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摘要: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达成这一目标,公司需要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以对某一经济事项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因而,会计的运行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公司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公司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决策行为,进而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会计政策选择是公司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后果,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计。公司管理层如何选择会计政策既是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会计准则执行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必须对公司会计政策及其选择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尽管西方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如对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的和经济后果依然没有一致性的认识,会计政策选择相关模型的精确设计十分困难等。就我国而言,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也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相应的会计改革,公司拥有了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空间,而我国上市公司外部缺乏强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力量,内部存在产生机会主义型会计政策选择的利益动因。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利润操控的事件频频出现。关于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日益重要,会计政策选择亟需制约。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文简称新准则),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公司执行。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完成,会计政策选择将成为新会计准则实施的主要手段与工具。新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的实际情况如何,有哪些新特点,会造成怎样的经济后果,怎样监管、制约会计政策的选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准则中基本准则提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和与之相关的利得和损失概念,38项具体准则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达35项,占全部新具体准则的92%(徐铁祥,2007),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模式正逐步从历史成本计量转向公允价值计量。我国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长期习惯于历史成本会计,对公允价值计量较为陌生,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深远影响估计不足。现实中,“公允价值”扭曲给我国的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上市公司的形象造成过严重的冲击和巨大损失,如2002年的麦科特事件、蓝田股份事件、2003年的银广厦事件等,事件中的“公允价值”给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留下了恶劣的印象。新准则实施后,据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雅戈尔、西水股份、华茂股份、上海物贸、S吉生化、弘业股份、氯碱化工等9家公司2007年一半以上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和部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最低53.97%,最高325.4%,氯碱化工扭亏为盈更是得益于交叉持股获得的投资收益。再如,2007年,阳光股份、美的电器、用友软件等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重均达30%以上这些不禁引入思考:公司管理层是否为了公司特定目的,利用了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不当的会计政策选择,进而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现代公司理论以及社会学、伦理学、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运用最新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试图发现新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点、进行机会主义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空间,构建会计伦理为导向的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制约机制,以规范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确保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本文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探索我国在会计政策选择特有的现象和问题。 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是导论,主要是提出问题。指出开展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厘清主要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等。 第2章是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该部分梳理了国内外会计政策选择相关成果的研究脉络,对近年来国内外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回顾,找出目前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鉴于2006年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关于新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的相关成果较为缺乏,因此,本文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很有价值的研究领域:研究新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发现会计准则、证券监管规则和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寻求制约盈余管理的有效路径,思考制约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等。 第3章是新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征 新准则的颁布使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章将以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呈现出的新特征为核心,首先,论述了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会计政策选择和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的关系。进而,阐述了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征,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针对公允价值计量,结合最新的案例,提出一些有意义的思考。 第4章新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寻租研究 本章从会计寻租理论的视角,结合新准则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分析了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寻租的关系,研究了会计寻租的原因和动机,指出会计寻租的危害,分析在新准则体系下,会计寻租的空间。本章主要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沟通了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征和基于新特征生成的会计信息在现实资本市场中的反应,推导出上市公司利用这些会计信息进行会计寻租可能对资本市场及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危害,并指出需有针对性地予以制约。 笫5章基于投资性房地产和债务重组的会计政策选择实证研究 本章分别选择了典型的具有自发性变更和强制性变更特征的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变更和债务重组会计政策变更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貌的效果。目的是研究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变更)的影响及原因;上市公司进行不当会计政策选择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检测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因等。鉴于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的特色和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迁的特殊性,本章主要以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和公司债务重组行为及债务重组准则变迁下的会计政策选择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本部分以新准则和原准则的比较为切入点,进而对房地产准则的执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中的非预期现象和需重点关注的方面展开了进一步的思考,接着,以上市公司实际数据为依托,运用多案例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一些制约会计政策选择失当的措施。(2)对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准则实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年度亏损上市公司的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运用现状,发生债务重组公司计量和披露存在的问题。(3)研究了发生债务重组公司在其重组前后年度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通过对盈余管理的主要项目进行检验分析,总结了发生债务重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与特征。(4)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描述性分析结论和深入分析公司债务重组的主要动因,以债务重组准则的三次变更(1998,2001,2006)为线索,通过分析债务重组准则变迁和证券监管规则的变迁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建立LOG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债务重组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并从新的视角和运用新方法发现了盈余管理和会计准则、监管规则的关系,指出制约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方向。 第6章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研究 遏制机会主义型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促进效率型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是中外资本市场都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外部缺乏强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力量,内部存在产生机会主义型会计政策选择的利益动因。会计政策选择亟需制约和规范。本文从伦理学、公司内部治理、外部监管等多角度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制约机制进行了论述,为规范和完善资本市场上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提供了参考建议。会计伦理是超制度层面的制约机制,它和公司内部治理以及外部监管具有互补性和相互融合性,它们共同构成了实践中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体系,构建内外融合的多维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总之,本文以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为准绳,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8年的财务报告为主要研究资料,有机结合多学科理论知识,分析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和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重点难点问题作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了新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点,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的会计寻租新空间,并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政策选择的现实案例,实证检验了盈余管理的存在及盈余管理的深层原因,指出遏制盈余管理的方向,构建了多维的制约会计政策选择,遏制盈余管理的机制体系。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会计准则;会计寻租;公司治理;会计伦理

学科专业:会计学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本文的内容结构图

2 会计政策选择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2.2 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机会主义及会计寻租的研究

2.3 关于制约机会主义型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

3 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新特征

3.1 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概念体系及其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3.1.1 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概念体系

3.1.2 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

3.1.3 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及利润操纵的关系

3.2 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特征

3.2.1 新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的总体特征

3.2.2 新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的具体特征分析

3.2.3 新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焦点问题——公允价值

4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寻租研究

4.1 会计寻租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关系

4.2 会计寻租的动因及制约措施剖析

4.2.1 会计寻租的动因剖析

4.2.2 会计寻租的制约措施分析

4.3 会计寻租行为的危害

4.4 新准则下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会计寻租的主要空间

4.4.1 利用资产类准则中的新变化进行会计寻租

4.4.2 利用负债类准则中的新变化进行会计寻租

5 基于投资性房地产和债务重组的会计政策选择实证研究

5.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研究

5.1.1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与原相关规定的对比分析

5.1.2 新准则下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的总体情况

5.1.3 公允价值计量下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政策选择的案例研究

5.2 新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准则实施情况统计分析

5.2.1 《债务重组》准则对2007年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5.2.2 《债务重组》准则对2006年度亏损上市公司的影响

5.2.3 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运用现状

5.2.4 发生债务重组公司计量和披露存在的问题

5.3 债务重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及主要手段经验分析

5.3.1 本研究的目的和特点

5.3.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及主要手段描述性分析

5.4 会计准则、证券监管规则与制约盈余管理之路径选择——基于债务重组准则变迁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5.4.1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之辨析

5.4.2 会计准则无法完全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5.4.3 证券监管规则诱致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证据

5.4.4 实证检验债务重组准则、证券监管规则和盈余管理的关系

5.4.5 研究结论

6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研究

6.1 机会主义型会计政策选择与公司内部治理、外部监控和伦理约束的关系

6.1.1 机会主义型会计选择与伦理约束的关系

6.1.2 机会主义型会计选择与公司外部监控的关系

6.1.3 机会主义型会计选择与公司内部治理的关系

6.1.4 伦理约束与公司内部治理、外部约束的关系

6.2 基于公司内部治理视角构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制约机制

6.2.1 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6.2.2 内部治理机制的构建

6.3 基于外部监管视角构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制约机制

6.3.1 外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6.3.2 外部监管机制的构建

6.4 基于伦理视角构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制约机制

6.4.1 基于伦理视角的会计政策选择目标

6.4.2 基于伦理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利益实现机制

6.4.3 加强会计伦理建设保证会计政策选择的正确导向

7 研究结论、主要创新及未来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新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有新的影响

7.1.2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寻租研究

7.1.3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7.1.4 新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对公司财务的主要影响和其制约的方向

7.1.5 构建公司内外协调的多维的会计政策选择制约机制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7.2.1 研究视角新

7.2.2 研究领域新

7.2.3 研究数据新

7.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闻传媒网络传播论文提纲下一篇:工程施工园林工程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