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校工作计划

2023-0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你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书写工作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通用工作技能。在新的年度,很多人又在为如何写好计划苦恼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科学学校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小学科学学校工作计划

聋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聋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聋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聋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聋校小学科学教学中就应该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引导聋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关注生活,提升科学素养,养成科学精神,为聋生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聋校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聋校小学科学教学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目前,聋校科学教师中有一部分是其他学科兼课的教师,这部分兼课教师在专业素养上还存在差距。有些教师对科学教学的教学方法不够重视,较为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情感方面的培养;课堂上的活动不够丰富,就教材讲教材,就知识讲知识的现象比较突出。另外,有些教师在思想上认为小学科学是副科,不重要,于是教学设计较松散,想怎么上就怎么上。还有部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虽然较高,但在教学设计时却忽视聋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效果也常常打折扣。

(二)聋生方面

经过调查发现,小学三年级聋生识字不多,对很多自然现象、生活现象无法用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使得教学起点一降再降,给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聋生整体的科学前概念偏差比较大,甚至缺失,聋生科学素养个体之间呈现差异大、分化严重的现象。家庭生活中家长缺乏对聋生科学知识的渗透和科学素养培养的意识,家长对于学校科学课的重视也不够,与教师配合意识不强。当班级人数超编时,教师无法做到兼顾每一个聋生,课堂管理难度增大。课堂教学经常还不能保持良好的教秩序。

综上所述,聋校学校科学课的教学起点是低的,基础是薄弱的。如何优化聋校科学课堂教学已经摆在了日事议程上。

二、聋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化的对策

鉴于聋校科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聋校科学课的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一)制度上的改进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1.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

为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聋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首先加大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并选择有一定专业背景或者具备专业特长的学科教师任教。

2.制定体现“融合生活”理念的学科内容

在很多聋校开设的小学科学课程至今还沿用原聋校自编教材——自然教材。教材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有不少学校开始尝试使用普通学校的科学教材,但必须要在有益于教学的层面进行慎重取舍。要在聋校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讨论稿)的指导下,对学校现行的科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慎重选择聋生必学的基本科学概念,制定出与之相关的教学主题。

(二)优化聋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①基于聋生前概念的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聋生的前概念因素,在组织教学时要从知识、问题、和聋生探究等方面出发进行聚焦。通过情景的创设产生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通过对新概念的拓展与运用,由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

②关注每位聋生发展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每一位聋生是否能够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参与交流和学习;关注每一堂课中每一位聋生是否都能获得一定的满足感,是否都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不是还蓄积了进一步发展的愿望和动力。

③ 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方法

“融合生活”的课堂教学要求建立在对聋生来说具有感染力的真实生活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④基于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融合生活”的课堂离不开多元化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应将对聋生发展性的评测和评价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

(2)改进聋生单一的学习方式

经过调查发现,聋生学习科学侧重在死记硬背,学习方法不当,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聋生的学习方式。

①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聋生的缺陷补偿主要来源于他们的视觉,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视觉补偿的功能。教师要引导聋生认识到“眼睛看到了不一定都是可靠的”,把握事物的全面性,需要动用身体的各个感觉器官参与到观察活动中,通过运用启发性的问题串,规定聋生观察的要求和方向,训练聋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并鼓励聋生详细描述观察的结果。

②重活动记录的训练

科学课上要求聋生每人都有一个记录本,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聋生们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他们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他们的一些奇思妙想;自己的困惑;他们实验的过程以及最后获得的结论。

③打通课堂内外的通道

“融合生活”的科学学习常常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那么课外活动则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因此,科学教学要让聋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科学、用科学,在大自然中生发灵性和智慧。根据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起课内外相结合的“大科学课堂”。

④有效利用家庭资源服务教学

由于聋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的限制,极需家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教师要鼓励家长带聋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参与家务劳动,丰富聋生的感知世界,给孩子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让家长成为聋生一起探究问题的好伙伴。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将科学教育与聋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提高聋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够促进聋生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的学习中,使他们领略到科学的无穷魅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聋人学校 江苏】

作者:史学军

第2篇: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

【摘 要】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应立足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同时进一步指出,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让青春焕发光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其兴旺发达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扎根基层、埋头苦管、锐意进取、接續奋斗。这就迫切要求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克服各种思想上的短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书写人生篇章。同时,高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在青年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如何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充分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人生课堂”作用是新时期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就业观现存的主要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状况,笔者选取河北省三所高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9份。从问卷结果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强烈,但规划定位不足,其就业观显出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一些问题和误区。

1.缺少长期有效规划

调查显示,多数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思考过,但是没有做过细致规划,仅有18.6%的学生做过较为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普遍有就业意识和就业危机感,但是能落实到个人具体规划上来的学生非常有限,能从入学之初就自我定位、积极规划的人更少之又少,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有待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待加强。在就业指导活动的重要程度上,85.7%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只有9.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这反映出大量学生亟需就业指导。在某些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类课程的作用上,43.2%的学生认为对他们有所帮助但作用有限,可见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

2.缺少自我约束和管理

调查发现,有部分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或者认为弄虚作假算不上什么问题,例如:编造职务和奖励、虚拟实践经历、修改考试成绩等。还有部分学生多次毁约、频繁跳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把和单位的承诺或契约当回事。由此可见因诚信意识缺乏而导致就业困难是当前大学生就业观中最应该克服的问题。这种行为不仅使毕业生失去了个人诚信,还破坏了学校的形象,影响到就业单位的正常工作,也会妨碍到其他学生的正常就业。

3.缺乏独立意识和能力

调查中,半数以上的毕业生期望学校推荐,仅有27.9%的毕业生选择个人联系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等待由父母、亲属、朋友介绍工作。这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仍有较强的依赖性,独立意识差,缺乏应有的自信和基本的求职能力。调查中大学生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不足5%,这说明大学生还没有普遍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准备。多数大学生没有充分做好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进行就业竞争的主动性和信心不足。

4.缺乏合适的自我定位

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对理想就业单位的选择次序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型私企等,这与前些年的调研结果并无太大差异,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并没有跟随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仍然固守着传统的行业期望。在选择就业地域时,学生选择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占51.3%,愿意考虑基层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仅占14.7%,可见毕业生的就业目标还相对集中,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意愿和意识不强烈。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存在明显的偏差,急需引导。

二、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的形成原因

1.主观原因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定位没有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仍然有过高的职业期望,仍然坚持传统的职业定位。大部分毕业生都希望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或者考取国家公务员,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怕吃苦,怕受累,缺乏自我突破和创新意识。更加严重的是,现在的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自主创业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和工作能力,这样就相对减少了进入企业发展的空间,也相应减少了企业招聘大学生的计划,造成“用工荒”和“就业难”两种相悖的现象同时存在[1]。

2.高校原因

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实行高校扩招计划以后,高校每年的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开始大幅度上升,2001年—2010年每年的招生数增长了近三倍。另一方面对人才的需求量增长却极为有限,经济增长的速度仍远远慢于劳动力的增长,从而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此外很多学校仍然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虽然有些学校开办了社会实践课程,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或是实践的单位提供的实习机会单一,实践效果不理想。

3.家庭原因

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特殊性决定了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地位。在大学生求职择业时,学生家长所处的职业现状以及他们对职业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的观念都会对子女的择业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渠道还不完全畅通的情况下,家长包办子女就业的现象非常突出[2]。家庭作为大学生的后盾,家庭关系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信息渠道,家长的价值取向参与到学生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家庭经济因素直接影响了就业结果。调查中近30%的学生认为“依靠人际关系”这一渠道就业是最实用的就业途径。

4.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还是设定了很高的求职门槛,如不招应届大学生,须有工作经验等。当然,企业不会无缘无故设定条件,毕业生也应思考这条件背后的缘故,如毕业生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的缺陷,就业期望与企业实际的差距等。

三、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就业观的促进作用

1.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

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才能从容就业。加强就业观教育,首先是在严峻就业形势下,树立大学生的自信心,教育毕业生不能因就业心理落差、就业竞争环境的激烈,失去就业的勇气和斗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着重加强就业心理辅导,让学生客观认清当前就业形势,辅助学生认识自我,结合自己专长,合理制定个人职业规划。其次,引导大学生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要增加對世情、国情、社情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帮助学生校准就业定位,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3]。最后,加强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要让学生明白,社会工作职业种类众多,每种职业都有它的乐趣和价值,找到能发挥个人专长的工作,就是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2.全面建设高校就业指导人员队伍

全面推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奖励。通过各种相关的资格培训考试,并建立短期和长期的培训就业指导人员,来提升就业队伍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同时,适当增加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数量。一方面严格把好用人关,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另一方面优化就业指导队伍结构,在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性格特征和年龄性别等方面要进行合理搭配。从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状况和我国职业指导工作发展来看,建设一支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势在必行。

3.全面加强职业指导实践体系建设

高校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参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设计职业指导课课程体系。从一些调查来看,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在做一些事务性工作。对此,各高校设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时应从三个方面加强重视: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职业指导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4]。教师应多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职业环境。二是职业指导工作的目标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一致的。两所专业类型不同的院校,在选择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重点时,侧重应该不一样。三是培养全程化。大学生人生观、就业观的形成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职业技能的准备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也要经过一个深入的过程[5]。

4.分类指导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大学生就业指导需求的日益多元化,高校就业指导也相应需要日益多样化,营造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健全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的新机制;按照应用基础人才、应用人才、技能人才三个培养方向,建立类别清晰、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体系。只有确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依据,分析市场需求,才能切实开展职业指导,实现人与职业的相互匹配[6]。同时加强就业指导主体的多样化,提高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与参与度。例如,邀请企业、优秀校友进校园,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社会实践、就业见习、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创业大赛等,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

5.大力加强对毕业生职业能力培训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普通的本科院校不能只培养单一规格的学术性人才,而应该大力培养适应生产实际的多类型科技人才。针对目前毕业生就业观的偏差,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自我定位,通过开展职业测评或心理测验,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为职业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要充分利用宣传栏、讲座、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全面的政策把握和就业形势分析,通过集中和个别就业指导结合的形式,切实服务学生就业,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竞争力,努力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隽纯洁.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的思考[J].高教研究,2012.04.

[2]文丰安.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形成的因素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

[3]张芬昀.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及实现路径[J].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

[4]杨世春.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职业,2010(2).

[5]刘彬.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就业指导,2012,08.

[6]冯艳.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2012,5.

课题名称:“用工荒”VS“就业难”——比照下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课题编号:277-A-38)。

作者简介:赵斌(1981—),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经济师,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作者:赵斌 陈靖

第3篇: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合作

摘 要: 家校合作可以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衔接良好、理念一致的家校成长环境。目前,家校合作受班主任工作质量影响较大。班主任需要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具体状况,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寻找解决方法,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为改善家校合作,本文针对家校合作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进行探究,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教育 班主任工作 家校合作

在教育模式逐渐完善的当下,“家校合作,共育人才”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常态,大部分家长都认可学校提出的合作方案,并与班主任达成了合作共识,愿意承担家庭环境中的教育责任[1](26)。然而,即使家校合作已成为教育界的新潮流,但受限于各类现实条件的制约,家校合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还有许多细节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小学班主任应细致地分析目前家校合作中的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做出改正,推动家校合作向更高的境界迈进。

一、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面临的工作问题

(一)家校沟通方式不恰当,过于依赖现代通讯手段。

在互联网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中的通讯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许多原本需要跨越时空地域的沟通活动都可以在互联网的辅助下即時进行,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已经习惯使用互联网社交平台与学生家长进行即时沟通[2](88)。目前,大部分小学都会为班主任配备专门的工作电脑,并向教师推荐“家校路路通”等家校互动平台,十分鼓励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这种方式虽然较好地解决了以往沟通中家长忙于工作无法及时联络班主任的问题,但过于依赖互联网工具会使家校合作失去真实性。

一方面,小学班主任在使用“微信”“QQ”等互联网即时通信工具时,一般采用在“班级群”中群发消息的方式,发送的内容多为“课后作业”“学校通知”与“班级活动安排”等,家长在了解了消息内容后,大部分情况下只需回复“收到”二字,并没有其他沟通内容[3](154)。在这种“群聊”环境中,学生家长与班主任很难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无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展开教育合作。

另一方面,电话沟通与微信私聊等合作方式只被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在实际教学中,班主任为了避免打扰学生家长的工作,只会在学生出现意外,如学生在玩闹中受到了身体上的伤害或突发急性疾病等,或学生违反了校规校纪,如学生在考试中出现了不诚信行为等,才会紧急拨打家长的电话[4](48)。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通常只会针对某一具体事件与家长进行教育合作,缺乏长期性,很容易导致家校合作的断层。

(二)家校合作沟通频率低,家长沟通合作意愿较低。

在推行新课程改革之后,小班化教学已经初见成效,部分中小学的班级人数已经从原本的50人到60人缩减到40人左右,但40名学生也是一个挑战,小学班主任刚接手班级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具体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班主任平均一学期只能与学生家长进行1次到4次的一对一沟通,且沟通时长平均不超过10分钟。这种频率低且时间短的单独沟通收效甚微,很难给家校合作带去增益。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无法取得频繁且时长足够的沟通,并非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导致的[5](94-95)。受固有印象的影响,部分学生家长抱有一种“孩子老师打电话给我,一定是孩子在学校犯错了”的传统观念,因而主观上就不愿与班主任单独联系,加之多数家长在接触班主任的过程中发现班主任工作十分繁忙,出于体谅的心理希望少给班主任添麻烦。

(三)家校沟通内容较片面,过于关注学生智育成绩。

在素质教育模式中,衡量学生成长进度的指标有很多,除却常规的学科成绩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思维发展情况等因素都是家校合作的重点内容,新时期教育倡导的是智育、德育与美育均衡发展。然而,大多数学生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只对学生的智育成绩表现出关切,询问教师孩子的表现时,更加渴望听到班主任对学生成绩的看法。在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会强迫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性练习,迫使学生承担过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有心想与家长沟通学生德育与美育方面的问题,家长也听不进去。如此,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话题就会越来越偏向智育成绩,家校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平衡。

除此之外,部分家长虽然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不明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什么,误以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掌握越多越好的体艺技能,用体育运动、器乐演奏与绘画等课外课程填满了学生的生活,这部分家长既不理解学校的教育意图,又无法给予学生及时且科学的家庭教育。殊不知,让学生获得成长需要的养分,尽情根据个人喜好发展特长才是正确的教育思路。

二、小学班主任做好家校合作的有效方法

(一)丰富沟通途径,实现多元合作。

为增进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真实沟通,摆脱教师对互联网通信工具的依赖,学校可鼓励小学班主任创新家长会的模式,通过组织“新型家长会”丰富家校合作途径。通常来说,家长会这种全班学生家长集中在一处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活动很难组织,由于家长的空闲时间难以一致,学校只在学期中段、学期末等特殊时间点召开家长会。因此,在增加家校沟通的线下途径时,小学班主任应该灵活调整“新型家长会”的组织形式。

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使用“分组家长会”的思路降低整合学生家长空闲时间的难度。首先,班主任可根据个人时间安排从一个自然周中选定数个可能召开家长会的时间点,如“周二的下午2点到3点”“周三的上午8点到9点”与“周五的下午5点到6点”等,让家长选择可行的时间点,分别划分至一组、二组与三组,而周一至周五都抽不出时间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则全部划分到周末的网络组。小学班主任可将“一自然月”算作一个周期,争取每个月都组织一次这样的家长会。由于家长会的频率变高了,每次耗费的时间可相对减少,同时由于每一小组学生家长数量并不多,教师也有机会与每一名学生家长都进行适当的一对一交流。

(二)增多沟通内容,拓宽合作广度。

家校合作的目的不只有增强智育效果这一项,小学生的智力发育与文化知识积累固然是家校合作的重点,但小学班主任和学生家长也要多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道德素养与艺术素养的提高,使小学生在不同教育环境下都能够全方位成长。因此,小学班主任可以在与家长取得沟通的过程中,多围绕学生的性格习惯、表现出的情绪及擅长的爱好进行交流,使用激励型的沟通方式让家长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与美育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如此,家校合作的广度可得到延伸。

(三)完善沟通艺术,提高合作质量。

家校合作中家长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只有坦诚相对、互相尊重,才能取得有效沟通,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平稳状态下稳步进行。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对家长进行引导,消除家长的顾虑,鼓励家长将学生在家中的真实情况反馈出来。

例如,小学班主任要通过沟通技巧的使用,转变学生家长关于“教育的事儿老师说了算”的想法,找到家校合作的突破口。首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家长的倾诉,在家长谈起自己的教育理念或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不听话”或“太过顽皮”的琐碎小事时,不要急于打断,要像朋友交谈一般顺着家长倾诉的内容理出逻辑,针对家长苦恼的问题提出建议。当家长感受到能够与班主任进行双向交流后,对班主任更信任。其次,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在从班主任口中听到自家孩子在某个方面表现得不好时,第一反应是“不相信”“不可能”或“我家孩子不是这样的”,这时班主任虽然站在“有理”的一方,但不能“气壮”,要先安抚家长的情绪,让家长明白年幼的学生犯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不代表学生的品质有问题,只是需要家校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改正缺点。通过这种方式,家长会发现教师与自己是站在同一阵营的,都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

(四)家校共同学习,实现有效合作。

面对学生家长教育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小学班主任可以在合作过程中引导家长主动提高教育素养。例如,在家长会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邀请教育素养较高的家长向其他家长分享教育经验,让同为家庭教育主要参与者的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在班级的“微信群”中,班主任可以将平时看到的、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教育感悟推送给家长,与家长讨论由文章内容得到的感悟,采用半强制性的手段让家长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与家长共同成长。如此,原本意见可能存在分歧的家校双方的教育理念会越来越一致,家校合作的效率会越来越高。

(五)制订合作计划,提高合作效率。

家校合作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项长期融于日常教育的活动,为了避免教育随机性对家校合作造成障碍,小学班主任应提前制订好合作计划,让合作的大方向始终与育人目的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此類合作计划的核心内容并不是教师要如何与家长整体进行合作,最关键的是如何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家长进行合作。因此,制订家校合作计划其实是一项“大工程”,班主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对学生情况进行深度了解,最终与家长同心同力,共同完成家校合作任务。

例如,在制订计划时,小学班主任需要明确自身与学生家长的具体教育任务,通过详细而具体的要求限定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为了使计划更具合理性,小学班主任在使用“班主任手册”的同时可以启用“教育日记”,在日记中分离出“家长”与“班主任”两栏内容,分别规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如何关注学生的行为、思想成长,应向家长反馈什么样的观察结果,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辅助小学生提高各项能力,如何将学生的表现客观地反馈给班主任。

综上所述,在家校合作中,班主任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实现一对多的沟通,并在了解每一名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同时选择适当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就以往的家校合作经验来看,小学班主任常常很难与学生家长取得高质量的沟通,合作效果一直不理想。为了转变小学教育中家校合作模式,强化合作效果,小学班主任可以从沟通途径、沟通内容及沟通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通过家校双方合作能力的提高改善合作现状。

参考文献:

[1]巫梅芳.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

[2]李运香.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9(21).

[3]付玉萍.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家校合作模式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9(25).

[4]王立芳.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差异性教育解析[J].甘肃教育,2019(10).

[5]施兴杰.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8(31).

作者:陈波

第4篇:小学科学学校实验工作计划

学校实验工作计划

上学期在学校各级领导及科学教师的关心、配合下,学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这一块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某些方面可以说上了一个新台阶,作为实验的管理员个人来说,也在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些方面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努力做到了使管理和教学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了学生诸多方面的素质。现将本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如下:

一 、在领导重视下精心按排

1、本学期学校领导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让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担任科学实验课教学。

2、学校每学期都将科学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积极参与科学教研活动。

3、创建良好的实验环境。

4、建立有效的科学实验管理机制,教导主任抓科学教学与科技活动开展,抓教学时间、内容落实,校长、总务主任抓实验室的建设和更新,为科学实验室教学做好服务工作。

二、建全制度,用好设备

用好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充分发挥科学仪器设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以保证科学实验教学与科技活动开展。

1、用好科学实验室,发挥设备作用。我们要求上课教师有效地发挥仪器作用以及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益,课后为科技兴趣小组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达100%,有力地促进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抓过程检查,抓长效管理,让教师和学生按制度去做。开学初期将学生分好组并固定下来,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实验教学。学生一进实验室,有序做好桌上的物品摆放,认真听讲,了解仪器性能和操作方法,按要求做好实验,做完后,搞好桌面的清点、整理、清洁工作,物品的收放。

3、实验教学是一个系统过程,教学时既要重过程,也应该注重结果,为此,我们在学期末结合学校教导处工作安排对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实验能力考核,学生按要求完成一些基本的实验。

三、加强管理 ,妥善保管

1、加强科学实验室的档案管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定期检查室用电线路,配有消防器材。学期初认真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学期中及时认真填写各种实验表册。凡教学业务、器材说明、技术资料记录本,工作计划和总结分门别内装订归档。实验器材的帐本有专门人记录和保管。

2、加强科学实验室卫生环境管理,规定每周星期三下午最后一节课清扫整理实验室,其余每节课后都进行简单清扫,保证室内清洁干净。

3、教师做好实验室物品管理,努力做到仪器存放系列化,保管科学化,做到分类存放,贴有标签,做好仪器的防腐、防潮、防尘、防蛀工作。

四、拓展途径,兼顾其它

学校实验室工作与其它工作一样,同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地一个主阵地。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还大力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平台。

1、收集学生手工制作及小发明、小创作等自制教具 。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使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第5篇:小学科学学校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中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在科学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学计划,提高科学任课老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让科学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实践等能力,切实使学生充分重视、学好科学这门基础学科,引起学生对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尽量达到100%,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工作措施:

1.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定期检查灭火器材及其他设备,建立管理责任人自查,实验室组织抽查的安全检查制度。强化安全意识。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在学校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下,确保实验室全年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2.保质保量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实验教师要精心准备实验,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效果良好。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和一些有关业务方面的杂志等,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提高业务素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学生。

3.积极做好实验室日志、计划等的填写和管理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做好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作好平时实验日志的填写。做好实验室的教学计划、日常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日志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整理工作。

4.完成仪器设备购置工作

努力完成实验室的更新提高,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好本仪器设备购置,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科发展趋势,坚持结合实际,适当超前,防止积压浪费情况的发生。

5.加强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本学期我们倡导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科学角,收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提倡“动手做”,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科学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6.重视发挥电教手段,优化组合。

科学教学中要优化组合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投影、计算机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率,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积极辅助的作用。

四、其他相关工作

1.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做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3.不足之处,另行补充。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我们必须把握好过度期的教学,激发教学热情,积极倡导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科学学科的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第6篇:小学科学“四校沙龙”教学研讨活动小结

开化天地外国语学校

周艺期执笔

詹大林

汪卫江

2010年12月28日,我们赴华埠镇中心小学参加了“实小、天地、北小、华小”小学科学“四校沙龙”教学研讨活动。

下午1点10分,各校代表教师已经聚集在学校后方的多媒体教室里。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课堂教学展示,然后教学点评,最后名师讲座。我们聆听了吴良林老师的《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吴老师上课声音响亮,风趣幽默。学生们听课的兴趣马上就被挑起了。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我们也成了班中的学生。这是一节典型的科学课,脉络清晰,从谈话引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交流、得出结论。吴老师课前做足了准备,注重课堂教学的每个过程。例如,在区分门齿、犬齿、臼齿的作用时,准备的食物也不相同。由于人类是高度进化的动物,有些器官在进化,有些则在退化。而犬齿就是在退化的,所以犬齿的作用比较难体现。吴老师就选用了有节的甘蔗,让同学们去皮时,了解犬齿的作用。又因为这是一节以食物为主材料的实验课,吴老师准备了实验记录单,而不让学生仅仅是在吃东西,偏离主题。

但与此同时,科学课上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也要注重培养。老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应该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是越仔细越好吗?在这个过程里学生的思维训练又体现在哪里呢?教师出于对课堂的控制,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能够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以更倾向于充分的指导。为学生考虑的太周到,是否会造成他们的依赖性,变得不善于思考,不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然而这个局面的产生原因不是唯一的,学生操作的安全,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班级人数普遍较多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不是短时间内容易解决的,所以我们很难像理想中那样放手让学生探究。我们认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动手机会,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多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平时的操练,我们也就能慢慢放手,让学生成为主角,老师成为主导。这样不仅能够能锻炼锻炼操作技能,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课后,几位教研室的专家还进行了点评。对于吴老师的课都给予了肯定。整堂课都贯穿着科学思想,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兴趣浓厚。教研员鲍老师认为在这节课上吴老师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导入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提到了器官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及食物在口腔中变化对后续的影响。这堂课对于物理变化的体现较多,对于化学变化没有体现,应多做延伸。徐老师说在开化对于科学重视程度欠缺的情况下,吴老师的基本素养较好。我们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课堂上多鼓励多提问多评价学生,使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葛老师总结了三点:

1、在实验中尝试让学生自己分工,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充分的学习,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应该让每个学生都品尝馒头,感受到馒头的甜味,让学生充分体验达到教学的目标。

3、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是出现知识性的错误,应该让学生及时纠错。专家的点评一针见血,很多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让我们受益良多。

最后,由名师江光华老师与我们分享他的教学经验。主题是《体验、点拨、生成——小学科学教师机智漫谈》。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

1、教师做个“倾听者”,学生成为“倾诉者”;

2、教师做个“出错者”,学生成为“改错者”;

3、教师做个“旁观者”,学生成为“评价者”;

4、教师做个“协调者”,学生成为“互动者”。是啊!这也是所有教师愿意成为的人。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经指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要是只是充满活力,不能使只是僵化,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这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为科学教师提供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让大家的思维产生交流和碰撞。让我们的教学像亢奋的音符一样活跃!

第7篇:信息科学系分团校培训

信息科学系分团校培训心得体会

最近两周,我们学校培训,作为一名班干,我很荣幸地进入到这个培训班学习,同时我也很珍惜这一次学习的机会。现在,这个短期的团校培训结束了,我收获很大。下面,我来简单地说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简短而隆重的开班典礼中,我们重温中国共青团历史,不忘团发展的艰辛历史,增添了新的力量和活力,我们聆听老师对全体团员的殷切希望,努力奋斗。 这次分团校培训,我觉得我们这些班干更应该认识到自己是什么,先是学生,职责是学知识,学做人,再担任一些社会工作,进一步的学习。我清楚地明白: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常的学习和学生工作中不能像其他人一样放松自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处事都会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在日常中,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起到我们学生干部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许多,要相信付出终究会有回报的,我们一定要在做好人的同时做好学问。

团校培训学习生活时间虽然短暂,在团课学习过程中,我更好的完成了大学人生的转折,我得到了适应和规划大学生活的更好的方法。同时,我也知道了如何分配大学里的空余时间,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以及如何更好的面对和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心理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一个人进入社会最起码的素质,坚定了自己不断学习的决心。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学生的我,应该具有和还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素质。

在这这次培训中还拓展了课外活动,做了一些游戏。让我们知道团结很重要,不管以后做什么事,都要团结一致,努力去完成。对于一个团体,队员合作的能力对团队的影响深远。每一次活动的组织完成,不能靠单个学生干部的力量,而是由部门的成员和院级学生会同学的鼎力相助,积极合作。 然而,学生干部应当从努力提升自我能力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自己。通过这次听课,我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责任感,要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榜样。

分团校培训已经结束,但通过培训我所收获和思考的对于我的成长及今后工作的进步有很大的意义。同时我会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增强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努力去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

第8篇:西拉科学校优秀童谣传唱活动总结

西拉科学校“童心向党、优秀童谣”传唱活动小结

根据湟中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未成年人中开展童心向党歌咏活动通知的精神,我校积极开展了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以校园合唱节为载体,组织未成年人广泛传唱歌颂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歌曲,充分表达广大未成年人祝福党的生日、赞美幸福生活的美好心声,积极培育未成年人心向党、跟党走的高尚情感和远大志向,生动形象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实现我县“富民强县”目标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具体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目标化。活动以《爱国歌曲大家唱》和“唱响中国”的一百多首歌曲为主组织传唱,展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目标。

二、机制常态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和实施细则,分解任务、细化责任、规定活动的形式。通过学校、级部、班级的立体管理模式,利用下午课前唱歌、音乐课广泛开展传唱。

三、主体群众化。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工具,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到这一群众性活动中来。进一步激发师生参与热情。

一首首红歌展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一段段旋律激起荡气回肠的革命情怀。学生们用歌声和舞蹈向我们展示了少年迎接建党九十周年的喜悦之情。通过共唱红歌,使广大青年学生铭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程,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党的基本线路;通过歌咏比赛活动,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为建设家乡积极做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西拉科学校德育处

第9篇:人文社会科学加强校风校纪建设活动

为建设优良的学风校风,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同时推进我院院风建设,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院于2011年 12月16日在教学楼八楼模拟法庭开展了加强校风校纪建设的活动。 整个会议由葛老师主持,主要强调一下几点:

一、本着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学生文明素养的宗旨,以创建和谐九小为目标,针对近一段时期我校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秩序、校园公共秩序、学生行为习惯、宿舍生活秩序及班级日常管理、学生课余生活等方面出现的较多问题,全校上下进行集中教育整顿。

二、倡导爱国、爱校、爱人,诚信、友善、团结等道德规范,提倡社会公德、校园美德,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校园风尚,建立尊师重教、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保障全校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对照集中教育整顿工作方案的要求,针对各自的工作实际和具体表现,各部门、班级、小组、宿舍、个人对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行为、做法都要进行认真反思,彻底查摆;针对查摆出的问题,要逐条深入剖析,力抓根源,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认真制定切实可行整改计划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整改计划要做到重点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要讲求实效,避免空洞说教。

四、要注意解决重点问题和带倾向性的问题,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足当前、立说立行。要以这次整顿活动为契机,理顺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抓好各项工作。

加强校风校纪建设,营造安全和谐校园。学校校风校纪建设和安全管理工作事关全校生活与学习秩序,事关学生生命安全与健康,事关校园的稳定。学校安全工作重点是防范和教育,关键是落实,不管是老师们还是同学们,安全、有序、和谐、向上是我们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让我们携起手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创建安全和谐校园。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011年12月16日

上一篇:教材中的写作素材积累下一篇:集中学习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