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知识宣传

2022-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卫生应急知识宣传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与实践

摘 要:应急集成信息服務体系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支撑,其中科技信息服务是重中之重。文章旨在研究与实践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为COVID-19)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及服务模式。分析了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特点与信息需求,综述了应急信息服务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COVID-19疫情防控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包括以大数据信息服务理念为指导的“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提供专业科技信息知识服务),以及以“专业型、计算型、方法型、战略型、政策型”五型融合的科技战略研究范式与咨询服务理念为指导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提供科技战略决策咨询服务)两大部分,并开展了全方位科技信息知识服务与战略决策咨询服务,发挥了专业科技智库的作用。

关键词: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COVID-19);应急管理;应急信息服务;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决策咨询服务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emergency;COVID-19;emergency management;emergency information service;emergency integrated knowledge consulting service system;integrated information platform;decision-making consulting

1 引言

2019年12月,武汉现不明原因肺炎[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派专家组指导疫情处置[2],2020年1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称此病毒性肺炎病原体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3]。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命名为“冠状病毒疾病-2019”(COVID-19)。与此同时,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2”(SARS-CoV-2)。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COVID-19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全球大流行疾病。

2020年1月20日,中央领导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4]。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并纳入《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5]。

从1月22日开始全国各省先后緊急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措施。1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至此,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一场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在全国范围打响。至3月10日,以习近平总书记赴武汉指导疫情防控为标志,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向好变化,与此同时,国际上的疫情却快速蔓延,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构成全球大流行疾病。可以预见,此次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将持续一段时间,成为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最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

此次COVID-19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从国内来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从国际来讲,疫情从2月下旬开始在全球蔓延并快速演变为全球大流行疾病,成为联合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是对全球各国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考验,也必将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政治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涉及到政府管理决策、疫情信息发布、病患医疗救治与心理辅导、疫病防控科研攻关、医疗物资生产调度、科学知识传播、社会舆情引导、社会秩序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外交与合作等众多方面。各级决策层、科技界、社会公众等都对事件相关信息高度关注。特别是对于一个人类根本不了解的重大新疫情,在应急管理中涉及到大量的科技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科技信息知识服务、科技决策咨询服务。对于这样一个非确定性、高度动态变化的事件,没有现成的针对性信息服务平台、决策咨询模式可以利用,即使应急建设的信息服务平台与咨询服务模式等也需要随着快速变化的情况而不断动态完善。

面对重大危机事件的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新需求,必须建设“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本文即阐述这样的知识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理论指导、服务体系架构、信息服务平台、咨询服务体系等的建设及实践,以及相应的服务模式及其效果。本文阐述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以大数据信息服务理念为指导建设的《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为各类信息用户提供“即时、准确、严谨、科学”的专业科技知识信息服务;二是以“专业型、计算型、方法型、战略型、政策型”五型融合的科技战略研究范式与咨询服务理念为指导建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为各级决策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管用、权威”的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两大部分互为重要依托和支撑,集成信息平台是战略研究与咨询服务的主要信息数据基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是在集成信息平台的数据信息分析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智慧产品。通过实战化运行和不断完善,可以说这是一套面向高时效、高强度、高效率实战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开展这样覆盖科技创新全价值链的知识咨询服务,才可以体现专业科技智库的能力和贡献,取得最佳的服务效果和影响。

2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类型特点与服务需求

2.1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信息类型特点

伴随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外的扩散蔓延过程,借助各类网络及新媒体平台和传播渠道,各类信息呈指数级爆发式增长和广泛传播,信息种类纷繁复杂、良莠不齐。主要可以归纳为几大类:

(1)疫情发展实时动态数据与趋势预测类信息。对于影响所有社会公众的、人命关天的严重传染病疫情事件,这是公众最高度关注的数据信息,每个人每天都多次刷屏关注。从来没有一个其他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受到全国、全球民众如此长时间的持续关注。

(2)政府管理决策和政策及调度管理类信息。应对如此严峻的传染病疫情,个人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需要政府强有力的集中决策、政策文件及时发布、高度组织化管理实施,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组织管理效率,各种调度管理的指令、指导、引导等政策和管理行为,直接决定危机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也成为社会稳定和秩序维持的决定性信息。

(3)疾病诊疗方案方法与科学预防类信息。对新发传染病,在没有任何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诊断治疗方案方法、预防和降低传染的各种科学方法和行为指南信息,成为大众最关心和最关键的疫情防控信息。

(4)疾病相关的科研攻关进展类信息。这类信息不仅涉及到病毒溯源研究的进展信息,更涉及到病毒检测试剂、疫苗研发、有效药物筛选等信息。科研攻关的任何进展信息都牵动人们高度关注。比如大众彻夜排队购买双黄连口服液的现象。

(5)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分析类信息。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直接考验各级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特别是对突发的危机事件,在起初往往是情况不明的,政府应对难免迟缓和不当;但危机又瞬息万变,迟缓的应对往往导致更大危机。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分析、反思与有关建议等,主要涉及到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完善等。

(6)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分析类信息。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必然重创经济发展,打乱正常社会秩序。在经济高度全球化时代,这次史无前例的重大疫情,必然对我国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这方面的信息涉及到疫情对产业链的影响、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多方面的影响等大量信息。

(7)社会舆情类信息。这类信息量大面广、纷繁杂乱,国内、国外场景都有,多源的各类信息相互交织,包括主流媒体信息、自媒体信息(其中不乏虚假信息等),涉及到各种宣传信息、情绪宣泄性信息、意识形态冲突信息(包括一些西方政客对涉疫情有关国家和民族的污名化等)等。其中一些信息形成高度的集中度,如中西医药作用之争信息。

(8)国际公共卫生外交、合作及国际关系类信息。病毒无国界,抗“疫”需要开展国际公共卫生外交和卫生合作,也牵涉到更广的国际关系。中国疫情严重时,世界卫生组织及友好国家支援中国;中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国外疫情蔓延扩散时,中国驰援他国防控。以各国政府首脑为核心的大量国际全方位公共卫生外交,疫情防控中的国际医疗合作和信息经验交流等,从国家间的公共卫生外交扩展到更深层次的政治外交等国际关系,规模是历史之最,涉及到海量的信息。

上述信息类型,大多属于科技类信息,或者与科技密切相关(必须以科技的手段去治理)。即使社会舆情类信息,也高度关涉科技信息,只有促进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才能引导社会舆情更加理智。

2.2 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信息服务需求

要成功应对此次严重的新冠肺炎大流行疫情,使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以控制的大流行病,就不能任由病毒扩散,就需要向科学技术要方法,“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6]。在应对突发的重大而影响所有人、持续时间数月的严重新发传染病疫情中,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科学决策和科学防控、加强科学研究攻关、科学知识传播和科普教育等,而这需要科学知识信息的高度集成服务支撑,而开展线上的集成知识信息与咨询服务是唯一选择。

世界卫生组织2月2日公布的第13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报告[7]中,技术焦点聚焦在“信息流行病”(infodemic)上。所谓“信息流行病”指的是,在此次疫情爆发期间,线上线下过多的信息——有些准确有些不准确,使得人们在有需要时难以找到可信赖的消息源和可靠的指导。

因此,没有有效和有力的科学信息与知识集成服务,科学决策、科学研究、科学诊疗、知识传播等就是无源之水。急决策之所急,急救治之所用,急科研之所需,急科普之所求,建设全面、系统、权威、高效的应急集成信息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就成为成功抗击疫情的关键科技信息与决策咨询支撑,是科技文献情报机构在关键战略需求面前义不容辞的战斗职责。作为专业型科技智库,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紧急行动,发挥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信息资源丰富和组织利用的优势,高效建成“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及相应的服务模式,既满足各类信息用户的科技信息需求,也有力支撑决策用户的科技决策的战略咨询需求,从而充分发挥科技智库的科技信息知识保障作用和“专业型、计算型、方法型、战略型、政策型”等“五型融合”[8]的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作用。整个“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及服务模式的实战化运行,取得了显著的服务效益。

3 应急信息服务体系相关研究现状与理想模式设计

3.1 应急信息服务体系相关研究现状

突发危机事件应急管理作为一种系统、科学、有效地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和跨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方向,近年来受到了政府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9-10]。应急信息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应急主体所需的相关信息内容及信息资源的集合和统称[11],在整个应急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服务、预测预警、情报支撑、决策支持和舆论引导等作用[12]。

国内外关于应急信息服务的概念、内涵等的理论性研究近年来较多,还在不断系统化发展之中。有研究从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角度阐述了应急信息服务的概念,指出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危机管理体系中承担着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情报、向民众传递适当信息等功能[13]。杨灵芝和丁敬达[14]则从信息管理的角度指出应急信息服务是面向应急主体的信息需求,利用相关信息技术和方法,进行信息收集、传递、组织、分析、存储、传播和利用的过程;朱晓峰等[15]提出了面向突发事件的情报体系的概念,从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管理三个方面设计突发应急情报体系的基本功能;苏新宁[16]针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系统地提出应急响应信息服务体系的概念,即以大数据环境为基、情报技术为力、情报流控制为策、应急决策为标的新型情报体系。该体系分为情报采集系统、处理系统、组织系统、分析系统和评价系统,与应急响应知识库一起,构成完整的应急响应情报体系,可为突发事件的预警、发现、处置、善后、评估提供强大的情报支撑。

从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来看,应急信息服务的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应急信息服务体系框架研究、应急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急信息服务模式实证研究。

应急信息服务体系框架的研究,目的是针对应急信息服务全生命周期,研究如何构建一个信息全面准确、多方协同合作和服务精准及时的信息服务总体框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1997)[17]对应急信息需求界定为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機后三个阶段,并对信息采集到分析的全过程进行了分析;Pradhan等[18]从技术层面提出了一个高灵活性与可用性灾害信息管理框架,包括标准化的数据格式、中间件服务和支持分布式应用;刘建准等[19]采用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依据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情报介入策略;沙勇忠和徐瑞霞[20]将AT(Activity Theory)引入应急信息需求分析之中,利用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优势,构建了基于AT理论的应急信息需求分析框架。

应急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挖掘与分析方面。宋建功等[21]提出了一种支持动态收敛性的信息抽取算法,用于应急信息的精准提取;Trecarichi 等[22]研究了开放知识系统在应急信息服务系统中实现资源搜集的模式,实现不同领域信息资源在紧急情况下互通操作。“谷歌流感趋势”(GFT)是Google于2008年推出的一款预测流感的产品,通过对检索词进行数据挖掘,成功预测了H1N1在全美的传播[23],虽然也出现了2013年预测出错的情况,但以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算法预测公共卫生事件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高影繁等[24]将主题图在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复原出复杂事件的整体知识结构;张建宇[25]提出通过确认信息来源的真实性、评估信息风险、重视信息沟通和建立信息网络等方式,应对危机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失真、信息处理方式缺陷等问题。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较早开展了一系列应急信息服务研究与实践,包括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露事件、2011年日本核辐射事件以及2014-2015年间的埃博拉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服务。NLM的应急信息服务实践举措包括:(1)在组织架构上,成立专门的灾害信息管理中心指导应急信息服务;(2)在数据与工具层面,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产品和工具。如建立了涉及生物恐怖袭击、传染性疾病、核辐射等灾害事件的专题数据库,开发了核辐射诊断与治疗指南APP、毒理学综合数据库TOXNET、生化事故应急信息服务工具REMM等;(3)在服务层面,面向具体需求提供多元化的精准信息服务。如针对受灾地区,联合出版商开展紧急信息获取计划(Emergency Access Initiative),联合开展灾害信息专员培训计划等[26]。

在应对此次COVID-19疫情事件中,国内外学者也都及时开展了应急信息服务研究。如王伟军[27]提出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公共卫生情报战略定位,构建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情报体系等措施;王芳和连芷萱[28]利用定量方法对公共危机情境下谣言真实度进行了计算,提出辟谣的建议;周晓英[29]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的视角分析了此次疫情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李月琳和王姗姗[30]提出疫情信息发布要形成及时、规范的动态发布机制。所有这些研究与服务,都反映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服务的重要性。

3.2 应急信息服务体系的理想模式设计——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

本文重点聚焦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科技信息集成服务与科技决策咨询服务。应急信息服务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为应急管理发挥真正的“耳目、尖兵与参谋”作用。以此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我们高效建设并推进服务的科技型“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包括《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和“覆盖创新价值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两大部分。《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为各类信息用户提供即时、准确、严谨、科学的专业科技信息服务,发挥科技信息机构信息尖兵的作用。“覆盖创新价值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为决策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管用、权威的决策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科技智库战略决策咨询作用。整个“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具有以下鲜明的理念与特点:(1)服务体系聚焦于应急管理的特定领域,必须以相关的信息用户主体的紧急需求为导向,必须以专业化知识积累和专业化团队为支撑;(2)服务体系涵盖信息收集、筛查、整编、分析、信息平台建设、开放传播的基础信息服务,以及相关领域科技战略研究、对上决策咨询建议报送、利用和反馈的战略咨询的高端服务,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全层次、全流程的系统性咨询服务工作流程体系,需要采用“集成”的思路构建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并开展服务;(3)服务体系的数据是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多粒度的,包括政策、新闻、报告、咨询建议、文献、专利、数据平台、科普知识等多元数据来源;信息服务对象和用户主体是多层次的,包括决策者、专业人员及普通民众;(4)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服务主体包括科技战略情报专家、学科专业情报信息分析员、动态数据与文献数据分析员、信息技术与数据库工程师等;信息服务与决策咨询服务的形式,从信息平台建设与推送服务,到科学知识传播与科普教育、学科领域知识服务,以及涵盖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等;(5)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中,战略情报专家牵头通过对情报的分析和提炼,形成战略决策咨询建议或报告,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咨询支撑;学科专业情报分析员通过对一线科研信息需求的对接和梳理分析,形成学科研究进展快报或事件发展专题分析简报,为科研人员提供科研方向或最新动态方法等;动态数据与文献数据分析员通过科学、全面、及时的多维度、跨时空数据信息关联和可视化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专业知识图谱、科普知识和准确的实时信息;而信息技术与数据工程师则通过构建信息集成平台,提供应急领域的集成大数据信息平台和网络化传播渠道,以加速信息的传播、利用与反馈,全面实现在线实时应急信息服务。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面向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集成知识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的建设与实践,还有几个特点:(1)在工作组织机制方面,建立了高效率的扁平化工作组,工作组由中心主任直接牵头负责。工作组采用矩阵式团队管理模式,将各类工作落实到人;(2)在事件相关大数据组织建设方面,高效建成集成信息服务平台,采集并梳理涉及政府政策动态、国内外研究进展、机构报告、防控指南、新闻报道等多维数据,链接国内外知名的科学数据;(3)在咨询服务开展方面,组织专业团队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决策咨询与科技信息服务,面向国家和中科院开展科技战略决策咨询服务,面向地方政府和部门开展科技信息咨询与产业分析服務,面向一线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动态跟踪和专题学科知识服务,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科学、权威的相关科学知识传播和科普知识服务。

这样的科技型应急集成知识服务体系和决策咨询服务模式,完全不是个人爱好式的务虚性的所谓理论探讨,也不是纸上谈兵式的信息服务模式构建和分析,而是科技专业领域信息服务与战略决策咨询的、覆盖创新价值链的高强度高效率知识服务实战,没有科学的设计、高效的组织、专业力量团队的配置和调度,是根本做不到的。

4 应急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

信息集成系指通过对多个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与服务进行汇聚、关联和融合,创建出新的内容与服务,从而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31]。应急集成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明确原则、确立机制、制定框架、组织实施和提供服务。建设《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服务平台》是本文阐述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1 建设原则

建设原则是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平台建设宗旨的体现。建设集成信息平台的主旨在于发挥信息服务机构及时、客观、准确、丰富、得力的有效支撑作用,及时满足疫情防控决策、疫情攻关研究、科学知识传播、公众科普教育等大量科技信息需求。为此,平台提出了“科学、客观、即时、权威”的原则。

(1)科学。科学是平台的最基本要求,制定科学的信息和数据采集方案,制定科学的筛选原则,并要求所采集的数据全部聚焦于相关的科学研究领域,信息具有严谨的科学性。

(2)客观。数据客观采集、原文展示,并可溯源,不做人为修改或删减,尽最大的可能保障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全面。采集的新闻数据尽可能覆盖最多的权威新闻渠道,减少部分媒体选题偏好的影响。

(3)即时。信息发布服务与病毒蔓延赛跑,越快获取和发布信息,就能越准确的为决策提供支撑。要求从源头发布到平台集成,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事件性信息数据在6小时内完成,非事件性信息在24小时内完成并发布。

(4)权威。确保信息来源的权威和可靠,主要信息源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网站、权威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全球相关卫生组织和机构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国家级、省级新闻媒体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文献出版平台、科学数据库等。

4.2 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是平台建设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组建了由中心主任负责的“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领导小组”,下设相应工作组,统筹协调和承担信息采集、审核发布、技术维护、科普传播等工作。

(1)信息采集组。由科技战略决策、学科知识服务、科技政策、经济产业情报分析、文献信息服务等领域的研究人员组成。采集组负责制定信息采集规则,遴选信息源,抓取并处理信息。

(2)审核发布组。由科技管理人员和主管领导组成,负责对信息采集组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查、校对,对数据进行溯源跟踪,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客观,保持7×12小时在线值守,确保信息第一时间发布。

(3)技术维护组。由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组成,负责数据采集工具的开发和定制,编制技术方案和技术框架,搭建和维护数据平台,设计前台展示页面,并确保平台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科普传播组。由科学传播和信息宣传人员组成,负责依据系统采集的信息,汇聚科普知识、制作科普作品,并通过多种渠道对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扩大平台受众面。

4.3 技术框架

从集成对象来看,信息集成可分为数据层集成、功能层集成与表示层集成三类(平台技术框架见图1)。数据层集成指从多个异构数据源直接获取底层数据,然后将其融合成新的数据对象提供服务,它是实施难度较高但服务灵活度强的一种信息集成方式。功能层集成是指通过标准服务接口,将不同系统的功能与服务进行组合,以构建出新服务。表示层集成是一种较简单的信息集成形式,它通过展示页面将多个网站或系统的内容集合在一起,以方便查找利用信息[32]。针对应急服务事件的信息特点,结合应急服务需求,平台采用数据层集成方式实现多源异构信息集成、一体化组织与服务。

数据汇聚层是平台的底层数据基础,是多源异构信息的元数据仓储。它采用元数据整合、标准协议整合、页面分析等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清洗、格式转换与规约等汇聚操作。数据汇聚层既可以提供单独元数据检索,也是信息融合层的数据来源。

信息融合层是信息服务的数据基础。它通过引入元数据标准规范来实现异构信息的关联、映射、集成等融合操作,向服务层提供统一的信息调用接口。多维索引是一种对复杂数据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索引的技术,在信息集成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33]。平台采用多维集成索引对异构信息进行统一索引,实现异构信息的集成融合。具体而言,多维集成索引采用 Apache Solr对各异构信息源中不同数据类型的元数据进行融合单独索引和集成索引。索引字段包括信息服务中常用检索信息,如信息资源类型、题名、作者、机构、出版年代、来源、关键词等。根据数据更新频率采用相应的索引更新机制,包括实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等。

信息服务层是面向用户服务的窗口。在对数据汇聚层的元数据与信息融合层的多维索引进行统一封装基础上,面向用户可提供信息导航、分面浏览、统一检索以及信息分享等服务。此外,还设计提供精准信息推荐、热点探测、知识脉络分析、可视化分析等功能以及包括微信在内的移动端服务。

4.4 栏目设置

平台包括10个一级栏目:

(1)“防控政策动态”发布国家、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对疫情防控工作发布的重要文件、通知、公告及要求等,并按照发布时间形式标注和排序。

(2)“战略决策咨询”发布中心科技战略研究咨询团队完成的大量决策咨询建议报告,转载权威智库研究机构的重要建议咨询类报告。

(3)“疫情研究进展”发布国内外学术期刊(含开放出版)发表的研究论文摘要、机构、作者等信息,并提供全文下载链接。

(4)“防控组织报告”发布世界卫生组织等国内外重要疾病预防控制组织和机构发布的疫情报告、防控指南等,提供全文链接或下载。

(5)“预防诊疗指南”发布国家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发布的有关预防、诊疗的手册、指南、科普知识等各类科技信息。

(6)“新闻媒体报道”发布国家级媒体、权威科学媒体有关科研攻关、科学诊疗进展的及时新闻报道。

(7)“动态数据服务”链接发布和提供国际国内大数据机构关于病毒研究科学数据库、疫情传播和感染人数等方面的在线实时服务平台和系统。

(8)“病毒信息快报”发布由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联合有关研究机构编制的《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快报》及有关专题分析快报。

(9)“科技信息服务”发布本文阐述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可以全方位提供的各种定制化信息服务方式及联系方式。

(10)“常用地址链接”发布相关的重要研究机构、重要组织、信息服务平台等地址链接信息。

5 覆盖科技创新价值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

5.1 覆盖科技创新价值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

作为专业型科技智库,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在生物科技、信息科技、知識产权、科技政策、创新发展政策等领域培养和锻炼了建制化的研究力量与人才。面对突发疫情,组建“科技决策咨询服务团队”,面向宏观战略决策(国家科技战略决策)、科研攻关决策(科研机构科研创新决策)、地方政府治理决策(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决策)的创新价值链开展咨询服务,形成了覆盖创新价值链的科技决策咨询服务体系(见图2),开展针对特定决策用户的研究与咨询服务。在决策咨询服务方面,必须以专业知识长期积累和学术思想沉淀为支撑,有能力快速研判把握相关决策用户关注的相关重要问题,诸如宏观战略决策问题、科学研究攻关问题、地方政府治理问题等,组织专业团队力量开展超常规的相关问题研究工作,高效率完成研究咨询建议报告。重点开展的科技战略研究工作包括:主要国家的生物安全战略与生物风险防御战略与计划、主要国家生物安全立法状况、全球野生动物贸易、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应急管理机制、相关诊断检测疫苗研发进展及其知识产权动态、政府信息交换与共享模型机制、区域疫情防控措施、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国际疫情应对、国际经济金融政策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策划组织系列决策咨询建议报告、专题分析研究报告等,及时报送有关管理部门,有效发挥战略决策咨询支撑作用。

作为专业型科技智库咨询服务机构,在决策咨询服务中研究的各种问题(决策问题、科研问题、治理问题),可以来自相关决策用户的委托,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主动研判和超前管窥潜在重要问题的能力;研究与咨询的工作实施,可以来自相关决策用户的任务需求的“被动驱动”服务模式,但更重要的是自主选题研究与咨询服务的“主动驱动”服务模式。

5.2 面向不同决策用户群的决策咨询服务

(1)面向战略决策需求主动选题开展科技战略研究与咨询服务。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34] 。围绕国家高度关注的生物安全问题和有关疫病防控与治理体系建设等,先后研究和完成了《国际生物安全战略态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建议》《关于完善我国生物安全战略及其治理体系的建议》《全球大流行病模拟研究及其启示》等系列研究报告,系统整理推出系列的“国家生物安全战略专题报告”,涵盖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的生物安全战略和生物安全立法等。信息的高效传递和共享与交互在应对突发重大事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信息交互机制不畅通将造成信息滞后、冗余甚至发生谬误等,严重制约事件应对,为此紧急跟踪研究了美国“911”后建立的政府信息交换模型及应用发展情况,完成了《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模型建设对我国危机防控的启示》等咨询建议报告。另外,还开展了有关国家疾控机构管理运行机制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同时,服务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成了“新冠肺炎疫情后应高度重视的科技创新领域”系列报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强国》《加强人口健康与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互联网+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与智慧社会》《大力促进智能制造发展, 全面建设制造强国》等,以及《世界各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主要金融政策举措》《美联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系列措施及未来行动》等报告。

(2)面向科研攻关创新主动开展学科前沿知识服务。围绕决策层、科研攻关层面以及社会关注的疫情防控的科研攻关进展,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研究和分析的优势,围绕病毒相关监测试剂、疫苗、专利药品的研发进展等进行专利分析,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研发进展及冠状病毒检测相关专利分析》《吉利德科学公司Remdesivir(瑞德西韦)相关专利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进展及冠状病毒疫苗相关专利分析》《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候选疗法清单》等系列分析报告,为政府主管部门及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参考。同时,主动对接科研一线科研攻关人员的最新科技信息需求,主动服务科研攻关活动。因为在应对疫情中,一线科研机构担负着迅速进行科研攻关、快速研制检测试剂、疫苗和药物等的重要任务。为此,紧紧围绕一线科研人员的科研信息需求,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研究室、项目组以及核心研究团队、专家等的联系和合作,开展学科知识服务,结合病毒学学科发展特点,制定学科知识图谱,对科研攻关研究进展、在线学术文献出版等信息进行筛选和分析,将核心的内容提炼形成信息快报。在此过程中,为有关科研攻关的研究所和研究团队,编发和递送了数十份《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快报》等,直接满足了科研人员对最新研究进展动态的学科情报与文献信息需求。

(3)面向地方政府治理需求主动开展选题研究与咨询服务。研判和对接地方政府防控疫情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问题和咨询需求,迅速研究并完成提交了《做好当前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若干建议》《关于提前做好“方舱医院”建设评估预案的建议》《加快建设四川省生物安全高等级实验室的建议》《关于利用大数据技术追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员精准轨迹的建议》等咨询建议报告。同时,通过构建分析和预测模型,紧密关注和跟踪各级政府采取的应急策略、措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方案,研究完成了《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四川经济发展的建议》《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四川第三产业的影响及政策建议》《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制造业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等咨询建议报告,及时提供地方政府部门决策参考。受邀专门参加省级政府“加强生物安全与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座谈会”,在会议上提出《加强生物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建议》,直接为地方政府决策服务。

能够成功开展大量的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工作,根本上说是依靠长期的专业型科技智库建设的雄厚专业知识积累和学术思想沉淀。

6 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的影响效果与认识

6.1 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的影响与效果

(1)《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社会服务效果显著。从1月26日该集成信息平台推出上线到3月20日,集成信息平台监测权威数据源(包括国家及地方政府机关)102个,国内外主要学术出版数据平台13个,卫生健康及疾病防控组织和机构6个,相关主要科研攻关机构12个,国家级新闻媒体及权威科技类微信公众号35个,发布了大量的各类信息和数据。据网站统计显示(见图3),平台累计访问量达到500万人次,文件点击量突破1000万次,覆盖用户数突破20万人。平台发布以后,被中国科學院院网、成都市科技局官网、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封面新闻、红星新闻等众多新闻媒体以及相关微信号报道和推荐。集成信息平台被纳入成都市科技局第二批科学抗“疫”专项项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健康研究院、成都市科协等都提出加强平台建设方面的合作,集成信息平台社会服务成效非常显著。

(2)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取得显著社会效益。从开始应对疫情至撰此文的2个月时间里,围绕疫情防控的相关决策需求问题,研究和完成报送有关决策用户采用的决策咨询建议报告达20多份。《国际生物安全战略态势分析及对我国建议》在《中国科学院院刊》“智库战‘疫’专题”发表;《关于完善我国生物安全战略及治理体系的建议》在《经济要参》发表;《建设“健康中国”投入重心在何处》在《中国科学报》发表等。同步完成了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专题深度分析报告20余份,涵盖国际生物安全战略与生物安全立法、疾病防控治理体系、检测试剂疫苗及药物等专利、信息共享交换模型、疫情后应重视的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等方面,在“中科院生物科技战略情报”“科技咨询频道”“现代产业与创新发展研究智库”等多个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供社会免费获取使用,获得大量阅读和下载。

6.2 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本文阐述的应急集成知识服务体系及快速响应服务模式,取得显著服务效果和社会效益,主要的经验可以总结为:

(1)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必须有效满足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的科技决策咨询需求。在极短时间内上线服务并不断更新的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满足各类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针对应急管理决策需求高效率开展相关战略与政策研究,及时提供专业咨询建议报告、专业分析报告等并被采纳使用,及时服务管理决策的关键需求。这样的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才是知识获取、决策咨询的有力信息知识源与政策咨询智库。

(2)应急集成信息平台建设与服务,必须要有效满足公众获取全方位信息的需求。从访问量和使用率来看,集成信息平台上集成的各类科技信息资源符合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从重点用户的反馈来看,公众需要一个经过专业化筛选和组织的即时、真实、严谨、权威的科技信息数据,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用户获取信息的时间,同时保证信息的质量。

(3)应急知识咨询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其成功必须得益于长期的战略布局与储备。应急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与服务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专业型科技智库从集成信息服务、学科领域知识服务、地方治理与区域发展咨询服务到科技战略决策咨询服务的科技创新全价值链知识服务体系的长期建设布局。同时,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的实战化运行,检验了科技创新全价值链咨询服务体系的服务效果和运行效率,锻炼了能够开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咨询服务的专业化队伍,进一步全面强化塑造了专业科技智库覆盖科技创新全价值链的知识咨询服务体系。

7 结语

新冠肺炎是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冠状病毒疾病,这类冠状病毒已经有了较大的病毒家族,对它们的继续攻关研究将是未来的长期科学任务。因此,《新冠肺炎(COVID-19)防控集成信息平台》应进一步完善,长期维护并持续运行,服务相关领域的长期专业科研和科学知识传播。因此,集成信息平台的数据将成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宝贵数据资源。集成信息平台上积累的所有相关的重要和实时数据,有着重要的时间记忆,从而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和关联分析技术,可以深挖数据价值,将数据变为学术创新资源。

数据涵盖面将进一步增加。平台当前集成数据主要是政策、论文、网络新闻、专业报告等数据,缺少医疗、实验、案例、专利等数据类型,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平台资源。未来将加强与专业医疗机构的合作,完善基础数据。

数据分析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当前平台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分面浏览、分类统计和简单可视化导航,下一步的工作中,將借鉴知识图谱和画像技术,进一步强化平台信息分析功能,完善语义检索、热词分析、趋势预测、交互可视化等高级信息分析功能。

数据服务形式将进一步丰富。当前平台以网站的形式提供信息导航、浏览与检索服务。未来,将基于集成信息进一步研发新冠病毒科技信息知识图谱、新冠病毒智能问答机器人、微信小程序等,丰富服务形式与内容,将服务拓展到移动端。

总之,本文论述的面向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尽管是面向COVID-19疫情防控这个特定的危机事件,但其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具有普适性的使用价值,从指导思想、服务理念、工作组织、信息组织、数据建设、服务模式开展等,是一整套服务重大应急管理需求的集成知识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这样的应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是一个覆盖科技创新全价值链的服务体系,包括了集成信息平台服务等科技大数据基础信息服务与覆盖科技创新价值链的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体系,后者包括宏观科技战略研究与决策咨询服务、相关学科领域创新知识服务、地方治理决策涉及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咨询服务等多个维度,构成了覆盖科技创新全价值链的决策咨询服务体系。这样的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应该是专业科技智库的核心业务体系与机构使命,只有长期的战略布局与建设和发展,才可以担当关键应急服务状态下的重大服务任务并做出独特贡献。针对疫情防控的各种需求,该集成知识咨询服务体系还将持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EB/OL].[2020-02-05].http://wjw.wuhan.gov.cn/front/web/showDetail/2020010509020.

[2] 国家卫健委委派专家组抵达武汉指导疫情处置[EB/OL].[2020-02-05].http://www.stdaily.com/zhuanti/zfhzlt5fr/2020-02/13/content_878199.shtml?from=groupmessage.

[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武汉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疫情 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EB/OL].[2020-02-05].http://tv.cctv.com/2020/01/09/VIDEl7bN3pjtvo5SExnKAh9c200109.shtml.

[4] 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李克强作出批示[EB/OL].[2020-02-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1/20/c_1125486561.htm.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EB/OL].[2020-02-05].http://www.nhc.gov.cn/jkj/s7916/202001/44a3b8245e8049d2837a4f27529cd386.shtml.

[6] 习近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J/OL].[2020-03-19].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3/15/c_1125710612.htm.

[7] 世界卫生组织.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Situation Report-13[R/OL].[2020-02-02].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situation-reports/20200202-sitrep-13-ncov-v3.pdf.

[8] 张志强.论科技情报研究新范式[J].情报学报,2012,31(8):788-797.

[9] 刘奕,许伟,乔晗,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法研究进展专辑序言[J].管理评论,2016,28(8):3-5.

[10] 赵发珍.我国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情报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现代情报,2020,40(2):168-177.

[11] 雷志梅,王延章,裘江南,等.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多维度需求分析[J].情报科学,2014,32(12):133-137.

[12] 姚乐野,胡康林.2000-2016年国外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3):6-15.

[1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危机管理与对策研究中心.专家纵论:国际危机管理概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4-6.

[14] 杨灵芝,丁敬达.论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J].情报科学,2009,27(3):351-352.

[15] 朱晓峰,冯雪艳,王东波.面向突发事件的情报体系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4):77-80,97.

[16] 苏新宁.应急响应情报体系:理论、技术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2-15.

[17] Jeffrey S K.Emergenc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elecommunications[C].USA:Department of Humanitarian Affairs/Unite Nations Disaster Relief Office Diasster Management Trainning Program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1997:62.

[18] Rradhan A R,Laefer D F,Rasdorf W J.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ramework requirements for disas- ters[J].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2007,21(2):90-101.

[19] 刘建准,唐霈雯,石密,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情报介入與融合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8):78-86.

[20] 沙勇忠,徐瑞霞.基于AT的应急信息需求分析:框架及实证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1(2):34-50.

[21] 宋建功,王之欣,李勤勇,等.面向地震应急响应的互联网信息处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43(6):1155-1164.

[22] Treca reca richigg,Rizzivv,Marchese M,et al.Enabling information gathering pattern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with the OpenKnowledge System[J].Computing and informatics,2012,29(4):537-555.

[23] 赵摇斌.从谷歌流感趋势(GFT)出错看大数据发展之路[EB/OL].[2020-03-20].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776900.html.

[24] 高影繁,李颖,孟令恩.主题图在突发事件应急信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6):115-119.

[25] 张建宇.对企业危机信息管理的思考[J].现代企业,2003(11):14-15.

[26] 张靖.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灾害应急信息服务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7):72-77.

[27] 王伟军.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情报机制及体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情报视角[J].图书与情报,2020(1):15-26.

[28] 王芳,连芷萱.公共危机情境下谣言真实度计算及其与正面信息交锋研究[J].图书与情报,2020(1):34-50.

[29] 周晓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急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图书与情报,2020(1):51-57.

[30] 李月琳,王姗姗.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发布特征分析[J].图书与情报,2020(1):27-33,50.

[31] 蔡文彬.基于知识发现:文献资源建设三大关系新论[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4(3):7-10.

[32] 李春旺,费大羽,周强.集成融汇工作流引擎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12):27-31.

[33] Wen Yi,Fu Hongguang,Shu Fang,et al.Amino acids industry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J].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5,8(4):78-89.

[34]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EB/OL].[2020-03-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2/14/c_1125575922.htm.

作者简介:张志强(1964-),男,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战略与规划、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学、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等;张邓锁(1981-),男,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等;胡正银(1979-),男,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与档案系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大数据、学科知识发现与知识挖掘、智能情报方法与技术。

作者:张志强 张邓锁 胡正银

第2篇:生命周期视角下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与应急效能转化探究

[摘 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所面临的联防联控的情境是错综复杂的,大学生因为公共卫生知识的缺位会导致应急能力的薄弱、自身情绪的变化和非理性行为的产生,因此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和应急转化能力体系框架亟待建立。基于公共卫生事件下大学生联防联控的实地工作,采取线上网络一对一深度访谈及网络志田野调查,以生命周期为理论视角,针对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与应急效能的内在机理进行调研,最终得出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体系与应急能力效能设计框架。可为各高校制定有效的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和安全管制政策,提供针对性的知识管理思路和政策实施路径。

[关 键 词] 公共卫生;生命周期;知识管理;应急管理

[

一、生命周期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生命周期的概念源于生物学领域,具体表现为生物体出生、成长、成熟、衰退到最后所經历的全部过程。知识和生物体一样具有生命周期。知识生命周期最早出现于知识管理领域,目前学界对生命周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体系、情报管理、图书信息层面和创新管理绩效方面,知识管理体系方面如曾子明等(2017)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管理体系框架;在情报管理方面,朱光等(2016)基于信息生命周期对大数据隐私风险进行了框架研究;殷西乐等(2015)以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探讨了网络治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联;在图书信息层面,钱毅(2016)基于文件生命周期视角提出电子档案格式长期保存的管理对策研究;绝大多数学者从企业生命周期、双重社会网络视角展开相关研究,如吴绍玉等(2016)以该视角研究了海归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的影响因素,许晖等(2016)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品牌故事视角下本土品牌成长演化机制。目前该理论的研究方法以企业生命周期评估法为主,研究趋势以家庭生命周期视角和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为主,因此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将生命周期放置于大学生知识管理体系中,从微观角度探讨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如何搭建、如何有效运作和应急效能转化,生命周期作为理论指导视角加快提升大学生对公共卫生知识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实施自我防御知识赋能。

二、期间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与应急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在2020年2.15-2.20通过线上调研问卷系统共投放问卷368份,共涉及学生人数368人,均为正在进行线上学习的大学生,本调研问卷结合线上教学互动与体验相关问题,从中设计与公共卫生知识相关的应急管理问题,共回收有效问卷350份,回收率为95.1%。结合上述问卷调研结果及本研究针对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线上的一对一深度访谈,得出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与应急能力的困境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本研究发现部分大学生存在盲目参与网络社会“舆论战”的现象

由于“非典”时期目前的大学生都处于孩童时期,影响不深刻,加上公共卫生知识杂乱无序、共享不足和多层次演化等特征导致大学生在公共卫生知识上的空白,而舆论往往带有煽动性,对具有一定反思批判精神和行为活跃的大学生来说,思想上容易被无意识地诱导和变异,充当“舆论战”的主力以及极端观点的传播者和加工者,因此在舆论场上看,大学生对公共卫生知识的缺乏会造成热点负面舆情的追捧和鼓动,容易造成大学生的群体极端情绪和非理性行为。

(二)部分大学生存在传播和转发未经证实的自媒体谣言

由于大学生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信息来源可靠度的分辨能力弱、缺乏公共卫生知识无法进行例行判断、下意识传播信息速度快等原因,所以大学生很容易信谣和传谣,在本研究调研期间,多次发现大学生在朋友圈转发未经证实的信息和谣言,部分大学生在微博、抖音等自媒体也转发了一些“小道消息”,影响大学生在信息层面的判断,从而造成谣言二次传播和加工的情形。

(三)违规返校、复工和防控理念薄弱

从防控防范过程来看,大学生违规返校、复工的案例层出不穷,除了媒体公开报道的几例大学生提前返校之外,更多的实习单位复工的情况是无法被监控的,这是大学生对政府政策号召的忽视所导致的防范理念的薄弱。从另一方面来看,若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共卫生知识所产生的自我防范的驱动力,便可知返校和复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危害,因此,对大学生公共卫生防控知识强化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公共卫生知识体系框架上的缺位和应急响应能力的缺失会增加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产生的蔓延风险,因此,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体系亟待构建和实现应急能力的转化。

三、生命周期视角下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与应急效能转化对策

为了尽快对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的缺位和应急响应能力两大模块的补位,本研究拟从生命周期视角来进行大学生的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体系搭建和应急响应效能途径探索。

(一)构建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管理体系

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并参考信息生命周期模型将研究视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卫生知识获取阶段、组织阶段、储存阶段、利用阶段、更新阶段,每个阶段涉及诸多环节。具体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因此该知识管理体系是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体系的基础和协同平台搭建的依据,通过学生网络化管理、联防联控、应急预案等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通过上图的框架设计图可知,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卫生知识通过获取、组织、储存、利用、更新来实现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的实时更新和迭代,每一层的周期都对应着大学生知识管理的规则、流程、机制和规范,确保大学生能够在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体系中获取对应的知识输入,以便在应急效能转化过程中进行实际的能力输出。在该设计框架确保知识体系搭建和运作的基础上,框架右边针对应急的理念、知识融合、网格宣导、情境预演等模块进行效能转化设计,兼顾到学生的复学情况,从价值观理念、知识应用、宣导渠道、应急演练等角度进行效能产出设计,从内到外对大学生的公共卫生知识管理与应急效能产出进行精准转化。因此在该设计框架下,大学生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和应急效能产出能够更具有适配性,共同推进大学生在知识体系(输入)和应急效能(输出)中的效能提升。

(二)应急响应能力的理念培养和精准施策途径

应急响应能力是大学生在突发等公共卫生事件下能够主动产生防御和防范能力,从意识和行动上做到积极主动抵御风险并响应政策号召的能力。大学生应急响应能力的功能整合包含几个层面:(1)理念意识层面的整合,通过思政教育、课程教育、专题教育的渗透和统一标准传输应急响应的风险预判的理念;(2)治理层面的整合,也就是高校理念更新、权责关系对接、应急管理流程再造、行为模式转型等;(3)信息资源的整合,高校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在公共卫生和应急信息层面的共享;(4)施策预演的整合,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和情景模拟,在每个学期实施主题应急响应预演,提高大学生的应急心理预期和灾害心理承受的阈值。

(三)公共卫生知识与应急响应能力的相容构建

目前无论从实证研究还是方法论上都未对知识管理和应急响应能力输出的关联做出深入研究,这就需要:改变原有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单向健康传播的现状,结合应急响应能力的标准和要求,实现知识管理与应急响应转化的相容机制构建研究;构建一套科学评价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普及与渗透效能的框架体系和应急响应能力预演的顶层设计方案,促进两者良性耦合的相容机制构建;大学生公共卫生知识“转化”与应急响应能力“传播”的相容考评具体机制构建,通过考评目标相容、过程相容、手段相容和结果相容,为化解大学生由公共卫生知识缺位所造成的“非理性行为”与应急响应能力薄弱造成的“非理性理念”等背离难题提供可行性方案。

参考文献:

[1]田亚丽.浅析大学生公共卫生与健康意识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1):99.

[2]曾子明,黄城莺.面向管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情报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17,36(10):79-84.

[3]曾子明,黄城莺.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知识管理体系研究[J].現代情报,2017,37(10):23-27.

[4]吴绍玉,汪波,李晓燕,等.双重社会网络嵌入对海归创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10):96-106.

◎编辑 马燕萍

作者:向科衡 郝佳秀

第3篇:消防部门应急救援宣传现状分析

摘要:新闻宣传是突发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与救援处置同等重要的工作事项。我国突发灾害事故救援新闻宣传报道,经历了一个逐渐认识逐步开放的过程。当前,消防部门在突发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宣传角色、现状均呈现出新的挑战,有必要强化消防部门在突发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应急宣传工作。

关键词:消防部门;应急救援宣传;角色;现状

突发灾害事故发生后,与救援同步进行的是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突发灾害事故由于现场情况的复杂性、公众的关注度、相关单位的协同、媒体新闻报道的角度、政府社会舆情引导责任等因素影响,使其应急救援新闻宣传报道在报道理念、信息采集、报道方式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一定意义上,应急救援宣传是另一种战斗力的体现,是提高救援处置有效性、引导社会舆情、展现救援力量实力、体现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

消防部门新时期成长为突发灾害事故救援的骨干力量。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应当充分发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 ”并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转隶改制后2019年4月23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职消防队应当充分发挥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专业力量的骨干作用”延续了这一重要提法。

消防部门由于所承担任务的拓展,现实需要这支纪律队伍在应急救援新闻宣传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建设。当前,消防部门应急宣传需要一系列制度化、程序化的方法、措施跟进,构建应急救援宣传机制是将宣传工作纳入应急管理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我国突发灾害事故救援应急宣传报道

我国突发灾害事故救援新闻宣传报道,经历了一个逐渐认识、逐步开放的过程。

第一阶段:只重救援成绩忽略事故本身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50年4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给各地新闻机关的《关于救灾应即转入成绩与经验方面报道的指示》要求:“对于突发灾难新闻,须持特别慎重的态度,灾难新闻必须积极宣传战胜灾害的成绩,反对纯客观地报道灾情。”出于社会稳定和政治因素考虑以及当时的新闻播报定式影响,这一阶段突发灾害事故本身没能在新闻报道的范畴中。可以说这是一个“规避”灾害事故报道的时期。灾难总是个“不能承受之重”的事情,因而对灾难的知晓人越少越好,影响也越小越好。正因为如此,有一段时期我们的许多“突发灾害事故”被媒体“雪藏”, 期间发生的灾害甚至是特大灾难事故,均未能及时见诸媒体。唐山大地震是三天后才刊发新闻的,而破坏程度仅次于唐山大地震的1970年的云南通海地震直到30年后,真实的死亡人员数据才被报道。相应的,对这些事故的救援也被无情地“抹杀”了。事实上,任何一次被“捂着”的灾难事故,其救援从政府到责任单位都是尽心尽力的。这种报道策略直接造成了我们的救援无足轻重。许多灾害新闻的主角不是事故本身或者救援事实,而是突出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相关领导如何重视灾难事故救援的。换位思考,作为灾难事故受害者及其亲属,作为这些人的同胞,首先想了解的一定是事故破坏的程度和对事故救援的力度。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新闻对事实的把握没有到位。有些媒体在灾难事故发生一定时段后,开始报道分析事故缘由及其救援方法,甚至立志为政府和责任单位“代言”。时过境迁的新闻有多大影响或者有多少价值,有待评估。为政府和责任单位的“代言”,也有削足适履的嫌疑。所以,一度有因突发灾害事故报道衍发次生危机。主流媒体未发声,其他传播渠道占据上风。国内媒体没有声音,国外媒体从意识形态出发进行报道,甚至歪曲事实。

第二阶段,突发灾害事故新闻报道建章立制阶段。这一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持续到2008年。在民主法治建设的背景下,历时二十多年的建章建制,突发灾害事故及其救援能够与其他新闻一样,讲究时效性、准确性。1985年出台了《关于定期公布火灾统计数字加强消防宣传的通知》;1987年7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小组发布了《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对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和灾难性事故要求应及时做报道。2003年,出台《促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若干规定》。2004年起,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公安机关实行定期新闻发布制度。2005年,公安部消防局及一些消防总队构建新闻发布机制,指定专门新闻发言人。2007 年 8 月 3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颁布。这是国家首次以“法”的形式对“突发事件应对”作了规定,要求政府“应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从而使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有了法律的依据和保障。之后不久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逐步从法规上搭建了媒体自主进行突发事件报道的开放空间。伴随着建章立制,这一阶段的突发灾害事故以新闻的方式出现。这时段每一次的瞒报漏报多会促动新的规定出台,比如2003年的“非典”报道以及矿难事故报道。

第三阶段,全面公开注重时效性的报道阶段。近十年来,我国突发灾害事故及其救援的新闻多数能够及时、真实、客观地进行报道。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10分钟,新华社发布了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消息。各种媒体对这次灾难的报道全力投入,进行透明公开的直播报道。有些媒体进行24小时不间断滚动播出,每日公布伤亡、失踪具体人数。对救援情况的进展采取影像式报道,使公众第一时间了解真实情况。

这一时期新媒体的产生应用给新闻报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时代的自我化、自由化、即时化、互动化、网络化等特点,引发了新闻宣传的“地震”。新闻记者不再有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的优势,而每位公众都成为信息源。这一阶段的灾害事故新闻报道,容易生成众志成城的效应。当然,由于每个个体都是信息源,信息来源呈现出广泛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公众成为信息源的直接结果是新闻报道主体隐匿,没有了可以对报道负责的媒体,甚至夹杂着广告、虚假信息等与新闻无关的、含有个人诉求的内容,都以新闻的方式出现了。突发灾害事故及其救援的新闻宣传报道,在传递真实新闻内容的同时,必须肩负起舆论引导与监控作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相比较而言,新媒体时代,这种引导的实现既容易又很困难。这是因为新媒体时代,信息有的时候就像滚雪球一样,甚至有时像“病毒”一样,传播速度飞快,传播范围更广,甚至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舆论热点或舆论危机,产生不可估量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新媒体时代,一些媒体依托自身优势搭建信息平台,广泛汇集信息,同时实时进行舆论引导,而且也相应地被倒逼着有效规避了一些事故单位“秘而不宣”的情况,应该说已经逐渐展现出对突发灾害事故及其救援报道的优势。

二、消防部门在突发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宣传角色

突发灾害事故救援应急宣传报道,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层为突发灾害事故本身,另一层就是政府如何开展应急救援。

随着消防部门救援任务的扩展,消防部门在突发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宣传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统计显示,近年来消防部门参与抢险救援的比例已占到出警数的三分之二左右。消防部门在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绝大部分体现在抢险救灾现场。

宣传角色重要,首先源于消防部门往往在灾害事故发生第一时间进入救援现场,对于突发灾害事故宣传报道有着独有的优势。消防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拍摄现场图像、掌握第一手信息。近年来,社会新闻媒体开始发现消防部门在突发灾害事故新闻报道中得天独厚的作用,诸如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市级媒体在各地消防部门建立了自己的通讯员队伍。其次,消防部门作为灾害现场救援的主要力量之一,往往从自身出发进行新闻报道,使新闻更具有真实感和新闻点。最后,来自消防部门的灾害事故救援新闻,是充分以国家安宁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为基点的报道,规避掉许多新闻媒体个体的想法。

三、消防部门对突发灾害事故救援的宣传报道

随着消防部门参与各地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任务的增多,应急宣传工作得到消防部门各级的重视。2010年,原公安部消防局专门组织召开消防部门应急宣传研讨会,提出了“快速、生动、协同、保障”八个字的应急宣传工作要求。这可以说切中了消防部门在突发灾害事故救援宣传中的要害。各省消防总队先后制定了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预案,以加强和规范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

当前,消防部门在突发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宣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消防部门的新闻时效性不足。消防部门出警后,重点是抢险应急救援,宣传报道工作相对滞后,所以常常新闻变为“旧闻”,谈不上时效性。二是宣传力量不足。消防部门执行任务中的宣传力量,非一般人员能够胜任。现场新闻发言人需要既能指挥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同时还需具备新闻发言人的素养。此外,既有的消防部门宣传力量主要负责丰富队伍文化生活,对新闻采集、新闻稿的撰写并不在行。三是与地方新闻单位协同作业效果不明显。协同机制有待落实。

四、消防部门强化突发灾害事故救援应急宣传工作的必要性

(一)肩负使命的需要

消防部门强化突发灾害事故应急宣传工作,不是不务正业,而是肩负使命的需要。其一,应急宣传是消防部门应尽的责任。自2007年国务院发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令》以来,群众知情权、媒体采访权被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权利。支持公开信息、协助媒体进行报道就成为每个行政部门包括消防部门应尽的责任。在突发灾害事故救援过程中,消防部门经常是事故现场第一救援力量,往往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能够从专业的角度预判事故及其救援情况,所以提供信息责无旁贷。其二,应急宣传关系党和国家以及消防部门的形象。突发灾害事故救援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救援主要处置力量的消防部门,一定程度代表着党和国家以及消防部门的形象。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讲话指出:“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2015年10月,他系统阐述了军队宣传思想工作,强调:“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政治上更强、传播上更强、影响力上更强。”

正确应对媒体,引导舆论、做好宣传工作,是消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顺应时代的需要

如果说以往消防部门,只要履行好自己的救援任务就可以了,但是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当所有媒体以及个体都成为信息源后,即使是消防部门,也不得不与时俱进。

首先,新媒体时代倒逼消防部门改变过去宣传观念。当前,我国在信息通信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某些领域已经赶超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8.7亿人。这个时代,传统新闻媒介不再具有绝对性权威性,相反,互联网平台以及个体跃升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消防部门必须转变观念,放下过去“唯我”的一面,接受新时代给予新闻宣传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带给人类的便捷。

其次,新时代下快节奏碎片化的微信息制作传播成为新闻发布的主流。消防新闻无法例外。新闻的时效性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尤其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往往可以在几分钟内了解到远隔千里的新闻事实。这是互联网新时代的强大作用。也只有在这样的新闻制作传播背景下,消防应急救援的高效性才能体现出来,政府应急治理的手段和方法才能为外界所知。

最后,消防部门可以借助新媒体开展丰富多元的宣传工作。过去,消防部门一直采取学校教育加街头板报橱窗的方式进行宣传,宣传方式方法单一。新媒体拓宽了宣传的视野。站在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形式等都令消防宣传呈现新气象,从而突破了原有已经形成的广播、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局限。

(三)现实情况的需要

灾害事故现场,往往危险性较大,媒体记者不便进入现场。最真实最客观的信息来源莫过于救援主体力量。消防部门经常是事故现场第一救援力量。来自这支力量的信息,真实性、客观性都是可靠的。相形之下,媒体记者很难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事后写出来的新闻缺乏现场感。

同时,消防部门也肩负着在突发灾害事故救援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责任。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全媒体时代,舆论引导非常重要。国家有关部门,需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履行应急职能、身处灾情第一线的消防部门,有职责为媒体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消防部门作为应急救援的一支主要力量,肩负着神圣的职责与使命,做好应急救援宣传报道工作,既有助于社会理解、支持消防应急救援,又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接受社会评判,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消防部门应当主动作为,研究应急救援宣传报道的特殊规律,下好“先手棋”,掌握主导权,占领主阵地,为消防部门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海燕.我国火灾新闻发布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7.

[2]陈川慈.新媒体时代下灾难新闻的舆论引导[J].新闻研究导刊,2017(03):42-43.

[3]吕弋培,杜斌,杨志敏,巫晶.地震部门震后应急宣传的实践与思考——以四川省为例[J].中国应急救援,2015(03):4-8.

[4]李胜.对消防宣传社会化与建立消防宣传新机制的探讨[J].新闻世界,2015(07):300-301.

[5]郭其云,郭威.关于创新消防宣传机制营造消防宣传社会化大格局的几点思考[A].第十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36-40.

[6]林国红.应急宣传的着力点——以消防工作为例[J].新闻前哨,2012(10):87-89.

[7]姜波.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现场应注重新闻发布[A].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年会论文集[C].2013:201-202.

[8]沈正斌.灾难新闻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J].新闻大学,2002(02):44-47.

作者简介:

郭其云(1964—),男,湖南醴陵人,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应急救援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应急救援与管理。

王雪梅(1972—),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教授。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合并立法与治理體制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020)、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教育教学一般资助《世界主要国家应急教育比较研究》(项目编号:AY19C00516ZDA020)成果之一。

作者:郭其云 王雪梅

第4篇:卫生应急知识宣传内容

(一)地震:

1、地震发生前

(1)合理安全放置家中物品,让门口、楼道保持通畅。 (2)家庭应急箱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

(3)强化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定期开展校内1分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4)做好居民楼、办公室等建筑物的疏散路线,设置醒目的应急避护场所指示牌,定期开展区域内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和自救互救演练活动。

2、地震发生后

(1)大地震时不要急。要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选择。如果您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要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地震发生后要迅速撤离,以防强的余震。

(2)远离危险应用手护住头部,迅果在郊外遇到地震,及高压线等。正在行车。

(3)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区,如果在街道上遇到地震,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驶的汽车要尽快选择空旷处停

(二)台风:

1、行人

(1)外出时尽量穿上雨衣,不要打伞。

(2)避开高大树木、棚子、架子、架空电线,高层施工现场、塔吊或工地围墙,广告牌,危旧建筑物等。

(3)不要在高墙、广告牌及居民楼下行走,以免发生重物倾斜或高空坠物等突发事件。 (4)看见倾斜及倒下的电线杆等输电设施,要远远绕行,以免触电。

(5)加固门窗及有可能被风吹落的物体,如花盆、护栏、遮雨棚、晾衣杆、室外天线等。

(6)注意道路积水,不要在道路边缘或打着漩涡的路上行走,以免落入水中。 (7)风大造成行走困难时,可就近到商店、饭店等公共场所暂避。 (8)检查煤气及电路,留心火源。

(9)沿海地区居民注意潮位异常增高,及时远离海岸。

2、航海船只

(1)注意收听临近地区气象台的气象预报和警报,及时了解海风、海浪的情况。

(2)保持与陆地指挥系统的联络,及时避开台风的突袭。

(3)尚未出港的船只,推迟出航时间,待台风过后再出航;在海面航行的船只要根据台风移动方向和范围,适情改变航线绕道而行,或抢在台风来到之前迅速穿过。

(三)暴雨

1、平房居民预防内涝,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立即切断电源。

2、在积水中行走时,贴近建筑物,防止跌入地井、地坑等;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尽量绕行。

3、在郊外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浑浊,水位上涨突然变快时,必须特别注意。

(四)雷雨大风

1、关闭门窗,室内人员远离门窗、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2、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导入。

3、在室外,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地停留;无处躲避时,不要跑动,不要打伞等物件,尽量找低洼处(如土坑)藏身或双脚并拢就地蹲下。

4、远离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广告牌等

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划船、钓鱼等水上活动。

6、如多人聚集室外,勿相互挤靠,防止被雷击中后电源互相传导。

7、在户外勿使用移动电话。

8、对被雷击中人员,立即采用心肺复苏法(人工呼吸)抢救。

(五)高温(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外出要打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避免强光灼伤皮肤。

2、户外或高温条件下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或停止作业。

3、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十滴水、救心丹等。

4、大汗淋漓,切忌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为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5、老人、体弱者,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减少活动,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6、饮食宜清淡,多喝水或防暑饮品。

7、室内利用空调降温时,温度不宜太低,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六)大雾、灰霾:

1、驾驶员要控制车速、车距,密切关注路况。

2、出行注意交通安全,作适当防护,减少吸入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3、呼吸道疾病或心肺疾病的人,尽量不外出。

(七)道路结冰

1、行人小心路滑,出门最好穿防滑鞋,防止跌倒、扭伤,外出尽量不骑自行车。

2、驾驶员采取防滑措施(如安装防滑链),关注路况,服从指挥疏导,慢速安全驾驶。

二、事故灾难

(一)失

1、家庭失火

(1)炒菜油锅起火,应迅速盖上锅盖灭火,切忌用水浇,以免燃烧着的油溅出,引燃其他可燃物。

(2)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湿棉被或湿衣服将火压灭。

(3)液化气罐着火,除用湿棉被、湿衣服捂压外,可将干粉或苏打粉用力洒向火焰根部,火熄灭同时关闭阀门。

(4)人身上着火,应立即脱掉衣服、鞋帽,踩踏或将其浸入水中;如果来不及脱,可就地打滚,将火压灭。

(5)家庭常备火灾逃生“四件宝”:家用灭火器、应急逃生绳、简易防烟面具、手电筒。

2、公共汽车失火

(1)发现汽车失火应冷静面对,切勿慌乱;驾驶员应迅速开启警示灯,靠边停车,打开车门,组织乘客有序疏散;尽快报告火警。

(2)发动机着火,驾驶员在报告火警、组织乘客疏散的同时,及时启用随车灭火器,扑救初起火灾。

(3)较小火焰封住车门,乘客可用衣物蒙住头部冲下车。

(4)车门线路被火烧坏无法开启时,乘客应立即砸开车窗跳下车,并疏散到远离起火点的安全位置。

(5)紧急情况下,乘客可通过空调车的天窗逃生。

3、公共聚集场所失火

(1)慎前往以下场所:只有单一出入口,营业时间安全门上锁,位于地下一层以下,采用大量聚氨酯或其他易燃物装修,安全梯、通道、楼梯等阻塞,消防安全设施缺乏或不能正常运行的场所。

(2)初到宾馆、酒店、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应留意内部结构,观察消防设施和消防标志位置,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做到心中有数。遇到紧急情况,迅速逃离现场。

(3)发生或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迅速逃离现场。

(4)逃生时应选择疏散楼梯逃生,不得乘坐电梯,不得贪恋财物延误逃生时机。

4、楼房失火

(1)及时扑救。起火之初,立即用楼层内消防器材扑灭。

(2)准确判断。先试探门板温度,再选择楼层通道、窗口、阳台等逃生路径。 (3)随手关门。

(4)注意防烟。用湿毛巾等物掩住口鼻,放低身体姿势,浅呼吸前进。带婴儿逃生时,可用湿布轻轻蒙在婴儿脸上。

(5)向下层撤离。

(6)理性逃生。充分利用阳台、避难层、救生袋、应急逃生绳等,也可将撕开的被单、台布等结成牢固的绳索帮助逃生。

(7)等待救援。当通道被火封住,无法逃生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淋透房门,迅速跑到临街的窗户或阳台,发出求救信号,白天可挥动鲜艳的物品、向楼下抛物等,夜间可用手电筒、应急灯等。

(8)靠墙躲避。 (9)禁乘电梯。

(10)视情跳楼。只有在消防员准备好救生气垫或楼层不高,跳楼不会致命的情况下,才考虑跳楼。

(二)交通事故

1、道路交通事故

(1)立即报警,请求支援。

(2)关闭引擎。若撞车后起火燃烧,迅速撤离,防止油箱爆炸伤人。

(3)警察到来前,保护好现场,肇事车逃逸,要记下车牌号码、车身颜色及其他特征,为侦破工作提供线索。

(4)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时,应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外设置警告标志,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至右侧路边或应急车道内的空旷安全处,并迅速报警。

2、地铁交通事故

(1)运行时突然停电,原地听候广播解释和疏散。

(2)站台停电,原地听候广播解释和疏散,不要惊慌,听工作人员指挥撤离。 (3)列车在隧道运行时停电,勿随便拉下“紧急开门手柄”,勿扒门、拉门或自行离开车厢进入隧道,耐心等待救援;撤离时排成单行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可用手机等随身物品取光照明。

(4)通过临时悬挂梯撤离,勿直接跳入隧道,防止受伤。

(5)车厢内发生事故,附近乘客应立即通过紧急对话装置向列车司机报告;如遇紧急事故,要密切留意车上广播,不可慌乱,在司机和工作人员的指挥下,冷静有序地撤离。

(6)列车发生碰撞事故,尽量远离门窗,趴下、低头,下巴紧贴胸前,抓住或紧靠牢固物体,车停稳后,待工作人员宣告截断路轨电源方可下车。

(7)为地铁提供动力的接触轨道携带高压电,平行地安装在两条铁轨旁边或站台侧面,如发生乘客坠落,保持镇定,避免触电。

(8)乘客坠落,如遇列车驶来,切勿趴在两条铁轨之间的凹槽,身体应立即紧贴里侧墙壁(因带电的接触轨道通常在靠近站台一侧),待列车停稳后,由地铁工作人员进行救助。

3、铁路交通事故

(1)乘车时察觉列车发生紧急制动或明显撞击时,应迅速就近抓扶车内固定物品,平稳身体并注意保护好头部等关键部位。

(2)列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必须紧急撤离车厢时,列车将紧急制动停车,工作人员将打开列车前进方向的左侧车门组织疏散旅客,旅客应服从指挥,有序撤离。

(3)列车停稳后,首先选择从车门逃生,情况十分危急时还可使用破窗锤击碎车窗玻璃,(动车组列车为标记指定车窗玻璃)或打开紧急逃生窗口逃生,从车门或车窗跳落时应观察地面及邻线状况,防止摔伤或被邻线通过列车碰上。

(4)逃生时应主动帮助老、弱、病、残、孕等需要帮助的旅客。

(5)因火灾造成浓烟影响呼吸时,应用手(最好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快速撤离。 (6)在电气化区段逃生时注意避开事故现场的高压接触网设备,事故造成接触网断线及其部件损坏或在触网上挂有线头、绳索等物品时,不能靠近及接触,应距离已断导线接触地处所十米以外。

(三)电、气、水事故

1、触电事故

(1)对于低电压触电事故,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若无法及时找到电源或断电有困难时,用干燥的木棍、竹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2)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切勿直接触及触电者,切勿用潮湿物件搬动触电者,切勿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拔电线。

(3)如果触电者在高处要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从高处跌落下来。 (4)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检查有无呼吸,颈动脉有无搏动,如发现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立即拨打120,并在现场用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

(5)电灼伤,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再用清洁布片或消毒纱布包扎。

2、电梯事故

(1)被困电梯里,应立即按电梯内的警铃、应急对讲机,或拨打电梯桥厢铭牌上的“维修电话”、“119”、“110”电话求救。通过大声呼叫、间歇性拍打电梯门等方式求救。不要轻易扒门爬出,以防止电梯突然开动,造成伤害。

(2)电梯运行中发生火灾,立即在就近楼层停靠逃生。

(3)一旦自动扶梯或自动行人道发生逆向滑行、乘客摔倒、手指或者鞋跟等被夹住时,应立即按下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两端的红色紧急“停止”按钮,使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停止运行,以防止发生更大伤害。在正常情况下,不得随意按动紧急“停止”按钮,以免乘客毫无防备而发生事故。

3、燃气泄漏事故

(1)切断气源,关闭燃气表阀门或上游阀门。

(2)瓶装液化气泄漏,立即关闭钢瓶阀门。如果阀门已着火,可用湿毛巾、衣物包手后关闭阀门。

(3)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使燃气散发出去。

(4)避免火源。熄灭一切明火,禁止开或关任何电器设备,切勿打开抽油烟机或排气扇,切勿使用电话、手机,以免产生电火花。

(5)疏散家人及邻居,阻止无关人员靠近。

(6)电话报警。选择没有燃气泄漏的地方打火警电话或当地燃气抢险电话。 (7)寻找漏气点,严禁用明火。可用肥皂水或洗洁精涂抹在导管接头或开关处,有气泡鼓起的部位就是泄漏点。

4、煤气中毒事故

迅速将中毒者撤离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进行抢救。抢救人员应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中毒。

现场急救

(1)轻微中毒者:感到头晕恶心,可让其饮用糖水、茶水或牛奶等饮料,使之清醒。 (2)中毒较深者:昏迷、脸色粉红,应立即输氧或人工呼吸;给中毒者盖上衣被保暖,保持体内热量。

(3)中毒者失去知觉往往会出现呕吐,要将其头部侧放,防止呕吐物吸入肺部引起窒息。

(4)急送医院或打“120”急救电话,无论中毒深浅都应立即送医院。送医院途中给中毒者输氧,并注意呼吸道通畅。

5、饮用水污染事故

(1)发现自来水有问题,立即停止饮用,及时告知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和周围邻居停止使用,并向当地供水部门或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如发现水源地周边有企事业单位违法排污,立即向环境保护部门举报。

(2)不在受污染的水体附近区域进行捕捞、放牧、引灌等作业以及洗涤、游泳等活动。 (3)不慎饮用被污染的水,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出现异常,立即到医院就诊。 (4)用干净容器留取3升—5升水样为标本,提供给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 (5)接到政府部门有关水污染问题已解决的通知后,才恢复使用自来水。

(四)爆炸

1、立即卧倒,趴在地面不要动,或手抱头部迅速蹲下,或借助其他物品掩护,迅速就近找掩蔽体掩护。

2、爆炸引起的火灾、烟雾弥漫,要做适当防护,尽量不要吸入烟尘,防止灼伤呼吸道,尽可能将身体压低,用手脚触地爬到安全处。

3、立即打电话报警,如遇伤害,拨打救援电话求助或就近到医院救治。

4、撤离现场时应尽量保持镇静,不要乱跑,听从专业人员指挥,防止再度引起恐慌,增加伤亡。

三、公共卫生事件

(一)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症状:发热、干咳、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潜伏期一般在14天内。

1、及时就医,一旦确诊,住院隔离治疗。

2、不在商场、影剧院等通风不畅和人员聚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3、经常开窗通风。

4、与病人有过密接触的人,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定时测量体温。

(二)病毒性肝炎

症状:身体疲乏、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人可能出现黄疸。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可能无任何肝炎症状。

1、肝炎病人自发病之日起必须进行三周的隔离。

2、从事食品加工和销售、水源管理、托幼保教工作的肝炎病人,暂时调离工作岗位。

3、不与肝炎病人共用生活用品,对病人使用或接触过的公共生活物品和曾逗留的场所进行消毒。

(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症状: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部分病人可有恶心、腹泻、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体温多持续在39℃以上。一旦引起病毒性肺炎,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1、发现家禽或候鸟不明原因死亡,立即向农业部门报告;尽量避免接触异常死亡的禽类;处理死亡家禽时,穿戴防护衣、手套、口罩等,事后马上消毒、用肥皂洗手。

2、接触禽类后,如出现发烧、头痛、发冷、哆嗦、浑身疼痛无力、喉咙痛、咳嗽等症状,且48小时不退烧者,马上就医。

3、饲养家禽时,做好个人防护及环境消毒工作。必要时,饲养人员接种流感疫苗。

4、发生禽流感疫情时,采取强制性防疫措施。

5、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或水果,增强抵抗力。

(四)艾滋病

症状:典型性的艾滋病主要表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所引起的条件性感染(或称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多系统损害。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1、艾滋病病毒感染或病人应避免将病毒传给他人。如过性生活时要坚持使用安全套,不与他人共用针头、剃刀、牙刷等。不献血。避免怀孕。如果考虑怀孕要向医生咨询,在医生指导下怀孕,以减少母婴传播的机会。及时认真地消毒被自己血液、精液等分泌物污染的物品。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定期到医院检查,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

3、艾滋病病人应到当地指定的艾滋病定点治疗医院接受检测和治疗。

(五)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

症状:幼儿感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发生原发感染,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一旦感染就很难清除,并终身携带。其感染主要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淋巴瘤、鼻咽癌有关。

1、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2、接触EB病毒感染者时戴口罩。

3、若怀疑感染EB病毒,及时就医。

4、接种疫苗。

(六)狂犬病

症状:发热、头痛、恐水、怕风、四肢抽搐、喉肌痉挛、牙关紧闭等。

1、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3%—5%的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最后涂擦浓度75%的酒精或2%—5%的碘酒。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切记不要包扎伤口。

2、伤者应立即到医院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24小时内;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和第二十八天再各注射一次。

3、如果一处或多处皮肤形成穿透性咬伤,伤口被犬的唾液污染,在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同时,必须注射抗狂犬病血清。

4、攻击人的动物暂时单独隔离,并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5、发现狗、猫等动物出现精神沉郁、喜卧暗处、唾液增多、后身躯体软弱无力、行走摇晃、攻击人畜、恐水等症状,要立即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6、人被狗攻击并咬伤,应立即向当地公安、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七)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症状:眼部充血肿胀,有异物感,眼部分泌物增多等。

1、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滴眼液,并到医院就诊;告诉他人注意预防。

2、不去人群聚集的商场、游泳池、公共浴池、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

3、不与患者共用毛巾及脸盆;及时消毒患者使用的毛巾、接触过的公共物品。

4、在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现红眼病患者,应及时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八)手足口病

症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一般症状较轻,往往是出现发烧,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绝大多数情况下7天—10天可自行痊愈,一旦出现高烧不退、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1、注意个人及家庭卫生,饭前便后及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保持居室通风,勤晒衣被。

2、幼托等单位做好晨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如果小孩生病,请及时到正规医院诊疗,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应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5、如果幼儿得病,要及早告诉老师,并不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

(九)农药中毒

症状:呼吸障碍、心搏骤停、休克、昏迷、痉挛、激动、烦躁不安、疼痛、肺水肿、脑水肿等。

1、将中毒者撤离现场并采取急救措施,对中毒严重者,采取急救措施后带上农药包装物或标签尽快送医。

2、如果中毒者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农药熏蒸剂中毒者只能给氧,禁止进行人工呼吸。

急救措施:

1、农药沾染皮肤,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及清水(不要用热水)充分洗涤被污染的部位;洗涤后用洁净的布或毛巾擦干,注意保暖。皮肤受敌百虫污染,不能用肥皂清洗,以免转化为毒性更高的敌敌畏。

2、眼睛被溅入药液或洒进药粉,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时把眼脸撑开;清洗后,用干净的布或毛巾遮住眼睛休息。

3、吸入农药感到不适,立即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安全处,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等,解开衣服,使呼吸通畅;用干净水漱口,用肥皂洗手、洗脸,注意保暖。

4、吞服大量农药引起中毒,应立即催吐或洗胃,不要先用药物治疗。如吞服量少或难以催吐,采用无机盐类泻药。

(十)猝死

症状:突然晕倒、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等。

1、大声呼救,请求援助,并立即呼叫120。

2、将患者移至硬地板上,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3、采用压额抬颏法通畅呼吸道,即一手掌根压前额,另一手食指、中指上抬下颌骨。

4、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仰头抬颏、开放气道,用手指将患者鼻孔夹闭,用双唇密封包住患者的嘴,以中等力量做两次吹气。换气时松开患者鼻子通气。

5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即每按压30次后进行人工呼吸2次,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达前应持续抢救。

第三部分突发事件应急对策知识

(一)预防传染病学会如何洗手

手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原来认为手是菌痢、伤寒等肠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介质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在人感染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并认为医院内感染30%以上与医务人员的手有关。

正确的洗手包括何时需要洗手及如何洗手。一般来说,下列情况需要及时洗手。

1、外出进入室内时。

2、食前便后。

3、擤鼻涕、打喷嚏后。

4、接触传染病病人后。

5、接触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后。 是否用水洗一下手就符合要求呢?正确的洗手应该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包括以下步骤。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沿指缝相互搓擦。

4、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

5、一只手握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6、一手指尖在另一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7、一手握另一只手腕部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二)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病。如霍乱、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肠道传染病主要是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所引起的。因此,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2、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3、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食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4、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同时,要接受相应的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

5、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三)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由呼吸道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不仅可引起不同部位的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导致皮疹、脑膜感染或败血症等。如传染性非典性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1、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照射入室;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气。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早就诊,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四)如何预防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病原体传入健康人体内导致发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

1、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人人动手,积极消灭居室内的蚊、螨、虱子、跳蚤。彻底清除蚊子孳生地。彻底清理家庭内外各种容器小积水,盆罐倒置或清除,花瓶及时换水。全面清除室内外环境,清除杂物和卫生死角,填平坑洼,消除蚊子孳生、栖息场所。

2、使用蚊帐、驱虫剂等驱除蚊子。

3、夏秋季外出注意防护,野外活动穿长衣裤、鞋袜,尽量少到蚊子易孳生场所停留或活动。流行期间少外出,不到病人家中。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夏秋之间,注意保暖,防感冒;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5、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个人或家庭、邻居有疑似病人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6、10岁以下儿童到医院进行乙脑疫苗的接种,提高免疫力。

(五)溺水了如何进行自救

淹溺又称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窒息而死亡,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不熟悉水性误入水者,可进行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应保持头脑清醒。

2、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则口鼻可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呼气易浅,吸气易深,则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抢救。

3、不可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反而易使人下沉。

4、会游泳者,如小腿抽筋,应息心静气,及时呼人救援,同时自己吸一口气,仰浮于水面,用抽筋对侧的手,抓住抽筋的脚趾,并用力朝身体方向拉,而另一手掌压在抽筋腿的膝盖上,有助于小腿伸直和肌肉松弛;若大腿抽筋,深吸一口气后,使身体仰于水面,屈曲抽筋腿,然后用双手抱住小腿,用力使之贴紧大腿,轻轻屈伸,并牵拉大腿肌肉,以解除大腿抽筋。

(六)中暑了如何应急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暴晒外,空气中湿度的增强、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发现自己或其他人有头晕、口渴、多汗等先兆中暑和四肢湿冷、脉搏增快、面色苍白等轻症中暑表现时,

1、首先要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2、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

3、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

4、如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晕厥等情况,除了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就诊。

(七)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

1、开通呼吸

呼吸道堵塞,是交通事故现场急救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开通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应采取如下措施:

(1)手抠排除口中异物

掰开伤员的嘴巴,用手指或手绢、纱布包着手指抠出伤员口中的异物。操作时必须小心谨慎,切忌将异物通进气管。

(2)侧卧、俯卧排除呕吐物

对有大量、反复呕吐,较长时间丧失意识的颅脑损伤的伤员,在无胸伤的前提下,取俯卧或侧卧姿势,使呕吐物自流排出体外,避免倒流入气管发生危险。

(3)托起下颌,开通气道

对昏迷中舌根后坠的伤员,可用双手将伤员下颌拉起或托起,以开通被舌根堵住的呼吸道。

2、心肺复苏

(1)人工呼吸

将伤员仰面放在平坦的地方,头向后仰(可在伤员的口鼻上放块医用巾或干净手帕),然后吸足一口气,将自己的嘴对着伤员的嘴(或鼻)用力呼出,一般每分钟成人为14—16次,儿童为18—24次。但必须注意“嘴对嘴”吹气时应捏住伤员的鼻子,“嘴对鼻”吹气时应捏住伤员的嘴巴,以防空气遁出。

(2)胸外心脏按压

将伤员仰面放在硬平面上,救护时,要站在伤员的左侧,左手掌平放于其心脏部位,右手掌搭在左手掌上,用力按压,使胸部振动触及心脏,这样安全垂直地向下挤压胸部4—5厘米的范围,每分钟60次,为儿童施术时用一只手即可。

(八)外伤止血常用急救法

1、直接加压法:

用手掌和手指按压在伤口上,并保持压力在15分钟以上。

2、高举法: 协助伤员躺下,举起并支持伤员出血的肢体,使其高于心脏。

3、压迫止血法:

上肢止血时,用一手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手固定手臂。适用于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外伤大出血。

下肢出血时,将两手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处于坐位或卧位。适用于一侧下肢大出血。

4、止血带止血法:

是在四肢出血严重用一般止血方法无效时,采取的一种断流止血法。基本方法是对肢体出血部分的上部结扎,阻断流向伤口的血液而达到止血目的。使用此法时,要注意时间,每隔40分钟松开一次,每次约1—2分钟。

5、伤口包扎法:

根据伤口污染程度和有无异物存留的情况,可用卫生棉蘸蒸馏水或凉开水对伤口进行清洗。经清理后的伤口,最好用消过毒的急救包、厚棉垫、止血带、三角巾、多头带、纱布、绷带等进行包扎,也可用毛巾、手帕、领带及衣物等代替,但必须先用火焰对其面料进行燎烤至微焦以杀灭病原体,同时要远离肇事车辆等易燃体。包扎四肢伤口时,结扎部分在伤口近心端。

(九)地震过后被埋应如何求救

时间就是生命,耽误的时间越短,人们生存的希望就越大。震区民众,尤其家庭和邻里之间的自救和互救,是减少伤亡的关键。

1、自救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要有信心和勇气,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1)尽量清理压在身上的物体,想法脱离危险区。

(2)一时不能脱险的,要设法扩大安全空间,防止重物坠落压身。 (3)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烟尘呛入窒息,可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

(4)要保持体力,不要急躁,不要盲目高声呼叫,可用石块敲击等方法与外界联系。 (5)积极寻找代用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互救

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救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 (1)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物声。 (2)挖得准:抢救时,要大致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扒,以防意外伤亡。

(3)救援得法:救援必须讲究方法。首先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灰尘,防止窒息。再暴露胸腹部以及其他部位,施行包扎或急救,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不要强拉硬拖,防止新的伤亡。尽量用小型轻便工具,避免重物利器伤人。

(十)烫伤、烧伤如何紧急处理

烧伤是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组织损伤,烧伤的程度随温度的高低、作用时间的长短而不同。

1、迅速使伤员脱离火源或热源,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泡的衣服。

2、烧烫伤部位用冷水浸泡或冲洗20分钟冷却,防止烧烫伤面积扩大和损伤加重,这在早期是能实现的有效措施。化学烧伤用流动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

3、中度以上烧伤时,在冷却处理的同时,打“120”急救电话,局部不要用任何药物。还需检查是否危及生命的复合伤,如大出血、窒息、颅脑伤等,若有要及时抢救。

4、应在伤面上覆盖消毒纱布,可用消毒餐巾代替,再进行包扎,防止感染和止痛是有益的。

5、不要强行脱去粘在皮肤上的衣服,否则会引起皮肤撕脱,可以用剪刀剪开。对创伤面上的水疱不要挤破。

(十一)咬伤如何紧急处理

现在无论是都市还是村庄,养狗的人都很多。在旅行中,游客被狗咬伤的事,也时有所闻。常见的咬伤除狗咬伤外,还有毒蛇咬伤,猫抓伤,以及其他动物咬伤。

1、用止血带,但止血带不要过紧,松紧度与抽血化验时相同。

2、可就地取材,如各种带子、毛巾或手帕,都可当止血带用。止血带扎在伤口上方3—4厘米的近心端。

3、处理伤口时,用大量流水冲洗伤口,以洗掉伤口外表毒素,减少毒素进入体内。

4、用吮吸的方法如拔火罐,用吸引器或吸奶器等,吸出毒素。

5、如伤口有毒牙残留时,要用刀尖挑出。

6、狗咬伤和猫抓伤要注射狂犬疫苗,毒蛇咬伤用蛇药或抗毒血清,其他咬伤也要进一步清创扩创,使咬伤不至于危及生命或造成较大的危害。

7、处理伤口不要涂凡士林之类的软膏,以免到医院后影响伤口观察及处理。

8、各种咬伤均要尽快去医院诊疗。

(十二)蛰伤如何紧急处理

蛰伤是指昆虫的刺蛰入人体皮内,释放出毒汁而引起人体的损伤,常见的有蜂类、蜈蚣、蝎子、蚊子等。

1、蝎子、蜜蜂等在蜇人时,会把尾刺留在人体皮肤内,有的尾刺有钩,有的无钩,要设法将断刺拔除。拔毒刺时不要挤压伤口,更不要把毒囊挤破,而应用刀尖挑拔出,以免毒液扩散。

2、用清洁水冲洗伤口,减少毒液进入体内,有条件时可用吸吮器或拔火罐把毒液吸出。

3、局部用冷敷,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流量,也减少毒液进入血液中。

4、有全身症状或全身过敏反应时,要尽快去医院救治。

5、被蛰伤后20分钟仍无症状,则可以放心了。

(十三)发现食物中毒如何紧急处理

食物中毒就是吃了含有有毒物质的食物或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后出现的一类非传染性的疾病。根据有毒物质的不同性质,一般将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等四类。发生食物中毒后,千万不要恐慌,自乱阵脚,在等待医院救护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饮水:立即饮用大量干净的水,以达到对毒素进行稀释的目的。

2、催吐:用手指压迫咽喉,产生呕吐反应,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排出。(对腐蚀性毒物中毒以及处于昏迷休克或患有心脏病、肝硬化等疾病的病人不宜采取此方法!)。

3、导泻:如果吃下去的中毒食物超过2小时,且病人精神尚好,则可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服用泻药,以促进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4、保胃:误食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后,应及时服用稠米汤、鸡蛋清、豆浆、牛奶等,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5、尽早把病人送往就近医院诊治。同时保护好现场,保留好可疑食物和呕吐物。及时向当地区食药监局行政部门报告。

6、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对呕吐物、尿液、粪便、血液的化验,这既有利于尽早做出诊断,也会给以后的维权索赔提供证据。

(十四)遭遇雷电天气如何应急

1、遇到强雷电天气,在空旷田野上,要尽量降低自身高度,不应该把铁锹、锄头、高尔夫球棍等带有金属的物体扛在肩上高过头顶。

2、在市郊地区,最好躲入一栋装有金属门窗或设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也可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

3、在稠密树林中,并拢蹲下;在大树下躲

4、在平坦的开阔地自行车、骑摩托车或开

5、不要在高楼烟囱留;不要到湖泊、江河、也不要去游泳。

6、打雷时,在室内相对安全,但要紧闭门窗,防止危险的侧击雷和球形闪电侵入。

最好找一块空地,双脚雷雨是极不安全的。 带,最好不要骑马、骑拖拉机。

下、地势高的山丘处停海滩等处钓鱼和划船,

(十五)如何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1、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传染源:患有传染病的人或动物,或体内带有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毒、细菌或寄生虫传播时所借助的渠道,如空气、不洁食物和饮水、性接触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不具有免疫力,敏感、易患的人群。

2、阻断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

阻断传染病传播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阻断传染病的传播流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1)隔离或消灭传染源:隔离和治疗患者、消毒、消灭有病的动物。

(2)切断传播途径:洗手、戴口罩、消灭蚊子和苍蝇,不让病菌和病毒进入体内。 (3)保护易感人群:打疫苗、锻炼身体。

3、不同传染病传播途径不同,预防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1)呼吸道传染病:注意营养,经常锻炼身体,多饮水,屋子里经常通风换气,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接触患者时戴口罩等。

(2)肠道传染病: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质的食物,不到卫生条件不好的小摊上买东西吃等。

(3)虫媒传染病:加强防蚊灭蚊,远离野生动物等。

(4)性传播疾病: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不进行婚外性行为,不搞同性恋等。

第5篇: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材料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二、常用应急电话

110:治安报警;120:医疗救护;119:火灾报警;122:交通事故;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

三、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功能

举报或投诉可疑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咨询传染病、慢性病等有关防病与保健知识;了解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与政策。

四、呼吸道传染病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等,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随地吐痰,勤洗手;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力;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流行季节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儿童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接种。

五、消化道传染病预防

消化道传染病包括霍乱、菌痢、伤寒、甲/戊肝、感染性腹泻等,防控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随地大小便;不吃不洁、生或半生食物,生吃瓜果蔬菜要彻底洗净;食用及选购新鲜食品和水产品,不吃异常及变质的食物;生熟食品分开保存和加工;妥善保管食物,防蝇防尘,剩余食物要冷藏,隔餐食物应彻底加热后再食用;患者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免疫措施,进行预防接种。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它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典型症状是剧烈腹泻,大便呈米泔水样,无腹痛,不发烧。

六、食物中毒应急处理

食物中毒通常指吃了含有有毒物质或变质食物后,感觉肠胃不舒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无力、头昏或烦躁等症状,共同进餐的人常常出现相同的症状。发生食物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喝下大量洁净水,稀释毒素;应及时用筷子或手指伸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喉壁、舌根进行催吐。在中毒者意识不清时,需由他人帮助催吐;病人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自行乱服药物;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应尽可能留取食物样本,或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供化验用。

七、误食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处理

神志清醒者可口服清水400—500毫升,然后催吐,反复多次,直到吐出的液体无特殊气味为止;对昏迷的病人,应立即送医院洗胃。对神志清楚的中毒病人,需用筷子或手指刺激舌根催吐;昏迷病人出现频繁呕吐时,救护者要将他的头放低,使其口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引起窒息;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的抢救,待心跳恢复后,再送医院治疗;经初步处理后,及时将中毒者送医院进一步治疗;病人和周围人应尽可能为医务人员提供引起中毒的农药或其他有毒化学品名称、剂型、浓度等,以便争取时间进行抢救。

八、病死禽畜处理

病死的家畜、家禽多数是因患了某种传染病而死亡的或可能因吃了被污染剧毒农药的食料而中毒死亡,人如果吃了这种死畜禽,有可能发生传染病或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于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处置。发现病死畜禽、死因不明的畜禽后,要向当地动物检疫部门报告,严禁出场、转让、出售、抛弃,也不得宰杀、剥食,应在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地方销毁,焚烧后深埋。

九、毒气、化学品泄漏逃生方法

发生泄漏,现场作业人员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撤离时要弄清楚毒气的流向,往上风侧撤离,不可顺着毒气流动的方向走,也不可迎毒气而上;应立即用手帕、衣物等物品捂住口鼻,如有水最好把衣物浸湿后,捂住口鼻,保护呼吸道;发生大量泄漏时,不要慌乱,不要拥挤,要听从指挥,特别是人员较多时,更不能慌乱,也不要大喊大叫,要镇静、沉着,有秩序地撤离;当发生毒气泄漏时,若没有穿戴防护服,决不能进入事故现场救人。因为这样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也会被伤害。

十、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

应留在屋里或迅速躲进屋里,最好是到地下室,并关闭门窗和其他通风系统,等到可以安全离开时再出去;应远离事故区域,如果可能,最好停留在上风方向;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尽快脱掉被污染衣服,用肥皂彻底清洗全身;不吃喝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如身体受到污染,应大量饮水,以便某些放射性物质尽快排泄出体外;不要恐慌、混乱,要听从专业人员指挥。 十

一、火灾逃生自救

火灾刚发生时,可趁火势尚小,用灭火器等在第一时间灭火,同时要及时报警;火势难以控制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保持镇静、不盲目行动,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离开房间后一定要随手紧关房门,使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服等堵塞门窗缝,并用水降温;火灾时不可乘坐电梯,不要盲目跳楼,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时,楼层不高的,可利用绳子或把床单、台布等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在窗栏杆、阳台栏杆上,再用衣角、毛巾等护住手心,顺绳滑下;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可靠近窗户或阳台呼救,用打手电筒、挥舞动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十二、地震避险及自救互救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桌子或床下,或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狭小空间,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旁。室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有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窗户旁和阳台上;3.做好自我保护。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双手抱头;抓紧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吸入;住楼房的千万不要跳楼;4.在室外遇到地震,可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双手保护头部,在高大建筑物高度二倍距离外避震,以免房屋倒塌被砸着。5.地震时如果被埋压,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救出地震中被埋压的人员后不能立即喂以大量食物和水;一时无法救出被埋压者,应设法先暴露其头部,清除口鼻尘土;地震中如果长时间断水断粮,可以保存自己的尿液解渴。

十三、洪水逃生

1.洪水到来时,要就近跑到高处暂时暂避;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没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6.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7.一旦溺水,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

第6篇: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活动总结

为了广泛深入地做好《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宣传工作,认真贯彻《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实施办法>宣传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杏山花园小学采取多项措施,多种形式,多条途径,努力营造学习贯彻《实施办法》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了公众的法制意识、应急意识和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主要做法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加深对《实施办法》的了解,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是领导班子带头学习。杏山花园小学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多次集中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广泛讨论,加深印象,相互促进。二是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定期学习。利用每周五为校师生学习时间的机会,重点学习《实施办法》的内容与精神,并要求大家发表学习心得,相互解答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点和疑惑。利用多媒体等新型手段,观看应急管理实例,加强在校师生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三是驻各班级以自班为单位自主学习。要求各班师生开展应急知识宣传课,老师带领学生们认真学习卫生应急知识,深刻领会,注重思考消化,力争能够灵活运用。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成立了《实施办法》宣传活动办公室,专门负责应急管理的宣传工作。二是设置了宣传点。校门口积极宣传卫生应急知识。三是发放宣传资料,做到每位老师学生人手一份《实施办法》读本,每个单位和每个组有若干本。四是在校各班出刊了多期黑板报,展出了多块宣传展板,在围墙、大门上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并要求各班级搞好宣传活动。五是在校门口道路旁,人流较多、较显眼之处,张贴宣传海报和标语。

三、注重考核,讲求实效

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实施办法》和应急管理相关知识考试,由宣传活动办公室出题,领导班子阅卷把关。对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对成绩不理想者提出批评,并由优秀者辅导,先进带后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由宣传活动办公室和文化站牵头,举办《实施办法》和应急管理相关知识竞赛。以模拟现场等活动的形式考验学生们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和老师的卫生应急运用能力。

四、倾听反馈,及时总结

对宣传效果和学习实效进行督查。对各班下发调查问卷,要求老师询问学生对应急管理知识普及的了解程度,倾听学生对应急处理能力的反馈。对学习效果和宣传实效进行总结反思和探索,对于出现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探讨;对于成功的经验办法,及时做好总结推广。努力确保宣传效果,真正做到全体干部职工和学生们都拥有丰富的应急管理知识,都具备高超的应急反应能力。

杏山花园小学

2014

第7篇: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小结

刘垓子中心卫生院二〇一五年卫生应急

业务知识培训总结

为规范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全面提升卫生应急队伍能力,我院于3月13日在三楼会议室举办了卫生应急业务知识培训,参加这次培训的有我院职工、卫生应急队伍各小组成员以及各村卫生室负责人共计66人。

我院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和能力建设,这次培训由我院董宜华副院长主持,他充分肯定了我镇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然性、影响面大,若处置不及时可能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要应高度重视应急队伍建设,常抓不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成立专业的应急队伍,打造一支精锐的预备役队伍;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做好日常培训工作,包括相关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现场流调、健康教育及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最后,他要求大家要提高认识,加强卫生应急演练和培训,贴近实战,练就一支拉得出去、能成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强有力的应急队伍,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李建河副院长就突发公共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特征,卫生应急管理的参与主体及客体;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卫生应急实用条款;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概念、构成、应急机制、医疗机构报告的内容和程序;群体不明原因疾病等的概念、特点、分类与防控伤病者的现场紧急的医疗处理原则,创伤生命支持,心肺复苏,伤病者的转运原则;现场个体防护的概念、原则与方法,各种突发事件必先,逃生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精彩生动的授课。

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丰富了卫生应急队伍处置知识,提高了处置本领,增强了整个队伍人员应急作战能力,为有效应对全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技术支持。

刘垓子中心卫生院 2015年3月14日

第8篇:卫生应急宣传工作计划

卫生应急2-3-1

东至县血防医院卫生应急宣传工作计划为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管理宣传活动,做好卫生应急预案的宣传和解读,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增强公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公众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素质,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主要内容

(一)以东至县及血防站卫生应急预案为核心,做好预案宣传和解读工作。

(二)以卫生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提高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能力,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

(三)以典型案例为样本,增强公众的卫生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二、组织实施

(一)开展现场专题宣传活动,发放和张贴宣传资料,大力开展公共卫生安全知识进学校、进农村。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卫生应急宣传工作是贯彻落实我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增强公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卫生应急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9篇:应急知识宣传周宣传标语

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依靠群众,立足基层,夯实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居安思危,做好突发事件预防工作 学习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应急知识进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应急知识进社区,建设平安和谐社区 应急知识进学校,建设平安校园 应急知识进学校、进书本、进课堂

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应急知识进企业,实现安全和谐发展 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和谐社会 加强应急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以人为本,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拨打110,减少伤害保安宁

— 1 — 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减少突发事件损失 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打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 加强应急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应急管理进社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应急管理,预防各类重大安全事故 加强应急管理,预防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加强应急管理,预防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 加强应急管理,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 2 —

应急知识宣传周宣传提纲

1.什么是突发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2.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 “一案三

— 1 — 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3.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意义

《突发事件应对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0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的基本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对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5.中央和有关领导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精神与指示

(1)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 2 — 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2)2005年7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

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提高国家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这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政府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充分认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注重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健全

— 3 —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体制机制,……

(4)2006年1月16日,省委书记张春贤批示:

我省是自然灾害高发的省份,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加强全民防灾知识的教育,教育群众努力掌握一些基本的救护技能,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安全。

(5)2006年11月8日,省委书记张春贤在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

……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 (6)2007年1月29日,代省长周强在湖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加大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力度,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6.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组建原则是什么?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目前,我国按照权责分明、组织健全、运行灵活、统一高效的原则,基本构建了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构成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我省已组建省应急管理办公室(省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大部分市州和省直部门成立或明确了应急管理办事机构。

7.什么是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分为哪几类?

— 4 — 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对的原则性方案,它提供了突发事件处置的基本规则,是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操作指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由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六大类构成。

8.我省2007年突发事件基本情况

2007年,全省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11亿元,相当于同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24%,同年财政收入的18.9%。其中,较大自然灾害事件9起,紧急转移安置164.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5.5亿元,同比分别减少40%、9.9%和22.8%。事故灾难事件17077起,造成4677人死亡,同比分别下降12.48%和14.96%,直接经济损失约4.15亿元。公共卫生事件174起,其中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88起,发病人数3137人,死亡20人,同比分别下降12.87%和9.57%,上升185.71%;主要动物疫情报告45起,包括重大突发动物疫情1起。总体上看,2007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有所下降,但公共卫生事件死亡人数有所增加,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起数上升。

9.我省在应急管理方面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一是基本建立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一个包含全省各级各部门的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二是初步构建了全省应急预案体系,修订了《湖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3个省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发布了31个,50个省部门应急预案编制发布了43个,省级预案编制发布率为89.1%,形成了统

一、完整的省级应急预案体系。三是逐步建立了应急机制,通过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初步形成了一个承

— 5 — 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应急联动机制,同时加大了应急保障力度,组建了一批应急专业队伍。四是开展了应急管理宣传演练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对《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作了发布和解读,在湖南省政府公众信息网上设立了应急管理专栏。组织和参与消防、反恐、矿山救援、林业生物灾害、地震救援等应急演练活动。修订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值守应急工作手册》,编印了《公众应急手册》免费发放至全省每个家庭。

10.目前,我省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哪些薄弱环节?

一是应急管理组织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有的市州和部门没有按要求建立或明确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人员配备参差不齐。二是应急预案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省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计划未能全部完成,市州、县市区也没有全面建立起应急预案体系,部分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三是应急管理工作职能需要进一步明确,全省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职能划分不统一,分工不明,部门联动机制有待健全,应急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四是应急宣传演练需要进一步加强,我省初步开展了应急宣传和应急演练,但宣传方式单一,不够深入,应急演练活动也只是在少数部门、地方开展。六是公众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较缺乏。

11.下阶段我省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

下一阶段,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将以推进应急体系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1、继续深化全省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省应急管理办— 6 — 事机构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市州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的职能,形成上下对应、统一协调、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2、继续推进全省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和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尽快发布“十一五”期间全省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继续推进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写预案简本和操作手册,实行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制度。

3、继续加强全省值守应急工作规范化建设,推进全省各市州、各部门的应急平台建设,加强对全省值守应急工作的规范和指导,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4、继续抓好省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和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公安、武警等骨干应急队伍的重要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建立统一高效的专业应急救援体系。

5、继续开展应急管理宣教和培训工作,进一步发挥省政府公众信息网应急管理专栏的宣传窗口作用,继续做好《公众应急手册》发放工作,全面实施《湖南省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方案》,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教活动。采取举办短训班或专题研讨班等形式对从事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督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和应急知识培训。

6、组织应急管理工作试点和典型推介工作,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选择不同类型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试点,培养、发现和推介应急管理工作典型。

— 7 —

7、大力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指导和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提高预案演练的实战性。在社区、农村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公众参与救援演练。

8、继续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工作,在前一阶段调查掌握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指导和督促各地、各部门、各行业搞好风险隐患的治理整改工作,促进应急管理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及防范工作及时总结,对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报送分析报告。

12.我省在应对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取得了哪些成功经验? 这场抗冰救灾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实属来之不易,最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始终将“以人为本”的应急管理理念贯穿抗冰救灾全过程。二是快速反应、科学应对,牢牢把握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权。三是领导者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风格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源泉。四是整合资源、协调行动、多方联动,形成抗冰救灾强大合力。五是畅通信息、正确引导舆论、营造抗灾氛围,稳定社会、稳定人心。六是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及时转移应急管理工作重心。

13.应急管理中政府的责任和公众的权利义务是什么?

政府在应急管理中,需要动员一切必要的社会资源应对突发事件;保护包括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等在内的国家安全;维护社会— 8 — 稳定和公众利益;公开应急管理信息,保证公众的知情权;降低社会危害、开展危机教育,体现政府人文关怀。

公众在应急管理中,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公民权、知情权、监督权、紧急救助请求权、复议申请或提起行政诉讼权、补偿请求权等权利;有参与和协助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义务。

14.公众应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公众可通过

110、1

19、120、122等各类应急电话和其他各种途径及时报告;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掌握的应急知识积极展开自救互救,及时避险处险;参与并协助政府相关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事件的应急处置;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突发事件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努力恢复重建。

15.如何利用网络了解我省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湖南省政府公众信息网(http:///)上设置有应急管理专栏,包含应急知识、应急预案、工作动态等八个子栏目。应急管理专栏位于省政府公众信息网首页右下角位置,点击即可进入。

— 9 —

上一篇:三年级班主任教学总结下一篇:空心砖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