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矛盾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马克思矛盾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本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矛盾关系作用的结果。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四大矛盾关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视角,把握这些矛盾关系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篇:马克思矛盾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在“跨越论”上存在矛盾说之质疑

内容提要 在俄国农村公社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相关论述确实存在着差异。但是,差异并非矛盾或对立,实际上只不过是他们论述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并且这种状况是由于特定情形的需要所造成的。所谓在农村公社与“跨越”问题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看法存在根本性分歧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是不能成立的。

关键词 农村公社 跨越论 俄国革命 西方无产阶级革命

作者 罗保国,深圳大学博士(广东深圳:518060)

在近年来有关“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讨论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关系问题再一次被提及。学术界一些人认为,在对待农村公社与“跨越”问题上,就态度、基本思路和观点而言,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是相互矛盾或对立的。并且,这种差异和对立也反映出他们晚年对历史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解存在根本分歧。事实果真如此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俄国农村公社,马克思强调其特殊性、优越性,而恩格斯则强调其原始性、落后性。基于此,马克思实际上主张俄国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直接实现社会主义,而恩格斯则坚持农村公社是一种衰落的形式,其本身不可能产生出社会主义。可见,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农村公社的看法有质的区别。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对于俄国公社与社会发展道路问题,恩格斯发表意见早于马克思。在1875年3-4月写的《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文中,恩格斯就针对俄国民粹主义者把当时普遍存在于俄国社会中的农村公社当作不同于而且优越于西方的东西大肆宣扬,对认为俄国可以先于西欧很快实现社会主义的论调进行了批判。与民粹派的观点不同,恩格斯认为,农村公社并不是俄国所独有的东西,它曾经几乎是一切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普遍存在形式。不可否认,俄国是把公社制度完整地保留下来的欧洲唯一的国家,这是其特殊性。但是,仅仅这一点并不能成为俄国优越于西欧国家的根据,相反,它不过是俄国社会普遍落后性的标志。实际情况是,在西欧的许多国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之间交往的扩大,农村公社逐渐消亡了。而俄国在当时还把这一制度保留着,这种情况不能说明别的,只能说明俄国社会还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针对民粹派将俄国农村公社神圣化,认为可以此为基础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论调, 恩格斯明确指出:“俄国的公社存在了几百年,在它的内部从来没有出现过要把它自己发展成较高的公有制形式的因素。”[1]祈求在农村公社这种组织形式、成员构成以及活动方式都具有严重的原始性、落后性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只不过反映了民粹派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极端无知。因为“要使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解决只有高得多的发展阶段才产生的问题和冲突,这在历史上是不可能的”。[2]

再来看马克思的论述。马克思虽然在1877年所写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就发表了对俄国公社与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看法,但是在1881年所写的《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他才对问题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那么,马克思如何看待俄国农村公社问题呢?首先,与恩格斯的看法完全相同,他认为,农村公社并非俄国所独有的东西,根据历史学的研究,它实际上曾经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并且到处都是“古代社会形态的最近的类型”,是“从公有制到私有制、从原生形态到次生形态的过渡时期”[3]。同样,马克思也承认,由于各种原因,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古代公社制度保留下来的欧洲唯一的国家,这种情况非常特殊。但问题是,在以后的历史运动中,俄国公社的命运和前途将会如何呢?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马克思这样写道:“农村公社能够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和资本主义生产同时并存,使它“能够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它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它“不必自杀就可以获得新的生命”。[4],在正式复信中马克思更是深信:“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5]

将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农村公社的相关论述加以对照不难发现,他们的看法确实存在着差异。问题是,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种差异?这种差异是否象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矛盾或对立的? 还有,这种差异是怎么造成的?从文本看,尽管马克思更关注的是俄国农村公社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而恩格斯更多的是指出它的原始性和落后性;从而,马克思强调的是农村公社获得新生的可能性,而恩格斯更强调农村公社正在走向衰亡的现实性。但是,仔细阅读和思索不难理解,这种差别实际上只不过反映出他们论述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而侧重点的不同,主要是由于论述问题时面临的环境和对象的不同所造成。马克思的论述是在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俄国的民粹主义运动正处于高涨时期,一次是针对有人把他歪曲为主张资本主义灾难在俄国不可避免的宿命论者时所做的反驳,一次是当有人向他请教俄国是否只能走资本主义道路时所做的回答。基于这种情形,马克思的侧重点在于说明,只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环境和国内条件,俄国农村公社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恩格斯的论述是在19世纪70年代中和90年代初,一次是对民粹派分子特卡乔夫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驳斥,一次是出于俄国公社已大大解体、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事实,再次对执迷不悟的民粹派的批评。因此,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更侧重于强调俄国社会跨越的困难性和条件制约性。这里的关键是他们各自强调了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而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

有一种观点认为,从相关文本来看,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实际上马克思主张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走社会主义道路;而恩格斯则认为,俄国根本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其发展必然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于这种观点,笔者表示质疑。

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俄国逐渐地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资本主义一方面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也给俄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于是,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造成的这种矛盾性以及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在《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马克思说,根据对大量资料的深入仔细研究,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6]那么,从马克思的这段话中是否可以得出象有些人所说的,他实际主张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这里的关键是“如果”二字。在马克思看来,首先得承认,自1861年以后,俄国正在逐步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是当时俄国的客观现实。对俄国问题的任何思索

都不能无视这个正在发生的现实。其次不能否认,当时的历史环境也为俄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即不经历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走社会主义道路。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其实现受制于种种条件。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才说,“如果”俄国继续走它正在走的道路,即资本主义发展之路,那么它必将“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可见,马克思对俄国社会未来走向的判断,完全抱一种科学分析的态度,并非象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奉劝”俄国人不要走资本主义道路。

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中,尽管马克思明确提出了俄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设想,但他始终强调,这只是一种可能性。马克思没有忘记,俄国社会的发展还有另一种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当时正在不断地变为现实性,即俄国逐步向资本主义的发展。尽管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俄国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但是,与原先的农村公社相比,资本主义毕竟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在马克思看来,如果世界历史环境和俄国国内形势不发生根本性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破坏着农村公社,并最终在俄国社会取得统治地位,这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恩格斯又是如何看待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呢?早在19世纪70年代中,恩格斯在与民粹派分子特卡乔夫的论战中就指出: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俄国向资产阶级方向的发展,即使没有俄国政府的‘刺刀和皮鞭’的任何干涉,在这里也会把公社所有制逐渐消灭掉的。”[7]因为与农村公社相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它有力地促进了俄国社会的进步。19世纪90年代初,就如何看待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恩格斯曾与民粹派分子丹尼尔逊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与丹尼尔逊把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完全看作倒退和“祸害”不同,恩格斯则对资本主义给俄国公社带来的破坏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认为随着农村公社的解体,俄国农民生活的全部陈旧的东西,像西欧以前出现过的情况那样,对个体农民来说不但会失去其价值,而且会成为束缚他们的枷锁。他还说:“既然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之后需要有本国的大工业,那它只能拥有一种形式即资本主义形式的大工业。而有了这种形式的大工业,它也就要承受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其他所有国家所带来的一切后果。”[8]

但是,是否恩格斯只承认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而否认其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呢?不是的。实际上,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文中,恩格斯就早于马克思提出了俄国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他说,尽管“俄国的公社所有制早已渡过了它的繁荣时代,看样子正在趋于解体,但是也不可否认有可能使这一社会形式转变为高级形式”。[9]这里虽然没有使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一语,但意思十分清楚。19世纪90年代初,针对俄国越来越快地转变为资本主义工业国,农村公社也越来越快地崩溃这一新的现实,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一文中,恩格斯还是发问,俄国的农村公社是否还能够得到挽救,以致象马克思和他本人所希望的那样,能够与西欧的转变相配合而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尽管这种可能性已显得越来越渺茫,但是,恩格斯并没有完全否定。

可见,所谓马克思主张俄国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而恩格斯强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否认农村公社“跨越”的可能性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不论是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他们都既看到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现实性、必然性,又不否认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性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二者并行不悖,共存于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问题的思考当中。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上,马克思强调俄国革命的重要性,认为只要俄国发生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就可以通过保存和发展农村公社,吸收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直接迈向社会主义;而恩格斯始终强调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认为没有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俄国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根本不可能的。在革命问题上,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笔昔认为,这种观点也是不能成立的。

对于俄国公社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马克思的确强调俄国革命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并说:“如果革命在适当的时刻发生,如果它能把自己的一切力量集中起来以保证农村公社的自由发展,那么,农村公社就会很快地变为俄国社会新生的因素,变为优于其他还处于资本主义制度奴役下的国家的因素。”[10]如果没有俄国革命,对农村公社的一切积极性因素的分析都只是空谈,所谓“跨越”也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

从马克思谈论俄国问题的两个文本《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草稿来看,他确实没有讲西方无产阶级革命与俄国公社实现“跨越”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但问题是,马克思没有讲,是否就意味着他不认为二者之间有关联性。其实,马克思一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实现,只能首先发生在西欧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认为这是落后国家“缩短”自己的发展进程和减少“痛苦”的根本条件。所以,尽管在这两个文本中,马克思没有提到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和俄国实现“跨越”的关系问题,但这应该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实际上,马克思从来不单独看俄国革命及其意义问题,而总是把它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在马克思看来,对于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要旁边有一个沙皇专制的俄罗斯存在,彻底胜利是不可能的。有鉴于此,马克思始终注意俄国社会的动向,支持俄国的革命运动。因为只要俄国爆发革命,沙皇政府被推翻,整个欧洲的形势就会发生根本的改观。而只有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俄国才真正谈得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实现社会主义。

与马克思不同,不管是19世纪70年代中还是90年代初,恩格斯始终强调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公社实现“跨越”的前提条件。早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一文中,恩格斯就指出:“如果有什么东西还能够挽救俄国的公社所有制,使它有可能变成确实富有生命力的新形式,那么这正是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11]在90年代所写的《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更加明确地指出:“对俄国的公社的这样一种可能的改造的首创因素只能来自西方的工业无产阶级,而不是来自公社本身。西欧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以及与之俱来的以社会管理的生产代替资本主义生产,这就是俄国公社上升到同样的阶段所必需的先决条件。”[12]

但是,恩格斯在强调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公社实现

“跨越”的前提条件的同时,并不否认俄国革命的重要性。早在19世纪70年代中,他就指出:“俄国无疑处于革命的前夜”,而“这次革命单只由于如下一点就对全欧洲具有极伟大的意义,就是它会一举消灭欧洲整个反动势力的迄今一直未触动的最后的后备力量。”[13]在90年代初,即使俄国的公社所有制已大大解体,在谈到农村公社是否还存在“跨越”的可能性时,恩格斯仍不忘俄国革命的重要性。他说:“要想保全这个残存的公社,就必须首先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必须在俄国进行革命。,”[14]俄国革命不但会使农民获得解放,而且将给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以有力的推动,为俄国公社实现“跨越”创造条件。可见,对俄国革命与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和农村公社“跨越”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恩格斯与马克思的观点是一致的。

对马克思、恩格斯在“跨越论”上存在着革命差异说、矛盾说的最有力驳斥是,在《共产党宣言》俄文第二版序言中,他们写道:“《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我们看见,除了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狂热和刚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外,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占有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呢?或者相反,它还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对于这个问题, 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15]如果说在其他文本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对革命的论述存在着差异的话,那么这段话,准确无误、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他们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2 12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0、442、441、450

3 4 5 6 7 9 10 11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762-767、775、340、281、282、771-773、282、285

8 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政治活动家通信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624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1

编辑 秦维宪

作者:罗保国

第二篇: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现实根源的探究

[摘要]马克思认为人是对象性的类的存在,并通过劳动所创造的对象来确证和感受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但是马克思所看到的却是一个与他的看法非常矛盾的社会。马克思从对现实的人的生活状况的关注出发,对前人使用过的“异化”概念进行了改造使用,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认为异化劳动就是资本主义社会整个矛盾的社会现实的根源。

[关键词]异化劳动;类存在:劳动;异化

[

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提出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种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类的力量外化为对象的活动,人通过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来确证自己的类本质。但是在现实中劳动者却不能占有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对象。这引起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现实的思考。

一、马克思对劳动和人的关系理解及与现实的矛盾

马克思认为人本身是一种对象性的类的存在。人的劳动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这种对象性活动的结果或者说是人们的劳动产品就体现出了人的这种的类的本质、类的存在,“这些对象是他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重要的对象。”正是通过劳动,人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并在这个对象世界中证明自身的存在和自身的价值;也正是通过劳动,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自身。作为主体进行劳动的人,也自然地要求占有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也就是他的劳动产品,并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体现自己的生命本质。人自身对象性的创造物、劳动产品越多,就越能证明和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自身存在的价值。人们的劳动产品也因此理所当然地归生产它的人们所占有。

然而在现实中马克思所看到的事实却根本不是这样:“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造成了这样一种事实:一方面,工人的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对象成为了一种外部的存在;另一方面,他把自己的生命给予了对象,但是这种对象却与他相对立。劳动的对象化却变成了对象的丧失,对对象的占有变成了对象对自身的外化和对立、奴役。“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已的对象的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已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这样,一方面“一切东西都可用劳动来购买,而资本无非是积累的劳动;”但是另一方面,“工人不但远不能购买一切东西,而且不得不出卖自己和自己的人性。”工人用自己的生命力用努力地生产着劳动产品,但他们却仍然一无所有,他们不能占有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自己的劳动产品。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根本没有回答这一问题,“国民经济学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

从表面上来看,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这些经济事实与马克思对劳动的理解是相矛盾的。因为人的劳动成果并不能为劳动者所占有,人并不能够占有自己生产的对象世界,相反它却反过来成了劳动者的对立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马克思引出了“异化”的概念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他认为,这是由于劳动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劳动变成了异化劳动。劳动本来作为一种确证人的自身力量、证明人的生命存在的人的生命活动,现在却成为了使人丧失其生命本质力量的活动,成为了与人相对立的活动,这就是劳动的异化。“马克思对象性的活动的思想克服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关于私有财产的思辨理解,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现实条件下。人的本质在异化劳动中被否定的历史性事实。”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不再能够通过自由、自主和能动的劳动来实现对自我的创造,因为劳动已经变成了异化劳动,正是异化劳动制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现实。

二、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改造使用

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劳动的异化导致了工人同他的产品之间的异化、对立。“异化”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在马克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一般来说主要指分离、疏远等意思,所以它包含着对立的意思。黑格尔认为异化的含义主要有:自然界脱离绝对精神、观念向自然界的倒退。或是绝对精神外化、转化为自然界、对象世界,或是劳动的异化即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根源。总的说来,黑格尔认为“异化”只是绝对精神在不同阶段的自我运动、是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提出了人的本质的异化,认为宗教就是人的本质异化的结果,但是他的异化只是抽象的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的异化观念是从对人的现实生存状况的关注、是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事实的分析得出的。在马克思之前,莫泽斯?赫斯就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异化现象进行了关注。他通过对货币的异化现象的分析,揭示了异化同私有财产的关系。他认为人的活动应该是自由的具体的活动,并因为这种活动人才获得自我意识并成为人,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可能有人的真正的自由的活动,存在的只是人的非人化。赫斯的经济、金钱异化思想对马克思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比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货币》一节中说:“凡是我作为人所不能做到的,也就是我个人的一切本质力量所不能做到的,我凭借货币都能做到。因此,货币把这些本质力量的每一种都变成它本来不是的那个东西,即变成它的对立物。”从这些论断中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赫斯等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一定的马克思自己的异化观。马克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的深入分析来考察异化的根源,因而看到了现实社会异化现象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从对现实的人的生活状况的关注出发,他认为所谓异化就是异已化,就是对人来说那种相对立、相违背的现象、状况、力量等,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的物质或精神活动的产物,又反过来支配和统治人,它是与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自然界也有异化。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也不是无条件的,因而是个历史的范畴。如果它对人的支配和控制与人的活动没有联系,那么也不构成异化。马克思从对现实、对人的关注出发,将异化与人、人的劳动结合了起来,这也是与他考察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有关的。马克思在批判研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内存矛盾,通过哲学的批判和经济学的批判,找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异化的根本即劳动的异化,从理论上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从而揭示出了异化的真正内容。在马克思这里,异化就是指劳动的异化,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人同自身相对立、是人的自我异化。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是工人的劳动,但劳动资料、生活资料等却被资本家所占有,因此劳动也就变成了是和劳动资料、生活资料等相分离的基础之上的劳动。在这样的条件下,劳动必然会走向异化。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其实质就是异化劳动。正是劳动的异化导致了劳动和资本的分离,导致了人类社会各种异

化现象的出现。

三、异化劳动的四个内在规定

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事实出发,从工人方面来看,他认为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规定。它的第一个规定就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异化劳动使工人的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为奴役、统治自己的力量;它毁灭了人的个性,使人的个性的自然性、完整性、和谐性等受到损害;它使作为体现人的生命本质的、原本属于自己的、丰富的劳动产品,不但不能使人感受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相反却被贬低成为了人保持最低生活条件的手段。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如果劳动的产品是外化,那么生产本身必然是能动的外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在劳动对象的异化中不过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外化。”所以,劳动产品的异化,只是劳动本身异化的一个结果,劳动自身的异化才是社会异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了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即劳动者同劳动过程本身相异化,这就是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之间的关系。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这些情况表明,工人的劳动过程是同他相对立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只不过是劳动过程异化的结果。

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就是人同自己的类本质之间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最根本的现实的活动,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的东西。作为对象性的类的存在的人。他的存在就是通过占有劳动所创造的对象世界来证明的。但是,劳动过程本身和人之间发生了异化,这就会导致人失去了自己的类生活和类本质。劳动作为人确证自身、发展自身的活动,作为把人和动物直接区别开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却变成了劳动者维持生存的手段。这种劳动对象的异化和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实际上也就是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却不能被人所占有,也就是说,人不再能够占有自己的类本质。不再是一个自由的存在物。因为劳动已经不再是人的自由自主的、能动的活动了。

最后,由异化劳动以上的三个规定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这也就是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因为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必然要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出来。劳动发生了异化,那么人与人之间也就会产生对立。马克思经过分析认为,“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那个异已的存在物,劳动为之服务和劳动产品供其享受的那个存在物,只能是人自身。”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人与人的异化。这样。马克思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中得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劳动的异化得出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对立。

通过异化劳动,“人不仅生产出他对作为异已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还生产出他人对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对这些他人的关系。”总之,正是异化劳动生产出了对人来说异已的产品、异已的人,产生出了私有财产。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劳动对象,夺去了他的类生活。也夺去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它使劳动者一无所有。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劳动已经完全被异化劳动所代替,而这也正是资本主义社会整个矛盾的社会现实的根源。“这种异化的状态不能达到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只有异化的彻底扬弃,人才能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中,真正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只有消除劳动的异化状态,才能真正消除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现实,才能实现整个人类的解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刘国胜,马克思对私有财产批判的真实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罗泽荣,龙佳解,吴红艳,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之文化批判向度及其当代启示[J],学术论坛,2011,(07)

[责任编辑:冯延臣]

作者:王永战

第三篇:内在矛盾关系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本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矛盾关系作用的结果。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四大矛盾关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视角,把握这些矛盾关系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内在矛盾

[作者简介]张昊,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00

[

2005年12月,“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级学科,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提供了科学平台。“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所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四大矛盾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和一以贯之的整体性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面临的困境以及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世界整体以及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具有普遍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实质在于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当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整体性是最容易遭受忽视和受到损害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受损害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一以贯之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是马克思主义被肢解、被否定、被片面化。这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人惯用的手法。他们通过割裂马克思主义的各个发展阶段,否定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内部制造各种对立,如“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诋毁恩格斯的历史地位,把马克思和列宁刻意区分开来等等。还有人以肯定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来否定毛泽东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为革命和建设两个独立的部分等。面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困境,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整体看待。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内涵,抵制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片面化,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受到损害的原因有很多:一是受到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三篇题目名称(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以及列宁在1913年为《启蒙》杂志所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影响,人们因此认为马克思主义只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实这是断章取义的想法,恩格斯和列宁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刻意把马克思主义分为这三个部分;--是西方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持否定态度,他们企图制造马克思主义内部的分裂。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被损害的重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比如割裂理论和实践统一的关系,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就容易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形式化,进而破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忽视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就容易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单纯的科学,忽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功能,也会破坏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因此,我们学习掌握内在矛盾关系,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捍卫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有效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深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有多次阐述:“马克思主义完整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种理论特质,即理论把握现实的逻辑方式,是其面向实践,实现理论创新的思想动力。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学科、各个阶段的。内在矛盾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与各个时期现实实际达到的相互改造、相互转化的矛盾状态,促进马克思主义自觉面对实践的挑战和世俗的偏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开放的发展的整体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体现了理论把握现实的逻辑方式。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体现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矛盾关系有: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

(一)内在矛盾关系有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过一百六十多年的发展,其发展历程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的过程和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从马克思内在矛盾关系人手,能够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难题,既能从宏观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性特点,又能从微观上透视马克思主义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

(二)内在矛盾关系是从理论自身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具有“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的理论特点。内在矛盾关系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的矛盾关系,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内部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新挑战面前避免分裂的命运,从而保持马克思体系上的完整性。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之间的联系,是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有效途径。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这些矛盾关系能够及时解决现实问题中的理论困境,并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内在矛盾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各个部分和发展阶段紧密联系成了整体,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特点,强化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深度。

三、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视角

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视角有很多。很多学者从各个方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学科结构、马克思主义的层次结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角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视角等等。这些方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深化。除此以外,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视角。

(一)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具有强大生命

力的理论体系。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理论也不是僵化的,其随着具体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是按照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认识和改造世界。马克思的全部理论,都是在同一个基本精神指导下凝结而成的有机整体。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德国其他哲学严格区分开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机统一起来,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效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环环相扣的整体。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这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立足于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

(二)从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括起来主要是两大功能、两种基本价值:一是意识形态功能及其相应价值;二是文化功能及其相应价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功能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指导我们探寻真理的认知功能、提高人们素养的道德功能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文功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不可分割,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功能和特点。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揭示和对科学真理的具体阐释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学术价值;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解放自己,推翻旧的制度提供了可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体现了鼓舞无产阶级斗志的意识形态性。对真理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努力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中,给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和解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工具。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结合,决定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从物质和意识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科学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了基础。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和实践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社会历史领域,物质与意识关系表现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二者区分开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一于物质和意识关系中,只有承认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马克思主义才是科学地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物质和意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视角。

(四)从原因和结果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从原因和结果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结果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的,是一种“合力”,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者现实和理论期望在同化过程中不断成长的结果,这个生成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和历史的整体;另外,马克思主义也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天才性的智慧和劳动以及马克思以后的共产党领袖、经典作家共同追求真理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传统理论、时代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真理、勇于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必然的,是深刻的思想和实践来源。把握好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由来和脉络。

四、把握内在矛盾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物质与意识、原因与结果四大矛盾关系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视角。把握内在矛盾关系的目的是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一)从内在矛盾关系视角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意义

从内在矛盾关系视角出发,有利于更完整更全面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视角阐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有利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思想的逻辑性,能够让我们明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由来,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性以及马克思主义功能的整体性等,有利于我们更完整更全面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同时,从内在矛盾关系出发,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要立足于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方法论原则

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把握好内在矛盾关系的学理要求。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与时俱进、科学完整的历史。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有利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进而领会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这一特质;有利于从宏观高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矛盾的关系,理解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意义;有利于我们从思想上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是重要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内在矛盾关系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具有“一以贯之”的特点。把握好内在矛盾关系,必须树立联系和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整体,不是自我满足和自我圆融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及其内在矛盾关系。同时,内在矛盾关系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理解和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发展阶段的整体性关系。

[责任编辑:霁月]

作者:张昊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处理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我们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并且联系历史实际,结合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探析了矛盾分析法在当代的运用。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一、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①。毛泽东也说:“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②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其他规律和范畴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不同方面的展开和表现形式。因此,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成了正确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所有范畴的“钥匙”。而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以达到认识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与机制的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任何事物中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事物本身都存在着利与弊,对与错,是与非。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更好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第二、矛盾分析方法是内外因分析法。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起决定作用;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因分析法要求我們在分析事物矛盾时,把立足点放在内因上,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外因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促进事物的发展。

第三、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矛盾普遍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四、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就是说,要从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分析问题,既要在诸多矛盾关系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统一、渗透、转化,又要在复杂的矛盾群中把握二者的差异、排斥甚至对立,全面的研究矛盾双方的复杂关系。同时,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并把它贯穿于矛盾的分析之中,不能主次不分、轻重不分,采取折衷的、中庸的态度。重点论与两点论是相统一的。

二、矛盾分析法在当代社会的运用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和核心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GDP逐年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经济发展科技昌达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问题、思想道德败坏问题、贫富差距问题、政治腐败问题等。现在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可以说这些问题能否妥善处理关系着转型的成败。那么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来进行处理。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有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把握社会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多方面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矛盾分析法在民生问题上的应用。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人们解决就业问题、缩小贫富差距,如国家建立大型就业平台给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家电下乡”活动给乡镇居民以实惠,不断提高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生活。但真正要解决民生问题,关键还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改革发展的道路。邓小平曾说:“发展才是硬道理。”③经济不发展,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其他的不过是一句空话。特别是就业问题,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根据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抓住起支配作用的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国家政策,民生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矛盾分析法在政治腐败问题上的应用。

近年来官员腐败的报道此起彼伏,不少官员在网民们的“火眼金睛”下无所遁形,最后告别了官场生涯。官场腐败手段的多样,腐败官员数量之多,不免令人担忧。为何会有这么多官员走上腐败的不归路?如何有效制止官员腐败?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问题。处理官员腐败问题,我们可以从内外因来进行分析。官员腐败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廉洁意识淡薄,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处理好自己和人民的关系。胡景涛说“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④。而我们许多官员似乎没有这一觉悟,为官的目的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利用职务之便捞取财富,为自己服务。他们忘记了他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为人民谋福利。因此,制止腐败,首先要从改造官员们的思想入手。官员们要树立廉洁意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意识到自己为官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一味的挥霍手中的权力。因此,要加强对官员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法律的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的廉政法律建设较之新加坡等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对官员们的法律约束力不强。正因为如此,贪官们在贪时才那么肆无忌惮,才能在贪后逍遥法外,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过,可喜的是,国家正在逐步加强反腐的力度,相关的法律也在完善之中。再次,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体制。无论是舆论监督还是国家机构的内部监督,都是重要的“防腐剂”。而没有监督,到处都有可能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根据矛盾的内外因分析法,找出官员腐败的内因和外因,便于标本兼治,进行综合治理,取得反腐倡廉良好效果。

(三)矛盾分析法在人口问题上的应用。

我国人口基数大,资源能源又是有限的,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控制人口是一项十分必要的措施。因此,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既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也是为了集中资源更好提高人口质量。为此,西方有些国家指责我们侵犯“人权”,认为生育是人们自己的事,为了生育堕胎更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矛盾分析法告诉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中国人口基数大,而资源能源有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人口控制。其实,不管是鼓励生育还是计划生育,都是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的措施,目的都是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面对人口问题时,我们要考虑到本国国情的特殊性,而不应照搬他国做法。在这里,不少人对中国庞大的人口表示担忧,甚至有悲观情绪蔓延。根据矛盾二分法,尽管庞大的人口消耗了巨大的资源;同时这些人口也是珍贵的劳动力,特别当这些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太高时,更能为國家创造巨大的财富。因此,我国在面对人口问题时,既要考虑本国特殊性,又要一分为二的看,尽力转劣势为优势,推动国家发展。

三、总结

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有利于人们更有效的解决各种问题。不仅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还是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矛盾分析法都是人们解决问题的重要一环。当代中国各种问题突出,矛盾错综复杂。运用矛盾分析法,有利于我们更好把握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矛盾产生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看到事物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及时进行引导。这对于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处理的确有很大助益。因此,我们要熟练掌握矛盾分析法,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38卷,第 241页.

②《马克思主义六篇哲学经典著作注释》,吉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研组编印,1976,第34页.

③周文夫,刘月 .《科学发展观词语解》 .2013,第154页.

④邸敏学,徐久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山西省教育厅组织编写.2005,第77页.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程本学.用辩证的态度解读辩证法[J].哲学研究,2007(8).

[3]程本学.在思辨与逻辑之间——辩证法与系统论的视域融合[J].学术研究,2007(5).

[4]白刚.马克思的资本辩证法——辩证法的革命与革命的辩证法[J].江苏社会科学,2010(3).

[5]姜迎春,田常华.马克思的资本辩证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10).

作者简介:刘丽(1992—),女,汉族,湖北咸宁人,法学硕士,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刘丽

第五篇:对应有和现有矛盾的思考: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三次转向的内在动力

摘要:对应有和现有的矛盾既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对这一对矛盾的思考,实际上促成了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三次转向:即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从康德、费希特的浪漫主义理想哲学转向黑格尔的理性哲学;从黑格尔哲学转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转向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可以说,对应有和现有矛盾的思考,促成了马克思早期哲学世界观的形成。

关键词:马克思;三次转向;内在动力

对应有和现有的矛盾既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对应有和现有的矛盾的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也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形成的过程。马克思自从接触应有与现有的矛盾以来,这对矛盾就一直存在于他的内心,挥之不去。马克思为解决应有和现有的矛盾,一直冥思苦想,做了大量的理论探究,这些理论的探究集中体现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三次转向当中,即存在于马克思的思想从康德、费希特的浪漫主义理想哲学转向黑格尔的理性哲学;从黑格尔哲学转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转向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在三次转向中马克思逐步探究应有和现有的矛盾的解决之道,逐步形成自己成熟的哲学世界观,最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1.从观念第一性到发现理性

从马克思早期的哲学思想发展的轨迹来看,经历了三次从信仰到反叛的转向过程。他的第一次转向就是从康德、费希特的理想主义转向黑格尔哲学。大学初期,马克思在哲学上是信仰康德、费希特的理想哲学的。受此影响,马克思分析问题的思路和逻辑也是完全按照康德和费希特的那一套。一直到马克思开始建构一部法哲学体系时,马克思发现了康德哲学的缺陷,即割裂了应有和现有,把应有和现有对立起来。为了理解现实,马克思开始钻研黑格尔哲学,因为马克思研究发现,在处理应有和现有的关系上,黑格尔显得更加深刻。马克思从黑格尔哲学中得到启发,认为研究“应有”必须从客体出发,必须从“现有”出发,从现实本身去寻求理想,决不能分割他们,更不能将他们对立起来。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马克思高举理性的大旗,把人的意识看成第一性的东西,把人的存在看成是第二性的东西,把人的理性当做世界万物的决定力量。

2.从强调理性的伟大到唯物主义

随着马克思的学习生活的不断延伸,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又迎来了第二次明显的转向:即从黑格尔哲学转向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马克思早期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马克思博士毕业时仍然是一个真实的黑格尔主义者。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表达的一个基本的观念和立场是:“强调观念(理论、理性)的力量。”[3]他在论文扉页上以诗歌形式歌颂理想主义,“理想主义不是幻想,而是一种真理。精神,乃是您所信赖的伟大神医。”[1][2]但马克思在处理自我意识和现实问题的关系上是不同于黑格尔的,既不同于黑格尔把两者调和起来,也不同于黑格尔把意识凌驾于现实之上。在马克思博士毕业之后,马克思担任了莱茵报的主编,出版自由、农民生活、保护关税、等级会议等现实的问题纷纷而至,应有和现有的矛盾再一次凸显出来,集中表现为“要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如果按黑格尔的法哲学原则,国家和发是理性的体现,但是现实中的国家和法不但不是如此,而且还呈相反的面貌出现。这使得马克思开始酝酿的二次的反叛,即从黑格尔哲学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莱茵报》时期的政治斗争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表明马克思开始了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理论观向唯物主义理论观的转变。现实世界的斗争使马克思以满腔热忱投入直接反对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克思针对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问题发表看法,猛烈地抨击了德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他强调作者有权按照自己的风格从事写作,反对把人民的思想倒进一个模子里去的普鲁士专制的书报检查制度。《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是马克思理论观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1842年10月,马克思第一次遇到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事,从而开始动摇了他对国家和法的理性主义幻想,提出了国家是统治阶级工具的思想。这些文章虽说不是马克思研究纯哲学、纯理论的东西,但是文章中反映的思想确实体现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转变。

3.从唯物主义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

在《莱茵报》遭到查封之后,马克思辗转来到了巴黎。在巴黎马克思与当时的无产阶级取得了联系,为了改变无产者的悲慘境遇,马克思转而研究政治经济学,并从中发现了劳动异化。然而,当时他接受的费尔巴哈哲学是从感性的人出发研究异化问题的,因此,费尔巴哈的哲学只能是直观唯物主义,他所讲的感性的人是抽象的、非历史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现实的在社会历史上活动的个人,因而又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此外,费尔巴哈只看到了人在宗教和哲学中的异化,却没有看到人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异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不是进步而是向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倒退。马克思在发现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之后,决心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劳动异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的异化。于是,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异化。为了将劳动者从异化劳动当中解放出来,马克思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论证。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引入实践的观念,认为实践是解放无产者的最终出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将这种实践具体化,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实践是无产阶级运动,并号召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达到共产主义。

马克思并非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是与生俱来尊重现实权威的一个人,在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形成之前,理想与现实的偏差甚至对立,“应有”和“现有”的矛盾,使得马克思的内心陷入高度的紧张状况之中,这种紧张状况也成为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不断解决应有与现有矛盾的过程中,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的哲学理论体系由此诞生。

参考文献

[1] 张义桂,张瑞忠.马克思理论观形成的历史过程探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126(2):21~24

[2].马克思,博士论文[M].贺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作者简介:刘小兵,男,1989年10月生,湖南安化人,现任中共长沙县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助理讲师,曾获湖南省长沙县2020年脱贫攻坚专项工作嘉奖

(中共长沙县委党校湖南长沙410100)

作者:刘小兵

上一篇:农村审计论文下一篇:美术教学经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