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培训

2022-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结核病防治培训

澜湄国家山洪灾害防治技术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近年来中国在山洪灾害防治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湄公河流域国家因与中国有相似的山洪灾害防治需求,多次表示期望与中国合作。向湄公河国家管理与技术人员提供培训从而输出中国丰富的经验与科技成果,对实现澜湄国家互利共赢与区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和总结中国科技部主办的发展中国家培训班项目“澜湄国家山洪灾害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的策划、执行和反馈,找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未来开展类似的培训工作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澜湄国家;山洪灾害;防治技术;国际培训;交流合作

中图法分类号:G718.6 文献标志码:A

湄公河国家山地占比高[1],降水强度大[2],贫困人口多[3],山洪灾害频繁发生。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是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加快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步伐,明確了山洪灾害防治“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急用先行”的原则,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试点建设[4]、全国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5]、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等防治措施[6-10],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11]、防治减灾效益和山洪灾害防治原创性成果等方面[11-13]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在山洪灾害防治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其经验技术可供湄公河国家参考和借鉴。

鉴于此,立足澜湄流域各国在山洪灾害防治方面的国家需求,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以下简称“长江科学院”)承办了科技部发展中国家培训班项目“澜湄国家山洪灾害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以下简称“项目”)。项目以国际交流与培训的形式,针对湄公河流域国家开展山洪灾害防治技术培训,紧跟“一带一路”倡议新形势需求[14-16],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将我国在山洪灾害防治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与科技成果进行技术输出,分享山洪灾害防治经验,培养中高端管理与技术人才,提升湄公河国家山洪灾害防治水平,对塑造我国大国形象、展示我国科技外援影响力、实现澜湄国家互利共赢与区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3,17]。

1 项目策划

项目承办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以下简称“项目承办单位”)于2018年起草“澜湄国家山洪灾害防治技术培训”项目申请书,该申请书经长江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局审核后,正式上报至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最后由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向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申报。最终该项目于2019年2月正式获批。

1.1 培训课程设置

项目旨在向湄公河流域国家致力于山洪灾害防治的决策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分享我国在山洪灾害防治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与科技成果,培训的内容围绕中国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和山洪灾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开展,具体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

(1)中国山洪灾害基本情况,包括中国山洪灾害成因分析、成灾特点研究、分布规律概况等。

(2)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包括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必要性、山洪灾害发育环境及防治现状、山洪灾害区域分异特征等。

(3)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包括山洪灾害监测网构建、山洪灾害预警模型、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方法、山洪灾害动态预警技术等。

(4)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原理与演示,包括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简介、滑坡泥石流监测方法、主要监测仪器与方法、监测预警系统演示等。

(5)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与效益分析,包括中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践、非工程措施运行效果分析与管理经验探讨、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运行效益分析等。

(6)山洪灾害防灾减灾案例,包括中国现有的山洪灾害防治技术、山洪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理念、中国在山洪灾害防治方面获得的成功经验。

将以上6个方面的培训内容有机地融入13场培训讲座中,同时安排相应的现场考察,使学员对课堂的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具体的讲座和考察内容如表1所示。

1.2 培训师资力量

在师资力量方面,经过项目承办单位的精心筛选,聘请山洪灾害防治行业13位知名专家作为授课老师。授课老师均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国内外山洪防治最新发展情况有着全面的掌握。授课老师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气象中心、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武汉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共计9家单位。为方便授课老师与学员之间的交流,授课期间全程安排英语翻译陪同。

2 项目实施

2.1 培训招生

项目承办单位于2019年4月向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越南和缅甸相关部门发出邀请函,各国相关申请人经由中国科技部发展中国家培训班网站报名。项目主要针对决策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培训,在充分考虑五国的实际情况和申请人背景后,最终录取了20名学员。其中11人来自政府部门,7人来自高校,2人来自相关企业技术部门。

2.2 培训安排

项目于2019年10月27日启动,2019年11月10日结束,为期15天。培训按照地点分为武汉和昆明两段。培训于10月28日在武汉正式开班,项目承办单位邀请的知名专家分别按照设置的课程向各国培训学员系统授课,同时项目主办方根据既定安排组织学员赴实地进行考察。培训的详细安排见表2。

表2 培训日程

日期 培训地点 日程安排

2019年

10月27日 武汉

(丹江口) 学员报道

2019年

10月28日 ①开班仪式

②讲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研究、水库诱发型山地灾害防治

2019年

10月29日 讲座:中国洪水预报预警技术进展与展望、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与防治

2019年

10月30日 武汉

(丹江口) 考察:丹江口山洪灾害预警系统

2019年

10月31日 考察:丹江口水库水利设施

2019年

11月1日 讲座:长江水利工程调度与防洪管理、湖北山洪灾害防御的方法和成效

2019年

11月2日 考察:长江防洪模型、长江文明馆

2019年

11月3日 ①讲座:长江防洪体系与水库调度

②考察:武汉江滩城市防洪工程

2019年

11月4日 ①講座:大河沿岸城市发展

②培训班交流

2019年

11月5日 昆明 考察:滇池防洪工程

2019年

11月6日 ①考察:滇池周边水利设施

②讲座:气候变化下大河源区生态屏障工程

2019年

11月7日 讲座:山洪致灾降水预报技术进展、洪水预报预警技术进展与展望

2019年

11月8日 ①考察: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调研

②讲座: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及典型案例

2019年

11月9日 ①讲座:气候变化下的亚洲区域极端水文和气象灾害

②毕业典礼

③培训班交流

2019年

11月10日 学员返程

11月9日下午,培训班结业典礼在昆明顺利举行。结业典礼结束后,项目承办单位向各国学员征求了对此次培训的意见与建议。学员一致认为,此次培训促进了各国相关知识的共享,增进了相互理解,同时也表示将积极参与相关合作,为推动澜湄国家山洪灾害防治与管理贡献力量。

3 项目反馈

项目承办单位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向所有参与此次培训的学员进行了满意度调查。调查共发出评价与建议表20份,其中越南学员3份、缅甸学员2份、柬埔寨学员3份、老挝学员12份,共收到反馈意见20份,回收率达100%。评价与建议表将各项培训内容分为优秀、良好和中等3个等级,同时鼓励学员就此次培训提出建议。

评价与建议表回收后,对各培训内容的评价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为更直观地反映课程的满意度,对课程内容评价的3个等级分别赋5分、3分和2分。换言之,若全部20名学员认为某一课程内容为优秀,则该课程的评分为满分100分;若全部认为良好,则为80分;若全部认为中等,则为60分。

表3 满意度调查成果

号 培训

类型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总

优秀

(5分) 良好

(4分) 中等

(3分)

1 讲座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研究进展 18 2 98

2 水库诱发型山地灾害防治 17 3 97

3 中国洪水预报预警技术进展与展望 12 7 1 91

4 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与防治 15 4 1 94

5 长江水利工程调度与防洪管理 18 1 1 97

6 湖北山洪灾害防御的方法和成效 16 3 1 95

7 长江防洪体系与水库调度 18 2 98

8 大河沿岸城市发展 17 3 97

9 气候变化下大河源区生态屏障工程 13 5 2 91

10 山洪致灾降水预报技术进展 16 3 1 95

11 洪水预报预警技术进展与展望 11 6 3 88

12 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及典型案例 14 4 2 92

13 气候变化下的亚洲区域极端水文和气象灾害 13 4 3 90

14 考察 丹江口(官山河)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 15 5 95

15 丹江口水库水利设施 16 2 2 94

16 长江防洪模型 15 3 2 93

17 长江文明馆 17 3 97

18 武汉江滩城市防洪工程 15 4 1 94

19 滇池防洪工程 13 4 3 90

20 滇池周边水利设施 12 6 2 90

21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13 5 2 91

根据统计数据可知,培训内容整体平均分为93.7分。其中,95分及以上的培训内容9项(占比42.9%),90~95分的11项(占比52.4%),90分以下的1项(占比4.7%)。整体处于较优秀的水平。

培训内容中“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研究进展”“长江防洪体系与水库调度”“水库诱发型山地灾害防治”“大河沿岸城市发展”“长江文明馆”“丹江口(官山河)山洪灾害预警系统”6项未得到学员的中等评价,其中“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研究进展”和“长江防洪体系与水库调度”2项更是得到最高分98分的评价。

在培訓内容中“洪水预报预警技术进展与展望”得分最低为88分,且有多达9名学员(占比45%)的评价没有达到优秀的水平。在相对应的建议内容中,培训学员提到该培训内容较倾向于理论介绍,涉及的具体案例较少,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度有待提高,相对其他培训内容而言较难于接受和理解,兴趣度和关注度相对较低。除此之外澜湄各国有着不同的背景和需求,在介绍我国洪水防控相关技术的同时,需要增加针对澜湄国家不同的国情和历史发展状况等方面的介绍,并结合澜湄各国的洪水防控需求,将我国先进的防控理念和技术应用于澜湄各个国家中。

4 总结与建议

邀请湄公河国家相关决策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参加“澜湄国家山洪灾害防治技术国际培训班”,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在培训班结束后,承办方组织了参培人员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和提供建议。从培训学员的评价和建议中可以看出,本次培训班在培训课程设置和内容上总体上满足要求,但仍存在有待改进的方面。课程设置上应更多贴近湄公河国家的山洪灾害防治需求,有针对性地介绍我国的先进技术,尽可能提供相关技术在湄公河国家的应用前景等介绍,使培训学员能清晰受益。在培训内容上,应将理论阐述转化为应用实践的介绍,使培训学员更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游珍,杨艳昭,姜鲁光,等. 基于DEM数据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4):393-400.

[2]吴迪,赵勇,裴源生,等.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温度和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9(4):304-312.

[3]李家成,李曾桃子. 澜湄合作机制框架下的湄公河次区域减贫问题研究[J]. 中国-东盟研究,2019(3):74-115.

[4]邱瑞田,黄先龙,张大伟,等.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实践[J]. 中国防汛抗旱,2012,22(1):31-33.

[5]周建强. 加快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思考[J]. 中国防汛抗旱,2013,23(5):56-62.

[6]黄先龙,褚明华,石劲松. 我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工作浅析[J]. 中国水利,2015(9):17-18.

[7]董林垚,刘纪根,张平仓,等.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过程实践问题刍议[J]. 中国水利,2015(13):26-28.

[8]何秉顺,凌永玉,王文科,等. 稳步推进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的思考[J]. 中国防汛抗旱,2014,24(6):12-14.

[9]何秉顺,黄先龙,张双艳. 山洪沟治理工程设计要点探讨[J]. 中国水利,2012(23):13-15.

[10]袁以美,郑明权,周代荣,等. 某重点山洪沟防治措施及经济效益分析[J]. 水利水电技术,2017,48(6):124-127.

[11]郭良,何秉顺.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与成就[J]. 中国防汛抗旱,2019,29(10):16-19.

[12]郭良,丁留谦,孙东亚,等. 中国山洪灾害防御关键技术[J]. 水利学报,2018,49(9):1123-1136.

[13]邢伟. 澜湄合作机制视角下的水资源安全治理[J]. 东南亚研究,2016(6):72-82.

[14]颜欣. “一带一路”背景下澜沧江-湄公河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 学术探索,2017(9):46-51.

[15]李晓,李俊久. “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30-59.

[16]周谷平,阚阅. “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 教育研究,2015,36(10):4-9.

[17]李晨阳.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遇、挑战与对策[J]. 学术探索,2016(1):22-2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mountain torrents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raining of Lancang-Mekong countries

WANG Ke1,2 CHEN Lan1,2 YANG Hefei1,2 WANG Yifeng1,2

DONG Linyao1,2 FAN Zhongjie1,2 WANG Zhigang1,2 HU BO3 MA RIU3

(1. 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Wuhan,Hubei 430010,China;2. Research Center on Mountain Torrent & Geologic Disaster Prevention,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Wuhan,Hubei 430010,China;3. Lancang-Mekong Water Resources Cooperation Center,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Beijing,100038,China)

Key words:Lancang-Mekong countries;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s;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international training;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作者:王可 陈兰 杨贺菲 王一峰 董林垚 范仲杰 王志刚 胡波 马瑞

第2篇:情景模拟演练在 VTE 防治知识培训中的效果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情景模擬演练在 VTE 防治知识培训中的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科工作的临床护士100名,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常规带教操作示范法)与实验组B组(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各50名,对两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预见性思维能力、处理时效性提升情况、自我评价、带教老师的综合评价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B组护士的相关理论、单项操作、综合操作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预见性思维能力、处理时效性提升率88.0%(44/50)、92.0%(46/50)均显著高于B组62.0%(31/50)、76.0%(38/50)(P<0.05),学习兴趣、操作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率92.0%(46/50)、100.0%(50/50)、90.0%(45/50)、82.0%(41/50)、100.0%(50/50)均显著高于A组76.0%(38/50)、80.0%(40/50)、72.0%(36/50)、64.0%(32/50)、78.0%(39/50)(P<0.05),带教老师对护士的相关理论、对患者评估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处理能力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 结论 情景模拟演练在 VTE 防治知识培训中的效果较常规带教操作示范法好。

[关键词] 常规带教操作示范;情境模拟演练;VTE;防治知识培训

[

[

[Key words] Conventional teaching operation demonstration;Scenario simulation exercise;VTE;Training of prevention knowledge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世界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美国每年有63~70 万例静脉血栓发生,每年约15万例患者死于该病[1]。以往我国 VTE 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随着调查更全面、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影响,我国VTE病例上报人数不断增多,引起医院及社会关注[2]。国内外的实践证明[3],VTE是可预防的,抗凝治疗是VTE最基本的治疗。但目前我国许多医院护士对VTE认知不够,缺乏VTE预防意识和护理知识,很少临床护士使用 Caprini、Autar等量表评估患者VTE风险。医护人员对防治 VTE 知识缺乏,导致VTE漏误诊率几乎达八成,首诊漏诊或误诊后,多次复诊仍误诊,且不规范治疗现象依然存在:抗凝不足,溶栓过滥,未能积极开展预防,是猝死的重要原因,是越来越成为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4]。国内专家建议[5],由于 VTE 的发病与多种危险因子相关,对其进行预防性的控制,无疑能使患者预后改观。然而 VTE 预防不仅要教育患者,在中华医学会血栓栓塞症性疾病防治委员会出台的《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指出护士在VTE防治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6]。目前 VTE 防治知识通过传统的培训方式为理论的讲解和单一的操作示范考核,护士被动学习不利于其主动性,不利于其主动思考,不利于培养其综合能力,使护士对VTE预防的知识没有透彻的理解,所以如何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护理人员 VTE 防治知识是关键性的问题[7]。本研究比较了常规带教操作示范法与情景模拟演练在VTE防治知识培训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科工作的临床护士100人,纳入标准:所有护士均能够对研究进行积极配合;排除标准:无法有效配合研究等护士。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常规带教操作示范法)与实验组B组(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两组各50名。A组护士中男1名,女49名,年龄22~45岁,平均(33.6±5.4)岁;从事护理工作时间6个月~16年,平均(8.2±1.3)年。在学历方面,本科40名,大专10名。B组护士中男2名,女48名,年龄23~45岁,平均(34.6±5.2)岁;从事护理工作时间7个月~16年,平均(8.8±1.5)年。在学历方面,本科41名,大专9名。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A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操作示范方式学习 VTE 防治知识。

B组: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所有护士需要在传统单一教学法培训的基础上,并根据临床实际进行编写模拟病例。具体方法:(1)理论授课: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论授课。(2)情景设计:对在临床上的案例创设相应的一些情景,将50名护士分10组,要求护士对相关内容进行复习,强化理解。(3)现场模拟:可将现场选择在培训中心或者病房,根据主题对问题情景进行相应的设计,尽量为护士提供真实的情景体验。(4)情景模拟演练结束考核老师做出评价及总结,培养综合能力学习 VTE 防治。

1.3 观察指标

依据《内科护理操作技术标准评分》对两组护士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相关理论、单项操作、综合操作,分别为10分、30分、60分,总分100分[8]。同时,对两组护士的预见性思维能力、处理时效性提升情况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护士的自我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兴趣、操作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情况等[9]。此外,带教老师对两组护士进行综合评价,内容包括相关理论、对患者评估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处理能力,分别为20分、20分、5分、5分、50分,总分100分[1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1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統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的内科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2.2 两组护士的预见性思维能力、处理时效性提升情况比较

2.4 两组护士的自我评价比较

B组护士的学习兴趣、操作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率92.0%(46/50)、100.0%(50/50)、90.0%(45/50)、82.0%(41/50)、100.0%(50/50)均显著高于A组76.0%(38/50)、80.0%(40/50)、72.0%(36/50)、64.0%(32/50)、78.0%(39/50)(P<0.05),见表4。

2.5 带教老师对两组护士的综合评价比较

B组带教老师对护士的相关理论、对患者评估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处理能力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见表5。

3讨论

VTE是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误诊、漏诊率较高,欧美国家及国内一流大医院已经广泛重视VTE并形成专家共识[11]。VTE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规范防治,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同时高危人群的识别与相应预防策略的实施也非常重要,因此VTE作为一种最可能被预防的临床疾患,建立和完善患者的综合防治护理管理体系至关重要[12]。近些年来,VTE的预防受到了国际社会各界学者的高度重视,在我国术后VTE的预防被我国卫计委列为骨科大手术质量控制指标之一,国内外VTE危险因素相关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目前国内外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研究多聚焦于某些特定科室、某种疾病、某一特定病情下的危险因素研究,而未充分考虑临床护士对VTE认知、预防意识和护理知识等因素相关研究鲜见。所以更宜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13]。情景模拟是将将情景展现和理论知识融为一体,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被训练者通过角色体验,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或考察某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个人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具有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14]。目前国内外情景模拟演练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国内外医学方面情景模拟演练研究多聚焦于急救培训、新护士培训、急诊护士培训等研究,均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情景模拟在VTE预防知识培训中仍空白[15]。

首先,情境模拟是通过将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设置出来,使被训练者在将一系列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严格依据一定的要求,从而对某方面的工作能力进行锻炼。医院内情境模拟指将情景创设出来,在此过程中应用角色扮演、实物演示等手段,操作各种技术及处理事情是在特设的情景中进行,具有仿真特征,仿真训练过程中严格依据实际情况,再现真实工作场景,学习者通过角色扮演极易在类似的情景中迁移所学到的技巧及经验,从而促进护士业务水平及实践操作水平的有效提升[16]。其次,情景模拟训练能够对护士进行个体化培训,促进护士实践能力的提升。情景模拟训练能够对护士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检测,为管理层查漏补缺提供有效依据,从而个体化培训护士,也能够促进参训护士紧迫感的产生,对自身的不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其进行刺激,使其努力学习,不断进步[17]。最后,情境模拟训练能够促进护士沟通能力的提升,从而对护患关系进行有效改善。在情境模拟训练中,护士在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患者角度出发,对患者进行体谅并真正理解,对护理的内涵进行领悟,清晰认识到一方面应该护理疾病,另一方面还应该护理患者,陈述事实及一般的交流并不是护患沟通的全部,更高层次的情感交流及体验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8]。由于培训过程中需要护士在各种角色中参与扮演,有对话与表演存在于所有情境故事中,同时,培训过程中给予护士的语言与肢体交流以充分重视,使护士一方面进行各项操作,另一方面将主动和患者沟通的习惯培养起来,从而对护患之间的紧张气氛进行改善,提升患者满意度[19-21]。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22-25],在护士VTE防治知识培训中应用情境模拟演练一方面能够对护士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进行强化,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护士综合能力的提升。情境模拟演练能够从实际上有针对性地指导护士,将其存在的问题寻找出来,然后给予其个体化的指导,考核后点评指导,作为一种培训模式和现代化护理人员培养理念相符。本研究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提高护士对VTE防治的认知从而提高护士对住院患者进行正确评估,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的血栓预防策略,将住院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最小化。结果表明,B组护士的相关理论、单项操作、综合操作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预见性思维能力、处理时效性提升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学习兴趣、操作能力、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升率均显著高于A组(P<0.05),带教老师对护士的相关理论、对患者的评估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处理能力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情景模拟演练在 VTE 防治知识培训中的效果较常规带教操作示范法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喻晓芬,张琼,孙启虹,等.跨团队情景模拟演练在手术室火灾应急预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255-258.

[2] 赵丽,彭明琦.情景模拟演练及翻转课堂提高急诊护士抢救能力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7,17(5):98-100.

[3] 胡静.情景模拟演练在培养急诊低年资护士抢救应急能力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6):2489-2491.

[4] 苏秀芹.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对急诊护士抢救能力的作用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2):70-72.

[5] 惠莉,关雪,周立坤,等.成批伤情景模拟演练在ICU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10):1112-1114.

[6] 曹月.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4):160,162.

[7] 彭鮮红,徐云.情景模拟演练在护生岗前急救培训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4):3212-3213.

[8] 李洁.情景模拟演练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14(2):101-102.

[9] 房洪军,张渺,王平,等.基于管理思维的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体系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4):37-39.

[10] 陈彩凤,朱雪梅,陆茹茵,等.情景模拟实践演练对基层医院护士长心肺复苏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3):195-196,封3.

[11] 张学.新型手术室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模式的构建[J].全科护理,2017,15(34):4309-4311.

[12] 王春晓,宋幸娟,陈蓉,等.情景模拟演练在眼科专科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临床研究,2017,25(5):146,156.

[13] 张向芬,张新,朱群,等.情景模拟演练在应对灾害及突发事件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3):14278-14279.

[14] 程艳,周艳.产后出血急救情景模拟演练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6):848-851.

[15] 李美丽.以患儿服务需求为导向的情景模拟演练培训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1):179-180.

[16] 何国君.患者角色体验在自制手术体位垫情景模拟演练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2):181,186.

[17] 王秀精,陈丽娜.心内科夜间急救情景模拟演练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14-17.

[18] 张敏,黄荷,周保利,等.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管理体系构建及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7,33(4):291-292.

[19] 邵芳,李蘇静,徐焕畅,等.情景模拟在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分析[J].贵州医药,2017,41(11):1219-1220.

[20] 熊晓娟,仇春波.目标管理法在产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4):116-119.

[21] 余艳芸,张金菊,王红霞,等.自我导向学习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87-89,92.

[22] 李娟.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和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2):134-136,140.

[23] Marini BL,Funk K,Kraft MD,et al.The effects of an informational video on patient knowledge,satisfaction and compliance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rophylaxis:A pilot study[J].Patient Educ Couns. 2014,96(2):264-267.

[24] Haxaire C,Tromeur C,Couturaud F,et al. A qualitative study to appraise patients and family members perceptions,knowledge,and attitudes towards venous thromboembolism risk[J]. PLoS One,2015,10(11):e0142070.

[25] Piechowski KL,Elder S,Efird LE,et al. Prescriber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regarding non-administration of prescribed pharmacologic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rophylaxis[J]. J Thromb Thrombolysis,2016,42(4):463-470.

(收稿日期:2018-09-27)

作者:胡梅豪

第3篇:邯郸市举办生态养殖技术与水产疫病防治培训班

为更好地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普及疫病防治技术,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7月29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淡水养殖产业创新团队邯郸市大宗淡水鱼和冷水鱼养殖综合试验推广站在永年县广府城广府会馆(广府城东太极文化广场内)举办了生态养殖技术与水产疫病防治培训班,邯郸市的重点县主管水产的局长、永年县及周边县养殖专业户、试验示范基地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培训班邀请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室主任、博士、教授级高工介子林详细讲解了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池塘养殖水环境构成要素、养殖种类及混养原理、池塘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等内容,并同参会人员交流互动,对现场提出多个技术难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河北省省淡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相关岗位专家应邀出席。此次培训内容丰富、技术实用、效果显著,使受训学员学习到相关养殖新知识,切实提高水产养殖的水平,有助于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实施和淡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4篇:结核病防治与培训

近日,全国全国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骨干培训班和结核病防治健康促进年会在北京召开,国家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控中心副主任陈明亭首先主任委员成诗明就我国结核病研究状况进行了介绍,成主任指出,我国结核病控制面临卡介苗缺乏有效保护性,痰涂片抗酸染色方法敏感度不尽人意,以及抗结核药品种类多,治疗时间长,不良反应严重,依从性差,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科技基础问题不清楚,成为结核病疫苗、诊断试剂和新药品研发的瓶颈。近些年,国家对结核病基础研究非常重视,设立“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结核病研究科技专项,主要目的是加速结核病基础研究,深入认识病因、发病和致病机制,寻找快速、敏感和特异性高的结核病诊断方法、研发保护性强的新型疫苗、开发高效的新的抗结核药物;研究和掌握不同地区结核病的流行规律和发病特点;同时加快成

了解不同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加强沟通,联手合作,为结核病控制做出贡献。

会议上半场由许卫国和张天华委员主持,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周林、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结核病研究中心主任徐飚、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研究室主任肖和平、中国防痨杂志编辑部主任薛爱华、北京胸部肿瘤研究所主任医师初乃惠、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分子遗传系终身教授刘军分别就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治疗研究进展、结核病潜伏感染研究进展、环丝氨酸研发与使用、科学论文撰写、新一代抗结核药物TMC207临床试验介绍、Tb-Sa蛋白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等进行了专题介绍。

会议下半场由杨应周和白丽琼主持,国家结控中心监测部副主任陈伟、黄飞就结核病传播影响因素、结核病疫情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进行了介绍。湖南省结防所所长张贻瑞,国家结控中心刘二勇就肺结核门诊辅助诊疗按病例付费对病人发现与治疗的影响和按病例付费试点项目地区结防机构门诊肺结核患者回顾性调查研究进行了介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心春介绍了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菌感染情况调查,广东结核病防治中心尹建军、陈亮介绍了广东省近十年结核病耐药谱的发展变化浅析和深圳市宝安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相关信息分析,上海疾控中心陈静介绍了上海市高校结核病病例发现模式研究,安徽省结核病防治所姚嵩主任医师介绍了HIV/AIDS患者结核病感染预防性治疗效果评价研究的初步结果。

本次科研专题交流活动充分交流了学界在结核病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拓展了思路,同时加强了沟通,为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第5篇: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

培训时间:3月16日

培训地点:城郊医院五楼

参加人员:防保人员以及全体乡村医生

培训内容:

一、 我国结核病流行特征是什么

二、 我国结核病疫情现状如何

三、 结核病的流行历史的三个时期指什么

四、 结核名称的由来

五、 结核病人治疗期间应注意什么

通过这次结核病的知识的培训,使广大乡医进一步了解结核病的相关基本知识,了解了结核病人和疑似结核病人的区别。

第6篇: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为了提高我镇医务工作人员的传染病专业知识,以及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防治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响应上级的要求,我院于2013年1月17日对全院职工及村卫生员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

现将培训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精心准备.在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担负的任务、培训的内容与重点各不相同的时间情况,在培训前精心准备了培训资料.

二、明确目的的突出重点.为了使我镇的传染病防治上一个台阶,培训是保障.结核病防治知识,在培训结束后还采取了测试对所学进行了巩固.

三、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此次培训内容我们以结核病防治知识采取理论学习确保了培训实效.

四、此次培训的开展,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有利于发展卫生服务工作,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对结核病防治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训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参训人员基本掌握结核病知识同时得到了提升.

龙场镇卫生院 2013年1月17日

第7篇: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多选题(每题10分、共5题)

1.结核病分类()

A、原发性肺结核B、血行播散性肺结核C、继发性肺结核

D、结核性胸膜炎E、肺外结核

2.肺结核病人的症状()

A、倦怠、乏力B、低热 C、多关节肿痛D、夜间盗汗、食欲减退

3.以下那些是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方法()

A、核酸探针、PCR及DNA印迹杂交等测定结核菌DNA

B、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C、脑脊液培养D、PPD实验E、OT实验

4.以下哪些是初治肺结核()

A、尚未开始抗结核治疗的患者B、慢性排菌者C、正进行标准化治疗方案用药而未满疗程的患者D、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E、不规则化疗已满3个月的患者

5.以下哪些是复治肺结核()

A、初治失败的患者B、规则用药满疗程后痰菌又复阳的患者

C、慢性排菌患者D、不规则化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E、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的患者

第8篇: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是()。

A、3月24日B、4月25日C、5月31日D、10月8日

2、()均为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对象,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是重点管理对象。

A、非活动性肺结核B、活动性肺结核C、痰涂阴者D、未痰检者

3、涂阳患者和含有粟粒、空洞的新涂阳患者应采用()的治疗管理方式。

A、全程督导化疗B、强化督导化疗C、全程管理D、自服药

二、多项选择题:

1、肺结核病患者治疗管理步骤包括()

A、化疗前的宣传教育B、发放联系卡 C、签订治疗协议 D、落实督导治疗

2、痰标本分为哪3类()

A、即时痰B、晨痰C、夜间痰D、午间痰

3、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方式有()

A、全程督导管理方式B、强化督导化疗C、全程管理D、自服药

4、对肺结核患者家庭访视的内容包括:()

A、健康教育B、核实服药情况C、核查剩余药品量D、抽查尿液 E、督促患者按期门诊取药和复查

5、参与肺结核患者督导治疗管理人员包括()

A、医护人员B、家庭成员C、志愿者D、患者

6、现场督导包括以下哪些()

A、介绍督导的目的和方法B、听取工作汇报C、收集资料和信息

D、与被督导人员的沟通交流

7、结核病患者应以()饮食为宜

A、高纤维素B、高维生素C、高蛋白D、高热量 单位姓名得分

第9篇:结核病防治培训工作总结

通过我们这次对结核病的防治工作的培训,在县疾控中心的指导下,现将结核病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 抓好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染:是主要的传染途径。在一定条件下,结核杆菌可在肺内引起感染。

2.消化道传染:主要是饮用未消毒的东西,从而产生咽部或肠道原发病灶。

3.其他传染:经皮肤传染极少见,多种传播途径。

二、掌握好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1.临床表现:儿童患者主要表现为低热和结核中毒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多为病情已经严重的表现。

2.X线检查: X线检查能指出结核病的范围性质类型和病灶活动或进展情况。

3.结核杆菌素试验(结素试验)受结核杆菌感染后4~8周,身体对于结核蛋白产生过敏状态此时如作结核杆菌素试验(结核杆菌素包括旧结核杆菌素OT和提纯蛋白物质PPD)。

三、了解结核病的并发症。

1.咯血:咯血是肺结核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90%。大咯血、肺不张、结核支气管、播散失血性休克等甚至窒息等严重合并症。

2.自发性气胸:肺结核病人自发性气胸发生率约为1.4%。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继发肺部感染。

四、结核病的治疗。

1.全身疗法:在全身疗法的基础上,使特效的抗结核药物更好地发挥抗菌作用。

2.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

3.激素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减轻中毒症状。

4.外科疗法:外科疗法主要用于肺段肺叶切除或一侧肺切除,有时作胸腔内淋巴结摘除术和胸膜剥脱术。

五、结核病的预防工作。

1.加强初级保健:要依靠城乡基层医疗网的力量,充分发挥各级医生包括农村医生的作用。

2.发现病例及早防治:早期发现是患儿早期治疗的先决条件。定期作体格检查以早期发现疾病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小儿,其感染率发病率与患病率都较一般小儿显著。

3.进行宣教,重视隔离 进行广泛卫生宣教工作,使群众对结核病有正确的认识作好结核病人家庭的消毒隔离工作。

4.卡介苗(BCG)接种。

上一篇:背景调查操作方法下一篇:专业技术标准化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