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特和她的钟

2023-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马尔特和她的钟

日记和她的安妮安妮和她的日记

~-6-7 字数:777

一、逃亡为什么要逃亡?是因为战争吗?那么又为什么要有战争呢?面对这样的疑惑,上帝也不会动容,因为,上帝就是上帝。

二、生活很少能见到阳光呢,因为阳光和实现并存。躲在秘密的阁楼里,就是为了让自己蒸发,起码在那些陌生人眼里。很少能吃到一点奶油呢,即使哪天帮助我们的秘书们带来了,还必须和自私的家伙门“公平”地分。很少能看一本新书呢,不过有旧书看已经不错了。至少我们不会马上像收音机里的士兵一样马上变成炮灰。即使只能用草莓糖糖纸当卫生纸,即使常常有人叩到密室的门让所有人吓一身汗,但我的心里还有思想,还有爱,至少我还有我的日记。在密室度过了两三年的艰苦生活,她终于在16岁那年离开了,因为,纳粹终于叩开了密室的门。

三、思想与生命我们这些学识浅薄的人就不去谈什么研究别人的思想水平了,或许她想的我们曾经想过,有可能忘了,有可能省了一份记录它的时间而去玩电脑吧。只有在那种实在没什么乐趣可选择时,Diary就成了灵魂的写照吧。但是,为什么连生存也不允许呢?谁规定了在那个时期犹太人就是老鼠,纳粹就是猫呢?猫为什么要吃老鼠而不去吃草呢?草过来骂我。猫为什么要吃东西呢?不吃不行吗?猫过来打我。谁规定了就是那个人拿到大奖呢?谁规定了就那个人得不治之症呢?谁规定了那个人长得丑呢。。。。。。有人,好像还是个德高望重的人,叫我们不要乞求生命的绝对公平。于是这个世界才富有乐趣。于是她就死了。是这样吗?为什么呢?

四、死亡那天你被带走了,被带到上帝那里,带离你的日记。不过应该是快乐的吧,因为终于可以见到外婆了。那场战争结束了,有人释怀了,但更多的人没有。因为其他的战争还将永远继续。我只是想问,你在那上面还写继续日记吗?如果有的话,如果你同意的话,100年后我还是会去看的!

第2篇:我和她的爱情故事

赵才军

贵州省威宁县小海镇朱嘎村水塘组

(一) 难忘

我叫“劳改犯”,别人都叫我“小劳”,这是一个不雅的名字,但我总是梦到相同的场景,每一次我都站在爱的十字路口,每一次我都会傻傻的不顾一切的向前奔跑,每一次我都是在那样的奔跑中疲惫的醒来。我已经身心疲倦了,而我却始终无法摆脱梦魇。

我的爱情之路淹没在浓雾中,如一个迷路的小孩站在十字路口不知所措,迷茫与无助席卷这孤独的心,我一路上哭得撕心裂肺,而漫长的路依旧寂静,哪怕一点点的回声都未能激起。我带着恐惧不安,不顾一切的挂着泪花向前奔跑,希望爱的尽头鲜花盛开,可令人绝望的是,爱依旧在那里,不远不近。

我未曾想到那一场青涩的爱恋会影响我如此之深,也未曾想到她会从我的生活中突然消失,宛若她来时的那般突然。 她叫周礼艳,我总是习惯于叫她“老艳”,包括我的亲人和朋友。老艳的出现把我的生活打乱了,突然没有了节奏,从相遇相识到相知可以说是心心相惜,与老艳从相遇到她消失,这已经是4年的时间,现如今我每每想起与她相处的日子,心里总是很温暖,可她的不辞而别,心里有着难言的苦与痛,我对她真的真的用心。

高中时,青涩的我把她当成了信仰与依靠。可最终我带着支离破碎的心,与她的生活相隔千里。尽管她的悄然离去深深割伤了我的心,可我却不后悔与她相遇,甚至做出了去水城找她的冲动,脑海中,那里的每条街道都是那么的陌生又熟悉。

(二)开始

我的高三生活才刚半年,我就感到疲惫不堪,半年里我独自面对高考以及人际上的压力,这期间让我明白,世界不是我想象的样子,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整个人都变得混乱,我需要对自己进行调整,让我的世界变成我以为的样子。

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肆意的穿梭,希望可以找到我想要的美好,也就是在那时我接触的网络,觉得特别的神奇,经不起诱惑的我也开始尝试,这次的尝试让我找到了我要的美好,老艳也就出现了。

我记得当时申请QQ后加的第一个好友就是老艳,只是没想到的是我们会有一场情缘。第一次和她聊天就聊了半个多小时,当时和她到底聊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可以记得的是,她也是一名高三学生,是个健谈的人,和她聊天我很充实,也很满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聊天的次数逐渐多了起来,有时甚至聊的忘记了时间,她善解人意,我心里想的什么她似乎都知道,她说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见面

我与她谈论学习上的不顺心,人际上的烦恼,生活上的孤单,她都会一一为我排解。后来通过网络视频这个媒介,我终于与她见面了,她和我想象中的样子很像,那一次与她见面时的激动与紧张,我到现在都还记得。

后来,我亲自跑到毕节市里去找她,与她见面后我的心里总是患得患失,没见面时很想见她,也希望她能够见到我,彼此见面了我又这样的患得患失。她从始至终都是一脸阳光的笑容,她的话让我觉得我就是她心里想的样子,之前的不自信瞬间就被她驱逐的干干净净。这一次的见面,让我异常的欢喜,一颗幼小的心也变得不安分起来,一次次的幻想着能够与她一起手牵手的走在大街上,走在林荫下。

这次的见面不是隔着虚无的网络。我幻想过很多与老艳在一起的画面,美丽而浪漫,也许她永远都不会知道我对这一次的见面有多么渴望,渴望到只要想到她心跳都会加速,脸都会变得绯红,想象着与她见面时我该说什么?做什么?想象着她会牵着我的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留下我与她成双的身影。

她终于来了,穿得漂漂亮亮,就像过新年一样,欢快的来到了车站,那一刻的激动与兴奋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我真的好想大声的喊她,然后冲过去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可是我的羞涩让我没有付诸行动。

她脸庞绽放出温暖的笑容,如三月的暖阳,洁白的衬衫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有些刺眼,她一直看着我,我害羞得都不知道往哪里看,只能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双手也不知道该放在那里。

这次见面,我占有她所有的温柔,已经完全习惯她的存在,可是我们终究逃离不了分别。离开的那天,我在车上泪如雨下,那份不舍是那么的强烈,强烈到我都不想离去,但终究还是走了。

(四)相思 原来的想念变成了相思,我没日没夜的期待着她的电话与来信,有时会等半个多月才能接到她的来电,这时彼此倾诉相思。

隔一段时间会收到她的来信,信里会有她为我写的情诗,每一句每一字都饱含深情,读她的诗我会哭也会笑。平淡的生活里多了期盼,也变得多彩起来,只是日日的思念变得煎熬,不时的想着某一天她会突然的出现在我的眼前,给我一个温暖的拥抱。

她和我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可是给我的温暖和关爱很多很多,难眠的夜里我会一遍一遍的写着他的名字,写着对他的想念。

我和老艳的足迹踏遍了凯里的每一寸土地,我们在河边相互拥抱,互相追逐、嬉笑,静静的河边上都是我和老艳的笑声和身影。

也许从前我会觉得在无边无际的湛蓝色的大海上看海天相接,会是多么美好和浪漫的事情,可是通过与老艳交谈后我不敢想象,要是我在那样与世隔绝的环境下会不会发疯。与老艳在一起四年了,这期间,虽然我们偶尔小吵小闹,但彼此完全容忍了对方的小脾气。

(五)离别 2013年年底,老艳要回老家工作,我送她到车站,我珍惜与她相处的分分秒秒,我想恋爱中的人大多都是这样的吧!

我和老艳也谈过未来,那时候我尽情的畅想着说给她听,我们会组织一个自己的家庭,会在海边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房子不用太大,只要够温馨就好,闲暇时可以看海天相接,可以听海风徐徐,而她总是微眯着眼睛微微的笑,静静的看着我。

渐渐走远的老艳混迹在人群里,再也寻不出她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止不住的往下流,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居然坐在椅子上睡着了,等醒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后来我去水城见到她的那一刻,眼泪瞬间就模糊了我的眼睛,我跑过去抱着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抱着她一个劲的哭。但最终她还是从我的生活中完全的消失了,消失的不起一点波澜,消失的让我措手不及,连让我哭诉的机会都没给,就这样消失了。

我着急了,恐惧瞬间就漫上了我的心头,我头脑瞬间变得空白,失去了所有思考能力,呆呆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有眼泪一个劲的流,不停的流。

我还是会经常打她的电话,只是一直是关机的,我也会打她家里的电话,问她的父母老艳的情况,我求他们告诉我她在哪里,告诉我她的电话号码,可是她的父母像是铁了心一般就是不肯告诉我。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日子到现在为止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那段时间我只要一空闲下来就会想到老艳,只要一想起她我就会哭。后来我生了一场大病,几个月才好,病彻底好了后,再想起她我已经流不出泪来了,我也不得不承认她从我生命中消失的事实。

这场恋爱,我们谈了四年,就这样没有任何预兆的结束了。她消失后我一直在教育培训机构上班,希望她哪天能够像她来时的那般,突然的出现在我的眼前,出现在我的生命中,闲暇的时候我也会想象与她重逢的场景。

最难熬的是她走的头一年,经常会整夜整夜的将自己浸泡在泪水里,一年的时间里我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是伴着泪水入眠的,难过到指甲陷入手臂都察觉不到。

路的尽头淹没于浓雾之中,而我如一个迷路的孩子般站在路口不知所措,孤独、无助和迷茫席卷身心,我在那哭得声嘶力竭,而寂静漫长的小路依旧寂静,连一点点的回声都没能激起。满心恐惧的我只能不顾一切的带着哭腔向前奔跑,希望爱的尽头就在前方,尽头之后是豁然开朗,可令人绝望的是无论我如何的奔跑,爱依旧在那,不远也不近。 这是她走后的两年里我一直在做的梦,明明就在眼前的路,可是我怎么也走不出,每一次梦醒我的眼眶里都是未留尽的泪,这两年里我像一只受伤的刺猬一般抗拒与任何女生的靠近。

虽然她给了我伤害,让我一个人煎熬了几年,可是我不恨她,也从不后悔,因为在我的青春里留有最美的回忆。

第3篇:隔壁阿姨和她的女儿

搬到这个小区已有三年了,隔壁住的也是碧湖人。老乡对老乡,自然是没来由的亲切。叔叔在城郊一所信用社上班,阿姨是工厂的退休工人,有一女儿。刚搬过来那会,她女儿还在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上大四。女儿上学期间,家里就只剩下他们两口子。平日里没事,两家也会串串门。但因着年龄跨度大,再加上我和丈夫两人都宅女宅男式的人物,所以也是很少,只通过平日的只言片语了解了她们的生活。

(一)

她女儿大四毕业那样,想留杭州工作。她女儿也算争气,通过层层筛选,留在了杭州一所小学任教。一日晚上,门铃“叮咚、叮咚”响了。我家门铃响起来不是隔壁的阿姨就是楼下的姑妈,很少有其他人造访。我从猫眼往外一看,是阿姨,赶忙开门。“晚饭吃了?”“吃了。”“自己烧的?”“是的。”“你就是懂事、能干,那像我们家小恒呀,吃饭都要我把碗筷摆好。”“阿姨进来说。”趁着她讲话那会我赶忙插了句。“我家小恒考上了,拿到杭州的绿卡了!”“真的?恭喜你啦阿姨,这下你可以安心了,高枕无忧了,可以享清福了。”“她高兴了,我的苦日子可开始了,我都好几天没睡着觉了!”从阿姨的表情中我还真看不出她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怎么会?”“像她那种什么事情都不会干的,肯定要叫我跟去的。”“你不去就行了嘛!她都这么大了,完全可以独立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学着去做了。你就别抄那份闲心了。”“别人行,她肯定不行的。她从小……。”阿姨开始“如数家珍”了:从小到大从没做过家务,吃饭都要饭盛好,到现在还要大人陪着买内衣,大学衣服拿回家洗等等。阿姨还说女儿开学要她去杭州,可

隔壁阿姨和她的女儿

她老公又不肯等等。那晚阿姨讲了很晚,情绪很激动。阿姨回家的时候,我目送着阿姨的背影消失在关上门的刹那,心里忽然一阵紧。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开学了,忙着上班,带孩子,日子过得很充实。一日忽然想起阿姨很长一段时间没来我家了,也不知现在怎样了。隔了几日,在楼梯口碰到叔叔,问:“最近阿姨怎么都不来玩呀!”“她呀,女儿一上班她也开始上班了!”话里尽是不满。

隔了两个月碰到阿姨“杭州回来了?”“回来休息一礼拜再去。跟你说,杭州真不好住,买菜不方便,出门不方便……我这次回来,女儿都不让!回来时再三嘱咐我要再去。”我已体会不出那话里是幸福、骄傲还是沮丧。

(二)

她女儿放假了,阿姨也放假回来了。这次回来阿姨换了新的话题——找女婿。我说:“小恒才刚毕业,刚工作,人又很漂亮,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怎么能放心,她很单纯的,我就怕她被骗,找个不好的以后就苦死啦。杭州本地人也不能找,他们瞧不起外地人,嫁过去受苦。”阿姨很认真地说:“所以我叫她爸托朋友帮她介绍了一个,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她才去。”“这个得尊重年轻人的想法。”“年轻人的想法就是不靠谱的,人要现实点,那个人条件很好的,缙云人,杭州都有两套房,工作单位也很不错的。”“那是,那是。”我弱弱的应了一句。阿姨时而兴奋,时而气愤地讲了一大堆。概括起来主要意思是这样:那男的条件很好,就是很矮,阿姨很喜欢,她女儿不喜欢,

隔壁阿姨和她的女儿

阿姨就想尽各种办法撮合他们,阿姨还主动打电话给男的叫男的追勤点。听着,听着,我都分不清阿姨是小恒的妈还是那个男的妈了。

开学了,阿姨又走了。学期中间回来一次。“阿姨,小恒怎么样了?”我主动问她,因为我的好奇心也被她这样一位母亲勾起。“成了,放假的时候,双方家长见面就定婚了,订婚后就去领结婚证了。”从没见过阿姨脸上如此轻松“这么快!”“不快,不快,这样我就可以放心了,有人照顾,不用去杭州了。!“小恒同意啦?”“不同意领证,不过在压力下她也是没办法的。”

在订婚和领结婚证的过程中,阿姨和她的女儿又展开了拉锯战,不过最终都是阿姨胜利了。

很快,一年时间过去了,阿姨和她的女儿也可谓是硕果累累了。

第二年开学了,我敲开阿姨家的门。叔叔出来了:“她去杭州了,又去她女儿那上班了!”“不是找了男朋友就不去了吗?”“哪能不去呀,以前照顾一个,现在照顾两个!”

后记:阿姨依旧在杭州丽水间奔波,杭州卖了两套小房子换了一套大房子,说是以后大家住在一起方便。看来,这辈子,阿姨和她的女儿在空间和时间上,在精神和物质上,谁也离不了谁了。

第4篇:《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

教材分析:

《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是语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居里夫人与她中学时的老师欧班间的故事,表现了居里夫人对老师真挚、诚恳的敬意。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是本文的写作特点:居里夫人和欧班老师相处的几个场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也最能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设计理念:

强化语言实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体验,然后根据自己所发现的,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从而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情感色彩的对话课堂,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教学目标:

1. 自学并掌握生字词。

2. 搜集资料,简单了解居里夫人。

3.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居里夫人对老师始终如一的真诚敬意。

4. 激发学生学习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相处的几个场景,感受居里夫人对老师的无限敬意。激发学生学习居里夫人尊师敬师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如何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

1.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居里夫人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学课文生字词。

2. 老师准备居里夫人的图象以及有关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了解居里夫人。

1.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读课题。

2. 老师:同学们,居里夫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熟悉的名字,通过查资料,你们对居里夫人应该有所了解,请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3. 学生交流资料。

4. 老师概括小结。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籍波兰裔科学家,是一位影响过世界进程、伟大无私而有谦逊质朴的女性。她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取得了卓越非凡的攻绩:第一位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黎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15个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

5. 老师导入:那么,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她的老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查自学情况。

1. 认读生字词。

诚挚 微薄 积攒 渺茫 培育 传颂 诚恳 倨傲 簇拥 拘束 镭

2 .质疑:有哪些词语不理解,大家共同解决。

三、整体感知。

1. 学生开火车分段范读课文。

2. 说一说,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 老师:是呀,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对她的老师是多么的尊敬、爱戴。那么,课文通过描写了居里夫人和欧班老师的哪些事来体现居里夫人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呢?

4. 学生交流。

(1)中学时代,玛利亚为了让老师回乡看母亲,解下了自己的象牙项链,默默地放在老师的手里。

(2)成了科学家的居里夫人邀请欧班老师做客,并寄去了往返的路费。

(3)居里夫人在家接待了欧班老师,并亲自下厨做饭。

(4)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典礼上,居里夫人亲吻欧班老师面颊,并推着她走向主席台。

5. 教师小结。

四、品读重点句,体会情感。

(一)教师:同学们,居里夫人对欧班老师的真情深深地感动着欧班老师,也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一个个感人的场面,细细品味那份最美最真的情感。

(二)老师提出阅读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被感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请把你的感受、你的思考写在相应的位置。

(三)全班交流,品析重点句。

1 . “下课了,玛妮雅走进欧班老师的房间,从脖子上解下一串项链„„像小鸟一样飞了出去。”

(1)玛妮雅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老师小结:一个幼小的孩子就能为老师着想,能体会到老师的思乡之苦,能把自己的心爱之物送给老师做旅费,可见少年时代的居里夫人对老师的情感是多么的真挚,她从小就是个尊敬老师的好学生。

2 .“一个全世界都在传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教师写信呢?”

(1)欧班老师为什么会这样想?你从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2)老师小结:居里夫人是一个全世界都在传颂的伟大科学家,工作也

十分繁忙。一个伟人给一个普通老师写信是多么渺茫的一件事,可是居里夫人做到了。

3 .“居里夫人在信中向老师深表敬意„„往返路费。”

(1)说说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结:居里夫人给欧班老师寄来了路费,一方面可以看出她能处处为老师着想,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到居里夫人是诚心诚意的邀请老师做客。

4. “她亲自下厨房做饭„„忘掉了身边这个人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老师: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居里夫人为什么不在餐馆里请老师吃饭,而非得自己亲自下厨房?

(2)引导学生想象居里夫人接待欧班老师的画面。(居里夫人系着雪白的围裙,做了很多老师爱吃的家乡菜。饭桌上,居里夫人亲自给老师夹菜,老师不小心噎着了,居里夫人急忙给她端来温开水。饭后,她们促膝谈心,居里夫人时而会握着老师的手,询问她的身体状况;时而询问家乡的变化;她还关心地问老师看望老母亲的心愿是否实现„„)

(3)老师小结:是啊,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一位享誉全球的伟人为一个普通的老师下厨房做饭,并和老师亲切谈心,让老师有一种回家的温暖。这是多么深厚的师生情啊!

5. “在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并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

(1)指名学生读。

(2)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欧班老师此时会是怎样的心情?

(4)老师小结:在这么隆重的典礼上,居里夫人当众亲吻老师的面颊,推着老师向主席台走去,可见,她是多么尊敬和爱戴自己的老师啊!做为一名老师,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5)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五、拓展升华。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老师,他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学生。伟人对老师的爱让人感动,普通人对老师的爱同样让人感动。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老师乘坐的汽车在乡间的公路上发生了故障,在等待司机修车的这段时间里,他下车随意转转。一个骑着自行车,手里提着一篮鸡蛋的农村小伙朝他迎面走来。看到这位老师后,他突然把自行车和鸡蛋扔在地上,然后激动而紧张地握着老师的手。可老师怎么也回忆不出他是谁了,这位小伙子兴奋地说着自己读书时干的一件件“坏事”。老师终于想起来了,他是班上经常挨批评的一个学生。老师被他朴实的感情感动了,于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他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可来找我。”这位小伙子拿着名片,不知所措,不知该给老师送点什么。突然,他发现地上还有几个鸡蛋没有打碎,于是就捡起来,用自己的衣服擦了又擦,塞到老师手里,不好意思地说:“都破了,只剩这几个,是土鸡蛋,您拿着。”老师望着小伙子胀得通红的脸,眼睛湿润了:这个他甚至回忆不起来的学生,在见到他的那一刻,那种激动,那种兴奋,是对老师真挚感情地流露啊!做为老师,此时此刻,他体会到了幸福。

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敬老师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却这样真诚地热爱和尊敬自己清贫的中学老师,真是令人赞叹啊!希望你们也能从心灵深处去尊敬、去爱戴你们的恩师!

六、布置作业。

1. 搜集名人尊师敬师的故事。

2. 请你以欧班老师的身份写一篇日记,内容:1932年5月29日,参加华沙镭研究所开幕典礼后。

第5篇: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世界着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她在取得成就和受到别人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法语的欧班老师1920年春天,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刻苦的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了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有一天,欧班老师收到了一封由华沙邮局派专人送来的挂号信,信封上的署名是“玛丽·居里”。欧班老师简直不敢收下,以为是邮局弄错了。一位在全世界都传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教师写信呢?直到送信的人肯定收信人没错,她才用颤抖的手拆开了信封。欧斑老师读完了信,泪水已经涌出了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20年前门门功课都考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居里夫人在信中向老师深表敬意,告诉老师,她一直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并且诚恳地邀请老师到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全部往返路费。久别的师生终于见面了。这一天,居里夫人在自己的家里,接待了她少年时代的老师,她亲自下厨房做菜,饭后和老师紧挨在一起,亲切地谈心。她使欧班老师忘掉了一切拘束,忘掉了面前是一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了。作为赞助人的居里夫人愉快的接受了祖国的邀请,到华沙去参加开幕典礼。5月29日这天,华沙的着名人物都簇拥在居里夫人周围。他们中间有共和国总统、部长们,着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亲人们也在场。在典礼快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突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里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握住了她的双手,并亲自推着她向主席台走去。这位头发斑白的老年妇女就是欧班老师,她已经八十多岁了,见到这种情景,人们都激动地向她们鼓掌。幸福的泪水挂满了老人的双颊,她的学生成为世界名人后,对她还是那么热爱,那么尊敬。

广东深圳深圳市景鹏小学六年级:孟祥晨

第6篇:海龟妈妈和她的孩子的故事

海龟妈妈在海滩上生了102个蛋。她把蛋下在事先挖好的沙坑里,然后用沙子把蛋掩埋起来。一轮金黄色的太阳,暖暖地照在沙滩上。一天,两天,三天……不知过了多少天,沙子突然动了起来,从沙土里爬出了一只小海龟,他抖抖身上的沙子。紧接着又一只小海龟爬了出来。3只、5只、10只……整整一百只小海龟,他们一个跟着一个,向海边爬去。哦,海边上,海龟妈妈已经在等着他们了。她亲了亲孩子们,说:“你们都是兄弟姐妹。”“什么兄弟姐妹?”小海龟们惊奇地问。

“就是说,你们都是妈妈生的,你们应该亲亲热热,互相关心。特别是哥哥、姐姐,应该帮助弟弟、妹妹。”海龟妈妈亲切地说。

“哦,我们会做到的,因为我们是兄弟姐妹!”小海龟们欢呼起来,他们亲热地互相搂抱着。

海龟妈妈数了数她的儿女们:“咦,怎么少了两个小弟妹?”

“是吗?”小海龟们叫了起来,“我们快去寻找他们!”

海龟妈妈说:“还是我去吧!”

“不,应该我们去,我们是兄弟姐妹!”小海龟们说,“我们准能行!”

正当小海龟们要出发的时候,看见远处爬来了两个小黑点儿,等走近一瞧,哈,真是两只小海龟。

原来,这对小弟妹,因为劲儿小了点,蛋壳又厚了点,所以,出来就晚了点。100只小海龟拥上去,使劲儿抱住了这一对小弟妹。

小弟妹吓坏了,说:“你们是谁啊?”

海龟妈妈快活地说:“他们是你们的哥哥姐姐,我是你们的妈妈。”两只小海龟高兴得拍起手,齐声笑着说;“哦,我们找到了妈妈,还有100个哥哥和姐姐,多好啊……”

上一篇:成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下一篇:访惠聚2019年工作思路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