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麓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探究

2022-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发展木本油料产业, 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作出的重大决策[1,2]。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 为多年生小灌木, 盛果期长达40 a, 具有观赏、药用和油用价值, 为我国特有经济植物。其花大色艳, 有“国色天香”“百花之王”之誉, 是我国传统观赏名花。其根丹皮为传统药材, 有活血化瘀, 清热凉血、降血糖等多种药理作用。油用牡丹为种籽出油率大于22%的牡丹的统称, 分紫斑牡丹和凤丹两大系列。牡丹籽油的92.3%为亚麻酸、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42%为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重要成分的α-亚麻酸达。因α-亚麻酸为人体不可缺少又不能合成, 被称为“血液营养素”“维生素F”和“植物脑黄金”, 牡丹籽油被中国林科院专家称为营养价值最高的植物油。

陕西省略阳县地处秦岭南麓, 近年来建立起良种育苗基地和产品加工基地, 出台了扶持政策并给予项目资金倾斜, 加快了牡丹产业发展, 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

1 发展油用牡丹的意义

1.1 牡丹籽油是我国重要的新资源食用油

2012年, 我国食用油原料及成品油数量的60%依赖进口, 远超国际安全预警线, 这使有14亿人口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粮油安全危险。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成为保障我国粮油安全的必然选择。

1.2 国家高度重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

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批示。2011年, 国家卫生部发布了批准牡丹籽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3]。国家林业局2013年4月在山东菏泽召开油用牡丹专题座谈会, 要求各地推动油用牡丹产业发展[4]。

1.3 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效益显著

利用闲置林地种植牡丹能够增加农民收入, 并优化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健康水平。生长良好、管理科学的8年生油用牡丹, 每年667 m2产籽350 kg, 以先进萃取技术使种籽出油率达32%, 可产油112 kg, 收益1.5万元。产油量比油菜、花生增加25%, 收益为粮食作物的10倍。牡丹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 适生范围广, 丰产期长达40 a, 定植后可不换茬, 除种植后4 a每年锄草、施肥外不需要管护。农民发展油用牡丹可同时建立农家乐, 利用五一节前后牡丹花盛开的美景发展旅游业。

2 略阳县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优势

2.1 种质资源丰富

2014年, 经北京林业大学、省林业厅专家认定, 略阳为中国野生牡丹9个种中的紫斑牡丹、卵叶牡丹、杨山牡丹3个种原生地。

2.2 栽培历史悠久

略阳县西淮坝、马蹄湾、白水江等镇是传统牡丹产区, 种牡丹收丹皮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 有丰富的种植经验。目前, 全县已栽培以紫斑牡丹为主的牡丹1 400 hm2。

2.3 研究成果

杨凌金山公司长期从事牡丹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研究, 已选育出一批优良的油用牡丹和凤丹栽培品种。近年来, 在各地培训传授牡丹播种、嫁接、分株繁殖及栽培管理方法, 建立起省级牡丹种质资源收集、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开展了在文冠果林中套种牡丹研究试验和在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等不同海拔和土壤条件下牡丹引种栽培试验。试验表明, 紫斑牡丹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并十分耐瘠薄, 比其它牡丹品种更适应秦岭南麓的高温湿热气候, 能开花结实和正常繁育。检测略阳栽培的紫斑牡丹种子, 其含油率达到24.1%~37.8%, 高于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 并高于山东菏泽油用牡丹品种。

2.4 发展潜力巨大

油用牡丹耐干旱、耐瘠薄、耐高寒、适生性强, 可用于略阳县3 533 hm2荒山及2 000 hm225°以上坡耕地造林。利用好全县农村2.1万名劳动力能满足牡丹产业发展的需要。

3 油用牡丹苗木移栽技术

3.1 土地选择

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砂壤地, p H以6.5~7.8为宜。

3.2 整地

在9月的晴天, 每667 m2施用1 000 kg腐熟厩肥和50 kg复合肥为底肥, 施入15 kg辛硫磷颗粒剂和5 kg多菌灵, 对地块深耕30 cm翻晒使土壤熟化和杀灭病菌虫卵。

3.3 苗木处理及移栽

10月下旬<选用三年生一级苗优质壮苗进行移栽。先剪去病残根及20 cm以上长根, 扎成小捆用50%多菌灵800~1 000倍液浸泡全株15 min, 捞出后移栽。初植密度为30 cm×80 cm, 3 000株/667 m2。将苗木置入30 cm深的穴内使根系舒展, 添土后将苗木上提使根颈处低于地面2 cm后踏实。苗木栽直立即灌水, 水渗下后填平土。

4 略阳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建议

略阳县油用牡丹产业刚起步, 但已有资源收集、良种选育、种苗繁育和栽培管理方面的研究经验和技术方法, 建成了横现河镇、白水江镇、三岔林林场苗木繁育基地和金山林茂、向阳商贸两个公司产品加工基地。为加快产业发展, 提高集约化产业化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4.1 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县、镇村及林场要加强宣传, 提高农民对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认识, 算好经济账, 使农民看到牡丹产业的巨大经济效益。县林业局、林场要做好油用牡丹产业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工作。

4.2 认真实施, 抓好典型示范

成立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民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根据各镇村技术水平和立地条件, 先培育懂技术、会管理的典型大户, 以技术示范带动产业发展, 用典型模式调动农民、企业和社会各方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积极性。

4.3 统筹安排, 科学编制规划

根据生态环境、立地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不同, 兼顾观光旅游、药材开发需要, 选择适宜的种植区, 合理布局, 科学编制综合效益高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

4.4 培育良种, 夯实发展基础

培育良种, 繁育壮苗是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基础。建立示范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 全面推广适生性强、产量稳定、含油率高和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扩大优良苗木繁育。组织技术专家制定全县油用牡丹苗木培育、造林实施和丰产栽培等技术规程, 更好地指导油用牡丹产业发展。

4.5 技术指导, 培植龙头企业

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使农民掌握优良品种繁育、丰产栽培、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配套技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公司、专业合作社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 实现农户连基地、龙头带企业的良性双赢目标。延长产业链, 将产品深加工发展到医药、化工、食品、旅游等领域, 培植龙头企业提高集约化水平, 做大做强牡丹产业。

摘要:发展木本油料放入意义重大。基于此, 探究略阳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优势, 总结出苗木移植技术, 提出加快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油用牡丹,发展,秦岭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J].绿色财会, 2015 (2) :7-8

[2] 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Z].2016-01-25.

[3] 国家林业局.关于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5-11-24.

[4] 李育材.中国油用牡丹工程的战略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 2014, 16 (10) :58-63.

上一篇:高速旋冲钻井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下一篇:对2015年实施的新行政诉讼法第26条关于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的冷思考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