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饮食养生方案

2022-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春季饮食养生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春季饮食养生方案

●立冬饮食养生

想益肾,多食“黑”

四季与五行、人体五脏相互对应。按照中医理论,冬天合于肾;在于无色配属中,冬亦归于黑。因而在11月上旬的立冬时节,用黑色食品补养肾脏无疑是最好 的选择。

所谓黑色食品,是指因内含天然黑色素而导致色泽乌黑活深褐的动、植物性食品。黑色食品种类繁多,有的外皮呈黑色,有的则骨头里面是黑色的。除了众所周知的黑芝麻、黑枣以外,黑米、紫菜、香菇、海带、发菜、黑木耳等植物性食品及甲鱼、乌鸡等动物性食品都属于黑色食品。

●老人、妇女可吃特质暖身餐

立冬过后,阳气不足会导致一部分人格外怕冷,引起感冒、手脚冰冷等症状。其中抵抗力弱、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且脏器功能衰退的老年人和长期偏食、减肥的中青年女性是最易出现上述情况的群体。

对此养生专家建议,老年人宜常吃胡萝卜洋葱汤,此汤可滋补暖身、调理内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保障血液的通畅运行;而年轻女性和中年妇女应先看医生,若非肾虚,则可常食豆腐烧白菜,通过获取充足的维生素B2,减少体内热量的快速流失,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

●火锅这样吃才健康

火锅在立冬时节频受欢迎,却鲜少有人了解火锅的健康吃法。

首先,吃火锅时应本着少荤的原则。用大量解腻、去火和止渴的蔬菜、豆腐及菌类佐以适量的肉类,才是最佳的搭配。

第二、掌握火候很关键。以保证既不流失营养又充分杀灭食物中的细菌为标准,尤其是水产品,在开锅后煮15分钟以上方能入口。

第三、忌喝火锅汤,否则易诱发或加重痛风病。

第四、切勿吃过辣及过烫的火锅,以免造成食道充血或水肿。

五、火锅也不宜吃得过久,否则极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

立冬最应该吃的食物 核桃 养生功效

核桃既可利尿润肠,又可温肺祛病。在以养肾为先的立冬时节,多食核桃无疑能够益肾固精、强身健体。 挑食标准

上等核桃壳薄圆整,通体有光泽;桃仁白净味香,含油量极高。 食而有道

很多人吃核桃时只吃核桃的白色果仁,殊不知其表面的褐色薄皮也含有丰富的营养,食之亦佳。

生核桃入菜比熟核桃入菜更能够保持水分和口感。 适可而止 20克/次。

补益有方

核桃仁莴苣炒胡萝卜丁

●【材料】胡萝卜200克,核桃仁30克,莴苣20克。 ●【调料】姜片、葱段、盐、鸡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①胡萝卜、莴苣去皮,洗净,切丁;核桃仁入油锅炸香。

②炒锅放植物油烧热,下姜片、葱段爆香,加莴苣丁、胡萝卜丁、核桃仁、盐、鸡精,炒热即可。

牛肉 养生功效

牛肉能够迅速补充因气温降低而消耗的热量。立冬时节多食牛肉,不仅能暖身暖胃,更能益气滋脾,因而特别适合身体虚弱者。 挑食标准

好牛肉表面不含过分水分,弹性极佳,摸上去有油油的黏性;脂肪呈白色;通体色泽以均匀的深红色为宜,且没有异味。 食而有道

就保存营养来说,清炖是最佳的烹饪方式。

牛肉与红枣一同煮食,可促进伤口愈合。 适可而止

80克/次。

补益有方 桂圆红枣煲牛肉

●【材料】桂圆肉10克,红枣6颗,牛肉250克,土豆200克。 ●【调料】姜片、葱段、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①桂圆肉洗净;红枣洗净,去核;牛肉洗净,切块;土豆洗净,去皮,切块。

②炒锅放植物油烧至六成热,下葱段、姜片爆香,加牛肉、土豆、盐、400毫升水,大火烧沸,改小火煲45分钟即可。

萝卜炒牛肉 ●【材料】牛肉150克,白萝卜400克。

●【调料:姜片、葱段、酱油、鸡粉、包砂糖、料酒、盐、水淀粉、香油、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①牛肉切薄片,加酱油、鸡粉、白砂糖、料酒、水淀粉、植物油拌匀腌制。

②白萝卜去皮,切片,放入沸水中,加姜片、盐煮15分钟,捞出。

③小碗中放香油、胡椒粉、盐、白砂糖、水淀粉搅匀成芡汁。

④炒锅放植物油烧热、下牛肉略炒,加白萝卜、葱段炒熟,倒芡汁炒匀即可。

香松牛肉饼

●【材料】牛肉馅225克,猪肉馅150克,面包糠、芹菜末50克,鸡蛋1个。

●【调料】盐、味精、白砂糖、酱油、黑胡椒粉、大料、姜末、葱花、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①盆中放肉馅、鸡蛋、黑胡椒粉、盐、白砂糖、芹菜末、姜末,不停搅打上劲,搅拌中逐渐加水,打至肉馅粘稠,加面包糠、味精拌匀,逐个制成小肉饼。

②锅放植物油烧热,放肉饼、葱花、大料稍煎,加水、盐、酱油、黑胡椒粉、白砂糖调味,炖5分钟即可。

鱼香牛肉丝

●【材料】牛肉200克,竹笋100克。

●【调料】泡椒丝、蛋清、盐、姜末、蒜末、葱末、高汤、酱油、醋、白砂糖、味精、水淀粉、干淀粉、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①牛肉切丝,加蛋清、干淀粉、盐拌匀腌制;竹笋切丝。

②小碗中放酱油、醋、白砂糖、味精、水淀粉、高汤、盐、搅匀成味汁。

③炒锅放植物油烧热,下牛肉丝滑熟,捞出控油。

④原锅留底油烧热,下姜末、蒜末、葱末、泡椒丝爆香,放入笋丝、牛肉丝翻炒片刻,倒入味汁,炒匀即可。

第2篇:中医饮食与养生

中华医学与饮食论文

饮食和养生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维持生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人在丰富的饮食实践的基础上,在不断的理论探索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养生理论和文化,这些理论和文化对我们今天的饮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的饮食,使人能获得各方面的营养,预防各种疾病和促进病体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有“治病当论药功,养病方可食补,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因此,饮食在中医养生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传统的养生观点首先强调了“调和阴阳”,在《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次为“填补元气”,人的元气源于父母,藏于体内,为生命之本。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元气,故而用药食填补元气。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审因施养。

饮食,是人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赖以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表现,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民以食为天”是众所公认的常理,“安谷则仓,绝谷则危”,饮食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人们饮食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气足、精充、神旺、健康长寿。围绕着这个目的,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的传统饮食养生理论。自有烹饪以来,饮食与养生就紧密的联系起来,饮食养生理论是伴随中国烹饪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烹饪的发展而发展,并逐步丰富与深化。饮食与养生也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饮食的目的在于达到养生的需求,养生最主要的依赖在于饮食。二者,相辅相成。中国烹饪饮食的变化和发展也始终是在哲学思想、养生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如儒家相互作用的崇尚礼乐,饮食时宜;道家的崇尚自然,饮食养生;阴阳家和医家的阴阳五行,四气五味;释家的禁欲修行,创导素食等等,这些有关饮食的哲理,对中国烹饪的影响是很深的,故中国有“医食同源”之说。但饮食养生不同于饮食疗疾,饮食养生是通过饮食调理达到长寿健康的目的,不是治“已病”,而是治“未病”。这种治“未病”之法就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养生之道。

1

平衡膳食是养生的根本。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我国古代先贤有如下精辟的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使我们有一百四十余种蔬菜可供选择食用,所以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进食足量蔬菜,以动物性食物作为补充,兼食水果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这种膳食结构内涵丰富,保健养生功效明确。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态农业的成功实践,为“寓医于食”——即利用饮食养生保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医食同源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之说。我国医学第一部总结性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美饮食”与“饮食有节”能够防病延寿,文中记述的“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谷肉果类,食养尽之”具体指出,饮食的配合是不可缺少的方面,把以药治病和以食调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其中提倡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恰当搭配的日常饮食,能够达到营养培元,蓄精益气,预防疾病,延年健身的目的。唐代养生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强调:“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并指出:“药性刚烈,犹若御兵”,而“食能排邪而安脏,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老之奇法,极养生之本也”。事实正如此,日常饮食之物,大凡有养生和防治疾病的功效,如大枣、芝麻、薏苡仁、蜂蜜、山药、莲子、桂圆、百合、菌类、柑桔等;而各类中药的原料,也多为可食用的天然植物、动物。医食同源的思想观念,使中国形成了独有的传统和制度。

顺时养生即顺应四时气候,其宗旨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顺应自然,天人相应,是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支柱之一。调和饮食滋味,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以饮食养生疗疾,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和调顺四时的原则。《礼记内则》上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论及饮食与四时、气候的关系,并对四时的主食提出了他的主张:春宜食麦,夏宜食绿豆、菽,秋宜食麻,冬宜食黍。由于四季气候存在着春温、夏热、暑湿且盛、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又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故要注意使食物的选择与之相适应。如在阳气生发的春季,特别是少雪温盛、气候异常时,饮食应该清淡,不宜过食油腻烹煎动火之

2

物,并应选食鸭梨、荸荠、桔子、甘蔗等果品为辅助,常食绿豆汤、绿豆芽等食物,取其清淡、甘凉,以免积热在里。在夏季,遇暑热兼湿之候,肤腠开泄、汗出也多,使人常易贪食生冷。寒冷之物太过则更伤脾胃。因此炎暑之季,切忌过食生冷与油腻厚味,宜食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常可选食西瓜、冬瓜、白兰瓜等瓜果,常饮绿豆汤,并以灯心、竹叶、酸梅水、冰糖煎水代茶饮用,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之攻。秋气凉燥,当少食辛燥,选用蜂蜜、秋梨等柔润之物,山药、苡米等健脾补胃之品。冬季万物潜藏,天寒地冻,阴盛阳衰,进食胡桃、羊肉之类,自可补肾助阳,以迎来年。

中医饮食与养生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包括“天人合

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故大众遵循:“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平衡膳食原则。对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五谷为养”之“五谷”,泛指米、谷、麦、豆等多种粮食,即中国人常说的“主食”,这些主食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脂肪含量极少。按照中医理论,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故称为“养”。应该说是抓住了摄取营养素的主体和根本。“五果为助”之“五果”,泛指苹果、梨、香蕉、桃等多种鲜果和干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和有机酸。食用“五果”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在人体摄取营养素时,它能起到辅佐和协助的作用。“五畜为益”之“五畜”,泛指猪、牛、羊、鸡、鸭、鱼等动物性食物,即中国人常说的“副食”。它们含有丰富的脂肪、优质蛋白质、无机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食用动物性食物,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修补机体组织,弥补植物蛋白在质量上的不足。 “五菜为充”之“五菜”,泛指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菌类等多种多样的蔬菜。它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胡罗卜素、B族维生素、钙、钾、镁、铁等营养素。完全合理的食物结构还必须有蔬菜辅佐、补充,才能使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得以充实、完善。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提倡人们杂食五谷,并以此为主食,在为益的五畜、为充的五菜、为助的五果配合下,主副食互为补充,辩证施食,就能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气味和而服之”是指所吃的谷、果、畜、菜必须性味和合,才能补精益气,利于健康。

注意五味平和,勿使过偏,《黄帝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古人主张饮食的五味要配合得当。大凡古人调和食物,按五行归类,酸属春,苦属夏,辛属秋,咸属冬,所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用酸、苦、辛、咸四味调和食品。

3

五味进食得当,能营养五脏,增进食欲,有益健康;但是偏颇太过,相关脏腑不胜负担,反易得病。饮食五味之入五脏,各有其走向,哪一味偏嗜都会使脏腑之气过剩,失去平衡。五味进食不及会造成营养缺乏,太过也会导致疾病,平衡适宜方能益于健康。现代医学认为:酸辛太过,会诱发或加重溃疡病;食用糖过量,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病、近视、龋齿都有密切关系;食用盐过量,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饮食宜清淡,忌味重肥浓。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说“:厨膳勿使脯肉常盈,常令俭约为佳”,“善养性者常须少食肉,多食饭”,“凡可食之肉本无毒,或自死及着疫死,则有毒,食之者心困闷而吐痢。”清淡,是与浓厚肥腻相对来说的。一是指五味的进食适可而止,口味不可过重。二是说,宜常食新鲜蔬果、杂粮等营养丰富而易吸收的食物。少吃些肉,多吃些蔬菜、水果等其他有益食物是很重要的。清淡的食物,一般都有利于消化吸收,而且可防止多疾病。现代营养学证明,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有50种左右,可概括为七大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健康的人要全面摄取这些营养物,而不宜偏于某一种。多吃肉,特别是肥肉,容易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所以饮食结构以素为主,荤素同食,比较合理。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学习中医饮食与养生的理论知识,使我更加清楚中医养生所遵循的理论体系,及他内部蕴含的哲学原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中医养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运用他们的聪明智慧,为中华民族留意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宝贵遗产,而且不止这样,我们还应该把中医养生文化发扬光大。

4

第3篇:饮食和养生论文

饮食和养生

开头语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我们从小到大听过无数次,身边关心你的人也常常不忘提醒及注意你自己的身体。但是我们只知道盲目地吃些有营养的东西,对于如何合理地搭配自己的日常饮食和来那个号的饮食习惯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可以说大部分人对健康养生却知之甚少。

从我个人来讲,高三开始,我便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每天从早到晚学习,常常熬夜看书,饮食也不太规律。从那开始便让我的健康打了折扣,上了大学我才渐渐发现自己的健康已经不如以前了,因此我开始重视养生,重视饮食。

为了解更多,我选修了《饮食与食品健康》这门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得我也对养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正文

中医将养生的理论称为养生之道,而将养生的方法称为养生之术。 养生之道:“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传统的养生观点首先强调了“调和阴阳”,在《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其次为“填补元气”,人的元气源于父母,藏于体内,为生命之本。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元气,故而用药食填补元气。

养生之道,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等文化理论。其内容不外以下四点: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审因施养。我们都知道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养生之术:养生的方法可以概括一下几个方面:

1.神养。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方面,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内容。

2.行为养。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为调养 3.气养。主要为医用健身气功的“内养功”,多涉及中医文化、宗教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4.形养。主要包括形体锻炼及体育健身活动,多融合了医学文化和武术文化内容。

5.食养。为中医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以及饮食方法与节制等。内容包括了医、药、食、酒以及民俗等文化。

6.药养。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选药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 7.术养。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

食养:而这其中与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也是我们最容易把握的就是“食养”。 所谓“民以食为天“。我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也就是说,不但要吃,还救疾之速,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才会让身体健康。

平衡膳食是食养的根本。中国传统膳食结构强调“平衡膳食、辨证用膳”,提倡含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互补。我国古代先贤有如下精辟的论述: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 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 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使我们有140余种蔬菜可供选择食用,所以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进食足量蔬菜,以动物性食物作为补充,兼食水果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这种膳食结构内涵丰富,保健养生功效明确。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态农业的成功实践,为“寓医于食”——即利用饮食养生保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华民族传统营养学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包括“天人合

一、身土不二”的生态观;“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故大众遵循:“饮食清淡,素食为主”、“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食,不可无绿”等平衡膳食原则。对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汇聚着中华民族人民伟大的智慧结晶,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并进一步地继承和发展它。

养神:养生之本是养神,心静神安福寿存。养神的观点出现得很早,春秋时期的庄子就曾提出‘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神将守形’,解释了静动结合以养神的观点。在以后的医学发展中也提出精神的变化对人体五脏六腑都有影响,如果喜怒无常、思虑太过都会伤神。调节人的情绪变化,在中医中称为“补神”。黄帝内经中说:“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即四季的作息制度与劳役的适度,以防止“过用病生”。适度的睡眠亦能养心神、添精力。在现代,我国医学也认为,养生重在养神,养神可益寿延年。

我国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第一调情致:人是有感情的,也是理智的。当感情冲动的时候,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要做驾驭自己感情的主人。过喜要收敛与抑制;激怒要疏导与平静;忧愁宜释放与自解;悲伤应转移与娱乐。只有养成处事不急不躁,心平气和,顺其自然,做到内心和谐,才能“心静神安,福寿永存”。第二重养性:古代医家及养生家都强调“养生默若养性”。养性,是指加强道德修养。做到“清心寡欲”,是说要排除一切杂念,使心地清纯如镜,从而康泰延年。第三慎劳神 :《寿世青编·养心说》主张:“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乐,应以自然,任其自去。此养生之法也。”这是告诫人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既不为非原则的无端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得失而牵肠挂肚。如果经常地焦躁不安,患得患失,便会伤神毁志,损精耗气而亡神。第四不贪得 ;老子《道德经·四十四章》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知止”,就是人们不受利欲的引诱,没有过分的奢求,这样做即不是什么耻辱,也不会有什么危害,否则,为了享乐而千方百计、追名逐利,贪婪无度,只能是心劳日拙,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损神折寿。第五寻寄托:《寿亲养老新书》说:“凡人平生为性,各有所嗜之事,见即喜之。”龚廷贤《寿世保元》中亦说:“诗书悦心,山林逸性,可以延年。”良好的心理影响生理,机体各种生命节律与自然相和谐,无形中提高了生命质量、生命活力,因而能益寿延年。 运动养生,健康长寿都说生命在于运动。中国古代养生学认为; 天和人是一体的, 天体在不停的运动, 人体也要运动不止。所谓“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是强调人要法则自然, 做到有节奏, 合乎规律的运动。运动能促进人的新陈代谢, 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体各器官糸统的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健康发展,使人体生长发育的更健康、更完美。而不注意运动的人, 身体新陈代谢低下, 肌肉薄弱, 骨骼无力, 内脏功能就会衰退。运动可以减轻自已的体重, 改善血管弹性, 让血管变得年轻, 让心脏变得更有活力。而长期坚持运动的老人, 无论他的内脏还是肌肉等方面的机能指标都比不运动的同龄人平均高的多, 相当于不运动人群10一20年前的身体水平。

运动对改善心功能有好处。体育锻炼可以加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供氧,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运动能提高大脑功能。大脑支配肢体,肢体的活动又可兴奋大脑,经常锻炼可提高动脑的效力,提高回忆的效率,从而增强记忆力。此外,锻炼还是消除焦虑、镇恐压惊、缓和紧张情绪的灵丹妙药。运动能强壮肌肉,灵活关节,改善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运动能使人精神旺盛,心情舒畅。人体在锻炼的时候会释放出许多有益的激素,能调节人的情绪和心境,增强抵抗力,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保持青春的妙方。古代医学家华佗非常重视人体的自身锻炼,创立了五禽戏。他对其弟子说:“人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强调了生命活动中运动的重要性。更说明了运动是延年益寿的良药。

所以要做到全面地养生,我们就应该勤于运动。是自己的身体得到锻炼,人是有惰性的,常常不喜欢运动。我们英爱时常地提醒周边的朋友,有注意坚持运动。这对于我们养成健康的是身体是至关重要的。时时不忘运动,健康永驻。

保健食品——辅助作用、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然而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追求健康长寿,“长寿”的条件应该是“健康长寿”,而不是浑身病痛、生活不能自理,或像“植物人”那样活着。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一定保健功效的食品。《辞海》中对“保健” 一词的解释是:“对个人和集体所采取的医疗预防与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预防和防疫皆是指病前的措施,而不是病中的治疗。古代相当“保健”的辞汇有“养生”、“道生”、“卫生”、“厚生”等,其涵义大都是摄养生命以延年益寿。保健食品是针对普通的“常人”(包括健康的人和失健的人)而设立的。

就人体生活状态来说,人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健康的人,指无病、心身健康者;一类是失健的人,也可以说是“似病非病”的亚健康状态的人,尤其指体弱的老年人和病后、产后康复期的人;另一类为病人,指不能从事正常生活与工作、需要接受治疗的人。随着人的年龄的增加,身体出现越来越多的毛病,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也在逐渐减弱。所以,对于健康的人和失健的人来说,他们应该采取一定的保健措施,选购一定种类的保健食品就是必需采取的保健措施的一个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养生保健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保健品。做到真正对自己的身体有益。

结束语

当然想真正做到养生,还要从饮食,运动,心理等各方面进行训练。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不过自从上过这门课,我正在努力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并试着影响身边的人。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正确的方式,我的身体会越来越强壮,同时也望身边的同学都可以健健康康的度过大学四年以至以后漫长的人生

主要参考文献:

[1]高俊德,徐鹏编著.食品营养与计算.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2002. [2]中国营养学会. 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营养学报,2003,11(1):93.

第4篇:冬季养生饮食小常识

随着一场初雪的落幕,让我们也切切实实的感觉到了冬季的到来,除了外在的防寒保暖,冬季的内在“养护”也尤为重要,而且冬季还是一个最适合进补的养生季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适合冬季饮食养生的小常识:

1、冬季用大枣、红糖、桂圆、生姜熬汤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流通、益气补血、安神驱寒的功效。

2、冬季常吃羊肉、狗肉这些性温的食物,可以起到驱寒解表、促进血管扩张、改善体表血液循环,使大家全身暖和。

3、冬季可以用西洋参泡茶,能够起到益气润肺、滋阴补阳的功效,对于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有益冬季养生保健。

4、冬季常吃一些芝麻和花生,可以对身体起到增强御寒能力、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5、冬季可适当吃点生姜,人们常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常食生姜能促进血液的循环,可发汗,并有促进胃液分泌以及肠管蠕动,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生姜还有抗氧化作用,临床上常将生姜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咳嗽、胃寒、呕吐等症的辅助治疗。

6、 冬季不能忽视饮水,有不少人认为冬季寒冷,人体出汗少,可以少饮水或不饮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冬天虽然人体出汗少,但组织液通过皮肤蒸发也可失去不少水分,一个成年人一天要失去约600毫升水,这种水蒸发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故也称“无感蒸发”。人在呼吸时,也会失水,呼吸道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时,必须保持表面的湿润,每天仅此就要消耗掉500毫升水,加上排便失水,人体一天排出的水分约在 2500毫升左右。冬季人体只要损耗5%的水分而未及时补充的话,皮肤就会皱缩,肌肉也会变得软弱无力,体内代谢产物滞留,人便会感到疲劳、烦躁、头痛、头晕和无力,甚至还会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

第5篇:养生饮食顺口溜

一、

1、早喝盐水如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

2、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3、一日一枣,长生不老

4、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5、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养生不健康

二、

1、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2、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3、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很管用

三、

1、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2、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4、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5、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四、

1、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2、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4、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五、

1、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常吃素,好养肚

4、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5、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六、

1、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3、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4、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5、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七、

1、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2、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3、先睡心,后睡眼

4、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5、饭养人,歌养心

八、

1、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2、笑一笑,十年少

3、一日*,人生难老

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5、哭一哭,解千愁

1、常吃宵夜。会得胃癌。 因为胃得不到休息。

2、一个星期只能吃四颗蛋。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3、鸡的臀部含有致癌物,不要吃较好。

4、饭后吃水果是错误的观念。应是饭前吃水果。

6、喝豆浆时不要加鸡蛋及糖。也不要喝太多。

7、空腹时不要吃蕃茄,最好饭后吃。

8、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9、睡前三小时不要吃东西。会胖。

10、少喝奶茶。因为高热量。高油。没有营养价值可言。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1、刚出炉的面包不宜马上食用。

12、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3、天天喝水八大杯。

14、每天十杯水。膀胱癌不会来。

15、白天多喝水。晚上少喝水。

16、一天不要喝两杯以上的咖啡。喝太多易导致失眠,胃痛。

17、多油脂的食物少吃。因为得花5~7小时去消化,并使脑中血液*到肠胃。易昏昏欲睡。

18、下午五点后。大餐少少吃,因为五点后身体不需那么多能量。 20、睡眠不足会变笨,一天须八小时睡眠,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21、最佳睡眠时间是在晚上10点.清晨6点。

22、每天喝酒不要超过一杯,因为酒精会抑制制造抗体的B细胞,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

23、服用胶囊应以冷水吞服(可以第一个吃), 睡前30分先服药。忌立即躺下。

24、酸梅具防止老化作用,青春永驻;肝火有毛病者宜多食用。

25、掉发因素:熬夜,压力,烟酒,香鸡排。麻辣锅。油腻食物。调味过重的料理。

26、帮助头发生长:多食用包心菜。豆类;少吃甜食(尤其是果糖)。

27、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28、苹果是机车族、瘾君子、家庭主妇的常备良药,一天一颗,才能让自己有个干干净净的肺。

29、抽烟又吃维他命(B胡萝卜素-A维他命的一种),会致癌,尽早戒烟。才是最健康的做法。

30、女性不宜喝茶的五个时期:月经来时,孕妇,临产前。生产完后,更年期。

31、抽烟,关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32、饮酒导致肝硬化。引发肝癌。

3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口腔癌。

3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胃癌。

35、食物过于粗糙,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

3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

37、不抽烟。拒吸二手烟。

38、适量饮酒,不拚久。不醉酒。

39、减少食用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40、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41、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五谷类及豆类。

42、每天摄取均衡的饮食,不过量。

43、维持理想体重。不过胖。

44、保持规律的生活与运动。

45、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46、正确饮食习惯: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1,凉水洗脚有损健康. 2,夏季多吃苦味有益健康. 3,多喝水能防肾结石. 4,夏季不宜光着上身睡觉. 5,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 6,冬季洗澡次数不宜多. 7,冬季不宜长期待在温暖房间. 8,不宜长时间停留在冬季雾气中. 9,冬天不宜把围巾当口罩用. 10,冬天早晨不宜洗头. 11,健身前热身活动很重要. 12,运动损伤应"冷"处理. 13,步行适量能使大脑更年轻. 14,步行最有利于中老年人健康. 15,深呼吸不利老年健康. 16,老人晨练应先进食. 17,运动后应喝杯牛奶. 18,睡眠充足才有益健康. 19,情绪不畅会导致胃病. 20,手机贴膜会伤害眼睛. 21,员工不宜在办公室吃午餐. 22,午睡有助于预防冠心病. 23,不宜用沸水煎中药. 24,服中药不宜加糖. 25,不能用95%的酒精消毒. 26,日照每天过三小时才算健康住宅. 27,破损瓷砖辐射较大. 28,卧室窗户留缝有助于睡眠. 29,清晨不宜开窗通风. 30,热水袋比电热毯更益健康. 31,不宜用塑料袋保存果蔬.

。 32,筷子最好半年换一次. 33,牙龈出血要尽快更换牙刷. 34,正确刷牙比选择牙膏重要. 35,起床不宜马上叠被子. 36,晒被子不能拍打. 37,空腹不宜喝蜂蜜. 38,喝蜂蜜可解酒. 39,中医讲究早喝盐水晚喝蜜. 40,素食为主更适合中国人. 41,海带可预防高血压. 42,凉水洗脸好处多. 43,刷牙宜用温水. 44,洗脚宜用热水. 45,脚寒容易感冒. 46,干嚼食物可防止大脑老化. 47,上午晒太阳有利于冬季健康. 48,翘二郎腿会影响健康. 49,戴帽子不宜过紧. 50,常梳头有益健康. 51,长时间微笑和利健康. 52,强忍泪水等于慢性自杀. 53,小便时咬紧牙齿有益健康. 54,打喷嚏时不能捂嘴. 55,早晨一杯水很重要. 56,白开水超过三天不能喝. 57.每天一杯咖啡好处多. 58,咖啡要趁热喝才好. 59,酒后喝咖啡易发高血压. 60,喝下午茶有益增强记忆. 61,绿茶有益防治肝炎肝癌. 62,胖大海泡茶不宜长期饮用. 63,感冒不宜喝苦丁茶. 64,不应用保温杯喝茶. 65,晚饭后两小时饮用酸奶最佳. 66,不宜空腹喝酸奶. 67,喝完牛奶应喝口白开水. 68,常喝豆浆更健康. 69,豆浆不应与红糖鸡蛋同饮. 70,白酒不宜代替料酒做菜. 71,吃海鲜不宜喝啤酒. 73,鱼刺卡喉不宜醋疗. 74,胆固醇高者少吃鱿鱼. 75,海蜇皮能治高血压. 76,食肉过多对身体有害. 77,骨折初期不宜喝骨头汤. 78,炖鸡汤不要先放盐. 79,发烧时不宜食用鸡蛋. 80,茶叶蛋不宜多吃. 81,馒头比米饭更益补锌. 82,煮粥和烧菜不能放碱. 83,粽子的营养全面. 84,饭菜不宜"趁热吃". 85,多吃黑色食物可补肾. 86,多吃玉米好处多. 87,不宜吃开口的糖炒板粟. 88,多食核桃有益心脏. 89.花生具有抗衰老作用. 90,常吃花生可预防胆结石. 91,常吃生花生可治胃病. 92,醋泡花生可以软化血管. 93,西瓜不宜长时间存放冰箱. 94,吃葡萄有利于护肝. 95,吃草莓有助于防止辐射. 96,甘蔗被称为"补血果". 97,苹果营养全面. 98,苹果可降血压,降脂肪含量,保护前列腺,预防肺癌. 99,红枣有增强肌体免疫力的作用. 100,山楂易致胃结石. 101,肾病不宜食杨桃. 102,香蕉是廉价减肥药. 103,菠萝可以护胃. 104,芒果保健作用大. 105,烂水果不烂部分也有毒. 106,水果不如蔬菜有营养. 107,木瓜可增加胃肠动力. 108,芦荟能缓解亚健康. 109,胡萝卜有降血压作用. 110,胡萝卜下酒会中毒. 111,萝卜白菜不应混吃. 112,人参和萝卜不能一起吃. 113,西兰花营养价值高. 114,香椿浑身是药是宝. 115,香椿需用开水烫. 116,多吃番茄可防晒伤. 117,泡发干长香菇最好使用温水. 118,吃饭应先吃青菜后吃肉. 119,常吃大白菜好处多. 120,韭菜可补肾助阳. 121,茄子有益降低胆固醇. 122,洋葱可保护血管. 123,做菜勾芡有助保护肠胃. 124,黄瓜,西红柿不能一起吃. 125,豆芽一定要炒熟吃. 126,饭前不宜吃西红柿. 127,山药是冬季滋补佳品. 128,豆腐吃多对身体有害. 129,油炸臭豆腐不利健康. 130,红薯叶是宝. 131,红薯有了黑斑不能吃. 132,日常饮食应少吃胡椒. 133,多食味精影响视力. 134,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 135,干海带长时间浸泡才能除砷. 136,海带不是越"绿"越好. 137,黑木耳补铁效果最好. 139,香油更适合中老年人吃. 140,腐竹在豆制品中营养价值最高. 141,枸杞能"强精壮体". 142,当归能增强肠胃吸收. 143,天麻炖鸡不可取. 144,男人不宜趴着睡. 145,饭后吸烟危害更大. 146,孩子厌食多吃醋. 147,儿童常吃面包好. 148,使用筷子能促进幼儿神经发育. 149,学生不宜补偿式晚餐. 150,儿童不宜多用鱼肝油. 151,果味维C不能让儿童当糖吃. 152,早餐吃燕麦有助于记忆. 153,鼻子出血时不要抬头. 154,儿童开灯睡觉患癌率增大. 155,打乒乓球可预防儿童近视. 156,儿童不可多吃山楂片. 157,儿童吃糖多了爱发脾气. 158,儿童喜食甜食容易体弱. 159,幼儿不宜经常服用止咳糖浆. 160,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很重要. 161,白天需要让宝宝运动多一些. 162,幼儿服药时要多喝水. 163,给孩子喂药不能用牛奶. 164,彩色T恤更能抵挡阳光. 165,浴后不宜立刻化妆. 166,晒后不能用热水洗脸. 168,束腰过紧可引发痔疮. 169,吸烟也会伤胃. 170,不含尼古丁的香烟仍有害.

1、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2、心血气不足,桂圆煨米粥。

3、萝卜小人参,常吃有精神。

4、常吃萝卜,不用医生开药方。

5、常吃萝卜常喝茶,不用医生把药拿。

6、吃萝卜,喝热茶,郎中改行拿钉耙。

7、九月九,大夫抄着手,家家吃萝卜病从哪里有?

8、萝卜抗癌,降福消灾。

9、萝卜缨子不要钱,止泻止痢赛黄连。

10、萝卜、干姜、梨,治咳有效又便宜。

11、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12、黄瓜鲜脆甜,常吃美容颜。

13、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14、多吃紫茄煮米饭,黄疸肝炎好得快。

15、多吃番茄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16、胡萝卜,小人参,常吃长精神。

17、红萝卜,显神通,降压降脂有奇功。

18、韭根韭叶,散瘀活血。

19、盐醋防毒消炎好

20、青龙白虎汤,喉病保安康。(俗谓橄榄是治喉病的“青龙”,萝卜是治喉病的“白虎”)

21、包饭用荷叶,清香又解热。

22、鲜藕止血,熟藕补血。

23、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24、红枣芹菜根,能降胆固醇。

25、红枣黄芪汤,补血养气好效方。

26、酸枣加白糖,安眠帮大忙。

27、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28、常把核桃吃,润肤黑发须。

29、早晨喝杯淡盐汤,胜过医生去洗肠。 30、一日不吃姜,身体不安康。

31、姜开胃,蒜败毒,常吃萝卜壮筋骨。

32、冬天一碗姜糖汤,去风去寒赛仙方。

33、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34、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35、晨吃片姜,赛过人参鹿茸汤。

37、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8、平常绿豆芽,通便催奶下。

39、赤豆利脏腑,祛毒又滋补。 40、热天一块瓜,强如把药抓。

41、一天吃点枣,气壮身体好。

42、一天吃三枣,终生不显老

第6篇:四季饮食养生保健法

●原则之一:食温护胃

从夏季到秋季,气候由热转凉,人的体质也随着这种转变而有所变化。由于秋季气温的下降,人体的脾胃阳气不足,很容易受到刺激性食物的影响,因此秋季应做好护胃养生,而秋季护胃的关键一点就是要选择温性的食物。因为在秋季寒凉之物很容易使胃部受到伤害,此时如果再吃一些寒凉或生冷的菜肴,无疑是雪上加霜,往往导致温热内蕴,毒滞体内,造成消化不良,引发腹泻、腹痛等各种消化道疾病。因此,秋季宜多进食一些温性的菜肴,尤其是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群,更要少食寒凉之物,以保护好胃气。食温护胃是秋食菜肴的最基本的原则,因为只有胃功能良好,才有机会品尝各种美味的菜肴,一切饮食养生才成为可能。

●原则之二:防燥润肺

对于秋季的干燥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感受,咽干、咳嗽、唇裂等症状是常见的现象。这都是由于秋季空气干燥、湿度小,使燥邪伤肺所导致的。秋燥消耗津液,并从口鼻先行入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化解,就会出现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尿少便秘、体重下降、皮肤枯涩等现象。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部分,保护不好容易发生肺炎、哮喘、肺气肿等多种呼吸道疾病,所以秋季润肺至关重要,此时应该选择一些含水分较多的甘润菜肴。这些菜肴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人体的水分,以防止气候干燥对人体所产生的直接伤害,达到防燥的目

1 的;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这些菜肴来补养肺阴,防止因机体在肺部阴虚的基础上再受燥邪影响,诱发各种疾病。总之,秋季菜肴应多选甘润之物,要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努力遵守防燥润肺的原则。

●原则之三:少辛多酸

秋季人的肺脏与气候相应,即肺气盛于秋。由于辛味养肺,因而少吃辛味菜肴可防肺气太盛。为何要防止肺气太胜呢?原因在于肺气太盛可克肝脏,即损害肝脏功能。肺盛伤肝要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在中医学上,肺属金,肝属木,金旺则能克木,使肝木受损,这就是中医金克木的理论。中医认为,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味能胜酸,故秋季要减辛以平肺气,增酸以助肝气,以防肺气太过胜肝,使肝气郁结。因此,秋季应适当多吃点酸味的菜肴,因为酸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对肝造成过分的损伤。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但也不可过多的进食,因为一些菜肴的酸味能刺激到胃,易发生胃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对身体又有不利的一面。但总的看来,少辛多酸还是秋食菜肴不可缺少的原则之一。

●原则之四:营养均衡

秋季远离了盛夏的酷热,凉爽的天气使人的胃口得到改善,食欲大增。此时,虽然人们可以多享受一些自己喜爱的美味佳肴,但不能盲目选择,应注意到营养的均衡。虽然秋食菜肴有一定的原则需要遵循,但并不意味着让你偏食、挑食,各种适合秋季食用的蔬菜、肉类、蛋类和油类,都应该给它们上桌的机会。就像上面所提到的少辛多酸

2 原则,它并不代表禁止吃辛只能吃酸,芹菜就是夏季提倡选择的辛香气味蔬菜,而且还要补充一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用以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之功效。总体上,秋食菜肴要保证人体的营养均衡,从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确保身体各部分得到全面的发展。

上一篇: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教案下一篇:四句话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