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辅导计划

2022-07-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在不断的征程之中,一项工作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工作的开始,而只有好的计划才能让我们在新的工作中找准方向,那么什么才算一份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学竞赛辅导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高中化学竞赛辅导计划

研究实施员工辅导计划做好人文关怀心理辅导

员工辅导计划课题研究的理论

与实践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随着中央企业改革的持续深入展开,帮助员工思想上解惑、精神上减负、心理上解压的任务日趋繁重。面对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走向,如何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干部员工,用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并且为其提供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和工具的系统支持,从而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创新载体,加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和工具化,是当前公司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创新途径。员工辅导计划就是我们在认真审视分析宏观形势、公司文化管理及企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适应时代要求和公司发展要求的具体举措。

研究实施员工辅导计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推动党的建设创新,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努力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见到成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2009年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注意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党建工作”;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2009年中央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随着中央企业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等项改革,职工观念、身份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帮助职工思想上解惑、精神上减负、心理上减压,增强职工改革承受力的任务日益繁重。”“要化解困惑疑虑,稳定心理预期,面向基层,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以上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从思路上、方法上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要求既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也要有科学制度的保障,还要有科学方法的支撑,同时,也具体提出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减负、心理上减压,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员工辅导计划研究充分体现了上述思路,力图以世界眼光进行审视、以科学理论进行武装、以创新精神进行探索。

研究实施员工辅导计划是深入推进公司企业文化转化工作的需要

企业文化建设是公司一项战略性、系统性、长期性任务,需要系统构建,持续推进,有效管理。目前,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已由前阶段的文化形成、文化宣贯进入了文化转化的新阶段。文化转化的总体目标是把南网方略的文化基因融入管理、切入业务、植入行为,进入基层、进入班组、进入岗位。总体思路是切实做到“五个把握”,即把握南网方略这个核心,切实发挥南网方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把握制度建设这个关键,切实发挥制度文化落实方略固化理念的作用;把握子文化建设这个接点,切实发挥子文化融入工作提升管理的作用;把握班组文化建设这个基点,切实发挥班组文化固本强基的作用;把握文化评价这个关口,切实发挥文化评价的目标导向作用。其中,班组文化建设是落实南网文化进入基层、进入班组、进入岗位的重要载体。

在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时候,辅导员一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宣传讲解公司的战略、前景、工作理念和制度规范,直接播撒南网文化的种子;另一方面,通过与员工开展深入细致的沟通工作,对员工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员工行为,改善班组氛围,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激情,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使党群工作者的辅导者角色与职能,与班组长等各级管理者角色与职能形成合力,建设优秀的班组文化,从而实现对文化转化的有力支撑。

研究实施员工辅导计划是有效平衡“刚性”的制度管理文化与“柔性”的人本管理文化的需要

当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发挥作用依赖于两大机制:基于物质利益交换的市场规范与基于价值观念的社会规范。前者主要以物质利益交换为基础,以刚性的制度管理为方式,促使各级员工共同实现组织的目标。也就是说,组织为员工提供薪酬福利、晋升机会,作为员工为组织创造价值与绩效的交换,在此过程中,员工必须服从组织的指令、制度、规范、流程等要求。但研究者们发现市场规范只能决定组织绩效的下限。而企业绩效的上限则必须依赖于社会规范,即以柔性的人本文化管理为基础,通过满足员工情感、心理、价值要求(如归宿感、成就感、奉献感),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因此,高绩效的组织既依赖于刚性的制度文化的有效实施、也依赖于柔性的人本文化的高度渗透,也因之被形象地称之为“父性文化”与“母性文化”的平衡与兼容。

公司党群工作部2007年联合外部专业机构开展的首次公司员工思想状况调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员工思想状况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些基本特征。调查显示出非常积极的一面,如广大干部员工对南网方略认知度、认同度很高;员工对公司、工作属性、工作环境、人本管理这四个维度的满意度较高;但也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公司的各级组织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强调刚性的制度和制度的刚性执行,在管理上风格上整体 “重刚性、轻柔性”,导致了员工心理压力加大。因此,如何在刚性的管理主旋律上增添柔性的色彩,实现“刚柔相济”,相生互补,是当前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研究实施员工辅导计划是改善党群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效果、提高党群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需要

党群工作既是一项公共性工作,它的公共性是指它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具有广泛的公共属性。党群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工作,它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具有专业化的属性。党群工作的公共属性和专业属性共同决定了提高党群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多年的实践锻炼和工作探索中,我们摸索积累了党群工作的许多成功作法和有效经验,切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实效。但是,长期以来,党群工作在依靠科学理论、建立科学制度、使用科学方法和工具的系统性、专业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形势下党群工作的实际效果,也影响了党群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核心能力的提升。员工辅导计划致力于为党群工作者提供能力发展的支持,通过建立辅导员胜任力标准,引入行为科学、心理科学领域等被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方法工具,并通过有计划针对性、持续性的培训,使辅导员掌握有关方法和工具,并通过制度规范、流程控制下的实践运用,提升党群工作在公司系统,特别是对一线基层的支持作用,提升党群工作的专业化层次和党群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以上四个方面的迫切需要,是我们提出研究、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宏观、中观和微观背景。员工辅导计划的主体内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员工辅导计划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拓展和方法的创新。从内容拓展角度讲,在继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的基础上,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结合;从方法创新的角度来讲,在坚持传统的说理教育、情感教育、形象教育、典型示范、表扬批评、身教率先、寓教于乐、自我教育等有效作法的同时,着重围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供科学理论、科学制度,尤其是提供可以验证、可以评估的科学方法和工具。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员工辅导计划使得企业文化建设由人类学、管理学层面延伸到心理学层面,也即在考虑社会文化的影响、管理文化的规范的基础上,把企业文化建设的触角延伸到员工心理层面,实施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我们通过引入科学理论,设计相关制度,探索科学方法,提供有效工具,力图从整体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既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内容、载入新机制、提供新方法,也为推进文化转化、实现文化落地,打造新平台、构建新机制、提供新渠道。

研究实施员工辅导计划的

总体思路和基本方法

总体思路

把实施人文关怀与开展心理疏导有机结合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价值,通过多种手段对人进行人性化的关怀。心理疏导则是从心智模式、认知结构、心理需求等方面通过专业方法、科学工具进行梳理和引导,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把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目的是把人文关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性化向度与心理疏导的关注心理问题、预防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的功能化维度紧密结合,形成员工辅导计划的两项主体内容¬——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既把抽象的人文关怀具体化、实践化,又克服了心理疏导单纯的负性因素,使得员工辅导计划兼具正向关怀与负性消解功能。

把继承传统经验与创新工作方法有机结合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对立又统一的,有继承才有创新,有创新才能真正继承,二者必须有机结合。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有效的作法,有效吸纳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经验(如“十必谈”,“十必访”等)是研究工作的关键成功因素。另一关键成功因素就是如何创新工作方法,从内容、制度、工具上实现创新,这就意味着要借鉴世界优秀企业的作法(制度与流程),引入专业领域的工具和方法,并使之与内部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理论研究与试点实践有机结合 科学的理论是正确行动的前提,但深入透彻的理论研究也必须要通过试点实践来获取第一手的经验和资源,反过来对理论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这就要求本次研究既要打开视野,获取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最佳实践,以此形成理论体系,又要慎重、细致、深入地开展试点工作,以此检验成效,不断完善。

把体系建构与技术支持有机结合 员工辅导计划是一个系统项目,重点包括制度、方法、工具为主要内容的体系建构。既要关注与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工作接口与逻辑关联;又要关注本身内部结构的清晰、紧密与完整。同时,为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而不是成为空中楼阁,必须要有充分的技术支持。技术支持包含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培养与辅导过程中使用的专业工具开发两个方面。

研究方法

综合调研本次研究的调研,重点采取了以下三种形式。

■问卷调查:组织了针对7个分子公司的党群部门、企业文化管理人员、班组员工的问卷调查。

■调研访谈:对各层级党群工作者、管理人员、班组员工进行了一对一和一对多的访谈,并重点对云南电网公司EAP(员工帮助方案)项目进行了调研访谈。

■调研讨论:成立由各分子公司部分党群工作者组成的项目组,就项目工作方案、员工辅导计划工作机制、员工辅导员能力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等问题进行了7次调研讨论。

胜任力模型建立以员工辅导员工作特征和任务要求为依据,结合公司战略要求和企业文化特点,借鉴相关经验,并进行了相应的基层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南方电网公司员工辅导员胜任力模型及评价标准》。运用胜任力模型(见下图)以分析员工辅导计划的关键角色——辅导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和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辅导员的评价标准、辅导员必修课程体系的关键内容,为本项目提供了长期的、持续的能力保证。

胜任力模型图

最佳实践学习广泛运用最佳实践学习法,重点选取了两类标杆,一类标杆集中于世界卓越企业,重点学习其制度、流程和规范(《世界一流企业的员工思想工作》);另一类标杆集中于专业领域,如心理咨询领域、社会工作领域,重点学习其方法、工具。

试点实践在形成项目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单位作为试点,进行实践,总结经验,修正方案。

(课题组成员:肖海 孙展 吕志 陈敬宁 王基巩 谭承德 宋霆 袁宇立 向毅斌 钟秋辉 李戎戎 )

(责任编辑:郝幸田)

作者:南方电网员工辅导计划课题组

第2篇:台湾“青少年辅导计划”述评

[编者按] 本刊“宝岛传真”专栏自今年第一期推出由叶一舵教授主持的台湾学校辅导系列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好评。为满足读者的需要,本系列文章将持续到2007年6月左右。敬请关注。

“青少年辅导计划”是台湾“教育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延续计划,于1997年核定执行,为期6年。该计划共包括计划项目18大项,96小项,它以学校辅导工作为核心,以解决青少年问题为前提,配合台湾所谓的跨世纪“国家”建设计划的需要,被列为教育文化建设重要的软体计划之一,对台湾学校辅导工作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青少年辅导计划”介绍

(一)计划的背景缘由

青少年辅导计划以第一期计划执行成果为基础,参酌辅导工作六年计划整体评估过程的发现,以及所谓的“行政院”教改会各期咨议报告的建议,以兼顾普及化与专业化、结合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建构辅导网络系统服务、促使核心业务落实发展为政策导向,通过18项具体措施的执行,有效带动学校辅导工作发展。总体而言,其背景缘由主要有三:

1.青少年心理特质与行为现象值得关切

依据“教育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长期委托多种专案研究及学者专家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台湾青少年问题中下列心理特质与行为现象值得重视:(1)青少年生活困扰多,且以课业及情感问题最为显著;(2)情绪管理不佳,心理卫生状况不理想;(3)抱负水平高,挫折容忍力降低;(4)发展个人色彩的价值体系,而道德认知发展却有待加强;(5)青少年性教育有待加强;(6)偏差行为仍然严重,校园暴力频传。

2.青少年面临的环境令人忧心

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1)家庭方面:单亲家庭人口逐年上升,再婚家庭子女适应不良;父母缺乏管教自信心,家长与学校教师时有冲突。(2)学校方面:老师过度依赖体罚,教师辅导知能不足,教师责任感日益低落,辅导课程及辅导人员编制均有待加强。(3)社会方面:社会功利主义盛行,色情资讯泛滥,错误资讯迷乱青少年。因此,如何有效辅导青少年学生,协助青少年成长发展,成为台湾教育机构必须持续关注的课题。

3.第一期辅导工作计划只达成原计划目标的三分之一

“教育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自1991年7月执行至1997年6月,从培育辅导人才、充实辅导设施、整合辅导活动、扩展辅导层面等多方面着力,以计划性的措施,带动辅导工作发展。辅导工作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台湾教育经费缩编及中高层辅导专业人力不足的影响,辅导工作六年计划只达成计划目标的三分之一,部分重要工作层面,如辅导网络、专业人员证照制度及全面辅导法令体制的建立等事项,亟待第二期计划予以继续完成。

(二)计划目标与策略

青少年辅导计划为中长期“行政计划”,其计划目标如下:“结合整体辅导资源,落实辅导工作,以促进学生自由、适性的发展,陶冶现代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可以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重要策略,包括辅导资源的整合和促成辅导核心业务的落实发展;第二部分是目的,旨在协助青少年达成两大指标:自由适性的发展与现代社会适应能力,符合统观、前瞻、关键的原则。

青少年辅导计划的计划策略如下:

1.开发辅导模式,推广计划活动,以预防青少年负面行为,增进其心智发展。

2.提升学校整体效能,结合全校教师员工力量,有效辅导学生。

3.整合校内外辅导资源,建立辅导网络,全面提升辅导效果。

这一计划策略体现了推动该计划的三大手段方法:(1)从应对焦点问题入手,针对当前青少年最需要的核心问题如情绪、校园暴力、少年犯罪、中途辍学、法律教育等规划应对措施;(2)以提升学校整体的辅导效能着眼,包括一般教师辅导知能的提升、导师辅导职能的提升、设置“国中”专任辅导教师、辅导人员专业化的发展等;(3)通过辅导网络与青少年文化心理态度指标的建立,训辅工作咨询服务网络和学校辅导工作评价的实施,开发并整合辅导资源,全面提升辅导效果。

(三)计划项目

根据以上计划目标与计划策略的设定,青少年辅导计划已发展为更具体的计划项目、目标、策略、项目之间的结构,概要如下表所示:

(四)执行要项

每个计划项目之后,都规定了若干具体执行要项,总共96个执行要项,在此不一一介绍,仅以“推动认辅制度”这一计划项目为例进行介绍。“推动认辅制度”这一计划项目包括以下11个执行要项:(1)遴选适应困难及行为偏差学生为接受认辅学生;(2)鼓励教师及小区人士志愿认辅学生;(3)编印认辅教师手册及认辅个案记录册;(4)办理认辅教师储备研习;(5)办理团体辅导教师研习活动;(6)推广认辅学生小团体辅导活动;(7)成立“省市”、“县市”辅导计划辅导团督导各校认辅教师;(8)办理分区个案研讨会;(9)结合大学校院携手社团执行携手计划;(10)加强执行春晖项目;(11)奖励绩优认辅教师。

(五)执行内容

每个执行要项下面都有其对应的执行内容,再以“推动认辅制度”执行要项中的第一点和第五点为例,它分别包含以下执行内容:

遴选适应困难及行为偏差学生为接受认辅学生:中小学校长召集辅导、训导主任,辅导教师,导师及家长会代表筹组成立认辅制度执行小组,由校长担任主持人,辅导室主任担任执行秘书,针对各班导师或科任教师推介适应困难及行为偏差学生,审议遴选应接受认辅的学生。

办理团体辅导教师研习活动:“教育部”、“厅”、“局”策动所属中小学,结合大专团辅专业人才,分区办理认辅教师团体辅导研习活动,长期培训中小学团体辅导教师,鼓励实施团体辅导,协助受辅学生成长发展。

(六)执行要点

执行要点指的是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成立“推动青少年辅导计划督导委员会”及各子项计划执行小组,负责策订本计划的推动原则及实际事务;第二,督导委员会负责审议整体计划办理原则、各子项计划执行小组成员名单、各子项计划实施办法(要点)、年度作业计划、执行进度报告、考评报告等;第三,各子项计划执行小组共同负责拟订各子项计划的实施办法(要点)、年度作业计划、执行进度控制、考评规划作业、及协调联络事项等工作;第四,规定计划申请办法及计划经费的管理办法。“教育部”应拟订各子项计划重要业务实施要点、补助审查原则、经费编列标准等,发送至“省市”、“县市”“教育厅局”及各级学校。执行本计划所需经费,“省市”、“县市”得自行编列预算执行,不足的另行申请。

(七)考核评估及其基准

为检讨改进本计划的执行过程,增进计划成效,“教育部”、“省市教育厅局”及“县市政府”应配合年度作业计划,聘请学者专家及具有实务经验人员,每年办理考核评估工作,作为修正本计划各项重要业务实施要点的依据。具体考评基准有:

1.目标达成(50%):分项目标之达成;计划效益。

2.计划作为(20%):实施计划的具体程度;计划目标与执行措施之配合。

3.计划执行(10%):进度控制结果;协调作业。

4.经费运用(10%):预算执行进度;预算控制效果。

5.行政作业(10%):作业计划;考评资料。

(八)预期成效的评估

对于青少年辅导计划预期成效的评估,可以从三方面分析:量的成效、质的成效和潜在成效。量的成效指计划预计设定的经费程度、计划工作具体预估执行数量等;质的成效指未能数量化的计划工作,计划执行完成之后与执行之前比较实质提升的程度;潜在成效指计划实施结果对于主题(教育辅导)长远影响的程度。青少年辅导计划重要工作预期成效评估如下:

1.量的成效

(1)投资经费:每年预计投资5亿1640万元,6年共计30亿9840万元。

(2)中小学教师均完成36小时辅导知能研习,大专院校教师完成18小时辅导知能学习,中小学教师中有十分之一参与辅导学分班进修。

(3)“国中”增设专任辅导教师1696人。

(4)出版《学生辅导》双月刊36期、《青少年研究新讯》季刊24期。

(5)每年至少有10万名认辅教师,认辅12万名以上学生。

(6)出版辅导计划丛书36种以上,各类辅导工作手册50种以上。

(7)每年至少推出10个主题辅导工作坊,200梯次,10000名教师参加研习。

(8)每年开设辅导学分班50班,2000名教师参加进修。

(9)每年编制或修订10种心理与教育测验。

(10)每年办理训辅工作传承座谈活动至少300场次,各级学校训辅有关人员15000人次参与经验交流或研习进修。

(11)每年办理大型学术研讨会4~6次,中小型地区性辅导实务工作研讨会20场次,5000名教师或辅导工作者参与讨论研习。

(12)每年策动各级学校办理性教育、两性关系民主法治、父母效能、亲职技巧等辅导知能讲座1000场次以上,宣导辅导知能。

2.质的成效

(1)教师辅导知能普遍提升,能以辅导的观念和态度对待学生。

(2)师生情绪商数增长,校园气氛祥和,导师能善尽职责,有效发挥教导功能。

(3)青少年法律知能提升,具有合宜的性知识,能够尊重异性,懂得规划生活情趣与生涯发展,适应困难及偏差行为学生也得到妥善照顾,中辍学生、校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率恶化程度大幅舒缓。

(4)辅导人员日益专业化,有明确的资格规范,颁授专业证照,能定期地进修、实习与督导,能够充分发挥辅导专业功能,带动学校辅导工作发展。

(5)辅导网络资讯定期更新,有效结合社会辅导资源,共同担负辅导责任。

(6)青少年文化与心智态度指标逐次建立,提供训辅人员配合时代脉动,规划推展适宜的辅导措施。

3.潜在成效

(1)辅导体制逐步建立,辅导工作在教育领域内的角色定位明显,教育人员与辅导人员分工合作,共谋精致卓越教育的实现。

(2)学校整体师生教学环境日益改善,预防性、发展性辅导与补救性、矫治性辅导均衡发展。

(3)学校师生普遍接纳辅导的观念与做法,善用发展性生涯辅导规划创亮丽人生。

(4)由于青少年偏差犯罪行为大幅舒缓,正面而积极的行为模式逐渐确立,将为整体社会文化注入新生,蕴育真正的新新人类的现代文明。

二、“青少年辅导计划”简评

可以看出,“青少年辅导计划”作为“辅导工作六年计划”的延续计划,在扩增辅导基础功能、带动学校重点辅导工作、提升教师辅导知能、建构辅导网络系统服务、结合辅导活动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以及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等方面,较之辅导工作六年计划有更强的指向性、针对性和时代性。青少年辅导计划的施行时间正是台湾“新教育改革运动”的起始与“深化”阶段,该计划的某些理念(如“训辅整合”)呼应了台湾“新教育改革运动”的呼吁,这使得青少年辅导计划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任务。青少年辅导计划的执行也确实“催生”了大量的成果。我们只要翻阅一下台湾“教育部”编印的青少年辅导计划各年度《作业计划纲要暨各级学校需配合办理事项》或《作业计划暨地方政府及各级学校办理事项》,便可明了该计划施行期间所完成的大量辅导工作事项。仅以1999年下半年及2000年提升教师辅导知能实际取得的成果为例,各“县市”办理主题辅导工作坊92梯次;大专院校(校内)办理导师辅导知能研习班16梯次,参加人数1520人;校际性大专院校导师辅导知能研习会10梯次,参加人数960人;各区大专院校辅导咨询中心办理各项研习75场次,参加人数4616人。可以看出,青少年辅导计划的成效是客观存在的。

然而,与辅导工作六年计划一样,青少年辅导计划的执行也不彻底。部分重要工作层面,如辅导网络、专业人员证照制度及全面辅导法令体制的建立等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中未完成而亟待第二期计划予以继续完成的事项,在青少年辅导计划执行期间仍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至于该计划中所体现的某些新的“理念”,执行起来则更多地还是流于形式。

(下期预计刊登:台湾的特殊教育与学校辅导工作,具体内容以刊出时为准。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

编辑/陈 虹 于 洪

作者:叶一舵 刘铖林

第3篇:依托“卓越计划” 创新辅导员工作模式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符合人才培养发展要求的辅导员队伍是每所高校都要面对的课题。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高校,江苏科技大学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创新了辅导员工作模式,不但为“卓越计划”实施注入了活力,也为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依据“卓越计划”确定工作模块和目标

教育部“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作为一项支撑国家战略发展的教育改革计划,“卓越计划”项目实施高校都将其纳入本校战略发展规划,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然而,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各高校、包括研究者,将目光几乎全放在了与人才培养质量直接相关的专业教育教学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却极少量研究和探索,从事相关工作的高校辅导员则在“卓越计划”实施中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状态,针对“卓越计划”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样的状况并不符合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要求,不利于“卓越计划”的实施。

相比之下,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已经构建了一套常态化、多途径、针对性强、有效性高的学生工作系统,为师生全面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国外高校大多也有一支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队伍,服务于高校专门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学生事务涵盖面广泛,涉及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发展,从业人员素质较高。而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则强调以管理者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服从。

江苏科技大学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汲取国内外高校发展经验,在实施“卓越计划”中,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将高校辅导员作为“卓越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依据“卓越计划”要求,不断进行辅导员工作模式创新,不但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使之成为江苏科技大学“卓越计划”的亮点之一。

在辅导员工作模式创新方面,江苏科技大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了积极探索,依据“卓越计划”确定了辅导员工作模块和工作目标,使得辅导员工作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真正体现出辅导员在卓越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与价值。

众所周知,辅导员工作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两大内容,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多借助学生事务工作平台开展工作。基于此,江苏科技大学对学生事务管理方面进行了模块划分,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融入学生事务管理目标之中。同时,考虑到在“卓越计划”的培养方式下,学生在校时间只有3年,这就要求该计划下的学生应具有比普通大学生更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更突出的自我发展意识。同时因为学生需要在企业实习1年,这也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拥有企业精神,学习企业文化。

基于此,结合“卓越计划”,江苏科技大学将辅导员工作分为两大模块:自我管理模块和自我发展模块。其中,自我管理模块包含学生日常管理、扶贫助困、评奖评优等子模块;而自我发展模块涵盖了学生团建、党建、心理健康、就业指导、企业文化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卓越计划”教学管理情况,制定了模块管理目标。自我管理模块目标为: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熟悉学校及企业的各类规章制度,能主动做好行为规范,执行好学校及企业各项任务。自我发展模块目标为:学生具有比较成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能进行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学生了解并认可生涯规划理念,能制定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并能定期进行调整。

注重学生自我管理,培育“卓越”人才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江苏科技大学管理者越发认识到了高校辅导员在新时期人才培养中的价值。这样的价值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对教育教学的切实推动,这一点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予以了充分体现。

江苏科技大学“卓越计划”试点的三个专业总体实行“3+1”的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及参加实习。因此学生真正在校的时间只有3年,如何让学生在3年内尽快适应并学会自我管理,思考自我发展,这些成为“卓越计划”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为此,学校根据辅导员工作模块内任务的不同,首先在学院内形成两个辅导员工作团队,同一个团队内的辅导员在针对“卓越计划”的学生工作中将共同开展工作,相互支撑与融合。不同模块的辅导员团队的工作目标和方法是不一样的。

作为江苏科技大学“卓越计划”三个试点专业之一,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在制定“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针对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突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模块建设。为此,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在“卓越计划”班级实行了“导师制”工作模式,在学业、科研等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这使学院自我管理团队的辅导员能够构建常态化、多途径、针对性强、有效性高的学生事务工作体系。

在自我管理模块实施中,学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辅导员的工作主要以服务、监督、检查为主。学院针对“卓越班”调整了班级管理班主任“说了算”的旧方法,更多地将班级管理的权限下放到班干部,让学生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体。基于新的管理理念,学院修订了关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文件,使学生在校的行为都有“章”可寻,辅导员的管理也都有“法”可依。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事务工作的具体流程,学院开展了“辅导员”巡讲活动,在学院学生宿舍安装了宣传栏,建立了班级QQ群、飞信群,辅导员开设了工作微博,以让学生更迅速地了解掌握学生工作的开展要求及进程。

除此之外,还调整了一些具体工作的工作模式,例如,企业奖学金原来的评选程序是:首先班主任推荐,然后学院进行评选,这些都是以学生成绩或者社会工作因素作为依据。现在企业奖学金的评选方法是:首先公开奖学金申请的基本条件,然后学生根据条件自己主动申报,学院根据申报情况,站在企业的立场,“代替”企业进行面试,在考虑学生的成绩及社会工作的基础上还会更多地考虑到学生对该企业的认识,对该企业文化的了解,对该企业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对于资助性的奖助学金也采取类似以上的模式开展工作。以上工作的开展归根结底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行为规范,关注自身发展,做到自我管理。

而在自我发展模块模式研究实施中,学院也进行了工作创新。比如,学院以党建、团建为平台,积极开展各种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形式,将学生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学院文化,并打造了一支高效、务实的学生干部队伍;修订了《船海学院进一步加强党建规定》,加强预备党员的再教育,丰富了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召开心理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重视心理卫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此外,学院还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涯规划,并能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自我发展模块的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将学生置于中心位置,强调以学生为本。所以辅导员的工作主要以引导、咨询和培训为主。

“卓越计划”下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科技大学“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例,作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该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开展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项目实施与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突出强调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这其中,诸如辅导员工作模式创新为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内涵。该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船舶工业以及各个领域的重要骨干力量,同时,也为国内外知名高校输送了大量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平均98%以上。

而江苏科技大学在“卓越计划”助推下,通过辅导员工作模式创新等探索,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作者:朱金

第4篇:化学竞赛辅导计划

化学竞赛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竞赛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变能力,有利于人才培养。



一、化学竞赛辅导贵在一个“早”字

1早选苗

能选拔出优秀的学生来参加辅导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关键,虽然初中化学只在初三学习一年,但由于化学与物理、数学等理科科目相通,所以只要初

一、初二数学、物理学得好的同学都可作为化学辅导对象。

2早辅导

中学化学竞赛一般在每年四月中旬进行,是在英语、数学之后,与物理相近。若等学生考完上述三科竞赛,再来辅导化学,时间已晚,故应早辅导。



二、化学辅导成在一个“有”字

1有计划

初中化学是进入初三才开设的一门新学科,一年时间要完成初中教材内容的学习和升学考试的指导,还要从中培养拔尖人才,没有一个完善的辅导计划是难完成的。第一是时间上的计划。因为竞赛辅导一般不能利用平时上课时间,以免影响课堂教学活动,故辅导只能在课外以课外活动或兴趣小组的方式进行,这就要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了。第二是竞赛内容的计划。竞赛辅导内容应具有系统性、条理性,做到既全面辅导又重点突出,避免杂乱无章。第三是课程计划。虽然竞赛辅导是以课外活动方式开展的,但竞赛辅导计划的制定,必须结合学校、年级、班级的整体课程教学计划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考虑。这样不仅能配合课堂教学,巩固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深化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而且可以使化学竞赛辅导在时间上得到保证,内容上得以落实。2有组织

我们组织化学竞赛的原则是:鼓励参与,集中辅导。我们在鼓励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通常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化学基础,但也可以吸收成绩一般却喜欢动手、乐于动脑、愿意深入了解化学的同学参加。在辅导过程中如有学生认为太难而跟不上,可以退出辅导,以免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其次是有组织地集中辅导,我们把参加辅导的学生组成奥赛班,并成立竞赛辅导小组。

竞赛辅导小组成立后,辅导教师应承担班主任的职责,除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和制定奋斗目标、学习计划和应有的精神风貌、行为准则等。平时的教学活动应从一开始就注意营造奋发向上、追求真理、顽强不屈、互相协作的气氛,使之成为一个高尚的群体。



三、化学竞赛辅导抓好五个“注意”

由于全国化学竞赛时间安排在每年的四月中旬进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如何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化学学习,又能使化学竞赛选手脱颖而出。我们认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发展,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地要抓好竞赛选手培养的如下几个阶段:

1注意抓好竞赛学生的思想工作

竞赛对初中学生来讲,是有思想负担的。一方面担心考不好,拿不上奖,被其他同学笑话;一方面担心竞赛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导致总成绩下滑。故在选拔学生时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好。首先要明确竞赛的目的,竞赛的目的不全是为了拿奖,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钻研精神。其次竞赛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正确处理好竞赛与上课之间的关系,不仅不会影

响其他功课的学习,而且能对其他功课的学习产生好的影响,起到带动作用。

2注意引导竞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竞赛辅导中,学习方法的培养很重要,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尝试,第一贯彻四轮学习法。即首先发现问题;其次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次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回顾并总结问题解决得怎样。第二强调合作学习法。即分成小组,每组由小组长负责检查,并在组内或组外形成一帮一。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后比较各组的进步情况,再通过表扬进步大的组来激励其他同学发扬团队的合作精神。第三先做、后讲、再提问。就是让学生先阅读和做竞赛辅导资料,然后老师讲解典型例题和重点知识点,最后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由老师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第四每天有一定的时间用来复习巩固。如晚自习后,可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复习巩固当天的内容,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来。

3注意抓好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竞赛能力的培养

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化学素质与能力则是一句空话。因此,前期抓住课本知识,要求学生吃透教材,做到章章过关、节节过关,不能随意加快和提高,但在中后期可以适当加快进度。由于每个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少学生学习化学前就已初步具备良好的素质,思维敏捷,领悟力强。因此在正常的教学中,利用课堂的三五分钟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化,把初高中知识进行有机衔接。例如,在讲元素化合价时,可把元素周期表及其规律讲出来给学生听。在讲化学方程式配平时,我们讲了如何用化合价的升降来配平。

4注意抓好知识的拓宽、加深

由于竞赛考查的知识面非常广,故辅导时应注重知识的拓宽,特别是注重化学知识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生产实际的联系。

例如,飘尘对空气的酸度增加时所起的作用;温室效应;汽车尾气的净化;牙膏抗酸的作用;煤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生产硫酸铵化肥的方法;海水中提取镁等。根据需要,还可以适当地增做一些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通过这些学习,可开阔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化学竞赛辅导不能只*辅导课的方式进行,因为从竞赛试题看,还要学生必须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即必须读得懂、读得细、抓得准。特别是那些信息给予题,若没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是不可能回答准确的。我们在辅导时讲了一部分高一化学以及趣味化学知识。印发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人类》,《化学天地》以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一些化学刊物中的相关知识,还有一些我们自编的化学新科技知识信息题。同时教给学生一些成功的自学方式,如我们给竞赛学生讲了《学习的革命》一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中后期培养拔尖人才的工作

随着辅导的不断加深,我们发现这些学生的能力逐渐显示出较大差距,所以我们通过每星期一次检测来层层筛选。开设两个滚动班,好的放在一班,相对好的放在另一个班,每次考得好的学生向上滚动,考得差的学生向下滚动。这样既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又具有针对性地培养出竞赛的选手。

辅导过程中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允许他们自主复习尚未巩固的知识,或自学有关化学课外知识。这个阶段老师要提前查阅、分析大量资料,挑选一些难度较大、灵活多变的题目,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实验设计题目让学生思考等等。还可把历届全国、各省的竞赛题印发给学生,同时指出复赛中经常考到的知识点。并且介绍有关书籍和参考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分析、研究。然后在辅导课上跟他们讨论、交流。最后利用二三次模拟检测,激发他们进入竞赛状态,使他们自信但不自傲,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通过这些年的竞赛辅导,我们感受到,化学竞赛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的教研活动向更深层次发展。平时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群体发展;化学竞赛辅导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这两者之间应是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通过竞赛活动,不仅为国家培养化学后继人才,而且可以激发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教学中有研究,研究中有教学,从而全面促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5篇:初三化学辅导计划

第一次课:走进化学世界,重点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

我们周围的空气,重点掌握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以及氧气的制备和收集方法。

第二次课:自然界的水,重点掌握水的组成及性质,水的净化和纯化以及水的污染与防治。

第三次课: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物和单质这两对概念;熟练记忆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以及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第四次课:化学方程式,重点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和化学方程式有关的化学计算。

第五次课:碳和碳的化合物,重点掌握碳单质的性质及其用途、碳的氧化物以及二氧化碳的制备。

第六次课:燃料及其利用,重点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化学燃料和新能源以及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危害和处理方法。

第七次课:初三化学上册综合评估以及习题处理。

第八次课:金属与金属材料,重点掌握常见金属与合金、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矿物及其冶炼和金属的防护。

第九次课:溶液之溶液和溶解度,重点掌握溶液的分类和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

第十次课:溶液之溶液质量分数,重点掌握溶液质量分数计算和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第十一次课:酸和碱,重点掌握常见酸和碱的性质以及溶液酸碱性的与PH值。 第十二次课:盐和化肥,重点掌握盐的性质和化学肥料,包括怎么鉴别氮肥、磷肥和钾肥等。

第十三次课:化学与社会发展,重点掌握合成材料。 第十四次课:初三化学设计计算题专题。 第十五次课:初三化学综合评估以及习题处理。

第6篇:初三化学辅导计划

第一次课:走进化学世界,重点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

我们周围的空气,重点掌握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以及氧气的制备

和收集方法。

第二次课:自然界的水,重点掌握水的组成及性质,水的净化和纯化以及水的污

染与防治。

第三次课:物质构成的奥秘,重点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物和单质这两对概

念;熟练记忆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以及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第四次课:化学方程式,重点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和化学

方程式有关的化学计算。

第五次课:碳和碳的化合物,重点掌握碳单质的性质及其用途、碳的氧化物以及

二氧化碳的制备。

第六次课:燃料及其利用,重点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化学燃料和新能

源以及环境污染的类型、来源、危害和处理方法。

第七次课:初三化学上册综合评估以及习题处理。

第八次课:金属与金属材料,重点掌握常见金属与合金、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

矿物及其冶炼和金属的防护。

第九次课:溶液之溶液和溶解度,重点掌握溶液的分类和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

曲线。

第十次课:溶液之溶液质量分数,重点掌握溶液质量分数计算和一定量溶质质量

分数溶液的配制。

第十一次课:酸和碱,重点掌握常见酸和碱的性质以及溶液酸碱性的与PH值。 第十二次课:盐和化肥,重点掌握盐的性质和化学肥料,包括怎么鉴别氮肥、磷

肥和钾肥等。

第十三次课:化学与社会发展,重点掌握合成材料。

第十四次课:初三化学设计计算题专题。

第十五次课:初三化学综合评估以及习题处理。

第7篇:化学特长生辅导计划

庙后吕家初中

2011-2012学年度初三化学特长生辅导计划

陈金年

一、特长生培养目标:

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科技时代,化学知识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掌握好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时代的迫切要求。通过建立特长小组,发展学生对化学学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打造通往成功的阶梯。

二、培养理念:

以德为先、勇于创新、重视基础、突出能力。

三、实施措施:

1、成立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学习内容以八年级的课本为主,重点要增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培养兴趣为主,以学习化学知识的练习为主,尊重个性,保护兴趣爱好,发展个人特长。

2、创造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充分自主权,在模拟或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3、突出实践,注重技能培训,强调动手能力。

4、在知识结构上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知识的交叉融合,启发学生的新思维。

5、加强课外活动的管理,利用星期四下午第五节自习并适当延长时间对特长生进行辅导,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6、通过培训使学生既巩固了课本中出现的基础知识,又提高了

自学能力,开发智力,从练习中得到乐趣。

四、学习内容:

1、以八年级化学课本内容为主,在辅导当中以双基训练与拓展提高相结合。在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但训练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后要根据训练中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小结。

2、做一些趣味小实验,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实验探究规律。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3、利用课堂讲一些科学家探究化学现象的故事,并适当的渗透当今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对相关科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次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

4、让学生阅读探讨科技与的社会相互联系。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的新课标理念,通过探究化学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化学规律,并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12-3-29

第8篇:化学辅导计划(12-13下)

板中化学辅导计划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

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标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做好课外辅导: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一定深入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本着以教育为中心,以课堂为基地,扎实的练好个人基本功。在班上抓好常规教学,多方位把握孩子们的进步与变化,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化学教学方面,应该更多的体现化学课的特色,用实验代替老师的指令,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在实验中解决枯燥的知识教学、充分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我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利用周围的资源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养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积极地学习。作为任课老师,我还会配合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让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2013-2-26

第9篇:高中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舆论高声赞赏高考状元、竞赛冠军,无疑给学生树立了榜样,但作为普通中学的数学教师,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数学素质差,即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学习数学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学习感到困难,成绩较差(这样的学生以下简称为“数学困难生”)。面对这种情况,我认真剖析了困难生的成因,积极总结和寻找转化学困生的办法,以求提高学科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近年高考试题整体呈现平稳,试题凸现了高中的主干知识,在容易题和中等题中好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充分体现了“试题来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总的来看,试题科学地处理了数学能力的考察和试题难度的稳定,倡导理性的数学思维,突出了在立意上创新,在解法上常见,着力考查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来解答数学基本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学困生的表现

课堂上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对待作业,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寻根问底;解题时死搬硬套,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没有逻辑性;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等……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主动性,目标性,要么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

1 甚解,要么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

二、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在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记忆、理解和应用知识方面能力发展滞后,无法适应高中数学学习;(2)大部分学生都看不到数学的真正应用价值,为升学而学,学观不正确;(3)意志较为薄弱,缺乏毅力和恒心,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甚至自暴自弃;(4)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不科学;(5)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不尽正确的评价造成学生对数学丧失兴趣。

三、转化学困生的办法

1.教师应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会发现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新课程强调探究和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带动起来,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加强学法指导,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倾注更多的关爱,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体现。

另一方面,教师应十分注意对差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应该看到“用相同的教育对待所有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应该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困生会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较大的思想压力,影响正常的数学学习。教师要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通过了解学生的性格、态度,关注他们的微小进步,指出他的成功之处,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向上的力量,切忌讥笑、讽刺,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数学学习更加丧失信心

2.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认为学习数学没有什么价值,为升学而学,也说明我们的教学严重脱离了实际生活,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学生看不到数学与客观世界的密切联系,看不到数学的美。如何鼓励学生学习数学,最有效的措施是让学生相信数学不仅有趣,而且有用。教师还应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将应用意识的教育应渗透到课堂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

3.加强方法指导,夯实基础

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整个教学工作的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密切的关系。针对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透彻理解概念,牢固掌握基本技能,对他们多进行学法指导,使

3 他们有效地学习。如学习“概念”,先要求学生学会完整叙述,再要求深入推敲,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然后进一步比较相似概念或容易混淆的概念。

4.展现解题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教学是揭示数学思维过程的一种活动。教师在解答问题和课堂教学时,不是给他们现成答案,而是思考如何让学生展开思维过程。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习目标,精心组织典型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想一想:下一步该做什么?问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条件和结论如何挂钩?并将思维的过程以图的形式画出来,层层剖析,步步推理,暴露知识发生、发展和深化的过程,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探究,从中悟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应用,最终把问题弄透彻。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掌握最真实的思维过程,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表面模仿,缺乏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的理解和合情推理,体会不到自己的顿悟与豁然开朗的喜悦。

5.加强课堂作业的落实

课堂作业能促使学生将刚刚理解的知识加以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能暴露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上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获得的成效若得到及时反馈,就能成为进一

4 步调整教与学的新信息。在设计练习和布置作业时,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每次联系中困难出现的情况,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辅导,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

6.及时总结反思,建立改错本

中学数学教材的定义、定理、公式,种类繁多又非常重要,要让学生善于深入地思考,注意归纳整理,从中抓住规律和本质,把分散到各章节中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效防止各知识点互相干扰、混淆,便于记忆和准确应用。通过及时总结,形成知识网络,非常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解题能力。要求学生分类建立“错题集”,整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作剖析反思,以利于吸取教训,力求相同的错误不犯第二次。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不断扩大成果,就能克服“盲点”,走出“误区”。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对学困生引导培养,在实践中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传统婚俗文化的作用下一篇:中学门卫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