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优秀教师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小学优秀教师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毛泽东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脉络和基本原则,对优秀教师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对此展开研究探讨。关键词毛泽东;教育公平;农村教育;教育资源1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第一篇:小学优秀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共性与启示

引言: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过程虽然各不相同,但也有很大的共性,通过总结其成长共性,能够为广大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本文浅析了小学数学优秀教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外部环境、学校支持和个人素质方面的共性条件,并提出了促进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小学数学优秀教师是小学数学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和排头兵,他们以其突出的专业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引导着小学生们踏入数学王国的殿堂,为其日后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小学数学优秀教师还影响着、指导着身边的教师,帮助他们进入更良好的教学境界。通过发现和总结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共性,分析其共性因素带给小学教师们的启示,不论是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是对小学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共性

(一)外部环境

任何人都是生活和成长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的,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不例外。在有关小学特级教师的分布状况调查显示,约八成的特级教师任教于省会城市或者直辖市,而占据更广阔地域的中小城市、县以下,以及农村只拥有两成的特级教师比重。这说明外部环境对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作用非同小可。具体分析来看,第一是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教育政策更加完善,小学教师所享受到的薪资、福利待遇都比较好,教师无后顾之忧,同时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育人才;第二是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不论是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发挥,还是参加进修、培训,都有更好更大的平台,也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条件。

(二)学校支持

学校是小学数学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小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管理方式、规章制度都会对教师专业成长产生影响。在任教于省会城市以及直辖市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中,大部分又任教于以教学质量著称的名校或历史悠久的老校,这说明了学校支持对小学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样意义重大。相较于普通学校而言,一方面名优小学的领导和管理者往往十分关注校内的教学动态,对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引导、帮扶措施也更加完善、到位;另一方面,名优小学本身就具备较好的办学条件和较充沛的教育资源,尤其是拥有教龄长、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数量多,这就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珍贵的优秀导师。

(三)个人素质

个人素质是小学数学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条件,不论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如何优越,学校支持的力度有多大,最终还需要落实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上。因此,个人素质才是小学数学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凡是小学数学优秀教师,首先都对教育事业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三尺讲台能让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归属感、价值感、成就感,这与一切外部因素无关,是小学数学优秀教师们专业成长的原动力;其次是对数学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钻研数学问题,乐于分享数学学习和教学的心得,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感到充实而快乐;最后是对数学教学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对学生的责任心。

二、小學数学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共性的启示

(一)政策保障很重要

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对各种鼓励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的落实,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小学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首先,政府部门应当保证小学教育的资源投入,努力提高小学教师的薪资和福利待遇,为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有关政府部门应当制定完善的小学教师评级制度,通过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引导小学教师的职业成长;再次,有关政府部门应当努力搭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如开办名师进修班、举办小学教师培训班、开展网络研修等等,为小学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二)学校支持不可少

学校是小学教师成长的具体环境,校风学风和教学管理状态对小学教师的工作状态和专业成长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第一,小学领导者和管理者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本着为一线教师服务的精神,多多关心本校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思想动态,对于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遇到的困惑积极指导,对于困难要及时解决,为教师创造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第二,小学领导和管理者要根据本校的建校历史、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打造和引导校风学风,增强小学教师对校园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三,小学教学管理者要完善本校教师的以老带新制度,让每一位新来的老师都能得到专业素养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带领和指导。

(三)自身努力最关键

没有自身的努力,一切外在的条件都是空中楼阁,要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自身的努力至关重要。第一,小学教师不论是因为何种机缘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路,都应提高自己的认识,端正自己的态度,以踏踏实实的教学作风、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努力学习、勇于探索,充分发掘自己的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第二,小学教师应当建立清晰、明确、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长、中、短期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在每日的教学工作中点滴积累,不断进步;第三,小学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论是数学知识还是教学方法和技巧,只有经过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作者:田军

第二篇:浅析小学优秀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小学语文属于基础学科,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职业素质,下面我根据个人观点,阐述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个体本身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师素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观念,时代不同,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不同。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应该包含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品德。

(二)心理素质

小学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教师角色认知。教师角色认知,就是作为教师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包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内容、社会地位的认识。

2.教师角色期待。教师角色期待包括他人对教师的期望和教师对自身的期望两个方面。作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戒骄戒躁,终身学习。

3.教师自我意识。教师自我意识指教师对自己以及自己跟他人关系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自我意识对教师自身的心理活动、行为表现、人际协调等等有着促进作用,相反,则会产生阻碍作用。

4.教师品格。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个体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教育教学工作更注重对教师品格的角色规范。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自身以及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中所应该有的道德观念和符合职业要求的道德行为。教师职业道德是调节教师与周遭关系的一种行为准绳,是整个社会对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人的一种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时代下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职业道德素质:①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②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③勤奋学习,为人师表;④团结协作,互相学习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素质

要想当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具备职业素质,还需要具备科学文化素质。

(一)语文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更高层次的语文,乃至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专业知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学知识。现代汉语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懂得汉语的发音、声调、声母、韵母等基本知识,同时必须掌握词语的构成及规律,乃至词的本义、引申义,还需要掌握辨析词义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古代汉语方面:应了解一些比较常见的文言知识,为学生在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

2.文字学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了解一定的学科起源、学科发展、以及学科体系,还要求其必须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形、音、义之间的关系;能正确使用和讲解简单的标点符号,并教会小学生说普通话,学会汉语言拼音,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

3.文学史知识。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选材日趋全面,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学史知识,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阅读、写作的能力。

(二)具有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

1.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的学科,它从各个时期,各个角度、各种实践,来说明了教育的规律。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了解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抓住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成果必定能事半功倍。

2.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对从事教育的老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践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释了教与学之间的基本规律。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学科,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努力钻研,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成果的最大化。

3.新课程理论知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占主导地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拥有广博的基础性知识、精湛的专业性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外,还要顺应时代对人才需要的趋势,尊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政策,做一名新时代的教师。

三、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老师的素质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下面,我就自己的认知谈一下几点见解:

(一)培养教师超前的教育理念

1.素质教育的理念。现代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传递,忽略实践能力,只重视考试分数、忽略综合素质等等弊端,着重强调知识、能力、素质这三者在人才构成中的相互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2.全面发展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教育的关注与重视都大大提高,教育的内容也更关注人发展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在现代教育上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

3.创造性理念。创造性是现代教育更注重的方面,它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颠覆了知识性教育的观念。现代教育主张把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生态链。

(二)培养教师教学监控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实际上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根据实践情况,对教学活动及教学对象进行控制、管理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①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安排;②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③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矫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三)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

教师是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如果教师不参与科研活动,那么科研活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更不要说科研活动带来什么成果。我个人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调动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①加强思想管理,强化教育科学研究意识;②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研究氛围;③鼓励教师积极实践、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努力挖掘自身潜力。

参考文献:

[1]王兰英,黄容生.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學出版社,2003

[5]石中英.教育学基础[M].教育教学出版社,2008

[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编写组:教育基础知识指南.教育基础知识指南[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9

[8]王铁军.现代教师角色及其素质论纲[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0

作者:周瑜珊

第三篇:毛泽东教育公平思想对优秀教师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摘 要 毛泽东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脉络和基本原则,对优秀教师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对此展开研究探讨。

关键词 毛泽东;教育公平;农村教育;教育资源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农村中小学教育落后有多种因素:基础建设不完善、硬件设施落后、教育经费短缺、师资匮乏等。优秀教师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是解决师资配置不均、提升教学质量的直接和重要途径。对成渝两地教师不愿意参与城乡教师流动的原因进行调查,城乡学校之间落差太大难以适应、对子女就学和就业有影响、生活环境会变差、习惯现有工作和各种保障不到位等原因占前几位[1]。

而借鉴历史是寻求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2 启示

从全局高度重视农村教育 1933年,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中明确指出:“用文化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当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水平对经济有重要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教育的具体任务是:“应以提高和普及人民大众的抗日的知识技能和民族自尊心为中心。应容许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教育家、文化人、记者、学者、技术家来根据地和我们合作。”[2]这就是从大局着眼,充分利用当时中国优秀智力资源服务根据地的大众教育。可见,毛泽东在革命的不同阶段提出了与当时历史任务相一致的教育政策。

作为制约因素,现在农村教育的落后影响着全民素质的提高,无法为国民经济提供更多优质劳动力,阻碍着“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实现。人民教师服务人民,给农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生活条件确实较城镇艰苦很多,这就需要人民教师从国家战略、社会公平和个人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对国家而言,公平正义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普遍共识与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对农村学生而言,有权利平等地参与和享受教育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受惠于国家社会经济的成果。对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而言,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和不同的师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助于教师了解农村教育发展,更深切地把握教育规律;有助于教师保持教育工作的新鲜感[3]。

开展更高层次的教育普及 建国初期,毛泽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方针,要“雪中送炭”,也要“锦上添花”[4]。我国教育发展到今天,农村教育是否完成普及阶段而到提高阶段了?现在一些农民不会操作计算机、不懂法律、不会写作,无论是继续求学、出外务工,还是融入城镇主流生活,都会面临很大障碍,无法实现“个人梦”,更无从谈及民族的“中国梦”。如果用建国初的文盲标准当作21世纪的文盲标准来开展教育,必然会犯刻舟求剑的错误。以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任重道远。现在与建国初期一样,毛泽东关于普及教育的论断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仍然需要教育部门在农村开展全面的、更高层次的教育普及活动。这里的更高层次教育普及是相对于过去的识字和掌握基本的知识而言,是体现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实践性特点的基础性铺垫式教育。而来自城镇、接触先进文化、拥有最新知识的优秀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担此大任。

刚柔并济促进师资配置 1968年,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为响应号召,当时各地开展造势宣传运动:组织青年学习“先进事迹”;宣传和奖励率先报名下乡的青年;采取强制半强制措施,营造只有上山下乡才有前途的氛围,将上山下乡作为招工、推荐上大学的条件,作为判定青年是否革命的标准[5]。

鼓励知青上山下乡的强力宣传和刚柔并济激励机制,对全面推行优秀教师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有借鉴意义。在宣传中,让优质中小学和优秀教师明白:教师和学校对社会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将决定其自身发展的高度。在专业技术职务晋级和工资待遇方面,给予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支持,晋升教师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或提升工资都要求有若干年支持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经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优秀教师想要长期留在城镇中小学教书,享受良好教学环境、城镇优厚待遇和物质生活条件,就必须到农村承担一段时间高水平教学工作。在优质中小学财政拨款方面,将本校优秀教师支持农村学校的学生成绩与本校接受财政拨款的金额挂钩,形成联动机制和命运共同体,避免优质中小学将优秀教师藏于本校。城镇优质中小学和优秀教师面对农村非优质生源授课,正是体现教学水平、教师智慧和支持力度的时刻。

重点学校存废的调和 “一五”期间,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在重点培养少数国家建设紧缺人才与实施工农大众教育两方面捉襟见肘,毛泽东面对“公平”与“效率”进行着艰难的抉择,新中国在教育政策上出现摇摆不定。毛泽东在1953年首次提出办重点学校,但随后又取消,即不要效率也要实现教育公平。197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采取复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层层选拔人才的方法,以提高教育效率,培养我国急需的大量人才[6]。

重点学校的存废是基于当时国情做出的决策,了解这段历史背景和当时局限,能为今天的决策提供思路。现在重点中小学集中在城镇,拥有大量优秀教师。如何调和重点中小学雄厚师资与农村中小学薄弱的教育力量,既不取消城镇重点学校制度,又保证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解决办法是所有农村学校的教师都是来自于城镇中小学,所有中小学教师人事关系都在城镇中小学;同一时刻“部分”优秀教师覆盖所有农村学校教学,另外“大部分”优秀教师在城镇教书,并等待下次轮换到农村学校教书。农村总是保有城镇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农村中小学在师资配置上相当于重点学校。形成大城市中小学派出优秀教师到中小城镇,中小城镇中小学派出优秀教师到农村的派出机制。

此办法好处在于:城镇教师的一元结构的从上往下单向流动可以抵消原有城乡教育二元结构造成的优秀教师从下往上单向流动,即农村往乡镇、乡镇往中小城镇、中小城镇往大城市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解决农村教师受训和提升需要一定时间,受训后不能保证接近或达到城镇教师水平,达到城镇教师水平又留不住农村等诸多问题;解决通过招生扩大农村学生比例但是没有提升农村教育水平这样的问题。

把握农村特点支持农村教育 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尖锐地指出:“乡村小学校的教材,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强调解放区的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农村的特点、农村人民的需要和自愿的原则,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开展适宜的教育内容和形式。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多次重申两条腿走路、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不仅要办正规的大中小学,也要办各种业余学校;不仅要办普通学

校,也要办职业技术学校;不仅要办全日制学校,也要办各种半工半读学校,给广大群众提供各种不同的受教育机会。

从毛泽东的指示可以看出,农村教育要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要符合农村现有文化水平,要满足农村学生的需要。农村中小学教育与城市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农村学生是家里面的劳动力,需要从事农业生产或辅助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有其季节性,忙闲相间;农村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务农、外出务工和继续学业等形式。因此,优秀教师在支持农村中小学时要考虑与城镇的差异,上课时间要与农村的生产相协调,教授的知识要符合农村学生的接受水平,根据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制订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所区别,课程内容要便于农村学生理解,既要有涉及农村的内容,又要有部分涉及城市的内容,让不同出路的农村学生能够尽快融入下一个人生阶段。

3 展望

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仍然闪现在经典著作中,其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脉络和基本原则对解决当前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将其思想扩展到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公共资源配置失衡的其他领域,号召所有优秀人才(比如医护人员、科技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支持农村各项事业,实现更加广泛的社会公平与公正——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范蔚,叶波.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下教师流动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5(5).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陈元辉.城乡教育二元分离问题的解决策略探讨:日本教师轮岗制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9(5):156-157.

[4]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6-74.

[5]叶青.“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社会心理探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02-106.

[6]姚鸿雁.毛泽东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之比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47-49.

作者:欧锦林

第四篇:创新教师发展机制培育优秀教师队伍

湖北是教育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乡村教育是我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共有乡村教师9.2万人,占全省47.5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19.4%。

201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鄂政办发〔2015〕68号),突出问题导向,推出十大创新举措,不断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积极营造“优者从教、教者从优”的良好环境。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简报专门刊发我省做法,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予以批示肯定。教育部在湖北省召开全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

创新师德建设机制,宣传师德典型

培育乡村教师先进人物。建立健全乡村教师荣誉体系,评选表彰“楚天园丁奖”及省农村优秀教师、农村优秀教育工作者,2016年,共表彰100人。近年来,湖北省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刘发英,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乡村教师秦开美,最美乡村教师邓丽,全国模范教师陈发喜,全国优秀乡村特岗教师报告团成员薛艳秋、谢薇等一大批乡村教师先进典型,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加强教师职业文化建设。每年举办湖北师德论坛,组织新入职教师集中宣誓。支持拍摄以最美乡村教师邓丽为原型的电影《乡村女教师》、全国最美教师张龙为原型的电影《花开梦美》;组织开展湖北省“最美教师”巡回报告活动,百余所学校师生代表及教育系统干部职工深受感染。

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管理。印发《湖北省实施<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细则(试行)》,引导广大教师规范职业行为。将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等影响恶劣的行为纳入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征信内容。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在省内举办“诚信文化课堂”活动,加强教师诚信教育,首批集中培训500人。

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实现省级统筹

强化编制保障,确保退一补一。对县域内教师队伍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各县统筹分配、动态调整当地学校教职工编制。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根据实际需要,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教学量相结合的方式核定,配备齐全,确保開足开齐课程。在不增加当地教师总编制数的条件下,及时填补离岗、退休教师空缺,确保乡村教师总量平衡。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健全招录机制,补充新生力量。进一步健全“国标、省考、县管、校用”的省级统筹招聘新机制,实行招聘计划省级统筹。各地教育部门根据当年教师退休和编制空缺情况,会同编制部门提出初步招聘计划,由省编制部门核准招录数量,在省人社部门指导下,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笔试。2016年面向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选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6547人,覆盖到全省89个县的乡镇、村小、教学点。2012年以来,累计补充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4.4万人。

大力推行“县管校聘”改革。探索建立城乡义务教师队伍“县管编制总量、学校按需配编;县管岗位结构、学校按需设岗;县管教师身份、学校按岗聘用;县管全域统筹、学校择优派选”的体制机制。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暨“县管校聘”改革工作推进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鄂教人〔2015〕2号),明确要求各县统筹分配、动态调整当地学校教职工编制,根据学校需求统筹实施派遣任教,实现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

创新专业发展机制,形成多元体系

统筹专业培训。统筹实施国培和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按照“分类实施、分层培训、分片落实”的方式,形成农村教师普惠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优秀教师研修培训等三大培训体系。每年近10万人次参训,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中国教育报报道我省教师培训工作做法。同时,对招录的新机制教师,每年集中组织近4000人规模的新入职乡村教师岗前培训,提供教师职业规范、学科专业指导,提升教师岗位适应能力。2015年、2016年,中央电视台连续两年派出航拍摄制组跟踪记录。

改革师范教育。加大专业经费支持力度,将省属高校师范类专业生均经费拨款系数从1.0调整为2.0。师范教育培养更加注重实践环节,建立师范生全学段学习实践制度。探索建立全科教师培养模式,鼓励地方政府与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加强本土化培养,重点为村小学和教学点培养全科教师,在恩施州、黄冈市、神农架林区开展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试点,每年招生规模总计700人左右。

深化职称改革。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设置向乡村学校倾斜,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保持总体平衡,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即评即聘。乡村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坚持“重师德、重师能、重奉献”的原则,制定符合乡村教师特点的评价标准,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也不要求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专业水平能力测试。

创新待遇保障机制,营造尊师氛围

完善教师工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乡村教师基本工资标准和绩效工资水平,校长和教师绩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各地在核定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依法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足额为乡村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

实施乡村教师专项补助。实施乡村学校骨干教师补助制度:对在乡村学校的湖北名师、特级教师,每人每月补助1000元;对乡村学校的教师按15%的比例评选骨干教师,每人每月补助600元。省财政每年投入1.6亿元,3.394万名乡村教师受惠。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对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村小、教学点在岗专任教师按照艰苦边远程度不同分别实行300元、400元、600元的差异化补助。2016年,省财政投入2.58亿元,7.1万名乡村教师受益。

建立乡村教师奖扶制度。省级建立“湖北省乡村教师关爱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大病、特困教师给予每人1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建立“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对在乡镇和村庄学校任教年限满30年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在编教师(含教育工作者),给予每人3000元奖励。2016年省财政投入经费2000万元。

完善教师周转房建设制度。全省共统筹投入17亿元,建成教师周转房4.2万余套、150余万平方米。《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将乡村教师住房优先纳入保障范围,适当增加补助经费,使乡村教师住有所居。

加大力度 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016年1月8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工作简报上批示,湖北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办法操作性强,可予推广。1月12日,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在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办公室《改革情况交流》第232期《湖北省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经验材料上批示:请予深度采访报道。2015年11月,教育部在湖北省召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国现场经验交流会,湖北省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讲话中肯定湖北工作经验。

湖北省《关于加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被《中国教育报》等媒体誉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黄金十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国务院门户网站》《中国教师报》先后报道湖北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情况。

为切实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调研,并形成《湖北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调研报告》。2016年,该报告获评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未来,湖北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一是加大政策统筹力度。统筹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有关国家层面政策,切实把现有惠师政策用好用足。

二是加强工作督导力度。将国家及湖北省有关乡村教师队伍政策转化为定性、定量考核指标,纳入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切实督促各地不折不扣落实政策,加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投入力度。

三是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深化教师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师范生全学段学习实践制度和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文化建设,发挥党员教师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 周小益)

第五篇:新时期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为学生有效的进行语文学习提供保障。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呢?本文就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优秀教师 管理 创新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要,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为学生有效的进行语文学习提供保障。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从多个角度对课堂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想要成为新时期的一名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的教学技能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新时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呢?本人认为教师应该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积极的学习新课改以来提出的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的将理论知识運用于实际教学之中,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二、提高教师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不再独霸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想要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必须能够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因此,必须不断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能力。那么,该如何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呢?第一,教师应该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找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突破口。第二,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把握有效的交流方法很重要,尤其是在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更要把握有效的沟通技巧。第三,在师生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占有主动地位。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敬畏心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教师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走进小学生的世界。

三、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

21实际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是否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直接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新时期知识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教师应该及时的进行自我充电,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在进行自我充电的过程中也要讲究方法,这样才能以最少的时间投入学习最多的知识。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仅要涉猎与学科教学相关的知识,还要广泛的进行知识的涉猎,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能力

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上在提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对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引起高度重视,只有有了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第一,教师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影响到学生。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就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榜样,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教师较强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步骤虽然是大致相同,但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却是千变万化的,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够更好的应对突如其来的课堂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三,教师较强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进行创新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环境管理能力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想要为教师的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需要教师具有极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应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物理环境的管理能力。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室中进行的,因此,课桌、椅子、灯光等就构成了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隔一段时间会对学生的座位进行必要的调整,这就证明物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通过有效的位置变化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对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二,对课堂教学的心理环境进行管理。课堂教学心理环境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较之于课堂教学物质环境的管理而言,对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管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管理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将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六、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管理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管理十分关键。现代教学要求构建快乐课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知识的学习,而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有效管理就是实现快乐课堂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课堂教学时间的科学分配,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接受,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教师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这样不仅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还将学生纳入了课堂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的思维紧跟教师的教学步骤,积极的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新时期必须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应该从哪几方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使教师变得更加优秀,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启发。

作者:赵晓鸿

上一篇:心理教育论文下一篇:研究生法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