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加缪读后感

2023-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鼠疫加缪读后感

《鼠疫》读后感

鼠疫

阿尔贝·加繆

世界上曾发生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六世纪,死亡近一亿。第二次发生在十四世纪,欧洲死亡了三分之一。第三次是十八世纪,传播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三十二个国家。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阿赫兰的居民像往常一样生活。殊不知死亡正向这个城市迈进。一天,主人公里厄大夫突然发现本不应该出现老鼠的地方竟然躺着一只死老鼠。接着死亡老鼠越来越多。一个词从里厄大夫嘴里脱口而出“鼠疫”,就像历史记载的一样,鼠疫的肆虐让这个城市一片狼藉,人人自危。

我们的主人公里厄大夫面对鼠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没有挽救更多的生命,但他一直坚持在自己神圣的岗位上,他为鼠疫受害者提供有利的证词。塔鲁一开始就组织一个志愿者队,一直在帮助他的好朋友里厄。虽然命运使然,意外夺去了这位善良人的生命,但是他获得他所期望的安宁。政府职员格朗先生,他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写他的文章,真想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中的动词、形容词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可是每次都不令人满意。鼠疫期间他给了里厄不少帮助,也是第一位倒下的,伤愈后的他烧掉他自己的文稿,结束过去荒谬的生活,重新开始生活。我们的外地记者朗贝尔被困在阿赫兰,想法设法逃出阿赫兰却没有成功,我相信他是为了爱情。无奈的他加入了志愿者的团队。”上帝”没让他失望,解禁的阿赫兰又步入正轨。

像里厄大夫为代表的一大批人,他们虽没有丰功伟绩,却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大无畏精神。正像阿贝尔·加繆先生歌颂的坚持真理和伟大的自由主义人道精神。

作者简介:阿尔贝·加缪,法国作家,1913年11月7日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法属阿尔吉利亚,父亲是欧洲人,母亲是西班牙血统,自己却在北非的贫民窟长大。父亲作为一战的士兵战死疆场,加缪直接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抵抗运动。从少年时代起,贫穷与死亡的阴影就与加缪长相伴,这使加缪更能深切地体会人生的荒谬与荒诞,在他的一生中,无论是

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现实人生,他都在与荒诞作斗争。处在思潮动荡的时代,加缪一直纠缠在艺术家和政治家之间。1942年,加缪离开阿尔及利亚前往巴黎,他开始秘密地活跃于抵抗运动中,主编地下刊物《战斗报》。在这个时期,加缪不躲避任何战斗,他反对歧视北非穆斯林,也援助西班牙流放者,又同情斯大林的受害者……他的许多重要作品如小说《局外人》、《鼠疫》,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和长篇论著《反抗者》都在这个时期出世。1957年,他因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第2篇:《鼠疫》读后感

浅谈《鼠疫》

李小诗 200900610080

加缪在《鼠疫》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发生在一个小城里的恐怖的灾难,人类在灾难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与卑微,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不堪。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与压抑,不禁由此想到了电影《2012》。这部电影似乎触及到了人们内心中对于灾难的真正恐惧,虽然与电影大红大紫已经时隔两三年之久,但是电影中的许多片段早已深入人心,甚至使得许多人都对世界末日深信不疑。我想,致使人们恐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世界上的灾难确实越来越多的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旦灾难真正降临,作为人类的我们,到底还能做些什么呢?

阿尔贝﹒加缪是法国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童年生活交织着严酷的贫穷与简单的快乐,因为加缪自己曾说:“我曾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他的作品是荒谬的,却有深刻的内涵,充满了对自由、对人生的反抗精神。而《鼠疫》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故事为我们讲述了鼠疫突然毫无征兆地降临到了一座平凡甚至有些丑陋的城市里。开始只是老鼠成批地死去,人们只是感到奇怪但并不恐慌,继续过着忙碌的生活,一心想着怎样赚钱。后来当瘟疫在市民中也蔓延起来,不断地夺走人们的生命,里尔医生坚决要求采取预防措施时,省长、里夏尔等医生仍只是更多的关注这究竟是不是一场鼠疫,好像确定鼠疫与否才是目前最紧要的事情,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人们的生命随时受到瘟疫的威胁。直到瘟疫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政府才迫不得已地宣布了这是一场鼠疫,全城实行封锁。然而,被隔绝起来的市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但不管他们的选择是什么,他们此时都被看作一个集体,要么一起战斗,要么一起死亡。

故事的主人公是里厄医生,同时在作品的最后,里厄承认自己就是故事的叙述者,他坚持着以一个客观见证人的语气来做记录。他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他关心人们的生死,关注他人的幸福,并且在鼠疫这场灾难中献身于自己的事业之中,是一个人道主义者。这一点与《局外人》中的主人公是很不同的,莫索尔有的只是对世界上所有的一切的冷漠。在一开始,里厄就能用理性来分析灾难,

他甚至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危与远在他乡身患重病的妻子,他想的只是怎样能挽救人们的性命。我想,里厄医生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是不信仰宗教的,甚至是反对宗教的。在最初发生鼠疫时,帕纳鲁神甫在布道中声称,恐怖的鼠疫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是为冥冥之中的神明意旨服务的,他一正言辞地说:“我的兄弟们,你们这是罪有应得!”从这可以看出,神甫坚信人类有罪和上帝的伟大。但当里厄和神甫共同目睹了一个小男孩在死前遭受的痛苦的折磨后,里厄终于正面的对宗教信仰进行了蔑视,他对神甫狠狠地说:“啊!那个孩子,他是少是无辜的,您很清楚这一点。”以及“我到死都不会去爱这个连孩子都要遭受折磨的世界。”里厄的这种对宗教的厌恶反应,其实正是加缪对于宗教的观点。加缪认为,宗教是一种自我欺骗和消遣形式。

里厄除了是一个反神论者,同时还是一名积极的反抗者,他在无形当中反抗着这个荒诞的社会。在作品当中,我们可以从多处地方看到,有人将里厄称之为英雄的时候,他本能的是拒绝与反抗,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一位英雄,他只是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只不过是应该做的,是他的职责所在,而没有必要使之上升到英雄主义的高度。加缪在书中写道:“是的,如果人们确实坚持要指出他们称之为“英雄” 的榜样和模范,如果这个故事一定要有一个这样的英雄的话,那么作者就推荐这位无足轻重和甘居人后的人物。此人有的只是一点好心和一个看来有点可笑的理想。这将使真理恢复其本来面目,使二加二等于四,把英雄主义正好置于追求幸福的高尚要求之后——而绝不是之前——的次要地位。”而这位人物只是市政府的一位年老的小职员格朗。我想加缪之所以将朗格视为英雄,是因为朗格一生中都在追求着自己能作为一名作家而出名,他一直反复研究着一句话,幻想着有一天出版社的人对他“脱帽致敬”。从中我们能看出加缪把英雄主义置于追求幸福的高尚要求之后。

当然,《鼠疫》是一本寓言式的小说,“鼠疫”也并不仅仅指一场可怖的瘟疫,而且有多重更深刻的含义。首先,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毁灭性的恶时,所作出的种种与道德相关的不同的选择,有逃跑,有逃避躲避,有积极战斗,有宣扬宗教思想的言说者等等,“鼠疫”在这里代表的是一种“恶”的象征。而且,这是一部二战期间写成的小说,此时的法国正处于被占领的时期。加缪创造这样一部小说,正是想表达他对战争的看法。因此“鼠疫”在某种程度

上也代表着法西斯势力。鼠疫,意味着痛苦、流亡、死亡、分离、恶势力等,而正是这些构成了人们的命运。

《鼠疫》带给我最大的启迪便是,人既然活着,就不能没有灵魂,不能只是从早到晚忙着挣钱,而忽略了最可贵的感情,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其实,奥兰城不也正是代表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城市吗?人们每天忙碌,不对任何有关自己生活之外的事情抱有幻想,更不用说理想了,早已被生活所磨灭,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所以正是像加缪所说的:“每个人都患有瘟疫,无人能幸免。”虽然我们作为个人无力改变这种现状,但是我们可以像里厄医生一样,去蔑视这一切,这也是一种反抗。人的本质和价值是自己进行选择的,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这一切,去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第3篇:《鼠疫》读后感

前进小学五(5)班 陈乐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是呀,书籍就是一片浩瀚的宇宙,里面的知识多如天上明星。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本书,一本叫《鼠疫》书。

读过书的人大多都知道,鼠疫是一种很糟糕的病,是由老鼠传播的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十几鼠疫风波,死亡人数高达一亿……故事发生在奥兰城,它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一天,里厄医生在医院发现了一只死老鼠,没人在意。过了几日,全城都发现了很多死老鼠。人们最开始还以为是有人在做恶作剧,现在竟开始恐慌起来。一天,里厄医生的朋友米歇尔生病啦。可是,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病。没过几天,米歇尔死了。过了几天,全程也有几十个人得了和米希尔一样的病,都不治而死。得病的人越来越多,里厄医生才意识到这并不是普通的病,而是一场大瘟疫。后来得知,这是他带来的一次灾难,它是——鼠疫。

这是一个无比恐怖的名字,他在许多地方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今日,却降临在了他们身上,尽管人们怎么去努力?可是,鼠疫带来的灾难却没有一点减少,反而更多了。几周后奥兰城终于封城了。大家几乎全部绝望,街上再也没有人在走动了,大家都在家里安静的等死……。里厄医生并不绝望,他想尽一切办法对付鼠疫。他想让鼠疫离开,让那些在外地工作的亲人回到人们身边。

鼠疫几乎吞去了一切,包括人民的希望和对生的追求,以及对亲人的爱。生病并不可怕,而这些才是最可怕的。里厄医生在医院里目睹着病人一个个死去,那样的心痛和无奈只有他才体会得到。每天,都有人被送进公墓和火葬场,留下的只有那一份对亲人爱和对鼠疫的憎恨永远留在人间。里厄医生四处寻找血清,想要救人们。一天,他用血清在一个得鼠疫的小孩身上试了,很成功,但不幸的是小孩还是死了。

不知是不是他的努力感动了上帝?一天,一名鼠疫的病人被医好了。这跟里厄医生和全城一日丝希望。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好了,鼠疫终于离开了。城中起了礼花,里厄医生静静的想。他和兄弟和爱的人离开了人世,都被遗忘了。书本上写着:鼠疫不死不灭,它能在家具和衣服中沉睡几十年,能在房间、地窖、皮箱、手帕和废纸堆中耐心潜伏守候,也许有一天,瘟神会再次发动它的鼠群,驱使他们选择一座幸福的城市,作为它们的葬身之地。而那时,人们就将再次遭受不止一次经历过的厄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发生了什么痛苦的事情,上帝都会留下一丝希望,而那些希望并不是送来的,而是那些坚守爱与希望的人去争取的。书中的里厄医生,他坚强,不会被这些痛苦所击倒,他就是去争取希望的人,非常值得人们去学习。

我有一回一点都不像里厄医生那样争取希望。我参加了CCTV英语风采大赛,前两次还平稳,可决赛的时候准备的时间太少了。我还要一边上课,一边学英语,太忙了。这时我几乎放弃了,每次练习都懒懒散散的,有时还不想再练习下去。当比赛时,我终究是考了一个不太理想的成绩。如果《鼠疫》这本书也是这样,那么,瘟神不是就永远的控制住奥兰城了吗?如果里厄医生也像我这样,那么奥兰城还有救吗?我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我要去寻找雾霾中的一丝光。

《鼠疫》这本书的介绍就此结束了,欢迎去书店购买。(指导老师:刘可芳)

第4篇:《鼠疫》读后感1000字

418班 赵若菡

死亡,一个严肃而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任何人都逃不脱的命题。也许,我们一生所有的修行,都在为好好的面对死亡做准备。当今人的奇怪之处,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过。

我佩服加缪总能在小说中有哲学的思考和追问,用一个揪心的故事来提出思辨性的主题,这大大增加了文学艺术的深度。加缪是“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可读《鼠疫》我完全没感受到荒谬,故事真实入骨啊。

灾害肆虐,人类的无助显得特别突出,人的伟大和无私抗着灾难。这是寓言,至于他的象征意义,什么纳粹主义,我能力有限未能理解。

对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身体康健的人来说,他怎么能对死亡有那么清醒和深刻的认识!原来他学过哲学,原来他得过肺病......读这本书,你能闻到鼠疫的味道,闻得到空气中飘荡着的不安,灾难真是对人类的惩罚和考验,而人,通常是经不起考验的。

这原本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如同别处一样,“这座城市既无美景,也没有草木和灵魂,最终似乎让人感到安宁,在这里的人终于可以进入梦乡”“大家没有时间,缺少思考,不得不相爱而又浑然不觉。”

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是头等大事。巨大的冲击下,恐惧控制着每一个人,成为生活的主题情感;你原先牵肠挂肚夜不能寐的事情全都变得微不足道了,保命才是根本。

在“鼠疫”袭击的城池中,里厄医生、朗贝尔、塔鲁、科塔尔、格朗,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困惑也不叹息,对灾难决不妥协的英雄里厄,想要成为生人的塔鲁,时而动摇时而坚定的朗贝尔,跟鼠疫气味相投的反面人物科塔尔,生活规律而毫无活力,希望活得越久越好的老气喘病患者。积极的、负面的、逃避的、投机倒把的、顽强抗争的,人物是五花八门的。动摇是短暂的。反抗是永恒的。

可贵的是,作者弘扬了灾难中的积极心态。人活得就是一种态度。小说对氛围的营造、故事情节的塑造,人群的恐惧心里和行动,非常到位。他们一开始还在期盼,“他们没有失业,只是在休假”,他们寻求宗教的庇护。慢慢,人也会麻木,人心似乎变硬了。

“最初我们内心逃出来有血有肉的肺腑之言,无不丧失其内涵,变成空洞的词语了,”形同漂泊的幽灵,想要汲取点力量,也只能接受扎根在痛苦的土壤里了。“摆脱这种无法忍受的休息,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想象的空间,重新开动火车,让顽固保持沉默的门铃每小时都重复鸣响。”

鼠疫的传染性不容忽视。自我救赎和压抑,对周围人的怀疑和躲避,商店停止营业了,除了醉汉,没有人欢笑了。所有人都背对背以免相互传染。

灾难结束时,几个月以来,他们每人守护心灵而积存的生命里,现在要在这一天中耗尽,真把这一天当作他们的幸存之日,等到明天,生活本身才能倍加谨慎地开始。

在所有人物中,我喜欢格朗。他很可爱、鲜活、接地气,内心丰富而气质高贵,尽管他不过是个卑微的小职员。“每次提起他写的书,他都羞羞答答。”

他有点实际,又有点看似可笑的理想,他活出了我们普通人最好的生活方式。他对生活充满热情,他爱自己的妻子。

我从头到尾都充满耐心和热情,我想要知道人物的命运。我想要确信好人有好报。

整个城市没有阳光,光芒在英雄的心里。

鼠疫最终结束了,你可以说它是被战胜了,也可以说它自动告退了。

“也许有一天,鼠疫会再度唤醒它的鼠群,让它们葬身于某座幸福的城市,使人们在再罹祸患,重新吸取教训”。

第5篇:读《鼠疫》后感

20世纪40年代发生在欧洲某城市的一场鼠疫。作者是当地的一名医生,他自己真切地经历着鼠疫发生的全过程。以一位目击者和体验者的身份来完成此部纪实小说。处在新冠病毒肆虐时期的我们现在读这样一部小说,感到那么多的熟悉场景和感受。不得不感叹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的相似。疫情会像握着鞭子的上帝时不时地给人类鞭笞,以提醒人类应谦虚低调地充满敬畏地活着,不要忘记一个不愿承认的事实—我们不是地球和世界的主人。唯有与大自然,与世界和谐地相处,人类才有出路。

这部作品中,留给我深刻印象而且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词句收录如下:1.“不过,只要生活习惯了,也不难打发时日。”——习惯让人麻木,深陷其中,好事或坏事都是如此。

2.当突然间老鼠们满街乱跑时,人们的态度是漠然不理会“而这只老鼠一定是有人从外面带进来的。总之,这是一场恶作剧。“

3.当街上以及房间里的死耗子越来越多时候,人们依然找理由塘塞,一位有责任心的医生发现问题,并向上级报告,但得到的是否定的答复。行政公职人员以例行公事的态度,建议开会,报告,研究等程序化的解决方案。当越来越多的人以很快的速度死去,大家开始担心恐惧。只是恐惧而已。这位医生一直奔波于各个患者之间并研究病例。被否定和不支持时,他说”我唯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找到内心的安宁。“ 研究病例,关注疫情的发展,可以解释为一位医生的责任,但最终是因为他这句话,找到内心的宁静。让人们在慌乱中,恐惧中,没有方向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定海神针。不为其他,只为自己的内心。

4.一位商人到这个城市旅游,爱上这个城市的理由是:”市容,忙碌,甚至娱乐,仿佛都取决于生意的需要。“

5.’那些人本主义者,只因他们没有采取防范措施。我们的同胞,论罪过也不比别人大,只不过他们忘记了应当谦虚,还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这就意味着灾难不可能发生。他们继续经营,准备旅行,发表议论。他们自以为自主自由,殊不知,只要还有灾难,就永远不可能自主自由。”让我想起一句话”雪山崩塌时,没有人能够幸免。“

6.”眼下应当做的,就是应该承认的事实便明确承认,果断驱逐不必要的疑虑,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里厄抖了抖精神。确实性就在那里,在每天的劳作中。其余的一切都细弱游丝,系于微不足道的举动,不可在这里面恋战。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关键。“

7.格朗说”我是为自己干活。靠政党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物质生活,又有可能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而问心无愧。“

8.”在一定意义上,他的生活完全可以成为楷模。无论在本城还是在其他地方,像他这样总有勇气保持美好情感的人,真可谓凤毛麟角。“

9.里厄一位良心医生的灵魂拷问”我需要您们正式确认,这是一场鼠疫!即使我们不确认,鼠疫照样存在,可能害死全场半数的居民。“—-敢说实话的医生叫板政府和高级官员让他们正视问题!

10.“鼠疫即是生活,不过如此。其实,他们始终是老样子。”

第6篇:《局外人鼠疫》读后感1500字

原创: 杨慧灵

终于在今天看完了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鼠疫》,我看的是孙睿君翻译的版本。

刚开始看的时候没想到里边会是讲的两个单独的故事,分别是《局外人》和《鼠疫》。但是《局外人》才占篇幅的五分之一,以至于感觉还没看出个所以然,就已猝不及防地进入《鼠疫》的剧情了(哈哈,就像看川端康成一样)。

但是我还是想把两个故事放在一起讲,因为我感觉它们在某一点上还是有一定的关联的。

第一部分《局外人》

《局外人》以主人公回去参加母亲的葬礼开篇。在整个葬礼过程中,主人公都表现的很冷淡,之后又在守孝期内和玛丽发生了关系,然后玛丽成了她的女友。在一次和朋友去海滩玩的时候射杀了一个阿拉伯人,之后的故事就是讲他的审讯过程,在这中间还有一个神甫希望能够"救赎"他,以及他和神甫的一系列"较量".故事的从头到尾主人公都是一副很冷淡的样子,或者他的心里根本是空空的没有任何内容。他冷眼旁观母亲的葬礼。想到要和玛丽结婚时也是无所谓,结与不结好像没什么不同。甚至面对法官对自己最后的审讯也是一样,好像他是一个观众在分析别人案件的进程,死亡也无所谓。这就是应了文章的题目《局外人》吧。

在监狱里主人公有几次都想到了他的母亲,我以为他的心理活动终于要显露出来了,最后却还是没有,故事读完,我也没触摸到主人公心里的那个点。

而整个故事我觉得需要特别一提的就是,最后判主人公死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却是因为他在母亲葬礼上表现出的冷漠。这一点有些讽刺。几乎养老院所有的人提供证词的人都出来指认这一点。引用文中检察官的两句话:"…这人母亲才死了两天,就乱搞男女关系,更为了结束桃色事件就草菅人命…""…我控告,此人在埋葬母亲的时候就有了一颗草菅人命的心…"

最后案子判下后神甫再一次来监狱里找主人公,此前他已多次拒绝见他。神甫问他为什么不愿意见自己,他说上帝是不存在的,他的心里没有一线光明,活着却不停想象自己怎样死去。有人在痛苦的石头上看到上帝神圣的面容,而他的石头上什么都没有。

第二部分《鼠疫》

《鼠疫》讲的是奥兰城街上人们发现老鼠突然多了起来,到处可见老鼠的尸体,后边慢慢就爆发了《鼠疫》,大概和非典的程度差不多吧,每天都有很多的人死去。

这篇文章让我想要和《局外人》一起讲的就是:《局外人》的主人公面对自己的死亡始终都是冷漠的,平淡的。而《鼠疫》里的人们却是每天真真实实的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并且知道自己也会死掉,那种恐惧,渐渐到麻木。

中间有一部分讲到埋葬死去的人,最开始还尽量追求体面,直到后面死去的人越来越多,多的没地埋,面对一车车尸体,就像是处理xx一样,焚烧。

也有一部分人们寻求天主教的庇护,更多的想的却是及时行乐,反正到时候主也会庇护他们。

文中有两个人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里厄医生,他说因为他不信仰所以才会救死扶伤。而另一个人是神甫,他始终拒绝看医生,直到染上鼠疫死去。

整个过程当中,我觉得医生真的是很伟大的,曾经被人敬仰的医生因为面对鼠疫的无能为力而让人以为他冷血无情,医生承受着这样的冷漠,依旧为鼠疫而抗争,见证一例又一例的死。老人的,年轻人的,小孩的,男的,女的,认识的,不认识的,还有自己的亲人。最后,塔鲁医生也死去了。

之后好像就有奇迹出现了,开始有了两个染上鼠疫却并未死去的人,在大街上又看到了猫,这是鼠疫渐渐退去的象征。

鼠疫最终好像被打败了,这次的抗争好像是胜利了,但是文章的结尾却这样写道:鼠疫的病菌永远无法消灭,它会几十年如一日地沉睡在家具及衣物中,它会潜伏在屋子、地窖、箱子、帕子以及废纸里,可能某一天,厄运会再度降临,或者瘟神再作乱一次,显示出它的功力,让所有的幸福在一座城市中死去。

没有永恒。

2018.6.26 重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