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高层商业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逐渐成为结构工程师设计工作的主要重点和难点所在。本文从工程实例出发,对主体结构的选型,分析了结构抗震的加强措施,对结构的整体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工程特点选用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设计过程中与建筑师密切协调,使结构方案既要满足结构要求,又要为业主提供较好的经济性。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超限高层商业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超限高层商业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篇1:

高烈度区B级高度框架—核心筒超高层商住楼结构设计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城市化进程超高层住宅也随之兴起,虽然超高层有住宅造价高、火灾地震逃生困难、施工难度大等种种弊端,但开发商综合考虑也会修建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作为超高层设计的重要环节,就有责任为超高层安全保驾护航。本文以某框架-核心筒B级超限高层为例,从基础选型、结构选型、性能目标等入手,分析了该结构形式的超高层的设结构计,提出了加强措施以及相关结论,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框架-核心筒;超限高层;抗震分析;性能目标

前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部分人集中到了城市,高层住宅随之兴起,开发商在满足规划和规范前提下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建出更多住宅面积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也会考虑建造超高层住宅,尤其在一些城中村改造项目、地标性项目、繁华地段等。框架-核心筒是超高层项目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在商住楼设计中可以为底部商业提供足够的使用空间,也可以为地下室提供更多的停车空间,同时上部住宅可变空间也得到改善。国内外广泛的工程设计实践或研究成果表明,框架-核心筒结构形式适用高度可达200米。本文主要以8度抗震设防烈度区、Ⅲ类场地条件为设计背景进行分析。《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JGJ3-2010)(以下简称《高规》)中3.3.1条规定:8度(0.2g)B级高度框架-核心筒最大适用高度为140m。

框架-核心筒结构,核心筒作为第一道防线,要求核心筒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悬臂筒体结构体系,可以分担绝大部分的剪力(一般可接近90%)和大部分的倾覆弯矩(一般>60%),外框架虽作为第二道防线,但要保证能承担一部分的剪力和相当部分的倾覆弯矩,所以《高规》规定框架承担的地震总剪力Vf≥0.2 V0(V0结构底部总剪),不满足应进行调整,使其不小于力0.2V0和1.5Vf,max(Vf,max为框架部分楼层地震剪力标准值中最大值)两者的较小值。目前框架-核心筒结构震害资料较少,破坏模型并不熟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做过缩尺比例1:10实体结构试验,罕遇地震下模型最终破坏形式为倾覆破坏,主要为混凝土核心筒根部被拉开,框架柱拉断。用软件进行罕遇地震下分析,主要破坏模式也是倾覆破坏,其中性能较好的破坏模式是核心筒破坏先于框架柱的破坏。本文以一高烈度不利场地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为例,从安全经济角度出发,分析基础选型、结构选型、结构的破坏模式,采取一些加强措施,以达到预定的性能目标,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

地面以上结构高138.3米,地上44层,地下3层,地上建筑面积约36700m2。一层~四层为商业,一层层高5.4m,二~四层层高4.8m,住宅标准层层高2.9米,在第十五层和第三十层共设置两个避难间,一层~四层右边部分带一跨裙房。平面尺寸长×宽约为33m×26m,框架柱中心与核心筒体外墙的轴线尺寸分别为6.8m、6.9m(X向)、8.40m、9.50m(Y向),一共有24颗外框架柱,外框柱中心线之间的平均距离为5m,塔楼高宽比5.3;核心筒平面尺寸长×宽约为13 (X向)×14.5(Y向)mm,筒体高宽比10.6;楼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无大开洞情况。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结构属于B级高度工程,仅高度一项超A级高度。

2、地震作用

2.1 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GB 50011-2010)(以下简称《抗规》)的规定,本工程水平向地震动参数(5%阻尼比)如下:

表2.1《抗规》地震动参数

地震烈度 50年超越概率 场地特征周期Tg 地面最大加速度(gal)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

多遇地震 63% 0.65s 70 0.16

设防地震 10% 0.65s 200 0.45

罕遇地震 2% 0.70s 400 0.90

2.2本工程采用時程分析法时,选用了三条时程波,其中两条天然波,一条人工波,计算结果取包络值。进行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计算时,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最大值采用《抗规》中规定的相应值。

3、基础设计

拟建项目为拆旧新建工程,勘察期间大部分地段地面堆存有建筑垃圾,地面不平坦,地势较开阔。场地及周边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隐患;地基中除分布有软弱土和可液化饱和砂土层不良地基土外,无暗埋的古河道、暗塘、暗浜及其它不利埋藏物分布,不良地基土可通过采取合理的基础形式进行处治。总体静态条件下场地稳定,适宜本项目工程建设。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Ⅲ类建筑场地。场地0~20m深度范围,④1层粉砂、④3层粉砂、④3b层粗砂均为轻微液化饱和砂土层,局部可达中等液化。

由于上部荷载较大,且场地条件不好,不宜采用天然基础,应采用桩筏基础,地勘单位推荐采用预制桩(500mm)和旋挖成孔灌注桩(800mm),优先采用预制桩。业主希望采用方桩(450mm)。预制桩需要接桩、制桩,穿越较硬层时易产生“爆桩”,其中管桩较方桩经济,但强度与沉桩能力较方桩低。本场地沉桩需穿越部份④2圆砾、④3粉砂和④3b中粗砂夹砾砂。沉桩较困难,④2圆砾层需结合基坑开挖时采取部份或全部清除,因而需选择匹配的桩机和强度较高的方桩,防止暴桩而影响工程施工,同时采取预打砂袋井的方法,削减挤土效应所带来的危害。采用方桩进行布桩后,审图单位认为方桩(450mm)间距1600mm太密,且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需要考虑液化土层折减,折减后富余不足,且主楼与裙房沉降控制不易,方桩造价700万。综合考虑后决定选用旋挖成孔灌注桩(800mm),桩长50m,桩端持力层为⑤3粘土、⑤4粉砂、⑤5粘土层,而再试桩过程中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极限值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但相差300KN,所以采用桩侧和桩端后注浆工艺进行沉渣处理及补强,后期检测达到了设计要求,沉降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造价有所提高,旋挖成孔灌注桩(800mm)且后注浆造价1100万,但此桩可钻挖强风化岩石层,施工速度较快,地质条件变化适应性强,节约了施工时间;振动小噪声低,也对周围城区影响较小,重要是为高楼的建设打好了基础控制了沉降。为了控制主楼和周边裙房的沉降差,沿各塔楼与裙楼相邻周边,设置沉降后浇带,先施工塔楼,待塔楼主体基本完工后,再施工裙楼,全程进行沉降观测,待塔楼主体结构封顶,沉降基本稳定后,根据沉降观测值并计算后期沉降差能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封闭后浇带。

4、上部结构设计

4.1结构选型

该项目结构选型主要在考虑核心筒墙厚度,和是否在平面四个角部设置剪力墙。建筑设计人员希望核心筒做薄,可以为商业和住宅提供更多面积。

方案一:核心筒墙厚度900mm厚,外框架方柱1100mm。

方案二:核心筒墙厚度600mm厚,外框架方柱1100mm,平面四角布置L型剪力墙构成外筒。

方案二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角为1/890(X),1/840(Y),结构周期较短,刚度较大。四角L剪力墙吸收了20%以上的地震剪力,设防地震要做到抗剪不屈服需要较大截面,而且出现全截面受拉;核心筒剪力墙厚度也不能满足设防地震抗剪不屈服,需要加厚核心筒剪力墙。

方案一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角为1/811(X),1/808(Y),结构周期较方案二有变大,结构刚度也较方案二有减小,地震剪力减小。核心筒剪力墙厚度能够满足设防地震抗剪不屈服。

综合对比,方案一优于方案二。方案一四角取消剪力墙降低了结构刚度,降低结构吸收的地震剪力,且核心筒作为第一道防线有足够厚度抵抗地震力,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对比也发现方案二四角剪力墙出现严重抗剪屈服,受拉破坏,反而成了第一道防线,要保证四角剪力墙抗剪不屈服,能承受拉力,就需要加钢骨和钢板,所以经济代价也较大,所以选择了方案一。

4.2 性能目标

该项目上部结构平面和竖向都规则,仅有高度超A限,属于比较规则的高层建筑。《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中指明:房屋高度在《高规》B级高度范围内且比较规则的高层建筑应按《高规》执行。通过设防水准地震作用下(中震)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等效弹性方法)的分析,核心筒剪力墙一半墙肢出现了全截面受拉,个别框架柱也出现受拉。性能目标的设定要根据业主和建筑物自身的需要,根据场地地震发生概率,建筑物的破损概率,给出一个建立在最佳成本效益核算基础上的抗震设防目标,由于场地为Ⅲ类场地,设防烈度8度,且房屋处在人口密集的城中心,下部为密集的商业建筑,所以综合考虑,底部加强区关键竖向构件性能目标设定为:中震不屈服,大震抗剪不屈服。该结构上部楼层住宅层高仅2.9m,为了提高抗侧刚度,梁截面高度都900mm以上,导致商业以上柱全为短柱,所以考虑在轴压比较高的15层以下,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剪力墙底部加强区也暗埋钢骨,底部墙肢拉力全部由钢骨承担。通过中震和罕遇地震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构位移角都符合规范规定,且竖向构件在加入钢骨后都能实现中震不屈服,大震下抗剪不屈,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4.3 加强措施

针对结构超限,采取了比规范更严格的抗震措施。框架柱:15层以下框架柱加型钢,提高结构延性和耗能能力;底部加强区按中震不屈服配筋;控制框架柱剪压比和轴压比;框架柱剪力调整取max[ 0.20Q0,1.5Vmax]。框架梁:跨高比小于4,构造加交叉斜筋,提高抗剪能力。核心筒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埋入钢骨,型钢全高设置栓钉;底部加强区按中震不屈服配筋;提高底部加强区核心筒剪力墙配筋率高于规范20%;连梁采用钢板连梁提高抗剪能力。楼板:加强核心筒内部、开洞部位及平面四角楼板配筋。

结论

(1)超高层由于自重荷载较大,不利场地的基础选型要控制主楼沉降以及和周边裙房的沉降差。

(2)框架核心筒结构增设角筒提高整体刚度,也要保证内筒作为第一道防线承担足够的地震力,不能出现角筒作为第一道防线。

(3)性能目标的设定要综合考虑业主和建筑的需要,设定前提也是建立在充足的计算分析上,采用弹塑性分析找出结构薄弱部位,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 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楚留声,白国良,赵更歧等.高烈度区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破坏

模式研究[J].工业建筑.2010,40(5):1-6.

[4] 钱稼茹,赵作周,叶列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刘俊

超限高层商业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篇2:

高层结构分析与设计

【摘 要】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逐渐成为结构工程师设计工作的主要重点和难点所在。本文从工程实例出发,对主体结构的选型,分析了结构抗震的加强措施,对结构的整体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工程特点选用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设计过程中与建筑师密切协调,使结构方案既要满足结构要求,又要为业主提供较好的经济性。在超高层结构设计中,更应注重抗震概念的设计,从总体把握结构的抗震性能,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分析;抗震;设计

1 工程概况

某商业建筑地上34层,由2个塔楼和4层裙房组成,建筑总长118.2m,宽61.2m,主体高度129.3m,总建筑面积为123945m2。地下2层为车库, 1~4层为展厅、餐厅、多功能会议室、活动室等;5~34层为办公楼,顶部局部为水箱和电梯机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土的特征周期为0.35s,对应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类,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注设防类(简称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2 主体结构

2.1 结构选型

两座塔楼主体高度超过120m高,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并考虑建筑功能及经济的原因,主体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类型,裙房采用框架结构。由于建筑1~4层楼面开大洞,且开洞每层均不相同,这样导致结构平面布置不均匀、不对称,属于平面不规则结构;楼层上下开洞不对照等造成竖向构件不连续,属于上下不规则结构;经电算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1.2倍。综上所述,工程属于特别不规则结构,工程需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后经研究发现楼板开洞均在裙房的中部,于是和建筑人员协商在不影响其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设置两道150mm宽的抗震缝,把工程分成三个独立的结构计算单元,中间为平面不规则的多层框架结构,两侧为带有一般四层裙房的框架-核心筒结构。经此调整,结构平面得到极大的简化,分化后的独立结构计算单元转效应减少很多,并使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具有合理、相近的抗扭刚度,每部分均在现行规范的范围,不再需要超限抗震审查。

2.2.1 提高重要部位构件的抗震等级:主楼底部加强区框架抗震等级采用一级,其余框架的抗震等级采用二级。

2.2.2 严格控制轴压比:主楼部分剪力墙核心筒最大轴压比0.447,框架柱的最大轴压比0.665。

2.2.3 提高底部加强区剪力墙的分布筋配筋率,提高约束边缘构件的体积配箍率。

2.2.4 对洞口周边的框架梁加宽,提高纵筋配筋率和加大箍筋配筋率。

2.2.5 对楼板也加强了措施,除在一、四、五、六层加厚,配双层双向钢筋并提高其配筋率,并对1~4层洞口周边的楼板也采取了同样的加强措施。

3 结构的整体计算分析

3.1 结构弹性分析

整体弹性分析主要采用SATWE,同时采用PMSAP不同力学模型程序进行比较计算。基本风压按100年重现期取值,ω0=0.450kN/m2,地面粗糙度C类,地震影响系数αmax=0.08,计算阵型数取46,±0.000以上分三个塔,±0.000以下一个塔,计算时考虑偶然偏心和双向水平地震作用,取两者的不利情况。由于裙房部分楼板局部开大洞不连续,整体结构分析时又采用了弹性楼盖计算模型,整体分析采用总刚分析法。弹性计算结果(2号塔楼结果和1号塔楼的结果差别很小)见表1。

由表1可知,多模型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构的底部总剪力、最大层位移、周期、周期比均正常,满足规范要求。只有结构中部的部分楼层(y向)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最大位移比大于1.2,但均小于1.4。结构的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之比≤0.850,可见结构的扭转性能较好。总之,在小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各项控制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全部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和层间位移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结构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3.2 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本工程结构高度大于100m,需要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来校核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计算采用SATWE软件进行时程分析。计算采用一条天然波(RH2TG040)和两条人工波(TH1TG040,TH4TG040),取地震最大加速度35cm/s2,结构阻尼比为0.05,图4、5为1号塔楼结构弹性时程分析结果,与CQC法结果比较:各条时程曲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均不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65%,三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小于CQC法计算结果的80%。总剪力为CQC法的88%,顶点位移为CQC法的112%。

4 基础设计

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依据地质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属于伊河河漫滩~Ⅰ级阶地,地形较平坦,标高138.70m~117.49m。

场地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层杂填土,厚0.30m~2.50m;②层黄土状粉土,厚1.0m~2.70m;③层黄土状粉质粘土加粉土,厚2.30m~6.50m;④层中砂,厚0.30m~3.20m;⑤层卵石及圆砾,厚2.30m~4.50m;⑥层卵石,最大揭露厚度12.6m。勘察结果表明,场地无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和因城市或工业抽水而引起区域性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

第⑥层卵石层为良好的基础持力层。主楼基础和裙房及其它地下室基础均采用筏板基础,由于地下抗浮水位较浅(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39.00,地下抗浮水位125.80),故把主楼、裙房、地下室基底为一平,采用变厚度筏板基础,然后用回填土回填至地下室地面用来抵消部分水浮力。

工程主楼和裙房及部分地下室荷载差别较大,但基础持力层为第⑥层卵石层,两者的沉降变形差很小。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后浇带调节变形差,可满足规范要求,因此不设沉降缝。

5 结语

总之,合理运用抗震缝的设置,有时可把复杂的结构形式,变成几个简单规则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分析更加简单。根据工程特点选用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设计过程中与建筑师密切协调,使结构方案既要满足结构要求,又要为业主提供较好的经济性。在超高层结构设计中,更应注重抗震概念的设计,从总体把握结构的抗震性能,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参考文献

[1]吴大炜;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4期

[2]吴锋;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探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作者:邓珊

超限高层商业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篇3:

结合大型商场对建筑结构设计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大型商场和超市越来越多。大型商场和超市的建筑结构设计和其他的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大型商场类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具有层面空间大、立柱比较少的特点,这样的建筑结构特点下,建筑承压力的计算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大型商场的建筑结构特点对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建筑受力结构的选择、地下室的设计和计算、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的特殊处理方法、消防设备的预埋、电梯安装的预留空间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大型商场建筑结构;受力结构选择;计算;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的大型商场越来越多。这些大型商场的建筑结构具有层面空间大、立柱少的特点,对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承压性计算有了很高的要求。做好大型商场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能够有效的利用空间资源、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对保证商场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受力结构的选择

因为大型商场类建筑对空间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为了保证建筑的层面空间最大、立柱最少,所以在受力结构的选择上选择框架结构,框架结构能够很好地保证楼内可利用的空间面积最大。楼面的受力结构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井字梁双向板,这种方式可以减小梁高,增加建筑的可用层高[1]。另外一种是单向梁结构,有利于设备走管,同时成本比较低,经济性比较好。

二、地下室的计算方法的选择

如果建筑上部结构被伸缩缝分为几个单体,地下室就成为一个整体建筑,对于这种建筑形式,地下室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地下室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点,二是地下室不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点。在计算时,应当注意考虑地下室外部土体对地下室的约束和作用力,如果地下室是上部结构的嵌固点,那么顶板不会发生侧向位移,如果地下室不是上部结构嵌固点,那么土地对地下室的约束就是不完全的,在计算时需要加入土体结构刚度比。地下室虽是一个完整建筑,但是仍然可以單体建模,按照区域各塔进行计算结构分析。

地下室虽然是商场建筑的一部分,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还是要进行单体建模,对不同区域的结构计算采用各塔计算的方式。如果不对地下室进行建模,采用多塔计算的方式,就会因为模型的差异导致计算周期产生差异,会导致建筑内局部一部分的梁与立柱的内力计算存在偏差[3]。所以在进行地下室的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计算方式来计算,保证地下室修建的安全性。

三、结构计算

第一,基础等级的设计和结构安全等级存在差异,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设计。在商场建筑的设计中,要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建筑物规模以及功能分区来进行地基的设计,把地基的基础设计划分为三个等级,但是对于安全等级却没有具体的划分,所以在计算基础等级的时候,一般来说,在进行大型商场类建筑的设计时建筑的基础等级要比上部结构的安全等级要高[3]。

第二,框架的抗震等级取值。在商场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取值,不仅影响着建筑物抗震措施的选择,而且还影响着结构构件的抗震作用的验算。在抗震框架的取值方面,大型商场应该属于乙类建筑,根据国家《抗震规范》的规定,乙类建筑抗震措施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在五度到七度之间的时候,乙类建筑物的框架结构要在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基础上增加一度[4]。

四、结构设计中的特殊处理方法

(一)轴压比超限处理方法

轴压比超限处理方法适用于对非抗震建筑设计或者Ⅵ度建筑进行设计。在这种设计方法中,立柱的截面大小受到轴压比的控制,相同的截面、相同的混凝土等级,可能会出现轴压比超限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虑到建筑的美观性和建筑的使用要求,在不增大立柱截面的情况下,在底层柱两侧有填充墙的时候,可以将墙体设计成混凝土墙,和立柱共同承受压力,增加受压面积,解决轴压比超限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建筑的承载力,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二)特殊部位的梁高受限情况的处理

现代建筑为了取得视觉效果,造型奇特,导致结构设计比较复杂,需要在特殊部位进行特殊结构处理才能满足建筑的设计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梁高受限。梁的高度受到限制不能过高,按照常规的混凝土梁的设计,传统的处理方法就是预应力混凝土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施工手段的完善,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梁高受限问题,就是采用型钢混凝土梁。

(三)建筑超长结构设计

大型商场建筑的结构长度和宽度经常超出规定的关于伸缩缝与沉降缝间隔距离的设置标准。由于商场与超市没有办法设置永久缝,所以只能在建筑内部设计中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适当增加温度应力钢筋的方法,在楼板中负弯矩钢筋隔一断一,正弯矩钢筋尽量通长或拼长[5]。除此之外,还可以每间隔40m设置一条宽度为1000mm的后浇带,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收缩性,防止裂缝的产生。钢筋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还可以用来抵御温度应力,提高钢结构抵御温度变化的能力。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混凝土中通过添加抗裂外加剂来降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型商场等建筑超长的情况。

五、应急装置的设置

大型商场建筑为商业建筑,人流量大,因此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做好应急设施的配置,尤其是防火设施的配置。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绿色通道的设计工作,根据商场的规模大小做好绿色通道数量和宽度的设计,以便在发生危险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进行人群的疏散。其次,防火需要的各种管道的设计要按照规范进行,做好各种管件和预埋件的预埋工作,以便防火设备能够进行正常的安装[6]。

六、扶梯、电梯和楼梯的设计

商场一般会设置扶梯、观光电梯等竖向的交通设备,所以在商场类建筑结构的设计中要结合各种各样电梯设备安装设计样式,做好预留孔洞、预埋件、缓冲坑、顶层机房的预留设计工作,保证电梯安装能够顺利的进行。在设计电梯的过程中,要根据电梯承载人数的设想和电梯型号的选择做好电梯的承载设计,保证电梯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结语:

大型商场等建筑结构具有层面空间大、立柱少的特点,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大型商场建筑的特点,从受力结构的选择、地下室的设计、结构计算、结构设计中出现问题的特殊处理办法、消防设施的设计、电梯的设计等方面来进行。做好大型商场类建筑的结构设计对合理的利用空间资源、保证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查明方.结合大型商场、超市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3,(12):29-30.

[2]徐剑锋.结合实例论述超长高层建筑的无缝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7).

[3]韩光翔,王兆君,刘鹏等.大连某商城改造项目结构设计[C].//第二届大型建筑钢与组合结构国际会议论文集.2014:520-522.

[4]车波.超长地下室的结构设计[J].建筑设计管理,2012,(11):64-66.

[5]夏晓红,俞勤学,刘光明等.钢结构在大型商业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实践[J].新型建筑材料,2012,39(7):89-90,94.

[6]郭科.关于单层地下车库结构设计的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4,(9):71-71.

作者:钟奇

上一篇:课改交流会发言稿下一篇:城管局述职评议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