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探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创设了一种信息时代中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 网络也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 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 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基于网络的教学优势

1.1 资源共享

网络教学的实质是通过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传输和共享实现教学。网络教学不仅具有各种媒体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网上信息传递和信息资源共享, 形成了一种最理想的网络教学环境。

1.2 多向互动性

网络教学具有三种交互性, 即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学生与老师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

1.3 不限时空性

网络教学的不限时空性给教学活动带来了虚拟性。网络教育可分为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校内模式是指在校园网上开发的各种教育应用;校外模式则是指网上远程教育。把校内模式与校外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便成为一个无缝链接的新型教育系统。

1.4 合作探究

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情况下, 学生通过网络不仅能够进行交流探讨, 还可以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支持协同创作。现在, 许多网络教育平台都具有群件系统功能, 能够支持一个学习群体方便地进行通信交流, 实现工作空间、应用软件的共享和协同创作。

2 基于网络的教学原则

2.1 形式与内容相匹配

网络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利用多种表现形式传递内容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但在教学形式上, 电教媒体的介入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传统表现形式和现代表现形式应互相补充, 选用什么形式表现教学内容, 一要考虑教学需要, 二要考虑媒体特性, 三要考虑实际条件是否允许。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教学形式, 而忽略了教学内容。

2.2 信息量适度

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网络教学借助先进的现代媒体, 使单位时间内能传递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如果稍不注意, 就容易发生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 从而制约网络教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2.3 及时反馈

网络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包括两种:一种是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的关于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价信息, 这种信息对教学主要起调控作用;另一种是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的关于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信息, 这种信息对学生主要起强化和激励的作用。网络教学应根据及时反馈的信息, 做到让学生当堂理解、消化和吸收, 在课堂上做好形成性练习, 并及时给予评价反馈。课后练习也应及时反馈, 不要拖得太久。

3 发挥网络优势, 优化教学过程

3.1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电子备课

(1) 依据教材查找资料、收集素材

网络资源信息量大、素材多、传递速度快, 资料的查阅、采取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给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备课条件。教师根据教材要求, 在网络上查找所需要的资料素材, 方便快捷、便于增删修改, 利用率高, 它解放了教师的劳动力, 使广大教师体验到网络的优势, 方便、快捷、高质量, 调动教师备课的积极性, 提高备课质量。

(2) 利用多媒体软件设计电子教案

电子教案可以做到图文、声像并茂, 美观整洁, 再利用多媒体软件, 制作课堂辅助课件, 或应用课件库中的课件, 进行整合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表现方式于一体, 刺激学生各种感官, 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学生思维。

3.2 利用网络资源, 优化课堂教学

(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进行网络教学

现代信息网络的应用, 大大促进教师的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知识的形成过程, 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设计能力培养过程, 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主旨,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创造任务驱动的网络自主学习新模式, 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明确概念, 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 锻炼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习惯和精神。下面以《计算机安全问题》一节的教学过程为例。

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系统将设计好的网页框架文件发送到学生机, 主要文本为:计算机病毒概念、病毒特点、病毒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有哪些、如何看待计算机犯罪。

针对这些问题, 教师通过网上消息布置任务:

任务一:阅读课本, 将问题的答案输入到相应的编辑区;

任务二:上网查找有关病毒发作实例和相关新闻报道, 下载整理, 链接到自己建立的超文本“实例报道”上;

任务三:上网查找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资料, 下载, 链接到文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有哪些”上。

其中任务二和任务三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先分工查找, 然后协作整合到一个文件中。教师通过监控系统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并随时给予遥控指导, 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利用作业提交功能将完善后的网页交到教师机, 教师以网络广播方式展示, 与学生共同进行浏览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充分发挥了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老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作业与考评方式均发生深刻变化,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学生通过网上资料深刻地认识到病毒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 思想上提高了警惕, 了解到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 增强了法律意识, 努力做合格网络公民, 提高了教育效果。

(2) 利用课件辅助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 自制、整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并发挥网络的优势鼓励学生探究性学习。这样, 教师利用网络, 为学生创设一个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进行自主学习的环境,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

各科教师都能充分利用网络拓展课堂容量, 增加很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动画、影像、图片等素材, 创作模拟仿真的教学课件, 让学生多个感官并用, 增加了教学效果。像地理教师课堂上演示带有长江、黄河、长城等影像、图片的课件, 使学生身临其境, 感受祖国秀美的大好河山, 提出治理黄河、长江水灾、旱灾、污染的方案;英语教师用优美的外国名曲、生动的卡通动画、美国式的场景环境等, 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语言学习氛围;在语文、历史的教学中, 教师利用整合的课件, 图文并茂、声情并重地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播和教育, 感染力强, 大大激发学生真情实感;生物课中动物生活习性、植物营养成份传输的课件;化学实验和微观结构的模拟课件;数学立体几何模型的旋转、剪切、角度变化等直观形象的课件, 都增强了教学效果。有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进度, 自主学习, 利用课件中的仿真实验,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

总之, 教师运用新模式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 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既巩固学科知识, 又提高思维能力, 还学会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在网上对各学科信息的搜索和处理, 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工具。

上一篇:诵读古诗文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养下一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