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企业安全评价

2022-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危化品企业安全评价

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探究

摘要:化工行业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近些年,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对社会造成了较大影响。基于化工企业危化品的特点要求,强化安全管理成为实现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立足于对近些年我国发生的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危害性的剖析,分析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动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各行各业对化工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化工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我国是化工生产大国,长期以来,化工行业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由于化工产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严重后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尤其是2021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修订)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提出了工作宗旨和具体要求。因此,化工企业要切实做好危化品的储存安全管理工作。

1 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事故的危害性

危化品是指有毒害、腐蚀、燃烧以及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以及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通过对近几年我国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事故的剖析发现,危化品安全事故具有巨大的危害性。一是危化品安全事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由于危化品属于剧毒性质的化学品,一旦因储存环境不达标而引发安全事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2015年发生的天津港“8·12”事件,对当地的大气环境、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致使320.6 t氰化钠泄露[1]。二是危化品安全事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纵观我国近些年发生的各种危化品安全事故,无论事故的大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现象。例如,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共发生3起大型的危化品安全事故,造成12人死亡、16人受伤。三是给企业及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企业角度,危化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必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方面是国家处置危化品安全事故所产生的系列救助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等,另一方面是化工企业降低安全事故影响的各种赔偿与补救措施。

2 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纵观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事故的发生,大部分与储存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有关。通过对近些年安全事故案例的剖析,总结出我国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2.1 化工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升,存在违规操作

危化品储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较强,2021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对近些年安全事故的剖析发现,普遍存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风险意识淡薄、生产管理知识欠缺等问题:一是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没有熟练掌握危化品安全储存的相关知识。由于危化品对储存环境具有较高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例如2017年河北沧州发生的“5·13”氯气中毒事故,就是特种作业岗位人员没有持证上岗、相关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引起的[2]。二是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人员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危化品储存管理工作具有严格的规范要求,需要管理人员按照预定方案进行。但是管理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容易麻痹大意,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例如2021年,清远英德力量化工公司發生了过氧化甲乙酮车间爆炸安全事故,造成1死2伤,主要是因为操作人员违规将客户退回的危化品送入调配装置,导致因过氧化甲乙酮不稳定,受碰撞、撞击等影响发生分解爆燃。

2.2 危化品储存环境控制不严,引起危化品性质改变

危化品对储存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易燃易爆的危化品,要求储存库房做好防火防潮等工作。但是通过对安全事故的分析发现,存放危化品的场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储存危化品的场所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导致操作人员不能直观地了解存放的危化物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二是没有根据危化品的性质做好分区存放,容易产生安全隐患。例如对聚乙烯等产品需要做好分区工作,但是化工企业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并没有将其进行严格的分区,很容易引发连锁的安全事故;三是安全措施投入不足。对于危化品储存工作而言,必须根据危化品的特性来配备防雷、防水以及通风等设备,虽然化工企业基本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配置了相关设备,但是仍存在安全防护设备带病作业的现象。以防爆设施为例,在设置电气线路时,需要采用金属管配线,使金属管与连接盒等螺纹旋合连接紧固牢靠,布线弯曲较大的地方要使用防爆挠性软管连接,但是部分化工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3]。

2.3 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考核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防范危化品储存安全事故的根本。通过调查,目前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上存在3点问题。一是化工企业储存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通过分析,化工企业基本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工作细节方面,存在制度规范不明确的问题。例如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部分化工企业存在处理机制缺失的问题。二是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通过对各种化工企业安全事故的分析,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是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岗位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较为突出。比如2021年茂名发生的“4·12”油罐车充装着火事故,就是由作业人员擅离岗位、作业管理混乱造成的。三是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尤其对问题的整改、落实、监督不到位,导致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3 加强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

化工生产中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因素,任何一项安全隐患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国家和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根据调查,化工企业储存环节是安全事故的高发阶段,因此,基于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做好以下工作。

3.1 加强人员教育培训,规范储存管理业务流程

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持证上岗,需严格按照危化品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开展工作。一是化工企业要加强对危化品储存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例如,对于危化品储存管理人员工作中的违规操作现象,化工企业要及时总结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结合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管理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满足新时代化工企业储存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例如,对于危化品储存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只有获得上岗证,才能参与储存管理工作。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风险控制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强化管理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是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化工企业要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工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企业内部营造安全的企业文化。三是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化工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储存管理人才。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区域化工产业发展,加大培养危化品储存管理人才的力度,以此弥补人才缺口。

3.2 严格控制危化品储存环境,构建信息化监测系统

危化品对储存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一旦储存环境发生变化,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例如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如果储存危化品的仓库没有做好防暑措施,很容易受高温影响而加速危化品的氧化分解,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化工企业要严格遵循危化品的环境控制要求。随着化工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智能化技术在危化品储存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危化品储存管理水平。一是要做好危化品的警示标志,详细说明危化品的性质以及特点,防止使用错误引发安全事故;二是要加强对储存设备的安全管理,尤其要做好防雷、防静电等设施的安全维护。危化品仓库要采用不导热的耐火材料做屋顶和墙壁的隔热层,防止存储危化品的仓库温度过高。同时还要做好分类存放,严禁将各种性质相互抵触的危化品放在一起;三是要建立信息化监测系统,实现对危化品的实时在线监测。由于危化品存储具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化工企业要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远程监测系统,通过对储存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储存安全隐患。例如在化工企业中利用二维码技术、扫描技术实现自动化堆码作业,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实现了自动化、流程化操作,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导致的安全事故[4]。

3.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绩效考核

构建完善的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制度是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举措,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化工企业要立足于实际,及时完善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安全管理氛围。一是化工企业要结合化工行业发展新形势调整安全管理制度,将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中。例如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上要细化到管理人员的身心状态,防止从业人员行为异常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二是要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化工企业要加大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保证落地见效。例如,对于化工企业岗位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形式化的现象,化工企业要重视监督考核的作用,对擅自离岗的员工要追究责任,对造成安全事故的员工更要追究刑事责任[5]。

除了上述举措之外,化工企业需提高对危化品储存量和堆放管理的要求,例如危化品不能直接落地存放,而是要根据库房的地势情况实行垫高处理。另外,化工企业还要优化危化品储存场地的选择,将其设置在人烟稀少、远離住宅的区域。

4 结语

基于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化工企业必须做好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工作,以此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煜.化工企业危化品储存安全管理探究[J ].化工管理,2020(4):85-86.

[2]陈亮.化学危险品储存与运输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山西化工,2020(8):134-135.

[3]韩新明,马猛钢.石油化工企业关键点安全管理技术及优化研究[J].清洗世界,2021(7):145-146.

[4]焦龙.危险化学品储存装卸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对策[J].化工管理,2019(12):108-109.

[5]施书悦.关于危化品物流运输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25):46.

作者:刘丽娟

第2篇: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措施分析

【摘要】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保证危化品企业健康发展和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我国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能更好地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良好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危化品 安全标准化 管理措施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预防事故,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人员和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是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危化品企业的特点,建立起来的管理模式,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随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于危化品从业单位生产安全标准化规范、办法的出台,我国各危化品企业纷纷开展了安全标准化工作,但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基础条件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還存在着一些问题,滞后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进程,对危化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 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中的问题

1.1 安全生产标准化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还没有成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一些企业认为其不是国家强制性的要求,因而在思想上对安全标准化管理不重视,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只将其当做是上级管理部门安排的任务,思想消极,加上安全标准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化工企业更加不愿意进行这项工作。

1.2 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认识模糊

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企业还存在着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认识存在偏差的问题,将安全标准化与其它的安全体系和标准化规范混淆在一起,认为其与“ISO质量体系”中的安全管理内容大同小异,只要通过了“三标一体”等体系认证,就能达到安全标准化要求。而实际上,虽然安全标准化规范与别的体系中的安全管理内容有着共性,但标准化规范是根据我国的企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的详细具体的要求,其在实践操作中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更有针对性。

另外,由于认识的偏差,有些企业或者将其当做一项安全工作,只单独交给安全部门进行,或者是疏于管理,管理、工作的标准照抄照搬一些样板企业的管理方法,而未考虑到自身企业的发展特色,使工作流于形式,管理不符合实际,无法达到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目的。

1.3 企业内部缺乏良好部署

在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中,由于对安全标准化及规范内容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企业在开展工作时,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部署,安全部门独自进行或者各部门各自独立进行,无法达到“全员管理”的要求,各个部门的台账、档案管理没有统一规范的格式,管理混乱。

而工作的开展也是时紧时松,在企业加大推进力度时,各部门热情高涨,企业推进力度小时,各部门就会对安全标准化工作比较冷淡。

1.4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础条件薄弱

一些企业由于受到规模、经济效益等的制约,加之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重视,缺乏对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人员少、规模小,一些中小型企业中没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有些甚至没有设置职能健全的安全管理部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条件薄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2 采取措施,推进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针对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应当加强政策的引导和宣传,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安全标准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力度,企业内部也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工艺安全操作及安全意识的培训和培养,适时地引入专家小组,建立并进一步地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将安全标准化规范贯彻落实到实践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2.1 加强政策引导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及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而,提高全员尤其是企业管理层对安全标准化在思想上的认识十分必要。由于我国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法律法规上还没有明确的要求,致使一些企业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危化品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一些限令整改等措施,并培育样板企业,开展企业之间的安全管理交流,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

2.2 加强对标准化规范的培训力度

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认识模糊的问题,在实践中,应当加强对全员的培训力度,分别对企业管理层和安全管理人员及工艺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在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培训时,地方政府安监部门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专题培训,而企业内部的培训则应针对工艺技术人员的安全操作,根据工艺的操作要点,结合具体工作中的环境、设备、物料等多方面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对工艺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起严格的考核制度,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3 抓好组织,适时引入专家小组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为了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应当组织以高层管理层为领导组长的创标小组,统领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同时,还可以适时地引入专家咨询小组,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完善标准化体系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中,为了能够实现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真正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还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的特色,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明确具体的操作,使其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的性能,从而更好地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到实践中,促进企业发展。

3 结语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仅关系到企业生产的安全,还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及国家安全生产形势,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积极地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将安全标准化规范落实到实践中,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企业和地区经济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新,汝刚.危化品行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探[J].冶金动力,2012,(4)

[2] 何伟平,蒋建宜.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州化工,2011,(2)

[3] 祁蕾.危化品企业班组长安全标准化培训内容初探[J].化工安全与环境,2011,(39)

[4] 朱云,韩雪峰.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作者:陆军

第3篇:石油运输企业危化品运输管理安全问题研究

【摘 要】石油运输企业危化品运输管理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石油物流运输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本文结合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分析总结出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公司运输安全管理现存主要问题,为石油运输公司在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方面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石油运输企业;运输管理;安全问题

一、引言

对于石油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而言,提高危化品的运输安全水平和预防危化品的运输安全事故至关重要,这已经成为石油物流运输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对石油运输企业的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问题的深入研究,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危化品事故隐患,避免由危化品运输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的事故发生,从根本上确保运输安全。

本文结合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分析总结出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公司运输安全管理现存主要问题。该研究为石油运输公司在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方面提出改进方案和安全管理方面统筹规划提供了参考。

二、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石油运输公司的危化品安全运输管理工作做的很精细,公司认真检查安全运输现状,并成立相应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要求运输人员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证书,公司的安全运输业务管理与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已建立多年,但从公司目前运输管理制度完备性、运输管理体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看,仍然存在的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安全运输管理制度仍不够完善

依据国务院出台的危化品运输管理条例,结合石油运输公司安全运输管理制度现状,公司在安全运输管理制度完善方面需要加强运输人员制度管理、运输过程安全管理等。

为确保车辆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在从业人员、车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石油运输公司对所管辖车辆明确规定:认真遵守道路安全法规,严禁超载、超限;出车前对车辆认真检查,不开带病车;车辆技术登记证必须达到一级,车牌、静电接地,灭火器设施必须齐全、有效;有违反法律、法规者,应及时纠正,限期整改,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运输;搞好从业人员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做到万无一失,确保运输工作中安全可靠。

尽管如上所述,石油运输公司已经制定了相关安全运输管理制度,但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首先,石油运输公司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其次,危化品在装卸过程要按照相关作业流程进行,除了要有相关装卸人员的严格监控把关外,还要对危化品运输储存容器如槽罐等高度注意,防止由于温度过高、道路颠簸等意外原因使得危化品发生爆炸或泄露等危险,这方面的精细化工作在运输公司的过程管理中有时因运输任务紧急或运输道路不畅等出现过问题,也正是这方面问题最容易导致危化品运输事故;再次,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等都要对危化品的特性非常熟悉,十分清楚哪些情况下会导致危化品危险事故,如果一旦发生事故还要十分清楚紧急处理办法。

2. 道路危化品运输车辆统一监控管理平台构建不完善

近年来,随着危化品在道路运输过程中的事故频发,加之由于自身化学性质、运输条件、不可抗因素的干扰,时常出现泄漏、燃烧起火、爆炸的情况;其次在相关车辆通过人员密集区域时,容易对周边群众、行人及其他设施构成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监控环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因素,这个环节的有效工作能够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如果放松了这一环节,则可能导致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甚至会酿成重大恶果。从目前石油运输公司的统一监控管理水平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作为监控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没有时刻拉紧安全这根弦,是安全事故屡次发生的一大原因。

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展,运输车队车辆规模也不断壮大,各地运管分部无法进行统一监管,石油运输公司需要进行自主运输监控管理平台建设,以完成公司车辆的统一监控和管理。

3.未建立科学的应急预案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进行干预、控制的管理过程,以达最大水平的减少危害或损失。与其他快速多变的行业类似,危化品道路运输行业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典型的如随着运输技术、道路条件、制度化管理等在该领域的不断完善改进使得该行业的应急管理更加科学、可控;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危化品行业也呈现出一种典型的买方市场,买方的多样化需求使得危化品运输者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重要。近几年,发生在石油系统内部的一些大型危化品事故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前危化品应急管理工作的严峻性,石油运输公司作为危化品运输企业,必须“不断强化自身在危化品运输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并将之与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相结合,最终形成一种可持续的长期发展优势”。

4.运输车辆及设备有待进一步优化

通常而言,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受危化品运输车辆状况的影响也比较大,高质量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较小,此外对于安装了安全监控设备的危化品运输车辆也有利于对事故进行较好的预防,降低事故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对于任何一家危化品运输公司而言,从车辆安全和车辆安全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改进都是保障企业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的有效途径。

三、结论

本文针对石油运输公司危化品公司运输安全管理现存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为石油运输公司在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方面的持续改进提供了参考,有利于指导石油运输企业完善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找到提升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办法。

参考文献:

[1]祁明亮,池宏,赵红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2012(4):21.

[2]陈志刚,陈祥锋.构建危化品安全系统的框架研究[J].科技导报,2010(15): 23.

[3]罗一新.关于我国危化品安全运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0(5): 14.

作者:张庆阳 张雁

第4篇:危化品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所需资料

危化品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

1) 企业营业执照

2) 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 4) 建设工程规划用地选址预审意见表 5) 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 6)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7) 土地使用证 8) 安全预评价备案

9) 设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审查书 10) 安全设施审查意见书 11) 安全设施施工情况报告 12) 试生产前安全检查审查意见书 13) 试生产(使用)备案文件(安监) 14) 项目竣工验收备案表 15) 消防验收意见书

16) 应急预案备案及演练记录(1份) 17) 职业危害申报回执

18) 持证人员统计表及证书(每工种1份) 19) 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 20) 有害因素检测报告

21) 法定检定记录表及压力表、可燃气体报警仪、流量计、液位计、热电偶等检定报告(各1份) 22) 消防电气检测报告

23) 特种设备统计表及检测检验报告(压力容器、锅炉、起重机、叉车、压力管道各1份) 24) 安全阀统计表及校验报告1份 25) 职业健康检查总结报告书及其说明 26) 工伤保险及安全生产责任险缴纳凭证 27) 劳保用品发放清单

28) 建设单位与总包、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合同(封面及双方盖章页)与其资质

29) 产品SDS 30) 试生产总结报告 31) 试生产总结-运行记录

32) 区域位置(周边环境)图、总平面布置图(竣工图)、设备布置图(竣工图)、工艺流程图、爆炸危险区域图、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布置图等

33) 交换意见表 34) 整改反馈表

35) 专家组审查后隐患整改建议反馈表 36) 专家评审会意见及专家审查意见修改表

第5篇: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对策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安全科

方应峰

13588077500 摘要:近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在给职工本人和家庭带来巨大伤害的同时,也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因此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总结摸索有效的方法科学的进行安全管理。 关键词:危化品企业

方法

对策 措施

为改变当前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预防和减少危化品企业的事故率,笔者结合在企业中的安全管理经验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谈谈安全管理应该做到的几点措施:

一、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同时建立健全跟本单位实际情况相符的安全管理制度,它们包括安全法律管理、安全技术管理、安全综合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事故及应急救援管理、检查与绩效考核管理等等。在各项制度建立中安全责任制、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护制度、事故管理制度为重中之重,需要不断的对所建立的制度进行审核和改进。

目前,就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制度的建立问题,而是制度执行落实问题。比如主要负责人没有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未定期开展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在发生事故以后没有进行再教育程序、特种设备没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等等。

我们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多年来安全生产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是员工必须应该遵守的,我们只有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去执行,才可以确保安全生产。

二、强化安全台帐的管理

危化品在生产过程中大多存在易燃易爆产品,所以在检修过程中安全台帐、安全作业票据则显得更为重要。

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台帐主要指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台帐、各类作业票据的管理,其中动火作业证、受限空间作业证、高处作业证、临时用电证等是检修作业中不可缺失的票据。在进行此类作业时,因为存在爆炸、中毒、化学品灼伤、高空坠落的危险,所以在作业前必须经过安全管理部门的现场严格分析、检测和审查,持有签发的相关作业票据后方可作业。在安全作业票据签发过程中,我们发现票据的内容、审批程序往往形式化,或者有不符实际的要求,工作效率低下,这将是安全台帐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安全台帐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安全措施实施的有效凭证之一,我们应该通过有效的形式,重视安全台帐的建立和完善,确保生产检维修的正常进行。

三、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

如今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大多涉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各种特种设备,生产环节的危害因素存在多样化,所以对此类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则应更加严格。

除了正常开展的三级安全教育外,还应根据各自的生产特点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培训。比如,空气呼吸器使用、防毒面具使用培训、为防止有毒气体泄漏而开展的应急救援和疏散知识培训、易燃易爆气体泄漏进行防火防爆知识讲解、冻伤事故的预防和前期治疗知识等等。

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不应一味只追求内容全面而采取“灌输”的方法,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尽量增加互动环节,多提问,多举事例,引发员工思考问题,确保培训效果。

四、开展安全文化基础建设

一个企业想要在商场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安全形象”是至关重要的,而“安全形象”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上。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涉及对象包括员工在内的所有家庭和社会,范围包括人能到达活动的所有地方,它强调员工、全民乃至人类的身心的安全与健康,主要通过传播、宣传、科学普及、教育、倡导、法律等手段,从人的意识、思想、观念、人生价值观、道德行为等去启发教育人,企业安全文化对人的整个人生过程不断影响,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即安全文化知识和安全技术,社会安全的适应力和安全的生理、安全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对企业制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进行宣贯,对员工整个生产过程中注意事项进行规范和要求,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事故教训、操作规程讲解,都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

五、隐患整改应做到“闭环管理”

“闭环管理”即对某一管理行为的全程进行持续关注和促进,而并不是只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强调了行为的完整性。

危化品生产由于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化品,高温高压的特种设备,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当发现隐患及时通知相应部门,制定整改措施并尽快实施,以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但这就是我们往往容易忽视的一点,即事故隐患在检查时发现了,提出了,但却不注重后期的追踪整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整个整改环节没有构成一个“回路”,即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闭环。同样,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也同样适用这个“闭环管理”。

六、科学开展生产现场的“5s”管理

“5s”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该管理活动是从日本企业引进的一项比较成功的管理方法。整理指工作现场,区别要与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整顿指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清扫指将不需要的东西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无垃圾,无污秽状态;清洁指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修养指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做到“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的地步。比如对废弃物的处理、设备的地位、档案的颜色管理、现场的卫生清洁都属于“5s”管理的范围。

“5s”管理本质是生产现场的规范管理,通过科学的“5s”管理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减少浪费、推进标准化建设、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同时也具有改善管理、预防事故的作用。

七、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作业程序

危化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应该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流程、行为、动作都应该建立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它的每一个控制参数的改变都可以从作业程序中查出,如开车启动程序、超压处理程序、异常停车处理程序等等,而不是人为随意的去改变它。当由于某些原因建立的标准化作业程序不能适应当前的作业要求时,我们应及时加以更正和完善。

八、事故管理全面化、科学化

事故管理主要包括事故档案建立、事故统计分析、事故处理追踪三个方面。事故档案建立主要是对事故发生时及事故发生后救援、处理的过程的记录;事故统计分析主要是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对事故原因的具体分析;事故处理追踪指责任人处理情、再教育况追踪、各种预防措施落实情况追踪。另外,未遂事故人们认为它没有直接的损失,往往忽视它的危害,却不知未遂事故其实是伤亡事故的最大杀手,特别是危化品生产企业要非常重视未遂事故的记录、分析、处理。有效科学的事故管理可以让我们从以往的教训中吸取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九、充分保证应急救援体系的完整性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危化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应急救援体系,保证事故发生时最大程度的减少各方面损失。应急救援体系的完整性包括救援知识的培训、管理网络的建立、定期的演练、内容的更新、救援设施的保障等。

但实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各类预案都有严格编写,指挥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也都俱全,内容也完善,实地检查时却大相径庭,没有定期的演练、通讯设施无法保障、人员变动后联系方式不及时更新等等,不能保证应救援体系的充分有效性,以至于在事故发生时无法最快的进行反应,从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总结:

在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中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各司其职,才能确保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稳定、良性发展,希望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各类有效的管理方法,全面科学地对危化品生产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在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多为员工和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第6篇:全市危化品企业安全隐患排查

整治工作会议

2011年9月8日

今天,市安监局专题召开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2011]26号文件,部署全面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隐患工作。根据会议的主题,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这次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近期,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重特大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7月2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并部署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措施。7月31日,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安委明电〔2011〕8号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强以危险化学品为重点的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8月11日,国务院安委办又下发了安委办[2011]26号文,就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提出了具体要求。

从省内情况看,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也不乐观,造成41人死亡的“7.22”京珠高速客车燃烧事故,就是山东的客车非法携带危险化学品造成的。经调查,引起燃烧的物质为偶氮二异庚晴,属易燃固体,是淄博一家化工厂生产。目前,国务院调查组正在该企业调查。另外,山东郯城化工厂氯气泄漏,125人中毒,也造成很大社会影响。我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今年也很不太平。章丘鲁晋“4.5”窒息事故死亡一人,山东科源制药“4.13”爆炸事故死亡2人,明水化肥厂“7.28”高空坠落事故死亡一人。此外,明水化肥厂8月5日中毒事故正在调查,山东中氟公司“2.24”导热油炉失火事故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上述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我市危险化学品领域仍然存在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监管不到位、治理整顿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教训极其深刻。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各类隐患排查不深入、隐患治理不到位。今年以来,我市已经组织了三次集中行动,但一些危化企业思想上不够重视,隐患排查不深入、治理不到位,整改不积极、不主动。我们在许可证延期换证和标准化达标审查中不断发现了一些亟需整改的安全隐患,有的企业旧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还在不断产生,表明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还远远没有到位,各县(市)区安监局对隐患治理的执法监管手段也还需要加强。

二是企业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三违”现象时有发生。我市大多数化工企业生产规模小,自动化控制水平低,本质安全水平差,发生事故的风险大。特别是一些小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专职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部分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操作技能,而企业的安全培训又不到位,导致安全意识淡薄,“三违”现象屡禁不止。今年以来我市化工企业发生的几起事故大多是“三违”引起的。

三是部分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淡薄。不按规定报送延期换证材料,不能定期开展现状报告、不按要求进行重大危险源备案;对排查出的隐患,重视程度不够,不及时整改;个别企业不按规范办理危化品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手续,屡屡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先上车后买票”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企业工程建成之日,往往就是安全隐患形成之时。

四是安全监管与执法检查还存在空档。部分县(市)区危化品监管部门人手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监管力量不足,部分单位监察大队和业务科室的工作分工不尽合理,相互协调不够,工作缺乏配合,导致监管出现空档。

以上问题的存在,充分说明国家和省部署的这次隐患排查整治很及时、很必要。为搞好这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结合8月10日省、市安全生产电视会议的部署要求,市安委办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印发给大家,今天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目的就是要通过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各类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资金,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扎扎实实抓好这项工作,坚决防范危险化学品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二、进一步强化主体意识,把隐患排查整治的责任重点落实到企业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责任重点在企业。企业的主体责任不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就会悬空。因此,全市危化品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隐患排查,持续完善安全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一是企业要全面落实责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全市所有危化品企业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文件要求和今天的会议精神,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企业(即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以及重大危险源)要自聘专家进行重点安全检查,查找在生产工艺、单元操作、重点反应装置、应急救援预案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不足。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照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要求立即进行整治。同时,要建立详细的安全检查记录和隐患排查整治台帐,及时将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录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并逐级向安监部门上报。对重大隐患又难以马上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落实监控措施,并立即报当地安监部门。各县(市)区安监局要加强对隐患整治的监督检查,凡逾期未进行整改的,要实行停产停业整顿,对问题突出、隐患严重、整改无望的,要依法予以关闭。

二是要进一步抓好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点抓好“三类”人员的培训教育: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接受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二是主要危险岗位作业人员,应进行重点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有关工艺、设备、仪表、电器、应急处置等操作知识和安全技能,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三是对新进厂人员,及采用新工艺的岗位人员和轮岗人员,须经严格的专业培训后才能上岗。企业还要及时修订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教育,主要负责人要定期给员工上安全教育课,举行全员反“三违”宣传活动,实现隐患排查整治的常态化、制度化。

三是要增加投入,加大整改力度,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各危化品企业要舍得投入,特别是小化工企业要加快淘汰旧设备、旧工艺,加快安全标准化建设,真正使每一个企业能够按照标准化的要求管理企业、组织生产,使每一个职工能够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操作、安装,促使企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当前,市安监局正在组织化工医药企业设计安全诊断,市局采取分区召开企业负责人会议的方法,进行了布置,下一步各有关企业要按照三个阶段的工作部署,把今天部署的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与化工装置设计诊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工作不走过场。

四是通过安全隐患排查,要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和制度上的缺陷,进一步完善企业内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要强化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责任,认真落实企业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严防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及时在现场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三、进一步加强监管,严格执法,确保隐患排查整治活动的效果

一是要认真负起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组织开展好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监督检查。明确检查任务、落实领导责任、确保覆盖面。对重点企业要全覆盖,即使今年已经查过了,也要再检查一次,目的就是通过不间断的检查督促企

业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把隐患整治工作落到实处。这次检查可与行政许可审查、标准化审查、化工装置设计诊断以及第

三、四次集中行动结合起来,必要时要聘请专家参加,以保证检查效果。

二是对督查中发现的隐患,务必要做到咬住不放,严格按照整改期限要求,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对隐患整改不能及时落实到位、安全生产得不到切实保障的企业,要坚决采取停产整顿措施,该依法关闭的坚决依法予以关闭。对一些重大隐患、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情况要进行“回头看”,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还要督促和指导企业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企业内部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和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是要发挥好安委会办公室的作用,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原则。从事安全监管的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互相配合、互相协作。安委会办公室负有统筹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能,要协调担负危化品安全监管的相关部门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联合执法效力。近日市局要组织一次危化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研究部署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各县市区也要做好协调工作。安监局内部,业务科室和执法监察队伍之间更要做到分工不分家,坚决防止各干各的“两张皮”,要齐心协力、共同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做扎实。

同志们,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再次警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必须从零开始、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举一反三,找准差距,采取对策,扎实做好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

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坚决杜绝较大事故的发生,推动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第7篇:企业公司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按照《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95),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危险物品在本公司的生产、运输、装卸、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3

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安全员组织编制和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编制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

相关部门:生产厂长负责危险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仓管员负责危险物品在装卸、运输、贮存中的安全管理。

4

危险化学品的范围

本规定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能引起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物品。

5

内容与要求

5.1

按照交通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和《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要求,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需委托已办理危险化学品运输许可证承载车辆办理。

5.2

危险物品的装卸

5.2.1

危险物品搬运时轻拿轻放,严禁野蛮装卸。

5.2.2装卸不同物品的管道应有明显的标识,以免混装。

5.2.3危险物品的装卸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装卸工具。

5.3

危险品的贮存和保管

5.3.1

危险品的入库、出库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

5.3.2

贮存危险品的仓库,应根据专库分贮的原则,做到定品种、定数量、定库房、定人员保管和分间、分类、分堆贮存,各种物品之间应留有足够的消防通道,并且明确物品标识。严禁同库贮存两种性质相抵触的危险物品。

5.3.3

危险品库应有良好的通风和必要的避雷设施,易燃易爆物品贮罐应设有防晒降温设施,并且设备和管道有良好的静电连接和接地,以及防止泄漏的防护围堤等安全设施。

5.3.4

危化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

5.3.5

危化品仓库必须配备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应熟悉各存储物品的危害性和泄漏紧急处理办法,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4

危险物品的使用

5.4.1

危险物品使用单位,一次领用量一般不超过三天生产所需用量,超过此用量,须经公司领导批准。生产多余物料应及时退库处理。

5.4.2

使用危险物品的单位,建筑、设备、照明、仪表等均应符合防火、防爆、防毒要求。并配备必要的消防、通风、降温、防潮、防雷击、防静电等安全设施,以及防止环境污染的设施。

5.4.3

易燃易爆品的储存处严禁使用明火,采用防火安全措施。

5.4.4

产生和使用有毒物品的场所,必须配备专用的防护用品和解毒物品。

5.4.5

严禁用易燃易爆液体擦洗设备、工具和衣服,并禁止在有毒物品场所饮食。

5.5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过程中必须编制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执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

第8篇:危化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内容

1.安全生产许可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必须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2.安全管理机构

建立 安全管理机构,配置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形成比较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3.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

4.安全教育培训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具有相应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资格。特种作业人员经专门安全作业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从业人员经“三级”安全生产教育,考核合格。

5.安全管理制度

制订危化品经营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主要有:

1、安全检查制度;

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3、安全考核奖惩制度;

4、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5、劳动防护用品购买、发放、使用制度;

6、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7、危险化学品入库登记、验收、发放管理制度;

8、防火、动火、检修、废弃物处理等安全管理制度;

9、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安全评估制度;

10、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经营场所

批发经营场所的业务场所不得存放危险化学品。零售业务的店面不得设有生活设施,与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库房(或罩棚)应有实墙相隔。

7.储存场所

库房应有相应的通风、降温、避雷、防潮设施,库房门应为铁质或木质外包铁皮并采用外开式。库房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电气设备应是防爆型,作业场所和库区应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禁忌物料不能混放。易挥发可燃气的甲类场所,应有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仪。剧毒品库房应实行“五双”管理(双人双锁、双人记帐、双人收发、双人运输、双人使用)

8.安全标识

产品的包装上(包装外包装件)须加贴或栓挂与包装的危化品完全一致的安全标签。包装内有和危化品完全一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9.运输安全

危化品承运单位必须具有资质,危化品运输车辆须经检验合格,并按规定安装喷涂警示标志。没有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运输,并有运输协议。

10、应急救援

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第9篇: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所需材料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4)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5)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含八大危险作业);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7)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可做成一个通用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设施) (8)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9)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10)事故管理制度(包括事故报告制度);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1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4)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5)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16)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17)消防管理制度;

(18)禁火、禁烟管理制度(可纳入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其他制度:

1、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领导小组)章程;

2、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应规定考核职责、频次、方法、标准、奖惩办法等);

3、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5、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制度;

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3)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

(4)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

(5)安全作业管理制度(含八大危险作业);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7)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可做成一个通用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设施) (8)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9)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

(10)事故管理制度(包括事故报告制度);

(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2)仓库、罐区安全管理制度;

(13)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4)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5)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16)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17)消防管理制度;

(18)禁火、禁烟管理制度(可纳入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19)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其他制度:

1、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领导小组)章程;

2、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应规定考核职责、频次、方法、标准、奖惩办法等);

3、风险评价程序或指导书;

4、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5、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制度;

6、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7、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8、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9、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10、承包商管理制度;

11、供应商管理制度;

12、变更管理制度;

13、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14、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制度;

1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管理制度;

16、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二)工作台帐

1、生产设施台帐(设备设施一览表、重要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台帐、建构筑物台帐、安全设施台帐、监视和测量设备校验台帐);

其中:

(1)设备设施一览表(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名称、工艺位号、规格型号、材质、重量、生产厂家、容积、出厂日期、安装日期、投产日期、图号、价格等内容)

(2)重要设备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位号、设备名称、按涉及的需求重点进行管理的相关因素(剧毒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特种设备规范、对关联系统安全环保重要连带影较大范围影响)、生产管理及技术要求、实施情况等内容);

(3)特种设备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名称、工艺位号、制造单位、出厂编号、使用证编号、设备注册代号、定检日期、检验结果、复查日期等内容);

(4)建构筑物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种名称、位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竣工日期、设计使用年限、占地面积、结构形式、防火等级等内容);

(5)安全设施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种类、名称、位置、数量、责任人等内容);

(6)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台帐(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防雷防静电等监视测量设备和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设置栏目应包括分类、名称、安装位置、规格型号、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编号、制造单位、检定周期、检定结果、复检日期等内容);

2、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帐(主要包括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等设施,如冲淋器、洗眼器等;栏目设置应包括:种类、名称、位置、校验、维护日期、更新情况、责任人等内容);

3、防护急救器具台帐(如空气呼吸器等,栏目设置应包括器材名称、使用单位、存放位置、数量、保管负责人、领取时间、使用维护情况等内容);

4、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台帐(记录发放和更换等情况);

5、安全警示标识台帐(包括标识类别、标识名称、单位、设置地点、设置时间、数量、维护责任人等内容);

6、灭火器材台帐(栏目设置同上);

7、事故台帐(内容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类别、伤亡人数、损失大小、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故教训、“四不放过”处理等内容);

8、隐患整改台帐(应含隐患名称、检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计划完成日期、整改负责人、整改确认人、确认日期等项目内容);

9、安全检查台帐(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形式、检查对象、参加人员、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等内容);

10、各类作业证审批台帐(按作业类别分别设立台帐);

11、安全费用提取及使用台帐(安全费用包括: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安全检查与评价,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整改监控,安全技能培训,应急演练发生的费用等);

12、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台帐(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人厂时间、车间或部门、工种、培训学时(厂级、车间、班组)、考试绩[厂级、车间、班组);

13、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包括单位、工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专业工龄、培训单位、考核成绩含理论和实作、取证时间、复审时间、发证编号等内容);

1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台帐(企业对全体从业人员包括其他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教育情况,);

15、转岗、复工及“四新”安全教育台帐(车间级,栏目设置应包括培训类别、培训时间、培育对象、考核情况、讲课人等内容)

16、外来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台帐(厂级、车间级);

17、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台帐(厂级、车间级);

18、工业卫生监测台帐(包括日期、车间或部门、项目、监测点、监测结果等内容);

19、职业卫生体检台帐(检查项目、受检单位、体检时间、受检人数、合格率、体检机构等内容);

20、其它台帐,如重大危险源台帐、危险化学登记台帐等,原则上有记录就应有管理台帐。

(三)档案

1、重大危险源档案(包括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

2、重大隐患档案(包括重大隐患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方案(五定)、竣工验收报告);

3、特种设备档案(包括特种设备原始资料和检维修资料、注册登记证、定期检验检测报告等);

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一人一档,可做成员工安全培训登记表,包括姓名、身份、培训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培训班名称、培训内容、举办单位、考核成绩等内容);

5、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包括名录(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制度、安全检查报告等);

6、承包商档案(包括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承包商开工前准备的确认和承包商表现评价、续用等资料);

7、供应商档案(包括供应商资格预审、选择,供应商续用评价和经常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等资料);

8、化学品档案(包括

1、化学品普查表

2、化学品建档登记表

3、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鉴别分类报告(若有)

4、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非危险品的理化、燃爆数据和危害);

9、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职业**害项目申报表,

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

3、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4、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报告),

5、职业病防护设施台帐,

6、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台帐);

10、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1、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中毒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四)计划、总结

1、安全工作计划(公司及所有部门均应有计划,公司的计划应包括安全投入计划,当然安全投入计划也可单列);

2、综合检修计划(含安全设施检维修计划,计划应做到“五定”:定检修方案、检修人员、安全措施、检修质量、检修进度)、检修方案;

3、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可单列,也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4、职业卫生防治计划(也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5、安全检查计划(每次综合检查及专项检查前,年初应有个总计划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6、班组活动计划(可每季度制定);

7、隐患整改计划(方案);

8、公司及所有部门均应有工作总结;专项安全活动结束后也应有总结。

(五)应急预案及演练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可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合并,即可做成综合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公司应急预案,应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4、应急预案评审记录;

5、应急预案备案证明(上级部门及协作单位签收记录);

6、应急须知向社会告知(如信息卡及发放记录);

7、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8、应急演练方案;

9、应急演练记录;

10、应急演练效果评价报告;

(六)原始记录

1、安全会议记录(安委会例会、安全员例会、生产经营调度会等);

2、厂、车间值班记录;

3、安全目标完成的考核记录;

4、安全责任考核记录(安全奖惩原始记录);

5、作业活动清单;

6、设备设施清单;

7、工作危害分析(JHA)及风险评价表(记录);

8、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及风险评价表(记录);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或报告)

9、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10、风险评价结果培训记录(以班组为单位组织的,可记入班组活动记录中);

11、风险评价(评审)及风险控制效果评审(检查)记录(报告);

12、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测(报告)记录;

13、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14、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

15、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及更新记录);

16、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宣传、培训记录(在会议、班组活动记录中有也可以);

17、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向相关方传达的记录;

18、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每年至少次);

19、不符合项原因和责任分析及整改落实情况记录;

20、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评审记录;

21、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记录;

22、从业人员(含管理人员)上岗前培训及再教育考试(核)记录;

23、“四新”培训考试(核)记录;

24、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25、转岗、复工

二、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26、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安全须知培训记录;

27、外来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记录(厂级、车间级);

28、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29、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识别记录(包括所有基层单位);

30、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评价报告(记录);

31、安全设施专人管理(检查)记录(可纳入安全员检查表、所在岗位负责人检查记录);

32、安全设施检修记录;

33、安全阀、压力表校验记录(可制成表格形式,压力表校验记录表应包括名称、安装位置、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编号、制造单位、校验日期、红线位置等内容;安全阀校验记录应包括安装位置、安全阀型号、工作压力、起跳压力、回座压力、校验日期、校验结果、下次校验日期等内容);

34、防雷防静电、易燃有毒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装置测量校验记录(报告);

35、安全联锁装置试验维护记录;

36、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承包人承包点安全活动记录;

37、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检查报告;

38、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考核承包人到位情况记录;

39、检维修记录(包括(月)综合检修计划、日常检维修计划的落实情况);

40、检维修交出及验收单;

41、有关管理部门(如安全部门)对检维修现场检查记录;

42、作业许可证存根(包括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破土、临时用电、盲板抽堵、断路、登高、起重作业等);

43、作业风险分析记录(可与作业证记录合并);

44、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检查)记录;

45、危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

46、变更(人员、工艺、技术、设施、机构等)申请及验收表(记录);

47、应急咨询服务值班记录;

48、“一书一签”培训记录;

49、产品“一书一签”发放记录;

5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记录;

51、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定期校验及检查记录;

52、应急抢险与救援记录、防护器具使用情况记录;

53、应急救援器材检查维护记录(可放在专柜中,定期收集存档);

54、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检查维修记录;

55、各类安全检查表(记录);

56、隐患整改通知书;

57、隐患整改验收及实施效果验证记录;

58、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记录。

(七)其它资料

1、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及推进过程相关资料;

2、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3、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书(亲笔签名);

4、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目标责任书(内容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

5、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书面文件;

6、安全管理网络体系框图;

8、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10、安全费用提取的标准资料;

11、工伤保险缴费凭证;

12、生产设施建设“三同时”文件、建设“六阶段”的资料和审查意见;

13、各种报警器、检测仪器的说明书;

14、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安全附件的技术资料;

15、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报告;

16、多个承包商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协议(可写入合同中);

17、生产设施拆除方案、风险评价以及报废验收资料;

18、承包商施工现场管理情况的资料(入厂证管理、培训教育管理、各种作业活动相关手续的管理、施工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安全联席会议管理、安全检查管理等);

19、职业危害申报表;

20、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含未遂事故)。

(八)安全检查表

1、各级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的《安全检查表》(检查表应至少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等)。

7、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8、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9、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10、承包商管理制度;

11、供应商管理制度;

12、变更管理制度;

13、生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

14、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制度;

1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管理制度;

16、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二)工作台帐

1、生产设施台帐(设备设施一览表、重要设备台帐、特种设备台帐、建构筑物台帐、安全设施台帐、监视和测量设备校验台帐);

其中:

(1)设备设施一览表(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名称、工艺位号、规格型号、材质、重量、生产厂家、容积、出厂日期、安装日期、投产日期、图号、价格等内容)

(2)重要设备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位号、设备名称、按涉及的需求重点进行管理的相关因素(剧毒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特种设备规范、对关联系统安全环保重要连带影较大范围影响)、生产管理及技术要求、实施情况等内容);

(3)特种设备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设备名称、工艺位号、制造单位、出厂编号、使用证编号、设备注册代号、定检日期、检验结果、复查日期等内容);

(4)建构筑物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种名称、位置、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竣工日期、设计使用年限、占地面积、结构形式、防火等级等内容);

(5)安全设施台帐(栏目设置应包括种类、名称、位置、数量、责任人等内容);

(6)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台帐(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防雷防静电等监视测量设备和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设置栏目应包括分类、名称、安装位置、规格型号、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编号、制造单位、检定周期、检定结果、复检日期等内容);

2、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台帐(主要包括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等设施,如冲淋器、洗眼器等;栏目设置应包括:种类、名称、位置、校验、维护日期、更新情况、责任人等内容);

3、防护急救器具台帐(如空气呼吸器等,栏目设置应包括器材名称、使用单位、存放位置、数量、保管负责人、领取时间、使用维护情况等内容);

4、个体防护用品发放台帐(记录发放和更换等情况);

5、安全警示标识台帐(包括标识类别、标识名称、单位、设置地点、设置时间、数量、维护责任人等内容);

6、灭火器材台帐(栏目设置同上);

7、事故台帐(内容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类别、伤亡人数、损失大小、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故教训、“四不放过”处理等内容);

8、隐患整改台帐(应含隐患名称、检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计划完成日期、整改负责人、整改确认人、确认日期等项目内容);

9、安全检查台帐(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形式、检查对象、参加人员、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等内容);

10、各类作业证审批台帐(按作业类别分别设立台帐);

11、安全费用提取及使用台帐(安全费用包括: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安全检查与评价,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评估、整改监控,安全技能培训,应急演练发生的费用等);

12、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台帐(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人厂时间、车间或部门、工种、培训学时(厂级、车间、班组)、考试绩[厂级、车间、班组);

13、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包括单位、工种、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专业工龄、培训单位、考核成绩含理论和实作、取证时间、复审时间、发证编号等内容);

1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台帐(企业对全体从业人员包括其他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教育情况,);

15、转岗、复工及“四新”安全教育台帐(车间级,栏目设置应包括培训类别、培训时间、培育对象、考核情况、讲课人等内容)

16、外来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台帐(厂级、车间级);

17、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台帐(厂级、车间级);

18、工业卫生监测台帐(包括日期、车间或部门、项目、监测点、监测结果等内容);

19、职业卫生体检台帐(检查项目、受检单位、体检时间、受检人数、合格率、体检机构等内容);

20、其它台帐,如重大危险源台帐、危险化学登记台帐等,原则上有记录就应有管理台帐。

(三)档案

1、重大危险源档案(包括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等);

2、重大隐患档案(包括重大隐患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方案(五定)、竣工验收报告);

3、特种设备档案(包括特种设备原始资料和检维修资料、注册登记证、定期检验检测报告等);

4、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一人一档,可做成员工安全培训登记表,包括姓名、身份、培训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培训班名称、培训内容、举办单位、考核成绩等内容);

5、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档案(包括名录(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性质、位置)、管理制度、安全检查报告等);

6、承包商档案(包括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承包商开工前准备的确认和承包商表现评价、续用等资料);

7、供应商档案(包括供应商资格预审、选择,供应商续用评价和经常识别与采购有关的风险等资料);

8、化学品档案(包括

1、化学品普查表

2、化学品建档登记表

3、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鉴别分类报告(若有)

4、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

5、非危险品的理化、燃爆数据和危害);

9、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1、职业**害项目申报表,

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

3、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4、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报告),

5、职业病防护设施台帐,

6、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台帐);

10、从业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1、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中毒危害接触史,

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四)计划、总结

1、安全工作计划(公司及所有部门均应有计划,公司的计划应包括安全投入计划,当然安全投入计划也可单列);

2、综合检修计划(含安全设施检维修计划,计划应做到“五定”:定检修方案、检修人员、安全措施、检修质量、检修进度)、检修方案;

3、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可单列,也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4、职业卫生防治计划(也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5、安全检查计划(每次综合检查及专项检查前,年初应有个总计划可纳入安全工作计划);

6、班组活动计划(可每季度制定);

7、隐患整改计划(方案);

8、公司及所有部门均应有工作总结;专项安全活动结束后也应有总结。

(五)应急预案及演练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可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合并,即可做成综合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3、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公司应急预案,应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4、应急预案评审记录;

5、应急预案备案证明(上级部门及协作单位签收记录);

6、应急须知向社会告知(如信息卡及发放记录);

7、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记录;

8、应急演练方案;

9、应急演练记录;

10、应急演练效果评价报告;

(六)原始记录

1、安全会议记录(安委会例会、安全员例会、生产经营调度会等);

2、厂、车间值班记录;

3、安全目标完成的考核记录;

4、安全责任考核记录(安全奖惩原始记录);

5、作业活动清单;

6、设备设施清单;

7、工作危害分析(JHA)及风险评价表(记录);

8、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及风险评价表(记录);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清单或报告)

9、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

10、风险评价结果培训记录(以班组为单位组织的,可记入班组活动记录中);

11、风险评价(评审)及风险控制效果评审(检查)记录(报告);

12、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测(报告)记录;

13、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14、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

15、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及更新记录);

16、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宣传、培训记录(在会议、班组活动记录中有也可以);

17、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向相关方传达的记录;

18、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报告(每年至少次);

19、不符合项原因和责任分析及整改落实情况记录;

20、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评审记录;

21、安全培训教育计划变更记录;

22、从业人员(含管理人员)上岗前培训及再教育考试(核)记录;

23、“四新”培训考试(核)记录;

24、新职工“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25、转岗、复工

二、三级安全教育记录;

26、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安全须知培训记录;

27、外来施工单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记录(厂级、车间级);

28、班组安全活动记录;

29、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识别记录(包括所有基层单位);

30、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评价报告(记录);

31、安全设施专人管理(检查)记录(可纳入安全员检查表、所在岗位负责人检查记录);

32、安全设施检修记录;

33、安全阀、压力表校验记录(可制成表格形式,压力表校验记录表应包括名称、安装位置、测量范围、精度等级、编号、制造单位、校验日期、红线位置等内容;安全阀校验记录应包括安装位置、安全阀型号、工作压力、起跳压力、回座压力、校验日期、校验结果、下次校验日期等内容);

34、防雷防静电、易燃有毒气体浓度监测报警装置测量校验记录(报告);

35、安全联锁装置试验维护记录;

36、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承包人承包点安全活动记录;

37、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检查报告;

38、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考核承包人到位情况记录;

39、检维修记录(包括(月)综合检修计划、日常检维修计划的落实情况);

40、检维修交出及验收单;

41、有关管理部门(如安全部门)对检维修现场检查记录;

42、作业许可证存根(包括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破土、临时用电、盲板抽堵、断路、登高、起重作业等);

43、作业风险分析记录(可与作业证记录合并);

44、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检查)记录;

45、危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

46、变更(人员、工艺、技术、设施、机构等)申请及验收表(记录);

47、应急咨询服务值班记录;

48、“一书一签”培训记录;

49、产品“一书一签”发放记录;

50、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记录;

51、劳动防护用品(器具)定期校验及检查记录;

52、应急抢险与救援记录、防护器具使用情况记录;

53、应急救援器材检查维护记录(可放在专柜中,定期收集存档);

54、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检查维修记录;

55、各类安全检查表(记录);

56、隐患整改通知书;

57、隐患整改验收及实施效果验证记录;

58、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记录。

(七)其它资料

1、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及推进过程相关资料;

2、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3、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书(亲笔签名);

4、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目标责任书(内容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

5、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书面文件;

6、安全管理网络体系框图;

8、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

9、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10、安全费用提取的标准资料;

11、工伤保险缴费凭证;

12、生产设施建设“三同时”文件、建设“六阶段”的资料和审查意见;

13、各种报警器、检测仪器的说明书;

14、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等安全附件的技术资料;

15、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报告;

16、多个承包商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协议(可写入合同中);

17、生产设施拆除方案、风险评价以及报废验收资料;

18、承包商施工现场管理情况的资料(入厂证管理、培训教育管理、各种作业活动相关手续的管理、施工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安全设施管理、安全联席会议管理、安全检查管理等);

19、职业危害申报表;

20、事故调查处理报告(含未遂事故)。

(八)安全检查表

1、各级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的《安全检查表》(检查表应至少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等)。

上一篇:千什么万什么的成语下一篇:关于冬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