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数学工作计划

2022-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开展一份新的工作或者任务之前,你是否会感到紧张和迷茫?而一份好的计划能为新的工作制定方向,更加胸有成竹。那么计划要如何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九上数学工作计划》,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1篇:九上数学工作计划

如何做好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工作

摘 要:从20世纪大、中学教育阶段的数学衔接教育问题的提出到现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已经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且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中学数学老师应当从思想意识入手、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入手做好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教育工作,能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中学数学 大学数学 衔接教育

20世纪80年代就有专家提出了大、中学教育阶段的衔接问题,由于受当时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没有做系统的研究。但是大、中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有一部分学校站在战略的高度,本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把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率先进行各学科大中学衔接改革试验。衔接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高一级的学习生活,老师在学习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给予学生的指导工作。

1 国内外大、中学数学衔接教育现状

大、中学数学衔接教育一直受到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关注,在1997年在英国主办的关于“大学数学教与学的问题”的会上就讨论了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以及中学和大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1998年,在新加坡召开的关于“大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国际研讨会上有对“中学向大学的过渡”进行了的主题研讨。在国外,大、中学数学衔接教育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在国内也不例外。张蕙兰老师在《大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一文中提出“学生的学习应该从思想上进行转变,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知;老师不应该事事管着学生,要放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侯维民老师又在《从数学方法论看高等代数与中学数学的多种联系》一文中将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联系和分析,提出“高等数学是中学数学的继续和提高”。

2 大、中学数学衔接教育的应对措施

如何做好大、中学数学衔接教育工作,降低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尽快的适应大学的数学学习,成为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根据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对其他老师研究成果的总结,我认为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方法,学习方式、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2.1 从教学内容上进行的衔接

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虽然不同但是在内容上还是有很多地方时可以建立起联系的。比如说,函数概念上的衔接、因式分解中的衔接、矩阵中的衔接等等。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接受各种概念,这些概念就像建筑里面的一个个砖头,它构建了整个数学的大厦。函数是贯穿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的一条主线,函数作为一种特殊的映射提出来的,中学数学里面就有较多的地方涉及到这个方面的知识。因式分解也是中学和大学都涉及的内容,只是大学阶段更注重理论研究、难度更大。中学数学和大学数学相通之处还有很多,例如矩阵、区间与邻域等等。要把这些内容衔接好,数学老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能游刃有余的将中学数学做适当的延展。

2.2 从教学思想、方法进行的衔接

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思想、方法的不同。在中学阶段我们涉及的都是常量数学,到了大学研究的就是变量数学了。例如,在平面几何里面我们首先学会了计算简单的三角形、矩形、梯形、圆的面积,然后再利用这些知识去求多边形的面积。而在大学数学里面,就会把圆看作圆内接正n边形,然后再用圆内接正n边形的面积去无限接近圆的面积。再如,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在自由落体的运动过程中,大家都知道下落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但是将整个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分成极小的时间段的时候,也可以把速度看成是匀速。

这两个例子是符合马克思的哲学观的,任何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才是永恒的。

中学与大学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学阶段,数学老师主要是以知识点讲解为主,通过在课堂上的分析和课后的练习迫使学生将知识点掌握;而在大学阶段,数学老师则更注重对抽象论证、应用、更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课堂也不会再有无休止的提问和讲解,学生更有主见、学习也更主动。所以在中学阶段,老师也应当适当的放手,让同学们有更多的自主学习、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样,不仅有利于同学们将来更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而且更利于中学阶段学习成绩的提高,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作为数学老师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把同学们当成有自控力,能够独立思考的成年人来看待,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从前的手把手教育的状态,让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更强,更加容易适应大学的学习。

2.3 从学习方式、方法进行衔接

在中学阶段我们所学的数学主要是研究常量和具体的直观的变量,所以我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相对简单。在中学阶段,同学们一般都是通过课堂上听课,课后做习题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只有少部分同学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通过参考资料或者和他人讨论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中学阶段同学们在学习上的依赖性太强,主观能动性差。而大学阶段,仅靠听课是不可能掌握高等数学的知识。

所以在中学阶段,数学老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学习之后要及时整理归纳所学的内容,要鼓励同学们主动地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为将来进入大学、更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做准备。

总之,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的数学教育应该跟大学的数学教育衔接起来。所以中学的数学老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递过程中应该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方式,要让同学们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研究和讨论。只有将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教育做好,才能为学生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层。现在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教育已经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很多专家、学者和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对此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只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后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教育问题一定会有很好地解决办法。今后的学生不仅能在中学阶段学好数学,而且能更快的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之中,更好的学习大学数学。

参考文献

[1] 于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 朱培.中美高中数学建模竞赛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3] 陈雪雯.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作者:杜方翔

第2篇:数学教师课堂情绪工作及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研究

作者简介:李聪睿(1962—),男,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应用数学、教师教育;

陈彩玲(1977—),女,教育学硕士,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摘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进行高情绪工作,如果他们长期不能较好地进行情绪工作或长期处于内心感受和情绪表达的冲突状态,那他们就会产生不可小觑的负面情绪。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养成需要数学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更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数学教师自主自觉的努力。

关键词: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情绪工作;正向情绪工作素养

情绪工作是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的不当情绪工作极易给数学教师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国内对数学教师情绪工作的研究开始起步,如何促进这些素养的养成还没有看到比较详尽而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在对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情绪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阐释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新概念。

一、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情绪工作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情绪工作与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情绪不同,后者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发生的情绪,它不受课堂教学要求控制,而前者是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本身的一部分,根据课堂教学要求的情绪规则(“正向情绪”),去感受自己情绪和表达所需情绪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数学教师感受到也表达出“正向情绪”,称为真实情绪表达;②数学教师没有感受到但使自己表达出“正向情绪”,称为假装情绪表达;③数学教师感受到“负向情绪”,但没有表达,称为负向情绪压抑表达。

1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绪工作的主要策略

(1)表面行为。表面行为是指当数学教师内心感受的情绪与“正向情绪”不一致时,通过调节情绪的可见方面,如手势、声音和面部表情等,使情绪行为按照“正向情绪”的要求表达出来,但是,此时数学教师的内部情绪感受并不发生改变。

(2)主动深层行为。主动深层行为是指当数学教师的内心感受的情绪与“正向情绪”不一致时,数学教师通过积极思考、想象和记忆等内部心理过程,通过行为体现出来。当数学教师运用这种情绪工作策略时,数学教师的内部感受和外在行为都发生改变。

(3)被动深层行为。被动深层行为是指当数学教师内心感受的情绪与“正向情绪”恰好一致时,数学教师表现出与表达规则相一致的情绪行为。

2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工作对自身的影响

情绪工作为数学教师的自我表达提供了舞台,当数学教师这一需求得以满足时,数学教师通常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但是当数学教师内部感受和需要表达的情绪不一致时,就容易产生情绪不协调,导致情绪矛盾与情绪压力等不良结果。

数学教师情绪工作的表层行为和深层行为表达策略都与情绪耗竭和身体不适相关,对长期结果而言,表层行为比深层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因为表层行为要求隐藏或抑制自身真实感受,以及不断监控自身的行为表达来伪装课堂教学所要求的“正向情绪”,所以表层行为引起数学教师外在表达与内心体验更大的不一致,耗费了更多的心理资源。但表层行为将内在感受和外在表达调节为与课堂教学期望相一致,从而降低了情绪失调程度,而降低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正向情绪”的认识、理解、认同和转化的程度。

数学教师的表层行为和主动深层行为的过程不仅需要付出努力,而且由于这种要持续保持表达“正向情绪”所付出的努力和不愉快,很有可能导致教师情绪耗竭和心理压力倍增。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维持被动深层行为,同样需要付出努力,但由于此时数学教师原有的内心感受和表达情绪是一致的,所以它需要付出的努力要少一些,引发的负向效应也要小。因而,从对数学教师身心影响而言,数学教师具有较强的正向情绪工作能力,有利于降低情绪工作给数学教师的负面影响。

二、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内涵与意义1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内涵

从操作层面界定,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较好地感受和表达“正向情绪”的素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数学教师本身具有与“正向情绪”相一致的内在情感,并能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根据需要恰当表达这种正向的情绪感受的素养;另一方面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数学教师的内心感受与“正向情绪”不一致时,数学教师能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感受,使其与“正向情绪”相一致,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表达情绪的素养。

在此暂且假定课堂教学要求的“正向情绪”是正确的、合理的、可行的,那么,一位具有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数学教师至少需要以下三方面的素养:

(1)知识方面。教师清楚“正向情绪”的各种规则要求,熟悉各种调控情绪感受和表达情绪的方法策略等,这方面的素养能解决数学教师“知不知”的问题。

(2)能力方面。教师能够根据“正向情绪”的各种规则要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较好调控自己的情绪感受,熟练应用各种方法策略表达所需情绪的能力,这方面的素养能解决数学教师“能不能”的问题。

(3)观念、信念、情感方面。数学教师由于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教学观、师生观以及坚定的教育信念,较容易生发或理解、认同“正向情绪”的内心情感,对遵循课堂教学情绪规则要求保持着积极的态度。这方面的素养能解决数学教师“愿不愿意”的问题。

2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意义

具有良好的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正确的观念、坚定的信念、正向的内心情感,能掌握“正向情绪”要求,熟练情绪工作方法策略、技能技巧。当其遇到内心感受与“正向情绪”不一致时,又善于通过正确观念的指引,激发正向情绪或消解负向情绪。这些素养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避免更多的表层行为,让他们表达真实情绪,这就能够较好地完成主动深层行为,这也有利于降低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绪工作负荷,对提高他们教学生活质量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三、努力促进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养成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包含着知识、能力、观念、信念、情感方面的素养,即促进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养成,要解决数学教师“知不知”“能不能”的问题。而过去在对于数学教师发展问题上,更多地关注促进数学教师的“知不知”“能不能”方面发展,而较少注意数学教师的“愿不愿意”,而后者的解决,需要营造有利于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养成的良好环境以及数学教师自主自觉的努力。

1营建有利于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养成的良好环境

(1)数学教师教育应正视数学教师情绪工作,注重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培养。情绪工作是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要正视数学教师情绪工作,注重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培养,这些应当成为数学教师教育的共识。

(2)政府、社会应为数学教师正向情感的涵养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数学教师是一个社会角色,受到社会的期待,也同时受到社会的评价与奖赏,这些是数学教师赖以生存的条件,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学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观念、信念与态度,进而建构他们关于数学教师这一职业的假设、信念与情感。

当前,一方面,泛滥着扭曲数学教师形象、贬低数学教师职业的社会文化,使“师”为“世范”的数学教师职业理想遭遇现实的尴尬;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将数学教师“神化”的现象,这种过高的社会期待既不公平,也难以实现。因而,政府应完善并确实落实保障数学教师权益的政策法规,导引正确的社会舆论,为数学教师正向情感的涵养创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3)学校领导应为数学教师正向情感的涵养发挥强而有力的促进作用。学校领导作为权力符号,有着对数学教师的聘任、职称晋升、评价等权力,而这些权力又与数学教师的生存密切相关,数学教师为了满足需要,更多时候要向这些权力妥协,或者说向代表着这些权力的学校领导妥协。由此可见,学校领导是直接影响数学教师正向情感的关键人物。因此,首先,学校领导要怀有并善于充分表达对数学教师的包容、接纳和喜爱之情,数学教师则从这种被包容、接纳和喜爱的感受中,不断增强自尊感,以赢得更高水平的自尊,进而扩充有所归属的感情。而所获得的自尊又不断生成自信感,强化对工作任务目标的追求和投入,使情绪工作获得更强的动力。其次,学校制定的各项规范制度,包括所谓的课堂教学中的“正向情绪”要求,要具有人文性,充分体恤数学教师情感。最后,注重营建好的学校文化。好的学校文化一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种能引导所有学校成员向上的信念与追求,这样的学校文化必然会孕育与催化数学教师的正向情感。

2数学教师个体应自主自觉修炼自身的正向情绪工作素养

关于数学教师发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表明,外在的数学教师自我的工具性和受他人规约的被动式开展的数学教师教育,是很难真正促进数学教师素养的提高。因而,促进数学教师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养成,不可或缺数学教师主体在其中的自主、自觉作用。

(1)主动学习是数学教师修炼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前提条件。数学教师应主动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用正确观念与思想武装自己,坚定教育信念,保持积极乐观的教育教学态度。

(2)数学教师正确认识与对待课堂教学的“正向情绪”要求是数学教师修炼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重要保障。尽管规则要求是基于教学管理目标定位,较少考虑数学教师的感受,但也应认识到这些规则是数学教师从事数学教师职业,处理好师生关系应该遵守的规范要求。这样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绩效目标的达成,也有利于数学教师较好地掌控自我形象,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减少了情绪工作带来的负效应,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3)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应是数学教师修炼正向情绪工作素养的主要途径。数学教师情绪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实现场合是在数学教师自己与学生交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两者之间直接关联的行为,就无所谓数学教师是否有情绪工作素养。通过师生接触、了解和不断交流之后,教师产生的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对学生的依恋与悦纳的内心体验,是心甘情愿的付出,是一种想到自己学生的存在就产生的愉悦或关切。

作者:李聪睿 陈彩玲

第3篇:浅析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面对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教育主题。高中阶段,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迫于高考制度的压力,有很多教师忽视在教法、学法上相应的调整,这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如何领会新课标,优化教学设计、讲究课堂效率、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对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教材时需注意的几方面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更有利地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教育改革创新精神高中数学新教材一、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优点

人教B版的高中数学教材,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一些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对其也有了充分的了解。人教B版的教材自身有很大的优势,具体总结如下:

1.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同样,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教B版教材的高中數学中,对数学概念和理论有着丰富的解释内容,包括概念和理论的产生背景、发展条件等,有利于学生清楚概念的来源和发展方向,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理念。同时,丰富的内容也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大的启发,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提升自身。

2.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人教B版的教材里明确了数学的自身特点,认为数学学习不能只限于接受、记忆、练习,对于数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索、亲身实践、交流合作等成为新教材的主要研究目标。本教材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内容上力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使得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同时,结合自主学习的思考和理解,二者之间碰撞后产生的升华效果,使得原本枯燥的数学变得更生动形象、易于接受。

3.教材注意数学的应用性

过去的教材只是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把知识和实践割裂开来。而新教材则使数学应用与数学知识学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教材通过丰富的的实际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积极性。这不仅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应用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

4.教材增加信息的技术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教材在信息技术和数学知识之间建立了科学的联系,使二者相互结合,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和效果。在课堂上,积极开发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软件和工具,例如,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为教学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它改变了以语言传递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画面,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先进的科技可以延伸知识面,丰富课外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使用教材中出现的问题

1.固步自封的传统教学

在今天,虽然新的教材已经实施很多年,但是对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来说,依旧用老教材的一套讲法进行讲授,这样教师自身对其熟练,讲起来也轻松,不需太多的时间备案和思考。同时,学生一直以来接受的传统教学方法,一时也无法改变,都习惯了教学思维和模式。

2.教与学的关系不协调

新教材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等自主性活动;而学生长期形成的被动性,严重依赖教师讲授的方式,这使二者之间一开始就有着明显的矛盾。例如,在新教材中,有专门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数学思考和探究,在学生不会自主学习的实际,造成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脱节现象,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教学缺乏创造性和整体性

新教材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丰富、更新并发展了教学内容,但由于教师过分强调教材,把教材看成唯一的教学资源,只是局限于教材的例题和课后习题,不敢进行有利的取舍,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只是把数学看作是“解题”,完成“解题”任务,从而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新教材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在单个的章节进行学习,而对整体的教材缺乏总结。所以,教师对这种模块化的教材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缺乏按新教学理念处理开发教材的能力。

三、如何科学和高效地利用教材

1.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

教学改革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继承、发展和完善。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我国的数学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传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听课理解、模仿记忆、练习作业等仍然是当前数学学习的主要形式。我们应在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适当的改造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综合提高教学质量。

2.“教”与“学”相结合

在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学习目的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于学生长久的被动接受能力,教师应在这方面积极的进行纠正,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例如,在课堂上,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为了确保是否有效利用时间,可让学生把思考的问题和解题过程写到纸上,交上来后教师再认真批改。想要“教”与“学”相结合,教师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学生的自身更重要。

3.提高创造性和加强整体性

对已教学的创造性和整体性,主要任务就在教师身上。虽然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主体,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因此,提高教师的创造性和加强教学的整体性,是学校领导和教师自身都应深刻思考的问题。

四、高中数学教材有效利用的意义

为了在新一轮的教学中更好的使用、驾驭教材,更好地贯彻教材的编者们的“循序渐进”“知识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具备基础性和选择性,有综合编排的体系、富有一定弹性的教材结构、注重从实际问题引入等特点,符合时下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也适合教师进行较好的教学整合。

不断完善新教材,新课程改革才更有生命力。充分利用好教材,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校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缓解学习压力等等,对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意义。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工作中能够与时俱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己任,综合提升教学效果。总之,新教材的有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中国教育报,2006.

[2]张奠宙.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数学出版社,2003.

[3]华应龙.个性化备课经验:数学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蔡亲鹏,陈建花.数学教育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齐建华.数学教育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6]李全.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国论文网,2010-10-13.

作者:王丽

第4篇:九上期末数学测试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12月份

月考数学试卷

一、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答案,其

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否则得0分).

1.下面四幅图是两个物体不同时刻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A→B→C→D(B)D→B→C→A(C)C→D→A→B(D)A→C→B→D

2.已知3是关于x的方程

42x-2a+1=0的一个解,则2a的值是【】

32(A)11(B

)12(C)13(D)14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是方程x-7x+12=0的两根,则第三边长为【】 (A)7(B)5(C)7(D)5或

4.一个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为12,高为6,则等腰梯形底边上的一个锐角为【】 (A)30(B)45(C)60(D)75

5.如图是一个带有圆形空洞和方形空洞的小木板,则下列物体中,既可以堵住圆形空洞,又可以堵住方形空洞的是【】

(A)(B)(C)(D)

6.下列命题中错误的【】

(A)两对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7.在△ABC中,∠C=90,BC:CA=3:4,那么sinA等于【】

O

(A)

3(B)4(C)3(D)4 435

58.把抛物线yx2向左平移2个单位,然后向上平移4个单位,则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Ay(x2)24By(x2)24Cy(x2)24Dy(x2)24

9.抛物线y(x2)23的顶点坐标为()

A(2,3)B(-2, 3)C(2,-3)D(-2,-3) 1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6-x与函数y=

(x>0)的图象 x

相交于点A、B,设点A的坐标为(x1,,y1),那么长为x1,宽为y1 的矩形的面积和周长分别为【】

(A)4,12(B)8,12(C)4,6(D)8,6

(第10题图)(第13题图)

二.填空题:(3分×5=15分)

k

11.若反比例函数y=x的图象经过点(1,- 2),则此函数的表达式是。

12.在一个有40万人口的县,随机调查了3000人,其中有2130人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在该县随便问一个人,他看焦点访谈节目的概率大约是______________。

13.如图,□ABCD的周长为16cm,AC、BD相交于点O,OE⊥AC交AD于E,则△DCE的周长为。

14.菱形有一个内角为600,较短的对角线长为6,则它的面积为。

15.将二次函数yx2x3化成ya(xh)k的形式,结果应该为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5分)解方程:3x(x2)5(x2)

17、(5分)计算2cos45 +tan30

18、(6分)杨华与季红用5张规格相同的硬纸片做拼图游戏,正面如图1所示,背面与正面完全一样,将它们背面朝上搅匀后,同时抽出两张.规则如下: 当两张硬纸片上的图形可拼成电灯或小人时,杨华得1分;

﹣2sin600+|1﹣|

当两张硬纸片上的图形可拼成房子或小山时,季红得1分(如图2).

问题: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吗?请说明理由;若你认为不公平,如何修改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图1)

电灯

小人

(图2)

房子

小山

19、(6分)如图,斜坡AC的坡度(坡比)为1:,AC=10米.坡顶有一旗杆BC,旗杆顶端B点与A点有一条彩带AB相连,AB=14米. 试求旗杆BC的高度

B

D

A

20:(8分)下图为某小区的两幢10层住宅楼,由地面向上依次为第1层,第2层,…… 第10层,每层的高度为3米,两楼间的距离为BC=30米,现需了解在某一时段内,甲楼对乙楼的采光的影响情况,假设某一时刻甲楼楼顶A落在乙楼的影子长DC=h,太阳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

(1)用含的式子表示h,

(2)当=300时,甲楼楼顶A的影子在乙楼的第几层?从此时算起,若每小时增加100,几小时后,甲楼的影子不影响乙楼的采光?(

太阳光

2≈1.414,3≈1.732)

甲楼乙楼

21、(8分)某商店购进一种商品,单价30元.试销中发现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量p(件)与每件的销售价x(元)满足关系:p1002x.若商店每天销售这种商品要获得200元的利润,那么每件商品的销售价应定为多少元?每天要售出这种商品多少件?

22、(8分)如图,两个同样大小的等边ABC和ACD边长为a,它们拼成一个菱形ABCD,另一个足够大的等边AEF绕点A旋转,AE与BC相交于点M,AF与CD相交于点N. (1)求证:DAN= CAM (2)求:四边形AMCN的面积,

(3)探索AMN何时面积最小,并求这个最小面积。

A

D

F

B

M

C

E

23、(9分)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4x

(a,b),(a+2,b+k)两点.(12分)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 如图,已知点A在第一象限,且同时在上述两函数的图象上.求点A的坐标. (3)利用(2)的结果,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OP为等腰三角形.

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都求出来;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5篇:九上数学《24.1.1 圆(教学设计)》(模版)

第二十四章 圆 24.1圆的有关性质

24.1.1圆

——圆的相关概念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情景:观察教材第7

8、79页的图片,欣赏圆形实物,抽象出圆的模型. 问题: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做成方形的呢?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能叙述圆的描述性定义和集合观点定义. (2)知道弦、直径、弧、半圆、等圆、等弧的意义,并能结合图形描述它们. 3.学习重、难点:

重点:圆的定义以及弧与半圆、弦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难点:圆的集合概念的理解.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79页到第80页的例1. (2)自学时间:10分钟. (3)自学方法:看书、观察,并动手操作、思考、归纳.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按课本图24.1—2的方式动手画圆,体验圆的形成过程: 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这个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②⊙O上的任一点到圆心O(定点)的距离等于半径(定长),反过来,到圆心(定点)的距离等于半径(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即圆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 ③车轮做成圆形依据的就是轮子上所有点到轮轴的距离都相等. ④如何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是5m的圆?说出你的做法. 拿一根5m长的绳子,站定一端当做圆的圆心,再让另一个人拉紧绳子的另一端,绕着走一圈,所走的轨迹就是半径为5m的圆. ⑤以例1为例说明怎样证明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 分别证明这几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 2.自学: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对圆的两种定义的学习情况. ②差异指导:从圆的描述性定义中抽象出圆的集合观点定义. (2)生助生:生生互动交流、研讨. 4.强化: (1)圆的定义. (2)证明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证明这几个点到某一个点的距离都相等即可. (3)练习:你见过树的年轮吗?从树木的年轮,可以知道树木的年龄,把树木的横截面看成是圆形的,如果一棵20年树龄的树的树干直径是23cm,这棵树的半径平均每年增加多少?

解:23÷2÷20=0.575(cm) 答:这棵树的半径平均每年增加0.575cm.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80页例1下面部分的内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阅读、分析、理解课文. (4)自学参考提纲:

①弦与直径有何关系?半径是弦吗?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半径不是弦. ②什么是弧?什么是半圆?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 ③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④用几何符号表示右图中所有的弦和弧. 弦:AB、AC;

弧: 2.自学: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情况,能否结合图形正确表示它们. 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概念辨析指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订正. 4.强化:

(1)强调半径和直径. (2)等弧为什么必须在“同圆或等圆中”?解:不在同圆或等圆中的弧不可能重合. (3)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弦是直径(×) ②直径是弦(√) ③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④弧是半圆(×) ⑤半圆是弧(√) ⑥同圆中,优弧与劣弧的差是半圆(×) ⑦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⑧两个半圆是等弧(×)

三、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各小组代表总结学习收获和存在的问题与疑点.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行点评.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从学生感受生活中圆的应用开始,到通过学生动手画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习惯,在操作过程中观察圆的特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应用知识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巩固(70分) 1.(1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直径是弦,弦是直径 B. 半圆是弧,弧是半圆

C. 弦是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D. 半径不是弦,直径是最长的弦

2.(10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过圆心的弦是圆的直径 B.等弧的长度一定相等 C.周长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D.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3.(10分)一个圆的最大弦长是10cm,则此圆的半径是5 cm. 4.(10分) 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点A的距离等于5cm的所有点所组成的图形是圆. 5.(10分)如右图,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上有两点D、E,ED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C,且有DC=OE,若∠C=20°,则∠EOB的度数是60°. 6.(20分)已知:如图,在⊙O中,AB为弦,C、D两点在AB上,且AC=BD.求证:OC=OD.

证明:∵OA、OB为⊙O的半径, ∴OA=OB. ∴∠A=∠B. 又∵AC=BD,∴△ACO≌△BDO. ∴OC=OD.

二、综合应用(20分) 7.(20分)已知:如图,在△ABC中,∠C=90°,求证:A、B、C三点在同一个圆上. 证明:作AB的中点O,连接OC. ∵△ABC是直角三角形. ∴OA=OB=OC=12AB. ∴A、B、C三点在同一个圆上.

三、拓展延伸(10分) 8.(10分) 求证: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证明:如图,在⊙O中,AB是⊙O的直径,半径是r. CD是不同于AB的任意一条弦. 连接OC、OD, 则OA+OB=OC+OD=2r,即AB=OC+OD. 在△OCD中, OC+OD>CD, ∴AB>CD. 即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

第6篇:九上数学《24.1.3 弧、弦、圆心角(教学设计)》

又∵OA=OC=OB, ∴△AOC与△BOC是等边三角形.∴∠A=60°. 又∠AOB=120°,∴AC∥OB. ∵AC=OC=OB, ∴四边形OACB是平行四边形. 又OA=AC,∴四边形OACB是菱形.

三、拓展延伸(10分) 7.(10分)如图,在⊙O中,弦AB与CD相交于点E,AB=CD. (1)求证:△AEC≌△DEB;

(2)点B与点C关于直线OE对称吗?试说明理由.

(2)解:对称.理由:连接OB、OC. 则OB=OC. 由(1)知BE=CE,

连接BC,则OE垂直平分BC. ∴点B与点C关于直线OE对称.

第7篇:2017---2018九上语文计划

2017—2018学九年级上学期九(1)班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李 明

2017.9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学期将进入中三的教学工作。初中三年级是学校的窗口,是检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能否提高人气的最重要时期。为了让学生毕业时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每一位初三教师应担负起的重任。为此,新学期伊始,我认真地思索和总结了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借鉴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特制定初三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1、时间方面:初三教学时间短,上学期要尽量结束一学年(上下两册)的新课任务。从多年经验看,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2、学生方面:本班有33个学生,从上学期期末测试来看,本班整体水平不是很好,基础也存在严重问题。语文视野狭窄,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等等现象还是存在的。

3、教材分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全册书分六个单元,包括五个现代文单元和一个文言文单元,它们构成了“学会读书”系列,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综合性学习和诵读欣赏三部分。

二、指导思想: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使之获得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注意语感培养,发展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使之成为四有新人。

三、教学目的:

初中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

1 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四、新课程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树立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学会课本中的读读写写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特别是文言文)。

6、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默读有一定速度,读后能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

7、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8、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了解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曰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9、 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坚持写曰记。

五、 教学重点、难点: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全书的重点。

1、 要突出重点项目的训练。

2、 要继续重视词、句、段的训练。

3、 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4、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积累、运用是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或实践活动、习作共四项

2

六、具体措施

1、认真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2、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4、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6、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7、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把握中考方向,统一安排,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8、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避免欠交作业。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七、教学进度具体如下:

周次

课时

教学进度

第1周-------第2周

14课时

第六单元、第一次作文 第3周-------第4周

14课时

第一单元

第5周-------第6周

14课时

第二单元、第二次作文 第7周-------第8周

14课时

期中测试、期中总结 第9周-------第10周

14课时

第三单元、第三次作文 第11周------第12周

14课时

第四单元

第13周------第14周

14课时

第五单元、第四次作文 第15周------第16周

14课时 第17周------第18周 第19周-----=第20周 第21周------第22周

3

第六册五单元

第六册六单元、第五次作文 第六册一单元

第六册二单元、第六次作文

14课时 14课时 14课时

第8篇:九上语文教学计划00

2011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八年级期末检测成绩来看,(13)(14)班学生语文成绩水平相当,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良好的语文习惯(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尚未养成。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下面,分单元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诗海徜佯”。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教学诗歌,不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感受知诗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诗歌。要让学生熟读诗歌,最好能背诵。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第二单元:“思想风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较强,书信书面色彩较浓厚。

第三单元:“少年生活”。注意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分析把握小说的主题;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的创造能力,阅读小说,既是接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品本身是首要的,但是得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和大家相同,也可以是独创的)也是很重要的;注意揣摩小说的语言,从中得到启发,并不断积累,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第四单元:“求知与读书”。这是全套教材中惟一的议论文单元,要重视。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议论文的知识(论点、论据、论证等),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阅读文章,形成具有个性的、自己的认识;注意读写结合,充分利用阅读的资源,指导学生的写作。

第五单元:古代白话小说。应注意人物性格、情节。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一般通过丰富、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了中国小说的特点。注意与历史结合起来,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了解古人的生活,对古人要实事求是,理解不要偏颇,不要以现成的框架,求全责备;注意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

第六单元:史传。了解历史,理解历史人物;紧密结合历史,可以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主,搜集资料,筛选资料、讨论、评论、写报告等形式,进行语文能力的实践;辩证地认识古代社会和人物,认识历史的发展,不搞教条主义;注重文言文的教学,积累词语,理解句式,重视诵读。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10首,穿插在每周早读时间完成。名

著导读:学期初即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等,学期末进行交流。

三、教学目标:

(一)、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9、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0、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0篇。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2、阅读三至四部名著。本册要求阅读《水浒》、《傅雷家书》及培根随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补充。

(二)、写作

1、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2、本学期应完成大作文8次,小练笔等不少于10次。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三)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4、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一二班的老师,

三、

四、五班的老师要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教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12.课前三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二目的要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德和谐发展。

三.学情分析

本班为九年级二班,是平行班之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人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上课就当小和尚,对作业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均比较差。。

四教学策略

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机会及其展示的平台。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如采访,调查,演讲等。开展课外阅读,举办读书交流会。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㈡.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㈢.培养学生高尚的首先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㈣.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㈤.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㈥.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六、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制订备课组及个人教学计划。

2、组织学习《新课标》解读材料及西师版教材的编写原则。

3、上报“人人一堂研究课”安排表,并按表实施。

4、各备课组组织本年级青年教师组内赛课,自愿报名及推荐相结合参加经开区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三周前完成)

5、常规月检查。

6、准备家长开放日的课及成果展示。

十月份:

1、课堂教学研讨月活动,组织听、评课。

2、一年级拼读比赛。

3、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及读书活动。

6、准备家长开放日的课及成果展示。

十一月份

1、中年级讲故事比赛。

2、单元测试质量分析、反馈。

3、高年级现场作文比赛。

十二月份:

1、中、高年级学生古诗文诵读汇报。

2、读书汇报活动,手抄报展览。。

3、优秀教案设计(每位老师至少一篇)

4、各年级规范字晋级活动。

5、常规月检查。

元月份:

1、制订复习计划。

2、上好复习示范课。

3、期末考试。

4、教研组、备课组交流总结。

第9篇:九上历史总结

仁寿县识经镇白凤九年制学校 2017年秋季九年级上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一班班历史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我所教的九年级一班学生比较活跃,喜欢回答问题课堂上师生配合较默契。但该班上尖子生不多,中等生、差生占大多数,课后又不花时间,两级分化严重。

本学期结合学生实际,扎实地做好了教育教学工作。在此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本学期能用心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忙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乐于奉献。

二、教学方面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教法,根据学案和学生实际,认真设计每一课,写好每一篇教案,课后及时写好后记。

2、上课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历史的潜力,课后及时反思,抓出不足。

3、评价注重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本学期每讲完一个单元都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整理,进行检测。总复习阶段,强化训练,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德育渗透本学期,通过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学习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

三、自我提高

本学期我深入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为教育教学资料注入了新鲜血液。学习了《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新教学常规》、以充实自己,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努力学习历史专业知识,以适应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给自己充电,为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做好了准备。用心进行业务进修学习。用心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本学期听课达20节,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及教研潜力。

四、教育科研方面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我还尝试着开展科研工作,用心组织参与校级课题制定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使自己在业务水平上和科研潜力上有所提高。

五、本学期卷面分析

九年级期末25人参加考试,最高分52分,整体上看成绩上升,原因在于题出的较广、潜力题较多,适合初三学生,但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整体成绩还不算太高,今后要努力降低标准,分层次教学力争提高整体成绩。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进取,为完美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人:郭建刚

2018年1月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