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模式探讨

2023-03-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体育场馆主要是服务体育教学, 并且也为高校师生进行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场所。由于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率低, 造成了设施的极大浪费, 因此, 一部分人开始提出将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 实现与社会共享, 满足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这种对高校体育场馆的有偿经营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呢?在实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呢?我们该如何应对?

1 高校体育场馆有偿经营模式的可行性

高校体育场馆向外开放, 有着校外体育设施一些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将受到消费群体的喜爱。

1.1 高校体育场馆价格适中、场地充足, 拥有众多的消费人群

高校的体育场馆相对于校外的高档的体育场馆来说, 价格相对便宜, 并且场地非常大, 非常适合体育锻炼, 因此, 也比较受体育消费者的喜爱。一部分人由于平常工作、生活压力大, 下班后需要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消除疲劳, 缓解精神紧张的状况。一部分人则是为了锻炼身体, 减轻体重, 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还有一部分人是为了时尚, 觉得人家都锻炼, 我也来跟着享受一下锻炼的乐趣。这些人群都可能成为高校体育场馆有偿经营的对象。

1.2 高校体育场馆有专业素质高的体育师资队伍

体育锻炼不仅需要场地和设备, 也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 而在高校体育场馆, 有一群专业的体育老师和学生, 他们的体育技能高超, 并且有专业的理论做指导, 校外的体育消费人群可以请高校体育老师或学生做专门的指导。其次, 在一个高校, 有着学习各种体育竞技活动的专业学生和老师, 校外消费人群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 进行广泛地学习。

1.3 高校体育场馆的有偿经营可以为高校带来经济效益

高校体育场馆的有偿经营可以给学校带来一部分经济收入, 这些收入又可以用来改善体育设施, 扩大体育场地。此外, 这些体育场馆设施也可以满足校外社区居民对文化体育娱乐的需求。

从上可以看出,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不仅不会对日常的体育教学带来影响, 而且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然而并不是说, 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没有存在问题, 在目前的高校体育场馆有偿经营中, 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2 高校体育场馆有偿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场馆有偿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场馆的增收和体育设备的及时更新, 甚至影响到体育的教学。

2.1 经营模式单一

高校体育场馆主要体现在教学与训练中使用, 其余时间有的场馆无偿开放, 有的场馆大部分时间关闭。比如:田径场、篮球场和足球场一般是无偿开放的, 一般人都比较多, 而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和武术馆等一到周末便被锁起来了, 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一般的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都表现为没什么风险的“承包”或集体轮流值班, 对于校外的体育消费人群大多以小时为计算单位, 租给他们场地, 这样的单一的经营模式创造的经济收入有限。

2.2 对外宣传力度不足, 对于体育场馆的管理落后

由于学校做的宣传力度不够, 校外人员很少知道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可以利用, 因此, 就导致了一部分消费人群的流失。另外, 一些高校缺乏专业的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人员, 造成一部分体育设备管理不善而产生损坏的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提出一些专门的对策, 加以解决。

3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有效经营的对策

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进行有效地经营, 需要从改变观念开始, 转变落后的体育场馆设施管理理念, 树立新的管理经营理念。

3.1 增强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产业化意识, 提高体育场馆设施有偿服务意识

要把体育场馆设施看成是一种产业, 树立竞争意识, 积极同校外体育场馆进行竞争, 寻求自身发展的机遇和地位。吸收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用产业化的思想来更新观念。利用高校的体育场馆和优秀的体育人才进行有偿服务, 既可以有效利用体育场馆, 又可以发挥体育老师和学生的专业所长, 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增加办学投入, 进一步改善教学设施和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

3.2 加大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有偿服务校外宣传力度

高校应该对周边的居民小区和事业单位进行体育消费调查, 分析进行体育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爱好和可能的消费项目, 然后定出合格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消费价格, 定期出版宣传册子向社会提供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经营项目和价格等等, 加大宣传的力度, 以获取最佳的社会效益。

3.3 积极开拓资金来源渠道

高校应该广泛地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 吸引社会人士进行投资。校方可以吸引社会进行无偿赞助, 也可以有偿赞助等等, 只要能够促进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 不损害校方的利益, 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建设更多的体育场馆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和社会。

3.4 要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与体育场馆有偿经营的关系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广大师生的体育教学, 而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因此, 要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与体育场馆有偿经营的关系, 既要保证体育的正常教学和训练对体育场馆设施的需要, 又要充分满足社会对体育锻炼的需求, 努力寻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4 结语

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有偿经营是一种趋势, 它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体育的消费需求, 能够为高校带来经济效益, 并且能够利用高校师生的聪明才智。高校应该继续实施和扩大体育场馆设施的有偿经营, 利用高校体育场馆特有的地利、人和优势, 解决在有偿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且加大校外的宣传力度, 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有偿经营的关系, 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 在大中城市, 体育消费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然而, 由于城市用地紧张, 城市规划用作体育场馆的用地是少之又少, 难以满足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而我国许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除了日常教学以外, 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 利用率极低, 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如何有效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设施, 满足大众的体育消费需求, 将是以后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体育场馆设施,高校,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论高校体育场馆对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世界, 2007 (2) .

[2] 万美荣, 等.论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7 (6) .

上一篇:本刊作者署名和单位的写作要求下一篇:浅谈自然形态结构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