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读后感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茶读后感

茶 读后感

品《茶》有感

药物分析07黄伟文0703504106

茶,对于我们潮汕人来说,从出生就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早已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佳品,但对于这么熟悉的东西,我对于它的了解也只是从那时我读过的几本书里才深刻了解到:

细细读了《茶人三部曲》,对茶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颇多,知道了‘茶性易染’。茶叶的存储要远离厨房和一切气味很强的地方,比如刺激的大蒜味极易让茶叶吸收,泡出的口感很奇怪,导致茶叶的品质变劣。也因为茶性易染的特性,人们发明了花茶的制作方法,清晨采摘来的茉莉花,在太阳没出来之前用毛巾盖好送去茶厂,专业的茶师傅把茶叶和茉莉花放在一起充分地搅拌,茉莉花的芳香就渗透到了茶叶里面,制作出茉莉花茶。

《茶人三部曲》中的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业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熔于一炉。文革中,茶庄的主人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们依然坚持着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因为茶可以清心,重要的是让自己有一份淡泊的心境和一份真实的宽容。也许就是因为淡泊的心境和宽容的原因,才让他们百年企业基业长青,毅力不到。

说真的,阅读过这本小说后,我才品味到:茶里面,有生活的惬意,生命的惊喜,生命的坦然。可能你离不开社会的优胜劣汰,在物欲迷离的时代,人们也不会挣脱俗事的纠缠,但就像茶道哲学,茶道重在心境。它的本意,就是心要先静下来,不浮躁,然后精神才会到达“物我两忘”的境界,就算最终不能到达,也从过程中体会到“静”的真意。

另一本令我难忘的就要数《名山问茶》了,系统阐述了遍布大江南北的华夏名山之地理环境与气候对茶生长的密切关联与影响,以及古往今来茶文化的历史演绎脉络。述名山品山茶漫山遍野灵山草,雅俗说民风颂茶趣茶经诗文赞。读完《名山问茶》这样的专业书籍,大体您就可以饱览祖国版图的地形地貌,西高东低、山峦起伏、气象万千的美妙景图。蜿蜓绵延的山脉,敞开其宽阔的胸怀,无私地向人类馈赠内在的丰富宝藏,一展其容颜的风采,任世人观光

游览。甚至奉献出每一寸肌肤,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接受奇花异草的弄姿,更有那流传千古的茶叶树。。。。。。

《名山问茶》多方位诠释了茶的民俗民风以及茶诗颂歌。“琴棋书画诗曲茶”乃古代文人的七件雅事,彼此密不可分。“茗爱佳花饮,诗看卷素载”,“煮茗对清花,弄琴好知音”,“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乃生活中的必须品。白居易诗云:“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盅茶”, 文人好茶,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可见茶在文人心中的地位,茶在百姓中的重要作用。

品茶需要好的心情,良宵独坐静思观画品书,清爽的茶液幽香四溢,齿间留香,从一片茶叶可品尝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品味出书法的意境和精妙。清除烦虑,品味出茶的许多人生韵味,心灵复归平静。

书中,对于品茶自有讲究:一杯茶,分三口,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饮茶。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品茶如此,读书亦如此,读《名山问茶》一书,读第一遍,领略华夏祖国大好河山图,山美水美人美,茶更美。读第二遍,方知著者的才术渊博,博学古今,文风文笔恢弘、细腻且流畅。读第三遍,真正体验到了书中所描述的茶文化的精髓和真谛。深入人心。

“夜后静思陪明月,晨前爽心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喝一杯好茶,听一首名曲,读一本好书,写一幅好字,便能在平淡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有一份淡泊的心境,此为读书品茶之趣了。

第2篇:三杯茶读后感

Touched by Three Cups of Tea

When I went home in a train,I got the book Three Cups of Tea in my hand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touched this book and I remembered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sentences beside the cover:Here we drink three cups of tea to do business; the first you are a stranger, the second you become a friend, and the third, you join our family, and for our family we are prepared to do anythingespecially for girls - in remote villages across the forbidding and breathtaking landscape of Pakistan and Afghanistan, just as the Taliban rose to power. This book impresses me about Mortenson’ s perseverance, love and promise to the poor people far away the mountain villages.

Mortenson’s promise to the Korphe people was made after he came across the village, which was quite different with what he saw in the outside world. Everything he saw and experienced impressed him deeply and

motivated him to made up his mind to change lives of the whole people in village by building a school. Of cause, he knew there were much more challenged than climbing mountains. Though, he still decided to work for it. That moved me a lot at first . Because I see love, faith, confidence, encouragement in his heart, which allwere including in the light of spirit to drive him to go ahead towards what other people thought of impossible. It was the promise he made that changed him ,and provided the world with one more wonder, and one more piece of movement. Mortenson gave me positive reflection on self-promise. When I watched a video about bonobo, it hit on me that I would be a nursing friend with bonoboes one day. Dream was beautiful while price we paid was realistic. I think here Mortenson set a great example to help me achieve self-promise, as it was the first step of self-value achieving.

After Mortenson set promise, and began to take actions, there were supposed to be endless problems in the way to achieve it. I was also deeply moved by this part about how Mortenson got close to his promise step by step.Financing was quite difficult for him to start because few people from “outside world” got in touch with such impoverished place . Mortenson sent about six hundred letters for help to those famous influenced people with hope, but unfortunately, he just received one letter back with 100 dollar as support. And when he reached Korphe before knowing that building a bridge was necessary for building a school, he found it hard for him to conquer. During this time, he got nothing with

him——failure in climbing K2 ,breaking up with his girl friend,and losing ways in completing his promise. Though, failure did not discouraged him at all. He set up to fight,much more firmly than before. I think everyone once experience such kind of down-low spirit. Some wander along, some even give up under great pressure. Mortenson could offer us his principle after he had made his promise to Korphe people even though our difficulty might be nothing compared with his.

Mortenson’s experience and spirit will encourage most people either who are confused about their passion and enthusiasm or who have lost confidence faced with challenge. Climbing mountains and conquer them are what the mountaineers pursue. But what Mortenson did were much more challenged. He was touched, and he promised. And I am touched by what he did for his promise.

第3篇:《三杯茶》读后感

很多登山者都对布劳渡的人做过承诺,但等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就都把承诺忘了。祖父跟我们说过好多次,摩顿森医生和他们不一样,他会回来。但是我们很惊讶,他这么快就回来了。又看到他我很惊讶,他的身子长长的,与布劳渡所有人都不一样。他真的很。。。。。。很神奇。----72

女友的背叛—75

失去工作—77

在他准备攀登乔戈里峰、打算把身体锻炼到最佳状态时,他是健身房会员眼中的英雄。但现在,只要他一开口,说的事情全部都是关于失败的:一座没能登顶的山峰、一位分手的女友、一座待建的桥和一间没盖成的学校。--80

迎来幸福,有了生活了补助资金,还有了妻子。--103

在攀登乔戈里峰之前,他也读过许多有关巴尔蒂人的负面报道。听过许多故事,包括巴尔蒂人对外地人如何粗暴、如何不友善,等等。亲身体验让他相信,这一切传言都不是真的。--124

对一个巴尔蒂人来说,要让一个外国人、一个异教徒和自己妻子发生这么私密的接触,需要相当深的信任。--142

“吉恩广为人知的是他的科学成就。”但是我觉得,他对学校的在乎程度,绝不亚于他的科学成就。他觉得自己真的给这个世界留下了点东西。-145

德兰修女:我们要做的事也许只是落入大海中的一小滴水。但如果没有那一小滴水,大海就会小许多。--179

这些人不是恐怖分子,不是坏人,把9.11的错误归咎于所有穆斯林,只会使无辜的人民陷入惊恐。--208

造就一位对社会有贡献的公民跟造就一位恐怖分子,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关键在于教育。--208

9.11事件也没能消减他在这个地区的工作。

波诺说,我每天会碰到许多口口声声要行善却光说不练的人,但葛瑞格是真在做这些事。--226

恐怖主义不是凭空出现的,不是某些巴基斯坦人或阿富汗人突然决定仇恒美国人。恐怖主义出现是因为孩子们缺乏有希望的未来;缺乏选择生,而不是选择死的理由。--226

女孩多上一年小学,就可以导致妇女在日后存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收入差距。多上一年中学,可使其终生收入增加百分之十五道二十五。如果村里的女孩接受五年级教育,一代之后婴孩的死亡率会显著下降。在女孩接受教育较多的村庄里,她们长大后往往结婚较晚,生育子女文盲率也要比同龄人低。--12

哈吉阿里强调花时间建立关系的重要性,也肯定了一个事实:在这个特殊的地方,为了办成事情,首先必须谦恭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哈吉阿里相信一切问题的解决之道都始于喝茶,事实证明他是对的。--16

作者父亲相信成功的关键在于倾听和建立良好的关系,从未摇过这个观点。--35

穆扎法拉巴德,有许多的记者媒体只顾着口头表示国际关怀,却忘了付诸行动他们的焦点不是受灾的人群,他们乘坐直升机火速赶来,只是为了给报道配上生动的图像。--除了大量的新闻报道,他们没有捐助一块砖,一支笔,非政府组织和巴基斯坦政府官员什么都没给。--140

第4篇:《三杯茶》读后感

这本书中有一段话让人印象很深刻:“第一次喝茶,你远来是客,我们欢迎你;第二次一起喝茶,你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敬重你;第三次一起喝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用生命来守护你。”确实,正如这段话所诠释,三杯茶就是一个关于信赖和守护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美国人"葛瑞格.摩顿森"为了信守自己的承诺,冒着生命的危险冲破重重困难和阻挠,在中东地区(主要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先后建立起了60多所学校的故事。这个故事中有善良和正义,也有邪恶与不公;有失意和落魄,也有开心和成功;有欺诈和危险,也有帮助和爱。作为一名读者,我好像被时光机器吸住一般跟着摩顿森走南闯北,深深地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因而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成为了一趟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所以强烈推荐大家一起来玩“穿越”。

摩顿森的故事正如特蕾莎修女的格言所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提炼,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服侍世人。”有意思的是恰好摩顿森跟特蕾莎修女也有过一面之缘,本书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相关章节。从这个故事中,我还学到一个道理,“如果你是出于良好的动机,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形成一股力量与你共同前行。”摩顿森得到了这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主要就是因为他动机善良,同时还坚持不懈地努力。(以前不爱看小说的我,通过这本书总算是纠正了一些偏见,谁说小说都是消磨时间的东西,从小说中我们同样能学到很多)

另外从这本书中,我们还能了解到很多关于巴基斯坦地区的人们生活情况,印巴战争和美国攻打阿富汗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伊斯兰世界的宗教生活以及他们对美国的看法等等,当然这些资料相较于葛瑞格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而言,都只能算是bonus了。希望大家能够去阅读此书,得到自己的收获。

第5篇:《三杯茶》读后感

《三杯茶》讲述的是主人公摩顿森在一次登山失败后,误入巴基斯坦北部的科尔飞村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三杯茶》读后感(一)今天当我阅读完《三杯茶》这个故事以后,深深地受到了故事主人公的影响,我也为主人公这样的经历所感动。

《三杯茶》故事讲述摩顿森在一次登山失败以后,无意间来到了巴尔帝地区一个名叫科尔飞的山村,当地人知道他是远方的客人,就热情款待他。为他递送最珍贵的甜茶、给他铺上最好的被褥、甚至为他宰杀当地最好的山羊等。这一切,摩顿森看在眼里,他知道当地人是如此的纯朴与热情好客。可是摩顿森也知道当地很贫穷,很多村民忍受着疾病与痛苦,很多孩子没有学可上非常可怜。于是,摩顿森回到美国希望通过筹集捐款的方式帮助当地人,希望为当地孩子建立一所希望小学。可是,这样一条道路非常艰难,摩顿森最终失去了太多,可是摩顿森实现了他的诺言,为当地建立了科尔飞学校,让当地孩子有学可上。

通过阅读《三杯茶》故事,我真的受益匪浅。我深深地钦佩摩顿森这个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并且这颗善良的心从来没有动摇过。同时,他又言出必行,历经磨难也要兑现当初许下的承诺,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三杯茶》真的很不错的一个故事,建议大家细读一下。《三杯茶》读后感(二)

读完三杯茶,掩卷回味,便会想起那句话:第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再奉第二杯茶,你是我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读到这里,我早已被主人公那颗朴素的心深深感动了,似乎也闻到了茶的清香。

他的勇气和坚强使我感动。他敢于攀爬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乔戈里峰是一座“杀人峰”,十分陡峭,连冰雪都滑得站不住脚。不仅有缺氧等恶劣条件,而且他迷路了。但他坚信:只要我相信我能活下去,我就一定能活下去!虽然他失败了,但他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我被他的爱心所感动。他后来阴差阳错的来到一个小村“科尔飞”,摩尔森后来才知道这里缺乏物资,无法办学校,于是他写了五百八十封信,但是换来的只是一张支票。他破产了,但他不舍得用这些钱。他从巴基斯坦北部奔波到阿富汗,从一个无名小卒到巴基斯坦和美国都声名远扬。我所感动的是他对与善良的巴尔帝人的感恩,和对他们承诺的履行。

我们一直认为,捐款只是富人的义务,其实不然。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善事,慈善是一种责任感,去帮助最需要的人。

书读完了,我明白了:在世界上,爱才是最重要的。《三杯茶》读后感(三)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确实,正如这段话所诠释,《三杯茶》就是一个关于信赖和守护的故事,它讲述了一个美国人“葛瑞格。摩顿森”为了信守自己的承诺,冒着生命的危险冲破重重困难和阻挠,在中东地区先后建立起了60多所学校的故事。

摩顿森是个攀登爱好者,被邀请参加攀登乔戈尔峰,这座世界第二高峰,却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高峰之一,摩顿森主要是负责攀登队的医护工作,抢救脑积水的队员之后和队伍走散,在命运的安排下,被穆扎佛救下后到了一个叫科尔飞的小村落,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哈吉村长,看到贫穷村落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他许下了这一生最重要的承诺,帮他们建造一所学校。

历经千难万苦,第一所石头盖的学校终于平地而起。这所学校摩顿森倾注了所有的心血,是他梦想的实现。学校的完工,意味着这是一个开端,是他从攀登山峰的高度转移到攀登人生的一个高度。同时这座学校也是主要资助者吉恩逝世前最想看到的,吉恩被摩顿森的热情所感动后注资了大量资金创建了中亚协会,用于帮助巴基斯坦创建学校,也是之后摩顿森毕生在做的工作。

摩顿森的故事正如特蕾莎修女的格言所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得到提炼,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服侍世人。”从这个故事,还能体会到一个道理,“如果你是出于良好的动机,只要坚持不懈,总会形成一股力量与你共同前行。”《三杯茶》读后感(四)

去年暑假,逛新华书店,我在一个被人忽略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书——非常感人的《三杯茶》。

敬上第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这就是一个美国人想要告诉我们的。35岁的摩顿森因救援同伴,攀登乔戈里峰失败,被巴尔蒂人救起,发现当地贫穷并且没有学校,特别是女孩。他为了报答当地人的救命之恩,决心在当地建立学校。历经12年,他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了60余所学校。目前他是中亚协会负责人。他为了一句承诺,奔走于世界各地,他那执著的精神和为孩子们奉献的心感动了我。

世界上再高的山峰,总有人能够征服!世上真正最能攀登的高峰是什么?是消灭贫穷、是消灭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

摩登森先生,是这座山峰上最伟大的登山者,他超越了登山的意义,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在那个仇视着美国的地方、在那个恐怖组织的温床里、在那些贫穷但善良的村落间,在那里撒布着希望的光芒,知识的种子,亦是和平的种子。

一个人的力量尚且如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付出一点爱,那么在这世上怎么会有贫穷、恐怖主义呢?

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些计算题吧:

在巴基斯坦或阿富汗,一个孩子一个月的教育费用是一美元,一支铅笔的费用是一美分,一位都是一天的薪水是一美元。

在我们贫困的山区,这又是如何换算呢?

行动起来吧!

正如书的封面所写:一个人,一个承诺,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兑现。《三杯茶》读后感(五)

在亚马逊寻找《幸福的方法》的时候,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三杯茶》的介绍,亚马逊声称此书是一本令世界震撼的书,喜欢读书的我,就毫不犹豫的买了回来,迫不及待的一口气读完了。

读完《三杯茶》,我的心灵被彻底征服了,我想一本书的好坏,对于每个人来说,关键是书的思想和文字与读者能产生多少共鸣。在读《三杯茶》的时候,我被一次次震憾着,感动着,而每到一处,我都感动的双眼里的泪水直往外涌,那种感觉就像书中所形容无比震撼人心的风景一样,只能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即使世界上最伟大的词来形容这一些,都显得微不足道!

此书是我今生遇到的最令我深思的书,它净化我的心灵,鼓舞我更勇敢执着的追求我的梦想,给了我足够足够的勇气,不仅仅是被摩顿森的精神所打动,而是被他的行动彻底的征服,一个伟大的人。他选择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开始的每天九死一生每天为那些孩子奋斗着。按照他的精简的介绍就是:我盖学校,让女孩子上学的学校。仿佛我感到摩顿森离我的生活并不遥远。

我只所以与《三杯茶》产生了这么多的共鸣,主要给我的理想有关。

我一直认为:帮助别人是我今生追求的事业。所以自己也选择了攻读心理学,也许也许我今生达不到摩顿森那样英雄式的成就,但我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摩顿森刚开始的艰难,彷佛一次次在鞭策我,只要找对方向,目标明确,坚持下来,你就会成功,他坚持下来了,无论当初的五百八十封信,一万两千美元还是在的八天不知死活的囚禁,还是十年的努力,当他对着哈吉。阿里勇敢的女儿微笑,想象老村长如果能活到今日,脸上一定会露出满意的笑容。当初他们一起种下的种子,如今已经结出灿烂的果实。就为了眼前的这一刻,一切的辛苦都微不足道。而自己呢?

为此梦想,所谓的事业付出了什么呢?所谓的帮助别人,是帮助那些人?以什么样的方式帮助?怎样帮助?在心中有没有清晰的蓝图。我突然想到了二月八日的《今日说法》里的两个小主人公,那对小姐弟,发现自己在他们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自己是该好好反省了,定好自己的位,清楚自己的目标然后立刻去行动,而不是等到自己如何如何了再去怎样怎样,到时候今生得到的只有:遗憾一生的离去,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毫无意义,辜负了佛祖给我的使命。

《三杯茶》,让我清楚了自己的未来,我也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了着一些一点一滴的做起。就像摩顿森,就像伟大的德兰修女,行动起来并愿此付出今生,不是为了别的,仅仅是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自己过的更幸福,无论结果如何,都愿为此付出,如果今生不是为了这些,生有何意,死有何难?

没有读过《三杯茶》的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吧!来感受一下这本震撼世界的力量吧!读过此书的人们,但愿我们的心从此在一起:为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尽一点点力。如果这样的话,世界会因此更加团结和谐,中国建造和谐社会的理想实现就在眼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小,中国也会因此更强大!

第6篇:茶,观后感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观后感

我平时很喜欢喝茶,但是对于茶的概念不是很清楚,现在我认认真真的看完了《茶,一片树叶的的故事》,我赞叹不已,收获很大,它的主题是“土地与手掌的温度”“路的尽头”、“烧水煮茶的故事”、“时间为茶而停下”、“故乡,他乡”、“一碗茶汤见人情”从这些主题词中便可以读出全篇构思的不凡,我很喜欢这部纪录片。

他给人们介绍了茶的基础知识,但不是用灌输式的讲解,而是巧妙地融于故事之中,通过不同主人公的传承、汗水、旅程、喜悦、哀愁、爱情、死亡、觉醒、蜕变等等传达给观众,让大家看起来更加有兴趣,在乐趣中获得更多的茶文化知识。

在本片中,介绍了茶的由来:一片树叶掉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 我们的祖先最先是把它作为药来解毒,给予我们莫大的帮助,它的味道苦涩,但回甘迅猛,让人回味无穷。

我喜欢这部片子是因为它展示出的理念与我的观点多有相同之处。比如:茶的本质不是饮料而是一味解毒药(它本是一片树叶,最初与人类相遇时,它被当做一味解毒的药方),为此在片中多处展示了茶对人身体的作用;又如“茶是生命”的理念浸透在整部片子中(布朗族人把茶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来保护,将茶作为一种图腾来崇拜,他们视茶为祖先的恩赐,灵魂的盛宴),(一道茶,便是一种人生,一杯耐得住岁月的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还有“天下茶”的思想表现的很充分(茶是包容的,在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手中,茶,呈现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无论在故乡,还是远方),为此,片中不仅尽可能地介绍了中国的六大茶类及再加工茶,还介绍了国外的名茶甚是一些“非茶之茶”,真正展示了茶人应有的心胸。

然而,在这部纪录片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这是一道含蓄内敛的茶,我们泡一杯茶,茶都是浮在面上的,然后逐渐沉下去,这使我们领悟到人都是这样的,开始你不成熟的时候都是浮在面上的,然后随着你的经历增多,知识增加,社会阅历增加,你就沉下去了。”记得在课堂上老师就讲过这么一段话,当时感触特别深,我本人非常赞同这段话,因为我在慢慢成长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在一点一点变得 成熟稳重,对于人生的思考也发生着变化。或许我喜欢茶就是因为我喜欢茶的含蕴吧。

记得 很小时候就记得爷爷每天坐在家门口的大榕树下泡茶喝,但我那时候自己还小,觉得茶很苦,根本不懂得茶给我们的哲理,渐渐的我长大了,学会跟着爷爷去品茶了,慢慢的我发现茶的甘苦在口中回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们的人生就像茶一样,先苦后甜,只要你慢慢去品尝,你自然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我喜欢喝茶,我喜欢看记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它给了我许多不一样的领悟。

上一篇:读干法有感下一篇:基层管理者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