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

2022-05-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

谈“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

摘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体育特色学校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校体育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的学校。学校的发展应当表现出“优势体育项目——体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体育”的发展轨迹,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领导重视是基本保证。

关键词:创建 体育特色学校 学校体育品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己成为国内中小学体育改革的潮流,很多学校以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为载体,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不仅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体魄,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味,。不仅贯彻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而且增强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终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特别重视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例如,美国通过在中学创建篮球特色俱乐部,培养了一大批“NBA”名星,为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民族的繁荣昌盛起到了重要作用。巴西通过创建足球特色学校,为巴西足球的崛起,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的兴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日本的中小学校,经常进行有特色的远足和野外生存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也培养了学生的生存能力。

一、我对体育特色学校的几点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体育特色学校不等于拥有一批体育特长学生。建立几个运动队和兴趣小组,让一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就称为“体育特色学校”,我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体育特色学校必然会拥有一批特长学生,但是拥有一批体育特长学生并非就是“特色”。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过程中,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参与,甚至是全体学生参与,对所有学生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那种只有少数学生介入的体育特色项目,层次虽然高,但只能是“拥有”体育特长学生。因为这种少数学生参与的行为,不可能对学校体育整体工作形成有力的推动。

其次,优势体育项目体现出来的先进性、独特性和优质性,逐渐向学校体育工作各个方面持续扩散,经常不断深化和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实践层次、理论层次和文化层次,会形成独特的学校体育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至此,学校进入了体育特色学校的境界。到达这个境界,学校体育并非功成名就,还要以容纳和开放的办学理念,继续保持强势发展,以期进入名牌学校的行列。即走“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名牌学校”之路。

在体育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学校体育文化特征逐渐显著。学校体育文化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人际关系文化。时间越长,体育文化积淀就越丰富、越深厚、越有底蕴。“优势体育项目——体育特色学校——名牌学校体育”的过程,不是关起门来独善其身的过程,学校体育文化在积淀的同时还需要传播,由此对周边学校体育发展产生冲击和拉动,发挥出名牌学校体育效应。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往往是双向互动的,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反馈,而信息反馈促进了特色学校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是一个长期进取和积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要体现学校体育教育创新的思想,要做到与时俱进。

1.规范与特色的关系。学校体育是在规范办学基础上发展体育特色,体育特色是在规范办学中,就体育教育要素的拓展与丰富,是在规范基础上的个性优化,以此推动学校体育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不能以牺牲学校整体中的部分要素为代价,去突出某些教育要素,例如把学校办成了专门的体育学校。不执行体育与健康的课程计划,一味地强化某一优势体育项目,以期办出体育特色来,这种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是要避免的。

2.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一个持久追求学校体育办学独特性和优质性的过程,有些成就显著的体育特色学校,往往历经几任校长持续性的打造。那些换一任校长就更换一个特色,甚至一任校长就更换几个特色项目,以显示不断创新的学校,是目光短浅的。特色需要历时,需要固化,需要稳定。当然,稳定是相对的,创新才是绝对的,有“新”才有“特”,建立在稳定基础上的特色创新是要提倡的。

3.创建体育特色学校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当前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为体育特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三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管理新形势下,校本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发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了新的源泉。特色学校要不断吸收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念,不断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不断创出时代新高。

二、 怎样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

1、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运用教育策划打造优势体育项目,是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突破口。

首先要精心策划。教育策划应当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策划理论,就如何创建特色学校作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论证,以形成一个预想性方案,动态控制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全过程。

优势体育项目的策划要遵循“三个出发”。一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本校实际进行客观分析,通过分析,认识本校学校体育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选择和打造本校优势体育项目,构筑学校体育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选择优势体育项目不能东施效颦,也不能好高鹜远。优势体育项目的确认,不仅仅取决于校长或教师的专长和愿望,需要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诸如本校的基础、条件、传统、生源状况和教师素质等。那种不从实际出发,冲动而盲目确定的优势体育项目,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结果必是昙花一现,缺乏生命力。二是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出发。实施素质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方向。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对教育投入巨资,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我们应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选择体育特色项目。三是从公众需求出发。随着各地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民办学校的兴起,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各校纷纷直面并应对眼前的挑战和机遇。实现体育特色就是创优的过程,创造体育特色就是给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服务,提供其所需要的新内容和新水平的服务。

其次要运用资源。打造体育特色项目,需要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形成体育优势项目。一是校本资源,每一所学校都或多或少拥有自己的教育资源。资源散布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当中,关键是学校决策层要善于发现、挖掘、组织和运用资源。二是社会资源,学校不是封闭的,总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学校体育特色往往是所在地域体育总体特色的体现,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对本地区体育总体特色的接纳、继承、弘扬和超越。学校体育特色建设藉此就有稳固的基础,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是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关键。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的关键在体育教师。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的过程中,对体育教师素质必须有较高的要求,才能有持久的力量保持学校体育特色,在此过程中,学校体育文化特征会逐渐显著。从而对周边学校体育发展产生冲击和拉动,树立起地域性的品牌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动力和导向的作用,只有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准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体育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身体力行,用自己高尚情来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具有感染、陶冶、引导和教育作用。并通过体育教学,把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把好学善思、公平竞争的工作作风,把正直诚实、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传授给学生。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把教师的政治思想提高到现代化水平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体育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的体育观念。目前,科技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已成为时尚。为此,应主动建立起“以人为本”新的体育教育观念,改进过去那种偏重于一个技术如何教、一个动作怎样教、一个身体部位怎么练的“物化”思想,树立起通过体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及兴趣与爱好。创建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强身育人”、“健身育人”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体育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素质是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主要包括两部分,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体育教师的立足之本,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教师应系统而扎实地掌握该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

体育教师要充分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一切活动绝不能由别人代替,也无法代替。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教师教学的方法及策略都是为了将学生的认识、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参与预习、提高、观察、演示、讨论、质疑、练习、总结、评论等,使课堂教学变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就是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真正享有发挥自己的才能、思想感情和判断想象的自由,以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想象、设计,从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说,从而激发起自信心以及由此诱发出智慧的火花。

体育教师要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体育科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纵览一切相关学科和相关技术的高度综合性科学,所以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技术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外,还必须有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对工作进行反思性总结,不断总结教学训练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等能力。体育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吸取先进的理论观点,掌握科学领域前沿的新知识,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从不同科学发展的交叉点去发掘新知识,使自己讲授的课程内容是本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使自己的体育课有一定特色。同时,通过有特色的体育课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营造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

随着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主动适应这种变革,要有超前意识,丰富的文化知识,娴熟的运动技术,开拓创新的新观念,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能为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作出突出的贡献。

3、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际上决策着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工作中,学校和上级领导必须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学校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以及制定配套的学校规章制度保证体育特色学校向深入发展,从而树立起地域性的品牌学校体育,学校体育的品牌就会保证经久不衰。

参考资料:

1、《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6年第11期《走体卫特色办学之路,打造素质教育精品》陈玉金。

2、《体育教学》杂志2006年第6期《是荣誉更是责任》本刊记者。

3、《中国教育》杂志2006年第9期《研究型教师几其发展研究》温勇、宋广文。

4、《中国教育》杂志2006年第9期《创新教育研究的饿奠基之作》朱小曼。

5、《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2006年第11期《教师文化初探》车丽娜。

6、《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2006年第11期《文化视野中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肖正德。

作者:王友勤

第2篇: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的作用

摘 要:特色学校创建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德育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是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总和。本文针对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德育误区,以及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

关键词:特色学校 德育 创建

特色学校创建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德育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是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总和。“增加德育厚度就等于延长了教育的生命。”然而现实中,在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中部分学校和领导对“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德育与智育严重对立。工作中经常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如何认识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的作用,使我们消除认识上的误区,以确保特色学校创建科学、协调、有序进行。现结合存在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1 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德育误区

(1)以德育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不能系统构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建主题与全员育人工作割裂开来,为创建而创建的倾向十分明显。二是德育创建主题不能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背景下实施,不能深入挖掘和提炼有价值的创建元素。三是不能有效创建围绕德育主题的标准和内容。四是不能有效设计基于渗透和体验的活动载体。五是与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关联度不高。(2)把德育活动片面的作为特色学校创建的唯一途径。其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把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当作抵达特色学校的仅有工具,而忽视了其它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影响了学校发展的品质。二是特色学校的创建仅仅是举办诸如演讲、主题班会、升旗、环境文化创建等几项活动,忽视了创建活动的主渠道作用。(3)不能有效整合各学科隐含的德育资源。表现在:一是德育与知识技能严重对立,课堂中隐含的德育资源没有有效运用。二是在备课与上课环节上不能把握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违背了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的宗旨。(4)不能有效开展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教科研活动。课题研究还停留在教材、教法、学法研究上,学校对以德育内容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研究没有统一的规划与指导。(5)特色学校创建不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协作与配合。表现在:一是家长、社会不知情。二是不能很好开发家庭、社会教育资源为我所用。三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社会参与特色学校创建的重要性。(6)重视显性德育教育,忽视隐性德育教育过程。孰不知隐性德育教育愈来愈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这种舍本求末的教育方法愈来愈成为特色学校创建的瓶颈。(7)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缺乏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缺乏以激活人的潜能,解放人的思想为目的的内容安排,而是以管理为目的,忽视了学生自主管理培养。

2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特色学校建设之路

2.1 更加突显课程的功能作用

表现为学校教育各领域“处处是课程,时时有课程。”部分课程校本化,德育活动特色化,特色活动多样化。特别重视课程的主渠道作用。“用有想法的教育去培养有想法的学生,”给学生以很大的选择空间。突显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身心的愉悦,思维的创造。”造就了大批“有想法的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希望。

2.2 更加注重教育求美、求善、求智的过程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过程,不仅仅是结果。教育追寻的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学生的幸福是建立在自由、快乐、爱与责任、成就感、价值观基础上的。要实现学生这些情智因素的发展,就必须建立在谋求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搭建多种可供学生选择的平台,创造多种学生发展的机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2.3 更加重视教育机制的创新

北京十一学校做法是:是部分课程校本化,创建210门学生选修课程,取消班主任,设立导师制,其功能是规划学生的学习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规划人生等。可以说对传统教育是一种颠覆性改造。学校的每一次活动都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通盘设计,特别注重学生的整体参与,个性张扬,独立思维。用成功酿造学生的成功和自信,实施面向学生个体的教育,指导学生学会管理梦想,学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教育管理的目的不是管住学生,而是激活潜能,让学生时时感受到教育带来的乐趣。

2.4 更加善于挖掘和提炼社会教育资源及学校历史文化积淀

中关村中学利用毗邻中国科学院的优势开发了机器人活动室,野生动物标本馆,天象观察馆等一大批高科技校本课程资源和周恩来纪念馆,院士题词室等一批人文类德育校本课程。还有舞蹈训练馆,音乐活动室等一批文体类校本课程。并且纳入了学校整体教育发展规划。校园环境氛围创设做到了系统开发,整体发展。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利用紧邻武警国旗升旗班的优势开发了学校国旗升旗班、管乐行进表演校本课程,并代表北京市多次参加全国性比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教育远远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她在于灵魂的感召,在于唤醒、鼓舞每一个学生所具有的丰富潜能。”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陆云泉校长如是说。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否立足自身优势突出特色性,选修课程能否突出自主性,活动课程能否突出多样性,必修课程能否突出主导性。这是理念问题还是实践问题,不是简单地用“是”或“不是”能回答了的问题。

2.5 更加强调借经典文化,促境界提升。走进国学,提高人文素养水平

“经典是中国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经典所传承的人文精神,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之根基,是维系民族精神命脉之源泉。”在北京所参观的一所小学,两所中学,不同程度地全部开发了以国学内容为主的校本课程。这样做既丰富了课程资源又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尽了教育者的职责。引领学生作为中国人走近国学,触摸生生不息的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的魂之所在,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品性和道德境界。(1)进一步的本土生长与进一步的世界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在潜力。(2)教育与课程改革应具有自觉的传统文化意识。(3)素质教育要通过文化熏陶来落实,课程以知识为媒介来呈现和传达文化。我们的国学教育开发需要做一些规划引导还是以民间形式自主发展?与世界接轨与弘扬传统文化是对立的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3 德育工作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作用

3.1 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基础性体现在它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基,说它是根基就是指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团队活动、创建活动无不浸润着德育固有的痕迹。如果没有深厚的德育根基,学校教育大厦将土崩瓦解。因为一切学校教育只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使人高尚,一个是使人聪慧。所谓“有德无才是残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不注重使人高尚的教育,那么发出“狼是谁培养出来的!”感叹并不奇怪。先导性体现在它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学校教育将走向何方以及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不重视德育工作的特色学校注定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3.2 独特性与人文性作用

独特性首先体现在德育内容本身以及在一切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不可替代性。不论传统教育文化的孝、礼、廉、忠、义、信、耻、悌还是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无不体现出它的独特性。人文性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与方法中,隐含知识媒介和德育载体中,存在于民族精神和文化之根中,显现在境界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中,包含于公平、公正、关怀、宽容之中。为此,特色学校创建一定要遵循德育原则,深入挖掘创建主题的独特性和人文性元素,才能增加特色学校的内涵,显示特色学校的广度和深度。

3.3 主体性与融合性作用

“全员德育,育人为先”的德育理念与特色学校创建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因此,实现目标的策略与实现路径其实也是互相融合的。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善于运用德育的主体作用,充分整合学校各类教育资源,统筹德育校本研训的功能,深化德育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管理,提升教科研水平,增强特色学校创建的内驱力。教育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德育和特色学校创建过程都是主体性过程。因此遵循一般的实践途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主体性:发挥学生主动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2)体验式:强化情感教育,唤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3)小步子:逐步提出要求,摈弃一蹴而就的错误理念。(4)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避免抽象的理论说教。

3.4 显性作用与隐性作用

德育工作的显性作用不仅表现在德育本身固有的特征上。如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校本研训、德育渗透与体验设计,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而且表现在特色主题创建的全过程中。如:主题制定,“三风一训”制定,主题内容创建,活动载体设计、评价体系创建等方面。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就是显性教育发挥作用的过程,直接影响到特色学校创建的质量和成败。在关注显性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德育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来的。”德育的主体性和德育的隐性作用同时也是特色学校创建的有效途径。深化特色学校创建不仅要关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更要挖掘和设计创建过程的隐性教育元素。隐性教育作用愈来愈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方法。

特色学校创建是系统、渐进、长远的发展过程。德育是学校发展之魂。只要我们切实贯彻全员育人,德育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深入研究德育与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养成勤于学习,精于反思,善于实践的良好习惯,就一定会创造新的教育奇迹,做出无愧于人民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志鹏.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J].师道·教研,2012(12).

作者:李晓月

第3篇:论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

开栏小语: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强烈的形势下,通过学校品牌建设战略,谋划学校快速发展,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区域教育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为此,本刊自今年起开设“品牌工作室”栏目,就区域和学校德育品牌进行“发展诊断、特色提炼、成长设计、品牌打造、品牌推介”,为学校优质持续发展出谋划策,为教育者的成长搭建平台,为德育品牌学校、品牌校长、品牌教师、品牌班主任的打造奉献心力。

“特色引领发展,品牌成就事业”,我们期待“品牌工作室”能成为将特色变为品牌的摇篮。

主持人简介:

广东教育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首席专家;云南省“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广东省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导师,佛山市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导师,广州市番禺区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导师;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社区与家庭教育、早期教育、学校特色品牌与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等。主持全国及省市重点科研课题十多项;在品德形成交汇点研究、创意学教、道德整合教育、叙事德育、学校德育创新和特色品牌创建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与实践指导工作,成效显著。

品牌营造相关业绩:

(1)主持广州市教育发展战略、原广州市越秀区优质教育资源调整与学校布局、番禺区沙湾镇学校特色营造等项目。(2)成功指导和打造“活力教育”、“叙事德育”、“有为教育”、“阳光德育”、“活动体验德育”、“创意教学”、“精细德育”等10多个学校和区域德育特色品牌;(3)指导培养8名名班主任培养对象获得广东省名班主任称号,其中2人获得全国“双优”(全国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4)为教育部“师培计划”、北京、四川、河南、云南、湖北等省市及广东省各地市作德育及骨干班主任培训讲座200多场,深受欢迎。

成果及代表著作:

《中国教育病》、《智慧:内在财富》、《教育蓝图》、《创意学与教》、《童心解读》、《班主任基本功》等10多部著作;《道德整合:德育的素质教育取向》等100多篇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在核心期刊发表,其中《教育研究》5篇。

本期主题:德育创新与学校品牌建设

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是指在鲜明的个性特点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校德育模式和德育文化。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在现代教育或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学校德育优势资源诊断,核心主题提炼,校本行动研究,德育模式构建,特色文化营造等环节,进而形成德育特色品牌的自主创新过程。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新取向,是德育管理的实践智慧,是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行动策略和有效途径。

一、促进内涵发展: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的意义

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打造优质高效德育品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校德育和教育教学工作内涵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提升育人品质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具有增强德育本体功能,促使德育价值增值的意义。德育的本体功能,指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它的树德育人功能。前者指德育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和应有的作用。后者指德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功能。“德育首位”、“德育为先”是人们对学校德育地位的认识。然而,因受升学教育的影响,学校德育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无位”局面,“德育首位”、“德育为先”成了空话。德育“无位”(首位不到位),导致了德育“无力”(软弱无力)、“无效”(缺乏效果)、“无用”(毫无作用)、“无为”(无所作为)和“无奈”(无可奈何)的状态。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都在这“六无”怪圈中打转。德育缺位,必然导致德育本体功能的整体弱化而出现德育低效、知行脱节、“5+2≤0”等现象。德育低效成为困扰学校德育的老大难问题。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过程,实质是学校德育的树德育人的效益、效能、效果不断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力和有效地强化了德育的本体功能,使德育产生价值增值效应,促进和保障了德育核心地位的落实到位。

其次,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具有拓展德育自我发展功能,扩大德育作用,创新德育理念的功能。现代德育除了树德育人的本体功能外,还有与其他各育协调发展、互动促进的功能;现代德育除了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之外,其内涵外延、方式方法、载体途径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生命安全、心理健康、法制法纪、公民意识、社区文明、生态环境、网络行为、国际理解、全球意识成为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体验德育、叙事德育、对话德育、精细德育、心灵德育、网络德育,等等,社会大德育观念、思路和格局逐步形成。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根本的和核心的内容。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德育的本体功能,而忽视它在学校教育整体发展中的“个体”协同功能,忽视它在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指导功能和整合作用,因而导致了德育功能狭窄化、德育与教学质量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以及“德育在不断加强声中不断削弱”的怪圈的出现。通过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拓展德育自我发展功能,是破解德育与教学质量分离的“两张皮现象”的根本出路。

第三,德育特色品牌创建具有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意义。20世纪末我国“普九”大业完成后,全民教育迈向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学校优质化发展与均衡化教育时代,即从“人人受教育到人人受良好的教育”,从普及教育走向“人人享受优质、公平教育”的时代。 “等级学校”、“示范学校”、“学校教学水平评估”等制度的实施,是促进学校优质、均衡教育和学校改进最主要的政府督导性教育行为。通过“挖角”(引进人才)和“挖潜”(加大工作量和作业量)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学校促进自身发展的主要策略和措施。然而,这种得益于等级学校评估杠杆和过度教学资源挖潜这两大举措开发营造出来的优质学校,在同类型学校比例越来越多,彼此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其质量优势会日渐减弱,步入发展的“质量高原期”。因此,如何超越学校发展的“质量高原期”,成了学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近年来,通过德育创新营造德育特色品牌,“迂迴”促进学校改进的探索引人注目,成为引领学校突破“质量高原期”围栏的一匹黑马,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和新生长点,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寻求学校优质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办学策略和学校改进的有效的实践模式。

二、特色自主创新: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的策略

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在某种德育理念指导下的个性德育模式的自主创新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过程一般经由八个环节:(1)理念指导。理念是特色品牌的灵魂。德育特色品牌的理念通过特色主题来体现。学校德育特色品牌的营造是在现代德育或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模式构建和自主创新实践。(2)资源诊断。在对学校德育的各要素和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与科学分析基础上,找出特色与优势资源,为创建特色品牌奠定目标和方向的基础。(3)目标定位。确定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目标取向,明确其对引导与促进学校优质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作用。(4)主题提炼。依据特色品牌营造的主要理念、资源诊断得出的特色优势和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目标定位,进行整合思考,提炼出特色品牌的核心理念与主题概念。(5)整体规划。依据核心理念与主题概念,对德育特色品牌创建进行整体构想和系统设计,制定总体创建思路及实施方案和具体策略。(6)行动研究。通过开展校本行动研究,落实特色品牌创建方案;同时,保障创建活动在科研引领下更科学地达成预期目标。(7)模式构建。模式是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德育特色模式是德育特色品牌的载体,学校德育特色模式构建是实现从特色到品牌目标跨越的主体工程。(8)营造文化。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构建的全过程,实质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营造和形成的过程。学校德育特色文化,表现为显性的和隐性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的和制度的、行为的和精神的文化氛围和传统,它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形成的标志和最终体现。

自主创新,像一根红线贯穿在这八个实践环节之中,自始至终起着引领、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德育特色自主创新,既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动力,也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的策略。品牌营造策略是为实现既定品牌目标所选择的途径和采取的措施与方式。从特色到品牌的发展,是学校德育的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过程,是德育特色自主创新的过程。因而,也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基本策略。

所谓特色,是指一种独特的风格,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可见,特色的发掘实际上是特色的创新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德育特色,不是硬件,不是外在形式,而是独特文化,是丰富内涵;德育特色不是昔日辉煌,不是历史陈列品,而是传统积淀与传承创新; 德育特色不是简单模仿,不是仿制品,而是制造品,生成品;德育特色不是追求时髦,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与众不同。因此,我们把学校德育特色定义为: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稳定性的德育理念和模式体系。德育特色品牌营造过程是学校德育的自主创新实践过程。

德育特色品牌是在德育特色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示范性、推广性、应用性和影响力的德育理念和模式。如果把特色比作是一缕阳光,是百花丛中一点红,那么品牌就是彩霞满天,就是万紫千红满园春。特色以品牌为追求、作指引,而品牌则以特色为个性、作基础。由德育特色到德育品牌的创建过程,是学校德育“由内而外”的内涵发展与彰显个性的过程,是特色创新营造德育特色品牌的过程。因而,特色自主创新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核心策略。

德育特色自主创新,指在德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新的德育理念、模式、途径、方式、方法等,以拓展德育功能、提高育人效果、促进学校优质持续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德育特色自主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过程,是德育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的自主创新过程。

德育特色品牌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借鉴某些知名特色模式或受到其启示而形成自己的德育特色主题。如,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学校的“有为教育”特色模式,就是受到“成功教育”模式的启迪而形成的。一般来说,任何一种特色模式都是特定的文化资源和客观环境的产物,特色的独特性说明它的不可复制性,它的形成需要自主创建。然而,一种新的特色模式的形成往往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它需要借鉴、借助或参考传统的或现代的教育模式或经验,至少可以从中找到它的理念基础或文化渊源。因此,德育特色品牌构建,可以采取借鉴的方式。但是,特色模式的构建主要是自主创建的过程,自主创新是德育特色模式建立的主旋律。“经验借鉴”和“自主创新”不是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三、校本行动研究: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三部曲”

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一种校本行动研究。实施过程的立足学校、服务学校、发展学校的“优势诊断”、“主题提炼”和“模式构建”是三个关键环节,是谱写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这一“交响乐章”的“三部曲”。

(一)优势诊断

诊断是对学校德育资源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和提出优势发展方案的教育管理行为,内容主要包括“目标定位诊断”和“优势资源诊断”两部分。前者主要了解和确定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目标定位及实施方案;后者侧重寻找和开发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优势,为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奠定基础。

德育资源指具有德育功能的影响源和德育过程的所有构成元素,特别是管理、师生、课程、文化、传统等要素。德育资源的诊断包括发展性诊断和风险性诊断,优势资源和劣势资源诊断、显性与隐性资源诊断,现实资源与潜在资源诊断,等等。受“木桶短板理论” 和“取经”思维模式与传统习惯的影响,学校在品牌营造过程中,最常用的是“短板”诊断法和“他山石攻玉”法,即迁移别人的成功经验以弥补自己不足的做法。事实上,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一种创建品牌过程。因此,德育资源诊断不仅是问题和差距的诊断,更主要是优势特色资源及创新发展的诊断。寻找特色资源,发掘优势资源,形成德育特色,应该是优势资源诊断的本有之义。因而,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要进行“特色-优势资源诊断”。一所学校的德育特色资源,往往也是它的优势资源,所以“特色诊断”实质是“优势诊断”。

资源诊断是一种发展性诊断,因为诊断是面向未来和服务于特色品牌创建的目的。学校德育优势诊断,可以有专家诊断、自我诊断和专家指导下的自我诊断。德育诊断是在校长领导下的学校自主性组织行为,而专家引领有事半功倍和少走弯路的作用。学校德育发展诊断是一种科学的德育管理方式。诊断目的,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德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发展的目标与措施。诊断过程包括提出发展设想、调研师生发展需求、分析存在问题、寻找发展优势与资源、论证德育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形成德育促进师生和学校特长特色发展与整体发展的规划等环节。诊断的内容包括:学生发展需求诊断,教师发展需求诊断,学校德育课程、环境与文化诊断,学校发展优势与资源诊断,学生品德、心理发展需求与管理诊断,教师、班主任德育需求与专业发展诊断,学校、家庭与社区德育文化环境影响诊断,学校德育组织与常规管理诊断,等等。诊断维度越多,优势挖掘越充分。

(二)主题提炼

主题提炼是从学校德育特色资源中抽象概括,总结归纳出主题词或主题概念的过程。主题提炼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形成的关键环节。主题提炼是教育理念、特色资源、科学思维和教育智慧有机融合的结晶。近年来,我们在开展“课程改革加强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和德育模式创新实践中,指导不少学校总结提炼了自身的德育特色,作为这些学校的科研指导、教育顾问和实践见证者,我们以此为案例来探讨德育特色主题提炼的基本原则,特色定位和具体方法问题。

1.主题提炼的基本原则。主题提炼要遵循“三确”原则:正确性原则——主题理念要正确体现主流教育理念;准确性原则——主题内涵要准确把握特色资源本质;精确性原则——主题语言要精确概括主题内容。

正确性原则,要求主题概念要正确体现现代主流教育理念、理想、目标,德育理念或学校办学思想、育人宗旨等教育发展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如,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的“活力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的“立社会志,做有为人”的“有为教育”模式,体现了生命教育、励志教育、人生理想与价值教育、成功教育的理念,而且,就价值取向而言,“有为”比“成功”更关注人生价值的社会导向,更侧重于激励未成年人对实现人生价值过程的追求;广州朝天、东莞朝天和时代朝天小学的“心灵德育”模式,体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现代德育理念;广州花都狮岭镇冠华小学“创作教育”模式体现了素质教育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理念;广东顺德一中的“高雅教育”模式,反映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导向的时代精神。

准确性原则,要求主题概念要准确把握特色资源的本质内涵。如,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的“阳光德育”模式,准确把握了“以阳光文化育阳光人格”的“阳光小北人”育人目标;深圳市罗湖外国语学校的“四自”德育模式——“行为自律,管理自治,活动自主,精神自强”,用“立社会志,做自为人”的“自为教育”加以概括,更明确、准确和更能反映由“他律到自律,由自律到自主,由自主(发展)到自为(人生)”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与自我构建的现代品德发展与教育理论。

精确性原则,要求主题概念要用精确的语言概括出主题内容。如,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的“立社会志,做有为人”的“有为教育”模式,比原来的“健康有为”模式更加精炼简洁;中山市坦洲镇林东小学、河源市第二小学和江门市第九中学等学校正在实施的、由我们倡导和指导的、被誉为“草根德育”与“原生态德育”的“叙事德育”模式,比原来的“小活动,大德育”的做法更加精准明确。

2.主题提炼的特色定位及具体方法。特色定位是对优势德育特色资源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特色定位是德育特色主题提炼的核心环节,特色定位是否恰当、准确,直接影响主题提炼的正确性、准确性和精确性。而特色定位是否恰当、准确,关键在于对现代教育或德育理念的把握,对学校或区域特色资源的审视、提升和对学校办学思想的理解。将这三大因素整合思考和分析,找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往往就可以作出准确的特色定位。这是一种道德整合教育的智慧和思维方式。以广州朝天小学的“心灵德育”模式为例,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是现代德育理念,“明德归仁”是这所前身为“广州同文馆”、有140多年历史的学校的传统,而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它的一项德育特色,“朝着未来,天天向上”是它的“朝天精神”和办学理念。将三者整合起来,“心灵德育”的特色定位就会在头脑中呼之欲出。在上述三大因素中,对学校或区域特色资源的审视和提升,是特色定位最关键一环。最常用的审视和提升方法有:

“溯源法”——寻找特色资源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根源而创新形成新的特色主题。如,广州市天河区猎德小学的“立德教育”,溯源于宋代杨雄的“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名句和猎德村的尊崇道德的文化传统,加上广东话“猎德”与“立德”谐音,“立德教育”便水到渠成;东莞市中堂潢涌小学的“德本教育”源自明代以来“德本之乡”的传统资源;广东鹤山职中的“自强教育”则源自咏春拳一代宗师李小龙、叶问的“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的武德传统;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三善小学的“塑美教育”模式,来源于具有800年历史的沙湾古镇的传统民间艺术——灰塑。溯源不是复古和回归历史,就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是颂读经典一样。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溯源只是弘扬传统和寻找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它必须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精神为取向,这样的特色定位才有生命力,才能成为学校或区域教育发展的生长点。以“塑美教育”为例,“灰塑”民间艺术只是它的源头,“灰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必然与追求审美价值为使命,而“塑美”——塑造美好人生,更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温家宝总理2009年在北京市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让我们对“塑美教育”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拓展法”——根据特色资源特性开发其德育特色主题内涵。如,把“四自”德育模式拓展为“自为教育”模式;把“高雅校园文化”扩展为“高雅教育”模式;将“活力校园”拓展为“活力教育”模式;广东河源市第三小学将班级自主管理拓展为“自主教育”模式;广东顺德陈村职中将“精细管理”特色扩展为“精细德育”模式。

“升华法”——在特色基础上提升其教育理念内涵而成为特色主题。如,把“健康有为”模式提升为“有为教育”模式;将中山市石岐区烟燉小学的“威风锣鼓”学校文化提升为“鼓舞教育”模式;将“阳光小北人”提升为“阳光教育”模式;广州花都圆玄小学将“本善本色”学校文化提升为 “至善教育”模式。

“概括法”——把德育经验或做法用总结的形式加以概括而形成特色主题。如,南海九江中学把“小活动,大教育”概括为“活动(体验)德育”模式;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把“亲子义工”志愿者文化和家校合作模式概括为“以爱育爱”的“育爱教育”模式;广州市109中学将“三感”(感动、感激、感恩)总结为“体验教育”。

“生成法”——学校德育特色在原有办学理念、教育理想、实践经验或特色资源某一亮点基础上,自然生成具有时代精神的新的特色主题的内涵。如,中山市坦洲镇林东小学、河源市第二小学和江门市第九中学的“叙事德育”模式,就是在他们原来的叙事式主题班会和学科教学基础自然形成的;广州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的“创作教育”模式,也是基于学校在皮革皮具作品制作设计方面的基础而生成新的特色内涵。

(三)模式构建

德育特色模式构建,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从特色到品牌跨越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相当于在三级跳最后的踏板上起跳。一个完整的德育特色模式体系,由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特色德育理念系统,目标、内容、途径、方式等结构系统,以及特色德育评价系统等三部分构成。

模式构建的第一步是形成理念。理念是模式的灵魂,是模式构建的向导。以活力教育为例,“活力”是学生素质“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个核心的原动力。因此,是一种充分体现中小学素质教育宗旨和目标理想的特色理念。为了更加形象地表现活力教育的理想和理念,笔者专门为此作了一首《活力教育之歌》:

活力是生命的象征,活力教育是鸣奏生命乐章的旋律;

活力是成长的动力,活力教育是实现成长梦想的桥梁。

活力是理想的风帆,活力教育是扬起理想风帆的桅杆;

活力是创意的翅膀,活力教育是创意展翅飞翔的蓝天。

活力是智慧的源泉,活力教育是流淌智慧源泉的河床;

活力是求知的渴望,活力教育是满足求知渴望的乐园。

活力是生活的激情,活力教育是燃点生活激情的圣火;

活力是学习的热情,活力教育是激发学习热情的鼓点。

活力是开朗的微笑,活力教育是传递人际关怀的使者;

活力是人格的魅力,活力教育是期望唤醒希望的智慧。

德育特色模式理念的形成,是对德育特色模式本质内涵的界定、概括和理论依据的寻找。以“有为教育”为例,“立社会志,做有为人”是对“有为教育”内涵的界定。有为教育的实质是“有为人生”教育,是立志成才与人生规划教育,以“有为人生教育”为基本理念,以教育学生立志做有为之人为己任;以丰富和成就儿童少年的人生基础为内涵;以培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自主发展,创新有为”的现代有为少年为教育目标。“人人可为,人人有为”—— 多元智能理论是有为教育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模式构建的第二步是建立模式内容结构。内容结构是模式构建的主体工程,是模式形成的实质体现。例如,“有为教育”的内容结构,是“有为人生”教育、教学体系。目标——引领学生追求有为人生;基础——打造有为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班风学风;环境——树立“有为精神”,形成有为校园文化和有为家庭文化;关键——培育有为之师,让教师发展学校,让教师成就学生;方向——营造有为之校,树立奋发向上共同愿景,促进学校优质持续发展。

模式构建的第三步是建立模式评价系统。评价系统是模式构建的检验系统,是模式体系是否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建立模式评价系统,模式体系才能完善。以“有为教育”为例,配合有为教育的有为人生、有为教师、有为班级、有为家庭、有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建立相应的“有为之星”评价制度,构建“有为少年”、“有为之师”、“有为班级”、“有为家庭”、“有为学校”评价体系。

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将特色资源、德育理念和时代精神,用教育智慧加以整合的自主创新实践,其更广泛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学校通过自主创新式的实践行动,走上一条由德育特色品牌向学校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相信这将是一条越走越宽广的“星光大道”。

(作者单位:广东教育学院 广东广州510600)

责任编辑 王清平

作者:李 季

第4篇:德育交流材料(夯实德育常规工作,创建德育特色品牌)

德育工作先进

集体申报材料

夯实德育常规工作 创建德育特色品牌

——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德育工作实录

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创建于1983年,属国家重点职业高中。多年来,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质量立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按照“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才意识、自强自立意识和艰苦创业意识,扎实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地转化了校风和学风,使学校面貌呈现出一派祥和而又欣欣向荣的喜人局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以德治校

近年来,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一班人把德育作为学校存在的基本理由和发展的基础来看待,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对于一所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始终把德育工作当作学校重中之重来抓。学校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学校的德育工作,制定了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工作计划。同时还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政教保卫的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为成员的德育安全领导小组,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德育机构,完善管理制度

商南职中的领导充分认识到,要办好一所学校,要使一所学校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健全的德育师资队伍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因此,学校在人员调配上选拔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业务精的优秀教师担任中层干部、班主任,充实了学校德育队伍。学校建成了由校委会、党支部—

—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家长及校外共建单位组成的德育管理网络。德育工作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德育工作人员做到分工不分家,既团结协作、齐抓共管又能独立地开展工作。学校通过广泛地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制定了商南职中《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教师评优实施方案》、《班主任工作管理条例》、《教师行为规范二十条》、《十不准规定》、《校园治安管理实施方案》、《班级管理制度汇编》等有关德育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三、注重德育科研,开发德育资源

商南职中十分重视德育科研和德育资源的开发,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德育研讨,学习先进的德育理念;坚持经常立足学校实际开展德育研讨会、交流会,不断研究、探索、解决新问题,努力提高德育水平;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德育研讨会或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定期总结交流;坚持民主办学,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座谈会,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和建议。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邀请关工委老同志和法制副校长做报告等德育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前途、道德情操、法纪意识和安全意识、行为习惯的教育。学校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青春期教育,让学生既有一个健全的体魄又有一颗健康的心。

四、关爱学生,树师表形象

商南职中始终把师德建设抓在手上,时刻把对学生的爱放在心上。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师德报告会,树立“师德标兵”,大力宣传德育典型经验。坚持利用每周二的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等有关德育规章制度,提高教职员工的育人素质。多年来,学校教师没有品行不良行为和违法违纪现象;无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没有出现驱赶和劝退学生现象。学校实施育人全员责任制,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一视同仁、面向全体、关爱学生、树立师表形象。市县师德标兵贺学昌、胡卫东二位老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善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的衣食住行常挂在心,自己出钱为学生看病。优秀教师刘成莲坚持长期资助贫困生,为学生捐款捐物。

五、加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德育的基础。我校十分重视学生行为规范建设,建章立制,细化管理。在德育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通过各种德育载体、渠道、方法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方面进行教育。现我校学生已基本能够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一日常规》等学校规章制度,学生能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能自觉把纸屑和废弃物放进垃圾箱,还能主动捡拾校园垃圾;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品德高尚,拾金不昧、帮助他人屡见不鲜,尤其是刘洁、孙莎莎两位同学,拾到大额现金立即上交,十分令人钦佩。多年来学校无一例重大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校园呈现出一派安定、祥和、积极向上的美好景象。

六、开展帮扶联系,落实控辍转化

在学校招收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家境比较贫困,交不起学费,容易辍学;有的学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思进取,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让贫

困生不辍学,让“问题”学生尽快转化,由校党支部牵头,开展领导干部、党员教师“一帮一扶一联系”专项活动,即领导干部、党员教师帮助一名学困生、扶助一名贫困生、联系一个教学班。

到职中求学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有些学生奋斗目标不太明确,遵纪守法意识比较淡薄,是所谓的“双差生”,为此,校党支部安排每名领导干部、党员教师帮教一两名“问题”学生,并要求帮教人员建立帮教档案,制定帮教计划与措施,认真做好谈话记录,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帮教工作,定期和家长联系,与班主任座谈,采取多种措施使“问题”学生逐步转化,有的甚至迈入先进行列。针对一些学生因家庭贫困,随时面临辍学的实际,校党支部在领导干部、党员教师中开展“一帮一”的结对扶贫济困活动。帮教人员不仅对自己帮扶的对象关爱备至,而且对所有困难学生一视同仁,有难必帮。校党支部还要求每名领导干部联系一个教学班,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产生了积极的育人效应,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七、繁荣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

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德育设施完备,育人氛围浓厚;校园布局合理;各功能区域划分清楚,基本实现绿化、美化、净化。学校建有德育墙、公示栏、宣传栏、标志性景观、花圃等。坚持每天二小扫,每周一大扫,落实卫生责任和检查评比制度,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干净卫生、温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学校本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思想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我校安心地学习、开心地接受教育,让每

个学生都学有所好、学有所得,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营造了一种让学生感到舒心、放心、和谐、气氛活跃宽松的人文环境。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丰硕成果。在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2007年2月被省教育厅评为“文明校园”,2007年6月中国教师报社授予我校“和谐校园”称号,2008年4月被评为“商洛市先进集体”, 2009年被省政府评为“文明校园”, 2010年4月市总工会授予我校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岗”称号,2011年月被市教育局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2011年三月被市政法委、司法局评为“五五普法先进单位”,2011年三月被省教育厅评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学生,三年来,先后有23人获得市县师德标兵、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有200余名学生被评为市、县、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由于德育工作的扎实有效,有力保障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高职单招上线人数多年在全市名列前茅,被誉为“商洛山中一颗璀璨的职教明珠”。

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

2011年5月31日

第5篇:构建美育特色 创建品牌学校

——雁塔区明德门小学办学特色

雁塔区明德门小学是1999年成立的一所现代化全日制完全小学,坐落在西北最大的“安居工程”明德门社区内。学校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绿化面积1700平方米,学生活动面积4500平方米。是一所校舍布局合理、育人环境优美、教育设施先进、教师队伍优良的新型小学。

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友爱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年轻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00人,教职工57人。教师中,本科学历20人,大专学历31人,专科学历达89.5%,现有12人正在进修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39人, 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教师的平均年龄30岁。

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堪称一流。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方面共投资150余万元,先后建立了先进的教学双向控制网、闭路电视网、广播网、校内电话网和校园网系统。学校现有液晶投影2台、实物展台1台、钢琴2架,电子琴4架、笔记本电脑4台、教学用台式电脑47台、学生用台式电脑基50台。学校的每个教室、部室都配有台式的多媒体电脑(赛扬3.0/内存256M/硬盘80G)、34寸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和录音机。学校为了实现现代化管理每个办公室都配有电脑,并购置了《诚信校园网管理系统》软件;为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购置了《诚信VOD视频点播系统》和《诚信教育素材管理系统》软件;为了师生读书购置了《诚信电子图书管理系统》增添图书七万余册;学校还建立了《明德门小学网站》,实现了教学、管理、办公、学习现代化。学校设有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音乐保管室、自然实验室、自然实验准备室、计算机教室、体育器材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师生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和“网管中心”等专用教室。学校还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操场和设备齐全的儿童乐园。

学校树立了新型的教育管理和教育工作的理念:管理者→领导者,不只是关心正确做事,更要关注做正确的事,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是组织者也是协调者,是领导者也是协调者,是校长也是朋友。教师工作→不仅是职业,也不仅是事业,更是生命的历程;不仅是付出,不仅是风险,同时也是在获取,获取身心的成长,获取成功的愉悦,获取生命的价值,获取人生的快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全面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地发展。坚持按照“四个一流”(一流的设施,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的宏伟目标,努力遵循“创造一流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个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让每一位学生开心、让每一位教师舒心、让每一位家长放心”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意识;学校依托社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教育资源,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进社区,努力营造“勤学、守纪、爱国、明志”的校风、“敬业严谨、精业创新”的教风和“自主、勤奋、健康、创新”的学风。形成了“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风格。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养成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形成开拓创新、团结奉献、锐意进取的工作氛围,形成了“管理科学民主、办学特色鲜明、师生堪称楷模”的良好态势,在社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得到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信赖。

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校先后被省教育厅命名为 “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现代教育实验学校”、“陕西省法制教育示范学校”,被市级有关单位命名为西安市“绿色学校”、西安市“艺术教育示范校园”、西安市“交通安全示范学校”、西安市“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学校”、“西安市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被区教育局等单位命名为“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雁塔区一级小学”、“雁塔区文明单位”、“雁塔区课程改革先进体”、“雁塔区优秀家长学校”。教师论文、课堂教学、课件等在国家、省、市、区评优活动中共有百余人次分别获

一、

二、三等奖,其中有缪燕、王莉、屈保华、杨俊峰、马兰、刘睿、杨永清等多位教师获得国家级奖,有鲁珊、马兰、刘睿、杨永清、杨俊峰等多位教师获省级奖,有90多位教师获得市区级奖。学生参加各项比赛300多人次获奖,其中75人次学生获国家级等奖,黄月、任高飞、郭嘉欣荣获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特等奖,孙谕璇荣获在全国中小学英语能力大赛中获奖,二百多人次学生分别获省、市、区级奖。学校协助中央电教馆在我校举办了两期“全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模式培训班”,市、区先后两次爱我校召开了“创建绿色学校”现场会,学校接待国家、省、市、区各级领导、同行光临指导几十次,接待人数上千人。 面对21世纪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创建特色学校的呼声越来越高。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才能创出特色,或者以特色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规范化。因此学校的特色必定是具有生命力的符合时代要求,是先进教育思想的体现。学校的管理只有将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本校的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善于积累,才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创出特色、创出品牌。我校是一所高规格的市直市区新办校, “构建办学特色,创建品牌学校”也是我们的办学目标之一。我们认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给学生以积极的思想影响。美好的艺术形象,可以给学生展示出社会生活的画卷,展现出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并提供区别善恶、美丑、荣辱、正义与邪恶的标准。对少年儿童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少年儿童对自然美、艺术美、形体美的感受和欣赏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因此,我校创办之初,即构建“合格加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确定今后几年,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创办“美育”特色,即努力创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一批具有美术特长的学生,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造就具有心灵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的“四美”新人。

一、以美术教学为突破口。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美术活动是儿童进一步发展美的能力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我校在美术教育方面具有教学质量高,课外活动开展得好,师资力量强,教学环境和条件优越等优势,我们确定了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开办美术特长班,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不断扩大艺术教育的覆盖面。美术教研组的老师们团结协作,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大胆改革美术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思维空间。学校有七分之一的学生参加美术书法兴趣小组活动,任课老师们自编课题、自制教学用具,多方收集教学资料,和孩子们一起讲故事、编故事、画故事,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创作欲望;引导他们学习版画、水墨画、纸贴画和彩泥制作等表现形式。三年多来,他们运用美术这一特殊语言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黄舒文同学水墨画《小花猫》被广州美术馆收藏并出版画集,陈诗扬的绘画作品《开发火星》入选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邮政明信片,张雅颖的《海底城堡》参加省科幻画比赛,黄柏森的泥工作品《快乐的午餐》获得全国金奖,还有100多幅作品发表于《美术报》、《中国中小学美术》、《少儿美术》、《小画家》等报刊杂志及参加各级展览并获奖。出版《南安市柳城小学美术书法作品集》画册一本(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及《写意童年——学生绘画作品选》2001年挂历。有学生的八幅美术作品被选送到日本参展并被收藏,三十六幅被选编入省编美术教材。在福建省首届中小学美术作业评选中,戴伟群等5 位同学获一等奖,洪杰鸿等4位同学获二等奖,还有数位同学获三等奖、优秀奖。在全国第三届少年儿童美术成果展中,郑鑫等4位同学获金奖,杨境峰等11位同学获金、银、铜奖。美术老师撰写的论文、课题设计有十几篇发表于全国美术教育刊物,并被聘任为栏目主持人、特约编辑。

二、创设美轮美奂的育人环境。

美来源于生活、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我校一向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使之达到“四化”标准,即净化、绿化、美化和教育化。学校总体规划、布局合理,利用建筑群的空间,建设文化广场和艺术走廊,设置德育园地,配置花坛、雕像、名人名言、《守则》、《规范》,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教学楼前绿化着醒目的校训,激人奋进。分布在教室、走廊的名言警句,随时昭示着学生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优美的校园环境时时给学生启迪,校园成为了学生智慧的沃土、心灵的绿洲,把生活中蕴藏的美的因素点点滴滴地浇灌到学生的心里,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布置教室,用书画作品布置“艺术走廊”;少先队组织“值勤队”,在校园里制止和处理不文明的现象。整个校园呈现一派“处处都是审美环境,人人体现艺术精神”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在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的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引导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上课时,充分发挥美育的核心辐射作用,把美育融合或辐射到语文、数学、体育等各个学科中,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也因为美育的辐射,变得更有趣味。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因为整个教学过程本身,已经不是死的灌输,而是智慧的点燃,整个教学成为一个充满奇妙的感觉、想象、思考和解决问题(顿悟)的过程。首先,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其次,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依托,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美、意境美、人物美、结构美、语言美、修辞美,引导学生加以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情操,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生动洗炼的教学语言,工整流畅的板书等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三年多来,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探索,积极渗透美育,撰写有关经验总结36篇。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

在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美育的同时,我们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

为了保证美育活动的开展,学校自创办以来,每学期都组织了合唱、舞蹈、手工、绘画、电子琴、腰鼓、铃鼓等十多个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参加。学校每年都要举办文化艺术节、“六一”文艺汇演、师生美术书画作品展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元宵一条街”、“国庆诗歌朗诵会”、“教师节踩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中,学生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道德修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

如今,当你走近学校大门,你会看到楼前的花坛花团锦簇,教室里的班刊绚丽多彩;实验楼走廊及各室装饰着学生的美术作品令人叹为观止。美的教育,美的熏陶,美的陶冶,促进了班风、校风建设,使学校在每年的行风评议中均获得98%的满意率。

第6篇:特色品牌学校创建总结材料

科学管理求规范,突出特色创品牌

——圈内中学品牌学校建设工作小结

圈内中学品牌学校建设工作在区教育局的关心下,在教研室和北师大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办学,以“让每位家长满意放心,让每位学生成人成才”为办学宗旨,积极探索严格而又科学的学校管理新思路,不断优化教师素质,深入开展校本研究,凸现办学特色,加强德育工作,培养学生优良习惯和高尚人格,丰富学校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保证了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现将我校品牌学校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办学目标

我校于今年9月份搬迁到新校区,我们汲取斗阁中学48年的办学积淀,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请北师大专家教授指导,进一步总结了学校的办学思想、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制定了教风、学风和校训。

办学思想:尚德、启智、展优,做自主发展的现代人。 办学目标:教育管理自动化、学生发展自主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校园环境园林化、教学质量优质化

- 1本功抓起。为引导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鼓励教师参加教师五项技能大比武。

学校一直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作为优化教师业务素质的重中之重。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新教师摸底听课、老教师示范课、教师全员听评课、跟踪指导课、提高汇报课等,听后认真说评,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路子,并指导教师总结反思自己课堂教学各种课型的教学过程,形成独具特色、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并不断研讨、不断创新。现在学校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为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积极创建开放、民主、合作、高效的绿色课堂,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学校注意引导教师拓展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要求教师作中考试题、读教育名著、读“新课程”理论书籍、背经典,广泛涉猎各类知识,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需要。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学科知识考试和综合知识考试,以考试促学习、以学习促提高。

(三)强化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常规是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强化常规管理,就是强化施教行为。我们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抓住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让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管理的重要特点。强调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精。

1.课前重备课。要求教师做到“三有、四点、五备”,达到教案、学案一体化。“三有”即心中有标(课程标准),

- 3的不良习惯)、导方法(如何掌握大体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四对是指针对学生、针对章节、针对问题、针对知识点;五定是指定人、定时 、定重点、 定要求 、定目标。四抓课后反思:做到六反思,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有反思;成功的地方,闪光点在哪里要有反思;失败的地方,错误的地方在哪里要有反思;课后的反思;题后的反思;考后的反思。

三、深化校本研究、凸现办学特色

我校加大校本研究的力度,本学期新报市级课题4个,为凸现我校“展优”特色,让学生“大大方方说英语”,成立英语角,并以此为课题进行研究,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情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成立音乐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摄影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加以培养,真正实现学生乐学的目标。

学校注意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学校在学生会的主导下成立了书社,建立书籍电子档案和电子阅读卡,由学生自主管理。学校开辟了阅读课,语文教师负责向学生推荐书目。

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特长、陶冶了学生情操、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高。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学校的教育理念、优良的教师素质、开展的特色活动、

- 56 -

第7篇:创建艺术特色学校 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拥有近十三年办学历史的实验小学,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艺术教育特色的创建,把艺术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致力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艺术志趣的培养,为学生的幸福与诗意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滨教育模式”,办学经验在南山、深圳乃至南粤得到了广泛推广,学校先后四次承办深圳市、南山区素质教育、特色教育及德育创新现场会,接待了四十多批来自国内外的教育考察团。200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这是深圳市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学校;2002年,被评为省一级学校;此外,学校还先后获得“深圳市中小学器乐教学示范学校”、“深圳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深圳市精神文明示范单位”、“深圳市绿色学校”、“深圳市办学效益奖”、“深圳市南山区德育创新学校”等十多项荣誉称号,教育的品牌效应已初步形成。

一、用艺术改革我们的教育——艺术教育的理性思考与起步

1995年,学校创办之初,实小人凭借自己对现代教育的理解和思考,敏锐地意识到艺术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和在人的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用艺术改革我们的教育”的办学主张,确立了“以美启真”的实验课题,倡导通过艺术的手段,启发学生掌握真知,培养真情,学做真人,让艺术教育真正为儿童的幸福人生奠基。

这一课题得到了湖南省教科所的高度认可,很快被纳入了广东省教育“十五”重点实验课题规划。在省市专家的指导下,课题研究不断向纵深拓展,在总课题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个子课题——以美促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把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来促进学校工作的整体提升。

虽然确立了办学的基本方向,但实践起来仍然遇到了诸多的困难。首先是师资,作为一所普通小学,要实施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大众化的艺术教育,师资的缺口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在海滨人眼里,困难没有办法多,他们一方面积极争取招调少量的艺术专业教师,另一方面他们开始实施“外引内培,双向成才”的艺教师资培训工程,在本校科任教师中物色一批有艺术兴趣和潜质的教师参加兴趣班的管理,跟学生一道参与艺术的学习和训练,实现“双向成才”,然后将一部分条件较好的教师充实到艺教师资队伍中,以解决师资的紧缺。其次是艺术教育设施设备的不足,学校只有半边楼,功能室不全,器乐数量严重缺乏。对此,海滨的一班人没有退却,千方百计筹资,争取各方面的支持,最后,投入艺术教育的专项经费达到了150多万元,满足了学生艺术学习的基本需要。2003年,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又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高规格的演艺厅,目前已经能够承办专业性的文艺演出。

二、用艺术构筑学生诗意与智慧的生活——艺术教育的大胆实践与艰辛探索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艺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开启学生诗意与智慧生活的重要手段。作为未成年人,他们应该有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应该有属于他们的智慧人生,应该有属于他们的健全的人格品质,而艺术是达成这一境界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临澧实验小学开展艺术教育走的是一条“课余途径”,就是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保证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到位的前提下,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艺术兴趣活动,既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艺术情趣。至今为止,自愿参加的学生达到了全校学生的91.2%,普及率之高在当前各地学校中绝无仅有。可以说,海滨实验小学的艺术教育实验是惠及每一个学生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实验,在国内教育实验园地里独树一帜。

为了扎实推进这项实验,学校按照教育实验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了稳步的探索与实践。具体做法为:

1、在课程设置上,为学生拓展多元发展的空间。

学校从本校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开设了二十多个艺术类的选修课程,成立了五十多个兴趣小组,其中包括二胡、古筝、琵琶、扬琴、笙、竹笛、小提琴、大提琴、电子琴、萨克斯、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为了充实专业师资队伍的力量,学校通过专业文艺团体和艺术培训中心临聘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在每天下午的课外辅导时间来校为学生上课,这样既减轻了学校的人员经费负担,又保证了师资的整体素质。

2、在环境建构上,努力彰显艺术的魅力与个性。

环境是一切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发挥环境的感染与熏陶作用,海滨实验小学在环境的建构上注意凸显艺术的内涵,体现艺术的品位,使学校的环境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与个性。如设计了大型浮雕、艺术橱窗、名人字画、书画走廊等,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化的视听环境;此外还改变了教室成人化的布局,让学习环境充满了童趣,充溢着艺术灵性,优化了学生的成长环境。

3、在活动实施上,注意突出艺术的教育与促进功能。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只抓艺术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海滨人深谙此理,他们在开展全员艺术教育的同时,从整体优化的角度,把艺术教育与其它各育进行了有机整合,发挥了艺术对其它各育的促进功能。

以美促德。在实验小学教师和家长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手拿小提琴,就不会干坏事了”。这一朴实的语言,蕴涵着许多育人的哲理。据实验小组的老师多年的跟踪观察和实验数据统计,发现参加艺术活动的学生大多性格活泼开

朗,心智健全,行为习惯良好。开始时,好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兴趣班,几年以后,参加兴趣班的学生已经达到了学生总数的91.2%,再也不需要动员,因为他们从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中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所在。《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广东教育》《深圳特区报》等多家报刊杂志对此进行了全面报道。以美益智。无数个事例已经证明,在艺术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不仅特长突出,而且学习成绩优异。艺术对智力的开发,对学习品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实验小学首届毕业生党可喻就获得了市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另有一大批学生同年被全国知名大学录取;现在正在就读中学的实验小学毕业生,也大多成为了学习的标兵,成为了各校的文体骨干,如卢琳、陈书威同学获得了2006年深圳市中学生男女围棋冠军,蔡琳、潘露同学获国际手风琴比赛少年重奏组冠军,填补了深圳手风琴国际比赛获奖的空白,《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都作了专题报道。

以美健体。体育与艺术的融合,使学校体育从过去单纯的强身健体发展为寓审美、娱乐、益智、健体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丰富了体育的内涵。如学校开设了形体、跆拳道、中国武术、围棋等特色艺体课程,成立了“南山区聂卫平业余围棋学校”,学生多次获得省、市、区围棋、武术、跆拳道冠军。

三、用艺术打造学校的办学品牌——艺术教育的社会效应与价值体现十二年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提升了实验小学的知名度,而且为南山教育打造了一个在全国艺术教育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教改名片。

几年来,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中心、广东省教育厅、深圳市政府和教育局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对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教育》以“一流的教育”为题对学校的艺术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报道,美国华人报纸《世界日报》也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学校艺术教育探索的历程,此外还有国内二十多家媒体近四十次报道了我校艺术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

在艺术交流方面,我校连续两年应邀参加了香港国庆晚会,参加了“国际花园城市”颁奖晚会的专场演出,还多次代表南山区、深圳市参加亚洲少儿艺术节、联合国少儿国际艺术节等文艺交流活动。几年来,学校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罗马尼亚、香港、台湾、北京、上海等国内国外近百所学校和艺术团体的参观访问。

在各级各类艺术展演和比赛中,我校一直独占熬头,为南山区、深圳市争得了无数荣誉。我校的英语童话剧参加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比赛获得一等奖,舞蹈《东方之子》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六一”文艺演出;还有近五十个器乐、舞蹈、声乐节目在全国、省、市、区比赛中获得金奖、银奖和铜奖。

总之,艺术教育是人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是一个学校实现全面提升和发展的基础,对此,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并且有信心去抒写南山教育未来的奇迹。

第8篇:韩家井品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书法教学---品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书法教学是我校为响应县教育局大力创建品牌特色学校,根据我校实际于2012年5月确立的一个特色项目。为了充分发挥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面向全体学生,形成普及→提高→特色这样三个层次,我校将将普及书法教育和争创品牌特色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书法教育资源,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素质。

一、书法教学品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目标

抓好书法教学,促进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品质、写字技能,是推进课改进程,提高师生写字水平,营造墨香校园的必要条件。同时,若从传承文化的角度来看,书法作为中国古老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理应在学校的教育中受到重视和推崇。

二、书法教学品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办学理念 :

1、培养目标:品行端正、人格健全、发展协调、特长初露。 品行端正就是要秉承“永不停步、敢于攀登”的永登精神,说真话、讲真情、做真事,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人格健全的内涵是尊重自己,并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爱护自己,并像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

发展协调的要求是学做人,也学做事,做人与做事一体;既要“动脑,也学“ 动手”,动脑与动手一致。

特长初露就是在制作、运动、语言、书法等方面有相对突出的发展。

2、【校风】:尊师爱校、求实创新内涵:1)、尊师是一种美德,

尊师是一种优良传统,老子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

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说的也是

尊师爱校的重要2)、要使我们学校同步于时代,并不断地取得进

步和发展,必须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强调创造力的开发,

强调培植求实创新精神。

3、【教风】:敬业奉献、拼搏进取内涵:1)、爱岗就是热爱自

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

待自己的工作。2)、拼搏进取,是为了达到并超越一定的目标,全力

以赴的投入,艰苦卓绝的奋斗,是百折不回的追求和不达目的誓不罢

休的志气

4、【学风】:好学勤学、乐学博学内涵: 1)、业精于勤而荒

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只有勤于学习才能有所收获。2)、现代教

育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不仅是会学,更重要的是乐学博学,才能为学生

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具体做法

1、思想引路,为创建特色品牌队伍、团队和学校服务

在写字教学创建工作中,我们首先确立了以“端正写字,方正

做人”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和审美情趣;然后学校成

立书法创建专门的领导小组。决定开展以写字教学为主阵地活动,坚

持天天有练习,周周有考核,月月有总结,年年有提高;并在此基础

上,建立一支有写字特色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批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团

队,创建一所有写字教学特色的品牌学校。

2、自练内功,打造一支保证书法教学的高品质教师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书法教师队伍,是落实写

字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我校高度重视对教师书法素养的培养

和提升。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每周利用业务学习的空余时间,对教师进行书法指导方法

和技能等方面培训。

(2)、为每位教师配备发毛笔字练习本一个,钢笔字练习本一个,

练粉笔字的小黑板一块。要求教师每周要练习毛笔字和钢笔字。

(3)、通过教师的练习和交流,不但提高了教师练字的积极性,

也营造了学校浓郁的书法氛围,给学生做了很好的表率。

3、明确目标,建立与书法特色建设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

(1)、周一至周五,每天保证有20分钟的练字时间,在低年级

段开设硬笔书法课,中高年级段开设毛笔书法课,并对不同年级学生

写字目标做出不同的要求(标准发到各年级)。课上,由班主任老师

按照学校自编的书法校本教材,本着:练习——讲解——示范——评

价的教学原则,进班指导,确保对学生指导到位。

(2)、写字课上,学生每天要在习字册和学校下发的书法练习专

用纸上练字,并保证书写一页纸的内容,由学校指定的教师抽批。

4、营造氛围,为学生书法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为了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橱

窗内张贴了书法名家的生平简介和作品介绍,并展示师生优秀的书法

习作;还在教室巧设板块,布置学生的书法作品。努力地让每一栋教

室、每一面墙都能诉说与书法教育有关的人文历史。给学生以美的熏

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的书写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并

让学生形成互学互比的局面。

(1)抓课堂,夯实书法课堂教育

艺术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我校严格执行

国家课程教学计划,开齐、写字课程、上足课时,并严格按照课程标

准、教材、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努力优化教学环节,努力做到使每一

个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2)打造课内外、校内外融为一体的书法课程内容多形式开展

学生乐于参加的书法培训活动,做到人人参加兴趣小组。学校整合二

课活动,利用我校二课活动开设的毛笔书法、硬笔书法和小组,通过

外聘辅导员和学校师资相结合,学生通过参加兴趣小组的学习,不仅

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利用每天20分钟的写字时间,勤学苦练,

通过小组成果展示和学校集中展示促进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

(3)我校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学习,培养坚

韧的意志;定期举办书法比赛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期期创新。这

项活动,真正启到了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创

造能力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5、多种活动齐头并进,推动书法特色创建的稳步提升

对书法特色创建,我校确立了“学科渗透,课堂为主,活动促进”的

原则。本学期学期活动如下:

(1)举办校内书法竞赛活动。每个月底,各班都会进行一次书

法初赛活动,优秀的和进步较大的作品将会在班级荣誉栏里展出。然

后由班级再把特别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学校,并在校园的画廊里展出。

(2)举办师生书法考核定级活动。每学期,学校的书法定级小

组会对教师举行书法定级考核,主要采取现场考核、现场定级的办法。

学生的考核定级,一般由班主任负责定级。

(3)定期举办优秀作业展。

为了让书法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每学期学校都会在学生的课

堂作业中,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作品在校园中展出。以此促成学生认真

对待自己的作业,为书法能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搭建了很好的桥梁,也

为学生在课后多练字、在作业上写好字完成了质的蜕变。

(4)评选校内“书法之星”。

每学期,我们会根据学生平时上交的书法作业质量,以及校内书

法竞赛成绩,作为评选“书法之星”的主要依据。对被评为“书法之

星”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把他们的照片在学校报里展示,以此提高学

生的荣誉感和练习书法的热情。

成绩面前,我们不会放慢前进和发展的脚步。我们相信,书法

教育会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中最为亮丽和最富个性色彩的亮丽风

景,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韩家井小学

2014.6

第9篇:谈“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

谈“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 摘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提升学校品位、促进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体育特色学校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校体育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的学校。学校的发展应当表现出“优势体育项目——体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体育”的发展轨迹,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领导重视是基本保证。

关键词:创建 体育特色学校 学校体育品牌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己成为国内中小学体育改革的潮流,很多学校以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为载体,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不仅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而且增强了学生的体魄,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味,。不仅贯彻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而且增强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终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特别重视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例如,美国通过在中学创建篮球特色俱乐部,培养了一大批“NBA”名星,为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民族的繁荣昌盛起到了重要作用。巴西通过创建足球特色学校,为巴西足球的崛起,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的兴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日本的中小学校,经常进行有特色的远足和野外生存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也培养了学生的生存能力。

一、我对体育特色学校的几点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体育特色学校不等于拥有一批体育特长学生。建立几个运动队和兴趣小组,让一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在各级竞赛中获奖,就称为“体育特色学校”,我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体育特色学校必然会拥有一批特长学生,但是拥有一批体育特长学生并非就是“特色”。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过程中,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参与,甚至是全体学生参与,对所有学生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那种只有少数学生介入的体育特色项目,层次虽然高,但只能是“拥有”体育特长学生。因为这种少数学生参与的行为,不可能对学校体育整体工作形成有力的推动。

其次,优势体育项目体现出来的先进性、独特性和优质性,逐渐向学校体育工作各个方面持续扩散,经常不断深化和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实践层次、理论层次和文化层次,会形成独特的学校体育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至此,学校进入了体育特色学校的境界。到达这个境界,学校体育并非功成名就,还要以容纳和开放的办学理念,继续保持强势发展,以期进入名牌学校的行列。即走“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名牌学校”之路。

在体育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学校体育文化特征逐渐显著。学校体育文化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人际关系文化。时间越长,体育文化积淀就越丰富、越深厚、越有底蕴。“优势体育项目——体育特色学校——名牌学校体育”的过程,不是关起门来独善其身的过程,学校体育文化在积淀的同时还需要传播,由此对周边学校体育发展产生冲击和拉动,发挥出

名牌学校体育效应。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往往是双向互动的,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反馈,而信息反馈促进了特色学校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是一个长期进取和积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要体现学校体育教育创新的思想,要做到与时俱进。

1.规范与特色的关系。学校体育是在规范办学基础上发展体育特色,体育特色是在规范办学中,就体育教育要素的拓展与丰富,是在规范基础上的个性优化,以此推动学校体育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不能以牺牲学校整体中的部分要素为代价,去突出某些教育要素,例如把学校办成了专门的体育学校。不执行体育与健康的课程计划,一味地强化某一优势体育项目,以期办出体育特色来,这种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是要避免的。

2.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一个持久追求学校体育办学独特性和优质性的过程,有些成就显著的体育特色学校,往往历经几任校长持续性的打造。那些换一任校长就更换一个特色,甚至一任校长就更换几个特色项目,以显示不断创新的学校,是目光短浅的。特色需要历时,需要固化,需要稳定。当然,稳定是相对的,创新才是绝对的,有“新”才有“特”,建立在稳定基础上的特色创新是要提倡的。

3.创建体育特色学校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当前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为体育特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三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管理新形势下,校本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发为创建特色学校提供了新的源泉。特色学校要不断吸收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理念,不断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不断创出时代新高。

二、 怎样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

1、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运用教育策划打造优势体育项目,是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突破口。

首先要精心策划。教育策划应当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策划理论,就如何创建特色学校作系统的研究、分析和论证,以形成一个预想性方案,动态控制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全过程。

优势体育项目的策划要遵循“三个出发”。一是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本校实际进行客观分析,通过分析,认识本校学校体育的优势和劣势,合理选择和打造本校优势体育项目,构筑学校体育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选择优势体育项目不能东施效颦,也不能好高鹜远。优势体育项目的确认,不仅仅取决于校长或教师的专长和愿望,需要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诸如本校的基础、条件、传统、生源状况和教师素质等。那种不从实际出发,冲动而盲目确定的优势体育项目,很难获得可持续发展,结果必是昙花一现,缺乏生命力。二是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出发。实施素质教育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方向。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对教育投入巨资,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开展个性化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我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我们应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出发选择体育特色项目。三是从公众需求出发。随着各地招生制度的改革和民办学校的兴起,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各校纷纷直面并应对眼前的挑战和机遇。实现体育特色就是创优的过程,创造体育特色就是给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服务,提供其所需要的新内容和新水平的服务。

其次要运用资源。打造体育特色项目,需要运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形成体育优势项目。一是校本资源,每一所学校都或多或少拥有自己的教育资源。资源散布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当中,关键是学校决策层要善于发现、挖掘、组织和运用资源。二是社会资源,学校不是封闭的,总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学校体育特色往往是所在地域体育总体特色的体现,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对本地区体育总体特色的接纳、继承、弘扬和超越。学校体育特色建设藉此就有稳固的基础,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是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关键。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的关键在体育教师。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的过程中,对体育教师素质必须有较高的要求,才能有持久的力量保持学校体育特色,在此过程中,学校体育文化特征会逐渐显著。从而对周边学校体育发展产生冲击和拉动,树立起地域性的品牌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动力和导向的作用,只有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准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体育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身体力行,用自己高尚情来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具有感染、陶冶、引导和教育作用。并通过体育教学,把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把好学善思、公平竞争的工作作风,把正直诚实、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传授给学生。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把教师的政治思想提高到现代化水平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体育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的体育观念。目前,科技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已成为时尚。为此,应主动建立起“以人为本”新的体育教育观念,改进过去那种偏重于一个技术如何教、一个动作怎样教、一个身体部位怎么练的“物化”思想,树立起通过体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及兴趣与爱好。创建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强身育人”、“健身育人”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体育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素质是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主要包括两部分,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体育教师的立足之本,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教师应系统而扎实地掌握该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

体育教师要充分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一切活动绝不能由别人代替,也无法代替。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教师教学的方法及策略都是为了将学生的认识、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来,参与预习、提高、观察、演示、讨论、质疑、练习、总结、评论等,使课堂教学变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就是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真正享有发挥自己的才能、思想感情和判断想象的自由,以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想象、设计,从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说,从而激发起自信心以及由此诱发出智慧的火花。

体育教师要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体育科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纵览一切相关学科和相关技术的高度综合性科学,所以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技术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外,还必须有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对工作进行反思性总结,不断总结教学训练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等能力。体育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吸取先进的理论观点,掌握科学领域前沿的新知识,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从不同科学发展的交叉点去发掘新知识,使自己讲授的课程内容是本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使自己的体育课有一定特色。同时,通过有特色的体育课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营造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

随着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主动适应这种变革,要有超前意识,丰富的文化知识,娴熟的运动技术,开拓创新的新观念,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能为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作出突出的贡献。

3、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际上决策着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打造学校体育品牌工作中,学校和上级领导必须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学校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以及制定配套的学校规章制度保证体育特色学校向深入发展,从而树立起地域性的品牌学校体育,学校体育的品牌就会保证经久不衰。

参考资料:

1、《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6年第11期《走体卫特色办学之路,打造素质教育精品》陈玉金。

2、《体育教学》杂志2006年第6期《是荣誉更是责任》本刊记者。

3、《中国教育》杂志2006年第9期《研究型教师几其发展研究》温勇、宋广文。

4、《中国教育》杂志2006年第9期《创新教育研究的饿奠基之作》朱小曼。

5、《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2006年第11期《教师文化初探》车丽娜。

6、《教育理论与实践》杂志2006年第11期《文化视野中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肖正德。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