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太极拳的价值——以24式简化太极拳为例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24式是当今太极拳拳法中最为普遍、流传最广的一支。从这个角度来看,24式所能带给人们的直观体验,就将代表大部分人对于太极拳的看法,所以探寻24式简化太极拳,就太极拳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太极拳的内核价值,将两者进行取长补短的分析,是对太极拳弘扬与发展的有效推进器。

二、太极拳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

太极拳一直将“虚无”作为其技法的最高宗旨,既结合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又将“道法自然”兼容其中。不仅将中国人传统理念中的阴阳五行之法与中医的经络学相结合,还将古代的吐纳、引导术贯穿于一招一形的始末。太极拳凭借自身魅力在近几年掀起了一股“太极热”的浪潮,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交流与传播都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1. 文化传承

太极拳的流派是非常丰富的,包括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和武当式等众多流派,最早的原始太极拳相传是轩辕黄帝根据蛇和喜鹊的缠斗场景演化而来。今天传播最广泛的太极拳——24式则是通过对传统流派杨式太极拳的精简串编而成的。无论是哪一派系,太极的核心理念不变,都讲究“虚实相生”,这一虚一实既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又展露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阴阳相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继承与发扬。

(1)对阴阳相济、道法自然的传承

陈式太极拳的传承者陈鑫在《陈式太极拳图说》一书中指出:“太极不过阴阳之浑论耳。”在招与式之间,阴阳随时都在转换。所以练习太极拳的关键是:清晰掌握拳存在中阴阳之理。传统文化中的阴阳,说的是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性的概称,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而道法自然则是阴阳相济的结果。什么是道?周易讲:“一阴一阳谓之道。”简单来讲,阴阳的平衡,太极的生克拳法即是这种传统观念的一个标识。

(2)对天人合一的传承

“天人合一”是一种将作为“天”的自然法则畅达的与作为“人”的道德原则相结合使自己处在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之中的处世法则,“天人合一”正是一种修身正德的体现。而太极拳中所存在的“天人合一”观,正是一种心与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通过技法上的清静舒松培养练习者,使之建立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良性关系,最终达成保持良性的生态平衡的目标。

2. 文化交流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行与实施,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开始醉心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太极拳将逐渐走上国际文化交流的大舞台。据部分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在全国乃至海内外各地,太极拳中颇具名望的六大派别总共成立了上千余所组织、机构。在全世界范围内,学习太极拳,因结识太极拳而投身至传统中华文化,进行学习与研究中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太极拳所带来的文化传播与传承已经不仅仅在于太极本身,更多的是增强了中国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力度,为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铺开了道路。

(二)社会价值

1. 调节社会竞争压力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长期处于竞争压力下的人们来说身心都受到极大地损害。在全球范围内,每一年由于生活压力过大而产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人数都在上涨。正如医学界一项调查报告所说的:“在今天的社会,赴医就诊的病人中,百分之六十并无特殊疾病,只不过是因为长期压力所导致之痛苦、不适与疲乏而已”。由此可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需要能够让他们慢下来,静下来,放松下来的事物。精简后的24式太极拳,缩短了人们练习太极时需要的时间,同时,保留了太极原本的“心静体松”的演练原则和强身健体的初衷,使练习中的人们得到身体与心灵的彻底的放松,以此来释放、缓解人们在心中囤积了许久的压力,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这对增加国民幸福指数和调节“高压”社会竞争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2. 丰富精神文明明生活,促成全民运动

如今的太极拳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武术了。通过创新和改进,它越来越能被人们接纳。就目前来看,太极拳文化正在广泛传播,成功在全球的多个国家建立了组织机构。无论是前几年的北京奥运会还是近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太极拳都作为一种审美情趣颇高的表演站上了舞台。这些活动都可以表明太极拳在今天,拥有越来越大的社会价值。它不仅具有民族性与传统性,还具有娱乐性,它可以成为一种良性文化,来丰富和陶冶人们的生活。

由于太极拳的特殊性,它的形成和发展始终与人们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要求下无微不到应该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与内涵。在今天,凭借其悠久的传承历史和肩负的文化符号完全可以认定其兼具历史、文化等社会特性,它能满足现代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因此,大力开展太极拳活动、加强对太极拳文化的传播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实施全民健身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保健价值

1. 身体素质

根据《太极拳解》的记载:“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24式太极拳的招式讲究的是“以心形气”“以气催力”,拳法通过缓慢的运作方式,让运动者凝心静气,在全身心投入的“意气”运动中,感受一呼一吸之间气在体内的流动。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气这样在身体里流动,有益于疏通经络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这对于许多“现代病”诸如:肩周炎、颈椎病等有很好的疗愈效果。

2. 精神素质

由于太极拳在身法上要求“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所以一个太极拳拳法的掌握者往往表现出和顺、中正的形象,具备“浩然之气”。因为太极拳的主导是心,严格要求以心来调遣四肢百骸的运作。在心念上应要求“行端体正”这样一来,对于太极拳的练习也就是对于“浩然之气”的修习;而太极的技法中以力打力的善巧之法又显露出一种为人处世的哲理。由此可见,太极拳的技术理念无处不体现着对人的教化的功能。练习太极,对于提升个人修养,提高精神境界也都是大有益处的。

三、新时代背景下的24式太极拳

(一)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24式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于1956年改编而成的。首先要指出的是:尽管24式太极拳为太极拳的普及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不可否认的是它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对于拳法的练习本该遵循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是,根据相关资料的分析,24式太极拳在拳法编排上,忽略了这方面的问题,没有考虑到24式太极拳的学习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多数为在校大学生和退休老年人,没有学习拳法的基础),因此个别招式的编排非但没有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会对学习者的关节造成损伤。其次,虽然太极拳的普及比之过去几年已有提升,但太极拳的教学质量却没有与每年新增的学习人数形成正比,因此,如何提高24式简化太极的教学质量?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太极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眼下,太极拳弘扬和发展的新难题。

(二)发展的现状

根据相关资料的查证,如今,全世界范围内的太极拳学习者、练习者已经接近1亿人。这其中包含了共计70多个建立了太极拳组织、机构、社团的国家和地区。而各种各样与太极拳相关的比赛、表演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这当然是太极拳发展中良性的一面。可是,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普及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太极拳各个流派间依然存在正统之争,这样的声音,难免对太极拳拳法的共同繁荣发展带来阻碍。

(三)未来的发展道路

在未来,太极拳的弘扬和发展应该紧紧依循国家政策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例如参加文化下乡等项目,让太极拳拥有更加广泛的学习群体。同时应该敢于创新,勇于创新通过挖掘太极拳本身的文化内蕴来提升和改进24式简化太极拳,使走进校园的太极拳在具备体育教育功效的同时也能兼具美育、德育的效果。最后,可以兼容并包优秀的外国文化,如将太极拳同当红的世界名曲结合起来等。传统文化只有在不断改进中推陈出新,太极也是如此。

四、结束语

太极拳所具备的现代价值可能远远高过笔者前文中所提到的。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支,太极所体现出来的哲理值得人们对中国古老的体育运动有一个崭新的定义。而24式简化太极拳的优化之路还需继续,它为太极传播,为建立一个全民健康、全民运动的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太极拳作为我国多元传统文化中的灿烂一角,在文化层面、社会层面都具备深入探讨和研究的价值。笔者试图运用材料分析和文献整理的方法来探寻和挖掘太极拳的价值,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太极拳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整合其未来的发展策略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柏利.竞争社会中太极拳的时代价值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42-45.

[2] 姜俊.浅论太极拳的文化内涵[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09(7):1-2.

[3] 乔熛,乔蓓芸.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的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09(3):14-17.

[4] 王兵伟,赵红波.太极拳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6):128-130+169.

[5] 谭正坤.新时代背景下太极拳的价值研究——以24式简化太极拳为例[J].贵州:学术论坛,2017(14):203+205.

[6] 孙福成.对24式简化太极拳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佳木职业学院学报,2016(1):346.

上一篇:新时期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林业造林技术与育林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