在外务工,不能及时回家参加培训的家长,我们一是将家长学校学习资料、学校的教育情况以及他们子女在校的表现等通过信件邮寄给他们,让他们在异地学习家教知识,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二是利用家长回家过春节的机会,将他们集中到校培训,保证了家长学员的参学率。

6、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学校、年级组定期或不定期举 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结合实际,恰当选择主题,向家长传授家教知识,如:“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家长的言行与孩子习惯的养成”、“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教会学生学习与创造”、“教会学生理财”等。

7、开辟家校热线电话。家长在热线电话里有问必答,解答家长提出的有关学校规定、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家庭作业、学生活动、

8 心理咨询、家教知识等问题。

五、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家长学校办得效果如何,教学常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四年来,我校家长学校教学工作贯彻《湖北省家长学校(初中段)教学计划(试用)》等文件精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注重教学实效

为了提高办学效益,我们特别关注过程管理:要求教师上课做到“四有”(即有目的、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每次培训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师资、定内容);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评课制度、反馈制度以及考核制度;制定了《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施办法》、《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教师工作考评实施方案》、《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任课教师规章制度》等。这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家长学校教学规范运转。

在教学方法上,本着教学工作计划,采取年级组集中授课与班级专题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并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间上,每学年不少于4次,一般是安排在开学不久、期中或期末考试后家长急于知道子女学习成绩的时间。每次家长学校上课均先集中授大课,再分散到各班继续学习辅导。这样,既保证了家长的到校听课率,又促进了授课理论与家庭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且往往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在这方面,我们力求做到计划性和灵活性、规范性与针对性相统一。

9 在教学艺术上,家长学校教师的讲课水平直接关系到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因此,我校高度重视教师的讲课艺术,教师讲课时要求态度和蔼,不摆架子,对家教中的疑难问题做到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提出要求时要以商量的口气,这样家长就能坐得住,听得进,记得好;同时授课时要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引起家长的共鸣;要求授课人要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帮家长之所需,用对下一代的关心负责的肺腑之言去打动家长的心,做到“忧吾忧以及人之忧,喜吾喜以及人之喜”,才易于被家长所接受,目的达到了,教育效果自然要好一些,办学质量也就提高了。

在检查考核上,我校把家长学校工作的任务、要求纳入各处室对授课教师、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纳入先进个人、先进班集体、先进年级组的评比之中。将教师备课、讲课质量,所在授课班级家长上课出勤率、反馈率、优秀家长比例、家长教育子女经验材料等,都列入教师考核项目并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极大地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意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家长学校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 ,全面指导家长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并负责制订家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教科研工作,定期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议,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定期培训授课教师,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研究、把握、处理、应用教材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校自定“家庭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由家长学校教科组牵头,

10 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了研究方案,落实了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现正按方案逐步实施。

家长学校坚持认真做好“两优” (即优秀论文和优质课)评选活动,及时总结家教研究的优秀成果,认真总结、归纳、升华探索到的较成功的家教课堂教学方法和优秀家教经验,并及时推广,以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科研水平,推动家长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四年来,我校共评选出优秀家教论文40余篇,其中周勇优质课《学会做事---孩子的立世之基》获黄冈市一等奖,王道行、肖齐苔的论文《拥有好习惯,成功一大半》、周勇的论文《积极培训家长,为学生成长助力》分别获黄冈市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六、开展家教活动,提升家长学校质量

我们每学期都要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和家长学校学员学习的需 求,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家教活动,努力提高家长学校学员的素质和能力。

1.组织家访活动。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家访、电话访问、网络沟通,广泛进行个别沟通与交流,有针对性地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家 访不少于20人次,全学年不少于40人次,并做好家访记录,期末交政教处核查,并纳入教师考评内容,与绩效工资挂钩。

2.实施“课改开放月”活动。课改开放月期间,每周星期五下午对外开放,邀请各级领导、社会知名人士和学生家长走进课堂,听课评课,向学校提意见和建议,参加主题班团队会,观摩学生素质展

11 示和参观学生书画、科技作品展出,让家长感悟教育教学艺术的魅力,激励家长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个性特长的发展。

3.开展“校长接待日”活动,设立“校长信箱”。每月末为“校长接待日”,校长阅览家长来信来访信件,接待家长来访咨询,校长 与家长直接沟通交流。

4.家教经验交流活动。家长学校成立以来,以年级为单位,举办了5次家教经验交流会,30余名家长在会上介绍了家教经验,评 选出优秀家教经验文章86篇。其中学生家长郭琼红、于文祥经验交流,生动具体、发人深思、感人至深,在与会家长中引起强烈共鸣。

5、开展优秀家长学员评选活动。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每年年终认真组织“优秀家长”评选活动,以典型引路,引领广大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我们依据《铁门岗中学优秀家长评选方案》,结合家长学员参学情况、知晓程度以及教育子女的效果,每年评选“优秀家长”20余名,鼓励了家长积极投身到家庭教育中来,有力地配合家校工作。

七、家校通力合作,谱写学校育人华章

我校通过内容丰富的家教知识传授,形式多样的短期培训,扎实有效的家教活动以及家教科研课题的研究,营造起良好的家庭教育氛 围。家长学校开办四年来,全校学生家长接受家教培训面达92.5%以上,知识掌握率达68%。学校编印了《铁门岗中学家长学校学员手册》、《铁门岗中学家校通知书》,对广大学生家长进行家教知识培训,家 12 长素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观念和教子方法开始转变,家庭育人环境逐步改善,家校结合育人成效明显。

一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子方法得到转变,教子质量明显提高。新时期的新一代与父辈、祖辈的差异都很大,几百年的育子经验拿到今天,未必能奏效。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还在照搬一些陈腐观念,如“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常常使家庭教育脱离了正确的轨道而步入误区。在家长感到一片茫然的情况下,家长学校的开办无疑为家庭教育开辟了一片绿洲。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家长们慢慢地认识到平时教育子女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从而更新了家庭教育观念、改进了家庭教育方法、培育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家庭教育不断趋于科学规范。06年秋,我校七(2)班有一个姓彭的男生,孩子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是铁门岗乡建安公司(单位效益不好)的一名职工,性格粗暴,喜欢喝酒,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学校在起初教育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这孩子经常是上个

一、二天课,又几天不来上课,有时即便来上课,也是精神恍惚,而且身上还经常带有伤痕,情绪不稳,波动大,还慢慢地跟社会闲杂人员有比较密切的来往。学校领导及班主任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极为重视,认为如果不及时认真去解决的话,后果肯定是毁了这孩子。在多次家访及和孩子谈心之后才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孩子的家庭,孩子的父亲在家里根本不管这个孩子的衣着冷暖及一日三餐,而是每天喝酒,而且一喝就是喝醉,喝醉之后,就把心中的怨气往自己的孩子身上发泄,不是骂就是打,而且多半是暴打,造成孩子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在家庭中得不到丝毫的温暖和关爱,更谈不

13 上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学校知道这一情况后认为,必须发挥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功能,帮助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在精心商讨之后,迅速召开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其父亲共同参加的正式会议,对其父亲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即:学校有法律义务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律监护人,也有法律义务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各项权利,打骂孩子也要负法律责任的,并安排人多次找他父亲谈心,告诉他,这孩子的各方面素质都是很不错的,培养他日后成材,光靠打骂是不行的,除了自身积极上进,给孩子做好榜样外,还应该多给予他更多的爱护和鼓励,而且家庭的关爱带给孩子的帮助是独特的,有时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学校还会同他父亲所在单位共同商讨对他家庭的物质帮助。通过这一系列长时间耐心的工作与说服教育,学校欣喜地发现,他父亲喝酒少了,打骂没有了,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极大转变,学生的精神好多了,学习成绩和表现也明显上升。三年后,这个学生顺利地考入了麻城市第二中学。

二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由于家长教育孩子水平普遍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我校学生参加麻城市第十一届“振兴杯”运动会获团体第二名;学生闵文娟、罗莉参加麻城市第二届杜鹃文化旅游节 “唱响麻城”电视大赛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2009年8月郑玲同学在《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湖北赛区初中组硬笔楷书比赛》中获三等奖;朱晶同学在2008年6月《湖北省第十二届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画作品比赛》中,作品《静夜》获优秀奖;毛宇的美术作品《荷塘月色》获“黄鹤美育节”铜奖;2009年1月徐萍同学在《中国中小学作文大赛》中获省一等奖,毛娜获省

14 二等奖,施国全等13人获省三等奖;毛娜同学在2009年7月《湖北省第七届“天地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获省一等奖,彭美玲等4人获省二等奖,还有多人获优秀奖;2008年秋,我校5名同学被麻城师范学校艺术班录取。

三是学校教学质量优良。教育成果有口皆碑,教育教学质量领先麻城,享誉黄冈;四年来,学校向社会及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3900人,其中黄冈中学26人,华师一附中13人,麻城一中161人,普通高中1700人,中等职业学校630人;有67人在国家、省级竞赛中获奖,有167人次在地级竞赛中夺魁;在黄冈市语数外三科综合能力测评中,我校多次获学校团体总分第

一、

二、

三、四名,又一个四年连续进入黄冈市团体总分前十名行列;2007年麻城市教育局授予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奖”。

四是学生法制观念、安全意识逐步增强。家长学校的开办,增强了家长对孩子教育和监督的意识,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效地减少了学生不健康的活动,控制了孩子道德上的滑坡,自然也减少了青少年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学生中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风尚,在学校是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在社会上是遵守法纪的好公民。人人都掌握了基本的安全常识,有较强的自保意识和能力。

四年来,学校先后成被评为“黄冈市示范家长学校”、“黄冈市普通初中办学先进单位”、“麻城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麻城市文明单位”、“麻城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实验室装备先进单位”、“ 麻城市五四红旗团委”,并相继承办了 “2009全国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管理”年会现场会、黄冈市“规范化实验

15 室建设”现场会和黄冈市后勤工作现场会,多次接受国家、省、地、使领导视察和调研,2010年3月,又顺利通过了黄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校“示范学校”的复评,认定我校继续为“黄冈市示范学校”。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家庭教育将会出现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广大家长还将面临许多新的困惑。教子尚须人品高,树直还需勤培育,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家庭的事,学校的事,还是全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大事,只有综合教子的合力效应,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将不断探索家长学校办学的新路子,密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共同为培养好下一代,把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家长学校 办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成效。

2010年3月30日

上一篇: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一篇:山西种植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